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盒马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速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11-26 02:14
吴泳铭表示:"我们正处于投入阶段,构建AI技术和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生活服务与电商结合的大消费 平台,创造长期战略价值。本季度,我们在这些领域加大战略投入,AI+云、大消费两大核心业务保持 强劲增长。" 数据显示,在强劲的AI需求推动和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下,阿里云季度收入达398.24亿元,同比增长 34%,增速再创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本季度,阿里巴巴电商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主要得益于淘宝 闪购所带来的订单量增长。电商分部单位经济效益自9月以来显著改善,用户留存率提升,平均订单价 格提高,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并带动淘宝App的月活跃消费者快速增长。 ◎记者 杨翔菲 温婷 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集团收入为2477.95亿元,超市场预 期,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收入同比增长15%。 财报显示,阿里对AI+云、消费两大战略领域的投入持续收获成效,核心业务强劲增长。其中,阿里云 季度收入增速再创新高;即时零售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快速增长。基于对未来的发展信心,阿里 将在两大战略方向上持续投入,驱动长 ...
阿里财报:战略投入见效,AI+云加速增长34%,大消费平台协同效应显著
中国经济网· 2025-11-25 21:14
本季度,电商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单位经济效益 (UE)自9月以来显著改善,用户留存率提升,平均订单价格提高,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并带动淘宝App 的月活跃消费者快速增长。 阿里云持续投入全栈AI能力提升。云栖大会期间,阿里云发布从AI基础模型到高性能AI基础设施 再到AI开发框架的全栈AI升级。其中AI模型实现7连发,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 领域,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在大模型用Coding解决真实世界问题、Agent工具调用能力等专项测试 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依托全栈AI能力,阿里云持续引领中国蓬勃发展的AI云市场。根据Omdia报告,2025年上半年,阿 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的份额达35.8%,超过第二到第四名的总和。近期,NBA、万豪、中国银联、博世 等,都与阿里云达成AI合作。 在企业级市场加速增长的同时,阿里上线千问App,将在AI to B和to C领域齐发力。千问App公测 一周新下载量已超1000万。未来,千问还将陆续接入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阿里业务生态场景。 各业务加速协同,大消费平台效应初显 11月25日,阿里巴 ...
阿里财报:AI+云加速增长34% 大消费平台协同效应显著
央广网· 2025-11-25 20:07
基于对未来的发展信心,阿里将在两大战略方向上持续投入,驱动长期增长。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我们正处于投入阶段,构建AI技术和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生活服 务与电商结合的大消费平台,创造长期战略价值。本季度,我们在这些领域大力战略投入,AI+云、大 消费两大核心业务保持强劲增长。旺盛的AI需求推动云智能集团收入进一步加速,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34%,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在消费领域,即时零售规模扩大、单位经 济效益显著改善,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实现快速增长。" 阿里云强劲增长34%,AI收入连续9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央广网深圳11月25日消息(记者 殷雨婷)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集团收入2477.95亿元,超市场预期,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收入同比增长15%。对AI+云、消费两大战 略领域的投入持续收获成效,核心业务强劲增长: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加速增长34%,再创新高;大消 费平台协同效应显著,即时零售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快速增长。 在企业级市场加速增长的同时,阿里上线千问App,将在AI to B和to C领域齐发力。千问App公测 ...
