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搜索文档
期货业多举措高水平开放 推动与国际市场接轨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8
期货市场国际化进展 - 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 对提升中国在大宗商品全球价格影响力意义重大 开放举措构成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组合拳" [1] - 特定品种覆盖能源 金属 农产品 航运等多个领域 外资期货公司持股比例限制全面取消 摩根大通 瑞银期货 摩根士丹利等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2] - 期货公司境外布局成果显著 截至上半年共设立一级子公司22家 二级子公司39家 三级子公司6家 结算价授权合作 跨境商品ETF等举措推动与国际接轨 [3] 郑州商品交易所开放举措 - 郑商所推进特定品种对外开放 近800名境外客户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 26个期货期权品种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 数量居国内第二 [3] - 郑商所与新加坡交易所 德意志交易所等12家境外交易所签订合作备忘录 探索多元化开放路径 [4] - 正在推进PTA期权 聚酯板块品种整体对外开放 研发BPI指数期货等创新型品种 探索结算价授权合作 [6] 市场开放数据与品种扩容 - 上半年可交易品种总数达91个 其中商品类83个(期货45 期权38) 金融类7个(期货4 期权3) 指数类1个(集运指数期货) [5] - 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 以"成熟一个 纳入一个"节奏扩大开放"品种池" 优先纳入运行成熟 风险可控品种 [6] - 中期协将参与跨境交易与监管协作研究 配合完善跨境业务监管框架 反映行业诉求并提供政策建议 [6]
草根赛事持续升温撬动地方经济新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4
赛事热度与参与度 - "苏超"足球赛第九轮比赛刷新单场上座人数纪录,创造中国业余足球赛事新纪录 [1] - "浙BA"篮球赛覆盖浙江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第一阶段预选赛进行250场比赛,吸引1650名草根球员参赛 [1] - "浙BA"累计现场观赛人数达77.88万人次,线上观赛人数超1亿人次 [1] 草根赛事经济效应 - 浙江各市推出"浙BA"门票及观赛福利,涵盖景区门票、餐饮折扣、酒店住宿优惠等,配套消费券引导二次消费 [1] - 浙江文旅与滴滴合作提供最低6折打车券,杭州上线"轻装观赛"专属特权,顺丰提供5折行李寄存与寄递服务 [1] - 草根赛事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即时消费,形成"观赛+聚会+打卡"的复合消费场景 [2] 赛事商业模式 - 地方赛事提供低成本、强黏性的营销场景,吸引本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赞助 [2] - 淘宝闪购成为联赛冠名商,通过线上活动和限时促销转化赛事关注度为流量与销量 [3] - 浙江卫视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提供全域传播支持,覆盖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互动等维度 [3] 产业链发展 - 赛事带动上游体育器材、服装定制需求,中游催生赛事策划、直播转播、数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 - 短视频平台介入使县域赛事获得百万级观看,吸引区域品牌投放 [3] - 草根赛事有望打造持续现金流,带动文体产业上下游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长期动力 [3]
休眠账户苏醒映射A股赚钱效应渐次释放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4
市场交易活跃度 - 成交量显著上升 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8月19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883.69亿元 [1] - 客户向交易账户转入资金笔数和金额明显增加 [1] - 休眠账户被重新激活 投资者入市热情升温 [1] 主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报3727.29点 较年初增长11.20% [1] - 深证成指报11821.63点 较年初增长13.51% [1] - 北证50报1596.67点 较年初大幅增长53.85% [1] 投资者结构变化 - 以"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快速入场 推动投资者结构年轻化 [2] - 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 市场赚钱效应释放 [1] ETF市场发展 - 全市场ETF总规模达4.82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 较去年末激增1.08万亿元 反映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 [2] - ETF成为交易新宠 因其具备交易灵活性和风险分散特性 [2] - 主题鲜明的ETF产品不断推出 满足多样化配置需求 [2] 科技板块关注度 - 科技板块成为资金追逐的核心领域 [3] - 券商推出科创板投资者教育活动 超700位重点客户开通交易权限 [3] - 超600位非重点客户开通相关交易权限 体现投资者对科技板块的关注 [3] 市场驱动因素 - 重磅会议多次提及稳住楼市股市 极大提振市场信心 [2] - 各路资金加速入市 带动行情放量突破 [2] - 政策支撑、资金入场、投资者结构优化共同推动市场活力 [3]
多地发力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新增长点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4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李强强调,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 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也是增强人 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方面。上述会议点题消费,彰显了我国扩大内需、以创新引领消 费升级、成长为超大体量"消费大国"的决心。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商品消费更新换代步伐加快,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文 旅、康养、托育等服务消费稳步发展,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数字消费、首发经济、个性化定 制消费等新型消费亮点不断,消费需求持续升级,有效供给及时跟进。 今年以来,我国各地扎实推进提振消费工作,成效显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至7月份,网上零 售额同比增长9.2%,增速比1月份至6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增长6.3%,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个百分点;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 新型消费表现抢眼,即时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两位数增长。 近期,多地围绕新型消费部署工作,积极 ...
