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Phi X

搜索文档
车圈“苏超”,盐城的高光与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8:18
公司发展历程 - 1996年悦达集团访问韩国并引进起亚Pride生产技术 1997年首辆悦达普莱特下线[1] - 2001年东风公司 悦达投资和现代起亚集团三方组建东风悦达起亚合资公司[2] - 2016年悦达起亚达到年销量65万辆的巅峰 2017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36万辆 同比降幅45%[3] - 2021年东风集团退出合资公司 悦达集团全资持股悦达起亚[3] - 2023年上半年悦达起亚累计销量12.4万辆 同比增长13.2% 其中出口6.3万辆占比50%[3] 新能源汽车转型 - 2017年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在盐城成立 获得地方政府资金和资质支持[3] - 2019年华人运通通过长期租赁方式接手悦达起亚第一工厂并获得造车资质[4] - 高合首款车型HiPhi X定价57-80万元 2021-2023年年销量维持在三四千台水平[4] - 2024年初高合停工停产 债务规模达228亿元[4] - 悦达起亚推出EV6和EV5纯电车型 2023年悦达集团向一汽奔腾投资1.66亿元持股1.9741%[5] - 一汽盐城基地2023年5月投产 主要生产奔腾小马等新能源车型 预计2024年底产能达15万台[5] 行业合作模式 - 悦达早期通过YQZ6370客车代码规避轿车生产资质限制[2] - 地方企业通过引入大型汽车集团获取轿车生产资质 包括一汽入股海马 上汽入股奇瑞等案例[2] - 盐城地方政府通过东海岸基金 悦达集团和盐城国投共同出资支持华人运通[4]
造车也有“苏超”,谁是“江苏一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20:37
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 - 常州、南京、盐城、镇江、苏州五市占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93 7% 其中常州以80万辆产量领跑 占全省65% [4][31] - 南通早期激进招商但遭遇多起骗局 如皋累计投资超300亿元却未能进入前五 现转向零部件配套 [7][8][11] - 南京本土品牌薄弱 2023年产量20 1万辆仅为合肥三成 历史项目博郡、拜腾等均失败 [12][16] 重点城市发展路径 **常州** - 2016年起精准投资理想和比亚迪 理想纯电工厂2024年落地 本地供应链配套率达60% [27][30][31] - 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97% 3400家相关企业支撑 2024年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31] **盐城** - 合资时代依托悦达起亚 2016年销量65万辆 现转型依赖高合和出口 上半年悦达起亚出口占比50% [18][23] - 高合定位高端但错配市场 首款车型HiPhi X售价57-80万元 现与一汽合作新能源项目 [22][23] **南通如皋** - 2009年最早布局新能源 陆地方舟等企业产能曾达26万辆 但遭遇赛麟等骗局损失数百亿 [8][9] 产业特征与挑战 - 江苏13个地级市曾拥有20个主机厂 形成"材料-零部件-整车-充换电"全链条 [33] - 深圳2024年产量293 53万辆为江苏两倍 省内需从"散装"转向协同发展 [33]
被卷死的汽车品牌,留下百万辆“孤儿车”
36氪· 2025-06-06 09:03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行业在激烈竞争和快速变革中,部分车企因经营不善、缺乏核心技术或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导致大量"孤儿车"出现,即没有车企背书的车辆,车主面临维修保养困难、车辆贬值等问题 [1][3][12] - "孤儿车"数量已超百万辆,涉及哪吒、威马、高合、众泰等多个品牌,且未来可能继续增加 [3][23] - 车企倒闭后缺乏对现有车主的维护机制,将矛盾转嫁给车主与维修店,车主权益受损严重 [12][20][23] - 行业淘汰赛是市场规律,但需要建立机制保障车主权益,这需要车企、供应链、监管等多方共同解决 [24][26][30] 行业现状 - 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激烈变革期,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加速了弱势车企的淘汰 [24][26] - 被淘汰的车企如哪吒、高合、威马等曾有过高光时刻,但因决策失误、缺乏核心技术或资金问题而陷入困境 [6][8][10] - 行业存在过度竞争问题,中国可能不需要70多个主机厂和100多个品牌,市场将向少数胜出者集中 [26][30] 车企案例 - 哪吒汽车:2022年以15.2万辆年销量登顶新势力销冠,但2024年陷入停摆危机,母公司申请破产重整,工厂停工,43.88万车主受影响 [6][16][23] - 高合汽车:曾夺得50万以上豪华电动车销量冠军,但因缺乏自研技术、虚假宣传等问题销量下滑,最终停摆,累计销量1.37万辆 [8][10][23] - 威马汽车:曾年销量仅次于蔚来,2020年获D轮100亿融资创纪录,但2023年倒闭,累计销量9.6万辆 [8][23] - 众泰汽车:靠模仿起家,2016年销量超33万辆,但缺乏核心技术最终停摆,累计销量88.49万辆 [12][22][23] 车主困境 - 车主面临维修零件缺货、保修无响应、需自费高价维修等问题 [17][20] - 车辆残值大幅贬值,如哪吒S增程版2年后残值仅剩6万元,不足原价17.58万元的零头 [13][14] - 部分车辆出现严重故障如无法用电、油门失灵等,但因车企倒闭无法解决 [20] - 保修流程中断,维修店因无法报销而停止保修服务 [20] 行业问题与建议 - 现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要求车企保证至少10年配件供应,但新势力车企难以落实 [28] - 需要加强监管,规范行业竞争,建立车主权益保障机制 [28][30] - 部分车企如极越、讴歌在退出市场后仍能提供售后服务,可作为行业参考 [26] - 行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需要承担对用户的责任,避免让消费者成为淘汰赛的代价 [31]
中东土豪的钱难救高合
36氪· 2025-06-03 19:40
「核心提示」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约1.43亿美元,新公司由海外资本EV Electra Ltd.控股,持有69.8%的股 份,此前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仅持有30.2%的股份,公司法人也由EV Electra的巴勒斯坦裔创始人Jihad Mohammad担任。 据《豹变》独家了解到,高合汽车已经在上个月向部分一线老员工发送一份非公开的调查问卷,询问高合汽车恢复运营之后,产线生产优先考虑老员工的 情况下,员工回流的意愿有多高。 与此同时,高合汽车原先部分配件企业也陆续在4月底收到了高合询问的复工问询,大致围绕着工厂复工生产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的准备,以及供应商恢复 零部件供应的时间和债务偿还的金额和方式等。 从高合推出的一揽子复工计划可以看得出,在极力准备复工的同时,高合也在对复工所需的资金做出准确评估。目前,高合复工能够支配的现金流并不理 想。 一位高合的前员工向《豹变》透露,高合的产线基层已经大规模遣散,不论是二次返聘老员工还是招聘新员工都需要时间。但是,只要资金到位,复工并 不困难。高合工厂所在的盐城,汽车上下游配套很多很全,操作工都带经验,问题还是资金 ...
“烂尾”新势力的救赎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09:35
JODDOD IDOOOOOOOO 00 ODDODDODDOD 00 00000000000 00000000000 PARTY BEA 10 的图书馆 4 8 LE SE GIS NEW 5月22日,一则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汽车行业的舆论场,立即引起了公众的热烈讨论——曾经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停摆困境的新势力车企高 合汽车,在中东资本1亿美元的注资支持下,宣布"复活"。消息一经发布,让人觉得那些已经"停摆"的新势力,似乎又有复活的希望了。 1亿美元撬动157亿债务"冰山"? 高合汽车的"复兴"计划,是因为有人愿意出钱了,黎巴嫩电动车企EV Electra以69.8%的股份比例投资1亿美元。根据计划,这笔资金将被用于重启盐城工 厂,让曾经沉寂的生产线再次启动,同时恢复HiPhi Y和HiPhi Z两款车型的生产。这两款车型曾是高合汽车在市场上的明星产品,承载着品牌向上的希望。 然而,当揭开这层华丽的外衣,显露出的是母公司华人运通高达157.81亿元的负债总额,以及228亿元债务重组这一尚未解决的挑战。那座由巨额债务堆砌 的"冰山",正横亘在高合汽车"复兴"的道路上,冰冷且沉重。 新投资者EV Elec ...
