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

搜索文档
阿里美团们的下一个战场
36氪· 2025-07-10 10:10
互联网大厂布局社区折扣超市 - 美团计划8月在北京和杭州开设3家"快乐猴"折扣超市 对标盒马NB模式 但公司官方否认该消息[1] - 盒马NB采用"硬折扣+社区店"模式 两年内门店数达303家 其中100家为近期新开[1][5] - 京东通过收购华冠超市布局折扣业态 叮咚买菜推出叮咚奥莱 但扩张速度较慢[4] 社区折扣店行业加速发展 - 社区折扣店成为零售投资热点 沃尔玛计划明年开设20家500㎡小店 奥乐齐4年仅开73家店[4] - 盒马NB采用"1+N"扩张模式(1家线下店+N个自提点) 单店面积600-700㎡ SKU精简至2000个[5][18] - 行业转向硬折扣模式 通过供应链整合和自营商品实现低价 鸣鸣很忙以1.4万家门店位列连锁百强第10[8][9] 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壁垒 - 盒马NB实现"215"盈利模型(15万元月销+15%毛利率) 并开放加盟 加盟商前期投入6万元[7][15] - 供应链协同是关键 盒马复用鲜生采购体系 美团优选整合小象超市资源提升效率[12][14][21] - 自营商品占比达30%-60% 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 如三文鱼刺身定价19.9元/100g[16][1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中国折扣零售市场规模1.79万亿 仅占社会零售总额3.8% 远低于全球12.6%的平均水平[8] - 盒马NB面临区域供应链挑战 需建立本地化供给体系应对南北消费差异[20] - 加盟模式盈利依赖单店日销8万元以上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客流波动[21] 价格策略与消费者吸引力 - 盒马NB主打低价策略 如可乐1.8元 鲜牛奶7.9元/L 鸡蛋14.9元/30枚[18] - 通过商品分层满足不同需求 如鲜生店与NB店差异化定位 复用供应链资源[12][18] - 社区店融合门店+前置仓+自提点模式 覆盖价格敏感型与时效敏感型用户[15]
22.8元一袋冰,山姆新晋刺客诞生了
36氪· 2025-07-09 18:00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店与农夫山泉合作的2公斤装食用冰定价22.8元引发争议,舆论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其品质和场景适用性值得溢价,反对者质疑工艺效果和定价合理性[5][6][17][18][21] - 农夫山泉通过水源(千岛湖深层水)和缓冻工艺(24-32小时超低速)塑造产品差异化,宣称融化速度比普通冰低20%,但第三方实验显示实际差异不足5%[14][15][16][21] - 该产品在山姆渠道热销甚至断货,反映出目标用户(年消费超万元的家庭会员)对品质生活的需求高于价格敏感度[23][36][37] 产品定价与市场对比 - 农夫山泉袋装冰单价11.4元/公斤,是蜜雪冰城1元冰杯的11倍,麦德龙同类产品单价7.63元/公斤的1.5倍,工业冰批发价0.8元/公斤的14倍[9][11][12] - 农夫山泉2023年推出的便利店冰杯单价达27.5元/公斤,2025年通过"买饮料加1元得冰杯"活动加速渠道渗透[27] - 袋装冰相比瓶装水节省包装成本(无瓶身、瓶盖、纸箱),依赖冷链运输和工艺,通过山姆走量摊薄边际成本[30]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冰品冰饮即时零售渠道增速达39%(全渠道8%),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630亿元,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耗48杯[40][41] - 2024年大暑前后冰杯外卖量同比增350%,"冰+酒饮"组合增长300%,盒马、蜜雪冰城、伊利等品牌均已入局[42][43][44] - 全国553家制冰企业中180家成立于2019年后,中小企业冰杯单杯毛利仅0.1元,冷链物流成本为常温的3-4倍[44][46][48] 商业模式与战略逻辑 - 农夫山泉从便利店即饮场景延伸至家庭/户外品质消费,通过"冰+X"组合(调酒、冷萃咖啡)拓展场景营销空间[28][32][34] - 山姆渠道充当场景放大器,利用会员高复购特性(家庭用户单次多袋购买)提升产品粘性[31][36][51] - 行业本质是对便利、审美、品质的心理定价,消费升级下生活细节商品化成为趋势[52][53][55]
京东、美团加码,新零售巷战再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7-07 14:13
行业趋势 - 生鲜零售市场正经历新一轮线下扩张潮,京东七鲜与美团小象超市加速布局线下门店,标志"新零售"概念卷土重来 [3][11] - 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的心智已成熟,叠加"30分钟送万物"即时零售网络完善,为线上线下协同奠定基础 [3] - 盒马实现全年盈利(2024年4月-2025年3月)成为行业催化剂,证明"仓店一体"模式可行性,GMV超750亿元,线上贡献超60% [15] 京东七鲜战略 - 计划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区全覆盖,采用"1+N"模式:中心店(600+平方米,6000+SKU)聚焦核心商圈,卫星小店(200-300平方米)3公里内密集铺设 [6] - 华北为重点市场,已签约天津嘉里汇,布局北京西红门荟聚、望京凯德MALL等商圈 [5][6] - 尝试与外卖业务协同,落地"七鲜美食MALL"并接入京东外卖千万级订单 [7][8] 美团小象超市动态 - 对标盒马NB社区店模型,计划拓展至所有一二线城市,合肥等城市预计9-10月启动 [9][10] - 招聘超200个岗位含选址拓展、空间设计等,显示线下扩张决心 [10] - 美团计划将"闪电仓"从3万个增至2027年10万个,强化即时配送网络 [20] 竞争格局演变 - 京东、美团、盒马形成三足鼎立,生鲜零售成为继外卖后的高频刚需战场 [4][16] - 盒马盈利验证模式后,行业从烧钱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阶段 [15] - 供应链能力被视为长期核心竞争力,上游品牌商可能通过仓店协同重塑格局 [17] 新零售模式升级 - 线下门店功能重构为"效率节点",兼具体验、仓储、履约功能,提升转化率并降低退货率 [21][22] - 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完善(如美团配送网络、京东"1+N")使新零售从概念走向落地 [23] - 电商平台普遍布局线下实体寻求增长,如阿里1688开设选品中心、闲鱼规划循环商店 [20]
淘宝500亿元入局掀外卖大战高潮 “0元购”带动港股茶百道、古茗、奈雪大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7 11:54
港股茶饮股表现 - 早盘港股多只茶饮股大涨,茶百道盘中一度涨超10%,截至发稿涨8 75% [1] - 古茗盘中一度涨超10%,截至发稿涨8 27% [1] - 奈雪的茶涨6 58%,蜜雪集团涨4 18% [1] A股相关个股异动 - A股奶茶上游原料供应商海融科技、国投中鲁涨停,佳禾食品涨6 53% [3] - 海融科技现价29 32元,涨幅20 02% [4] - 国投中鲁现价14 77元,涨幅9 98% [4] - 佳禾食品现价14 69元,涨幅6 53% [4] 外卖平台竞争动态 - 淘宝闪购启动规模500亿元的补贴计划,介入美团和京东的外卖角逐 [4] - 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7月5日订单数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 [4] - 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4] - 美团宣布7月5日晚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 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突破1亿 [4] - 社交平台出现"0元喝奶茶"优惠券活动,用户可领取下单 [4] 行业人士观点 - 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认为美团、淘宝和京东外卖竞争提升快销品在即时零售的销售份额 [6] - 京东前高管蒉莺春认为阿里加入即时零售领域不会改变美团的垄断地位,市场格局将是7:2:1 [6] - 蒉莺春分析阿里资金充裕、系统优秀,但资金本身不足以立刻改变市场格局 [6]
网传美团秘密筹备“快乐猴”硬折扣超市,对标盒马NB
观察者网· 2025-07-04 16:58
美团硬折扣超市项目"快乐猴" - 公司计划推出对标盒马NB的硬折扣超市项目"快乐猴",首批门店将于8月开业,计划在北京开一家、杭州开两家,门店面积约为800-1000平方米 [1] - 公司旗下北京象鲜科技已在1-3月申请注册"快乐猴"等多个商标,涉及广告销售、方便食品、医药等11个国际分类,目前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1] - "快乐猴超市"微信小程序已上线,显示会员码功能,简介为"好货不贵,省钱不累",关联小程序包括美团、美团点餐等 [1] - 小程序注册于2025年4月1日,服务类目为"百货/超市/便利店、食品饮料",认证主体为杭州象鲜科技 [2] - 目前微信小程序搜索不到"快乐猴超市",可能处于内部测试或暂时下架调整阶段 [2] 业务布局与业态规划 - 业内人士透露"快乐猴"将对应硬折扣项目,业态可能参照盒马NB硬折扣店 [1] - 小象超市将继续探索大店模式,对标盒马鲜生 [1]
谢谢盒马把我演了
半佛仙人· 2025-07-03 17:15
因为盒马冷萃茶是预制茶里面,为数不多愿意演我一下的。 尊重,是相互的。 2 我已经活在了一个预制的世界里了。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828篇原创 1 最近冰箱,被盒马的冷萃茶占领了。 这东西长这样,不仔细看你会以为是海带汤。 一打开冰箱门,一排排瓶子堆得像我体检报告里的问题一样满,它们填满了我的冰箱,也 塞满了我的生活。 为什么我买了这么多? 堂食吃的是现做新鲜料理包,出门买的是手打预制柠檬茶。 预制不是问题,问题是预制的价格,以及大家对这件事情习以为常。 各路商家都懒得演你一下,店员当着你的面就把料理包放微波炉,理直气壮得就像这料理 包是刚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 于是生活就像一场大型的消费主义实验。 直到那一天,我在货架前看到了盒马冷萃茶,瓶底细碎的茶叶,像公园晨练大爷抽陀螺的 皮鞭一样,一鞭子抽到了我的神经元上。 好爽。 3 盒马的冷萃茶跟你花几块钱在便利店冰柜里随手抓的瓶装纯茶饮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它 有茶叶。 这点茶叶有什么用? 其实没用。 市场上所有的茶饮本质上都是预制茶,跟你加热三分钟就能吃的预制菜,属于同一个流水 线家族。 但产品【没区别】,不代表【不在意】。 大家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都上过化学课 ...
