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苹果Vision Pro
icon
搜索文档
库克的“梦中情机”,vivo做出来了?
虎嗅· 2025-08-21 21:08
产品发布 - vivo正式发布首款MR头显设备"vivo Vision探索版",完全对标苹果Vision Pro [1] - 产品定位为短期满足沉浸感需求,长期将成为家庭机器人的"眼睛" [4] - 产品尚未正式开售,但可在全国10余个城市门店进行线下体验 [9] 产品性能 - vivo Vision机身重量仅398克,远轻于苹果Vision Pro的600克 [5] - 产品搭载11枚摄像头,正面7枚负责拍摄和空间测距,下方2枚捕捉手势,内部2枚定位眼动 [5] - 采用分体式双绑带设计,重心靠后,佩戴体验优于苹果Vision Pro [5][6] - 交互方式为"眼动+手势",操作逻辑与苹果Vision Pro基本一致 [8] - 透视功能延迟控制良好,未出现"虚实空间锚定错位"问题 [8] 内容生态 - 当前应用种类有限,主要为"观影+观看赛事+游戏+空间相册"组合 [9] - 在赛事直播应用上有所创新,可同时显示比赛画面和可操控虚拟地图 [9] - 内容生态匮乏是行业共性问题,非单家公司能解决 [3][11] 战略布局 - vivo成立机器人实验室,聚焦消费级市场,MR头显被视为未来机器人业务的前期布局 [4] - 计划将MR头显逐步绑定到机器人上,以解决内容短板问题 [11] - MR头显+机器人组合存在技术挑战,如缺乏力反馈和高精度控制问题 [13] - 行业仍处早期发展阶段,类比智能手机的"Windows Mobile"时期 [13]
vivo率先发布国产版Vision Pro,重量是苹果2/3,售价预计苹果1/3
量子位· 2025-08-21 19:10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首个国产手机厂造的MR头显,来了! vivo Vision 探索版正式发布。 仅重398g,是苹果Vision Pro的2/3(600g),和一个头戴耳机差不多重。 机身小巧,小手提包也能轻松装下。 支持100-1000度以下磁吸近视镜片,绝大多数近视人群都能"无痛体验"。 支持眼手交互,可无缝连接vivo手机、PC。 搭载第二代骁龙XR2+芯片。 明天开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12城12家门店可线下预约体验。 价格虽没有发布,但是高管透露 "目标万元内" ,对比苹果vision Pro是29999元。 发布刚刚结束就喜提一波热搜,讨论度很高啊。 具体产品如何,一起来看—— 让MR头显重量"从柚子降到芒果" 首先,vivo vision最直观的一个亮点就是 很轻 。 官方给了一个直白的比较,600g的MR头显戴着像顶着一颗柚子,而398g就像顶着一个芒果。再直接一点,和戴一个头戴耳机几乎没区别 了。 对比友商,大多数都还困于500g以上的自重。 要知道,头显太重会导致非常多问题, 比如舒适度、佩戴时长、便携程度等 ,这3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MR头显到底能 ...
AI/AR眼镜系列报告(四):眼动追踪赋能智能眼镜,助力人机交互体验
华西证券· 2025-08-14 21:4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6] 核心观点 - 眼动追踪技术通过捕捉和分析眼球运动信息实现"视线即交互"的智能化控制,其核心是将人眼生理特征转化为可计算数据 [1][10] - 该技术有望成为XR眼镜的核心交互方式之一,可应用于注视点渲染、身份验证、辐辏调节等场景,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2][22] - 技术渗透加速,苹果Vision Pro、Meta Aria Gen 2等头部产品已搭载眼动追踪模块,未来将拓展至娱乐、医疗等下游领域 [2][41] 技术方案分析 - 瞳孔角膜反射法为当前主流方案(精度0.6°),代表厂商包括Tobii、苹果等,其通过红外光源+图像传感器实现视线追踪 [11][12] - 非视觉方案中MEMS方案(角膜反射光强度法)体积小、功耗低,但精度不足0.5°;IR+PD方案(视网膜反射光强度法)成本低但技术未成熟 [15][17] 主要厂商布局 - **Tobii**:全球技术领导者,眼动追踪精度达0.6°,动态注视点渲染技术可提升帧率78%并降低功耗10% [3][54][57] - **七鑫易维**:推出AI眼镜原型机"小七",眼动追踪延迟<5ms、精度0.2°-1°,双目功耗仅26.32mW@30fps [3][71] - **歌尔股份**:AR眼镜搭载双相机多光源方案,眼动追踪精度0.5°、延迟<3ms,整机重量仅36克 [3][74] 应用场景 - **注视点渲染**:Pico Neo 3 Pro Eye采用Tobii技术后帧率提升78%,算力需求显著降低 [24] - **人机适配**:支持59-68mm瞳距自动调节,解决VR设备视觉辐辏冲突问题 [26][28] - **虚拟社交**:通过模拟自然眼神交流减少"恐怖谷效应",增强存在感 [36][39]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方案商Tobii、七鑫易维(未上市)、歌尔股份,以及摄像头模组供应商炬光科技、豪威集团 [4][78] - 歌尔股份2025年预测PE 27.61倍,炬光科技同期PE达189.92倍反映高成长预期 [79]
拒绝卷入AI眼镜“百镜大战”? 这家与谷歌合作的智能眼镜公司想要做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4:53
AI眼镜行业动态 - 2024年以来多个科技巨头入局AI眼镜领域,小米推出主打拍摄+语音交互的产品,阿里以AliOS为核心系统探索AI终端可穿戴设备 [1] - 数十家原做充电宝、音响的硬件厂商转型进入AI眼镜市场 [1] - XREAL未跟随热潮,其创始人认为当前大部分AI眼镜仅具备基础应答功能,缺乏持续交互能力与生态延展性 [1] 智能眼镜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国际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1] - AI智能眼镜占2025年上半年总出货量的78%,较2024年同期的46%显著提升 [1] - AI眼镜细分市场年增长率超过250%,增速大幅超越整体市场 [1] 技术路径展望 - XREAL致力于将苹果Vision Pro等头显功能集成到眼镜载体,认为数字化屏幕替代物理屏是不可逆趋势 [1] - 行业预测AI眼镜与AR眼镜未来可能走向技术融合 [1]
三星年底推出XR新品头显,字节跳动/微美全息加速MR眼镜布局卡位争夺先机
三星新产品规划 - 三星确认将在下半年推出三折叠智能手机与XR头显 预计年底上市 [1] - XR头显将搭载Android XR系统 配备Micro OLED/OLEDoS显示屏 刷新率90Hz 支持眼动追踪 [1] - 设备采用外置电池组供电 并支持Gemini、导航、翻译等功能 [1] 字节跳动MR项目进展 - 字节跳动通过Pico推进代号"Project P"的MR头显项目 直接对标Meta计划2027年推出的"Phoenix"产品 [3] - 该MR眼镜在参数指标上与Meta Orion原型机高度相似 均采用分体式架构设计 [3] - PICO团队正在开发专用芯片(类似苹果Vision Pro的R1芯片)用于降低AR画面延迟 [5] - 项目开发代号"Swan" 被视为PICO从VR向MR领域的战略转型 [5] - 字节跳动明确将Meta视为MR领域主要竞争对手 [5] XR行业发展趋势 - 传统一体式头显增长遇瓶颈 轻量化设备如Ray-Ban Meta销量突破200万副 [7] - 轻量化将成为下一代XR设备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10] - XR市场或将迎来"分水岭时刻" 行业进入"重量级"轻量化竞赛阶段 [10] 微美全息战略布局 - 微美全息通过技术研发和生态合作 在智能眼镜领域展开全面布局 [9] - 公司以"底层技术赋能者"和"产业生态组织者"双重角色强化竞争力 [9] - 深度整合云计算、VR/AR/MR、深度学习等技术 为MR智能眼镜提供底层支持 [9] - 联合互联网大厂、硬件厂商等构建完整生态链 推动智能眼镜进入"高速发展期" [9]
【对谈"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利】问了凯文·凯利17个问题,我终于悟了!
