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大省稳稳扛起“大梁”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04
经济大省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6省经济总量超过29.4万亿元,占全国比例达44.6%,5省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1] - 广东上半年GDP达68725.4亿元(占全国超1/10),同比增长4.2% 江苏GDP达66967.8亿元,同比增长5.7%,两省差距缩小至1757.6亿元 [2] - 山东、浙江GDP分别突破5万亿元和4.5万亿元,同比增速5.6%和5.8% 四川GDP达31918.2亿元(增5.6%),河南GDP达31683.8亿元(增5.7%) [2] 产业结构与动能转换 - 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增速连续20个月不低于全部规上工业,占比达55% [3] - 河南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 通过"传统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壮大"双轮驱动 [3] - 经济大省加速服务业数字化与专业化转型,现代服务业贡献度持续提升 创新驱动成为最鲜明标识 [3] 内外需协同发展 - 四川省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家用电器类增20.2%、通信器材类增50.8%、新能源汽车增23.1% [4] - 广东省外贸依存度超60%,上半年进出口4.5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 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增6.8%,出口覆盖242个国家和地区 [4] - 经济大省通过"两重两新"政策激活内需潜力,同时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抗风险能力 [4]
“保姆式”农业服务助增收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03
同时,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搭建智慧交易平台,结合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按照"农户点 单、公司派单、合作社接单"的三单共富做法,提供农资供应、畜禽交易、果蔬交易等"一揽子""保姆 式"服务。 倪家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梁鑫告诉记者,目前,汪家墩村集体公司已与5家农资企业建立合 作,取得3个品牌的区域独家代理权。通过规模化运营,农资采购成本降低15%,农机作业效率提高 30%,真正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我们以村'两委'的组织优势取得的决策权和定价权,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促进农业多环节增 效、农民多渠道增收,促使各类农作物亩均节本增效600元左右。"汪家墩村党总支副书记安玉贵说,一 系列改革举措同向发力,产业"小、散、弱"瓶颈问题得以破解,2024年汪家墩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 100万元,实现了土地升值、农民获利、集体增收、产业发展的"四赢"目标。 "只要手机下单,化肥、地膜等农资就能送到田间地头。"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村民王 松山一边在手机上的"倪家营农业智慧交易平台"买化肥一边感叹,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农资服务,省时又 省力。 在农业转型中,汪家墩村通过创新村集体公司 ...
高品质研学旅行需求旺盛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03
研学旅行市场概况 - 研学旅行成为旅游市场中最活跃的细分领域之一 是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1] - 暑期是研学旅行高峰 历史遗迹 非遗技艺 民俗文化等主题产品尤为火爆 [2] - 出境游学产品需求旺盛 部分热门团提前1-2个月满员 形式拓展到户外运动 自然探索等多元主题 [2] 市场需求变化 - 研学旅行需求从传统文化 劳动实践向科技主题转变 例如合肥因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成为新兴目的地 [3] - 家长对研学旅行品质要求提高 亲子研学类产品市场空间巨大 [3] - 家庭教育观念转变 家长参与度上升 推动亲子研学产品发展 [3] 政策与行业发展 - 2016年11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推动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4] - 文旅 教育部门发布研学目的地和实践基地名单 各地推出主题线路和惠民措施 [4] - 研学基地数量显著增长 博物馆 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发特色课程 [4] - 企业向公众开放研学活动 形成多层次 多内容的研学基地体系 [4] - 旅行社 教培机构 互联网平台等超过3万家从业机构进入市场 [4] 产品与服务特点 - 研学旅行产品研发专业 执行成本偏高 需更高人员配比和安全保障 [7] - 行业需探索高质量普惠式发展道路 盘活文教旅存量资源 [7] 行业规范与挑战 - 研学旅行是教育 文化 旅游跨界融合行业 对专业性要求极高 [5][6] - 市场活跃但良莠不齐 需明确准入退出机制和完善监管制度 [6] - 近期实施3项行业标准 需加强资质管理和第三方评价体系 [6]
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全球贸易总体增长但日趋失衡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03
全球贸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主要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影响 [1] - 发达国家贸易增速超过发展中国家,美国进口强劲增长且欧盟出口复苏,部分因企业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预置性增加进口 [1] - 贸易增长区域差异明显,欧洲和北美商品贸易增长强劲,太平洋和西亚地区商品贸易收缩,非洲出口表现强劲 [1] 贸易失衡与多元化 - 全球商品贸易失衡加剧,美国贸易赤字扩大,中国和欧盟贸易顺差上升 [2] - 主要经济体间双边贸易失衡突出且扩大,显示贸易关系持续紧张,包括美中、美欧及欧中贸易 [2] - 贸易多元化趋势加强,中美相互依存度减弱,企业减少对单一伙伴依赖,近岸外包下降,地理距离较远国家间贸易重新扩大 [2] 行业差异 - 化学和制药行业贸易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通信设备贸易大幅下降 [2] - 过去12个月内办公设备和制药业增长最为强劲,显示这些行业在全球贸易中重要性提升 [2] 数字经济挑战 - 数字经济面临市场高度集中问题,影响竞争、创新和消费者选择,发展中国家受影响尤为突出 [3] - 市场集中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数字市场准入受限、消费者选择减少,阻碍其融入数字经济 [3] 政策建议 - 建议企业提高供应链多元化水平,降低对单一伙伴依赖以分散风险 [3] -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贸易一体化,简化贸易程序降低成本 [3] - 发展中国家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数字人才并促进包容性以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3]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迈向发展新阶段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01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数量达346款,完成国家备案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扩大,用户使用比例达80.9% [1] 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 - 国产AI产品实现千亿级参数规模和多模态能力突破 [1] - 生成式AI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领域深度融合 [1] - 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1%,服务业涌现沉浸式文旅、低空配送等新场景 [2] 互联网与县域经济 - 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69.2%,较2024年12月提升1.9个百分点 [2] - 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增强县域产业竞争力 [2] 全球影响力与专利布局 - 中国AI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38.58%,居全球首位 [3] - 中国成为全球AI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60% [3]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 [3] 算力与数据支撑 - 全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 [3] - 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27.4%,支撑AI模型研发 [3] 产业转型与战略方向 - "互联网+"向"人工智能+"跃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 - AI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等全流程深度赋能 [2]
建材业主要指标持续改善
经济日报· 2025-07-25 05:59
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 上半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和市场需求保持稳定,部分产品产量增速回落,产品价格低位波动,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改善 [1] - 行业面临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和内部发展要素调整的双重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和创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水泥行业表现 - 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5.7个百分点,产量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2] - 水泥行业利润总额预计达到150亿元至16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利润改善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下降20元/吨)和一季度水泥价格阶段性回升(平均成交价386元/吨,同比增长5.4%) [3] - 二季度末行业出现"量价齐跌"现象,上半年积累的盈利优势被快速削弱,下半年盈利压力依然巨大 [4] 创新产品发展 - 墙体材料、轻质建材、石灰石膏等6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隔热保温材料、复合材料等行业创新 [5] - 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形成更大产能,具有单位面积发电量高、弱光环境下性能好、安全性高等优势 [5] - 行业研发透光发电玻璃和光伏瓦等创新产品,推动建筑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6] 绿色转型进展 - 1-5月份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过10%,矿物纤维和复合材料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5.0% [7] - 北新建材利用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2024年共消纳工业副产石膏1523.78万吨 [7] - 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成为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基地,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达100%,预计全年风力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40万吨 [8]
日本政治形势加剧经济不确定性
经济日报· 2025-07-25 05:58
当地时间7月20日,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落下帷幕。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过 半数席位宣告失利,加之在此前的众议院选举中,自公执政联盟也未取得过半数议席,形成了执政联盟 在参众两院均失去主导权的"扭曲国会"局面。由于党内"极限施压",日本首相石破茂政权岌岌可危。选 后日本政治形势面临深度调整,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日本国会参议院共设248个议席,议员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一半。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共有522名候 选人争夺125个议席,自公执政联盟必须拿下其中的50个席位才能保证议席数过半,然而最终自公执政 联盟仅获47席,宣告选举失利。分析认为,执政联盟失利主要有三大原因。 二是"政治黑金"影响仍存,执政联盟选举接连失利形成惯性。受"政治黑金"问题影响,自公执政联盟在 众议院选举和东京都议会选举中接连失利,已经为此次参议院选举失利奠定了负面基调。日本民众对自 公执政联盟长期占据政坛主导地位的格局产生厌倦情绪,希望更多在野党参与执政。 分析普遍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日本政局将面临重要调整。石破茂政权能否顶住党内"极限施压",新政权 是否会浮出水面;自公执政联盟失去国会主导权后,将如 ...
