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材料

搜索文档
容百科技:三元正极出货量保持领先,新技术驱动未来成长-20250524
西部证券· 2025-05-24 2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容百科技旗下子公司仙桃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获“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2] - 2024年公司三元材料销量12万吨,逆势增长20%,全球市占率超12%,较2023年提升2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全球第一;海外客户累计销量首超2万吨,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出货2.7万吨,占比提至23%;海外布局领先,韩国已建成部分产能,4万吨高镍产能预计2025年上半年试生产,欧洲完成波兰基地布局,北美完成子公司注册 [2] -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与40余家企业合作,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配套产品用于1000公里超长续航车型,全固态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出货稳定增长;2024年锰铁锂材料销量翻番,混用体系完成国内两款车型工信部备案,纯用体系获海外电芯客户定点认证;钠电在国内外头部客户取得关键卡位,产线通过审核认证,预计2025年大规模量产交付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0/7.86/10.69亿元,同比分别为+85.9%/+42.9%/+36.1%,对应EPS分别为0.77/1.10/1.50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数据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657|15,088|17,045|20,430|23,959| |增长率|-24.8%|-33.4%|13.0%|19.9%|17.3%| |归母净利润 (百万元)|581|296|550|786|1,069| |增长率|-57.1%|-49.1%|85.9%|42.9%|36.1%| |每股收益(EPS)|0.81|0.41|0.77|1.10|1.50| |市盈率(P/E)|23.2|45.6|24.5|17.2|12.6| |市净率(P/B)|1.5|1.6|1.4|1.3|1.2| [4]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674|2,951|4,312|3,632|3,972| |应收款项|4,160|/|4,750|3,606|4,681| |存货净额|1,533|2,222|1,821|2,164|2,860| |其他流动资产|3,671|4,369|3,948|3,996|4,104| |流动资产合计|15,037|14,291|13,687|14,473|16,806|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8,291|8,986|9,757|10,051|10,390| |长期股权投资|79|80|99|86|88| |无形资产|656|706|734|760|786| |其他非流动资产|576|560|514|513|509| |非流动资产合计|9,602|10,332|11,105|11,410|11,773| |资产总计|24,639|24,623|24,792|25,884|28,579| |短期借款|200|211|2,784|1,939|1,931| |应付款项|9,069|10,872|8,079|9,895|12,212| |其他流动负债|1|1|1|1|1| |流动负债合计|9,269|11,085|10,864|11,836|14,145|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4,819|4,100|3,381|2,662|1,943| |其他长期负债|281|251|238|253|254| |长期负债合计|5,100|4,351|3,619|2,915|2,197| |负债合计|14,369|15,435|14,483|14,751|16,342| |股本|484|483|715|715|715| |股东权益|10,270|9,188|10,309|11,133|12,237|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24,639|24,623|24,792|25,884|28,579| [9]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2,657|15,088|17,045|20,430|23,959| |营业成本|20,713|13,576|15,244|18,184|21,340| |营业税金及附加|64|57|60|100|110| |销售费用|41|45|51|70|80| |管理费用|775|872|899|1,025|1,077| |财务费用|71|118|167|168|140| |其他费用/(-收入)|249|(10)|(21)|(30)|(20)| |营业利润|744|430|645|913|1,233| |营业外净收支|29|0|10|13|8| |利润总额|773|430|656|925|1,240| |所得税费用|146|101|72|102|136| |净利润|628|329|583|824|1,104| |少数股东损益|47|33|34|38|35|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81|296|550|786|1,069| [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净利润|628|329|583|824|1,104| |折旧摊销|422|657|561|665|757| |利息费用|71|118|167|168|140| |其他|674|(580)|372|476|441| |经营活动现金流|1,795|523|1,684|2,133|2,442| |资本支出|(1,366)|(1,347)|(1,357)|(1,032)|(1,184)| |其他|(326)|(960)|371|0|0| |投资活动现金流|(1,692)|(2,307)|(986)|(1,032)|(1,184)| |债务融资|410|735|125|(1,781)|(917)| |权益融资|1,148|(396)|538|0|0| |其它|(169)|(903)|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1,389|(564)|664|(1,781)|(917)| |汇率变动|(7)|(81)|0|0|0| |现金净增加额|1,487|(2,430)|1,362|(681)|340| [9] 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盈利能力|/|/|/|/|/| |ROE|7.4%|3.5%|6.1%|7.9%|9.9%| |毛利率|8.6%|10.0%|10.6%|11.0%|10.9%| |营业利润率|3.3%|2.8%|3.8%|4.5%|5.1%| |销售净利率|2.8%|2.2%|3.4%|4.0%|4.6%| |成长能力|/|/|/|/|/| |营业收入增长率|-24.8%|-33.4%|13.0%|19.9%|17.3%| |营业利润增长率|-54.0%|-42.3%|50.2%|41.4%|35.