Workflow
腾势N7
icon
搜索文档
腾势汽车OTA升级:新增40+项、优化20+项功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1 14:21
核心观点 - 腾势汽车宣布7月内将针对旗下所有车型进行年中OTA升级,涉及40多项功能更新和20多项功能优化,覆盖多款车型 [1] 功能更新与优化 智能驾驶辅助 - 天神之眼端到端大模型优化,新增高快领航辅助ETC通行功能,高速进出收费站时ETC自动识别通行 [3] - 新增领航辅助变道风格调节功能,可选择"保守/标准"双模式,适用于腾势D9、腾势Z9GT、腾势Z9、腾势N7 [3] - 新增易三方泊车辅助2.0,融合圆规掉头核心算法,精准应对断头路垂直车位场景,适用于腾势N9、腾势Z9GT、腾势Z9 [6] - 新增易三方漂移功能,一键激活专属漂移模式,适用于腾势Z9GT、腾势Z9 [6] - 新增雨雪路面增稳防滑功能,智能识别雨雪弯道路面,实时动态调整动力分配与转向 [6] 泊车辅助 - 新增后轮转向功能,提升窄通道、断头路等泊车场景体验,减少整体泊入时长 [9] - 新增垂直车位、斜列车位的车头泊入、车尾泊出功能 [9] - 新增窄车位泊入时后视镜自动折叠功能 [9] 驾驶辅助 - 新增前车近距离变道闪灯鸣笛提醒碰撞风险功能 [9] - 变更天神之眼领航辅助限速范围内用户自定义调节车速,提升毫米波雷达感知目标的稳定性 [9] - 车道巡航辅助新增合流汇入、红绿灯起停、绕行功能 [9] - 城市领航辅助功能支持三车道场景掉头、环岛通行能力 [9] - 领航辅助新增车流限速功能,根据实时车流调整巡航车速 [9] - 驾驶辅助新增20%限速偏移值选项,车辆行驶速度更加灵活 [9] - 领航辅助新增终点降级前滚动提醒,持续提醒剩余距离 [9] - 新增高德地图支持巡航态展示红绿灯倒计时,不发起导航也可了解前方路口红绿灯读秒情况 [9]
赵长江凌晨回应换岗,腾势品牌焕新三年换帅
新浪财经· 2025-07-04 20:11
人事调整 - 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确认转任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李慧由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转任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二者岗位对调 [1][2] - 此次调整是比亚迪轮岗制度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多元化管理经验赋能不同业务板块,强化组织活力 [2] - 腾势今年第二次重大调整,此前5月腾势品牌公关部门已并入集团体系,由李云飞统一掌管 [3] 业绩表现 - 腾势2024年销量目标20万辆,实际销量12.6万辆,完成率63.02%;2023年销量目标15万辆,实际销量12.78万辆,完成率84.6% [3] - 2025年销量目标30万辆,今年1-6月累计销量约7.9万辆,同比增长34%,但仅完成26%的目标 [3] - 腾势D9取得成功后,后续车型腾势N7、腾势N8、腾势Z9/Z9 GT被指"上市即高开低走",未达预期 [2] 品牌战略 - 赵长江牵头对腾势品牌启动战略焕新,已完成前两阶段目标,实现海内外市场多点开花,品牌与销量取得双重突破 [2] - 外界有观点认为此次调岗与腾势的高端化进程未达预期有关 [2] - 新帅李慧是比亚迪老将,2004年加入,历任多个重要职位,2024年出任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 [3]
腾势汽车,拿不到爽文剧本
凤凰网财经· 2025-07-01 21:09
市场表现 - 丰田赛那连续两月位居MPV销量榜首,腾势D9退居第二位[2] - 腾势D9 DM 5月销量7817辆,仅领先别克GL8 PHEV版426辆,若计入GL8燃油版则排名更低[3] - 腾势5月总销量14557辆,其中D9 DM占比约54%,N9 DM销量4617辆,其他车型不足千辆[12] - 2023年腾势销量突破12万辆,D9成为MPV品类年度销冠[34] - 截至2024年6月,D9累计下线25万辆,创国产新能源MPV里程碑[34] - 2024年D9交付10.3万辆,贡献品牌超80%销量,但同比下滑超10%[49] 品牌发展历程 - 2011年由戴姆勒与比亚迪以50:50比例合资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13][14] - 2014-2018年累计亏损超35亿元,车型迭代缓慢导致市场表现不佳[19] - 2021年比亚迪增资至90%股权,戴姆勒保留10%[22] - 2022年发布全新品牌标识,定位"智慧安全新豪华汽车品牌"[32] - 2024年比亚迪完成100%控股,戴姆勒彻底退出[29] 产品战略 - D9作为首款高端MPV,搭载比亚迪DM-i混动与纯电技术,打破GL8市场垄断[28][37][38] - 规划三年内推出7款车型(3款SUV/3款轿车/1款MPV)[30] - N7上市后月均交付仅几百辆,N8已从官网下架[42][43] - Z9GT/Z9目标月销5000辆未达成,N9月销5000辆现为主力车型[45][47] 行业竞争 - 