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5月1日起四川正式入汛 汛期将持续到9月
四川日报· 2025-05-03 08:20
●预计以中等及以上洪水为主,青衣江、沱江、涪江、渠江可能发生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 江河洪水方面 中小河流方面 ●广元、巴中、达州、绵阳、德阳、成都、雅安、宜宾部分河流可能有较大的洪水过程 ●重点保护区域中达州城区,成都金堂、达州渠县县城以及渠江沿岸巴中、达州部分场镇有一定洪 水淹没风险 ●大渡河乐山段部分河岸崩塌和支流汇口受干流回水顶托可能造成回淹 5月1日起,四川正式入汛,汛期将持续到9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近日组织自然资源、水利、应 急、气象等部门,对今年四川汛期防汛抗旱和蓄水保供趋势进行会商研判。会商结果显示,预计今年汛 期,四川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旱涝并重,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可能偏重,汛期可能发生枯丰趋势转折。 在江河洪水方面,预计今年汛期,四川以中等及以上洪水为主,青衣江、沱江、涪江、渠江可能发 生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在城市防汛方面,重点保护区域中达州城区,成都金堂、达州渠县县城以及渠 江沿岸巴中、达州部分场镇有一定洪水淹没风险;大渡河乐山段部分河岸崩塌和支流汇口受干流回水顶 托可能造成回淹。中小河流一直是四川每年汛期的重点防控领域。根据相关会商结果,预计今年汛期全 省中小河流中广元、巴中、达州、绵阳、德阳 ...
4月来川外国人总数居西部第一 将探索扩大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
四川日报· 2025-05-02 09:36
"现在签证手续简化,入境通关很快,来四川旅游更方便了!"4月30日,来自法国的一位游客在成 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签证办称赞道。 元 我国对多国实施单免、互免政策,进一步优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旅客顺畅通关。四 川持续优化外国人团体旅游签证流程,对因特殊原因需加急申办团体旅游签证的,实施应急响应机制, 24小时提供"绿色通道"加急办证服务。今年以来,已签发外国人团体旅游签证369团5217人次,在川平 均停留5.7天,创造旅游产值上亿元。 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扩大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与相关政府 部门加强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服务,让更多外国游客"想来、易来、乐游"四川。(郑悦 记者 唐子晴) ●今年以来,已签发外国人团体旅游签证369团5217人次,在川平均停留5.7天,创造旅游产值上亿 为提升入境游体验,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在成都11个窗口推出"境外游客服务专窗",提供多语种 咨询;在九寨沟、三星堆、峨眉山等热门景区设立外国人服务站,协助外籍游客办理住宿登记等事务; 开通"12367"服务热线,24小时提供多语种语音咨询服务;推出多语种电子服务指南,涵盖入境提醒、 签证 ...
《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正式施行 “个性化”的川菜要走出“国际范”
四川日报· 2025-05-02 09:36
川菜产业政策支持 - 《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正式施行,共29条,旨在解决川菜发展部门协调、产业完善链条、人才供应及技艺传承等问题 [1][2] - 条例将四川促进川菜发展的有效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推动构建川菜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商务厅将出台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六项行动带动川菜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4] 国际化发展 - 条例明确支持川菜经营主体开拓海外市场,支持川菜厨师赴境外就业 [1][2] - 行业计划利用跨境电商、海外分店等形式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美食节等活动传播川菜文化 [2] - 将川菜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纳入科技计划支持范围,鼓励国际化表达 [2] 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多层次川菜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高校设立川菜相关专业或课程,编写教材 [1][3] - 全省已有60余所院校开设川菜相关专业,年输送专业人才近2万名,形成全链条培养体系 [4] - 教育机构表示条例坚定了办好烹饪专业、培育烹饪人才的信心 [3] 品牌建设与标准化 - 开展川菜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实施"千户"培优行动,支持重点企业"上台阶""上榜""上市" [1][4] - 支持老字号、非遗美食和特色小吃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4] - 标准化主要针对服务流程和菜品制作规范化,同时保留个性化创造空间 [4]
“五一”假期首日全川迎来游客热潮 假日免费停车在多地开启
四川日报· 2025-05-02 09:25
5月1日,"五一"假期首日,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7时,全省 纳入统计的905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518.94万人次、门票收入4365.23万元。与2024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分 别增长21.17%、19.04%。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接待群众86.62万人次。 "五一"假期,四川多地推出"演出+景区""高铁+景区"等组合优惠产品,实施发放文旅消费券、景区 门票折扣等优惠举措,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成都文旅推出博物馆、景区门票与大型演出活动联动优 惠,演出门票实名免费参观多家景区、博物馆。宜宾向外地游客推出免费吃燃面、免费品酒、免费充电 等优惠活动。广元剑门关景区、翠云廊景区,眉山彭祖山景区分别推出背诵《蜀道难》、默写《翠云 廊》、背诵《长寿赋》免门票惠民举措。川渝游客持48小时内到广安的火车票享受广安华蓥山旅游区门 票五折优惠。 此外,自驾游阿坝落地租车服务上线,下火车就可无缝衔接租车自驾游旅程。乐山开通旅游观光和 美食公交,并通过开设境外游客便捷购票窗口和团队通道等,持续优化入境游服务。假日期间免费停车 模式在全省多地暖心开启,乐山、遂宁、广元全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 ...
