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搜索文档
金价虽高难抑投资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9
黄金消费量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505 205吨 同比下降3 54% [1] - 黄金首饰消费量199 826吨 同比下降26% 高金价抑制消费但轻克重高附加值产品仍受青睐 [1] - 金条及金币消费量264 242吨 同比增长23 69% 地缘冲突与经济不确定性推动避险需求 [1] - 工业及其他用金41 137吨 同比增长2 59% 金盐需求回升带动增长 [1] 黄金交易所交易情况 -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单边16 786 870吨 同比上涨12 7% 成交额单边12 1180万亿元 同比上升56 46% [1] - 黄金品种成交额占上金所全部商品成交额比重由96 27%提升至97 58% [1] -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单边75 477 958吨 同比上涨88 39% 成交额单边44 4429万亿元 同比上升149 17% [2] - 黄金期货期权成交额占上期所全部商品成交额比重由16 56%提升至33 54% [2] 黄金投资产品 - 国内黄金ETF增仓量84 771吨 较2024年同期增长173 73% [2] - 截至6月底国内黄金ETF持仓量达199 505吨 [2] - 上海黄金交易所香港国际板仓库正式启用 上线香港交割黄金合约 [2] 黄金价格走势 - 6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3 287 45美元/盎司 较年初上涨24 31% 上半年均价3 066 59美元/盎司 同比上涨39 21% [3] - 6月底上金所Au9999黄金收盘价764 43元/克 较年初上涨24 50% 上半年加权均价725 28元/克 同比上涨41 07% [3]
推进乡村振兴上台阶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9
1300多亿斤总产量的背后,是8759万亩高标准农田、200亿斤仓容、全程机械化与数字农业的硬核支 撑。更值得品味的是一个个"增值故事":永城面品、正阳花生、台前羽绒……一条产业链就是一条价值 链。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把初级农产品变为终端消费品,把"卖原料"变成"卖品牌",能够使农民 在价值链上获得更多收益。 "十四五"时期以来,河南把乡村振兴作为"国之大者",以产业强基作为"压舱石",以文化铸魂提振"精 气神",以治理增效夯实"承重墙",在广袤田野上书写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产业强基,首先强在粮食安全。河南牢记"中原粮仓"使命,8500万亩小麦、5700万亩玉米、2000万亩花 生,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变成实打实的产能。 河南"四议两公开"覆盖所有行政村,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数字平台、网格管理、议事协商、红白理 事会,看似碎片化的创新,共同织就一张"一网统管、一格多能"的治理网,让公共服务像快递一样精准 直达。 面向未来,河南提出富民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直指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农民持续增收。可以预 见,当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在乡村同频共振,中原大地必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篇章。 ...
防范“高评高贷”衍生房贷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7
行业现象 - 不法中介机构通过"高评高贷"手段故意拉高房产评估价格 使银行批复贷款额度超过实际购房成本 实现购房者零首付并套取额外资金 [1] - 当前房贷首付比例已下调至15% 若将600万元市值房产评估至800万元 按15%首付计算可获120万元首付和680万元贷款 买家除覆盖全款外可套取80万元超额资金 [1] - "高评高贷"现象长期存在 房价上涨时可掩盖风险 但房地产市场下行时潜在金融风险将凸显 [1] 监管政策 - 监管政策明确禁止"零首付"购房 严禁房企、中介违规提供首付融资 禁止互金机构和小贷公司提供"首付贷"等购房融资服务 [2] - 金融监管部门需出台配套政策打击套贷骗贷 强化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 对金融机构配合造假行为予以打击 [2] - 金融机构需严格审核房产评估报告 发现评估价明显高于市场价值或存在虚假信息时应停止放贷 [2] 法律后果 - 买卖双方共同造假参与"高评高贷"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买家断供套贷或涉嫌贷款诈骗罪 卖家配合操作或构成共犯 [3] - "高评高贷"导致合同因虚假陈述损害银行利益时 交易可能失去法律效力 金融机构可要求提前还款 卖家需承担返还款项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有机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7
行业战略价值 - 有机肥在提升土壤健康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1] - 土壤有机碳每提升1吨/公顷,作物稳产性可提高3%至5% [1] - 有机肥产业在推动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生物肥料企业数量超4500家,年产量达4500万吨,登记产品超1.5万个,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1] - 中国有机肥用量约为4000万吨(纯养分),占资源总量的59.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有机肥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2] 全球市场机遇 - 2028年全球有机肥市场规模预计达2270亿美元,2030年突破3000亿美元 [2] - 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 [2] 区域发展案例 - 甘肃省甘南州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发展有机肥产业,构建农林牧并举、产加销贯通的产业循环体系 [2] - 黄河流域作为重要生态屏障和农牧业基地,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关系区域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技术与发展方向 - 未来有机肥产业将向"精准高效、功能复合、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3] - 需加强推广秸秆还田、粪肥还田等绿色种养循环模式 [3] - 应严控有机肥原料安全,防止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 政策与行业建议 - 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链整合 [2] - 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携手构建黄河上游绿色农业新高地 [2] - 加强黄河流域沿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绿色农资产品创制与推广力度 [3]
