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全方位提升海洋文化影响力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23
海洋文化战略定位 - 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资源禀赋 [1] - 海洋文化具有兼容并蓄 包容创新的特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多方面重要作用 [1] 传统文化传承价值 - 海洋文化承载中华民族海洋精神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途径 [1] - 传承海洋文化有助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增强文化自信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 经济产业发展作用 - 海洋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 低能耗 低污染特点 可优化产业结构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1] - 促进文旅与工业 农业 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衍生节庆活动 科普研学 健康养生 文创产品等多业态 [1] - 系统性挖掘海洋文化当代价值 与海洋生物医药 工程装备制造 智慧海洋等新兴领域形成良性互动 [3] 文化产业创新举措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元宇宙 VR等科技手段推出文创产品和文艺作品 [3] - 鼓励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海洋元素融入建筑装饰 时尚服饰等领域 [3] - 通过提炼文化IP和创新产品包装设计 打造兼具文化内涵与品质保障的品牌矩阵 [3] 社会发展赋能路径 - 挖掘海洋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基因 推动传统海洋文化创造性转化 [4] - 完善"文化+科技+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开发海洋+人工智能 海洋+大数据等融合课程 [4] - 通过文化旅游节 体育赛事 民俗技艺展示等活动让海洋文化融入社会生活 [4] 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 以跨区域海洋文化交流为纽带 推动多层次合作和资源互通 [4] - 开发海丝+陆丝文旅线路 设立海洋产业协作区 促进产业对接与人才流动 [5] -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区 构建文化+贸易新业态 [5] 生态环境治理联动 - 弘扬海洋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2] - 在海洋生态保护中践行和合共生理念 通过科学治理和国际合作实现环境修复 [5] - 福建实施碧海工程 在海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可推广经验 [5] 国际交流与合作 - 通过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平台讲好中国海洋故事 增进文化交流互鉴 [2] - 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海洋秩序 助力解决全球海洋治理难题 [2] - 总结海洋治理中国方案 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智慧 [5]
经济实力:家底更加殷实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23
经济总量与增长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 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 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 2024年超过130万亿元 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4] - 2021-2024年平均经济增速达5.5% 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之和[4] - 对世界经济增长年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成为全球最大经济增长动力源[4] 产业与基础设施优势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 220多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5] - 拥有全球最大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及5G基站、风电装机、光伏装机等基础设施[5]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6] -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4亿吨油当量 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1.2万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68%[7] -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 较"十三五"末提升6.1个百分点[7]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 占GDP比重达10.4%[9] - "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占GDP比重18.01% 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9] 内需市场与消费升级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51.4万亿元[10] - 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最终消费平均贡献率56.2% 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10][11] - 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提升至46.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11] 对外开放与投资 - 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部"清零"[12] - 2024年货物进口规模达2.6万亿美元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投资[11][12] - 过去4年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 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民资入股项目[11]
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23
