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aN器件
icon
搜索文档
能源革命与人工智能重塑需求,功率半导体赛道投融回暖
Wind万得· 2025-08-20 07:00
功率半导体概览 - 功率半导体是电力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核心功能在于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与控制,包括整流、变压、变频及功率放大等环节 [4] - 功率半导体器件具备高耐压、大电流承载能力,以及出色的热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确保其在复杂工况下仍能保持高效运行 [4] - 功率半导体分类多样,可根据材料分为硅基器件、化合物器件等,根据应用分为新能源汽车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消费电子器件,根据电压等级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器件,根据器件类型分为二极管、晶闸管、MOSFET、IGBT等 [4] -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驱动下持续优化,预计至2031年GaN和SiC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210.6亿美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1.0% [7] 功率半导体市场与技术趋势 - IGBT、MOSFET和SiC器件市场占比呈现结构性调整,IGBT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全球IGBT和超级结MOSFET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211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10.3% [8] - SiC器件凭借低损耗、高热导率和高频响应等优势快速抢占高端市场,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人民币,GaN市场规模相对有限 [8] - 功率半导体技术迭代加速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演进,SiC和GaN成为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预计2024-2029年全球SiC市场规模将以24%CAGR增长,从31亿欧元扩张至90亿欧元 [9] - GaN技术在高频开关与功率密度提升方面潜力突出,安森美半导体近期取得GaN-on-Si器件量产工艺突破,使GaN器件成本下降40%以上 [10] 功率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与国产替代 -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呈现马太效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安森美等国际巨头主导市场,但中国本土厂商如士兰微电子和比亚迪半导体实现逆势增长,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3%和3.1% [11] - 比亚迪半导体依托母公司新能源汽车出货量增长,在IGBT模组设计、热管理优化及驱动保护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预计2025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将突破601亿元,新能源汽车需求占比超65% [12] - 长三角、珠三角依托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四川、湖北凭借政策扶持,推动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率从不足10%提升至2025年的35%以上 [12] 功率半导体行业周期与供需 - 功率半导体是强周期行业,供需两端波动性大,产能扩张周期通常长达1-2年,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库存周转天数降至142天,较2024年同期下降9%,反映终端需求逐步复苏 [13] - 传统硅基功率半导体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正处于补库周期,SiC处于严重供过于求阶段,中国本土企业周转天数超过180天,预计供需平衡可能到2026年上半年实现 [14] - 功率半导体应用场景持续拓宽,电动汽车、光伏逆变器与轨道交通系统成为核心应用领域,特斯拉4680电池组对功率半导体耐压性能要求提升,推动SiC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规模化应用 [14] 功率半导体投融动态 - 2025年功率半导体市场投融呈现"政策刺激、周期回暖"特征,国内厂商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18] - 功率半导体行业资本投入多元化,头部企业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融资,地方政府与产业基金深度参与,本土晶圆厂产能逐步释放推动国产化率提升 [18] - 2021年以来行业陷入内卷格局,供需失衡、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频发,需通过差异化创新打破内卷 [19] - 2025年以来功率半导体投融事件频发,如瞻芯电子C轮融资近10亿人民币,新纪元半导体战略融资6.6亿人民币,派恩杰半导体A3轮融资近5亿人民币等 [21]