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7.1%|-49.1%|85.9%|42.9%|36.1%|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58.3%|62.7%|58.4%|57.0%|57.2%| |流动比|1.62|1.29|1.26|1.22|1.19| |速动比|1.46|1.09|1.09|1.04|0.99| |每股指标与估值|/|/|/|/|/| |每股指标|/|/|/|/|/| |EPS|0.81|0.41|0.77|1.10|1.50| |BVPS|12.17|11.81|13.33|14.43|15.93| |估值|/|/|/|/|/| |P/E|23.2|45.6|24.5|17.2|12.6| |P/B|1.5|1.6|1.4|1.3|1.2| |P/S|/|0.9|/|/|/| [9]
万润新能获宁德时代132万吨磷酸铁锂大单 行业格局分化原供应商或受冲击
新浪财经· 2025-05-23 16:0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原有磷酸铁锂供应商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及富临精工等。其 中,龙蟠科技2025年框架协议上限70亿元,富临精工2025-2027年承诺年采购14万吨,均不及万润新能 年均84.6亿-88.4亿元的体量。头部电池企业订单集中化趋势下,中小供应商市场份额或进一步压缩。 宁德时代力推的"神行电池""麒麟电池"均依赖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万润新能凭借技术绑定,或优先获 得高端产品订单,其他厂商若无法跟进技术升级,可能面临份额流失风险。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产能已超300万吨,而需求约242.7万吨,行业开工率不足80%。万润新能国内产能 46.8万吨/年,美国项目推进后总产能或再扩容,加剧行业供给压力。 低毛利环境下,一体化布局成降本关键。湖南裕能自供磷酸铁、布局磷矿;万润新能向上游延伸至磷酸 铁及锂资源,试图压缩成本。同时,高压密产品技术壁垒将加速行业分化,具备技术储备的厂商有望抢 占高端市场溢价。 万润新能2024年钠电材料出货逾200吨,覆盖两轮车、储能等场景。其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兼容钠电材料 生产,未来或通 ...
贝特瑞(83518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9:5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6 日,地点在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光源四路 8 号贝特瑞新能源科技大厦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为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他个人投资者合计 27 人,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晓峰、董事会秘书处主任黄舒欣 [3] 产能情况 - 公司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 57.5 万吨/年 [3] - 公司在印尼年产 8 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2024 年投产,二期预计 2025 年投产,建成后印尼负极材料产能达 16 万吨/年 [7] - 公司钠电产能约 3,000 吨/年,钠电正、负极材料获客户认可并批量出货 [9] 技术发展观点 - 固态电池并非对现有正负极材料体系的颠覆性重构,而是通过电解质形态革新,在保留成熟电极材料体系基础上,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双重提升,是未来电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新应用场景会推动其产业化发展 [6] - 钠电优势在于成本、低温性能及高安全性,在锂电价格波动周期中成本优势相对下降,但在特定应用场景仍是不错选择 [9] 海外布局情况 - 公司在印尼和摩洛哥布局产能,摩洛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7] - 海外建厂是落实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举措,可构建本地化供应链体系,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贴近海外市场服务客户 [7] - 选择印尼建厂是因生产要素与国内差异小,在成本、税收、原材料和运输方面有优势;选择摩洛哥建厂是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贸易地位,利于贴近海外市场,巩固全球竞争优势 [8]
【机构调研记录】金信基金调研海天瑞声、万润新能
证券之星· 2025-05-16 08:10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5月15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金信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 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金信基金成立于2015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32.99亿元,排名133/210;资产管理 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107.82亿元,排名120/210;管理公募基金数44只,排名108/210;旗下公募基金经 理9人,排名116/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金信多策略精选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 为1.56,近一年增长51.42%。 调研纪要:海天瑞声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多模态大模型迭代、高质量图像/视频数据采 购、场景类文本数据需求增加及东南亚数据交付体系运营。公司正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数据标注人 才培养及地方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与运营商合作方面,公司已成为重要数据服务供应商,未来数据需求 将持续增长。2025年营收增长点在于多模态AI技术演进、垂直行业深度应用及东南亚数据交付体系运 营。产品数据集为一次性投入、重复授权销售,定制服务为定向需求、实网数据加工。标准数据集基于 市场需求趋势判断和共性需求提炼,先于客户需求开发。境外业务毛利率高因标 ...
