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芯片集体冲刺IPO:存储龙头长鑫科技或成“新标杆”
财富在线· 2025-07-09 14:17
A股半导体IPO热潮 - A股市场正掀起年内最大规模半导体IPO热潮,至少11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向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涵盖材料、封测到高性能计算芯片等多个关键环节 [1] - 6月以来半导体行业IPO步伐明显加快,上海超硅半导体拟募资49.65亿元,估值达200亿元,紫光展锐估值高达715亿元 [3] - A股三大交易所一夜之间新增受理41家IPO企业,包括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和沐曦集成电路 [3] 半导体企业上市动态 - 上海超硅半导体填补国内大尺寸硅片空白,紫光展锐有望成为"国产智能手机芯片第一股" [3] - 昆仑芯完成新一轮融资,粤芯半导体、杰理科技、大普微、昂瑞微、度亘核芯等企业纷纷冲刺IPO [3] - 长鑫科技启动上市辅导备案,作为国内稀缺的存储芯片IDM企业,其上市具有战略意义 [4] 长鑫科技的行业影响 - 长鑫科技上市恰逢行业上行周期,TrendForce预测2025年全球DRAM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4] - 长鑫科技作为产业链核心企业,其资本化进程将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重塑行业估值体系 [4] - 长鑫科技上市将为A股科技板块注入优质标的,提振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投资信心 [4] 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 - 半导体行业迎来关键窗口期,科创板"1+6"新政为企业提供资本助力 [4] - 长鑫科技等龙头企业加速资本化,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实现质的飞跃 [5] - 半导体IPO热潮为全球半导体格局注入新的中国力量 [5]
CoreWeave(CRWV.US)鲸吞Core Scientific(CORZ.US)EPS或增5%,麦格理维持中性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09:53
收购交易概述 - CoreWeave拟以90亿美元收购Core Scientific [1] - 交易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需通过监管审批及股东同意 [1] - 交易完成后预计可推动CoreWeave每股收益增长约5% [1] 数据中心布局 - 收购将使CoreWeave在美国数据中心网络的总发电容量提升至约1.3吉瓦 [1] - 具体构成包括:840兆瓦高性能计算合同发电能力、500兆瓦原加密货币挖矿发电容量、超过1吉瓦潜在扩展空间 [1] 财务影响 - 交易将立即消除未来12年内累计超100亿美元的租赁支出 [2] - 预计到2027年底可实现年度运营成本节约5亿美元 [2] - 仅5亿美元税后净节约(税率21%)即可支撑约5%的EPS增厚效应 [2] 业务转型机会 - Core Scientific原有加密货币挖矿产能可转向高性能计算领域或进行资产剥离 [2] - 收购有望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资本成本 [2] 市场评级 - 麦格理维持对CoreWeave的"中性"评级及65美元目标价 [2] - 给予Core Scientific"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15美元 [2]
HPC网络瓶颈,何解?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6 10:49
高性能计算以太网发展现状 - 高性能计算以太网(HPC)通过降低延迟和最大化带宽实现计算节点间快速通信,但AI工作负载对网络架构的稳健性和可扩展性提出更高要求[1] - 超级以太网联盟(UEC)已通过超级以太网规范1.0,推动以太网通信路径发展以满足AI/HPC系统需求[1] - 当前行业面临运营成本高、可扩展性差及性能限制等问题,硬件潜力受低效存储系统制约[1] AI工作负载带来的网络挑战 - AI处理器性能受限于数据访问延迟,模型规模增速远超常规干预措施承受范围[2] - 实时分析类AI应用高度依赖HPC基础设施对数据集的高效处理能力[2] - 异构架构(CPU+ASIC+GPU)集成导致互连不匹配,未优化的互连和内存层次结构造成额外延迟[2] 网络技术演进历程 - 10GbE网络在2000年代被视为HPC终极方案,但当前25/40GbE已无法满足高带宽需求[4] - IT专业人员开发的双25Gb RDMA通道设计实现50Gb/s总带宽,但2025年带宽需求预计比2017年高55倍[4] - IEEE P802.3df任务组开发800GbE并行结构,支持200/400/800GbE八通道端口配置[4] 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 动态负载均衡算法通过实时流量重分配缓解节点拥塞,在HPC多应用环境中效果显著[5] - 数据集的战略性放置可减少延迟,AI工作负载需采用基于算法的动态放置策略[5] - 基础设施扩展需同步提升性能与容量,避免系统臃肿和延迟问题[5] 未来发展趋势 - AI模型规模扩大将持续驱动新型计算硬件研发,计算需求和数据集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6] - 行业需开发面向未来的HPC网络解决方案以应对不可避免的技术演进[6]