在规范化经营中寻求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7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住房租赁条例》是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化、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和规范指引 [1] - 条例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住房租赁企业及经纪机构进行引导与监管 [1] - 条例完善了住房租赁领域的法律制度,为行业创造更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 [2][3] 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机遇 - 国家将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 [1]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前30位住房租赁企业累计开业房源135.9万间,市场机构化率仍较低 [1] - 专业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将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住房租赁企业监管要求 - 住房租赁企业需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人员和管理服务能力 [1] - 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 [2] - 达到规定标准的自然人和"二房东"适用住房租赁企业监管规定 [2] 经纪机构监管要求 - 经纪机构发布房源前需履行信息核对和实地查看责任 [2] - 收费服务项目需明码标价 [2] - 对违规行为设置罚款和行政处罚条款 [2] 市场规范效果 - 条例明确住房租赁企业和经纪机构"要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行为准则 [2] - 规范有助于整治市场乱象,稳定长期租赁关系 [2] -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3]
文化新业态百花齐放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9万亿元大关,达到191423亿元,同比增长7 1% [1] - 文化服务业实现营收109134亿元,同比增长7 4%,占全行业比重达57 0%,贡献率高达59 1% [1] - 文化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分别实现营收49609亿元和32679亿元,增速分别为7 1%和6 2% [1] 产业结构与转型 - 文化服务业展现出强劲引领力,形成"服务主导、制造协同"的健康发展格局 [1] - 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4 8%,比上年提高1 6个百分点 [2] - 文化新业态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传统产业积极拥抱文化创意元素 [2] 科技赋能与创新 - AI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内容的高效率生产,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广泛应用 [2] - 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出沉浸式文旅体验、数字阅读、云演艺、线上艺术拍卖等新业态 [2]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R&D经费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 7% [2] 消费与市场潜力 - 文化消费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释放巨大潜能,成为拉动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创新活力与深厚根基,日益成为塑造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1]
给金融销售乱象套上紧箍咒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7
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规范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义务,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1] - 适当性管理要求金融机构根据产品属性和客户需求进行匹配,遵循"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 [1] 适用产品分类 - 投资型产品需具备"收益不确定性"和"可能导致本金损失"特点,要求金融机构划分风险等级并动态管理 [2] - 保险产品需分类分级管理,与销售资质分级衔接,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和财务评估 [3] - 投资连结型保险等产品需额外开展产品风险评级和投保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 [3] 行业实践与准备 - 明亚保险经纪已提前将保险产品分为四类,并建立四级销售资质认证体系,要求学历、从业年限及考试达标 [3] - 合作保险公司已落地执行风险评估要求,但操作流程存在差异,《办法》将推动执行标准统一 [3] 合规与监管方向 - 金融机构需设计标准化告知话术和风险提示流程,确保录音录像及电子留痕合规 [4] - 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行业自律组织建立规范,加强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监督,提升消费者风险意识 [5] 行业影响 - 《办法》填补监管空白,统一银行、理财、信托、保险等行业的投资者保护标准 [4] - 金融机构面临更高合规要求,投资者保护水平预计将显著提升 [4]
多元灌溉抗旱无忧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5
盛夏的清晨,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小冀镇高标准农田里,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指导老师赵亚南在玉 米地里,俯身注视着一条条黑色滴灌带。"轻按这个开关,水肥混合液就能顺着滴灌带精准送到玉米根 部。"赵亚南一边向种粮大户李绍林演示操作,一边叮嘱道:"现在玉米正处在抽雄关键期,水肥要喂得 及时又精准。" 田间的滴灌带如同密布的"毛细血管",每隔30厘米就有个针眼大的小孔,晶莹的水滴裹挟着养分缓缓渗 出,沿着土壤缝隙渗入玉米根系。李绍林流转的500余亩地里,玉米、大豆错落生长,滴灌系统正有条 不紊地作业。"往年大水漫灌,不仅费水,高温天气还容易让根部受涝。现在用这浅埋滴灌,在设备全 部开启的情况下3天就能把所有地浇一遍,而且能节省一半的用水量。"李绍林扒开土层说,"你看这墒 情,玉米肯定能长好。" 在新乡县,滴灌技术只是抗旱保苗的利器之一。沿着人民胜利渠畔的田埂前行,只见黄河水顺着新修缮 的支渠分流到翟坡镇农田。种粮户郑纪昌站在渠边,看着水流漫过干裂的田垄。"前两天玉米叶子卷得 像麻花,引黄河水浇了两天,现在你再看这叶片,又挺又绿!"郑纪昌指着自家玉米地说,"往年靠井 灌,电费成本高不说,遇上旱情还得排队。现在河灌加井灌, ...