中国新能源市场处于快速变化阶段,需持续适应竞争环境[6] - D9带动岚图梦想家、传祺M8等国产新能源MPV进入市场[38] - 传统燃油MPV通过性价比挤压D9市场份额[62] - 2025年销量目标30万辆,但2024年20万辆目标已未达成[61] 品牌定位挑战 - 技术同源导致与比亚迪其他品牌区隔度不足[54][55] - 定位介于王朝/海洋网与仰望之间,缺乏明确品牌辨识度[52][53][57] - 2024年转向"直营+经销商"双轨模式试图提振销量[58][59]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多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新政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5:12
特斯拉产品升级与价格调整 - Model 3长续航版本续航从713km提升至753km(CLTC工况),百公里加速从4.4秒缩短至3.8秒,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 [2] - 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续航从719km提升至750km(CLTC工况),售价维持不变 [2] - 公司延续6月补贴政策至7月31日,提供8000元车漆选装礼金和5年0息金融方案,Model 3购车额外享8000元保险补贴 [5] - 今年以来多次上调产品价格,包括1月新款Model 3后驱版及长续航/高性能版涨价,3月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 [5] 特斯拉市场表现与竞争环境 - 2025年5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6.17万辆,同比下降15%,环比增长5.5%,Model Y销量2.48万辆(同比降38.05%),Model 3销量1.38万辆(同比降9.27%) [6] - 乘联分会秘书长认为小米YU7对Model Y冲击有限,Model Y凭借创新科技和理性用户群体保持竞争力 [5] - 其他车企采取降价策略:鸿蒙智行对智界全系补贴2万元现金+5.6万元权益,深蓝汽车L07/S07车型现金优惠2万/2.5万元+置换补贴5000元,腾势汽车提供1万-3万元置换补贴及多种金融方案 [6][8][14]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动态 - 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量预计200万辆(同比+13.4%,环比+3.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预计110万辆(同比+28.9%),渗透率达55%创历史新高 [17] - 市场增长主要依赖"以旧换新+报废更新"政策,呈现"淡季不淡"特征 [17]
为什么比亚迪突然再打价格战?
新浪财经· 2025-05-29 18:10
比亚迪降价促销与行业价格战 - 公司于5月22日对王朝网和海洋网22款车型降价1.2万至5.3万元,为三月底以来第三次且力度最大的促销[2] - 降价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吉利银河系列跟进降价,奇瑞瑞虎系列降幅接近50%[2] - 行业利润率在2024年创历史新低至4.3%,价格战导致零售市场累计损失2000亿元[4] - 新能源车降价幅度显著高于燃油车:平均降幅9.2%(1.8万元)vs燃油车6.8%(1.3万元)[4]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销售427.22万辆,汽车业务收入6173.82亿元,单车收入14.45万元,毛利率22.31%对应单车毛利3.22万元[4] - 全年净利润402.54亿元推算单车净利不足1万元,显著低于毛利水平[4]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70%,2024年研发支出542亿元[18] - 固定资产扩张明显:2023-2024年投资额达1310亿和806亿元,同期计提折旧377亿和569亿元[18] 销量表现与市场挑战 - 2025年前4个月销量138万辆,仅完成550万辆目标的25%[6] - 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微跌1%,为年内首次环比下滑[7] - 主力车型销量下滑:海鸥/海豚前4个月均销量不足4万辆(vs去年月均7万),秦系列月均销量从7.5万降至4.46万[8] - 汉系列一季度销量43158辆,较2024Q4的94675辆环比腰斩[10][11] 高端化遇阻与竞争压力 - 腾势品牌2025Q1销量3.26万辆,月均不足1.09万辆,D9占比仍超90%[13] - 新车型表现不佳:腾势Z9GT月销从3400辆降至300辆,N7连续7月销量低于400辆[13] - 方程豹5上市8个月后降价5万元,品牌月销量从1.1万回落至6400辆[15] - 竞品冲击明显:10万元级市场出现搭载激光雷达车型,汉EV周销量仅为日产N7一半[10] 债务结构与海外拓展 - 资产负债率74.64%,低于奇瑞/蔚来等但高于国际车企[16] - 经营性负债占比95%,应付账款达2416亿元,周转天数从127天升至166天[19][20] - 2025年海外销售目标80万辆,前4个月已完成29万辆[22] - 通过H股配售融资435亿港元,并要求供应链降价10%以缓解债务压力[20]
