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能源网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省能源集团新能公司全面打响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战
中国能源网· 2025-06-18 11:52
盛夏已至,面对迎峰度夏"大考",安徽省能源集团新能公司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高温环境下设备运行等关键环节,多举措并行、全方位发力, 扎实推进迎峰度夏各项工作,全力筑牢夏季电力保供的安全防线。 迎"峰"而上,奋战当"夏"。目前,安徽省能源集团新能公司已全面进入迎峰度夏备战状态。下一步,公司将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以更严密的部署、更扎实 的行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司、湖南公司、和县功桥电站等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层层压实责任,以查促改、以改提效。各场站积极响应迎峰度夏与"安全生产月"部署,全面排查整治 隐患,防止设备"带病"运行。滁州海发风电场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风机年度检修工作,重点排查治理设备隐患;肥东余六电站利用无人机飞检和智慧管控平 台,精准定位并处理设备隐患;山东枣庄普照电站修复电站加固防洪工程,高效完成本侧架空线路隐患治理工作,全力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公司积极组织演练观摩和应急演练,提升团队应急响应速度与协同处置能力。组织本部及各场站200余名员工线上观摩"光明守护 —2025"电力应急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电力服务“给力” 算力发展“有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20:57
东数西算战略与电力支撑 - 国家战略背景下算力高质量发展依赖电力系统坚实支撑[1]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以"供电先行、服务前移"理念支持庆阳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1] 重点项目电力保障 - 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B01机楼为园区首个满足超高功率、超大承重要求的数据中心,IT总功率达3万千瓦,可部署2000个高功率机柜,承载算力规模约3万P[3] - 项目预计9月底投产,将使甘肃移动在庆阳的算力承载能力翻番[3] - 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服务,对配电室、变压器等设备进行"体检",保障项目建设电力无忧[3] 创新服务机制 - 成立"东数西算"专项工作班,建立专属服务机制和用电跟踪服务机制[5] - 推行"一企一策"定制模式,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析企业负荷特性及峰谷用电占比[5] - 开辟线上"绿色通道",实现企业办电"零跑腿",已完成云创数据中心、中国移动一期等项目正式供电[5] 科技赋能与安全保障 - 夏季采用红外测温、无人机与人工协同巡检,重点监测配电室温度、设备电机温度等关键指标[7] - 成立高温保供工作组预判负荷趋势,制定应急预案杜绝"带病作业"[7] - 深化"供电+能效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监测加速重点项目办电流程[7]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从积淀中破茧 蝶变社会责任实践新路径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20:44
生态守护 - 公司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构筑"电力+生态"双重防线,将电网线路转化为生态屏障[3] - 连续四年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建设"供电林",职工参与率达100%,形成防沙治沙示范点[3] - 创新开展"护线治沙双护行动",每月清理苜蓿地废旧地膜,保护万亩牧草田[3] - 在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安装200余基智能激光驱鸟装置,驱鸟效率提升60%,保护47种鸟类栖息[3] - 实施"候鸟生命线"行动,探索电力线路与珍稀鸟类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模式[4] 乡村振兴 - 推行"村网共建"模式,在偏远村建成2处电力便民服务点,服务覆盖双湾、宁远等乡镇[6] - 创新"1+1+N"服务机制,低压用户办电时长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6] - 累计解决灌溉机井通电、光伏并网等46项个性化诉求,年服务村民超1.2万人次[6] - 永昌县东寨镇红光新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收益达90万元,采用"多并网点接入"技术提升发电效率12%[7] - 为光伏项目建立"设备健康档案",2024年消除逆变器故障等23处隐患,保障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7] 民生服务 - 城区供电分公司与社区共建"电力服务驿站",2024年免费更换老化插座47个,修复楼道故障灯23处[9] - 为15户孤寡老人安装"一键报修"装置,党员服务队每月开展"三查三送"活动[9] - 员工张成拾金不昧归还低保老人1200元救命钱,体现企业责任文化[9] - 开展"劳模宣讲进校园"活动,为120名小学生普及安全用电知识[10] - 共产党员服务队免费检查居民用电设施50余户,解决楼道照明故障23处[10] 绿色发展成果 - 公司新能源装机占比达75.6%,形成绿色能源发展标杆[10] - "村网共建"模式成为乡村治理新范式,实现"电力足、产业兴、农民富"目标[6][10]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负荷预测+设备升级+智能巡检,筑牢迎峰度夏“多重防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20:04
