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搜索文档
四个维度解读广州市餐饮业发展座谈会
广州日报· 2025-08-23 10:07
座谈会背景与意义 - 广州市召开高规格餐饮业发展座谈会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出席 体现优越营商环境和发展信心[2][5] - 座谈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的重要论述 研究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5] - 餐饮业是促消费重要领域 一头连着民生 一头系着经济 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重点任务的要求[3] 参会企业构成 - 参会企业类型广泛 包括国有企业岭南集团和广州酒家 大型民营餐饮企业如食尚国味 百胜餐饮 九毛九集团等[9] - 涵盖连锁品牌餐厅如椰林海鲜 遇见小面 以及现制饮品企业如挞柠 缇里咖啡 还有单店大排档代表[9][10] - 企业代表表达发展信心 提出加强产品创新 拓展消费场景 加快数智化转型等发展策略[11] 政策支持措施 - 广州市出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提出六大高质量发展行动 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15] - 推出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包含23条具体举措和107项工作任务[15] - 市商务局拨付企业奖励资金超1亿元 发放政府餐饮消费券1亿元 实施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15] 行业发展基础 - 广州餐饮商事登记市场主体总数达24.8万家 网点密度居全国之首 形成遍地有美食的消费格局[19] - 2023年全市餐饮营业额超千亿元 增速领跑一线城市 2024年1-7月营业额达776.12亿元 持续正增长[19] - 粤菜门店数量全国第一 同时各大菜系及各国特色菜肴蓬勃发展 体现城市包容开放特质[19] 市场活力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广州接待游客总量1.13亿人次 同比增长6.3% 其中入境过夜游客260.5万人次 同比增长14.4%[18] - 上半年文旅消费总额1621.8亿元 同比增长8.1% 其中入境文旅消费18.8亿美元 同比增长16.8%[18] - 大型商场暑假期间人气爆棚 餐饮企业通过文旅融合 赛事营销等方式激发消费活力[4][11][13] 企业案例与机遇 - 食尚国味集团创办27年 涵盖餐饮 茶业 医疗等多领域 旗下拥有陶陶居等品牌[6] - 遇见小面拟赴香港上市 成为全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 认可广州营商环境优势[16]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粤菜博物馆落成等重大节点为餐饮企业带来品牌推广机遇[11]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开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好物优品同台竞技
广州日报· 2025-08-23 09:58
核心观点 -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展示前沿科技与地方特产 促进资源技术市场双向流动 激活国内大市场 融入十五运会元素展示体育科技融合成果 [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高擎机电机器人展出5款型号机器人 包括身高89厘米的"小海"机器人 曾参加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4] - 广州机智云物联网建成全球领先AIoT开发云平台 在智慧农业领域应用突出 [4] - 仿真机器人外貌栩栩如生 VR影乐园提供体验机会 [6][8] - 天河区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展示新质生产力解决方案 产业链条完整 营商环境良好 [4][9] 区域经济协作与产业发展 - 白云区与吴川市建立对口帮扶协作 投入2200万元设立2个反向飞地基地 发挥前哨展示招商展销功能 [9] - 青海展区面积1900平方米 开幕首日6家企业签约金额近2亿元 推动绿色有机产品进入广东市场 [10] - 青海与广东在知识产权领域协作密切 包括品牌推介 知识产权保护 认证检测互认共享 [10] - 广州市与毕节市推动东西部协作 2020年至2025年7月广东市场销售毕节农产品133.82亿元 [12] - 通过广博会平台 毕节农特产品累计销售达150亿元 进入大湾区市场 [12] 农产品与消费帮扶 - 赫章县海雀生态养殖公司与钱大妈开展基地直供合作 打造"大妈心选·海雀鲜蛋"专区 实现72小时从贵州到广州的极速供应链 [11] - 公司产品包括五谷鸡蛋 富硒鸡蛋 DHA鸡蛋 昆虫蛋白鸡蛋等中高端产品 [11] - 贵州两山天麻产业公司展出19款拳头产品 寻求广州渠道商经销商及餐饮企业合作 [12] - 广州每5枚鸡蛋中有1枚来自贵州 消费帮扶模式创新 [11] 十五运会相关产业 - 十五运会礼仪颁奖服采用岭南设计元素 使用马面裙和粤绣工艺 由广州市汇美时尚集团设计制作 [13] - 李样讲陈皮公司通过科技手段开发即饮陈皮产品 在十五运会期间通过100台无人销售设备提供冲泡服务 [14] - 全运会展示大湾区农产品科技含量 推动体育与产业融合 [13][14]
广州市召开餐饮业发展座谈会
广州日报· 2025-08-23 09:55
行业政策支持 - 广州市召开餐饮业发展座谈会 深入学习贯彻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的重要论述 研究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2] - 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牵引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加快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3] - 政府将提升惠企政策针对性实效性 优化政务服务 严肃查处干扰正常经营秩序行为 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3] 企业发展方向 - 支持餐饮企业推进传统老字号焕新和新兴品牌培育 引进国内外美食品牌 促进广府粤菜与国际餐饮交融共生 [3] - 推动大店向品质化规模化发展 小店向特色化精品化转型 宣传名店名厨名菜 推动广州美食走向世界 [3] - 企业需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紧盯市场需求 以创新制胜 提升客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4] 消费促进措施 - 完善知名景点 商业街区 特色社区的美食门店布局 串联"寻味羊城"美食脉络 打造吃住行娱购游一体化消费场景 [3] - 加大餐饮消费券发放力度 结合广交会 全运会等重大活动策划特色美食活动 激发老百姓消费热情 [3][4] - 通过重大活动契机推动城市流量转化为餐饮消费增量 建设"一城二都三中心"城市名片 [4] 行业生态建设 - 餐饮业在促消费 稳就业 惠民生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广州拥有万国美食博览馆美誉 各类美食门店云集 [3] - 坚持诚信为本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严格保障食品质量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3] - 促进平台企业与商户相互赋能 做大做强餐饮业全产业链 [3]