电车已过山海关
创业邦· 2025-05-28 10:45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 东风纳米06搭载第三代"智焓"热管理系统,-7℃续航保持率达68%,-40℃可一键启动 [6] - 极氪发布800V第二代金砖电池,低温阻抗降低36%,-10℃静置12小时后18分钟可充10%-80% [8] - 极氪九源热泵实现-40℃~50℃工作温域,芯片废热回收功率1700瓦,每小时省电1.7度 [9] - 深蓝S05全球首创宽温域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30℃下1分钟加热电池4℃ [10] - 比亚迪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使-30℃电池加热速率提升230%,满充时间降低30% [10] - 2024年高寒测试显示主流新能源车型续航抗衰通过率超80%,充电效能通过率60% [10] 插混车型市场表现 - 2024年黑龙江、新疆PHEV占比超70%,西北/东北地区PHEV增长率较高 [12] - PHEV纯电里程超140公里车型占比达36%,部分企业开发400公里以上车型 [14] - 西藏新能源车性价比提升,油价高电费低,清洁能源资源丰富 [14] - 西藏318国道已建80多个充电点位,计划2025年新增117个充电桩 [15] - 西藏计划2025年城市公交新能源车占比达100%,出租汽车达15% [15] 核心部件技术进展 - 中科院研制-60℃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260Wh/kg [17] -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40℃保持90%电量,容量保持率比磷酸铁锂高40% [17] - 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实现-40℃放电,15分钟充30%-80% [19]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30℃充电25分钟,低温续航提升20% [20] - 常州锂源铁锂1号快充王-20℃放电容量保持率超80% [20] - 国内首台800V 10kW薄膜型水加热器量产,解决电池低温快充痛点 [21] - 比亚迪"十二合一"、东风"十合一"电机技术领先,日本同类产品2027年才能量产 [22] 区域市场发展 - 2024年吉林新能源车渗透率43%,辽宁39%,新疆38%,黑龙江31%,西藏19% [23] - 鄂尔多斯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8%,位列全国TOP20城市第13名 [23] - 黑河寒区测试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料车数量基本持平 [23] - 内蒙古投用110吨级轻电混动无人驾驶矿卡,适应极寒气候 [24] - 吉林计划2026年新能源车产量破50万辆,自主品牌渗透率超40% [23]
电车已过山海关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25 22:55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 东风纳米06搭载第三代"智焓"热管理系统,-7℃续航保持率68%,-40℃可一键启动 [6] - 吉利极氪推出800V第二代金砖电池,低温阻抗降36%,-10℃静置12小时后18分钟可充10%-80% [8] - 深蓝S05首创宽温域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30℃下1分钟加热电池4℃,15分钟快充30%-80% [9] - 比亚迪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使-30℃电池加热速率提升230%,满充时间降30% [9] - 2024年高寒测试显示主流新能源车型续航抗衰通过率超80%,充电效能通过率60% [10] 插混车型市场表现 - 2024年黑龙江、新疆PHEV占比超70%,适合高寒高原基础设施不均衡地区 [12] - PHEV纯电里程超140公里占比达36%,部分企业开发400公里以上车型 [14] - 西藏新能源车性价比高,电价远低于油价,清洁能源丰富适合光伏发电 [14] - 西藏计划2025年建成117个充电桩、226个充电车位,318国道已建80多个充电点位 [15] 核心部件技术进步 - 中科院研制-60℃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260Wh/kg [17]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40℃保持90%电量,容量保持率比磷酸铁锂高40% [18]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30℃充电25分钟(10%-80%),低温续航提升20% [19] - 比亚迪"十二合一"、东风"十合一"电机技术领先,日本同类产品2027年才量产 [20] - 2024年吉林新能源车渗透率43%,辽宁39%,新疆38%,西藏19% [21]