人社部等五部门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4
核实通过的,信息平台将个人养老金账户变更为领取状态,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所在市的商业银行 机构根据参加人选定的方式,按照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规定代扣代缴税款后,将其个人养老 金资金账户内的资金划转至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核实不通过的,信息平台将原因通过申请渠道反 馈参加人。 《通知》要求,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要求,完成与信息平台的对接,做好领取个人养老金的 管理工作。加强与医保、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可获取的跨业务、跨层级数据,优化经办系 统功能,为参加人领取个人养老金提供便捷服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记者8月19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 家税务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就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问题,明确了具体操作办法。《通知》自2025年9 月1日起实施。 《通知》规定,参加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一是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二 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出国(境)定居。四是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 ...
“三投资”理念护航A股长牛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0
8月18日,A股迎来两大重要里程碑:上证指数创出近10年新高,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近年来,监管层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为资本市 场深化改革与健康发展指明路径。笔者认为,当下A股市场的强劲表现,背后有着政策制度、资金和企 业基本面等多重支撑,也与践行"三投资"理念(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息息相关。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和占比 均持续提升。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另据高盛集团 PrimeBrokerage数据,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的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这些资金通常秉持价值 投资理念,偏好基本面扎实的优质标的,其配置行为对稳定市场中枢起到关键作用。长期来看,在低利 率环境和政策鼓励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长钱"将持续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 其三,上市公司质量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日益凸显。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上市公司整 体质量呈现稳步提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公司治理,核心竞争力和可 持 ...
稳楼市“组合拳”加码 激活改善性需求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0
8月18日,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召开。对于房地产领域,会议强调,采取有力措 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 严跃进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显露出的阶段性特征,要求在政策等层面更加重视改善性需求。 "改善性住房需求包括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等,供给端引导、需求端支持均有助于释放改善性住房需 求。"陈文静分析称,供给端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需求端针对性加大购房支持等举措均有发力空间。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止跌回稳"依然是房 地产政策目标,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未来,支持房地产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新一轮支持政策有望开启 "稳住楼市"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多次强调稳定房地产市场。比如,4 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 会议则要求,"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本次会议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 回稳态势",再度明确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的政策目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 ...
7月份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25%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0
财政收支数据 - 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中央和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和3.1% 均为年内最高月度增幅 [1]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增幅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1] - 7月税收收入18018亿元 同比增长5% 连续4个月正增长 1-7月税收收入110933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 [1] 税收结构 - 1-7月国内增值税 国内消费税 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 2.1% 8.8% 增幅较上半年提高0.2 0.4 0.8个百分点 [1] - 企业所得税30566亿元 同比下降0.4%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 [1] - 1-7月印花税2559亿元 同比增长20.7%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 同比增长62.5% 7月单月证券交易印花税151亿元 同比增长125% [2] 行业税收表现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突出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 计算机通信设备 电气机械器材税收分别增长33% 10.1% 8% [2] - 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长显著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2.7%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增长4.1% [2] 财政支出情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中央本级支出增长8.8% 地方支出增长2.5% [2] -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21亿元(增长9.8%) 教育支出24438亿元(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12402亿元(增长5.3%) [3] - 科学技术支出5330亿元(增长3.2%) 节能环保支出2949亿元(增长4.3%)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12亿元(增长5.3%) [3] 政府债券资金 - 1-7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出2.89万亿元 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3]
草根赛事持续升温 撬动地方经济新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0
草根赛事发展现状 - 苏超足球赛第九轮刷新单场上座人数纪录并创造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新纪录 [1] - 浙BA篮球赛覆盖浙江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 预选赛阶段完成250场比赛并吸引1650名草根球员参赛 [1] - 浙BA累计现场观赛人数达77.88万人次 线上观赛人数超1亿人次 [1]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草根赛事通过"赛事+文旅"政策组合推动二次消费 涵盖景区门票/餐饮折扣/酒店住宿优惠及消费券发放 [1] - 浙江文旅联合滴滴提供最低6折打车券 杭州联合顺丰推出行李寄存与寄递服务5折优惠 [1] - 赛事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即时消费 形成"观赛+聚会+打卡"复合消费场景 [2] 商业参与模式 - 地方赛事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强黏性营销场景 浙BA赞助商包括本土企业及区县个体工商户 [2] - 淘宝闪购成为联赛冠名商 通过线上活动和限时促销转化赛事关注度为流量与销量 [3] - 浙江卫视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提供全域传播支持 覆盖赛事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互动等多维度 [3] 产业链发展机遇 - 赛事上游推动本地体育器材与服装定制需求 中游催生赛事策划/直播转播/数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 - 下游促进广告投放/品牌联名/衍生品开发 县域赛事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百万级观看量 [3] - 草根赛事需结合地区运动喜好与传统 打造持续赛事现金流并带动文体旅全产业链发展 [3]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0.3% 2023年总规模3.67万亿元 增加值1.49万亿元 [1]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占GDP比重1.15%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1] 产业结构与质量 - 体育服务业占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 [2]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 截至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较2022年底翻倍 [2] - 碳纤维自行车 智能健身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 [2] 户外运动发展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2]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3]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 [3] 基础设施与消费 - 截至2024年底健身步道17.18万条 长度40.75万公里 飞行营地 汽车营地等共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3]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1] - "村超""浙BA"等群众赛事带动地方消费增长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 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4] - 赛事活动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 政策将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 拉动经济的强引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