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基金报
icon
搜索文档
积极建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23:26
次新主动权益类基金建仓情况 - 2025年二季度次新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股票仓位达72.48%,处于中性偏上水平 [2][4] - 纳入统计的55只首次披露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华宝远识A、太平科技先锋A等20只基金股票仓位超88%,最高达94.75% [4][5] - 部分基金如景顺长城新兴产业A(92.62%)、海富通远见回报A(93.20%)在成立后3个月内完成高仓位建仓 [6] 基金经理建仓策略与行业配置 - 景顺长城新兴产业A重仓新易盛、胜宏科技等科技股,加仓海外算力公司 [6] - 海富通远见回报A采用"哑铃型"策略,配置海外算力、银行及军工、有色、新消费行业 [6] - 广发制造智选A聚焦电子、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前五大重仓股含工业富联、宁德时代 [6] - 浦银安盛周期优选A短期增配红利类及黄金资产,长期布局资源型行业如金诚信、中国神华 [7] 基金经理对2025年下半年市场展望 - 兴证全球基金乔迁认为AI、创新药、新消费、半导体等领域持续升级,传统行业进入新范式阶段 [8] - 中欧基金蓝小康看好低估值港股/A股资产,重点关注银行、有色、工程机械等供给侧改革受益行业 [8] - 睿远基金赵枫指出经济企稳回升,高股息资产稀缺性凸显,企业盈利有望恢复成长性 [9] 市场板块表现与基金投资方向 - 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黄金、创新药板块轮动显著 [4] - 基金经理普遍倾向科技(如算力)、资源(如贵金属)、制造业升级(如电力设备)三大主线 [6][7][8]
基金销售“无证上岗”!这家券商被警示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22:31
中银证券营业部及责任人被处罚 - 中银证券呼和浩特新华东街证券营业部因未落实人员资质管理要求,未确保基金销售人员具有基金从业资格,被内蒙古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4] - 营业部负责人纪某飞因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5] - 员工侯某在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前从事基金销售活动,被认定为直接责任人员并收到警示函 [5] - 中银证券此前在2024年9月因绍兴迪荡湖路营业部基金销售负责人无从业资格等问题被浙江证监局警示 [5] 基金代销行业"无证上岗"问题突出 - 2025年以来多地证监局已对基金代销机构开出二十余张罚单,其中人员资质问题是违规高发领域 [2] - 无锡农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因基金销售相关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被江苏证监局采取监管措施 [7] - 天津农商银行因基金销售业务部门负责人无从业资格且未备案,以及系统维护人员无资质问题被责令改正 [7] 基金销售人员资质监管要求 - 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的人员包括宣传推介人员、系统运营维护人员等均需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8] - 基金销售机构需建立健全持续培训制度,加强对销售人员行为规范的监督检查 [8] - 未经聘任的人员不得从事基金销售活动,机构需确保销售人员具备从业资格 [9] 行业合规管理建议 - 代销渠道需建立多层次合规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 [9] - 合规要求应覆盖各业务领域、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 [9]
定了 8月22日国泰海通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22:31
国泰海通证券整合进展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日终清算后实施法人切换及客户业务迁移合并 将原海通证券客户及业务并入国泰海通 [2] - 整合获得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股转系统、中国结算及存管银行等多方协同支持 [2] 业务调整安排 财富管理业务 - 2025年8月15日至24日暂停原海通客户办理B股账户、信用账户、期权账户开户 [4] - 8月14日至22日暂停上交所跨市场补登记业务 8月20日至22日暂停远程质押及非交易过户业务 [4] 场内基金业务 - 8月11日至22日暂停原海通客户参与沪深LOF、REITs及上证基金通场内认购 [5] - 8月18日至22日暂停LOF(QDII/FOF类)场内申赎 8月25日暂停深市LOF赎回及转托管 [5] 机构业务与结算变更 - 机构客户服务(研究、经纪、托管等)由国泰海通延续提供 [5] - 8月22日后协议回购合约代码变更为国泰海通编码 托管业务结算路径同步切换 券商编码从1033改为1027 [5] 业绩表现与整合成效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52.83亿至159.57亿元 同比大增205%-218% [6]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财富管理/机构业务收入提升及吸收合并产生的负商誉收益 [6] - 公司推进零售/机构/企业客户体系整合 加速向国际一流投行转型 [6] 客户过渡方案 - 不愿暂停跨期业务的客户可办理转销户(股权激励对象权益可能受影响) [6] - 设立统一客服热线及原分支机构咨询渠道应对突发状况 [6]
三百亿A股总经理,因健康问题离任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22:25