盒马离千亿目标还有哪些关卡?
36氪· 2025-07-02 15:50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连锁Top100企业整体销售额增长4.9%,门店总数扩张13.5% [1] - 专业店与便利店贡献大部分新增门店,综合零售仅9家企业实现销售额与门店双增长 [14] - 沃尔玛中国以1588亿元销售额持续领跑行业 [2] 盒马业绩表现 - 2024年GMV达750亿元,同比增长27.1%,门店数突破420家,同比增长16.7% [3] - 新开72家门店中30%位于二三线及县城城市,创五年新高 [9] - 盒马鲜生徐州门店月销售额达4500万元,超过部分一线城市门店 [9] 战略调整 - 关闭7家X会员店,全国仅剩3家,聚焦"盒马鲜生"与"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 [3] - 建立三维评估模型(坪效/人效/品效)驱动资源重配,运营成本率大幅降低 [4] - 战略转向从规模扩张到盈利优先,2024年实现整体盈利 [3] 业态创新 - 盒马鲜生线上订单占比63%,30分钟配送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库存周转天数大幅压缩 [5] - 盒马NB以硬折扣模式切入县域市场,商品价格仅为同类50% [6] - 双业态协同采购:鲜生店获取精品大果,NB店采购标准果分装,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7] 下沉市场策略 - 县域市场采用"品质分级"策略,如鸡蛋品类分19.9元/30枚普通装与19.9元/10枚有机装 [11] - 建立区域冷链中心实现24小时一日多配,生鲜损耗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10] - 县域门店租金人力成本较低,单店盈利周期大幅缩短 [10] 挑战与瓶颈 - 下沉市场面临价格敏感与品质需求的平衡困境 [11] - 中西部冷链配送成本较东部高30%-50%,依赖第三方物流导致时效不稳定 [12] - 下沉市场店长流失率高,10亿元数字化系统投入需时间见效 [12] 行业启示 - 从流量争夺转向效率竞争,数字化压缩库存周转,源头直采降低成本 [14] - 商超业态净收缩背景下,盒马逆势扩张印证"聚焦用户价值"战略有效性 [14] - 业态协同与区域化运营成为零售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路径 [7][10]
朴朴十年拓九城,“平替”盒马何时飞升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58
行业格局与模式演变 - 美团优选关停部分区域运营被市场解读为战略收缩而非模式溃败,与每日优鲜退市引发的信任危机形成鲜明对比[1] - 2022年前置仓模式面临履约成本高、客单价低等问题,但到2025年这些问题已通过不同方式得到解决[1] - 即时零售行业形成平台代表(美团/京东/淘宝)和自营代表(小象超市/朴朴超市/叮咚买菜)两大阵营,分别依托商户资源和自有品牌发展[1] - 行业竞争烈度因巨头加码而加剧,京东外卖日单量4个月内突破2500万单,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单量2个月内超6000万单,美团日均订单超9000万单[2] 朴朴超市商业模式 - 采用独特大仓模式,截至2025年5月在9个城市部署400多个前置仓,单仓面积800-1000平方米,SKU达6000-8000个,远超叮咚买菜(300平米/3000 SKU)[2] - 选址策略侧重居民区覆盖,配送范围通常为周边1.5千米,与盒马等传统选址形成差异[3] - 生鲜占比从高峰60%降至50%,未来三年计划降至45%,通过控制生鲜比例优化成本结构[5] - 自有品牌业务始于2023年,已形成优赐等品牌矩阵,截至2024年10月SKU超750个,目标销售占比15%,显著低于盒马(1200 SKU/35%占比)[6][7] - 通过本地化选品(如福州祭灶甘蔗)和增值服务(帮扔垃圾)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5] 竞争态势与挑战 - 小象超市快速模仿朴朴模式,前置仓从400-500平米扩展至800-1000平米,SKU从3000-4000增至6000-8000,并计划进一步扩展至近万个SKU[14] - 名创优品推出"24小时超级店"新业态,采用前置仓模式并接入美团/饿了么平台,加剧日百品类竞争[15] - 行业履约时效被巨头卷至"30分钟达"标准,美团/淘宝/京东分别依托餐饮配送积累的资源和物流体系持续提升效率[12] - 朴朴扩张速度缓慢(成立多年仅布局9城),面临竞品通过资本和技术优势快速抢占市场的压力[11][16] 发展前景与战略选择 - 朴朴正在接触投行筹备赴港上市,面临继续区域深耕或加速全国扩张的战略抉择[18] - 公司需平衡模式独特性与扩张速度,应对竞品在商品力、价格力和履约时效的多维度竞争[16][17] - 行业进入"万物到家"阶段,消费者对服务感知窗口增多,企业需同时追求发展速度和运营稳健性[18]
伪需求的社区团购大撤退,风头正盛的即时零售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钛媒体APP· 2025-06-30 13:23
