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产品

搜索文档
华勤技术(603296):多元业务协同发力 业绩高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8 18: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增长113.06%,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同比增长46.30%,扣非归母净利润15.09亿元,同比增长47.95% [1] - 2Q25单季度营业收入489.42亿元,同比增长111.24%,环比增长39.8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增长52.70%,环比增长24.35% [1] 智能终端业务 - 上半年收入268.02亿元,同比增长116.44%,智能穿戴产品发货量高速增长且居行业领先地位 [2] - 研发团队具备运动健康功能设计与算法调试经验,拥有跨平台穿戴软硬件开发能力 [2] - AI与空间计算技术发展有望推动智能穿戴产品跨设备协同及出货量持续增长 [2] 高性能计算业务 - 上半年收入506.29亿元,同比增长128.22%,涵盖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及数据产品三大领域 [4] - 个人电脑业务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实现全栈式产品组合(笔记本/一体机/台式机/配件) [4] - 平板电脑业务进入国际一线品牌供应链,为全球ODM头部企业 [4] - 数据产品业务提供全栈式服务器及交换机产品,与国内云厂商建立核心供应关系 [4] AIoT与汽车电子业务 - AIoT业务上半年收入33.15亿元,同比增长79.89%,覆盖智能家居、XR及游戏硬件产品 [5] - XR产品实现全球主流客户量产交付,智能家居领域形成多品类可持续营收贡献 [5] - 汽车电子业务上半年收入10.40亿元,同比增长62.49%,突破智能座舱、显示屏及智驾模块 [5] - 完成新势力车企客户拓展,形成JDM(软硬件研发)与CM(纯制造)双模式并获得客户认可 [5] 业务协同与竞争优势 - 通过"3+N+3"多元化产品布局实现多业务线协同发力 [2] - 智能穿戴与高性能计算业务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及行业头部客户资源 [2][3][4] - 平板电脑业务与智能手机业务在客户、工艺及供应链层面形成协同效应 [4]
研报掘金丨国信证券:维持华勤技术“买入”评级,收入及利润创季度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8-28 14:3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 同比增长46.30% [1] - 第二季度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 收入结构 - 高性能计算占比61.9% 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为第一大品类 [1] - 智能终端占比32.8% 位列第二 [1] - AIoT及其他占4.0% 汽车及工业产品占1.3% [1] 战略发展 - 研发持续投入构筑核心技术护城河 [1] - 通过对外并购加速多元化业务布局 [1] - 多领域整合推进 "3+N+3"战略持续开拓 [1] 评级调整 - 基于各领域业务顺利推进上调业绩预期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华勤技术(603296):多业务协同发力,收入及利润创季度新高
国盛证券· 2025-08-28 09: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06%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达18.89亿元,同比增长46.30% [1] - 2025Q2单季度营收489.42亿元,同比+111.24%,环比+39.84%,创历史新高 [2] - 2025Q2归母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52.70%,环比+24.35%,同步创新高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8.49/1673.48/1972.44亿元,同比增长27.3%/19.7%/17.9%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3/44.50/52.94亿元,同比增长28.9%/18.0%/18.9%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8/21.9/18.4倍 [4] 业务结构分析 - 高性能计算业务占总收入61.9%,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为第一大品类 [2] - 智能终端业务占比32.8%,位列第二 [2] - AIoT及其他占比4.0%,汽车及工业产品占比1.3% [2] - 数据业务实现倍数级增长,巩固云厂商核心供应商地位 [2] - 智能终端业务收入翻倍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智能穿戴业务同比大涨110.1% [2] - 个人电脑业务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汽车电子业务产品矩阵拓展,客户队列丰富 [2] - AIo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9.9%,覆盖Gaming、智能家居、XR等多领域 [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5H1研发投入29.6亿元,同比增长30.1% [3]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47.5亿元 [3] - 同时具备ARM架构和X86架构整机设计能力 [3] - 基于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进行端到端研发管理 [3] - X-LAB创新中心构建声学、光学、热学、射频、仿真五大核心研究室 [3] - 启动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形成"共性技术研究+未来产业孵化"技术体系 [3] 战略布局与并购活动 - 完成"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升级 [4] - 三大核心业务为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 [4] - 衍生拓展智慧生活、商业数字生产力及数据基础设施多品类组合 [4] - 前瞻性拓展汽车电子、软件和机器人三大新兴领域 [4] - 2024年收购易路达80%股份 [4] - 2025年1月收购深圳豪成智能75%股份 [4] - 2025年7月拟收购晶合集成6%股权,实现上下游垂直整合 [4]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全球智能硬件ODM龙头厂商 [10] - 多品类协同扩张驱动成长 [10] - 归属于消费电子行业 [7] - 总市值974.51亿元,自由流通股占比56.26% [7]
华勤技术:8月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7:01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8月4日召开第二届第十七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2] 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 高性能计算占比57.54% 智能终端占比32.14% 其他业务占比4.65% AIoT及其他占比4.25% 汽车及工业产品占比1.42%[2]
华勤技术宣布战略投资晶合集成后二级市场双遇冷 行业人士推测合作或受AI需求驱动
新浪财经· 2025-07-30 19:21
市场反应 - 华勤技术与晶合集成宣布战略投资后首个交易日双双下跌 华勤技术收盘跌1.20% 晶合集成收盘跌0.27% [1] - 华勤技术盘中短暂上涨0.76%后回落 晶合集成盘中最高涨2.25%后转跌 [1] 投资逻辑争议 - 行业人士认为ODM与晶圆厂协同缺乏明确逻辑链条 质疑战略投资必要性 [1] - 半导体投资人指出消费电子芯片供给充足 难以理解产能锁定的必要性 [1] - 有观点认为华勤技术可能出于财务投资考虑 而非产业协同 [1] 业务协同可能性 - AI服务器需求强劲或是合作关键动因 华勤技术可能为扩大服务器业务提前锁定晶合产能 [2] - 华勤技术是多家云服务厂商核心供应商 2024年数据产品业务收入实现倍数增长 [2] - 华勤高性能计算产品2024年收入632亿元 同比增长28.79% 但毛利率下降1.64个百分点至7.77% [2] 公司业务进展 - 华勤技术服务器ODM具备全栈式产品组合 覆盖通用服务器/AI服务器/交换机等 [2] - 中金公司上调华勤技术2026年净利润预测9.6%至50.57亿元 因数据中心业务进展超预期 [2] - 晶合集成28nm逻辑芯片2023年通过功能验证 预计2024年底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2] 技术合作潜力 - 晶合集成28纳米平台支持TCON/ISP/SoC/Wi-Fi等芯片开发 可提升能效与稳定性 [3] - 华勤技术作为智能终端ODM全球龙头 预计将对晶合代工芯片产生大量需求 [3] - 双方存在上下游协同效应 合作共识达成迅速 [3]
华勤技术(603296):数据+智能终端驱动,Q1业绩超预期增长
太平洋证券· 2025-06-07 1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数据+智能终端驱动Q1业绩超预期增长,公司25Q1营收同比翻倍,多元化布局成效凸显,“3+N+3”战略升级成效显著,“China+VMI”全球供应链构筑护城河,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良好,给予“买入”评级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10.16亿股,流通股本5.71亿股;总市值687.76亿元,流通市值386.86亿元;12个月内最高价105.98元,最低价42.84元 [3] 事件 - 公司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9.98亿元,同比上升11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2亿元,同比上升39.04%;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61亿元,同比上升43.55%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高性能计算业务超翻倍增长,数据业务全栈产品出货,客户覆盖头部互联网厂商,Q1收入突破100亿 [3] - 智能手机业务为全球智能手机ODM领域龙头,是多家知名终端厂商重要供应商,收入同比超翻倍增长 [3] - 可穿戴业务收入同比超翻倍增长,已进入多家知名品牌厂商供应链 [3] 战略与供应链 - 完成“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升级,打造成熟业务、拓展多品类产品组合及新兴领域 [4] - 依托国内东莞及南昌建立研发、制造及供应链中心,海外在VMI越南、墨西哥、印度建立全球化制造布局,2024年在印度和越南已规模量产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89.46、1682.68、2007.7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45%、21.10%、19.32% [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6、45.30、57.