核心观点 -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得到重点推广 通过少耕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实现土壤保护和农业稳产增产 [1] - 四平市2024年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622.9万亩 基本实现适宜地块全覆盖 [1] - 四平市耕地质量综合等级3.76等 高于全国1个等级 高于全省0.7个等级 [2] - 2024年粮食产量98.02亿斤创历史新高 实现21年连丰 正向百亿斤目标迈进 [2] 技术模式 - 梨树模式以减少土壤扰动为核心 具有蓄水保墒 培肥土壤 减少侵蚀三大功能 [1] - 通过农机与农艺融合推进技术升级 2024年重点推动提质扩面和提档升级 [1] 产量表现 - 粮食产量连续21年丰收 2024年达98.02亿斤(约490.1万吨)创历史纪录 [2] - 当前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 强化黑土地保护力度 [2] 区域优势 - 东北黑土区属世界三大黑土带 被称为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 [1] - 四平市耕地质量显著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2]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奋楫前行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23
"越压越强"的经济韧性 "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最高时速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世界首台双结构式硬 岩掘进机……前不久,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举办期间,我国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装备集中亮相, 展示着创新探索的不断突破。 中国经济亦如高铁动车,在风雨中稳健前行。 今年以来,贸易战、关税战的霸凌行径,重创了国际经贸秩序,撼动了全球经济结构。面对"市场难 测"叠加"市场难做"的不利形势,很多分析认为,到了二季度,这一冲击必然体现在中国经济运行的数 据里。 5.3%的"成绩单",打消了上述疑虑。而这一数字的"含金量",并不限于增速超过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 长目标。 在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挑战之下,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在全球主要经 济体中名列前茅。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梳理中国经济向上的逻辑,可以让我们在不确定性中识别确定性,从宏观趋势中把握微观机会,实现个 体、企业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 逆势增长曲线,显示抗压性——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进入6月 份,进出口整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23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新征程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 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引。 把握赋能机理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明确思路,找准主攻方向,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推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实 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 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工业机器人、芯片、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加强原创 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二是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 瞻性布局,突破原有的局部专项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加快建设跨学科、高强度的协 同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兼顾拓展前沿领域科学研发的广度和深度。三 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17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通过多维度宣传活动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推动金融安全环境建设[1][3][6] 宣传活动实施 - 网点厅堂布置"三个上"工程:海报口号上屏 宣传折页上架 公益宣传片上映 并悬挂主题条幅[2] - 设立公众教育区 无障碍坡道 敬老专台 老花镜等便民服务设施[2] - 开展"五进入"户外宣传活动 覆盖社区 校园 乡村 商圈 企业等多类场景[3] 创新宣传形式 - 端午节期间在房山区开展融合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 吸引60余名居民参与[3] - 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案说法"等贴近民众的解说方式[1] - 创新制作防非短视频 线上小课堂等数字化教育材料[6] 专项活动整合 - 在2025年"新质创富大赛"中融入防范非法金融宣传 海淀赛区5家出海企业现场展示[4] - 联合海淀区政府 香港科技青年之家等机构为出海企业提供风险防护支持[4] - 围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展专项宣讲 引导企业建立科学投资决策机制[4] 员工能力建设 - 联合北京市单位举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培训 分析境内外交织的犯罪形势[5] - 6月中旬组织内控合规知识竞赛 设置全员答题 案例分析等环节[5] - 通过以赛代训形式提升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和合规意识[5] 制度化工作部署 - 2025年发布《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计划》 规划6大类23项自主教育活动[6] - 全年以"邮心消保"为主题 持续保障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6] - 践行"枫桥经验"创新普及方式 提升公众金融素养[6]
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领力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12
