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搜索文档
“黑科技”在国际军事赛场上大显身手
科技日报· 2025-07-25 10:10
智能裁评系统 - 系统通过高清摄像机和移动终端实现射击精度毫厘级测量,覆盖7个竞赛场地120多个靶位 [3] - 采用显控单元和裁评软件自动生成成绩排名,支持数据实时汇总与视频流推送,提升执裁效率300% [4] - 消除传统人工执裁盲区,运动距离1.1公里的"渗透狙击"课目实现全程无遗漏监控 [3][4] 直播导播技术 - 创新配备多子系统集成方案,包含6大技术模块实现实时直播与多角度画面切换 [5] - 无人机航拍与射手第一人称视角结合,使观众沉浸感提升200%,现场布设10+块巨幕同步呈现 [6][7] - 专业翻译配合实时数据分析,创造视听一体化观赛体验,获参赛国一致好评 [6][7] 信息存储回放系统 - 全流程数据多重备份,支持从刷脸检录到成绩确认的全程追溯,争议判罚准确率提升至99.9% [8] - 铜钱靶纸判定算法化,将25分/20分评分标准编码为像素级识别,误差率低于0.01毫米 [8] - 形成实战化训练数据库,累计存储300+小时高清素材用于战术研究与教学案例开发 [9] 军事科技应用 - 武警部队通过三大系统实现竞赛全链条数字化,执裁人力成本降低50% [1][4][9] - 智能系统覆盖7大高难度课目,包括水上狙击等复杂环境,数据采集维度增加15倍 [3][5][8] - 技术手段使国际比武公平性提升,推动实战训练成果转化效率提高40% [9]
气候变化之下,古建筑如何“未病先防”
科技日报· 2025-07-25 10:02
气候变化对古建筑的威胁 - 全球六分之一的文化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 [1] - 2021年10月山西强降雨导致1783处文物受影响,其中平遥古城61处城墙坍塌 [2] - 全球平均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木材强度下降20%-25%,石材风化速率加快30% [3] - 21世纪以来我国约十分之一的登记保护建筑遗产逐渐消失,每年约2000处建筑遗产消失 [4] 气候变化对古建筑的具体影响 - 极端天气导致古建筑屋顶渗漏、墙体开裂、地基沉降 [2] - 温湿度剧烈变化加速建筑材料老化,彩画及油饰开裂 [2] - 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和生物病害增多,导致构件霉变 [2] - 长期气候波动导致不同时间尺度的问题:1-3年出现霉变、漆膜鼓起;5-10年出现结构性裂缝;10年以上导致地基下沉等 [3] - 敦煌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害以每年2%速度扩散 [4] - 福建土楼青砖强度下降约40% [4] 古建筑保护技术创新 - 良渚古城遗址使用纯天然植物精油抑制苔藓和微生物生长 [6] - 敦煌石窟采用"硅烷渗透+生态固沙"技术使风蚀速率降低60% [7] - 苏州园林采用"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技术使盐结晶破坏率降低70% [7] 古建筑保护面临的挑战 - 基础数据不足,缺乏病害记录和气候变化曲线 [7] - 专业文物保护复合型人才短缺 [7] 韧性保护体系建设 - 需要构建能够快速反应和弹性调适的风险治理体系 [10] - 需要持续监测、记录数据并建立模型,构建全过程干预机制 [12] - 需要建立跨领域协作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与资源共享 [12] - 需要扩大参与维度,整合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力量 [12]
雪域高原架起“空中金桥”
科技日报· 2025-07-25 09:45
西藏民航发展历程 - 1965年3月2日西藏正式通航,初期拉萨机场仅有简易"调度室"和单一塔台,区域航路指挥依赖成都代管 [1] - 经过60年发展,西藏民航形成"1干7支"机场布局,成为连接西藏与区外的"空中金桥" [1] - 2023年9月20日投用国内最大最高(55.6米)的高高原机场塔台,集成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尖端技术 [1] 空管技术升级 - 1995年前空管基础设施简陋,采用摩尔斯电码/高音喇叭/高频设备,处于"看不到、听不清"的程序管制水平 [2] - 当前塔台配备自动化设备实现飞机监控跟踪/灯光引导,减少通话频次并提升安全裕度 [3] - 广播式自动监视系统/空管自动化系统/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实现飞机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的实时精准掌握 [3] 气象技术突破 - 通航初期气象依赖人工观测,运行仅限于上午,飞机落地不过夜 [4] - 1979年建成气象台站实现塔台通报机组,1993年配套观测设备实现数据自动获取 [4] - 现代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天气雷达构建数据采集/纠错/预报/预警体系,半年航班量突破2万架次 [4]
超声波技术可高效回收燃料电池,防止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
科技日报· 2025-07-25 09:04
燃料电池回收技术创新 -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可有效回收燃料电池中的贵金属等关键资源,同时防止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 [1] - 燃料电池和水电解槽是氢能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核心部件催化剂涂层膜(CCM)含有昂贵的铂族金属,膜电极组件中包含难以降解的氟化聚合物膜(PFAS)[1] - 传统回收方法难以高效分离PFAS膜与CCM,新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浸泡结合水超声处理,成功实现有效剥离 [1] 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新方法操作简便、可扩展性强,无需使用强腐蚀性化学品,大幅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1] - 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连续分层工艺,采用定制刀片式超声波发生器,在高频超声作用下产生微小气泡,可在几秒钟内释放珍贵催化剂,整个过程常温完成 [2] - 该技术提升回收效率,为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未来有望用于氢能产业,实现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环保处理 [2]