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66%、22.23%、25.89%,对应25 - 27年PE分别为19X、16X、13X,给予“买入”评级 [4]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9,878|138,946|168,268|200,776| |营业收入增长率(%)|28.76%|26.45%|21.10%|19.32%| |归母净利(百万元)|2,926|3,706|4,530|5,703| |净利润增长率(%)|8.10%|26.66%|22.23%|25.89%| |摊薄每股收益(元)|2.89|3.65|4.46|5.61| |市盈率(PE)|24.55|19.49|15.94|12.66| [6]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12,756|13,653|14,752|16,114|22,845| |应收和预付款项(百万)|14,459|25,629|27,687|32,247|34,800| |存货(百万)|4,344|11,476|11,129|13,076|15,504|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36,134|56,222|59,764|68,662|80,655| |资产总计(百万)|51,510|76,297|81,967|91,318|102,849| |负债合计(百万)|30,667|53,373|56,437|62,720|70,386|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20,843|22,924|25,530|28,598|32,463| [8][9] 利润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85,338|109,878|138,946|168,268|200,776| |营业成本(百万)|75,708|99,657|124,913|150,400|178,609| |营业利润(百万)|2,831|3,022|3,881|4,724|5,950| |利润总额(百万)|2,834|3,034|3,887|4,731|5,957| |净利润(百万)|2,655|2,914|3,657|4,479|5,642| |归母股东净利润(百万)|2,707|2,926|3,706|4,530|5,703| [8][9]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性现金流(百万)|3,850|1,376|7,593|6,192|10,304| |投资性现金流(百万)|-3,325|-3,619|-4,091|-3,065|-1,429| |融资性现金流(百万)|5,437|3,348|-2,519|-1,765|-2,144| |现金增加额(百万)|5,728|1,195|1,098|1,363|6,730| [9][10] 预测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毛利率|11.29%|9.30%|10.10%|10.62%|11.04%| |销售净利率|3.17%|2.66%|2.67%|2.69%|2.84%| |销售收入增长率|-7.89%|28.76%|26.45%|21.10%|19.32%| |EBIT增长率|12.32%|2.79%|52.59%|20.30%|24.60%| |净利润增长率|5.59%|8.10%|26.66%|22.23%|25.89%| |ROE|12.97%|12.98%|14.71%|16.00%|17.69%| |ROA|5.57%|4.56%|4.62%|5.17%|5.81%| |ROIC|8.84%|7.25%|10.37%|11.59%|13.17%| |EPS(X)|2.84|2.89|3.65|4.46|5.61| |PE(X)|28.13|24.55|19.49|15.94|12.66| |PB(X)|2.77|3.20|2.87|2.55|2.24| |PS(X)|0.68|0.66|0.52|0.43|0.36| |EV/EBITDA(X)|14.08|18.13|11.58|9.49|7.30| [9]
手机ODM代工变局:闻泰离场后,产业走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21:23
行业格局变动 - ODM代工行业正迎来变局,闻泰科技出售产品集成类业务给立讯精密,行业格局将重新洗牌[1] - 立讯精密借收购进入ODM行业,将获取闻泰科技的研发优势和客户资源,但需面临供应链整合挑战[4][6] - 天珑移动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超过闻泰科技,跻身全球ODM行业Top3,行业格局存在变数[7] 闻泰科技业务调整 - 闻泰科技2024年营收735.98亿元,同比增长20.23%,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8.33亿元,同比下滑339.83%,主要因被列入实体清单导致资产减值[2] - 公司加速业务调整,拟将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9家标的公司股权和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交易采用现金方式[3] - 产品集成业务2024年营收584.31亿元,同比增长31.85%,但毛利率仅2.73%,对整体盈利能力造成压力[8][9] ODM行业盈利压力 - 手机行业竞争白热化导致ODM行业面临显著盈利压力,华勤技术智能终端业务毛利率9%,同比减少3.3个百分点[10] - 龙旗科技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4.92%,同比下滑3.76个百分点,AIOT业务毛利率11.28%但同比下滑幅度最大[11][15] - 华勤技术和龙旗科技的销售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为9.3%和6.08%,低于前两年表现[11] 多元化业务拓展 - 华勤技术在高性能计算、AIOT及汽车工业产品等多元化方面取得进展,智能终端业务占比降至58%[10][12] - 龙旗科技2024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比78%,但AIOT业务同比增长121.99%,平板电脑业务增长47.32%[11][14] - 华勤技术汽车及工业产品业务毛利率19.2%,同比增加0.87个百分点,是唯一毛利率上涨的业务[10][13] 商业模式转变 - ODM行业正从传统模式向JDM模式升级,与手机厂商绑定更深,联合负担研发和物料成本[16] - 手机品牌厂商释放给ODM代工厂的订单比例维持在44%-46%,主要面向海外市场300美元以内产品[17] - 随着国产厂商推进高端化,ODM代工订单有向500美元价位段产品靠拢的趋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