中国即时零售服务行业销售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11-20 19:59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即时零售服务行业涵盖通过自配送或三方配送模式在极短时间内将商品送达消费者的服务[3] - 产品主要分为自配送和第三方配送两大类型[3]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食品饮料、果蔬生鲜、日化医药、电子数码及其他品类[3][4] 市场规模与预测 - 全球即时零售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19-2031年期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4] - 中国市场即时零售服务总体规模占全球比重保持重要份额 2019-2031年期间持续扩大[4] - 全球主要地区市场规模分析涵盖北美、欧洲、亚太、拉美以及中东和非洲地区[4] 竞争格局分析 -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收入分析显示行业集中度较高 2025年全球Top 5厂商占据显著市场份额[4][10] - 全球即时零售服务厂商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 2025年各梯队市场份额明确划分[10] - 中国本土主要企业即时零售服务收入分析显示本土企业市场表现活跃 2019-2025年期间保持增长态势[4] 产品类型分析 - 全球市场不同产品类型即时零售服务总体规模显示自配送和第三方配送模式各自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2019-2031年期间保持动态变化[4][9] - 中国市场不同产品类型即时零售服务总体规模预测显示2025-2031年期间两类配送模式持续发展[4] - 全球市场不同产品类型即时零售服务市场份额2019-2031年期间呈现不同增长曲线[4] 应用领域分析 -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即时零售服务总体规模显示食品饮料和果蔬生鲜品类占据主导地位 2019-2031年期间保持领先[5][9] - 中国市场不同应用即时零售服务总体规模预测显示2025-2031年期间各应用领域持续扩张[5] -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即时零售服务市场份额2019-2031年期间呈现品类结构变化[5] 主要企业概况 - 美团通过美团闪购、小象生鲜、歪马送酒等业务布局即时零售服务 2019-2025年收入及毛利率数据可查[5][8] - 阿里通过盒马、饿了么、淘鲜达等平台开展即时零售业务 2019-2025年财务表现有具体记录[5][8] - 京东通过京东秒送进入即时零售市场 2019-2025年收入及毛利率数据被完整统计[5][8] - 永辉超市、山姆、大润发等传统零售商积极拓展即时零售服务 2019-2025年业务数据有详细记载[6][8] - 叮咚买菜、朴朴、屈臣氏、名创优品、叮当快药等垂直领域企业均涉足即时零售 2019-2025年运营数据被全面收录[6][7][8][9]
美团小象超市“成为了一堵墙”,传统商超到家订单回到三年前,盒马下蛮力做前置仓
搜狐财经· 2025-11-11 08:55
行业竞争格局 - 前置仓生鲜赛道竞争日趋激烈[2] - 小象超市近期发起全国攻势对传统商超造成冲击[2] - 在珠三角大市场 一些传统商超的线上到家单量回落至3年前水平[2] 传统商超业务影响 - 传统商超将到家业务作为新增长引擎的热情正被削减[2] - 部分传统商超将小象超市称为一堵墙[2] 公司战略调整 - 盒马为匹配淘宝即时零售战略重拾履约效率更高的独立前置仓业务[2] - 盒马正在快速布点以承接阿里线上到家订单[2]
“阿里太子”蒋凡周年考:收编饿了么、压拼多多、权力收拢
搜狐财经· 2025-11-05 01:27
饿了么品牌整合与业务转型 - 饿了么App完成版本更新,品牌名称由“饿了么”变更为“淘宝闪购”[2] - “淘宝闪购”成为统一品牌,饿了么从独立外卖平台转变为“即时零售”的履约基础设施[3] - 此次品牌收归淘宝被视为一场即时零售战役的“奇袭”,旨在强化集团内部权力[4] 核心业务整合与会员体系打通 - 淘宝88VIP新增会员权益,用户可领取有效期为90天的盒马X会员体验卡,实现淘宝与盒马会员体系的首次打通[8] - 此举旨在为盒马输送体验会员以带来增量,并进一步丰富淘宝88VIP的会员体系[8] - 饿了么与飞猪正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由蒋凡统一统领,需与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22] - 高德、盒马等被归为“其他”的业务,也正在被重新整合收归“大消费平台”[23] 高德地图在本地生活服务中的新角色 - 高德地图推出生活服务榜单“扫街榜”,对美食、酒店、景区等线下商家进行综合评分并排名[10] - 高德扫街榜被视为本地生活行业的内容业务,类似于大众点评的最初形态[16] - 高德在到店业务上不再单打独斗,其背后有整个电商业务的支持,淘宝闪购和饿了么为其提供团购供给[15][16] 新业务拓展与用户增长 - 淘宝闪购的团购业务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启动,上线23天用户量突破4亿,超一半月活用户参与使用[12] - 公司通过融合高德地图,在短短一个月内重新塑造了到店业务[12] - 未来存在将高德、饿了么、闪购合并为同一个本地生活大板块的可能性,旨在打造一个可与美团竞争的体系[17] 管理层权力结构与战略调整 - 蒋凡成为阿里合伙委员会最年轻的成员,该委员会是阿里合伙人架构中最核心的机构[19] - 公司给予了蒋凡全面的支持,其权力在名义上和拓展“大消费平台”的实践中均得到进一步扩大[18][22] - 蒋凡在2013年加入公司,资历并非最老,其全面执掌大消费业务被视为公司走向务实的表现[27][28][29]