英诺赛科尾盘涨超20% 公司成为英伟达800V架构供应商 机构看好GaN发展前景
智通财经· 2025-08-15 16:05
公司股价表现 - 英诺赛科(02577)尾盘涨超20%,最高触及83.4港元创上市新高,收盘涨17.31%报81港元,成交额16.47亿港元 [1] 与英伟达合作 - 公司入选英伟达800V直流电源架构合作商名录,是唯一国产芯片企业 [1] - 合作将推动800V架构在AI数据中心规模化应用,使单机房算力密度提升超10倍,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300kW [1] - 业界认为英伟达选择公司因其具备IDM全链优势,包括衬底、外延、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拥有"技术+产能+服务"综合实力 [1] 行业影响 - AI服务器集群功耗大,降低功耗是产业共同追求 [1] - 公司GaN器件与英伟达合作有望持续导入供应链,带动GaN和SiC等功率器件产业链发展 [1]
电子行业周报:英伟达有望采用GaN,看好化合物机会-20250808
甬兴证券· 2025-08-08 18:39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8] 核心观点 算力产业链 - 英诺赛科与英伟达达成合作,联合推动800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的规模化落地,该架构相比传统54V电源在系统效率、热损耗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支持AI算力100—1000倍的提升 [1][18] - 随着GaN器件与英伟达的合作,新型功率器件有望持续导入供应链,带动GaN和SiC等产业链发展 [1][18] AI端侧 - Essilor Luxottica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5.5%至140亿欧元(约合162亿美元),净利润增长1.6%至14亿欧元,主要得益于Ray-Ban Meta AI眼镜销量同比增长2倍 [2][19] - AI眼镜持续受到消费者认可,销量有望持续增长,看好相关产业发展 [2][19] 消费电子 - LG Display预计2025年大尺寸OLED面板出货量为600万片,其中电竞显示器等产品占比将超过10% [2][20] - OLED在中大屏应用领域出货提升,推动相关产品升级,持续看好消费电子产业复苏 [2][20] 国产替代 - EDA巨头Cadence因向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出售EDA产品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条例,被罚超1.4亿美元 [3][21] - 随着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产业链自主化是大势所趋,持续看好国产供应链机会 [3][21] 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7.28-8.1)A股申万电子指数上涨0.28%,跑赢沪深300指数2.03pct,跑赢创业板综指数0.56pct [4][24] - 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幅前三:元件(+7.77%)、消费电子(+0.71%)、其他电子II(+0.5%) [4][27] - 海外市场指数表现:台湾电子(+0.67%)、申万电子(+0.28%)、道琼斯美国科技(-1.09%)、费城半导体(-2.09%)、纳斯达克(-2.17%)、恒生科技(-4.94%) [4][30] 投资建议 算力产业链 - 推荐伟测科技,建议关注天岳先进、中富电路、和林微纳等 [5][22] AI端侧 - 建议关注国光电器、漫步者、恒玄科技等 [5][23] 消费电子 - 推荐东睦股份,建议关注宇瞳光学、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 [5][23] 国产替代 - 推荐江丰电子,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 [6][23]
银河微电(688689.SH):在机器人的电源方面会用到高压MOS和碳化硅等功率器件
格隆汇· 2025-07-30 16:37
公司产品线 - 公司产品涵盖功率器件芯片、MOSFET、IGBT、SiC器件、GaN器件、保护器件、整流器件、小信号器件、光电器件、模拟IC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能源动力、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网络通信、计算机及周边设备等领域 [1] 机器人领域应用 - 在机器人电源方面会用到高压MOS和碳化硅等功率器件 [1] - 在机器人活动关节上会用到MOS管等器件 [1] 低空经济领域应用 - 无人机在电源模块和电机驱动上都会用到MOS管等器件 [1] - 公司对该市场一直保持关注,近年来持续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路线探讨 [1]
英诺赛科(02577.HK)7月16日收盘上涨9.55%,成交2.98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7-16 16:48
