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四川启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 2030年前完成一轮全面评估
四川日报· 2025-10-10 08:18
《实施方案》包括总体方案、办学条件监测办法、教学工作评估方案、2025—2030年评估工作规划 4个部分,通过以评定向、以评促建、以评督改、提质增强,推动全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和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深化改革。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主体为教育厅。评价对象为全省专科 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具备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资质的其他类型办学机构原则上应纳入评估范围。 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包括办学条件监测和教学工作评估两部分。其中,办学条件监测依托全 国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开展,监测指标由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 和46个监测点组成,包含校园建设、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保障4个方面,监测结果作为高等职业 学校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方面和后续整改的重要依据;教学工作评估聚焦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 习实训等教学关键要素和创新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要素、16个二级要素和30个观测点组成, 涉及教育教学全过程,旨在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适配性,提升办学能 力。(记者 江芸涵) 日前,教育厅印发《四川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2025—2030年)》( ...
“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第三场发布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四川日报· 2025-10-10 08:18
农业产业发展 - 生猪 油菜籽等15项农产品产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 [1][2] - 2024年粮食总产达7268亿斤 连续5年稳定在7000亿斤以上 [1][2] - 2024年粮食亩产3782公斤 总产 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2] - 生猪出栏61496万头 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2] 工业产业发展 -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 工业增加值总量从134万亿元增加到179万亿元 [1][2] - 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七 [1][2]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50% 研发强度增长41% [2] - 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3% 位居全国第七 前十经济大省第一 [2] - 电子信息 食品轻纺 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先后迈上万亿级台阶 [1] - 装备制造 先进材料 医药健康3个产业正加速迈向万亿大关 [1] - 柔性显示 超高性能永磁材料 核电设备 高端化药制剂等一批标志性产品加速涌现 [1]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524%提高到56% [1][3]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25%提升到605% [1][3] - 服务业呈现总量升位 增速领跑的发展态势 已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3]
四川“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成就公布 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楼”越筑越坚实
四川日报· 2025-10-10 08:18
核心观点 - 四川省在“十四五”期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产业体系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鲜明 [6][7] 农业现代化 - 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2024年达726.8亿斤,粮食亩产378.2公斤,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2][8] - 农业全链条升级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更加丰富充实 [2][8]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工业增加值总量从1.34万亿元增加到1.79万亿元,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7位 [2][9] - 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组织开展17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实行“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 [10] - 累计实施制造业项目超1.5万个,带动制造业投资超2万亿元,制造业投资和工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11] 服务业与建筑业 - 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52.4%提高到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2.5%提升到60.5% [2][9] - 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速6.4%,累计完成总产值超9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保持在8%左右,累计上缴税收超4000亿元 [2][9] 创新发展动能 - 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19家,数量居西部第一 [5][12] - 常态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近30项,形成涵盖成果发现到企业孵化的全链条转化体系 [12] - 省中试公司以“1+N”模式与88家中试平台合作,以费用分担、先投后股方式组织实施22个项目 [12]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培育 - 人工智能产业2024年营收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 [12]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到45.5%,培育超800家智能工厂 [5][1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99万家,A股上市工业企业134家,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6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9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上云企业43万家 [5][13]
“川超”川南川北赛区球迷商家各有“超”法,持续催热文旅市场 “超宠客”带给城市“钞能力”
四川日报· 2025-10-10 08:18
赛事活动概况 - 10月7日至8日,“川超”联赛举行南北赛区焦点对决,川南赛区内江主场迎战宜宾,泸州与自贡展开对决,川北赛区阿坝对阵甘孜,绵阳对阵德阳 [2] - 赛事结合“赛事+文旅”模式,有效带动举办地文旅消费市场,实现体育竞技与城市经济的协同促进 [3]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内江在赛场周边打造特色集市,集中展销本地老字号和名小吃,如板板桥油炸粑,吸引大量游客消费 [4][8] - 绵阳主场外设立“乐享川超”消费集市,展示绵阳米粉、江油肥肠等美食及非遗文创产品,德阳队也将广汉缠丝兔、剑南春等特产带至绵阳进行展销 [4] - 宜宾推出“三免三游”活动,为外地游客提供免费燃面、充电、品酒及文旅产品抽奖福利 [9] - 泸州在五环广场集市设置展位,凭观赛票根可领取两瓶“川超”纪念版小酒 [9] - 凭“川超”球票,游客在内江可免27家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在绵阳可享所有A级景区首道门票免费及12家星级酒店预订全网最低价再打9折的优惠 [8][9] - 甘孜州对运动员实行全州115个A级旅游景区门票全免,持票根观众享收费景区门票半价,阿坝州对购买九寨沟等景区门票的游客提供其他多个景区门票7折优惠 [9][10] - 德阳发放汽车、3C数码、家电消费券,部分酒店和餐饮商家推出菜品赠券、套餐优惠等专属活动 [9]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川超”赛事将观赛人流转化为旅游客流,带动举办地文旅消费高峰,例如内江主场比赛前一天,当地A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0.08% [6] - 内江老字号牛肉面店假期24小时营业,椑木镇门氏板板桥油炸粑门店出现排长队情况,生意火爆 [8] - 赛事成为球迷的“文旅向导”,球迷追赛的同时进行周边旅游,延伸为深度游,城市凭借独特吸引力实现经济赋能 [5]
上新一批文旅新地标 解锁更多文旅新体验
四川日报· 2025-10-10 06:53
蒲江县文旅发展战略与举措 - 蒲江县作为成都8个县市新城之一,定位为成都发展的"底部"支撑和都市圈壮大的"腰部"力量,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节点 [2] - 当地通过打造文旅新地标、解锁新场景、拓展新业态来激发发展活力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5] 新场景解锁与游客吸引力 - 长秋山森林公园在国庆中秋假期正式开园,其核心景点长秋月观景台入选"最佳看雪山"主题十大点位,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9.6万人次 [2][3] - 公园拥有160余亩高山花海,种植30余种花卉实现四季有景,并设有30亩露营基地和4.2公里长的山地越野自行车赛道 [3] - 成都国际马术中心开业一年多已举办多场赛事,推出骑射表演和近7公里户外野骑等项目,今年以来接待休闲骑乘游客超4000人次 [3] - 蒲江县正加快推进蒲江博物馆、蒲江悦动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旨在叠加适旅化、适运动功能,营造复合场景以带来更多元体验 [4] 新业态拓展与市场成效 - 成都高陶博物馆展陈面积近5000平方米,汇集近万件陶瓷艺术品,双节期间通过陶瓷雕塑打卡和陶瓷绘画等体验吸引游客,并接待多支研学团队 [5] - 当地推动"乡村变景区",提升美学价值,丰富户外休闲、"非遗DIY"等业态,并培育"高端医疗服务+高品质文旅"、"体育+自然景观"等特色产品 [5] - 着力培育"文旅+园区"新业态,如在成都(蒲江)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已发展创意设计、会展演艺、科创研学、郊野赛事等多元业态 [5] - 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双节期间蒲江全域接待游客超113万人次,实现文旅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常态化 [6]
筑梦四十载 奋进向未来
四川日报· 2025-10-10 06:49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较1985年建市之初增长93.7倍 [2]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2倍和60.6倍 [2] - 当前正大力实施"1345"发展战略,推进通道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转变 [2] 交通物流与通道经济 - 已形成"公铁水空管"协同的立体交通网络,包括6条高速、20条国省干线、4条铁路构成的米字形铁路网、嘉陵江千吨级航道、近20条空中航线以及4条国家油气干线 [2][3] - 物流时效显著提升,可实现1.5小时到成都、2小时达西安、3小时通重庆和兰州 [3] - 建成全国首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西部地级市首个动车运用所、川陕甘结合部首个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成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3] - 开通中欧、中亚、中老、中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5条国际物流通道,联通境外9个国家18个城市 [3] - 