全国超12亿人可刷码刷脸进行医保结算
科技日报· 2025-07-25 09:01
医保科技赋能与智能化管理 - 全国超过12 36亿人开通使用医保码 就医买药实现扫码结算和刷脸结算 [1]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从2020年的537万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 38亿人次 增长44倍 [1] - 全面建成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 实现医保业务编码标准全国统一 [1] - 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拒付 追回医保基金3 3亿元 [1] - 构建"异常住院""医保药品倒卖""重点药品监测"等大数据分析模型 精准锁定违法违规行为 [1] - 推进"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建设 动态更新参保人员参保状况变化 [1] 医保基金支出与创新支持 - "十四五"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 13万亿元 年均增速9 1% [2] - 医保基金对于创新药的支出大幅增加 2024年支出是2020年的3 9倍 年均增长40% [2] - "十四五"以来累计有402种药品进入医保药品目录 [2] - 新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已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 [2] 医疗科技与产业升级 - 通过医疗服务价格立项 人工心脏 脑机接口等医疗"黑科技"正从临床试验走向大规模应用 [2] - 引导医疗影像资料"上云" 云存储 云计算技术在医疗领域更加普及 [2] - 推动"航空医疗转运"应用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获得服务场景 [2] - 推动创新成果和服务加快进入临床使用 为医药产业等注入强劲动力 [2]
四川德阳这一企业实现储能产业飞跃式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7-24 21:34
公司发展 - 德阳欣旺达2025年上半年产值达12 9亿元 同比增长221% [1] - 公司以"百亿项目 百日完工"的建设速度奠定发展基础 [1] - 正在推进一条核心生产线 量产后将产出行业容量最大的储能产品 主要应用于储能集装箱等场景 [3] - 生产线预计年内完成验证 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基础 [3] 行业机遇 - 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发展风口 储能需求持续攀升 [3] - 四川作为国家战略腹地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势显著 [3] - 德阳作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具备完善产业链和丰富人力资源 [3] 区域优势 - 什邡经开区提供能源 人力等资源的高效供给 [3] - 德阳 什邡两级政府提供从项目落地到生产运营的全周期支持 [3]
福建龙岩:培育“隐形冠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科技日报· 2025-07-24 18:25
公司动态 - 福建晶旭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6.8亿元建设高频声波滤波器关键器件制备生产线,填补国内氧化镓压电薄膜新材料领域空白[1] - 福建强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创超细金属纤维技术,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成为金属纤维烧结毡国家标准制定单位[2] - 德尔科技突破三氟化氯等电子气体产业化技术瓶颈,填补国内关键材料领域空白,正在推进IPO上市[6] - 赛特新材的真空绝热材料在全球冰箱冷柜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3] - 鸣友新材料成为我国高端(树脂基)碳带领跑者[3] - 福迩金科技建设全球首条富勒烯吨级生产线[3] 行业政策 - 龙岩市2022年8月印发《关于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若干措施》,以"杀手锏"技术和市场潜力为标准建立企业培育A库和B库[2] - 龙岩市科技局领导挂钩服务入库企业,指导企业享受研发投入补助、税前加计扣除、科技贷等政策[3] - 3年多来累计遴选认定46家新材料新能源重点科技企业[3] 产业布局 - 龙岩市组建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开放式产业研究院[4] -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研究院设立含氟材料、稀土材料、能源材料、前沿新材料四大研究所[4] - 建设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 - 研究院获得企业委托项目11项,总研发投资约2000万元[5] 产业集群 - 龙岩市培育形成氟化工新材料、锂电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4条产业链[6] - 2023年引进172个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总投资657亿元[7] - 全市拥有78家规模以上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其中47家为高新技术企业[7] - 上杭县氟化工新材料和长汀县稀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7]
天文学家证实参宿四恒星有伴星
科技日报· 2025-07-24 17:50
天文学发现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天文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到参宿四的一颗伴星 这颗伴星以极近轨道绕行主星 或是造成参宿四6年周期性亮度变化的关键因素 [1] - 参宿四是猎户座中最亮的恒星之一 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红超巨星 半径约为太阳的700倍 体积庞大 肉眼可见 年龄约1000万年 因质量过大而已步入恒星生命的末期 [1] - 参宿四的亮度存在两个周期性的变化 一个周期约为400天 另一个周期长达6年 2019年底至2020年初 参宿四突然大幅变暗 亮度下降近三分之一 被称为"大变暗事件" [1] - 变暗原因是恒星向外抛射的一团巨大尘埃云遮蔽了部分星光 促使天文学家重新分析参宿四的历史观测数据 [1] 观测技术 - 团队借助安装在夏威夷国际双子座天文台的北望远镜上的高分辨率成像仪"Alopeke" 成功探测到这颗恒星伴星 [2] - Alopeke使用的散斑成像技术能有效消除地球大气扰动 实现极高分辨率的观测 [2] 伴星特征 - 这颗伴星在光学波段比参宿四暗6个星等 质量约为太阳的1.5倍 可能是一颗尚未启动核心氢聚变的A型或B型前主序星 [2] - 伴星距离参宿四约为地日距离的4倍 轨道深嵌在主星的外层大气之中 预计其未来1万年内可能会被主星吞噬 [2]