印度经济触底回升面临挑战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5
印度经济宏观利好因素 - 利率周期转入宽松、流动性充裕、原油价格回落及季风正常等宏观因素支撑印度经济增速触底回升 [1] - 政府支出持续发力、私人投资增长及房地产复苏有望推动中期投资增长 [1] - 多重宏观经济利好因素推动印度经济增长周期触底反弹 未来数个季度经济增速或回暖 [1] 印度"无形贸易"表现 - 印度服务进出口和跨境私人汇款等"无形贸易"收入大幅增长 2024-2025年达5765亿美元 超过商品出口额4418亿美元 [2] - 服务出口额从2003-2004年的269亿美元增至2024-2025年的3875亿美元 [2] - 私人汇款额从2003-2004年的222亿美元增至2024-2025年的1354亿美元 主要来自海外印裔 [2] - "无形贸易"抗风险性强 免受全球经济周期波动和地缘冲突影响 且不依赖政府贸易协定或补贴 [2] 印度工业表现疲软 - 2025年5月印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2% 低于上月修正值2.6%和市场预期2.4% 为2024年8月以来最低增速 [3] - 制造业生产同比增长2.6% 较上月3.1%增幅放缓 发电量收缩5.8% 扭转上月1.7%增幅 [3] - 矿业产出收缩0.1% 延续4月份0.2%降幅 [3] - 工业疲软可能限制私人投资增长对整体经济的贡献 [3] 全球贸易环境挑战 - 印度商务部团队将访美就关税争端和双边贸易协定谈判 农业和汽车领域成为焦点 [4] - 美国要求印度在农业和汽车领域作出较大让步 [4] - 印度经济韧性较强 但能否实现触底回升取决于政府经济政策和外交方略成效 [4]
释放毕业季消费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5
毕业季青年消费新趋势 - 青年消费市场呈现向"新"而行特点 数码类产品(三脚架/云台 运动相机 数码相机 无人机)和户外类产品(户外器材 户外长椅 户外桌 户外储物柜)销量大幅增长 DIY文创和拍照衣服搜索量也大幅增长 [1] - 青年群体消费需求呈现新特征 既重视"性价比""质价比" 又重视"颜价比""心价比" 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仪式感 体验感 认同感等情感需求 更青睐数码产品 组队出游 私人定制等兼具实用价值与情感意义的产品和服务 [1] 推动因素分析 - 政策供给方面 有关部门对手机 平板 智能手表(手环)三类数码产品实施购新补贴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 减轻青年人消费成本 [1] - 技术赋能方面 高效电商购物渠道 精准AI个性化推荐 便捷AR虚拟试穿试戴试妆等技术为毕业季消费提供更广阔选择空间 [1] 市场发展建议 - 增加优质供给 开发更多"情绪价值拉满"产品和服务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国潮美学文化IP衍生品 鼓励景区推出凭准考证 毕业证享受优惠政策 [2] - 加强业态创新 鼓励打造主题酒店 特色咖啡馆 文创书店 创意市集 "谷子"店等新型消费场所 推动线上社群互动与线下体验场景结合 [2] - 改善消费环境 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优化消费维权快速响应 加强行业自律压实平台责任 加大数据安全保护力度治理信息泄露 算法歧视 大数据"杀熟"等乱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