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唐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新能源造车爆发,产量四年涨26倍
36氪· 2025-08-22 16:53
编者按: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日子。45载砥砺前行,在时代浪潮中,深圳一路丈量奋进,长成今日国际大都市:金融版图从零起步, 深市上市公司已超2800家;摩天楼宇拔地而起,599米刷新城市高度;通信技术从2G跃向6G,一路领跑……深圳的发展留下了众多跨越行业的刻度。时 代财经、时代周报推出《深圳刻度》系列报道,记录这座城市的进化维度。 "如果不是来到深圳,我不可能有创业的念头,也不会有今天的比亚迪。"2024年11月,在比亚迪成立30周年发布会现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 31年前,王传福创业的起点从抵达深圳开始。"1993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把我派到深圳,担任一家电池公司的总经理。当时我从北京来到深圳,简 直就像踏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在搞项目,个个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让我很受鼓舞,我也想在这里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王传福回忆初到深圳时的感受如是说。 彼时,中国汽车市场刚刚迎来私家车年代,汽车还是稀罕物件,更别提新能源汽车,那还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而这时的深圳,已经从籍籍无名的小渔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创业的氛围浓厚,王传福1994年在此正式创立了比亚迪。 踏 ...
小鹏三年丹麦突围路,如何成为中国新势力销冠丨出海望远镜
雷峰网· 2025-08-01 14:30
中国车企欧洲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品牌正加速进入欧洲市场,尤其在丹麦等新能源车渗透率高的国家取得突破性进展[2][4] - 小鹏汽车2024年在丹麦销量达2852辆,成为当地中国新势力销量冠军,市场份额1.8%[4] - 比亚迪同期销量928辆,MG销量1029辆,均落后于小鹏[4] - 特斯拉2025年前五个月销量2470辆,市场份额3.5%,但同比呈现下滑趋势[14][30] 小鹏汽车丹麦市场策略 - 采取直营+经销商混合模式,合作方为奔驰丹麦最大经销商Ejner Hessel[5] - 主打G6车型,长续航版售价33.99万克朗(约17.68万人民币),精准切入30-40万克朗主流购车区间[10][12] - 通过Facebook社群运营增强用户粘性,小组活跃度显著提升品牌口碑[18][33] - 营销对标特斯拉Model Y,线下广告使用"Y NOT"等挑衅性标语强化差异化认知[22][2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G6车型凭借标配智能功能(如大屏、座椅通风)、SUV空间优势及OTA升级能力获得家庭用户青睐[12][18] - 续航表现优于同级竞品,充电速度与舒适性获丹麦用户高度评价[18] - 软件问题集中反映在电子钥匙灵敏度(70%用户反馈)和ADAS道路识别适应性上[19] - 设立丹麦本地软件小组,针对道路标识识别等问题两周内完成OTA修复[19] 市场环境与政策红利 - 丹麦新能源车渗透率超65%,税收政策对纯电动车减免注册税(最高150%税率可抵扣)[13][14] - 特斯拉因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消费者抵触情绪,部分用户转向中国品牌[15][29] - 经销商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品牌将占丹麦新车销量11%-30%,当前每10辆新能源车有1辆中国品牌[37] 品牌国际化挑战 - 丹麦年新车注册量不足2万辆,市场规模有限但具备口碑示范效应[35] - 需验证能否将丹麦模式复制至德国等更复杂市场[38] - 对比亚迪等竞品形成价格优势(G6售价较比亚迪唐低15万克朗)但品牌认知度仍待提升[11][34]
中国汽车“二征”巴西,比亚迪开启新能源狂欢叙事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07:31
比亚迪巴西市场布局 - 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 投资55亿雷亚尔(71亿元) 规划产能15万辆 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6] - 工厂前身为福特汽车组装厂 福特2021年关闭工厂后比亚迪接手 带动当地产业复苏 [6] - 巴西总统卢拉计划8月参观工厂 未来将实现全产业链本地化 [13] - 比亚迪在巴西已开设180家经销门店 年底将增至220家 [27] - 比亚迪巴西员工近1700人 本地员工占比近90% 未来计划提升至95% [38] 巴西汽车市场概况 - 巴西为南美最大汽车市场 2024年新车销量263.49万辆(+14.1%) 其中乘用车194.87万辆(+13.2%) [14] - 市场由欧美品牌主导(>50%) 日韩系为第二梯队 中国品牌占比小但增长快 [16] - 巴西无本土汽车品牌 