电网负荷预测与挑战 - 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天水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150万千瓦 [1] - 网内水电装机比例小、新能源装机波动性大对电力平稳供应提出新挑战 [1] 电力保供措施 - 健全政企协同、多方联动机制,落实"政府主导、政企协同、企业实施"保供机制 [1] - 完成金能秦安风电场启动并网投运,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0兆瓦 [1] - 对110千伏王坡变和35千伏甘泉变主变增容改造,新增变电容量6.5万千伏安 [1] - 完成110千伏安远变电站及35千伏配套送出启动投运工作 [1] 电网运行优化 - 加强33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主变及重要输电通道的运行监视、特巡测温和运维保障 [2] - 核查重过载设备及老旧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及时发布线路及配变重过载预警 [2] - 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对问题多发地区配网线路区段开展精细化巡检 [2] 设备管理与隐患治理 - 严格停电检修计划管理,统筹电力保供及设备检修需求,严控临检计划 [2] - 夯实电网"三道防线",核查继电保护和安自装置运行状态及控制策略 [2] - 开展隐患排查标准提升行动,推进隐患普查、专业排查和分层分级管理 [2] 发电与用电管理 - 加强并网机组启停机管理及发电出力预测,确保机组"能发尽发""应并尽并" [2] - 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用户科学合理用电,遵循"需求响应优先,负荷管理保底,节约用电助力"原则 [2]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一项创新成果斩获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9:18
创新成果 -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微气象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1] - 该成果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实时采集并整合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降雨量等关键气象要素数据 [1] - 借助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精准捕捉气象变化,为气象预报、灾害预警以及相关行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 精巧的微型化设计打破传统监测设备的局限,安装部署便捷,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实现全方位、高密度监测 [1] 技术展示与应用 - 展会现场通过实物展示与专业讲解,全方位呈现该装置的技术亮点与广阔应用前景 [3] - 该系统与国家电网智能电网规划高度契合,获得组委会赞誉 [3] 公司创新举措 -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认真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优化创新工作体系、开展创新主题活动、强化创新要素保障 [3] - 搭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沟通交流、互助合作、成果共享平台,提高创新创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3] - 加快创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应用,推动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3] - 公司将持续探索和建立职工创新体系,提升职工创新素质,激发职工创新热情,鼓励职工创新实践 [3] - 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
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电网升级改造 助“荔”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9:18
电网升级改造项目 - 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组织15名施工人员对10千伏镇石线山兜支线进行升级改造,将原95平方毫米导线更换为180平方毫米绝缘导线,更换总长度达700米,并新装3组刀闸 [1][3] - 施工期间采用两台低压发电车保障山兜村400余户居民及农忙生产用电不间断,改造工程耗时7小时完成 [3] 农业用电需求背景 - 旧镇镇作为漳浦县特色农业核心产区,面临抽水灌溉、农药喷施、冷链加工等多重用电负荷激增,原有电网已无法满足需求 [1] - 荔枝产业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采摘后需立即入冻库锁鲜,电力短缺直接影响冷链运输和订单承接能力 [3] 项目成效与后续规划 - 电网升级后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保障荔枝加工、包装、冷链运输全流程用电,种植户反馈可承接更大订单 [3] - 公司计划持续优化电网布局,重点满足特色农业发展用电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电力支撑 [3]
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迎“峰”而上,对战高温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8:40
"500千伏晋霍Ⅰ线5042-2隔离开关传动过程中,机构传动无问题,本次检修要重点关注开关类设备老化情况。"总工 作负责人文圣说道。6月9日,位于祁县的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500千伏晋中变电站现场,检修工作热火朝天,40余名 作业人员正进行着一场度夏保障作业。 500千伏晋中变电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2004年投运,在山西中部电网中承担重要角色,同时是即将投运的500千伏介 休站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提高了区域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本次停电检修计划于6月9日开始,历时5天结束,多专业联合 作业,检修任务重、技术难度大。 ▲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检修人员在500千伏晋中变电站,进行500千伏晋霍二线5053C相断路器密度继电器消缺更 换。 为确保检修工作顺利进行,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在晋中站现场推行青蓝计划,1名党员骨干与2名青年结成师徒, 师父通过传帮带方式手把手传授技术要领,指导青年员工进行设备检修、故障排查等工作,让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为 迎峰度夏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连日来的持续高温,使得晋中站检修面临严峻环境考验。6月9日,当天气温高达37℃,500千伏晋霍Ⅰ线5043断路器 机械特性试验过程中,李颢然固定 ...
