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京东净利腰斩!外卖等新业务现百亿级经营亏损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22: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收入增速新高 [2] - 商品收入同比增长20.7%,其中带电商品增长23.4%,日用百货增长16.4% [2] -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9.1%,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务增长34.3% [2]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62亿元,同比暴跌51%,净利润率从4.3%降至1.7% [3] - 非GAAP净利润74亿元,同比下降49%,净利润率从5.0%降至2.1% [3] - 整体运营亏损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05亿元,运营利润率从3.6%转为-0.2% [4] - 自由现金流220亿元,同比"腰斩",12个月自由现金流101亿元,去年同期556亿元 [8] 新业务表现 -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9%,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 [5] - 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餐饮门店入驻,近200个品牌销量破百万 [5] - 七鲜小厨首店日均订单超1000单,复购率高于行业220% [5] - 新业务营收从46亿元暴涨至139亿元,但经营亏损从7亿元扩大至148亿元 [7] - 新业务运营利润率为-107%,成为拖累整体利润的主因 [7] - 营销开支同比增长127.6%至270亿元,主要用于新业务促销 [8] 战略投入 - 利润下滑主要源于对新业务的战略投入增加 [4] - 4月11日正式上线百亿补贴,二季度进入大规模投入期 [4] - 公司认为7月以来外卖市场存在"恶性补贴"泡沫,将导致多输局面 [8] 行业竞争 - 京东入局刺激外卖市场,三季度竞争主力变为阿里和美团 [8] - 公司CEO指出恶性补贴扰乱价格体系,对商家造成困扰 [8]
全球高校的AI攻防战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21:23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和DeepSeek正被学生广泛用作学术助手 渗透留学申请文书和学术论文创作过程 [1] - 该技术为学习效率带来突破性提升 但同时也引发高校对学术诚信的严重担忧 [1] 主流AI工具的市场表现 - ChatGPT在2022年11月推出后迅速走红 一周内用户突破100万 月访问量达2100万次 [2] - 2023年1月底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 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2] 高校对AI写作的政策分化 - 美国15所Top30高校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明确禁止AI代写申请文书 违者取消申请资格 [3] - 耶鲁大学采取相对开放态度 鼓励将AI作为完善想法的辅助工具 但强调需保持学术诚信 [3] - 纽约市教育部担忧AI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并关注内容安全性和准确性问题 [3] 学术出版机构的规则调整 - 《自然》杂志明确规定ChatGPT等人工智能软件不能被列为论文作者 以维护学术署名规范与责任 [3] AI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高校引入Turnitin和The Checker AI等复杂工具应对AI代写风险 [4] - Turnitin技术基于超过25年积累的全球最大学术内容数据库 包含学生作业、学术出版物及网页内容 [4] - AI检测技术存在一致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三大缺陷 [4] AI检测技术的具体缺陷 - 准确性方面:检测器易出现误报和漏报 人工撰写文本可能被误判 经过编辑或翻译的AI文本识别能力下降 [4] - 透明度方面:外界不了解检测器训练方式及判定逻辑 "突发性"和"困惑度"参数系统仍如黑匣子 [5] - 适应性方面:多数检测器基于旧模型训练 难以跟上新型生成式AI平台写作风格 [5] 人工检测的补充价值 - AI检测应作为教师助手 补充现有抄袭检测方法 [6] - 教授能较准确区分学生原创论文与ChatGPT生成论文 准确率达较高水平 [6] - 学生写作包含更多参与度特征 平均数量是AI文本的近三倍 包括个人叙述、反问句和说服性语言 [6] - AI写作倾向于堆砌事实 缺乏个性化和对话感 难以模拟人类独特写作风格 [6]
京东物流二季度营收利润双增长,毛利率继续承压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20: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16.6% 经调整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5.4%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14.1% 经调整净利润33.4亿元 [4] - 第二季度毛利55亿元 毛利率10.6% 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毛利89亿元 毛利率9.0%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 收入结构分析 - 第二季度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6.3% 外部客户数量增加7965名 单客户平均收入增加4727元 [1] - 第二季度其他客户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7.6% [1] - 第二季度京东集团收入178亿元占比34.4% 外部客户收入338亿元占比65.6% 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9.9% 其他客户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8.7% [4] - 上半年京东集团收入325亿元 外部客户收入661亿元 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4] 成本结构变化 - 第二季度营业成本461亿元同比增长18.3% 增幅高于营收增幅 [3] - 员工薪酬福利开支182亿元同比增长20.1% 主要因运营员工数量增加 [3] - 外包成本169亿元同比增长20.5% 因业务增长需要更多外包服务 [3] - 其他营业成本66亿元同比增长20.8% 包括安装维修、燃料、路桥等费用增加 [3] 子公司业绩 - 德邦物流2025年上半年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1.43% [4] - 德邦物流归属于股东净利润5215万元同比减少84.34% [4]
周六开始,法国药店大罢工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20:26
8月16日,法国数千家社区药店或将关门歇业。 工会组织警告,利润缩水可能导致全法约三分之一的药房(约6000家)倒闭。那些本已因运营成本 攀升、招聘困难而步履维艰的小型社区药店将首当其冲。"整个药房网络将岌岌可危",萨托里奥警告 道,"医疗服务质量必将受损,如今覆盖全法的完善网点将不复存在。" 自7月1日起,包括法国药学联合会(FSPF)、法国全国药房联盟(Unpf)及Uspo在内的多个工会 已发起"无限期暂停夜间药房服务"的行动,众多值夜药房(即便是医疗资源紧张地区)决定关闭,这已 经影响到病患购药就诊。 罢工计划将在秋季进一步升级,工会联合组织计划在9月延续不定期歇业策略,除将于9月18日举行 全国行动日外,还拟定"自9月27日起每周六的持续行动"。 药店行业的愤怒情绪源于8月4日《官方公报》颁布的规定仿制药商业折扣新上限的法令。此前规 定,在2025年8月31日前,药房可从实验室获得最高达40%的仿制药折扣,这使得其转售时能获得可观 的利润差价,其后再由社保按药品全额报销。然而从9月1日起,该折扣上限将降至30%并持续至2026年 6月,2027年可能进一步降至20%。 此次改革是法国政府计划的一部分, ...
