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淘宝闪购联合阿里健康上线“居家闪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9 13:23
转自:新华财经 近期,淘宝闪购持续更新服务、升级用户体验。此次"居家闪检"的推出,是淘宝闪购与阿里健康在本地 化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的一次深度协同。据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双方将以"居家闪检"项目为起点,将 更多专业级的医疗服务资源引入即时零售场景,加速推动"本地化服务+互联网医疗"的资源融合,探索 实现"检—医—药"一体化服务闭环,为居民朋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本地化健康服务。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沈寅飞)记者从阿里健康获悉,近日,淘宝闪购联合阿里健康官宣上线 了"居家闪检"新服务,推出"呼吸道病毒细菌12联检"项目,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专业级检测,平均3 小时出报告,为其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有效缓解流感季就医压力。 据介绍,目前,"居家闪检"服务已率先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四城开启试运营。用户在淘宝App搜 索"居家闪检"进入服务页面预约后,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骑手上门送达采样包,协助完成咽拭子样本采 集,并将样本送至国家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平均3小时内,用户便可在线查看检测报告。 此次推出的"呼吸道病毒细菌12联检"一次性覆盖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新型冠状 病毒、人鼻病毒、腺病毒 ...
“北京榜样•最美互联网从业者”提名人选|刘葳:云端筑梦,智在京华
搜狐财经· 2025-10-05 15:54
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主线 - 公司北京总部发展秉持科技、绿色、全球化主线,围绕数字技术自主研发、数字应用创新探索、数字服务能级提升 [2] - 公司核心战略为AI驱动,聚焦自研技术,服务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重大科技项目与成就 - 作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公司以自研云计算能力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其成为首届“云上”奥运 [5] - 公司设计师牵头设计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火种灯、火种台外观 [5] - 阿里云为冬奥会处理北京全部14大类交通数据,日均新增GPS数据上亿条,提供智能调度和预测服务 [5] - 公司研发的“豹款影视车”结合云计算与AI能力,实现“一车即片场”,在第11届国际发明展上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佳发明奖” [9] - 公司正与北汽福田合作研发新一代影视车,计划于2025年服贸会亮相 [9] - 达摩院北京AI模型DAMO PANDA被美国FDA认定为“突破性医疗器械”,可精准识别胰腺癌细微病灶,并获得北京医疗器械二类许可证 [12] - 该AI模型在2024年5月于联合国AI for Good峰会分享,并与世卫组织数字健康合作中心达成合作 [12] 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核心成员参与的“北京MaaS城市绿色出行”案例入选联合国《2025全球可持续交通最佳实践案例集》 [6] - 公司协同高德平台于2022年率先开启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累计服务用户超3000万,碳普惠实名注册用户达560万 [6] - 通过碳减排交易助力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完成绿色出行碳减排交易的城市,该模式已推广至全国30个城市 [6]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 - 公司于2023年5月成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伙伴计划首批伙伴,通过大模型和算力服务北京企业 [7] - 公司与中国计算机学会打造的中国最大AI开源社区魔搭于2023年与北京数字人基地签约,降低中小企业技术落地门槛 [7] - 2025年4月9日在京落地AI势能大会,为超百家全国人工智能企业展示产品 [7] - 公司将北京总部打造为数字素养基地,2023年以来面向全市超千家企业机构、3万余人开展人工智能培训 [7] - 公司承办2024年数字素养提升月活动,提供通义万相平台参与“我AI北京”首届AI创意大赛 [7] - 斯坦福2025《AI指数》报告显示中国AI与美国性能差距缩小至0.3%,公司贡献全球第三 [7] 消费与商业生态发展 - 公司通过会、展、赛、节等多维度助力首都促消费,发布新消费品牌活力榜单 [8] - 推动红桥、同仁堂等北京老字号及Ubras、元气森林等新品牌企业数字化转型 [8] - 落地橙狮体育北京总部,运营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文旅商体融合消费业态 [8] - 盒马在北京市拥有门店60家,并落地平谷盒马村,推动平谷大桃销售全国 [8] - 飞猪服务打造朝阳文旅大模型,便利全球游客 [8] - 公司培养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共建直播电商人才基地,开展直播工程师、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培训 [8] - 淘宝天猫参与88体育消费节,高德参与北京冰雪消费节 [8] - 今年4月推出“淘宝闪购”,整合生态内消费资源,打造“新型服务业电商”,完善即时服务基础设施 [8] 科技公益与应急保障 - 在抗疫期间,公司发挥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创新优势全面助力 [10] - 达摩院参与研发病毒诊断技术,高德上线“疫情地图”“核酸检测地图”,钉钉上线“在家办公与在线课堂” [10] - 阿里云紧急搭建“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管理服务平台”,支付宝端支持“健康宝”、京心相助、智能流调等 [10] - 阿里健康上线线上诊疗平台,盒马、饿了么推动生活服务业品质提升与民生保供 [10] - 2023年7月28日,公司联动菜鸟等业务向北京紧急送出首批方便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1.3万箱,后追加1.3万箱面向津冀 [12]
吴泳铭变阵两年,阿里疾驰!
搜狐财经· 2025-09-25 00:07
阿里云AI市场地位 - 阿里云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稳居第一 超过第二至第四名总和[2] - 阿里云是全球四家超级AI云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与谷歌 亚马逊和微软并列[2] 战略方向与领导力 - 公司明确"用户为先 AI驱动"两大核心战略 将AI作为新时代发展引擎[16][20] - CEO吴泳铭重塑战略优先级 聚焦AI与云基础设施 推动业务整合与转型[4][15][21] 投资与资源配置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创民营企业领域最大规模投资纪录[25] - 资源集中投向关键阵地 包括AI云基础设施 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发展[22][25] 业务表现与成果 - 阿里云业绩在2025财年实现U型反弹 季度收入同比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轨道[27] - 淘天集团市场份额稳固 CMR恢复增长 88VIP会员数量劲增1400多万[29] 技术实力与行业认可 - 通义大模型成为全球第一开源模型 阿里云是中国唯一具备软硬一体垂直整合能力的公司[31] - 沙利文报告显示通义大模型是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模型[31] 资本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创四年新高 万亿市值规模下年初至今股价已翻倍[7][35] - 高盛 摩根大通等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 对长期价值给予充分肯定[35] 未来发展规划 - 阿里云新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全栈AI服务商 战略路径包括开源操作系统和构建AI云算力网络[37] - 公司目标满足10亿消费者全场景需求 瞄准30万亿大消费超级市场[31]
阿里新财年启航:蒋凡领航大消费与AI战略,边缘业务分拆上市求生
搜狐财经· 2025-09-01 10:32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首季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1] - 经调整EBITA为38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4% [1] - 客户管理收入实现10%增长 达近年来最高点 [2] 组织架构调整 - 饿了么与飞猪整合进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直接向蒋凡汇报 [1] - 业务数据划分为四大类别:中国电商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其他业务 [1] - 斑马智行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灵犀互娱汇报线调整至集团CFO徐宏 [4] 战略方向 - 