算力时代,自研芯片成国家科技实力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42
算力的重要性 - 算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其地位因AI技术的蓬勃发展而显著提升 [1] - 算力是连接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的桥梁,直接决定AI技术的上限 [1] - AI技术渗透到智能家居、自动驾驶、语音助手、视觉识别等领域,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1] 算力的本质与作用 - 算力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影响应用程序运行、文档编辑、视频播放等用户体验 [3] - 算力越强,用户体验越流畅高效,凸显其在现代科技中的核心地位 [3] - 云计算能力是关键环节,不同网盘的速度差异反映算法或算力的差异 [3] 算力提升的驱动因素 - 国内科技研发机构及企业在高性能计算芯片、服务器架构、云计算等领域持续投入与创新 [3] - 华为坚持自主研发芯片,旨在实现算力自主可控,体现对算力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6] 自主可控算力技术 - 自主可控算力技术确保信息安全,预防外部威胁,为数字化时代发展提供保障 [5] - 自主研发高性能计算芯片和构建安全信息体系是实现算力自主可控的关键路径 [5] - 华为的自主研发举措彰显其在科技领域的坚定决心与不懈追求 [6] 算力的战略意义 - 算力强弱直接关系到AI技术发展和现代科技整体进步 [6] - 注重自主可控算力技术发展将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6]
利好,开盘猛拉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10:16
韩国股市表现 - 韩国KOSPI指数7月1日早间高开后持续拉升,一度涨超1 9% [2] - 6月份韩国出口额同比增长4 3%至598亿美元,进口额同比增长3 3%至507 2亿美元,贸易顺差达90 8亿美元 [4] - 半导体出货量同比增长12%,主要受人工智能热潮推动的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强劲影响 [4] 日本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7月1日早间跌超1%,报40036 09点,下跌451 30点 [5][6] - 日经225指数期货下跌0 86%,相关ETF上涨1 19% [6] - 美元兑日元一度跌至143 60日元,为6月13日以来最低 [6] 日本个股表现 - 迅销股价下跌2 58%,总市值15 35万亿日元 [8] - 铃木汽车股价下跌2 41%,总市值33418亿日元 [8] - 大冢控股股价下跌2 04%,总市值38036亿日元 [8] 日本经济数据 - 日本6月份大型制造商信心指数报13,为202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8] - 大型非制造商信心指数从35微降至34,为2024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8]
单日拉涨33%!英伟达“亲儿子”大动作,再度洽谈收购Core Scientific
格隆汇· 2025-06-27 09:33
收购谈判进展 - CoreWeave正在洽谈收购比特币挖矿和托管服务提供商CoreScientific 交易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完成 [1] - 报道发布后CoreScientific股价暴涨33%至16 36美元/股 市值接近50亿美元 [2] - 自4月22日以来CoreScientific股价累计上涨156% [3] 历史收购报价 - CoreScientific去年6月曾拒绝CoreWeave提出的10 2亿美元(每股5 75美元)收购要约 认为报价低估公司价值 [5][6] - 当前CoreScientific市值达48 72亿美元 约为当时报价的五倍 [7] 业务合作情况 - 两家公司签署了12年合作协议 CoreScientific将为CoreWeave提供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 [8] - 该合作预计为CoreScientific带来102亿美元收入 成为其扭亏为盈的关键 [9] 业务转型进展 - CoreScientific自去年1月摆脱破产后 积极将挖矿能力转向AI基础设施领域 [10] - 公司从比特币矿工转型为AI服务提供商 反映整个挖矿行业向高利润AI业务转型的趋势 [10] CoreWeave表现 - CoreWeave股价自4月22日以来累计上涨346%至158 08美元 市值达758 75亿美元 [12] - 公司CEO Michael Intrator净资产达103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311位富豪 [13] - Intrator财富从50亿增至100亿仅用12天 远快于彭博财富指数成员平均的3年4个月 [14] 未来展望 - CoreWeave计划通过收购CoreScientific进一步扩大业务版图 [15]
AI点燃晶圆代工新周期
半导体芯闻· 2025-06-26 18:13
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市场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2.0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3%至722.9亿美元,主要受AI和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推动[1] - 行业从传统代工1.0(纯芯片制造)转向代工2.0,涵盖纯代工、非存储器IDM、OSAT和光掩模制造供应商,强调技术集成和系统级优化[1] - AI趋势推动先进节点(3nm/4-5nm)和先进封装(如CoWoS)需求增长[1] 主要厂商表现 - 台积电市场份额增至35%,营收同比增长30%,受益于尖端制程和AI芯片订单优势[4] - 英特尔凭借18A/Foveros技术发展,三星在3nm GAA开发取得进展但面临良率挑战[4] - OSAT供应商(日月光、硅品、安靠)因先进封装需求增长,2025年Q1收入同比提升7%[4] - 非存储器IDM(恩智浦、英飞凌、瑞萨)受汽车/工业领域疲软影响,Q1收入下降3%[5] - 光掩模供应商受益于2nm EUV采用和AI/Chiplet设计复杂性提升[5] 市场份额排名 - 台积电份额从2024年Q1的29.4%持续攀升至2025年Q1的35.3%[6] - 英特尔、三星、日月光在第二梯队竞争,份额波动在5.9%-6.7%区间[6] - 德州仪器和英飞凌在第五、六位交替,2025年Q1份额分别为5.6%和5.2%[6] 行业趋势展望 - AI应用重塑代工供应链优先级,台积电和封装厂商成为主要受益者[8] - 代工2.0将从线性制造模式转向设计-制造-封装协同的价值链,推动AI/芯片集成创新[8]
机构: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2.0”收入同比增长12.5%至723亿美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9:41
晶圆代工2.0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2.0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2.5%至722.9亿美元,主要受AI和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推动 [1] - 晶圆代工2.0定义由台积电提出,涵盖传统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光罩制作等环节,并将非存储类IDM厂商纳入其中 [1] - 新定义下2023年晶圆制造2.0产业规模达2500亿美元,较旧定义1150亿美元显著扩大 [1] 厂商市场份额与表现 - 台积电以35.3%份额位居2025年第一季度晶圆制造2.0市场第一,英特尔(6.5%)、日月光(6.2%)、三星(5.9%)和英飞凌(5.6%)紧随其后 [2] - 台积电市场份额增长至35%,同比增长30%,得益于尖端工艺和大量AI芯片订单 [2] - 英特尔凭借Intel 18A/Foveros技术发展,三星虽开发3nm GAA但面临良率挑战 [2] 细分市场表现 - 传统晶圆代工市场营收同比增长26%,非存储类IDM市场因车用与工业需求疲弱同比下滑3% [2] - 封装与测试(OSAT)产业营收同比增长6.8%,日月光、矽品与Amkor因承接台积电AI芯片先进封装外溢需求受益明显 [2] - 光罩市场因2nm制程推进与AI/Chiplet设计复杂度提升同比增长3.2% [2] 行业趋势与展望 - AI成为推动半导体产业成长的核心动力,重塑晶圆代工供应链优先顺序,强化台积电与先进封装供应商地位 [3] - 晶圆代工产业将从线性制造模式转型为高度整合的价值链体系,AI应用普及、Chiplet技术成熟和系统级协同设计将引领创新 [3] - 广义晶圆代工2.0市场预计2025年达29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024-2029年CAGR预计为10% [3]