高合汽车“复活”背后,重注新能源的“江苏肯尼亚”
虎嗅· 2025-05-27 21:17
高合汽车重组与盐城新能源产业动态 - 黎巴嫩车企EV Electra计划投资10亿美金在盐城成立新公司,推动高合汽车工厂复工[1] - EV Electra承诺未来3年实现不低于10万辆或30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2] - 高合汽车盐城工厂将进行智能化绿色技术升级改造,总投资1796.07万元,预计10月完成[5][6] - 改造后工厂年产能达15万辆,涵盖X/Y/Z三款车型(3.75万/3.75万/7.5万辆)[7] 悦达起亚发展现状 - 2023年国内外销量16.6万辆,海外占比48%达8万辆[19] - 2024年国内销量24.8万辆,出口36.4万辆(占比2/3),覆盖76个国家[21] - 2024年前4月国内销量7.8万辆(同比+12.7%),4月单月2.2万辆(同比+11.8%)[23] - 计划投资1.88亿元升级4.0智能工厂[24] 盐城汽车产业布局 - 悦达起亚第一工厂2019年起租给华人运通(持股20%)生产高合汽车[25][26] - 高合工厂配备130台库卡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实现"零负担"生产[28] - 一汽与悦达合资新能源工厂年产10万辆,奔腾小马7个月销售8.2万台[31][34] - 园区聚集凌云汽配、德昌电机、佛吉亚等顶级零部件供应商[51] 盐城新能源产业链 - 动力电池建成产能55GWh(全国第二),在建180GWh[54] - 弗迪电池(比亚迪)年产30GWh,SK新能源57GWh(江苏最大外资项目)[56][57] - 蜂巢能源22.3GWh、耀宁科技12GWh等百亿级项目落地[58] - 2023年前4月新能源产业开票111.9亿元(同比+174%)[59] - 宁德时代布局零碳园区、虚拟电厂等示范项目[60][62]
高合汽车迎中东“白骑士”,停摆一年百亿债务危局待解
贝壳财经· 2025-05-24 11:26
公司动态 - 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公司与黎巴嫩公司EV Electra Ltd合资成立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1] - EV Electra Ltd创始人Jihad M.Mohammad在社交媒体透露与高合汽车合作,可能已赴上海与高管会面[4][6] - 高合汽车旗下3款产品HiPhi Y、Z、X已登陆EV Electra Ltd官网,官网可跳转至高合汽车官网[8] - 高合汽车官网可正常访问但未更新,App可正常使用但无最新信息发布[12][13] 财务状况 - 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公司已启动预重整工作[14]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华人运通系公司合并口径资产总额59.83亿元,负债总额157.81亿元[16] - 预重整期间债权人申报债权金额约228亿元,已初步确认超过100亿元[16] - EV Electra Ltd创始人声称将偿还高合债务并降低产品售价[7][15] 运营现状 - 高合汽车自2024年2月起全面停工停产,目前仅提供基础维保服务[2][12] - 公司尚未复工,无试驾服务,员工人力不足导致官网信息未更新[12] - EV Electra Ltd成立8年但无新车交付记录,资金情况不明[17] - EV Electra Ltd在加拿大、黎巴嫩和瑞典设有办公室,2023年收购NEVS部分资产[17] 行业分析 - 分析师认为EV Electra Ltd能否真正解决高合百亿债务并重启运营存在不确定性[3] - 高合汽车停产一年多后需重新评估供应链、研发团队和工厂状况[18] - EV Electra Ltd收购的NEVS在中国市场无产品上市记录[17] - 合作能否实现量产交付是验证项目可行性的关键[19]
中东土豪注资 高合汽车会“起死回生”吗?
中国经营报· 2025-05-23 12:15
公司动态 - 高合汽车以全新面貌回归,规格不变但价格更低,且无债务负担 [3] - 黎巴嫩初创公司EV Electra Ltd创始人Jihad Mohammad透露高合汽车可能复工,盐城工厂将率先启动 [3] - 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于5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超1.43亿美元,注册地在江苏盐城,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 [5] - 新公司两大股东为EV Electra Ltd(持股69.8%)和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持股30.2%) [5]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5][6] - EV Electra Ltd官网已展示高合汽车企业标识及HiPhi X、HiPhi Y、HiPhi Z三款车型 [6] 资金与股权 - Jihad Mohammad通过EV Electra Ltd对高合汽车投资1亿美元并实现控股 [6] - 华人运通系52家公司合并口径账面资产总额为59.83亿元,账面负债157.81亿元 [7] 市场与产品 - 高合汽车三款产品聚焦高端豪华市场,但市场表现不佳 [7] - 公司亟须开发经济型车型,聚焦10万至20万元价格区间以提升竞争力 [8] - 停工一年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消费者信任度降低 [8] 行业竞争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高合汽车产品竞争力明显下降 [7] - 竞争对手不断进步,高合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7] 复工前景 - 高合汽车获得1亿美元融资或将实现"复活",但后续发展面临挑战 [7] - 复工后短期内可能继续生产老车型,难以推出新车型 [7] - 1.4亿美元资金可能不足以偿还欠款,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仍存不确定性 [8]