比亚迪市值1.22万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07:11
股价表现与销售业绩 - 比亚迪港股5月21日盘中触及464.20港元/股创上市新高 A股同日最高达404.00元/股创历史新高 年内累计上涨约40% 市值达1.22万亿元 [2] -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8万辆同比增长21.3% 1至4月累计销量138万辆同比增长47% [2] - 5月20日与神州租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涉及2025年暑期车辆采购计划 [2] 高端品牌整合与销量 - 腾势、方程豹品牌公关团队回归集团 调整为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二级部门 [3] - 腾势1至4月累计销量48241辆 其中D9占比74.6% N9首月销售5018辆 Z9家族1023辆 N7仅302辆 [3] - 方程豹4月销量10039台 年内累计29251辆 豹5占比58.5% 新车型钛3月销3048辆 豹8交付2138辆 [4] 海外市场扩张战略 - 2025年销量目标550万辆 其中海外市场80万辆 4月海外销量7.9万辆同比增长90.8% 1至4月累计出口29.3万辆同比增长110% [5] - 欧洲、美洲市占率持续提升 全球化战略通过本地化生产与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5] - 需通过系统化品牌建设打破"比亚迪=性价比"认知 提升高端产品溢价能力 [5] 机构评级与行业展望 - 花旗上调港股目标价至727港元 A股至669元 看好前四个月出口格局 预计2025年出口80万-100万辆 [6] - 高盛4月目标价437港元 预测2025年销量550万辆 全球市占率超30% [6] - 全产业链整合与成本控制优势有望巩固龙头地位 智能化战略助力量价齐升 全球化+高端化打开利润空间 [6]
比亚迪的高端化,只做对了一半
远川研究所· 2025-04-20 20:47
核心观点 - 比亚迪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3年从106亿增至542亿)和技术创新(易四方、云辇等)推动高端品牌(仰望、腾势、方程豹)布局,但市场表现不及预期,20万以上车型销量占比从2020年18%下滑至10% [13][15][24] - 高端化受阻主因包括:技术驱动而非用户需求导向的产品定义(如仰望U9赛道表现不佳、腾势Z9空间折损)、产品定位割裂(如N9"可城可野"口号)、技术等级叙事被中端车型(汉L/唐L)参数突破稀释 [29][36][39][45][55] - 公司20万以下市场依赖度高(占比80%),单车收入降至14.5万元,与高研发投入形成财务压力 [25][26]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研发投入3年增长411%(106亿→542亿),研发团队从4万扩至12万,年报研发项目从2页增至6页 [13] - 技术矩阵包括易四方(四电机驱动)、云辇(底盘系统)、DMO(越野平台)等,差异化配置于高端品牌(如仰望U8搭载云辇X,腾势Z9GT用易三方) [22][23] - 目标通过技术溢价攻占20万以上市场(占行业利润80%),但实际20万以上销量占比反降8个百分点 [15][19] 高端品牌市场表现 - **仰望U8**:上市4个月销量破5000辆后放缓,终端优惠超10万元,累计交付过万台 [6][32] - **腾势**:D9 MPV成功后,N7/N8未达预期(N7降价8万),Z9GT DM月销从3000+跌至不足1000辆 [11][39] - **方程豹**:豹5降价5万保销量,豹3售价下探至14万,高端形象弱化 [12] - 三大高端品牌合计销量19万辆,占公司总销量不足5% [24] 产品定义问题 - 技术优先导致场景错配:仰望U8越野功能(应急浮水)成功,但U9赛道表现不佳;易三方技术(圆规掉头)对主流用户低频 [30][36][39] - 空间与定位矛盾:腾势Z9GT因三电机布局牺牲后排空间,5.2米车身稀释驾控标签 [43][44] - 设计割裂:N9混动SUV强调"可城可野",U7行政轿车配运动外观,与奔驰EQS教训重复 [46][49] 市场竞争环境 - 20万以下市场面临合资品牌降价(如比亚迪10-15万SUV市占45%)、新势力下沉(零跑、小鹏)挤压 [18] - 华为验证技术高端化路径:车BU 7000人团队研发ADS智驾/激光雷达,问界M9成50万级销冠带动车BU盈利 [20][21][22] 战略矛盾 - 中端车型汉L/唐L搭载10C闪充(810kW电机)突破参数,冲击高端品牌技术溢价叙事 [52][55] - 工程师文化导致"技术信仰优先",用户需求调研权重不足 [5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