厦钨新能(688778):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有望放量
中银国际· 2025-05-13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分别同比-6.33%/+4.84%,钴酸锂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三元材料稳健发展,NL等新产品有望放量,海外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3] 报告具体内容总结 公司概况 - 发行股数42077万股,流通股42077万股,总市值211.14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2.34亿元 [2] - 主要股东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26%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32.97亿元,同比下降23.19%;实现盈利4.94亿元,同比下降6.33%;扣非盈利4.47亿元,同比下降4.06% [8]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盈利1.17亿元,同比增长4.84%,扣非盈利1.11亿元,同比增长8.51% [8] 产品情况 - 2024年新能源材料产品销量10.24万吨,钴酸锂销量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三元材料销量5.14万吨,同比增长37.45%;贮氢合金销量0.39万吨,同比增长3.73% [8] - 持续推进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固态电池材料、钠电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前沿技术研发 [8] 产能建设 - 法国年产4万吨三元材料项目和4万吨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均已成立合资公司 [8]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 - 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1.68/2.23/2.71元,对应市盈率29.9/22.5/18.5倍 [5] - 2025 - 2027年主营收入预计为151.44/179.65/208.2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3.9%/18.6%/15.9% [7] - 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06/9.39/11.3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3.0%/32.9%/21.3% [7]
同兴科技(003027) - 003027同兴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21:32
战略规划 - 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开展投资并购,首选技术国际领先、市场规模千亿以上、核心管理团队匹配未来发展的企业 [2] - 2025 年坚定不移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力争 CCUS 和钠电业务实现重大突破 [14] 产品研发 - 第三代 NFPP 钠电材料研发成功,基本完成中试放大实验,成本下降,压实密度最高达 2.3g/cm³,容量可达 110mAh/g,整体性能达国内一流水平 [3] - 后续将继续研发第四代 NFPP,重点提高电压、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 [10] 合作与业务调整 - 2024 年 1 月从西南大学购买 2 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专利,1 月 10 日与西南大学团队成立合肥皓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技术路线调整与中国科大终止合作 [4] 股东与订单情况 - 截至 2025 年 4 月底,股东户数 17,005 户 [5] - 2025 年 1 - 4 月,新签订单约 2.8 亿元 [5] 公益事业 - 2024 年投入 38 万元进行困难帮扶、捐资助学等公益工作,2017 年以来各类捐赠款物累计 500 多万元,未来将继续回馈社会 [6][7] 船舶业务 - 原船运客户继续合作供货可能性较大,近期与 4 家国内大型企业进行吸收剂工程装置应用前的中试测试 [8] - 碳捕捉装置能适配船舶 [9] - CCUS 业务吸收剂深化与船舶行业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力争在火电、石化等行业实现突破 [9] 业务突破目标 - 2025 年争取落地首个碳捕集示范工程,实现设备销售、吸收剂供应与工程服务协同发展 [9] - 力争 2025 年实现钠电正极材料订单零的突破 [10] 业绩变化原因 - 事业部制改革、绩效变革和降本增效使 2024 年运营成本较 2023 年下降 4,557.94 万元,同比下降 6.21%,人均创利 6.07 万元,同比增长 62.30% [10] 盈利增长点 - 传统烟气治理业务聚焦高价值行业及海外市场,降本增效和结构优化提升竞争力 [10] - CCUS 业务以吸收剂和工程总包为核心,开拓国内外火电、石化等行业市场 [10] - 钠电材料加大市场开拓能力 [10] - 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开展投资并购,整合优质资产 [10] 资金情况 - 截止 2025 年 3 月底,货币资金 4.17 亿元,银行授信额度近 20 亿元,将根据情况择机进行二级市场融资 [12] 钠电材料生产 - 钠电材料工厂初步规划完成,产线建设根据产品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确定或采用代加工模式,计划一期项目建设年产 6000 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2] 投资者回报 - 2024 年度提出每 10 股派发 3 元现金分红预案,若获批,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金额为 78,352,362.00 元,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的 127.43%,自 2020 年上市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 1.18 亿元 [12]
容百科技:年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长期关注三元龙头-20250411