美国各行业面临“领导力危机”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20:23
8月14日,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 Report)报道,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公 民倾向于认定美国正处于"领导力危机"中。具体来说,公民对公共服务、商业、教育、医疗保健等领域 及其领导者感到失望。 当涉及到公共服务领域的领导者时,这种失望感最为强烈。超过4/5的成年人(85%)对官员的治理能力感 到失望,这种不信任感也渗透到其他领域,73%的人对医疗保健领域的领导者感到失望,72%的人对商 界领袖感到失望,68%的人对教育界领袖感到失望。 该民意调查还询问了民众对优秀美国领导者的期望,几个关键特质被看重,尤其是"值得信赖"和"诚 实"的品质。 当美国公民被问及"领导人"一词时,56%的受访者首先想到的是"政客"(politico),他们对此几乎没有正 面的表述。31%的受访民众认为,政治领导人的可信度是所有领导群体中最低的;75%的人表示他们拥 有太多权力。绝大多数人(87%)表示,公共服务领域存在领导力危机,高于医疗保健(79%)、教育(79%) 和商业(72%)领域的比例。 此外,2/3的公众相信美国最高法院会以美国民众的最佳利益行事,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对特朗普政 府 ...
鼎捷数智叶子祯:AI智能体是“分身”而非“替身”,未来将出现可携式数字分身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20:19
AI智能体的核心观点 - AI智能体是"分身"而非"替身",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可随训练不断成长的"可携式数字分身",装载个人"知识壳"并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1] - AI的创新应用分为四类:突破动机限制、突破个人能力局限、突破思维局限、突破时空限制 [1][2] - AI的价值在于解放人类重复劳动并创造全新生产力,目标是创建"AI+"时代而非"+AI"时代 [2] AI创新应用的四大方向 - **突破动机限制**:通过人类与智能体协同处理重复、繁琐或危险任务,弥补人力不足 [1] - **突破个人能力局限**:借助AI快速弥补人类不具备或不完善的能力,例如鼎捷的"+AI"文生设计可快速修改相似图纸 [1] - **突破思维局限**:利用新技术解决以往无解之题,为企业创新提供助力 [2] - **突破时空限制**:在无法创造价值之处实现价值创造,例如AI罗永浩数字人直播实现"一人多平台同时直播",ToB领域未来将出现可携式数字分身服务多家企业 [2] 未来数智世界的架构 - **一个模型**:物理数字双世界模型,由人及智能装备组成的物理世界与智能体构成的数字世界共同构成 [3] - **两种内核**:数据自决(快任务驱动)和智能生成(慢任务驱动),分别实现"走一步算一步"的快思考与周全决策 [3] - **三类智能体**:数字分身智能体、数字专家智能体、数字指挥官智能体 [3] 鼎捷数智的技术布局 - 打造企业级AI智能体应用生成平台,支持个人知识资产封装与迁移,用户可训练智能体掌握专业知识及行为风格 [3] - 推动劳动关系变革,从基于时间的雇佣模式转向基于成果的"多栖就业"模式,个人数字分身可同时服务多家企业 [3]
TCL科技定增募资发行,每股发行价4.21元,折扣率95%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20:07
融资与发行情况 - 公司向16名投资者发行A股普通股 发行价格4.21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43.59亿元 [1] - 发行认购总金额达157.27亿元 认购倍数3.61倍 创近两年A股10亿以上规模项目超额认购倍数最大记录 [1] - 最终发行价较申购日前一日收盘价折扣率为95% 为近两年民营A股10亿以上规模项目最优折价率 [1] 资产收购项目 - 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股权 交易作价115.62亿元 [1] - 标的资产为TCL华星t6、t7两条G11代液晶面板产线运营主体 [1] - 该项目为2021年以来电子行业交易规模最大、深交所最快过会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项目 [1] 投资者参与情况 - 43家海内外优质投资者参与认购 包括大型外资、保险集团、公募基金及产业资本 [1] - 9家大型保险集团参与认购 包括中国人寿、平安养老、泰康保险等全明星阵容 [2] - 保险资金作为今年A股市场最重要增量资金 一致性看好揭示面板行业价值重估全面开始 [2] 行业与战略影响 - 交易完成后公司半导体显示龙头地位持续夯实 [3] - 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收购项目高度认可 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
科翔股份: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9:43
融资计划 - 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亿元 [1]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智恩电子高端服务器用PCB产线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 - 智恩电子高端服务器用PCB产线升级项目总投资2.49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4亿元 [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000万元 [1] 项目规划 - 智恩电子高端服务器用PCB产线升级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 [1]