市场完全由外资品牌占据 主要销售燃油小型车 [14] -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 2024年EV销量6.15万辆(+219.2%) HEV销量5.62万辆(+32.4%) [25] 中国车企在巴西发展 - 比亚迪2024年巴西销量7.68万辆(市占率3.1%) 进入品牌销量前十 新能源车占比达90% [16][25] - 奇瑞2024年销量6.09万辆(+93.6%) 长城销售3万辆 多家中国车企计划进入巴西市场 [16] - 中国车企早期以低价策略进入 导致"便宜质量差"印象 新能源时代改变竞争格局 [21][24] - 比亚迪采取中高端定位策略 产品与丰田等国际品牌直接竞争 [25][26] 本地化与产业链布局 - 比亚迪推进全产业链本地化 包括电池厂生产刀片电池 计划建立两个研发中心 [33][34] - 除乘用车外 比亚迪在巴西布局电动大巴 叉车 卡车 云轨 光伏 储能等多领域 [19][37] - 比亚迪承建圣保罗17号线云轨项目 积累政商资源和供应链基础 [37][39] - 本地化包括文化融合 庆祝中巴节日促进员工认同 [3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巴西对进口车征收高关税 新能源车进口税将逐步提高至35%(2026年7月) [19] - 政府推动能源转型 鼓励灵活燃料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5] - 市场波动大 2015年后规模萎缩 跨国车企面临发展困境 [22] - 需应对复杂税收 物流 劳工等问题 需专业本地团队处理 [22]
谁是中国电车的海外消费者?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芯世相· 2025-06-13 16:58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其中插混汽车出口21.2万辆,同比暴增1.5倍 [3] - 尽管欧盟加征关税,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比亚迪一季度出口销量同比翻倍 [3] 海外用户画像 - 出租车公司是主要买家,比亚迪与东南亚网约车平台Grab合作提供5万辆电动车 [9][12] - 个人用户中注重性价比的群体占多数,例如印尼五菱Air EV车主月电费仅20美元(燃油车200美元) [13] - 经济优渥家庭选择中国电动车作为子女首车,如澳大利亚MG 3客户家庭常用车多为BBA [16][17] - 充电条件优越地区用户更倾向购买,澳大利亚太阳能车主可实现免费充电 [20] 价格与质量认知 - 西方媒体渲染的"1万美元廉价中国车"与实际市场价差10%-20%,如比亚迪海豚英国售2.6万英镑(大众ID3为3万英镑) [22][23] - 巴西用户对比哈弗H6与竞品(卡罗拉Cross/指南者),认为其配置优势明显且质量可靠 [26] - 小鹏G6在澳大利亚比Model Y便宜5000-8000美元,但提供更豪华体验 [28] - 比亚迪海豹内饰对标豪华品牌,被认为对BBA构成挑战 [29] 品牌全球化特征 - 沃尔沃、极星等被收购品牌仍被海外消费者视为原产地品牌(瑞典/英国) [31] - 特斯拉上海工厂国产化率超95%,产地与品牌国籍界定模糊 [33] - 汽车产业链高度全球化,零部件设计/生产涉及多国协作,"民族品牌"概念弱化 [35][36] 行业展会活动 - 9月4日-14日德国商务考察将覆盖IFA消费电子展与IAA慕尼黑车展,走访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斯图加特/慕尼黑五城 [38][51] - 行程包含奔驰辛德芬根工厂(年产36.7万辆)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新中心参观 [55][56]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来了!(附124款车型目录)工信厅通装函〔2025〕219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09 20:12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核心内容 - 活动主题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赋能新农村,畅享新出行",旨在构建乡村绿色出行体系[4] - 选取124款满足乡村需求、口碑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车型开展展览展示和试乘驾驶活动[1][4] - 组织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充换电服务、金融保险等企业协同下乡,优化配套环境[1][4] 活动组织方式 - 选取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但潜力大的县域城市举办专场活动,辐射周边乡镇[5] - 鼓励车企、销售、金融、充换电等市场主体参与,定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方案[5] - 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线下以县域为主会场,线上搭建云展销和直播导购平台[5] -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牵头实施,各地主管部门配合[5] 政策支持措施 - 落实车购税、车船税减免政策[1][4] - 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1][4] - 实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政策[1][4] 参与车企及车型 - 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奇瑞、上汽、特斯拉、蔚来等主流车企共124款车型[7][8] - 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如比亚迪汉/唐/秦、长安Lumin、五菱缤果、特斯拉Model Y等[7][8] - 部分商用车包括福田祥菱、东风凯普特EV180、五菱扬光等专用车型[8]
