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电池

搜索文档
“驯服”锂金属:盟维科技突破760Wh/kg能量密度
高工锂电· 2025-07-11 18:44
技术突破 - 盟维科技在z21创新实验室成功研发出能量密度高达760Wh/kg的锂金属电池原型,刷新全球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纪录 [1] - 该技术可将电动航空器续航时间延长近两倍,并带来20%-30%的结构减重效益 [1] - 此前已推出能量密度530Wh/kg的METARY® E系列产品,应用于平流层无人机等场景 [4] 行业标准与需求 - 中国《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设定2025年eVTOL飞行器电池能量密度门槛为400Wh/kg [2] - 锂离子电池性能年提升仅10%-20%,而锂金属理论比容量达3860mAh/g [2] - 盟维科技400Wh/kg级METARY® P型电池循环寿命突破1280次,容量保持率99% [4] 技术解决方案 - 采用锂负极保护技术、新型阻燃电解液和复合集流体技术,抑制锂枝晶生长 [5] - 全系产品通过GB 38031、UN 38.3安全认证,牵头制定航空锂金属电池团体标准 [5] - 掌握锂金属极片批量制备工艺,包括无黏结锂片成型、无粘连极耳焊接等自动化技术 [7] 商业化进展 - 2022年启用自研自动化生产线并持续升级,与民航投资基金达成战略合作 [7] - 正扩大产能以承接2024年以来与国内外无人机/eVTOL制造商的定制化合作需求 [7] - 启动760Wh/kg技术工程验证项目,推动最新成果产业化 [8] 市场背景 - 中国超30个省份、100余座城市已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 [2] - 锂金属电池曾因枝晶问题被石墨方案取代,盟维科技重新聚焦该材料潜力 [3] - 低空经济对电池性能要求形成明确技术卡点,能量密度成为竞争关键 [2][4]
亿纬锂能近期交流
数说新能源· 2025-06-20 11:35
锰铁锂电池技术 - LMX电池显著提升重卡电动化性能 具备长续航(≥500km)和低温适应性(≤-20℃可运行) [1] - 800KWh LMX电池重量<0.5吨 能量密度215Wh/kg较第一代提升5% 较LFP提升13% [3] - 快充技术突破 LMX+产品实现15分钟快充 新研发中心产能达1000pcs/天 [3] 大圆柱电池进展 - 宝马新世代车型iX3将采用4695大圆柱电芯 荆门工厂获宝马团队高度评价 [1] - 圆柱电池累计专利2702项 18650电池2024年出货量突破12亿支 全球布局超70GWh产能 [1] - 三大核心技术:全极耳技术(阻抗降60%功率+100%) 硅基负极(能量密度+15%) 定向泄压设计 [1] - 性能指标领先:支持6C快充 100C功率 -35~80℃工作温度 6000-8000次循环 [1] 医疗设备电池创新 - 植入式医疗电池寿命达5年 钛金属封装新一代产品寿命延至20年 支持无线充电 [2] - AED电池实现毫秒级放电 待机寿命10年+ 自放电率<1% [2] - 连续式血糖仪电池自放电率<1%较市面提升200% 体积能量密度390Wh/L [4] 固态与锂金属电池规划 - 锂金属电池2024年实现400Wh/kg+900次循环 2025年目标600Wh/kg [4] - 全固态电池1.0(2026年)能量密度350Wh/kg 2.0(2028年)达400Wh/L循环≥2000次 [4] - 采用NCM双层包覆和硅碳负极 通过200℃热箱测试不起火不爆炸 [4] 电池回收战略布局 - 2030年预计400GWh动力电池退役 26-30年CAGR达45% 可提取30万吨碳酸锂 [5] - 湖北金泉回收率≥96% 年产能12万吨 6月上线电池护照追溯平台 [5] - 联合格林美等企业启动全球回收平台 解决70%废旧电池流入小作坊痛点 [5] 新产品与产能规划 - 4695大圆柱电池首发欧洲OEM车型 医疗胶囊电池订单超100万只 [5] - 2026年目标:60+GWh大方形电池量产 10+GWh大圆柱交付 匈牙利工厂建成 [5] - 马来西亚产能2027年集中释放 港股上市计划谨慎推进 [2]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新能源汽车价格已低于燃油车 AI时代催生致密能源需求 [5] - 储能市场增速高于动力电池 比亚迪东南亚布局加速 [12]
