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OI视觉检测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投产 支撑全球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1-18 20:35
11月18日,蓝思智能机器人于浏阳经开区永安园区正式投产。 在当前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应用的关键阶段,蓝思科技(300433)此举被视为其推进"消费 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多轮驱动、强化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战略落地。这也是蓝思科技继今年 7月成功登陆港股后,在"资本+产业"双重布局的重要落子,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正在重塑企业的 估值逻辑。 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投产 构建全链条量产能力 据悉,此次启用的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占地400亩,厂房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万台/套 大型自动化设备以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产品的能力,实现从新材料研发、核心部件制造 到整机组装完整生态链的全面贯通。 该基地投产后,蓝思科技将形成以长沙为核心、东南亚(泰国、越南)为支撑的机器人全球制造布局, 其海外产能将重点服务北美等国际市场。 依托此产能基础,蓝思智能机器人明确了"智能装备"、"具身智能"与"AI服务器"三大协同发展的业务方 向。 在智能装备领域,自2016年成立以来,蓝思持续深耕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与机器 视觉系统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量产应用六轴机器人、AOI ...
布局全球智造,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投产
长沙晚报· 2025-11-18 20:34
公司战略与产能布局 - 蓝思智能机器人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永安园区正式投产,加速公司全球智造布局 [1] - 新园区占地400亩,厂房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万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产品的能力 [3] - 公司将形成以长沙为核心、东南亚为支撑的机器人全球制造布局,海外产能重点服务北美等国际市场 [3] - 公司明确了“智能装备”、“具身智能”、“AI服务器”三大协同发展的业务方向 [3] 业务与技术能力 - 在智能装备领域,公司自2016年起深耕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已累计交付超过2000个智能制造项目 [5] - 在具身智能方向,公司构建了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平台,涵盖创新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模组及软件应用 [5] - 公司已切入北美及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供应链,关节模组、灵巧手、结构件已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整机组装规模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7] - 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公司从AI服务器机箱结构件起步,逐步拓展至液冷模组、固态硬盘等关键模组 [8] 市场前景与发展规划 - 公司预计明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组装规模翻几番,2027年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 [8] - 公司判断AI正从云端“下沉”至终端设备,端侧硬件革命将重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与机器人等领域的价值链 [9] - 公司公布“三年攻坚计划”,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端侧硬件、多模态融合技术及新型材料工艺,目标成为AI端侧硬件制造的全球龙头之一 [11] - 公司与地方政府及上海智元机器人共同运营湖南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该中心集研发、数据采集、场景演练等功能于一体 [13]
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新浪财经· 2025-11-18 08:34
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临空经济等为核心 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 11月的金阳科创城,创新热潮涌动。 湖南大健康研究院的天然产物实验室里,研究员将一份迷迭香提取物样本放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屏幕上 实时跳动的成分图谱,记录着"中药经典名方现代化"项目的最新进展; 不远处,启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浏阳研发中心里,科研团队正围绕一类大分子抗癌创新药的临床试验数 据展开讨论——这个于2024年签约落地的项目,有望在3年内实现浏阳创新药"零的突破"; 在金阳智中心的AI制药实验室,普瑞玛药物研究中心的技术员正调试算法模型,通过人工智能筛选新 的药物靶点,原本需要6个月的筛选周期,如今已缩短至1个月…… 浏阳以"产业强市"战略为引领,以金阳科创城为载体 这家2021年落户浏阳经开区的企业,主打乳房病灶旋切式活检设备研发,其产品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五 分之一,却能达到同等精准度。然而在研发过程中,资金短缺曾让团队一度陷入困境,"最艰难的时 候,连原材料采购都成问题。" 转机出现在园区的精准帮扶中。了解到企业困境后,浏阳经开区迅速兑现新品研发奖励近百万元,还协 调专业机构指导注册申报。"从技术攻关到证书获批 ...