聚焦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AI+云科技平台和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大消费平台 [1] - 从短期盈利向长期投资转变 拓展更广泛业务范畴 [1] - 淘宝闪购完成规模扩张第一阶段目标 重点转向提升单位经济效益 [4] 业务运营 - 中国零售业务通过优化供给和提升体验策略清理低质量供应商 [2] - 加大对品牌商家支持力度 提供佣金返还和站外流量对赌协议 [2] - 淘宝闪购拉动淘宝DAU增长20% 提升广告和CRM收入并降低营销成本 [4] 业务表现 - 其他业务(含盒马、菜鸟、阿里健康)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 [4] - 通过分拆上市吸引外部资金 减轻集团财务负担并确保核心业务专注发展 [4]
阿里巴巴调整架构 业务缩编为四大类别
证券时报· 2025-08-25 02:42
业务结构调整 - 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结构从"1+6+N"正式收缩为四大业务类别 包括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 [1]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包含电商板块(淘宝 天猫 闲鱼 飞猪旅行) 即时零售板块(淘宝闪购 饿了么) 批发板块(1688业务) [2] - 所有其他类别业务包括钉钉 夸克 高德地图 菜鸟 优酷 大麦娱乐 盒马 阿里健康 橙狮体育等非核心业务 [3] 架构整合历程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于2024年11月21日正式建立 整合淘宝天猫集团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 闲鱼等电商资源形成国内外全产业链覆盖的超级业务单元 [2] - 2024年6月公司将饿了么 飞猪合并入电商事业群 8月初淘宝上线全新大会员体系 打通饿了么 飞猪等阿里系资源覆盖吃喝玩乐 衣食住行生活场景 [2] - 本次调整拆分原有本地生活集团业务 将饿了么归入电商集团 高德 菜鸟 虎鲸文娱集团的优酷和大麦娱乐均被划分至所有其他业务类别 [4] 战略聚焦方向 - 公司明确未来三至五年核心战略方向为"电商"与"云+AI" 强调AI技术将成为所有业务核心驱动力 [5] - 2024年以来公司退出高鑫零售 银泰百货等资产 剥离非核心业务 将资源倾注于最具增长潜力的电商与云智能核心领域 [4] - 公司正从互联网公司向AI驱动科技公司转型 未来三到五年AI将成为所有业务核心竞争力 [5]
阿里巴巴再次调整集团业务!从六大集团缩编为四大业务→
证券时报· 2025-08-24 16:13
业务结构调整 - 阿里巴巴集团业务架构从"1+6+N"正式收缩为四大业务类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 [1][3] - 原有的本地生活集团业务被拆分 饿了么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 高德划分至所有其他类别 菜鸟集团和虎鲸文娱集团的优酷、大麦娱乐也被划分至所有其他业务 [6] - 此次调整宣告"1+6+N"架构成为历史 该架构于2023年3月28日启动 设立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 [6] 中国电商业务整合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包含电商板块(淘宝、天猫、闲鱼、飞猪旅行)、即时零售板块(淘宝闪购、饿了么)以及批发板块(1688业务) [5] - 该集团于2024年11月21日正式建立 整合了此前拆分的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资源 形成国内外全产业链覆盖的电商超级业务单元 [5] - 2024年6月公司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电商事业群 8月初淘宝上线全新大会员体系 打通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 覆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 [5] 战略聚焦与业务优化 - 公司全面聚焦"电商、云+AI"两大核心业务 明确未来三至五年的核心战略方向 [7][8][9] - 2024年以来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 剥离非核心业务 将资源倾注于最具增长潜力的电商与云智能领域 [8][9] - 公司加大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 加速推动AI技术创新和落地千行百业 同时虎鲸文娱、高德等业务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 [9] 技术驱动与转型 - AI技术将成为所有业务的核心驱动力 公司正处在从"互联网公司"向"AI驱动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阶段 [8][9] - 公司将全面推动AI技术与各业务板块的深度融合 以技术创新突破行业边界 探索新的用户入口 增强市场竞争力 [8] - 公司特别强调闲鱼、夸克、高德、钉钉和1688等创新业务将通过AI技术实现新的增长 [8]