黄仁勋口中的“中国硅谷”,正在批量生产AI独角兽
创业邦· 2025-10-29 11:27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正以“科创大走廊”为骨架,以AI为血脉,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科技产业生态,展现出成为“中国硅谷”的潜力 [6] - 杭州拥有顶尖高校、浓厚创业文化、活跃民间资本及从巨头到初创的完整科技企业梯队,展现出接近硅谷气质的自发生长力 [7] - 杭州在AI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方面优势突出,正通过包容政策赋能、多元创新模式、聚焦AI应用转化等举措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快速发展 [7][51] 余杭未来科技城:阿里生态与AI星火 - 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坐落于此,承载淘宝、天猫、盒马、闲鱼等核心业务及钉钉、达摩院的前沿探索,是AI人才的黄埔军校 [9][11] - 阿里宣布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11] - 围绕阿里形成庞大创新网络,钉钉新总部即将启用,字节跳动全球总部已入驻,vivo、OPPO研发中心大楼在建设中 [13] - 阿里生态土壤中涌现一批AI创业公司,如斑头雁科技(企业级AI Agent平台,服务超10万家企业,获超亿元B轮融资)、半个宇宙(个人AI计算机)、李未可科技(AI眼镜与自研大模型)、Rokid(AR眼镜,产品远销海外)、实在智能(从RPA向AI Agent升级)、有鹿机器人(具身智能,完成总额6亿元订单) [15] - 之江实验室主攻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等五大科研方向,推出基于高性能AI训练芯片的智算集群、700亿参数天文语言大模型AstroOne等成果 [17] - 强脑科技作为国内首个脑机接口领域独角兽,已有产品上市并为残疾人康复、孤独症等脑疾病提供解决方案 [19] - 未来科技城发展模式与硅谷相似,政策赋能是重要支持,例如提供最高1200万元研发补助和300万元房租补助 [22] 西湖区:云谷、蚂蚁与浙大“产学双引擎” - 以“云谷-浙大紫金港”为核心,阿里云、蚂蚁集团等企业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构建“产学双引擎” [23] - 阿里云通过通义千问开源模型与超级AI云战略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已开源300多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 [23] - 西湖大学团队推出“AI科学家”智能体系统DeepScientist,在前沿科研任务上测评可超人类研究者183% [24] -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是全国AI产业重要人才摇篮,自1978年布局人工智能学科,2024年9月面向全校99个本科专业推出AI通识必修课,覆盖6000余名学生 [24] - 蚂蚁集团在大模型领域持续发力,推出多款高性价比推理模型,并开源万亿参数大模型 [24] - 技术驱动型企业云深处科技推出全球首款行业级轮足机器人“山猫M20”,已完成8轮融资;久痕科技瞄准“通用办公助理”;游戏科学凭借《黑神话:悟空》横扫全球游戏市场 [25][27] 拱墅区:DeepSeek与“算谷雄心” - DeepSeek凭借开源模型DeepSeek-R1与DeepSeek-V3迅速登顶GitHub、Hugging Face等开源社区,一度冲击美股,后续模型降价50%、论文登Nature封面、登《时代》2025年最佳发明等进展不断 [31][32] - 拱墅区目标打造“中国算谷”,到2035年AI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已达149亿元,拥有56家规上AI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33] - 群核科技代表作是全球最大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开源3D场景生成模型SpatialGen并登顶Hugging Face趋势榜,正冲刺“空间智能第一股” [35] - 杭州区域创新发展融入硅巷模式,DeepSeek等科技“六小龙”选择在中心区域扎根,形成与硅谷模式不同的灵活分散产业集群 [36] 滨江区:智能制造与AIoT巨头的“硬核力量” - 滨江区是“硬科技堡垒”,拥有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明星企业,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估值超120亿元)、“海大宇”(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新华三、网易、吉利等巨头 [39][41] - 海康威视2006年布局视频分析算法,2023年发布“观澜”大模型,到今年上半年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大华股份星汉大模型覆盖视觉、多模态、语言三大方向;宇视科技推出“梧桐”大模型,实现超100个项目落地 [41][44] - 网易在大模型领域形成教育、多模态、具身智能三大路线;吉利构建“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AI布局,自研AI Drive大模型提升智驾训练效率30倍以上 [44] - 滨江区AI产业链从芯片、硬件到系统、应用完整而坚韧,在“AI+制造”领域一马当先 [45][46] 杭州整体AI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杭州市政府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AI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3900亿元、规模以上AI核心产业企业超700家、全市投向AI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等目标 [52] - 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132.3亿元支持创新,其中支持重大科创平台建设10亿元,支持“三名”工程和高校建设49.9亿元,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创新12.4亿元,支持人才引育培养60亿元 [52] - 杭州核心优势在于其包容度和文化交融,能够吸引并留住多元化人才,“六小龙”创始人中四位来自省外,两位为浙江籍,均选择并留在杭州 [53]
独家|我们与淘宝闪购管理层聊了聊增长的持续性问题
虎嗅· 2025-10-18 14:30
业务增长表现 - 淘宝闪购周日均订单已稳定在8000万单,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规模 [1] - 8月数据显示淘宝闪购驱动手机淘宝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0%、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5% [1] - 淘宝闪购上线后带动天猫超市半日达订单同比增长50%、盒马订单同比增长70% [1] 增长可持续性与战略 - 增长可持续性关注点在于阿里大生态的合力、矩阵优势及投入的持续性,以及增长引擎可能遇到的“半衰期” [5] - 增长性主要体现在用户规模和消费频次两个维度,核心路径是推动“远场到近场”和“近场到远场”的交叉与复购 [5] - 未来将通过产品方案创新加大交叉和复购,进一步推动用户消费习惯的牵引 [5] 业务协同与整合 - 公司内部业务视角转向全局算总账,超越“订单来源”问题,注重不同业务形态在不同场景下的自然结合 [6] - “88VIP”和淘宝大会员体系等是串联不同业务的基础,针对同一用户群的不同需求场景提供特定服务 [7] - 淘宝闪购与其他业务之间存在运营能力、技术能力的交叉复用与协作空间,通过横向和纵向方式提高整体协同 [8] 未来规划与投入 - 四季度淘宝闪购会进一步加大在外卖和即时零售上的投入,并快速上线大量品牌商家 [9] - 淘宝闪购正在上线“4小时送达”解决方案,主要商家群体为传统电商品牌 [9] - 淘宝闪购的定位聚焦于外卖、即时零售等“到家业务”,其核心指标可能并非利润,而是为整个大盘扩大用户规模、提高消费频次 [9][10]
阿里巴巴-W(09988.HK)2QFY26前瞻:云继续加速增长 闪购亏损达到单季度峰值
格隆汇· 2025-10-12 11:14
整体财务表现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456亿元,同比增长4% [2][4] - 预计经调整EBITA为85亿元,同比下降79% [2][4] - 预计经调整EBITA利润率为3.5%,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2][4] - 利润下降主要由于第三季度为闪购业务投入高峰,以及AI相关算力投入增加 [2][4] 云智能业务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云智能收入同比增长30%,继续保持加速增长 [2][4] - EBITA利润率预计保持稳定 [2] - 公司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2] - 本季度发布7款AI模型,其中Qwen3-Max位列全球第三 [2] - AI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推出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等新产品 [2] 中国电商业务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商集团收入环比下降13%,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及闪购业务投入影响 [2][4] - 预计GMV同比增长5%,增速接近行业大盘 [2] - 预计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贡献约2%-3%的增长 [2] - Take rate继续实现同比提升 [2] 国际数字商业与即时零售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7% [2][4] - 预计即时零售业务整体经调整EBITA亏损365亿元 [2] - 8月达到单量和单均亏损峰值后,9月开始进入扭亏节奏 [2] - 公司当前以市场份额为主要目标,专注于履约能力和用户心智建设 [2] 其他业务 - 预计AIDC收入增速将继续放缓,本季度维持接近盈亏平衡 [2] - 预计所有其他业务亏损较上季度扩大至50亿元左右 [2] - 亏损扩大主要由于AI模型训练、应用算力投入及盒马、高德等业务投入增加 [2] 未来展望与预测 - 小幅调整公司2026至2028财年收入预测至10503亿元、11879亿元、13050亿元,调整幅度分别为-1.5%、-0.1%、0.3% [3] - 调整公司2026至2028财年经调整净利预测至1084亿元、1502亿元、1772亿元,调整幅度分别为-14%、-10%、-10% [3] - 预测调整主要由于闪购业务及AI相关投入高于预期 [3]