派能科技彭宽宽:以技术壁垒与全球化布局竞逐储能高质量发展赛道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8:08
行业发展趋势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行业竞争格局加速重构,进入价格与价值双维竞争新阶段 [1] -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距离"主体地位"要求的70%仍有差距,亟需通过储能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5] - 光伏配储度电成本已逼近甚至低于煤电,叠加电力市场开放带来的峰谷套利、容量补偿等机制,"新能源+储能"模式正加速替代传统电源 [5] - 2025年储能产业增速将保持50%高位,行业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5] 公司战略与技术优势 - 公司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超3亿元,组建700多人的跨学科团队,实现从核心材料、电芯、BMS、PCS到系统集成与EMS的全栈技术覆盖 [2] - 通过材料体系革新与系统能力优化,产品在安全性与度电成本上已建立差异化优势 [2] - 公司构建"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运营"全周期交付能力,重点强化电力交易增值服务 [2] - 公司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200万套,项目经验覆盖源、网、荷、和孤网等多场景 [2]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建立深度本地化网络,国内以扬州、合肥制造基地为支点,辐射杭州、深圳区域中心 [2] - 海外在欧美日澳等8国设立分支机构,十余个服务网点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4年投产的意大利工厂成为响应欧洲市场需求的战略枢纽 [4] 行业协同发展 - 新能源和储能协同发展才能激活新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5] - 储能企业需肩负双重使命,短期通过精益制造与成本优化推动规模化应用,长期依托技术创新支撑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5]
浚辉新能源:深化光储融合战略,领航全球化布局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8:08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14年,长期深耕海外市场,近年来积极拓展国内业务 [1] - 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储能制造、海外组件经销、光伏与储能投资 [1] - 储能制造专注于户用储能领域,产品以标准化、分销场景为主,契合海外市场需求 [1] - 海外组件经销代理天合、隆基等头部品牌,在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德国等地设有分公司,海外渠道超400家 [1] - 光伏与储能投资以资方角色参与项目,形成制造、经销、投资协同发展的业务模式 [1] 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 - 业务涵盖大储、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 [2] - 重点展示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可应用于高端酒窖、鱼缸养殖、新风系统及安防等领域 [2] - 针对海外客户推出整合电池、逆变器及控制系统的一体化储能设备,简化安装流程 [2] - 大储面向央国企及上市公司,参与大型储能项目 [2] - 工商业储能针对项目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 - 户用储能主推光储融合解决方案,涵盖并网/离网一体机及高、低压产品 [2]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新能源未来增量将主要来自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市场 [2] - 新能源出海成为趋势,公司凭借十余年海外渠道积累具备先发优势 [2] - 公司将持续推进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1] - 公司紧跟行业变化,提前谋划、多方位布局应对国内储能行业竞争 [2]
刘家峡水电厂:科技创新铸就黄河治理丰碑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8:05
水电工程技术创新 - 刘家峡水电厂突破"异重流"排沙技术,1973-1989年间成功排出泥沙1亿多吨,显著减缓坝前泥沙淤积速度[3][5] - "一洞两用"洮河口排沙洞创新设计实现清水发电与浑水排沙双重功能,2018年投产后排沙比从60%提升至95.3%[6][8] -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攻克"大直径、高水头、厚淤积"复杂地质条件,2015年成功实施国内首次同类工程爆破[8] 发电能力提升 - 洮河口扩机工程新增2台15万千瓦机组,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水电站,显著增强调峰能力[8] 生态保护实践 - 公司50年累计植树200万株,库区周边荒坡绿化成效显著[9][11] - 建立漂浮物打捞体系,年均清理15000立方米,配备机械化打捞船实现24小时应急响应[11] - 实施水质监测、巡河管理等综合措施,水库水质达到"翡翠色"生态标准[11] 行业技术标杆 - "异重流"排沙技术获1978年甘肃省科技奖,198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会议上获认可[5] - 洮河口工程开创高难度水利施工先例,为全球同类项目提供中国方案[6][8] 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 - 科技创新实现泥沙治理与发电效率双提升,单位水能利用率最大化[6][8] - 生态改善带动旅游业发展,形成"绿水青山"经济转化模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