让更多特色成果落地结果
经济日报· 2025-07-25 05:58
"十四五"以来,陕西省发挥科教资源富集等优势,因地制宜,链群同构,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 与农民增收致富相协调,迈出了坚实步伐。但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对群众增收牵引支撑作用还不够等短 板依然突出。未来,要着力以产业创新推进乡村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加速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 动。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整合全链条各个环节、各个主体,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联农带农方式,确保农民能获 利、多得利。支持联农带农主体壮大,更加关注大型农业企业、上市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产业组织对家 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型微型农业企业等的辐射作用,增强抵抗风险能力。提升利益联结机制稳定 性,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普通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社会化服务,着 力构建"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长效机制。 提升产业发展含新量。着力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与应用,畅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让更多创新成果在特色 产业强链延链中落地结果,真正让科技赋能产业,让产业富裕农民。发挥好杨凌示范区作用,加大科技 小院、科技试验站等开放平台布局,围绕种植养殖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惠 农政策等内容,绘制特色农业需求技术清单、需求清单、成果 ...
丰富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经济日报· 2025-07-25 05:58
作为资源链接者,可进一步丰富供给策略。立足国际、国内、省内3个圈层,上合示范区已初步构建以 上合示范区为枢纽、国内外其他开放平台为支撑的联动开放格局。在此基础上,还需集聚更多资源、耦 合生态,建立打通堵点的机制,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源,丰富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在贸易服务方面, 要精准链接国内外相关经营主体和贸易资源,加速打造服务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发展的"数据母港"和"实 践蓝本";深入研究分析与上合组织国家在资源要素互动耦合中的难点,输出集成解决方案。 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保障。上合示范区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是中国 面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应进一步发挥好平台搭建者、资源链接者、方案提供者的作 用。 打造国际公共产品艰难复杂、任重道远。应畅通上下沟通机制,赋予上合示范区关键性支持政策,加快 构建特色政策支撑体系,切实提升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质效,努力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公共产品平 台。 作为平台搭建者,可进一步拓展供给空间。在已搭建上合经贸综服平台、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 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纵向深耕内涵,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源源不断供给产业、场 景、生 ...
上合示范区的共赢样板
经济日报· 2025-07-25 05:58
上合示范区核心定位与功能 - 上合示范区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围绕提升物流、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开展制度及模式创新 [1] - 示范区承担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使命,为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痛点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1] - 已梳理出五大类26个方面堵点难点问题,搭建三大类11个强属性平台载体,形成"上合工具箱" [2] 线上平台建设成果 -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是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个国际专区,拥有三大功能八大模块,提供全周期综合服务 [3] - 平台注册企业数量达2.2万余家,累计保障超5000亿元贸易额 [3][4] - "信用上合"跨境信用平台覆盖216个国家和地区6亿家企业,提供超1亿次信用查询 [4] 线下平台与活动成效 - 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是全国首个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上合国家文化体验基地,启用两年来举办活动100余场 [4] - 上合投资贸易博览会已成功举办3届,2025年展会吸引超40国驻华使馆和500家机构参展 [5] - "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形成全链条生态体系,在俄罗斯等国设立海外仓展示中国产品 [6] 物流体系建设进展 - 青岛已开行中欧班列4300多列,常态化运行32条国际路线通达23国 [7] - 青岛港拥有外贸航线超230条,通达180国700多个港口,2024年新增10余条"一带一路"航线 [7] - 胶东国际机场开辟5条国际航线,2024年国际运输货值700多亿元 [7] - 开通8条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形成"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国际交通枢纽 [8] 金融与法律服务创新 - 推出"易融链"等金融产品,实现线上单据审核最快半天放贷 [9] - 备案320余只创投风投基金,注册规模近260亿元 [9] - 上合"法智谷"平台引入30余家律所和10余家专业机构,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9] 国内外联动机制 - 与国内27省32家平台及21个口岸城市建立合作,联合40个产业园组建产业园区联盟 [10] - 推动产业链整体出海模式,确定智能家电等8个重点产业 [11] - 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完成2万多人次培训,加强人才交流 [11] 制度创新突破 - 建立全国首个上合组织国家技贸评议基地,完成309项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 [14] - 推动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AEO国际互认,降低企业查验率 [15] - AEO认证企业享受优先通关待遇,显著节省资金成本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