“北京榜样•最美互联网从业者”提名人选|刘葳:云端筑梦,智在京华
搜狐财经· 2025-10-05 15:54
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主线 - 公司北京总部发展秉持科技、绿色、全球化主线,围绕数字技术自主研发、数字应用创新探索、数字服务能级提升 [2] - 公司核心战略为AI驱动,聚焦自研技术,服务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重大科技项目与成就 - 作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公司以自研云计算能力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其成为首届“云上”奥运 [5] - 公司设计师牵头设计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火种灯、火种台外观 [5] - 阿里云为冬奥会处理北京全部14大类交通数据,日均新增GPS数据上亿条,提供智能调度和预测服务 [5] - 公司研发的“豹款影视车”结合云计算与AI能力,实现“一车即片场”,在第11届国际发明展上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佳发明奖” [9] - 公司正与北汽福田合作研发新一代影视车,计划于2025年服贸会亮相 [9] - 达摩院北京AI模型DAMO PANDA被美国FDA认定为“突破性医疗器械”,可精准识别胰腺癌细微病灶,并获得北京医疗器械二类许可证 [12] - 该AI模型在2024年5月于联合国AI for Good峰会分享,并与世卫组织数字健康合作中心达成合作 [12] 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核心成员参与的“北京MaaS城市绿色出行”案例入选联合国《2025全球可持续交通最佳实践案例集》 [6] - 公司协同高德平台于2022年率先开启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累计服务用户超3000万,碳普惠实名注册用户达560万 [6] - 通过碳减排交易助力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完成绿色出行碳减排交易的城市,该模式已推广至全国30个城市 [6]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 - 公司于2023年5月成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伙伴计划首批伙伴,通过大模型和算力服务北京企业 [7] - 公司与中国计算机学会打造的中国最大AI开源社区魔搭于2023年与北京数字人基地签约,降低中小企业技术落地门槛 [7] - 2025年4月9日在京落地AI势能大会,为超百家全国人工智能企业展示产品 [7] - 公司将北京总部打造为数字素养基地,2023年以来面向全市超千家企业机构、3万余人开展人工智能培训 [7] - 公司承办2024年数字素养提升月活动,提供通义万相平台参与“我AI北京”首届AI创意大赛 [7] - 斯坦福2025《AI指数》报告显示中国AI与美国性能差距缩小至0.3%,公司贡献全球第三 [7] 消费与商业生态发展 - 公司通过会、展、赛、节等多维度助力首都促消费,发布新消费品牌活力榜单 [8] - 推动红桥、同仁堂等北京老字号及Ubras、元气森林等新品牌企业数字化转型 [8] - 落地橙狮体育北京总部,运营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文旅商体融合消费业态 [8] - 盒马在北京市拥有门店60家,并落地平谷盒马村,推动平谷大桃销售全国 [8] - 飞猪服务打造朝阳文旅大模型,便利全球游客 [8] - 公司培养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共建直播电商人才基地,开展直播工程师、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培训 [8] - 淘宝天猫参与88体育消费节,高德参与北京冰雪消费节 [8] - 今年4月推出“淘宝闪购”,整合生态内消费资源,打造“新型服务业电商”,完善即时服务基础设施 [8] 科技公益与应急保障 - 在抗疫期间,公司发挥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创新优势全面助力 [10] - 达摩院参与研发病毒诊断技术,高德上线“疫情地图”“核酸检测地图”,钉钉上线“在家办公与在线课堂” [10] - 阿里云紧急搭建“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管理服务平台”,支付宝端支持“健康宝”、京心相助、智能流调等 [10] - 阿里健康上线线上诊疗平台,盒马、饿了么推动生活服务业品质提升与民生保供 [10] - 2023年7月28日,公司联动菜鸟等业务向北京紧急送出首批方便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1.3万箱,后追加1.3万箱面向津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