君諾金融: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Circle大涨近34%
搜狐财经· 2025-06-19 10:26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 25%至4 50%不变 为连续第四次按兵不动[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降息需要更多经济数据支持 当前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仍处高位[3]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七跌四涨 能源板块和通信服务板块分别下跌0 68%和0 67%领跌[3] - 科技板块和公用事业板块分别上涨0 36%和0 25%领涨 科技板块受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创新驱动[3] 个股表现 - Circle股价大涨34% 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受美国参议院通过稳定币法案利好刺激[4] - 特斯拉上涨1 8%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及电池技术突破[5] - 英伟达上涨0 94% 人工智能产业推动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5] - 脸书下跌0 21% 元宇宙项目投入尚未取得商业回报[5] - 亚马逊下跌1 07% 电商业务增长遇瓶颈且云计算面临竞争[5] - 谷歌下跌1 83% 受反垄断诉讼及搜索广告市场份额被蚕食影响[5]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 82% 京东集团和爱奇艺跌幅超2%[6] - 阿里巴巴和百度集团跌幅均超1% 受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及行业政策调整影响[6]
预算1.99亿元!武汉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6-18 15:01
武汉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武汉大学发布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1 99亿元 涉及真空互联原子刻蚀产品检测仪 真空互联光刻胶荧光检测仪 真空互联光刻胶光吸收检测仪 真空互联光刻胶电学性能检测仪 硅晶圆激光隐形切割设备 多功能X射线测试装置 集成电路关键尺寸检测仪 大功率8寸手动变温探针测试系统等 [1][2]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5~6月 [2] 国产自主化真空互联半导体平台 - 采购标的名称:国产自主化真空互联半导体材料生长 器件制造与系统测试平台 预算金额1 5263亿元 [4] - 主要功能目标:围绕集成电路制造 传感器与纳米科技相关建设目标 优化升级科研硬件设施 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能 完善建设国产自主化真空互联微型化合物半导体制造与测量装置及感知测试系统 [4] - 建设3个子平台: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平台 高性能综合半导体芯片检测平台 基于国产芯片的多用途智能传感器测试平台 [4] - 包含39台(套)设备:真空纳米压印设备 国产高通量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与俄歇电子能谱仪的组合仪器平台 ALE刻蚀设备 真空互联光刻缺陷检测仪 真空互联(纳秒/飞秒)光刻胶电子态检测仪 真空互联针尖增强纳米光刻系统等 [4] -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平台可实现不接触空气的材料生长 器件制备等工艺 提高芯片产品良品率 实现对缺陷进行亚微米级分辨率快速表征与十纳米级的高分辨表征 实现8英寸半导体的封装级 晶圆级动静性能测试分析 [4] - 国产芯片智能遥感仪器在线测试与验证平台通过构建"芯片-传感器-仪器系统"全链路测试验证体系 支撑国产自主化芯片架构的先进传感器设计 研发 测试和集成 [5] - 三个平台紧密协作 形成完整的集成电路制造 检测和应用全链条半导体生态系统 [4] 高性能计算GPU集群 - 采购标的名称:高性能计算GPU集群 预算金额4600万元 [5] - 主要功能目标:为科学计算及人工智能计算提供算力支持 并实现算力的灵活调度 [5] - 包含2个包:包1为GPU服务器节点集群 包含通用GPU计算节点 国产GPU计算节点 存储节点 管理节点等 包2为CPU服务器节点集群 包含通用CPU计算节点 国产CPU计算节点等 [5] - 要求系统采用成熟架构 具备良好的质量和稳定性 质保期内提供运维技术保障 定时巡检及免费故障维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