蓝思科技前三季净利润28.43亿元 AI硬件业务驱动新一轮成长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7:41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 [1]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7.03亿元,同比增长28.72%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7.0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9.25% [1]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35.47%,财务结构保持稳健 [4] AI端侧硬件业务 - 公司是全球领先AI平台公司最早的硬件开发合作伙伴之一,深度参与新一代AI硬件产品的原型开发与设计 [2] - 为北美头部客户最新热销的AI眼镜提供精密结构件、光学部件与声学模组,并将后续拓展至软板SMT、无线充电模组、充电盒组装及整机组装环节 [2] - 积极拓展与以Rokid为代表的国内头部企业合作,构建覆盖全球主流市场的客户网络 [2] - 据WellsennXR预测,2025年全球VR、AR及AI眼镜总出货量将达到1226万台 [2] 智能机器人业务 - 自2016年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已构建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 [2] - 在液态金属材料、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模组与灵巧手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相关产品已批量交付北美及国内头部机器人客户 [2] - 预计全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3000台,四足机器狗超10000台,整机组装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3] - 蓝思智能机器人新总部将于1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同步启动湖南省具身智能创新中心 [3] 消费电子业务 - 作为北美大客户外观件与结构件的长期核心供应商,受益于份额提升、新机加单以及超硬镀膜、3D玻璃盖板等创新技术带来的单机价值增长 [4] - 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227亿部,同比增长2.6% [4] - 已布局UTG和VTG等新技术研发,具备快速量产折叠屏结构件和模组的能力 [4] - 集邦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将达1980万台 [4]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持续推进从新材料研发、功能模组制造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战略 [4] - 通过构建"端侧硬件+机器人+算力基础设施"的业务矩阵,从精密制造龙头向AI时代硬件平台型企业加速转型 [5] - 由于去年三季度基数较高、今年新品上市交付节奏后移以及四季度客户加单等因素,预计四季度业绩增速有望进一步攀升 [4]
湘江新动能 | 蓝思科技:一块透明玻璃里的“创新密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9:3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以2万元起家,现已成为全球员工超十万、市值超千亿元的精密制造上市企业 [3] - 十年累计投入180亿元研发,取得2200多项授权专利 [2] - 发展战略:以核心业务为基础垂直打通各模块,持续拓展新增长点 [3] - 2025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作为全球化战略重要里程碑 [3]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2000年首创将手表玻璃用于手机防护面板,推出全球首款玻璃防护手机TCL3188 [4] - 2004年开发独门技术应用于摩托罗拉V3,奠定智能终端面板主流技术路线 [5] - 高端视窗防护玻璃市场占有率超过50%,是苹果供应链元老级企业 [5] - 自主研发纳米微晶玻璃技术,解决行业"减重、续航、显示"三角难题 [11] 智能制造升级 - 建成行业首条自动印刷线、烘烤线、褪镀线等智能化产线 [6] - 蓝思云平台连接全球上万台设备,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与工艺优化 [6][7] - 智能系统替代人工检测,故障实时报警,生产流程全面数字化 [6] 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 - 2015年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8] - 产品涵盖超薄夹胶玻璃(紫外线阻隔率99%)、电致变色天幕玻璃(透光率10%-80%可调)等 [9] - 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保时捷、宝马等国内外车企 [9] 新兴领域拓展 - 2016年布局机器人领域,自主研发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等 [10] - 2025年推出消费级AI+AR眼镜Rokid Glasses,全球预售超30万台 [11] - 在人形机器人和AI眼镜赛道通过投资合作完善产业链布局 [10][11]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参与并见证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变革,从代工模式转向技术自主 [12] - 通过"全球资本+中国智造"模式加速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 [12] - 为民营企业提供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样本 [3][12]
“果链”巨头领投,“中科院系”人形机器人创企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02 23:09
融资动态 - 灵宝CASBOT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蓝思科技领投 天津佳益及老股东国投创合、河南资产跟投 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3] - 公司累计完成三轮融资 上一轮超亿元天使轮融资于2025年2月18日完成 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国投创合等[3] - 蓝思科技除资金支持外 还将提供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组装支持 并开放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场景资源[5] 领投方分析 - 蓝思科技自2016年布局机器人赛道 已量产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 2024年起布局具身智能赛道[6] - 公司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 创新研发曲面玻璃显示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外观解决方案[6] - 与智元机器人深度合作 2024年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 已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整机及关节模组等核心组件[7] - 人形机器人业务已成为公司三大核心业务之一 正从消费电子转向科技制造平台寻找新增长曲线[11] 公司概况 - 灵宝CASBOT成立于2023年8月 专注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 产品应用于航天、军工、制造等场景[13] - 团队超50人 主要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等 具备机器人及大模型领域技术积累[15] - 创始人张正涛为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联创杨国栋为中科院副研究员 COO张淼曾任腾讯AI高级战略分析师[17] 产品与技术 - 已发布双足人形机器人CASBOT 01和02 后者售价32.88万元 618期间线上销售额67.6万元[16] - 自主研发行星、谐波、直线三大系列一体化关节 峰值扭矩密度达207Nm/kg 关节效率超80%[22] - 采用分层端到端模型技术路线 实现从实到虚的混合训练 提升机器人智能性和自主性[22] - 突破"最后一厘米"技术 研发五指仿生灵巧手 可完成双指旋拧等精细工业操作[18] 商业化进展 - 业务覆盖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矿业能源等场景 与中信重工合作开发特种人形机器人[23][25] - 与联想签署战略协议 成为"火种计划"首批核心企业[27] - 与山东招金集团等成立合资公司 聚焦矿山井下机器人 为首个深度嵌入矿业能源场景的案例[27] 行业趋势 - 摩根士丹利、高盛认为上游核心供应链公司将率先受益于人形机器人浪潮[12] - 行业形成T链(特斯拉)、H链(华为)、宇树链三大供应链体系 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已获数倍涨幅[12] - 当前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 部分企业依靠表演场景实现"爆单"但技术突破有限[26]