固态电池行业更新点评:固态进入产业化前期,锂金属负极、干法设备是重要技术变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7 23: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固态中试线及半固态量产线齐头并进,行业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5年年底实现产品定型,26年逐步验车测试,27年产业链进入规模化降本阶段 [4] - 硫化物渐成全固态主流技术路线,硫化物电解质和干法设备成核心增量 [4] - 锂金属性能突出,头部电池厂引领产业链研发突破 [4] - 关注具备强研发实力的电池公司、强需求弹性的全固态材料公司和固态设备公司 [4] 相关目录总结 行业发展现状 - 清陶在成都基地15GWh固态电池已收到环评审批意见,国轩高科、德尔股份及冠盛股份等均有固态电池量产线推进计划 [4] - 25年1 - 4月,国内固态电池行业扩产规划规模超50GWh,拟投资总额约150亿元 [4] - 行业内大容量(50Ah以上)全固态电芯逐步通过研发测试,后续中试线及装车测试将陆续展开 [4] 技术路线及需求变化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高,未来发展潜力大,诸多厂商聚焦该技术路线 [4] - 技术路线收敛下,材料端硫化物电解质及硫化锂前驱体需求增量明显,厂商围绕复合硫化物制备和硫化锂降本加大研发投入 [4] - 设备端硫化物体系聚焦干法制造及成膜工艺,干法被视为固态电池量产的关键革新工艺,国内首条0.1GWh干法电极产线已运营,另一条5GWh干法产线筹备中,干法制备中物料混合&匀浆&辊压&激光等设备是核心增量设备 [4] 头部企业技术突破 - 4月,宁德时代提出“自生成负极”技术,使用该技术的钠电/磷酸盐/三元体系能量密度分别可达350Wh/L、680 - 780Wh/L和>1000Wh/L [4] - 6月,宁德时代21C实验室揭示电解液中LiFSI分解为锂离子耗尽和电池失效的主因,并提出“最大化LiFSI含量 + 维持低粘度/高电导率”的策略 [4] - 英联股份依托蒸镀工艺,开发应用于固态电池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蒸镀工艺可将锂带厚度降薄,均匀形成锂金属,且可蒸镀掺杂改善电池循环 [4] 投资分析意见 - 电池公司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国轩高科及珠海冠宇 [4] - 材料公司关注厦钨新能、天奈科技、容百科技、英联股份、三祥新材、有研新材、星源材质及上海洗霸 [4] - 设备公司关注先导智能、海目星、联赢激光、利元亨、先惠技术、信宇人、纳科诺尔、宏工科技及曼恩斯特 [4] 重点公司估值 |代码|证券简称|收盘价(元)|总市值(亿元)|2024A EPS|2025E EPS|2026E EPS|2027E EPS|2025E PE|2026E PE|2027E PE| |----|----|----|----|----|----|----|----|----|----|----| |300750|宁德时代|246.26|11228|11.13|14.02|17.22|19.94|18|14|12| |688772|珠海冠宇|14.08|159|0.38|0.81|1.08|1.33|17|13|11| |300014|亿纬锂能*|42.38|867|1.99|2.55|3.38|4.14|17|13|10| |688778|厦钨新能*|53.65|226|1.72|1.72|2.16|2.63|31|25|20| |688116|天奈科技*|43.82|161|1.15|1.15|1.64|2.22|38|27|20| |688005|容百科技*|20.59|147|0.41|0.97|1.34|1.73|21|15|12| 注:标*盈利预测为东方财富Choice一致预期 [5]
400Wh/kg+电池应用,无人机率先享受技术红利
高工锂电· 2025-06-17 18:34
会议预告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邛崃举办,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同期举行,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1] - 会议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1] 锂电池技术发展 - 锂电池能量密度正迈向400Wh/kg及以上水平[1] - 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硅负极电池等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进程明显提速[7] - 金羽新能"无际"系列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实现单月超万支量产,52Ah版本电芯能量密度超420Wh/kg[8] - 金龙羽集团能量密度达500Wh/kg的固态电芯已获客户十万支年度采购订单[8] 无人机市场发展 - 中国工业无人机2024年市场规模已超1200亿元人民币[1] - 物流无人机正经历超30%的年增速,成为增长最快赛道[2] - 深圳已累计开通近300条无人机航线,完成载货飞行超170万架次[7] - 美团无人机在上海杨浦区航线累计完成超45万笔订单,单日峰值达189单[7] 技术商业化进程 - 高比能技术商业化周期正在缩短,原预计2026年Q2实现[8] - 固态电池初创公司Factorial、高硅负极电池Amprius已开始面向无人机供货[8] - 卫蓝新能源自2020年起已量产用于无人机的小动力固态电池[8] - 固态电池成本目前是液态锂电池1.5倍,预计2026年底差距将收窄至1.2-1.5倍[9] 应用场景 - 吨级eVTOL旨在替代部分传统空运货机,实现跨城半日达[6] - 小型物流无人机与地面接驳柜配合,解决"最后1公里"配送问题[6] - 5G通信技术将传输延迟降低至20毫秒以内,为大规模商业化奠定基础[3] 商业价值 - 电池包在小型无人机整机成本中占比仅2%-3%[7] - 运营商普遍能接受为性能提升付出20%-30%的电池成本溢价[7] - 配送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三倍以上[7]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6月第2周)