阿里巴巴再次调整集团业务!从六大集团缩编为四大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5:30
业务架构调整 - 阿里巴巴业务架构从"1+6+N"调整为四大业务类别 分别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 [1][4][6] - 所有其他类别业务包括钉钉 夸克 高德地图 菜鸟 优酷 大麦娱乐 盒马 阿里健康 橙狮体育等 [6] - 本次调整宣告公司正式收缩为四大业务 全面聚焦电商和云+AI领域 [4][6] 中国电商集团重组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于2024年11月正式建立 整合淘宝天猫集团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 闲鱼等电商资源 [5] - 电商板块包含淘宝 天猫 闲鱼 飞猪旅行 即时零售板块包括淘宝闪购 饿了么 批发板块为1688业务 [3][5] - 2024年6月公司将饿了么 飞猪合并入电商事业群 8月上线淘宝大会员体系打通阿里系资源 [5] 战略聚焦方向 - 公司明确未来三至五年核心战略方向为电商与云+AI AI技术将成为所有业务核心驱动力 [7][8] - 2025财年将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 加大对云和AI基础设施投入 [8] - 公司正从互联网公司向AI驱动科技公司转型 AI将成为所有业务核心竞争力 [8] 业务重组举措 - 本地生活集团业务被拆分 饿了么归入中国电商集团 高德划分至所有其他类别 [6] - 菜鸟集团和虎鲸文娱集团的优酷 大麦娱乐均被划分至所有其他业务 [6] - 2024年退出高鑫零售 银泰百货等资产 剥离非核心业务 [7][8] 资源整合与盈利进展 - 新电商事业群形成国内外全产业链覆盖的超级业务单元 [5] - 虎鲸文娱 高德等业务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 [8] - 通过AI技术创新突破行业边界 探索新用户入口 增强市场竞争力 [7]
从阿里、小米到AI新城,大厂新一轮选址为何偏爱南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2 17:30
建邺高新区发展概况 - 建邺高新区位于南京河西新城,发展8年即成为年轻化、现代化的金融与数字经济中心,类比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路径[2] - 2021年获批省级高新区,是南京市首家市场化改革的高新区,行政管理扁平化且自主权高,营商环境优于江浙沪地区[2] - 2024年数字经济产业营收达600亿元,集聚1800家金融类机构,金鱼嘴基金街区管理规模超2400亿元,参投企业超4000家[2] - 赛迪顾问排名显示其位列南京第1、全国第36位省级开发区,2024年启动河西中央科创区(CCD)建设,聚焦人工智能产业[3] 数字经济产业布局 -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2017年落地,总投资80亿元,涵盖32个业务板块,带动小米、58、滴滴、网易等头部企业集聚[5][6]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600亿元,集聚企业超1800家,形成"数据+AI"融合发展方向[6][10] - 2023年开园主城区最大数字经济园区"数智城",引入华为开发者创新中心、中软国际等20余家龙头企业,打造鸿蒙产业强区[13] - 推动阿里AI研发中心、小米超级研发中心建设,联合字节火山引擎、华为盘古等共建数据供给平台[15] 金融产业优势 - 金融业占建邺区GDP超30%,集聚华泰证券、苏宁银行等20家法人总部及190家省级分支机构[9] - 金鱼嘴基金街区连续4年入选全国十强,累计举办路演超1000场,投融资撮合80亿元[9] - 金融与数据产业协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数据企业反哺贷后监测等新场景,如尔特数科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银行风控[18] 人工智能与数据产业战略 - 中央科创区计划2027年带动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营收超1000亿元,新增10万产业人才,打造"人工智能+"高地[10] - 江苏省数据集团落户建邺,2024年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探索数据资产入表(如智慧停车670万条数据打包交易)[14][17] - 细分领域聚焦金融、医疗、交通:招引百川智能医疗大模型总部,医保大数据实验室入选国家示范场景[16][17] 产业生态构建 - 数据产业链已形成六大集群:资源侧(阿里、小米)、技术侧(华为鸿蒙实验室)、服务侧(万得资讯)、应用侧(金融/医疗)、基础设施侧(三大运营商)、安全侧(深信服)[15] - 建设数字政务创新生态园与公共数据产业园"两园",设立政务数据交互中心、青年开发者基地等载体[13] - 探索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计划推动平台企业剥离数据业务成立子公司以突破数据隐私与共享矛盾[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