社区团购的兴衰 - 社区团购模式通过线上订购与线下自提结合,去除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和店面租金,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商品 [1][2] - 2020年下半年资本疯狂涌入,美团优选覆盖全国2000多个市县,单季度补贴超60亿元,拼多多用10亿元补贴团长端 [2] - 2021年美团新业务板块亏损384亿元,优选业务是主要构成,兴盛优选无新融资,十荟团融资款大部分用于偿还旧债 [3] - 失败原因包括高估市场低估成本,仓配模式分拣效率低配送成本高,用户价格敏感忠诚度低,补贴停止后易流失 [3][4] - 即时零售的"分钟达"比社区团购"次日达"更具吸引力,且客单价更高,进一步压缩社区团购市场空间 [4] 即时零售的崛起 - 即时零售满足用户"即需即得"需求,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30分钟内送达,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 [5][6] - 美团闪购市场份额超50%且已盈利,2025年"618"期间高单价商品成交额增长超两倍 [6] - 阿里整合饿了么打造"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京东依托供应链优势实现"即时零售"与"电商大促"融合 [6] - 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平台优化供应链和运营效率逐步实现盈利 [7] 即时零售的挑战 - 配送成本高毛利率低,激烈竞争导致补贴压缩利润空间,同质化竞争明显 [8] - 零售行业集中度提高,小店倒闭连锁品牌并购重组加速,零售巨头自营即时零售业务 [9] - 用户忠诚度低价格敏感,平台需与零售巨头自营平台竞争,补贴不断毛利率难提升 [10] - 商品售前售后场景多,平衡用户和商家关系考验运营能力,品牌方可能自建平台 [10] 即时零售的未来发展 - 需回归商业本质,转向高客单价高品质商品服务,吸引中高端消费者 [11] - 优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预测需求动态定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1] - 推进无人机无人车配送,搭建弹性运力网络,强化冷链等专业配送能力 [11] -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配送人员培训管理,承担骑手五险一金成本提升稳定性 [12]
阿里年报的9个细节
海豚投研· 2025-06-29 14:36
阿里巴巴2025财年核心战略与业务表现 - 公司明确"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业务加速增长成为长期发展引擎 [3][4] - 2025财年集团收入达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创四年新高 [4] - 电商业务中淘天收入增长3%,CMR增长6%,国际电商收入增长29%;云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4] 核心业务数据与行业地位 - 电商GMV达8万亿人民币,超越亚马逊(约5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一电商平台 [13] - 云服务收入位列全球第四(亚太第一),仅次于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 [13] - 文娱业务亮点突出:大麦娱乐港股涨幅100%,演唱会票务GMV同比高速增长,IP商业化潜力被低估 [15][16][17] 财务与资本配置 - 蚂蚁集团净利润恢复增长61%至383亿元,阿里权益法投资收益126.48亿元 [18][19] - 资本开支同比激增168%至860亿元,已签约未计提资本支出453亿元(同比+146%),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建 [20] - 现金储备3743亿元,净现金1436亿元;2025财年股东回报达1170亿元(股息46亿美元+股票回购119亿美元) [27] 组织架构与运营效率 - 合伙人团队精简至17人,聚焦业务一线,体现创业公司姿态 [22][23] - 员工总数优化至12.43万人(较2023年减少47%),回归2020年初水平 [25] - 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等非核心资产,盒马EBITA首次转正,多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 [4] 战略方向与使命升级 - 使命新增AI相关表述,强调通过数字技术、AI与云基础设施帮助客户优化运营 [5][6] - 未来十年以AI为核心驱动力,定位为"中国云计算市场重要身位+亚太第一云服务商",加速AI产品国际化 [9] - 管理层提出需以"从零开始"的创业者心态应对AI时代挑战 [10][23] 历史战略延续性 - 2015年马云提出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与当前AI战略高度一致,显示长期技术投入的连贯性 [29] - 公司经历业务调整后重新聚焦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强调对未来的把控力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