乘联分会· 2025-06-16 16:36
新能源中重卡市场 - 2025年4月新能源中重卡销量达16384辆,同比上涨245%,渗透率提升至21.75% [8] - 1-4月TOP10企业销量集中度达90%,徐工等企业突破7500台 [9] - 纯电车型占比80%,换电车型增速达350% [9] - 上海地区销量7155辆领跑全国,CR10省份集中度71% [9] 政策动态 - 重庆计划2025年底累计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车18万辆,公务/公交/出租电动化比例超90% [7][10] - 天津推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燃油车补贴1.5万元 [10] - 嘉兴计划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64%,新增光伏80万千瓦 [7][11] - 甘肃将建立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覆盖电力/钢铁/建材等六大工业领域 [12] 企业技术进展 - 江淮新能源轻卡推出ES/EV/EK三大产品矩阵,覆盖冷链/快递等八大场景 [15] - 大陆集团研发电机转子温度传感器,测量精度提升至±3℃ [19] - 宁德时代突破锂金属电池技术,循环寿命提升至483次,能量密度超500Wh/kg [19] - 众钠能源发布钠离子电池产品线,涵盖48V/60V/72V电压平台 [6] 重点项目与合作 - 一汽解放与羿动科技签约500台换电轻卡订单,建立绿色城际运输专线 [14] - 上汽跃进与宁德时代达成双灯塔工厂战略合作 [15] - 徐工新能源牵引车获华北地区百台订单,投入煤炭运输 [15] - 东风商用车在新疆斩获1000台新能源重卡订单 [17] 客车领域动态 - 厦门金旅向首汽集团交付40辆纯电动客车,含考斯特及凯旋车型 [17] - 金龙新能源公交批量交付辽宁300台,助力城市绿色出行 [19] - 远程星际U8E纯电动客车批量交付新疆那拉提景区 [17] - 福田欧辉向福州旅游公司交付BJ6116/BJ6122两款城间客车 [19]
交银国际:动力电池装车量延续高增 出口增速放缓但预计回暖在即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6:21
电池行业产销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内地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23.5GWh 销量123.6GWh 分别同比增长47.9%和58.1% 产销比接近1 [1] - 5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7.1GWh 同环比增长43.1%和5.5%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5GWh 占比82% 同环比增长57.7%和3.9% [1] - 动力电池装车量CR3和CR5分别环比提升0.6和0.3个百分点至72.9%和82.1% 宁德时代市占率环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42.9% [1] 电池出口情况 - 5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出口19GWh 同环比增长23%和下降14.6% 占同期销量15% [1][5] - 动力电池出口量同环比增长30%和下降6.3% 储能等其他电池出口5.5GWh 同环比增长8.7%和下降29.9% 占出口总量28.9% [5] - 中美达成部分关税协议 预计6月中国储能电池出口有望加速 [1][5] 公司动态 - 亿纬锂能拟发行H股 推进全球化战略 马来西亚一期消费电池工厂2025年一季度投产 二期储能工厂预计2026年初量产 [2] - 宁德时代锂金属电池研发取得进展 电解液配方优化后循环寿命提升至483次 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 [4] 行业技术发展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 明确全固态电池定义 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 [3] - 新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协同 加速成果转化 [3]