去年我国电力投资1.8万亿 风电和光伏占比超六成
广州日报· 2025-08-22 16:37
电力投资规模与结构 - 2024年电力投资总额达18178亿元 同比增长13.9% 但增速较上年回落10.8个百分点 [2] - 电源与电网投资比例约为2:1 其中电网投资6084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5.3% 增速自2019年来首次超过电源 [1][2] - 风电和光伏合计占电源投资比重达63.2% [1] 电源细分投资表现 - 火电投资1879亿元 同比增长38% 投资规模与增量均达近十年新高 [2] - 水电投资1154亿元 同比增长12.2% 雅江下游水电与抽蓄电站开工推动增长 [2] - 核电投资1419亿元 同比增长41.6%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 [2] - 风电投资3163亿元 同比增长10.9% 突破3000亿元大关 有望接替光伏成为新增长主力 [3] - 光伏投资4478亿元 同比仅增1.9% 受分布式消纳受限与收益不确定性影响增速减弱 [3] 新型储能与区域发展 - 新型储能总装机容量达7830万千瓦 同比增长126.5% 首次超过抽水蓄能 [3] - 2024年新型储能投资规模约1400亿元 但强制配储政策取消或导致增速下降 [3] - 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新增装机5917万千瓦 占新增电源总装机的73.9% [4] - 截至2024年底南方五省区新能源累计装机超1.9亿千瓦 同比增长44.7% 风电利用率超99% 光伏超98% [4] - 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装机达1868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新增装机预计超2.1亿千瓦 远超原定1亿千瓦目标 [4]
2025广州医博会8月22日召开
广州日报· 2025-08-22 10:22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举办 [1] - 展会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共同筹办 [1] 展会规模与展区设置 - 展览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 共设置3个展馆及18个展区 [1] - 覆盖研发 转化 生产 临床应用 第三方服务及金融支持等全产业链环节 [1] 前沿技术展示 - 集中展示基因编辑 细胞治疗 类器官 器官芯片 核药 3D打印 生物制造及合成生物学等尖端技术成果 [1] 参与机构与地域分布 - 安徽 四川 福建 重庆 新疆等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团参会 [1] - 广州实验室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顶尖科研机构参展 [1] - 超50家本地三甲医院受邀参展 [1] 参展企业构成 - 大型医药企业包括华润 国控 广药等 [1] - 创新型企业包括百济神州 康方生物 一品红等 [1] - 通信企业包括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等 [1]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开幕 广东援藏组团参展企业和产品均创历史新高
广州日报· 2025-08-22 10:22
参展规模与模式创新 - 广东援藏工作队统筹林芝市七县一区一场 首次以统一特装展位形式组织22家企业参展 产品数量达225种 创历史新高 [3][4] - 展区面积达288平方米 涵盖有机灵芝孢子粉 西藏红茶 青稞淮山面 墨脱文创产品等上百种特色商品 [4] - 突破传统单打独斗模式 采用协同联动品牌共建的创新参展形式 实现规模大品类全设计优的聚合效应 [4] 产品升级与市场拓展 - 通过品质标准化与包装年轻化改造 提升林芝高海拔纯天然无污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 - 以消费帮扶+产销对接双轮驱动模式 打通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最后一公里 [6] - 创新产品+文化展销模式 结合非遗技艺展示 藏族歌舞表演与互动体验 强化品牌文化赋能 [6] 产业合作与招商引资 - 波密县工作组推动藏灵芝产品合作开发协议签署 并组织县属国企与广药集团 广之旅等5家广州市属国企洽谈双向赋能合作 [7] - 深度考察低空经济企业 规划无人机森林防火巡检 冰川航拍直播 物资无人机配送三大落地场景 [7] - 建立意向企业红黄绿三色预警库 实现洽谈→入库→落地→运营全链闭环管理 加速项目落地投产 [7] 资源整合与战略定位 - 借助广州千年商都势能 通过数字赋能绿色科技湾区渠道 推动冰川林海资源转化为高颜值GDP [8] - 以创新硬科技赋能农文旅软实力 开辟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7][8] - 系统整合政府官网 旅游宣传 援藏工作队等渠道 深度参与粤藏招商活动释放农文旅IP价值 [7]
疏附特装展区闪耀第33届广州博览会
广州日报· 2025-08-22 10:22
展会参与与品牌展示 - 新疆喀什疏附县以90平方米县域特装展亮相第33届广州博览会 展示百余种特色产品 [3][4] - 展品涵盖特色干鲜果(如新梅、"恐龙蛋")、南疆刀郎羊、文创产品及民族乐器等 融合地域文化与自然馈赠 [4][6] - 创新子品牌"希梅元"通过升级包装和口味提升市场竞争力 吸引年轻消费者 [4] 经济合作与产业联动 - 穗疏经济从"单向帮扶"转向"双向共赢" 通过消费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3] - 广州援疆工作队推动"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 帮助疏附企业对接大湾区经销商与电商平台 [6] - 组织产业对接与招商引资活动 引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促进疏附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6] 文旅资源开发与推广 - 疏附县拥有非遗民族乐器村、麻江布拉克湿地公园、天门山等50种旅游资源 为文旅产业奠定基础 [6] - 广州援疆工作队深度开发当地旅游资源 打造文旅品牌 形成消费帮扶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6] - 通过广州塔亮灯仪式等大型活动 向大湾区及全国推广疏附特色产品与文旅魅力 [5]