老徐抓AI趋势· 2025-08-07 09:05
教育 - AI时代下未来工作岗位可能尚未出现 难以用现有职业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 [6] - 培养底层能力比知识积累更重要 包括好奇心 批判性思维 自驱力和学习能力 [6] - 差异化竞争是关键 成为"唯一"比成为"第一"更具抗AI替代性 [7] 人工智能 - AGI实现难度极高 几十年内难以达成 AI将长期保持专业领域分工形态 [8] - 现有技术架构存在瓶颈 投入成本与收益呈递减关系 从1亿刀到100亿刀突破有限 [9] - AlphaEvolve仅优化特定算法 无法全领域突破 AI本质是工具而非主宰 [11] 医疗健康 - 药物研发最大瓶颈在于临床实验流程 而非药物发现环节 AI难以短期内改变现状 [11] - 基因编辑和脑机接口将率先被富人采用 但技术成熟后普及速度极快 [12] - 科技普惠性特征明显 历史表明高端技术最终会降低使用门槛 如大哥大到智能手机 [13] 自动驾驶与机器人 - 技术落地进度慢于预期 马斯克等企业家的乐观预测常与现实存在偏差 [17] - 需持续观察技术拐点 盲目All-in风险高 动态调整策略更有效 [17] 中国AI发展 - 数据优势显著 互联网人口基数大 电子支付 短视频等场景产生海量训练数据 [18] - 人才储备占优 全球50%AI研究员现居中国 算法创新能力突出 [18] - 基础设施完善 医疗健康 基因测序等领域具备世界级样本体量 [18] 未来方法论 - 技术演进具有不确定性 预测不如应对 需保持观察力与快速反应能力 [19] - 底层能力构建是关键 包括好奇心 学习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19] - 细分领域差异化机会增多 社会分工将随技术发展进一步细化 [7]
通往未来的入口在哪里?凯文.凯利预言镜像世界、AI协作、酷经济......︱重阳Talk Vol.16
重阳投资· 2025-07-28 15:21
核心观点 -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探讨未来25年科技、社会与经济变革方向,提出镜像世界、AI协作、基因革命、太空经济等概念 [1] - 未来25年AI将带来教育、医疗、内容创作等领域的根本性变革,从稀缺走向丰沛 [6][20][46] - 人与AI的关系是赋能而非替代,需区分科幻想象与科学发展实际 [8][32] - 未来经济将从功利主义转向"酷"经济,强调情绪价值与文化连接 [37][40] 未来教育变革 - AI将打破工业时代"教育-工作-养老"三段式人生结构,实现定制化学习 [20][25] - 教育功能将重构为:文凭认证、社交圈子、真实能力三层,其中能力培养将因AI普及而 democratize [22][23] - 应试教育内卷(如初三高三刷题)将被AI工具打破,学习节奏可个性化调整 [20][25] - 偏远地区可通过数字教师分身解决师资短缺,实现教育普惠 [26] AI与人类协作 - AI发展分四象限:替代具体任务、赋能工作、中心化/去中心化、异人智能(artificial aliens)[7][8] - 未来每人拥有通用个人代理(UPA),成为24/7智能伙伴,改变人机交互模式 [13][15] - AI将带来"智慧平权",缩小信息差与认知差,但需警惕算法茧房 [34] - 人类需培养机器无法替代的能力:同理心、协作力、创造力、审美力 [27][28][37] 镜像世界与内容经济 - 下一代人机交互界面将从手机触摸屏升级为虚实共生的三维镜像世界 [12][13] - 内容创作将井喷,超级个体可结合AI工具实现个性化表达与沉浸式体验 [42][43] - 注意力经济将转向信任经济,需解决智能体商业利益与用户利益的 alignment [15][16] - 语言障碍消除,文化连接增强,推动"酷"元素全球传播 [40][42] 医疗健康革命 - AI+基因科学将颠覆药物研发(成本从10亿美元/10年大幅降低)与抗衰老研究 [46] - 可穿戴设备构建个人数字分身,实现定制化医疗与健康监测 [47] - 医生培养模式从匠人式转向AI辅助,医患交互时间瓶颈被打破 [47] - 长寿技术将重构人生阶段划分,终身学习成为常态 [48] 经济范式转变 - 从稀缺经济(收益递减)转向丰沛经济(收益递增),虚拟世界无物理约束 [53] - "酷"经济包含两个层次:大众流行文化与小众社群价值 [38] - 创业模式从规模化转向超级个体+数字分身,1000个忠实粉丝可支撑商业闭环 [43] - 中国需要超越"价廉物美",通过文化元素建立全球情感连接 [40] 底层方法论 - 25年时间尺度允许试错,成功标准是1-2个预测准确 [6] - 分布式创新优于集中规划,强调个体创造力与开源生态 [51] - 需区分科幻想象与科学现实,AGI意识问题尚无实证基础 [32] - 技术演进是渐进式"进托邦"(Protopia)而非非黑即白的乌托邦 [8]
阿里曝光自研AI眼镜 AI To C战略攻入硬件领域
中国经营报· 2025-07-27 12:46
阿里巴巴AI眼镜发布 - 公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曝光"夸克AI眼镜",预计年内发布,标志着其AI To C战略正式进入硬件领域 [1] - 产品由夸克团队研发,深度整合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包括通义千问大模型、高德导航、支付宝支付、淘宝比价和飞猪商旅提醒等功能 [1][5][6] - 产品在硬件结构上进行了系统重构,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功能,并在AI交互、佩戴舒适度、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突破 [6][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已聚集消费电子巨头、互联网大厂、专业AR厂商与跨界新势力等多方竞争者 [2] - 高盛预测中国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将达到290万副,小米AI眼镜预计占据10%市场份额,产品定价为1999元/副 [8] - 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面临产品不够智能、续航短、不够舒适美观等用户体验问题 [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认为AI眼镜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能捕获80%以上人体感知输入,覆盖办公、生活及移动场景 [2] - 公司通过"自有生态构建+行业合作"模式,联合高德、支付宝、淘宝、飞猪等内部资源构建垂直场景AI能力矩阵 [5][6] - 公司将联合全球领先眼镜品牌,通过技术、渠道、服务及C2M定制能力整合解决用户体验瓶颈 [7] 技术应用场景 - 产品实现近眼显示导航系统,支持骑行、步行等移动场景精准指引 [6] -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结合百亿级图片检索能力,提升图像问答的识别率和准确性,支持快问快答和专业讲解 [6] - 此前公司已在Vision Pro平台推出三维空间互动购物应用,支持虚拟试车、眼动追踪、手势旋转和AI搭配方案生成 [3]