高管变动 - 云赛智联总经理翁峻青因个人健康原因辞去董事、总经理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翁峻青原定任期至2026年5月18日,此次提前离任,未持有公司股份 [4][5] - 公司表示将尽快完成继任者选聘,此次变动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 [4] 高管背景 - 翁峻青现年51岁,自2015年7月起担任总经理,任职近十年,此前历任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仪电集团智能安防事业部总经理等职 [3] - 长期专注于智慧城市产业链及商业模式研究,离任前兼任公司党委书记 [3] 公司概况 - 云赛智联为上海仪电集团旗下企业,核心业务包括云计算与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及智能化产品,1986年成立,系A股"老八股"之一(代码600602) [4] - 2024年营收56.23亿元(+6.82%),归母净利润2.02亿元(+4.92%),扣非净利润1.71亿元(+39.84%) [6] - 2025年Q1营收14.10亿元(-2.07%),净利润0.42亿元(-29.0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6]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1日收盘价22.28元/股,单日下跌3.72%,总市值304.7亿元 [7] - 总资产78.42亿元(+1.19%),净资产47.52亿元(+3.10%) [6]
钱建忠,被开除党籍!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21:41
金融反腐通报 -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钱建忠被开除党籍,因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 [1][3] - 钱建忠违规行为包括:对抗组织审查、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规兼职取酬、违规经商办企业并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4] - 钱建忠被取消享受的待遇,违纪违法所得被收缴,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4] 钱建忠职业背景 - 钱建忠1954年2月出生,江苏省张家港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 [6] - 1988年1月进入中国银行,历任张家港支行副行长、行长,苏州分行副行长,无锡分行副行长,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兼苏州分行行长 [6] - 2009年4月任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行长,2014年7月退休 [6] - 2015年2月至2017年担任宁波通商银行独立董事 [7] 金融行业违规现象 - 今年以来多名金融干部被通报"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包括证监会、农业银行、中信保诚人寿、建设银行等机构人员 [7] - 中纪委指出,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属于经商办企业,存在利用职权为企业提供帮助并谋取利益的风险 [7]
大爆发!突破1.5万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20:05
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 - 截至二季度末债券指数基金规模突破1.5万亿元达1.52万亿元,环比增长2920亿元(增幅24%),同比增长近七成(去年同期9022.28亿元)[1][3] - 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5014.70亿元,三季度以来不到一个月增长近1200亿元,首批科创债ETF中有半数规模超百亿元,较募集总额增长670亿元(增幅230%)[1][4] - 债券ETF二季度末规模3843.77亿元,环比增加1662.47亿元,贡献债券指数基金总增量的六成[3] 头部基金公司市场份额 - 博时、南方、广发、富国4家公司债券指数基金规模超千亿元,海富通、易方达规模超900亿元,华夏、汇添富规模超500亿元[3]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543.45亿元为最大债券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529.54亿元次之,博时中证可转债ETF规模398.28亿元[4] - 普通债券指数基金中28只规模超百亿元,南方7-10年国开债363.80亿元、广发7-10年国开行339.89亿元领先,汇添富投资级信用债指数环比增幅超100%[5] 债券市场中期展望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债市将震荡偏强,基本面、政策面及资金面形成支撑,货币宽松预期下收益率曲线或陡峭化,中短端品种配置价值较高[7] - 理财资金回流和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带来增量需求,利率曲线可能延续牛陡走势,调整期视为加仓机会[7]
万亿级水电项目点燃水泥、基建行情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19:31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21日恒生指数涨0.68%至24994.1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84%至5585.5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6%至9040.2点 [2] - 全日大市成交额2630.12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70.51亿港元 [2] - 恒生行业指数中原材料业上涨3.4%,能源业上涨2.9%,地产建筑业上涨1.7% [4] 水电项目带动基建板块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建设5座梯级电站,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 [4][5] - 华新水泥上涨85.6%,东方电气上涨65.2%(盘中一度大涨超700%,机构解读为"乌龙指") [5] - 中国能源建设上涨23.1%,其大型水电施工业务占比超50%,或直接受益于雅江项目 [7] 互联网平台股价回升 - 美团-W涨2.75%,阿里巴巴-W涨1.81%,京东-SW涨2.11% [4][7] - 瑞银指出监管整改激进促销行为有助于短期市场情绪提振,平台策略转向阶梯式折扣券等 [9] - 长期来看行业竞争将更规范,可能带来整合及抽佣率下降 [9]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花旗上调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至5%,上半年实际增长5.3% [9][10] - 下半年出口或继续超预期,全年有望实现个位数正增长,因美国关税阶段性见顶及中国出口竞争力强 [10] - 内需复苏分化,政策关注"以旧换新"加码、育儿补贴出台及"反内卷"行业部署 [10]