“十四五”公安工作“硬核”成绩单发布 我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
科技日报· 2025-07-24 17:50
网络犯罪打击成效 - 侦办网络犯罪案件51 2万余起 有效保护网络空间安全 [1] - 抓获涉诈黑灰产犯罪嫌疑人36 6万名 拦截诈骗电话124 1亿次 处置涉诈域名网址2521万个 [1] - 捣毁境外诈骗窝点2000余个 抓获犯罪嫌疑人8万余名 遏制跨境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 [1] 社会治理与安全保障 - 中国成为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 刑事犯罪率最低 枪爆案件最少国家之一 [1] - 全面实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工程 警务运行协同高效 [1] - 60余项交管便民措施落地 惠及群众超60亿人次 [1] 知识产权保护成果 - 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售伪劣商品案件15 6万起 [2] - 开展"安芯"专项工作 立案侦办侵犯商业秘密案件576起 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 [2] - 侦破盗版电影传播案件 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盗版网站及App案件 维护院线版权秩序 [2]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 - 公安部联合市场监管 版权等部门建立重大案件鉴定协作机制 [2] - 印发《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强化政策落实 [2]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明确产业发展“路线图”
科技日报· 2025-07-24 17:01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核心内容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正式印发 系统部署四大新兴产业方向及琴澳一体化布局 [1] - 规划提出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产业联动新模式 目标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 [1] 四大新兴产业系统布局 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 - 联动澳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产学研示范基地 [3] - 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 培育数字经济 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产业 [3] 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 - 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 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医药创新研发平台 [3] - 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 建设食品及保健品示范基地 发展"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产品 [3] 文旅会展商贸产业 - 高水平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 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3] - 打造国际影响力展会平台 支持机电电子消费产品展览等科创会展活动 [3] - 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 培育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3] 现代金融产业 - 加快引育各类金融机构 积极培育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4] - 推动跨境金融创新 有序拓展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促进资金自由便捷流动 [4] 琴澳产业一体化布局 文旅会展商贸协同 - 塑造琴澳特色文旅品牌 开发"团进团出"旅游新产品 [6] - 利用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旅客"一程多站"旅游 [6] - 开设旅游跨境大巴专线 探索跨境公交监管新模式 [6]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 加快建设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 [6] - 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现代化 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医疗中心 [6] 特色金融产业 - 加强澳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务 [6] - 推动澳门金融机构参与合作区建设 强化两地金融监管合作 [6] 高新技术产业 - 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 支持科技企业双城发展 [6] - 完善"科创在澳琴"生态圈 [6] 区域协同发展 - 构建"总部在澳门、研发在横琴、生产在珠海"产业合作模式 [7] - 建立澳珠海外联合招商机制 招引重大产业项目 [7] - 共建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 参与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