2024年1-8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1.23亿元、增速176.6%,出口额2.56亿元、增速65.7%,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均居全省榜首 [3] - 广汇物流四川广元煤炭储备基地等项目总投资55亿元,未来将形成年吞吐量6000万吨的西南大宗物资集散中心 [3] 工业与产业集群发展 - 铝基新材料产业形成电解铝产能61.5万吨、再生铝产能160万吨、铝加工能力超220万吨的规模,聚集100余家企业 [4] - 四川万顺中基铝业有限公司年产超薄铝箔13万吨 [4] - 四川中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火电改水电,按年用电量66亿度计,每年节约标准煤111万吨、减少碳排放296万吨 [4] - 大力培育"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集群,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开发区 [4] - 通威与广元签订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为苍溪建县以来最大工业项目 [4] 文旅产业 - 2024年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556.71万人次,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31.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9%和9.34% [4] - 已建成3个天府旅游名县,连续6年入选"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 [4] - 着力打造"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红色热土、康养胜地"文旅品牌,积极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 [4] 农业现代化 - 2024年通过"广供杭州""广供成都"项目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17.77亿元 [4] - 建成世界最大红心猕猴桃生产基地、全国最大黄茶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油橄榄种植基地、四川优质高效核桃生产基地 [4] - 拥有15个国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9家国省龙头企业,成功认证552个"两品一标"农产品 [4] - 正加快培育3个两百亿级(粮油、生猪、蔬菜)和6个百亿级(茶叶、猕猴桃、核桃、中药材、肉牛羊、土鸡)产业集群 [4] 城市发展与营商环境 -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3.5平方公里扩展至70平方公里 [4]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新建绿色建筑超800万平方米,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35.17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比例达48.45% [4] - 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等称号,2017年入选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4] - 累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25个,改造危房9.64万户,建设农村公路2.19万公里 [4] - 比利时迈赫啤酒项目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5个月,通威绿色基材项目实现"两月签约,三月开工,一年点火投产" [4] - 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背靠背"满意度监测,全省率先挂牌运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建立15个重点产业专班和1个要素保障专班 [4]
交通为旅游“开路” 全省高速公路路网车流量同比上升6.4%
四川日报· 2025-10-09 14:13
记者从交通运输厅获悉,10月1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路网车流量共计3528.5万辆次,同比上升 6.4%。其中,10月1日车流量最大,路网单日流量飙升至499.17万辆次。与此同时,铁路、民航客运量 也进一步增加。 为了让假期出行市民游客"电力"更足,假期前,全省高速公路营运公司、交通执法、公安交警提前 部署,针对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制定"一区一策"方案。大假期间,执行"123运维模式",即节前1次 排查检修、故障后2小时人员到场、3小时恢复使用。 在选乘道路客运出行的旅客呈总体下行的趋势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道路客运量却有小幅回升。数 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省道路客运量共计1056万人次,比2023年下降12.4%,比2024年上升2.0%。 10月1日—8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站共发送旅客422.6万人次,其中假期首日发 送旅客66.6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客流高峰,车站根据客流情况加大运力投入,同时还新开多 趟夜间动车组。 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统筹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与体育赛事、文化旅游、商 业消费有效联动,进一步刺激道路客运需求。 航空方面,国庆前夕,成都天府 ...
总投资超200亿元 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Zpark重大项目开工
四川日报· 2025-10-09 11:05