动力电池装车量延续高增,出口增速放缓但预计回暖在即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12 16:01
电池行业产销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内地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销量为123.5GWh/123.6GWh,分别同比增长47.9%/58.1%,产销比接近1 [2] - 5月中国内地动力电池装车量57.1GWh,同/环比+43.1%/+5.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环比+57.7%/+3.9%至46.5GWh,占比82% [2] - 动力电池装车量集中度环比提升,CR3/CR5分别环比+0.6/+0.3个百分点至72.9%/82.1%,宁德时代市占率环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42.9% [2] 公司动态 - 亿纬锂能拟发行H股推进全球化战略,马来西亚一期消费电池工厂于2025年1季度投产,二期储能工厂预计2026年初量产 [2] - 宁德时代锂金属电池研发取得进展,通过优化电解液配方实现循环寿命翻倍至483次,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1][3] 技术进展与行业标准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明确全固态电池定义,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 [3] - 宁德时代研究成果解析锂金属电池失效机制,提出创新电解液设计原则,电解液盐消耗量高达71%,引入低分子量稀释剂优化配方 [3] 出口市场 - 5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出口19GWh,同/环比+23.0%/-14.6%,占同期销量15%,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同/环比+30%/-6.3% [4] - 储能等其它电池出口同/环比+8.7%/-29.9%至5.5GWh,占比28.9%,增速放缓主要受关税扰动影响 [4][5] - 中美达成部分关税协议,预计6月中国储能电池出口有望加速 [5]
电池行业月报:动力电池装车量延续高增,出口增速放缓但预计回暖在即-20250612
交银国际· 2025-06-12 14: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瑞浦兰钧评级为买入;欣旺达、孚能科技未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电池产销比接近1,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约58%,装车量集中度环比略有提升 [2] - 亿纬锂能拟发行H股推进全球化战略,其马来西亚一期消费电池工厂已投产,二期储能工厂预计2026年初量产 [2] - 全固态电池判定标准发布,推动行业成果转化 [2] - 宁德时代锂金属电池产品研发有进展,有望推动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2] - 受关税扰动出口增速下滑,但预计6月出口有望回暖,建议关注宁德时代 [2] 各部分总结 电池产销与装车量情况 - 2025年5月,中国内地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销量为123.5GWh/123.6GWh,分别同比增长47.9%/58.1%,产销比接近1 [2] - 5月中国内地动力电池装车量57.1GWh,同/环比+43.1%/+5.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环比+57.7%/+3.9%至46.5GWh,占比82% [2] - 5月动力电池装车量集中度环比略有提升,CR3/CR5分别环比+0.6/+0.3个百分点至72.9%/82.1%,宁德时代在中国内地动力电池装车量市占率环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42.9% [2] 企业动态 - 6月9日亿纬锂能宣布拟赴港上市,其马来西亚一期消费电池工厂于2025年1季度投产,二期储能工厂按规划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初开始量产 [2] 行业标准与技术进展 - 5月25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明确全固态电池定义,规范市场,加速成果转化 [2] - 宁德时代研发团队在锂金属电池产品研发取得进展,有望推动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2] 出口情况 - 5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出口达19GWh,同/环比+23.0%/-14.6%,占同期销量的15%,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同/环比+30%/-6.3%,储能等其它电池同/环比+8.7%/-29.9%至5.5GWh,占出口总量的28.9% [2] - 中美于2025年5月达成部分关税协议,预计6月中国储能电池有望加速出口 [2]