中原证券· 2025-04-11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25 - 2026年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08元与1.40元,按4月10日19.45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7.97倍与13.88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 [1][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2024年单季度净利润持续改善,伴随行业发展、价格趋稳、海外放量和结构优化,2025年正极材料业绩将恢复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回购彰显发展信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7][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0.88亿元,同比下降33.41%;营业利润4.30亿元,同比下降42.28%;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49.06%;扣非后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52.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5.23亿元,同比下降70.85%;基本每股收益0.4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6%;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61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88.11% [7]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64亿元,环比下降15.14%,同比下降7.81%;净利润1.80亿元,环比增长69.17%,同比增长612.94% [7] - 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184万元,其中政府补助3725万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2079万元,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552万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1285.90万辆,同比增长36.10%,合计占比40.92%;2025年1 - 2月,销售183.60万辆,同比增长52.24%,合计占比40.33% [6] -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096.80GWh,同比增长40.96%,其中出口197.1GW;2025年1 - 2月,合计产量208.1GWh,同比增长89.2%,其中出口38.6GWh [6] - 2024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335万吨,同比增长35.08%,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65万吨,同比持平;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中三元材料合计占比25.31%,占比较2023年回落7.23个百分点 [6] 公司正极材料业务 - 2016 - 2022年公司正极材料营收总体持续高增长,2023 - 2024年持续下降,2024年出货12.17万吨,同比增长22.37%,全球市场占比12%,连续四年全球领跑;对应均价约11.80万元/吨,同比下降33.04%,全年营收143.57亿元,同比下降31.53%,在公司营收中占比95.16% [8] - 2025年公司正极材料业绩将恢复增长,原因包括需求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增长、上游价格波动趋缓、海外市场进一步放量、产品及客户结构优化 [8] 公司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0.02%,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2.75%,环比第三季度提升1.60个百分点并创近两年单季度新高;主营产品正极材料毛利率为9.34%,同比提升1.74个百分点 [8]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4.24亿元,同比增长约20%,截止2024年底现有专利累计申请1206项,国内外专利授权597项 [8] 公司回购情况 - 2024年6月公司公布回购议案,回购价格不超过41.98元/股,回购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9] - 2024年7月12日公司公告回购4301807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89%,回购金额9999万元,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21.96 - 24.56元/股;自2023年10月25日至2024年7月11日,累计回购1009043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9%,支付总金额3.01亿元 [9]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657|15,088|18,391|22,011|25,462| |增长比率(%)|-24.78|-33.41|21.89|19.68|15.68| |净利润(百万元)|581|296|774|1,002|1,235| |增长比率(%)|-57.07|-49.06|161.41|29.49|23.31| |每股收益(元)|0.81|0.41|1.08|1.40|1.73| |市盈率(倍)|23.93|46.98|17.97|13.88|11.25| [11][31]
锂电龙头净利狂增600%
起点锂电· 2025-02-20 18:41
行业活动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将于2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聚焦新技术与新工艺探索 [2][3] - 活动由起点锂电和起点研究院主办 规模预计超过500人 [4] - 论坛将涵盖圆柱电池产业链企业巡访 包括国轩高科 利维能 欣旺达锂威等16家企业 [8] 容百科技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0 83亿元 同比下降33 43% 净利润2 92亿元 同比下降49 69% [3] - 业绩下滑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传导至产品售价下降及上半年盈利承压影响 [5] - 下半年业绩显著改善 第四季度净利润1 76亿元 同比增长602 5% 环比增长65 8% 创年内新高 [5]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海外工厂盈利贡献:韩国工厂2万吨/年产能四季度实现单月满产并首次盈利 二期4万吨/年产线2025年试生产 [5] - 欧洲波兰项目完成低成本并购 北美子公司完成注册 [5] - 三元材料全年销量12万吨 逆势增长20% 全球市占率超12% 受益于4680大圆柱电池装车及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锰铁锂材料销量翻番 向大动力市场渗透 钠电材料获海内外客户认证 预计2025年大规模量产 [6] - 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三元正极及硫化物电解质材料获多家客户认证 [6] - 中镍高电压单晶产品工艺突破 获客户认可 9系超高镍产品累计销售2 7万吨 [6] 客户结构优化 - 海外客户占比提升 与全球前六大电池/电动汽车客户中的五家建立合作 [6] - 海外客户累计销售量超2万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