混合现实的山头,来了个老朋友:字节跳动 MR 眼镜研发曝光
36氪· 2025-07-16 12:08
字节跳动MR设备研发 -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护目镜形态的轻量级混合现实设备,预计2027年公布,产品定位直接对标Meta的AR领域[1] - 设备采用分体式设计,显示设备与主机分离,主机内置计算硬件、电池及自研专用芯片(类似苹果Vision Pro的R1芯片),通过数据线连接眼镜部分[5][6] - 产品尺寸与目前世界最小VR头显Bigscreen Beyond相近,开发代号为「天鹅」(Swan),由Pico团队负责[5][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字节跳动MR设备的设计与Meta Orion原型机相似,两者均采用分体式设计以减轻佩戴重量,反映行业向轻量化转型的趋势[9][11] - 轻量化智能眼镜(如Ray-Ban Meta销量超200万副)的市场表现优于笨重的一体化头显(如Meta Quest、Vision Pro),验证了消费者对舒适度和时尚形态的偏好[15][20] - XR产品普及的关键因素从技术参数转向舒适度与社交可接受性,一体化头显因重量问题难以吸引大众用户[17][19] Pico的战略调整与挑战 - Pico 4因软件生态缺失及引入Quest游戏导致销量不佳,促使公司转向MR领域,项目「天鹅」被视为VR受挫后的战略转型[8][13] - 公司MR设备开发借鉴Meta的轻量化路径,但需解决软件生态短板(如缺乏吸引力的IP和创新玩法)以提升产品竞争力[13][15] 市场风向与产品形态 - 行业风向显示,功能简单、轻便的智能眼镜(如雷鸟Air、XREAL One)更易被市场接受,而高价旗舰设备(如Vision Pro)尚未成为主流[15][21] - 未来XR普及需依赖平价且能高效完成基础任务的智能眼镜,而非技术超前但笨重的设备[21]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消费电子:AI重构创新边界
中金点睛· 2025-07-16 07:49
消费电子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 核心观点 - 端侧AI多终端落地及逐步下沉将引领消费电子行业成长,重点关注AI手机硬件升级及加速渗透、AI可穿戴新终端形态创新、光学行业重启升规升配三大投资机会 [1] 手机市场展望 - 2H25手机市场需求平稳,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为0.6%,未来5年CAGR为1.4% [4] - 1Q2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但同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14] - 美国市场1Q25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主因苹果提前拉货 [19] - 1Q25消费电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1%,利润同比增长2% [23] 光学行业 - 2024年全球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4%至44.6亿颗,预计2025/2026年分别达到45.6/46.0亿颗,同比增长2.2%/0.9% [27] - 2025年手机光学升级趋势持续,重点关注传感器大像面化、玻塑混合镜头加速应用、模组结构升级等创新趋势 [4] - 2024年港股光学厂商盈利能力明显修复,2025年行业盈利能力或将继续改善 [31] AI手机 - Canalys预计2025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将达34%,2027年提升至50% [5] - 端侧模型精简和次旗舰SoC加持推动AI手机向中端价格带机型渗透 [37] - iPhone 17系列多个零部件及模组有望实现升级,有望带动超过10个产业链环节迎来升级 [39] - 安卓旗舰AI手机在芯片、导热材料、电池、声学、结构件等领域迎来升级 [40] AI可穿戴设备 - AR/MR产品有望成为多模态AI更优载体,2024年AI眼镜品牌百花齐放,轻量化成为发展趋势 [5] - 苹果Vision Pro树立行业发展标杆,苹果在AR眼镜有较多研发及专利布局 [41]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向600亿元迈进,GoPro/影石/大疆三足鼎立 [45] AI Agent - AI Agent在AI手机及AIPC端有望加速落地,长期将改变人机交互方式 [5] - 中国创业公司Monica推出通用型AI Agent Manus,采用"多代理"模式 [50] - AI Agent有望成为互联网核心,聚合流量并进行内容分发 [52] - 手机及互联网厂商竞相布局AI Agent,竞争格局百花齐放 [54] 创新终端 - 消费级3D打印设备产销量五年内实现4.8倍/14.4倍的高速增长 [42] - 国内消费级3D打印机均价从2017年的0.38万元/台降至2022年的0.22万元/台 [44] - 运动相机中高端市场由GoPro和大疆主导,全景相机市场影石一家独大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