未知机构:【九点特供】中办、国办发文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机构称创投公司将迎来历史性机会,这家公司旗下的创投基金投资企业-20250611
未知机构· 2025-06-11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投、港口航运、新能源(固态电池)、医药、芯片、量子信息、机器人、汽车、风电、教育、农业、电子、传媒、餐饮、航空、金融、家居、物流等 - **公司**:宁德时代、Circle、共创草坪、联化科技、南京港、国航远洋、力合科创、电广传媒、达晨创投、达晨财智、宏工科技、英联股份、诺和诺德、特斯拉、英特尔、传奇生物、蔚来、罗罗公司、麦当劳、吉利德科学、IBM、微软、OpenAI、Snap、光庭信息、槽码科技、鸿合科技、雷迪克、众生药业、誉展精密、金时科技、旭光电子、曲美家居、易明医药、百利电气、金鹰股份、金银河、甫金股份、德新科技、亚太股份、*ST金刚、东方电热、小米、上海织识、北自科技、星动纪元、中微公司、中材科技、万科A、财达证券、佳发教育、仙坛股份、酷特智能、方正科技、京东方A、神农种业、联环药业、中科曙光、新开源、海光信息、深康佳A、成都华微、*ST步森、新诺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行情** - 周二市场午后快速走低,创业板指放量跌超1%,早盘一度突破3400但最终走势不佳,宁德时代和美股Circle影响指数,后续指数若有急跌可观察回拉力度判断是否反弹[1] - 题材股早盘低迷,资金接力欲望弱,但负反馈未出现,现阶段情绪仍向上,补涨题材表现不佳,尝试新题材应从新消息方向着手[2] - **港口航运板块** - 近期贸易抢运需求集中爆发,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与上期相比涨29.5%,中国5月出口同比增长4.8%,行情持续性取决于美国港口及内陆物流效率[3] - **创投行业** - 中办、国办发文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创投公司迎来历史性机会,一级退出更通畅,深耕“硬科技”赛道的专业投资机构值得关注[1][4][5] - 力合科创依托股东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主业,在多领域赋能孵化数百家企业;电广传媒旗下达晨创投等管理基金总规模500亿元,投资企业超750家,142家企业上市[5][6] - **固态电池行业** - “第五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将举办,宁德时代研究成果有望加速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产业化进程加速,可关注增量环节[7] - 宏工科技解决PTFE纤维化问题,产品已实现销量;英联股份布局锂金属负极,解决锂过剩和降本问题[8] - **海外映射** - 隔夜减肥药、媒体等板块涨幅居前,大宗商品中美国可可跌6%,诺和诺德、特斯拉等公司有股价异动[8][9] - 芯片股整体走强,英特尔涨7.95%;传奇生物发布生存数据报告涨8.22%;蔚来李斌料二季度迎来业务拐点涨5.834%;罗罗公司中标项目一度创新高;麦当劳被降级跌1.43%;吉利德科学临床试验遭叫停跌2.58%[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市公司公告** - 光庭信息拟3.6亿元购买槽码科技100%股权;鸿合科技合肥瑞承拟成为间接控股股东,股票复牌[11] - 雷迪克拟取得誉展精密51%股权,众生药业在研产品临床试验进度不确定;金时科技未开展稳定币业务;旭光电子“可控核聚变”产品收入占比不足1%[11] - 曲美家居董事减持5.80万股;易明医药股份转让协议实施结果不确定;百利电气核聚变业务收入小;金鹰股份未涉及固态电池业务[11] - 共创草坪股价非理性波动显著;金银河固态电池合作项目短期内对业绩无重大影响;甫金股份不涉及固态电池产品;德新科技子公司相关销售收入不足1%[11] - 亚太股份获定点预计销售总额约3.6亿元;*ST金刚签署重整投资协议;东方电热与小米下属公司战略合作研发机器人电子皮肤[11] - 北自科技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中微公司拟参与设立私募投资基金不超7.35亿元;中材科技拟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风电叶片项目;万科A首次出售A股库存股2200万股成交1.46亿元[11] - 