15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四川日报· 2025-05-02 06:17
四川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概览 - 178家四川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1073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959亿元 [1] - 131家公司实现盈利 占比74% 7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42% [1] - 1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翻倍 11家公司成功扭亏为盈 [1] 营收与利润头部企业表现 - 四川路桥 四川长虹 新希望3家企业营收突破千亿 分别达1072 38亿元 1036 91亿元 1030 63亿元 [2] - 四川长虹营收同比增长6 4% 从2023年974 56亿元增至千亿规模 [2] - 五粮液以318 53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居榜首 泸州老窖 成都银行分别实现134 73亿元 128 58亿元 [2] - 通威股份亏损70 39亿元 退出净利润百亿梯队 [2] 高增长企业亮点 - 华图山鼎 *ST金时 百利天恒 新易盛营收增长率超100% [2] - ST升达 百利天恒 雅化集团净利润增长率突破500% [2] - 五粮液 泸州老窖 国金证券 东方电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超百亿元 [2] - 五粮液现金流量净额339 4亿元 同比下降18 69% 仍居川股首位 [2] 医药生物行业突出表现 - 医药生物 食品饮料 银行成为盈利主要支撑行业 [3] - 百利天恒凭借双抗ADC药物国际授权款项实现营收增长936 31%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达184 86% [3] - 汇宇制药营收10 94亿元 同比增长18 05% 归母净利润增长132 78%至3 25亿元 [3] - 百利天恒 欧林生物 康华生物 康弘药业销售毛利率处于90%-95%区间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147家川股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共计240亿元 [4] - 科伦药业研发投入123亿元领跑 新易盛研发投入4 03亿元占营收4 66% [4] - 新易盛营收86 47亿元 同比增长179 15% 归母净利润增长312 26%至28 38亿元 [4] - 通威股份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10亿元 2024年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投入运营 [4] - 成都先导研发投入6732 81万元 占营收15 77% [5]
展示川渝魅力,推动经贸合作 “东京川渝会客厅”亮相大阪世博会
四川日报· 2025-04-30 08:46
大阪世博会成都专题推介会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举行成都专题推介会和德阳城市暨经贸推介会 [1] - "东京川渝会客厅"项目正式发布 将在东京都核心区域设立常设展厅和商务接洽空间 [1] - 项目旨在展示川渝魅力 协助政府招商 助推企业出海 加快文旅产业 农产品 美食进入日本市场 [1] 东京川渝会客厅项目 - 项目将促进中日双边经贸合作 共享在日华侨企业经验 帮助出海企业理解日本市场 [1] - 提供法律 税务 工商等本地化服务 辅助项目孵化 为重点项目提供金融供应链支持 [1] - 项目由政府和企业的共同需求推动 旨在建立精准渠道促进文化 产业走出去并引进日本优质资源 [1] 成都与日本经贸关系 - 日本是成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七大贸易伙伴 [2] - 2024年成都与日本贸易额达333亿元 [2] - 成都与日本在医疗养老 文化创意 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2] 德阳经贸合作签约 - 德阳市商务局与日本川渝总商会签约 [2]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德阳市委员会与日中经济发展中心签约 [2] - 四川窗世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嘉合株式会社签约 [2]
四川将再次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 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将发布
四川日报· 2025-04-30 08:20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将于5月8日至10日在成都举行 主题为"共享战略新机遇 同筑圈链新生态"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四川省政府联合主办 [1] - 活动已征集项目超300个 总投资超3000亿元 项目数量同比增加一倍以上 投资额增长超七成 [1][2] - 活动包含综合活动(企业座谈 嘉宾会见 开幕式)和8场专题对接活动 聚焦人工智能 新型显示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 [2] 工业经济影响 - 一季度四川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 1% 增速较去年全年提升1 6个百分点 主要受新招引项目落地及企业技改拉动 [1][3] - 新建企业(如京东方第8 6代柔性显示生产线)一季度拉动规上工业增长近2个百分点 [1][3] - 活动采用"圈链思维" 通过产业链清单和图谱精准对接链主企业 目标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3] 政策与机会 - 四川省将发布《招商引资政策和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 包含100余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超5000亿元 [3] - 成都作为承办地将从产业承载力 创新驱动力 开放引领力等五方面发挥枢纽作用 [4]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加力加劲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四川日报· 2025-04-30 06:02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业务发展 - 2024年存贷规模创新高 自营存款余额达1507亿元(较年初增长118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1772亿元(较年初增长74亿元)[4]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84亿元(年增35亿元)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7亿元(年增15亿元) 民企贷款余额259亿元(年增8亿元)[4]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32亿元 综合融资余额增量40亿元 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触达率超95%[6]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科创e贷"信贷产品 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300万元快速贷款[2] - 开发公积金"积金宝"产品 实现91家企业网银办理公积金开户[7] - 发布国资专业版司库系统 完成交易额238.4亿元 上线105户(含7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客户)[7][8]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72亿元(较年初增长33亿元) 承销绿色债券10亿元(市占率超9%)[6] -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40亿元(年增10亿元)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亿元)[6] - 养老金融客户年增3.8万户 商业养老金保有量增量超4亿元[6] 典型案例 - 为沃飞长空开立数百万元工程款支付保函 助力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生产基地建设[2] - 采用"前期贷+项目贷款"模式支持西南地区首个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建设[5] - 为农民工工资发放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现场开立并激活工资卡[4] 战略规划 - 成立"五篇大文章"领导小组 推动资源向先进制造业、设备更新等领域倾斜[4] - 2025年深化"五个领先"银行战略 强化中长期发展能力[10] - 通过"中信联合舰队"模式提供"股权+债权""融资+融智"综合服务[9]
抢抓新赛道引领龙头企业“链”上发力
四川日报· 2025-04-30 06:02
工业经济表现 - 202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连续3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1]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0%以上,工业税收占比超90%[1] - 2024年实施53个技改项目,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10家,推动67户企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1] - 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值达447.5亿元,同比增长5.4%[1] 新兴产业发展 - 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2亿元[2] - 以天合光能为头部引领,形成38GW单晶拉棒、40GW光伏坩埚及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的晶硅光伏产业集群[2] - 建设成都都市圈唯一A1类通用机场,集聚爱思达等21家航空航天企业[2] 招商引资策略 - 开展"1+N""敲门"等专项行动,欣旺达、天合光能等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1] - 发挥链主企业作用,联合开展以商招商,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格局[2] - 与成都彭州市签订12项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四川彭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2]
农行四川省分行:深耕天府沃土 书写金融担当
四川日报· 2025-04-30 05:56
贷款业务增长 - 2024年贷款总量达1.33万亿元,稳居中西部同业首位,连续三年增量破千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贷款总量突破1.4万亿元,个贷增量份额近50%,对公贷款增量是去年同期1.6倍 [6] 科技赋能与普惠金融 - 线上普惠贷款占比达66%,通过"普惠e站"实现一键测额,案例中自动审批90万元贷款额度 [8] - "政采e贷"累计投放53.7亿元,服务企业2000余家,与四川省大数据中心互联获取政府采购信息 [8] - 创新推出"微捷贷3.0"AI办贷模式,规模与产品总量居全国农行双第一,并开发"康养e融"等新产品 [8]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两年增量近千亿元,占贷款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 [10] - 支持10个储备林项目发放贷款11亿元,服务华电宝珠寺、中电建昭化风电等绿色项目 [9] - 为中煤广元能源双示范项目审批固定资产贷款21亿元,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案例获总行创新三等奖 [9] 制造业与供应链金融 - 制造业贷款余额同业领先,配套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实现贷款投放420亿元 [11] - 供应链融资贷款两年翻番,700个重点项目贷款年增27.5%,总量近千亿元 [11] - 川渝共建项目贷款增幅超50%,单年增长百亿元 [11] 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 - 县域贷款总量超5000亿元,支持174万亩"天府良田"建设,种业、水利贷款居全国农行首位 [12] - 农户贷款总量达842亿元,定制"农房增信贷"等100余个解决方案 [12] - 涉农产业链贷款投放120亿元,"富民贷"余额29亿元,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经验全国交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