文化强国建设 -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强调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 新时代推进文化繁荣发展需要在增强文化思想引领力上持续发力 [2] 思想引领力的核心地位 -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思想引领力构成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决定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 [3] - 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这是其先进性的本质所在 [3] - 当前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的核心是思想制高点的争夺,提升思想引领力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关键 [4] 党的文化发展历程 -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彰显了先进文化的思想引领力 [6] -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孕育了革命文化 [7] - 不同历史时期提出文化纲领和目标,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时代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8] 理论创新与文化繁荣 - 坚持"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增强文化思想引领力的前提 [10] -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10]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两个结合"的产物,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党的文化领导权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增强文化思想引领力的关键 [11] -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增进全社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11] - 文化的思想引领力以理论的彻底性为前提,需通过文化载体实现思想与文化的双向互动 [12]
湖北南漳奶产业串起“牛链条”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10
公司业务与运营 - 云上牧歌智慧牧场总投资12亿元 占地1200亩 填补湖北规模化奶源空白[1] - 牧场采用现代化设施 包括挤奶车间 自动清理设备 奶牛佩戴监测脖环和耳标实时监控生理状态[1] - 奶牛饲料使用小麦秸秆 公司与农户签订500吨收购协议 收购价每吨420元 要求秸秆水分降至8%[2] - 每头奶牛年需3.5亩草料供给 公司流转农民土地3万余亩分包给合作社种植牧草 带动3000余户农户增收[2] - 鲜奶蛋白含量达3.6克/100毫升 通过保温罐车运输 207国道接入厂区道路节约半小时运输时间[1][3] 产业链布局 - 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包括牧草种植 奶牛养殖 饲料加工 有机肥生产 乳制品精深加工和牧场观光旅游[3][4] - 云上有品乳制品项目总投资3.5亿元开工 与丰达食品签订协议拟投资3亿元新建肉牛屠宰及加工厂[4] - 与上海申汲环境科技共同投资2亿元建设生物质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处理农作物秸秆和畜牧粪便[5] - 盛科生物年消耗畜禽粪便超10万吨 新增水溶肥生产线 投产后两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5] 政府支持与资金投入 - 南漳县财政局联合金融机构发放专项贷款2.6亿元 争取产业链补贴1200万元[3] - 对种植青贮玉米农户实施每亩300元补贴 创新推出"智慧农业贷"支持项目[3] - 县政府组建10多个部门工作专班 提供项目用地 供电保障 秸秆收储等全周期服务[6] - 着力构建覆盖25家企业强链聚能 推动6个重点技改项目投产达效[6] 技术合作与产业协同 - 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教学实习基地 推动智慧牧场建设和绿色低碳养殖技术[4] - 建立"牧光互补+农废循环"体系 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等高附加值产品[5] - 通过订单化收购模式实现饲草料种植与奶牛养殖配套衔接 降低企业饲草料投入成本[2][3]
治理AI造假起号乱象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10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AI换脸拟声侵权及AI内容标识缺失等滥用乱象 [1] - 专项行动有效遏制虚假新闻与谣言传播 显著提升AI生成内容透明度并降低公众受骗风险 [1] - 监管部门要求平台履行治理责任 建立违规账号"黑名单"并严惩屡犯主体以切断黑灰产业链 [1] 技术发展要求 - 技术提供者需加强安全合规研发 为平台反伪造能力提供底层支撑 [1] - 鼓励公众参与乱象治理并引入专业评估力量 平衡技术创新与真实创作生态守护 [1] - 通过多维度治理推动AI技术真正服务社会 避免技术滥用对网络秩序造成冲击 [1] 商业生态影响 - 社交媒体存在利用AI技术造假快速起号现象 包括伪造外国人唱中文歌、银发养生等内容进行流量变现 [1] - 专项行动直接针对AI技术滥用形成的黑灰产链条 对违规内容传播和账号运营形成高压态势 [1]
千亿镇产业向新再出发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10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有6个GDP超千亿元的镇,分别为广东佛山的狮山镇、北滘镇,东莞的 长安镇;江苏苏州的玉山镇、杨舍镇;贵州遵义的茅台镇。千亿镇是如何炼就的,看看狮山镇的做法。 广东坚美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的焊接加工车间里,数十个机械臂精准挥舞,一块块银白色的铝材经过焊 接、组装、检测,变成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即将运往电池生产厂家。数公里外,广东能飞航空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培训基地内,数百架无人机在学员操控下腾空而起,划出整齐的"8"字航线——这 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基地,累计为行业输送了近8万名无人机综合应用人才。 一边是传统产业向"高"攀升,一边是新兴产业向"新"突破,这是GDP破千亿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狮山镇近年来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缩影。 角逐新赛道、培育新动能。能飞航空的崛起,展现出狮山镇这座"千亿镇"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魄 力。"狮山的'掂水服务'真正做到了'无事不到、随叫随到、讲到做到、服务周到',让我们在创业期尝到 了实实在在的甜头。"能飞航空副总经理梁晓欣说。据了解,为优化企业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狮 山镇出台"掂水服务"6条,为企业精准提供企业融资、增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