小米YU7正式发布!雷军:价格19万9不可能,全面对标Model Y;高合汽车复活,欲降薪召回员工;深圳知名大卖森合创新宣布解散
雷峰网· 2025-05-23 08:11
深圳森合创新解散 - 深圳森合创新因团队重组、制造难题和资金限制宣布解散,所有业务关停[2][4] - 公司2023年获得亿元融资后无后续资金支持,高成本模块导致烧钱速度加快[4] - 产品Oasa R1采用LiDAR-Vision Perception技术,但适用面积仅1500平方米,远低于国内竞品的3000-7000平方米[5][6] - 相比富世华、追觅等行业龙头,公司在产品竞争力和品牌认知度处于劣势[6] 小米汽车发布YU7 -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全面对标特斯拉Model Y[2][10] - 车身尺寸达5米长、3米轴距,公布宝石绿等三款配色,另有五款配色待发布[10] - 雷军否认19.9万元售价可能,暗示价格将在30多万元区间[10] - 产品强调安全性能,配备四重制动机制和50项被动安全测试[11] - 搭载小米玄戒O1芯片,安兔兔跑分超300万分,雷军宣布未来五年研发投入2000亿元[11] 高合汽车复活进展 - 黎巴嫩商人通过EV Electra出资1亿美元控股高合汽车,持股69.8%[14] - 公司启动盐城工厂复工环评,维持15万年产能,正在召回员工但需接受20%降薪[13][14] - 新公司江苏高合汽车注册资本1.43亿美元,EV Electra官网展示高合三款车型[14][15] - 此前高合因销量低迷、资金链断裂在2024年初陷入停产危机[14] 理想汽车动态 - 理想汽车引入22级芯片专家张开元,向CTO谢炎汇报,加速马赫芯片量产[2][17] - 内部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其中增程L系列52万辆、纯电产品12万辆[22] - 为保持盈利进行成本控制,费用预算相比原70万辆目标有所削减[22] - 2024年理想以50万辆销量位居新势力冠军,2025年目标仍保持行业头部位置[22] 电动车行业动态 - 福特CEO称中国车企研发速度仅为传统车企一半,比亚迪全球新能源车规模已超特斯拉[2][28] - 特斯拉欧洲4月销量同比暴跌46.2%至7908辆,Model Y销量腰斩51.1%[2][31] - 马斯克改口承认比亚迪现具强大竞争力,与2011年态度形成鲜明对比[30] 科技公司动态 - 谷歌将广告引入AI搜索模式,可能整合到AI回答中,首季广告收入达668.9亿美元[32][33] - 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不看好仿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认为无需严格复制人类形态[29] - 昆仑万维天工超级智能体上线3小时后因流量过大实施限流[26] - 微软屏蔽含"巴勒斯坦"关键词的内部邮件,引发员工抗议[30] 其他行业动态 - 联想全年营收4985亿元同比增长21.5%,研发投入增长13%,研发人员占比27.8%[24] - 上汽集团按"上车身"和"下车身"整合零部件企业,强化整零协同[24][25] - 快手高管称三四线城市用户可支配收入高,因无房贷压力且消费时间充裕[2][23] - 微信否认朋友圈广告盗用好友信息,称评论均为用户真实互动[2][25][26]
中东资本出手,高合汽车突然“起死回生”?
第一财经· 2025-05-22 22:17
高合汽车破产重整与黎巴嫩资本入主 - 高合汽车运营实体华人运通于2024年8月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预重整程序 合并口径账面资产总额59.83亿元 负债157.81亿元 [3][4] - 2025年5月22日新成立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43亿美元 黎巴嫩电动车企EV Electra Ltd持股69.8% 华人运通持股30.2% [1] - EV Electra Ltd将高合三款主力车型HiPhi X/Y/Z置于官网首页 海外报道称其收购了"中国知名电动汽车品牌" [2][7] 中东资本布局与战略合作 - 2023年6月沙特投资部与华人运通签署400亿元协议 拟成立合资企业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制造 [5] - 2023年11月沙特PIF计划以30亿美元估值投资高合汽车 拟注资至少2.5亿美元 [5] - 沙特通过电动汽车投资推动经济多元化 减少对石油依赖 [5] EV Electra Ltd全球扩张战略 - 公司起源于黎巴嫩 在中东/欧美多国设分支机构 正收购意大利汽车工厂以提升欧洲产能 [1][7] - 通过收购中国电动车品牌增强技术能力 拓展新国际市场 [7] - 创始人Jihad Mohammad出任新合资公司法定代表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