突发,上央视了!直线拉升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16:19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走强,沪指涨0.72%,深成指涨0.86%,创业板指涨0.87%,双双创年内新高 [7] - 两市共4005只个股上涨,129只个股涨停,1291只个股下跌 [8] - 总成交额达17271.35亿元,成交量137837.9万手 [9] 英伟达与小米合作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央视专访中表示华为是竞争对手但保持尊重,同时透露与小米集团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长期合作 [4] - 受合作消息刺激,小米集团股价盘中直线拉升 [3][7] 大基建板块爆发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装机容量7000万至8100万千瓦(相当于3座三峡),建设周期10年 [10] - 工程机械、钢铁、电网设备等子板块领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涨停 [10][11] - 相关个股表现:五新隧装涨66.62%,中国电建涨10.04%,浙富控股涨10.15% [11][12] 机器人概念股活跃 - 上纬新材、金发科技、雪龙集团等封板 [13] - 长盛轴承涨20%,德迈仕涨11.70%,中大力德涨10.01% [14] 医药股走强 - 亚太药业、昂利康、海特生物等涨停 [15] - 键凯科技涨20%,海特生物涨20%,诚达药业涨10.80% [16] 下跌板块 - 稳定币概念股调整,四方精创跌7.96%,宇信科技跌4.86% [17][18]
突发,拟24小时交易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13:13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 -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正在权衡推出24小时交易以应对投资者需求[1] - 该计划旨在满足"夜猫子"交易员需求并增强英国市场吸引力[2] - 当前交易时段为上午8点至下午4点30分[3] 英国股市现状 - 2025年上半年英国市场仅有5宗IPO 合计募资1.6亿英镑 为1995年以来最低[2] - 包含再融资后募资88亿英镑 为2012年以来最差的上半年表现[2] - 摩根大通CEO指出伦敦IPO数量过少 正失去重要融资市场地位[2] - 阿斯利康CEO曾讨论将主要上市地迁往纽约[2] 交易所收入结构 - 股票交易相关收入仅占LSEG总营收的2.7%[2] - 主要收入来自向银行、经纪商等机构出售金融数据[2] 延长交易时间面临的挑战 - 需论证技术改造、监管问题、对双重上市企业影响等问题[3] - 当前流动性主要集中在开盘和收盘竞价阶段[3] 全球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趋势 - 美国SEC批准24 Exchange运营"5×23小时"交易的全国证券交易所[4] - 纽交所计划将NYSE Arca交易时间延长至每天22小时[4] -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计划实现每周五天24小时交易[4] - 纳斯达克计划2026年下半年开启全天候交易[4] 亚洲交易所跟进情况 - 日本交易所集团已延长股票和期货交易时间[5] - 印尼证券交易所考虑延长交易时间以增加市场活动[5] - 印尼交易所已将收盘时间从下午3:00延长至4:00[5] 行业观点 - 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会认为延长交易时段益处有待观察[5] - 年轻投资者通过智能手机交易及加密货币市场24小时交易推动此趋势[5]
大爆发!京东,领投!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11:58
京东领投三家具身智能公司 - 京东领投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千寻智能三家具身智能公司新一轮融资 [1] - 京东近期成立具身智能专项业务部门并投资智元机器人 [3] - 互联网巨头今年以来对具身智能企业投资超过12笔,京东相继投资智元机器人、逐际动力等 [10] 逐际动力业务进展 - 逐际动力新一轮融资将深化与京东在零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协同探索 [4] - 公司聚焦三大核心技术:本体硬件设计制造、强化学习运动控制、具身大脑模型训练策略 [4] - 2024年10月发布双足机器人TRON 1,客户包含高校、智能设备企业和科技公司 [5] - TRON 1已推出移动操作、感知拓展和语音交互套件,应用于巡检、安防、配送等场景 [5]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备,2025年下半年公开销售 [5] 其他被投企业融资情况 - 众擎机器人完成A1轮融资,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等参投 [7]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京东领投,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跟投 [8]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产业化需要生态协同,技术突破需结合落地应用需求 [4]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代表最通用形态,当前市场具有稀缺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