市场表现 - 7月16日恒生指数下跌0 29%至24517 76点 英诺赛科股价上涨9 55%至41 85港元/股 成交量734 99万股 成交额2 98亿港元 振幅10 73%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3 24%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22 24% 跑输恒生指数同期22 58%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营业总收入8 28亿元 同比增长39 77% 归母净利润亏损10 46亿元 同比收窄5 11% [1] - 毛利率-19 48% 资产负债率46 44% [1] 行业估值 - 半导体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26 15倍 中值7 36倍 英诺赛科市盈率-29 8倍 行业排名第15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中电华大科技4 77倍 AV CONCEPT HOLD 6 77倍 元续科技7 36倍 芯智控股8 33倍 靖洋集团11 53倍 [1] 公司业务 - 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硅基氮化镓外延及器件研发制造 采用IDM全产业链模式 [2] - 运营全球首条产能最大的8英寸GaN-on-Si晶圆量产线 核心技术团队由国际一流半导体专家组成 [2] - 战略目标是通过低成本高品质GaN器件推动技术市场化应用 [2]
发布三款新品,瑞萨豪赌氮化镓
半导体芯闻· 2025-07-09 18:07
瑞萨收购Transphorm后的GaN战略布局 - 公司于2024年年中完成对氮化镓(GaN)电力半导体供应商Transphorm的收购,整合其技术以强化电源解决方案[1] - 通过交钥匙设计使客户能快速受益于GaN产品,同时强调可持续能源节省和环保目标[1] GaN技术路线与市场定位 - 公司突破传统认知,证明GaN可覆盖6KW-12KW高功率应用(如电动汽车马达驱动、OBC充电),而不仅限于中低功率[2] - 在1200V以下电压范围,GaN相比SiC具有成本优势(SiC晶圆加工需类似钻石工艺)[2] - 采用D-Mode GaN技术路线,通过共源共栅配置实现常关状态,性能优于E-Mode[3][5] D-Mode GaN的核心优势 - 无P-GaN结构,门栅电压与普通MOS管一致,且无dynamic Rds(on),内阻稳定性更佳[5] - 无体二极管设计,全桥/半桥效率达99%(SiC最高仅98.6%)[5] - 同功率下器件数量仅为E-Mode一半,高温可靠性更高,兼容普通封装且功耗更低[7] - 外延片自主生产及专利控制("用MOS管控制D-Mode GaN"技术独家持有20年)[6] 第四代半GaN新品发布 - 推出基于SuperGaN平台的650V GaN FET系列(TP65H030G4PRS/WS/QS),采用硅FET输入级,兼容标准栅极驱动器[9] - 性能提升:导通电阻(RDS(on))降至30mΩ(降低14%),FOM提升20%,芯片尺寸缩小[10] - 封装覆盖TOLT/TO-247/TOLL,支持1KW-10KW功率系统,优化散热与并联需求[11] 应用场景与未来规划 - 新品瞄准AI服务器(2KW-7.5KW)、800V高压直流架构、电动汽车充电、太阳能逆变器等市场[10][11] - 计划推出22mΩ器件专攻6.6KW-7.5KW AI服务器,未来拓展1200V产品线[10][12] - 已交付超2000万个GaN器件(累计运行3000亿小时),配套提供MCU、BMS等全方案降低客户门槛[12]
价值重构加速!闻泰科技2024年年报释放出哪些信号
证券之星· 2025-04-25 22:4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35.98亿元,同比增长20.23%,半导体业务营收147.15亿元,净利润22.97亿元,毛利率37.47% [1] - 半导体业务中国区收入占比提升至46.91%,2025年Q1中国区业务同比增长24% [1] - 2025年Q1净亏损收窄至1.64亿元,回笼现金流约37亿元 [2] 战略转型 - 剥离ODM业务给立讯精密,聚焦半导体核心业务,推动估值回归行业中枢 [2] - 国际巨头英飞凌、恩智浦2026年预期市盈率约14倍,国内同行平均市盈率25倍,公司估值或被低估 [2] - 追加2-4亿元回购计划,彰显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7] 研发与产品 - 模拟与逻辑IC产品线收入占比达16.02%,2025年Q1同比增长20%,占比超17%,Logic IC出货量全球第二 [3] - 推出车规级MicroPak XSON5封装逻辑IC,适用于ADAS等汽车应用场景 [3] - 模拟芯片研发团队扩大,2025年预计超200颗料号量产,涵盖PMIC、信号链等领域 [3] 第三代半导体 - 推出车规级1200V SiC MOSFET,覆盖电池储能、光伏逆变器等工业场景 [4] - GaN产品覆盖40V-700V电压规格,在快充、通信基站等领域量产 [4] - 拟斥资2亿美元研发SiC、GaN,临港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完成认证并量产 [4] AI与市场机遇 - AI服务器MOSFET产品使用价值为非AI服务器的10倍,AI数据中心/AI服务器增长较快 [5] - GaN器件提升数据中心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耗,适应AI算力需求 [6] - GaN FET芯片在消费电子快充客户中量产,巩固高效能半导体领先地位 [6] 行业趋势 - AI算力爆发推动功率半导体需求,端侧算力发展带动汽车、手机等终端应用 [6] - 机器人行业受益于AI技术,公司有望凭借客户资源助力产业落地 [6] - 半导体国产替代与全球能源转型为公司提供长期增长动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