项目投资概况 - 四川省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Zpark重大项目开工,近期拟实施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211亿余元 [1] - 追觅MOVA智能清洁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项目总投资43亿元,项目满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60亿元 [1] 项目分类与目标 - 绿色产业类项目8个,建成后将初步形成绿色产品"零碳造"产业链 [1] - 能源供给类项目9个,建成后将显著提高绿色能源占比,实现绿电可溯源 [1] - 绿色管理类项目3个,建成后将形成新型电力系统智慧大脑,实现碳足迹可追踪及能碳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1] - 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建成后将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空间,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1] 园区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零碳工业园区 [1] - 园区建成后将发挥绿电优势,推动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碳排放准入门槛,特别是在欧盟市场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1] - 追觅公司未来将利用宜宾市低碳优势,形成中国设计、宜宾制造、销往全球的发展模式 [1] 绿电供应能力 - 园区已建成绿电组网一期项目,成为全国首例绿色微电网,具备年供10亿千瓦时绿电能力 [2] - 拟建绿电组网二、三期项目,规划接入四川省凉山州、云南省昭通市等地风、光、水等绿电资源,预计年供绿电不低于43亿千瓦时 [2]
达州推进智能农机研发制造,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小身板农机海外闯市场
四川日报· 2025-10-09 10:43
文章核心观点 - 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通过创新驱动,研发制造适配丘陵山区及海外特定需求的小型化、智能化、新能源现代农机,并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成果 [1][2][4] 产品特点与技术优势 - 无人水旱旋耕机个头不到传统机型的三分之一,适配梯田、坡地等碎片化耕地,具备遥控和无人化作业能力 [2] - 农机最大远程遥控距离达300米,适用于旱地和水田,能完成360度原地转向等难度动作 [2] - 采用模块化电池设计,可实现“一电三用”,例如同一块电池可用于无人水旱旋耕机、AI割草机和联合收割机 [2] - 针对传统农机在山地不平整环境中难以直线行驶的痛点,通过技术创新确保直线行驶,以满足精密播种、施肥、起垄的高标准要求 [2] - 为适应特定海外市场环境,公司研发了适配俄罗斯西伯利亚极寒环境的柴油—电力双模动力微耕机,并对发动机进行改造以提高燃油混合气浓度 [4]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园区启动建设两年时间,已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组建研发中心 [3] - 园区依托四川省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和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为企业注入科创动能 [3] - 截至目前,园区已签约落地企业12家,建成生产线18条,下线产品34款,涵盖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及零部件生产等9大领域 [3] - 园区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研发出苎麻收割打剥一体机等新产品 [3] - 园区内正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61亩的智能农机产业园,专注新能源智能农机研发制造 [4]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园区通过补位研发,在平原国家主攻大型农机而动力不足的小型农机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巧拿海外订单 [4] - 公司正生产一批出口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订单,包括1万余套(台)微型旋耕机和发动机零配件,涉及8个机型,计划国庆节后首批发货 [4] - 智能化、绿色化的农机发展趋势契合欧美有机农场对环保、节能、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需求,新能源领域成为公司的优势领域 [4]
当泸州的微醺遇上音乐节 调出一杯文旅融合好味道
四川日报· 2025-10-09 10:43
音乐节活动表现与直接经济影响 - 泸州音乐节在3天内吸引15万年轻乐迷,其中市外观众占比超88%、省外观众占比超50% [1] - 音乐节直接营收6500万元,带动周边消费约5亿元,带动机票、住宿等远端消费超8亿元 [2] - 活动全网传播量达6亿次以上,抖音单平台话题播放量超2亿次,先后登上全国热榜37次 [1] 对区域文旅产业的拉动效应 - 音乐节期间全市28个A级景区接待游客175.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8.8% [2] - 景区门票收入617.3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17% [2] - 活动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重构升级文旅产业生态,重塑优化城市品牌张力 [2] 城市服务保障与品牌形象塑造 - 当地政府发放总计10万份"泸州有礼"福袋,集中呈现泸州各类特产 [3] - 通过大数据、市长热线等渠道累计收到732件诉求,迅速办结720件,办结率达98.4% [4] - 针对散场交通问题快速整改,第三天近4万人的疏散仅用了1个小时 [5] 文旅商融合发展战略与举措 - 泸州发布184个重大消费地标和特色街区项目招引机会清单,规划建设3大城市地标、7个特色街区 [7] - 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7.5亿元、同比增长6.8%,居全省第四位,较去年提升11位 [7] - 重点培育"一产业链一会展",第四届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带动周边行业实现收入超3.2亿元 [7] 白酒产业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连接 - 音乐节推出低度化、调酒化、游戏化、社交化四步策略,引导年轻消费者认识白酒文化 [9] - 10月5日超4万乐迷涌入美酒体验区,低度酒与鸡尾酒领取比例高达65% [8] - 泸州老窖博物馆在双节期间推出夜游专场,共接待6.0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96.6万元 [8] 未来发展规划与常态化运营 - 银河左岸公司计划将泸州打造成川渝两地音乐节重要举办地,明年"五一"假期增加演出场次 [9] - 泸州积极谋划将"赛演经济"常态化、多元化,更多演艺、赛事活动已被提上日程 [9] - 依托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等"国字号"重点项目,打造中国白酒文化新地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