财达证券、佳发教育股东拟减持;仙坛股份5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14.22%;酷特智能启动境外发行股份筹备工作[11] - 方正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19.8亿元;京东方A拟发行不超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神农种业拟定增募资不超1.44亿元[12] - 联环药业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科曙光、海光信息计划召开重大资产重组投资者说明会;深康佳A终止收购事项[12] - 成都华微发布芯片;*ST步森控股股东换届与借壳无关;新诺威控股子公司药物获美国临床试验批准[12]
固态电池专家系列 - 电池专家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 公司:BCC、厂商 C、厂商 B、B 公司、比亚迪、宁德时代、一汽、CALB、广汽、贝特瑞、杉杉、研一、国联、利元亨、先导、纳克诺尔、西安当升科技、明阳、QuantumScap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发展现状与中试线建设**:今年上半年固态电池行业整体滞涨,但设备资本开支加速;中试线因资金和战略规划问题建设较晚,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为柔性生产线,日产量仅数百个电池,无法达吉瓦时规模,用于大电芯材料体系迭代和优化,大电芯 590 标准长度,安时数 80 - 100[1][2][3][4] - **技术路线**:行业内逐步倾向硫化物路线,引入卤化物解决正极问题、聚合物解决负极问题并结合氧化物形成综合设计;氧化物技术有特色优势但放大后稳定性不佳;锂金属电池存在锂枝晶和隔膜刺破短路问题,多数公司选半固态氧化物路线[1][6][7][8] - **产品进展**:国内厂商取得进展,厂商 C 计划 2027 年小批量生产高镍正极材料电池,厂商 B 计划 2025 年底小规模量产兼顾高镍三元和富锂锰正极材料电池;比亚迪预计 2025 年底小规模量产电芯,2026 年底完成成组设计,2027 年初上车;C 公司预计 2027 年小批量上车,但商品化程度可能不高[1][9][22][23] - **性能指标**:能量密度 400 瓦时/公斤以上的单体电池成组后能量密度下降,循环寿命接近 1000 次,需施加较大压强保证导电性;快充技术发展有瓶颈,B 公司中试线支持 1C 快充,更高倍率需优化材料体系和界面处理技术;成组效率保守估计难超 70%,最终电池能量密度可能不超 280[1][10][11][12] - **材料应用**:硫化锂主要作硫来源优化界面,主流正极材料是高镍三元和富锂锰基;硅氧负极材料应用早且比例高,硅碳负极材料逐步试验;负极材料主要由贝特瑞等提供,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供应商有研一和国联,很多电池厂会自行包覆优化[14][15][18][20][21] - **制备路线**:硫化固态电池制备路线有液相法、固相法和碳热还原法,暂无明确最佳路线;碳热还原法有微量碳难除问题,液相法理论成本低,干法可能更具成本优势[16] - **市场情况**:行业主流产品安时数 60 - 100,市场进展比预期快;快充技术处于锂电池时代初期,提升功率方法有成本或安全问题;硅碳在动力市场放量有限,液体电解质基础上负极材料比例 3 - 5%[5][13][31] - **资本开支与商品化进程**:固态技术资本开支预计 2027 年小规模上车,2029 年商品化,2028 年大规模投产线建设加速;设备采购集中于正极干涂层、乳化物单独成膜及温等静压装置,柔性线和中试线阶段难连续生产[32][3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筛选硫化铁相关材料体系核心指标包括电导率、粒径控制能力、受潮后性能变化及恢复能力,更关注杂质类型[25] - 硫化物定点制造暂无明确领先者,B 公司、C 公司等第一梯队企业积极探索[26] - 锂金属负极技术有边际性突破但进展未显著加速,卤化物电解质突破更显著,商业化应用时间或不会提前至 2030 年前[27] - 全固态材料体系中聚合物电解质进展显著,用抗氧化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替代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形成离子传导通路,卤化物与正极材料合理比例为 30%:70%[28]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未采用硫化物与卤化物参混方案,一汽和 BCB 等公司已开始尝试,参混比例 2:8 较好,每吉瓦时所需吨数未精确计算[29] - 锂金属对硅负极未来前景影响有限,硅负极容量损失源于 0.3 伏特能量密度损失,循环效率是问题,QuantumScape 表现突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