“果链”巨头领投,“中科院系”人形机器人创企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02 13:00
灵宝CASBOT融资及商业化进展 - 公司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蓝思科技领投,天津佳益及老股东国投创合、河南资产跟投,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 [3] - 累计完成三轮融资,上一轮为2025年2月超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国投创合等 [3] - 蓝思科技除资金支持外,还将提供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组装支持,并开放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等场景资源加速商业化 [5] - 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专注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产品应用于航天、军工、制造等场景 [13] 蓝思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 2016年布局机器人赛道,已量产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2024年切入具身智能赛道 [6] - 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并研发曲面玻璃显示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轻量化外观方案 [6] - 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2024年起已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整机及关节模组等核心组件 [7] - 与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研发关节、灵巧手、躯干等结构件及模组 [9] - 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构成公司新兴核心业务,港股招股书中明确其战略地位 [11] 灵宝CASBOT产品与技术 - 核心团队超50人,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具备机器人及大模型技术研发经验 [15] - 发布双足人形机器人"CASBOT 01"(52个自由度,算力550T)及轻量化机型"CASBOT 02"(618期间京东售价32.88万元,销售额67.6万元) [16] - 自主研发行星、谐波、直线三大系列一体化关节,峰值扭矩密度达207Nm/kg,关节效率超80% [22] - 软件采用分层端到端模型技术路线,通过混合训练提升机器人智能与自主性 [22] - 研发五指仿生灵巧手,实现工业场景柔性组装与检测任务 [18] 商业化合作与场景落地 - 与中信重工合作开发全国产化特种人形机器人 [25] - 与山东招金集团、中矿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聚焦矿山井下机器人及安全巡防,为首个矿业能源深度落地案例 [27] - 业务覆盖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矿业能源等多元场景 [23] - 差异化选择应急救援、井下作业等优势场景,避开工业制造红海竞争 [25] 行业趋势与供应链分析 - 摩根士丹利、高盛认为人形机器人上游供应链(如特斯拉链、华为链、宇树链)将率先受益 [12] - 具身智能赛道近两年推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数倍增长,精密制造企业加速切入上游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11][12] - 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部分企业依赖低价和营销快速获取科研展示订单,但技术可持续性存疑 [26]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成调研热门,中控技术等10家公司引机构聚焦
环球网· 2025-05-16 10:23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机构调研热度 - 二季度以来机构密集调研52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 [1] - 中控技术、兆威机电、蓝思科技等10家公司接受超过100家机构调研 [1] 中控技术 - 二季度获390家机构调研包括国投证券、中信证券等 [3] - 2024年投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发布"领航者1号""领航者2号NAVIAI"整机 [3]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接入DeepSeek多模态模型Janus Pro强化感知交互能力 [3] - 计划在石化企业高风险场景落地AI驱动仿生机器人 [3] 蓝思科技 - 二季度获208家机构调研包括浦银国际、汇添富基金等 [3] - 除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外布局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领域 [3] - 2016年起研发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并应用于产线 [3] - 正拓展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深化产业链合作 [3] 富临精工 - 二季度获160家机构调研包括中信建投、摩根大通证券等 [4] - 重点布局机器人精密机械零部件、电关节、减速器等关键组件 [4] - 智能电关节模组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并适配主流机器人客户 [4] - 前期完成技术人员储备和研发投入 [4]
机构密集调研50多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5-15 05:31
机构调研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二季度以来390家机构调研中控技术 公司投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发布"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NAVIAI"整机 第三代将接入DeepSeek多模态模型Janus Pro 计划在石化企业高风险场景落地应用 [1] - 208家机构调研蓝思科技 公司自2016年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工业机器人已应用于产线 正拓展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 [2] - 160家机构调研富临精工 公司加快布局机器人电关节模组及零部件 智能电关节产品已小批量生产并适配主流客户 [2][3] - 37家机构调研领益智造 公司掌握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执行层技术 已提供头部/灵巧手/四肢总成等核心硬件 [3] 商业化进展与技术突破 - 中控技术人形机器人将实现自然环境感知与人机交互 石化实验室场景成为首批落地应用方向 [1] - 领益智造具备联合开发与整机组装经验 提供从结构件到高功率充电/散热的全栈解决方案 [3] - 创世纪升级钻铣/五轴加工中心等设备 定制化产品满足关节/骨架等精密加工需求 相关收入快速增长 [4] - 安培龙完成MEMS力传感器开发 已向多家机器人客户送样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布局 - 华为/特斯拉等企业加速具身智能布局 行业确定性趋势为工业场景应用 [3] - 蓝思科技结合AI眼镜/XR头显等新领域 深化产业链合作推动场景协同 [2] - 富临精工预研智能电关节 技术人员储备与研发投入已完成前期准备 [3] - 上市公司普遍通过技术升级(创世纪)或硬件创新(安培龙)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