车展观察 | 十一城联动的A级车展:从“西洋景”到“中国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20:37
车展规模与历史演变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规模达26万平方米,汇聚112家整车品牌、1039款车型及50场新车发布会,前三日观众45万人次,预计成交额40亿元,较上届增长27.84%和8.1% [6] - 车展从1991年临时展棚起步,2009年升级为深港澳三城联袂国际车展,2020年扩展为十一城联动的A级车展 [3][6] - 深圳早期车展需穿越84.6公里"二线关",现通过地铁便捷观展,反映城市交通与展会基础设施的升级 [3] 汽车消费与产品变迁 - 1990年代购车成本高昂,桑塔纳2000售价19.5万元,相当于当时深圳罗湖10平方米房价 [7] - 车型从"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过渡到"新三样"(福美来、伊兰特、凯越),均为合资品牌主导 [7] - 2025年车展新能源车成主角,比亚迪仰望U8定价150万元,鸿蒙智行馆百万级尊界S800订单破1000辆 [9] 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发展 - 2025年4月深圳新能源车销量占比67.6%(2.5万辆/3.7万辆),纯电动车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30%,均价17.4万元 [9] - 比亚迪展示"兆瓦闪充 油电同速"技术,宣布与小桔充电共建10000座、新电途共建5000座闪充桩 [11] - 华为与江淮推出百万元级尊界S800,依托深圳2400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构建软硬件融合生态 [13][14] 产业生态与区域优势 - 深圳凭借无传统燃油车包袱优势,快速崛起为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策源地 [14] - 车展设立"未来驭行空间站",峰飞航空、亿航智能等展示低空飞行器,呈现"空地一体化"出行生态 [14] - 深圳集聚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通信运营商等全产业链,形成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的协同效应 [14][15]
从鄙视到追捧,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做对了什么?
虎嗅APP· 2025-02-26 18:20
中国汽车出海表现 - 2024年汽车整车出口640.7万辆,同比增长22.7%,其中新能源车出口增长6.7% [1] - 奇瑞、上汽、长安包揽出口前三,比亚迪以70%同比增速位居前列 [1] - 2025年1月比亚迪出口量超过奇瑞 [1] - 中国电车在欧洲多国销量超越特斯拉,泰国出现连夜排队抢购现象 [1][7] 市场认知转变 - 十年前中国车被海外评价为"低价低质",如今新能源车价格不低却受追捧 [1][2] - 发达国家因环保主义盛行青睐新能源车,发展中国家需要高性价比产品 [3] - 比亚迪技术红利使海外消费者重新认识中国汽车的高价值技术 [10] 技术优势 - 比亚迪e平台能源效率达90%以上,远超燃油车30-40%的热效率 [9] - 易四方技术实现四轮精准控制,可完成原地掉头等特殊动作 [9] - 云辇系统通过智能调节提升复杂路况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9] - 11万工程师构建的技术鱼池开始释放红利 [8] 欧洲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比亚迪在英国销量1,614辆(+551%),西班牙1,192辆(+734%),葡萄牙392辆(+207%) [7][8] - 同期特斯拉在英国销量1,458辆(-8%),西班牙268辆(-76%),葡萄牙389辆(-29%) [8] - 德国、比利时、挪威等国比亚迪均实现正增长,特斯拉普遍下滑 [8] 全球化战略 - 垂直整合战略实现电池、电机、电控等全链路自研自产 [13] - 泰国工厂16个月建成投产,匈牙利等多国工厂快速建设 [13] - 海豹车型制造成本比特斯拉Model3低15% [13] - 产品矩阵覆盖海鸥等经济型车到汉唐等中高端车 [14] 本土化运营 - 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快速铺开销售网络 [14] - 为经销商提供电动化转型的第二增长曲线 [14] - 4年时间进入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