郭永航会见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
广州日报· 2025-08-22 10:16
会议核心内容 -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与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吴磊会面 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2] - 会议聚焦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 推进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数智集成等领域合作 [2] - 上海电气将深化在新型能源、高端装备、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与广州的合作 [3] 广州产业发展战略 - 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2] - 广州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 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 [2][3] - 广州具有良好的产业生态、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3] 上海电气业务布局 - 上海电气是工业制造业领军企业 业务布局与广州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2] - 企业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经验丰富、实力雄厚 [2] - 上海电气在穗投资布局取得积极成效 将进一步发挥能源、工业集成化装备优势 [3] 合作重点领域 - 双方将强化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数智集成领域合作 [2] - 合作涵盖新型能源、高端装备、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具体方向 [3] - 目标赋能广州产业转型升级 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3] 战略协同意义 - 合作面向"十五五"规划 旨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 - 上海电气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 积极融入广州城市发展战略 [3] - 着力打造政企协同创新示范标杆 [3]
广湛高铁下周开启联调联试
广州日报· 2025-08-21 17:22
项目概况 - 广湛高铁联调联试分两阶段启动 新兴南至湛江北段8月25日开始 广州至新兴南段9月25日开始[1] - 项目正线全长401公里 总投资998亿元 设计时速350公里[1] - 线路连接广州站与湛江北站 途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城市[1] 战略定位 - 项目隶属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1] - 是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中技术最复杂/线路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铁路项目[1] - 构成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的高速铁路连接通道[1] 技术实施 - 联调联试模拟运营状态 测试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系统[1] - 同步检测电力供电/通信信号/客服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等子系统[1] - 通过系统性能测试为开通运营提供技术保障[1] 区域影响 - 通车后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1.5小时[1] - 显著缩短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1] - 强化区域交通网络协同性[1]
广东“颜值”大提升 美丽广东建设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
广州日报· 2025-08-21 17:22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栏目,介绍了广东生态环境保 护工作的总体成效。据悉,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年多来,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性、全局性变化,连续5年获评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 水更清。广东省不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14条,全程不与其他 河流交汇的独流入海河流有52条,此外还有超60万个污染源密布全域,就在这样的水环境条件下,去年 广东省国、省考断面全面达到4类水及以上水平,达标率是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环境更优美。构成生态环境的要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蓝天、青山和绿水,还有土壤、海洋、地下水的生 态保护以及固体废物管理等。过去几年,广东省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 比例等也创下了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生态课堂"抬脚就到" 为了更快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广东多层次开展美丽广东建设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 性成果。美丽城市方面,推动广州、深圳等5个地市打造美丽城市建设先行示范标杆,遴选惠州龙门、 河源连平等5个县市创新开展美丽县城先行示范建设;美丽乡村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