溢价超640%!正帆科技拿下汉京半导体控股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9:10
收购交易概述 - 正帆科技以11.2亿元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18%股权 交易完成后汉京半导体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交易卖方包括SINGAREVIVAL(41.2%股权/7.416亿元) 沈阳泰科(11.6%股权/2.088亿元) 上海汉富(2.2%股权/0.396亿元) 辽宁汉宥(1.6856%股权/0.3034亿元) 辽宁唐科(5.5462%股权/0.9983亿元) [2] 标的公司情况 - 汉京半导体成立于2022年 专注高纯石英材料及碳化硅陶瓷材料研发生产 属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上游关键材料领域 [2] - 2023年营收5.086亿元 2024年降至4.609亿元 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萎缩至0.882亿元 [3] - 2023年净利润1.171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近三成至0.872亿元 2025年一季度仅0.232亿元 [3] - 负债总额从2023年末1.374亿元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7.226亿元 [3] - 净资产从2023年末6.157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2.569亿元 [3][4] 交易估值与风险 - 采用收益法估值19.05亿元 较账面净资产增值16.48亿元 增值率高达640.46% [3] - 交易预计形成5.5亿元至7亿元高额商誉 未来若业绩不达预期可能产生巨额商誉减值 [4]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条款 出让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93亿元 [4] 收购战略意义 - 交易高度契合公司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动OPEX业务(包括电子气体和前驱体材料)发展 [3] - 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已攀升至50.8% 成为公司第一大支柱业务 [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正帆科技主要为集成电路 泛半导体 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提供设备类(CAPEX)和非设备类(OPEX)业务 [2] - 2020年营收11.09亿元 2024年跃升至54.69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1.24亿元增长至5.28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3.94% 经营性现金流为-9874.38万元净流出状态 [6] - 拥有流动资产76.77亿元(含货币资金20.91亿元) 面临45.74亿元流动负债压力 [6] - 2024年12月以3.36亿元收购鸿舸半导体30.5%股权 直接持股比例从60%提升至90.5% [5] 融资活动 - 2024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10.4亿元可转债 用于投入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 [6] - 获准注册22亿元债务融资工具 注册基础品种为中期票据 [6]
年内裁撤网点超百家!券商加速“瘦身”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9:06
行业趋势 - 券商营业部关停潮标志着行业从粗放扩张走向精细化运营[2][7] - 行业正经历数字化与财富管理双转型 推动证券业从数量扩张迈入质量优先的深度转型期[4] - 未来营业部将彻底转型为财富管理服务中心 构建交易服务+财富管理+机构服务的多元新格局[7] 网点裁撤数据 - 年初至今已有20余家券商公告撤销营业部或分公司 累计裁撤网点超百家[1][3] - 国信证券以撤销21家营业部位居首位 其中7月7日关闭9家网点 8月再公告关闭12家网点[1][3] - 方正证券撤销13家分支机构 东方证券撤销8家 光大证券和中泰证券各撤销7家[3] 转型驱动因素 - 互联网金融崛起和交易佣金持续下降使传统网点高成本低效能模式难以为继[4] - 客户交易业务线上化普及导致线下网点边际价值下降[4] - 租金和人力等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挤压营业部生存空间[4][5] 行业格局影响 - 马太效应加剧 头部券商优势扩大 中小券商经营压力陡增[6] - 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券商如中信华泰已建立强大线上平台和投顾体系[6] - 区域型和小型券商若无法快速转型可能收缩战线或寻求被并购[6] 业务模式变革 - 券商正由以交易为中心转向以客户资产配置为中心[4] - 营业部从单纯开户交易场所升级为面向高净值客户的综合投顾与财富管理中心[4] - 券商通过数字孪生营业部解决方案将线下业务迁移至线上平台控制客户流失率[6] 客户需求变化 - 移动互联网普及和年轻一代投资者增长使市场对传统线下营业部需求锐减[5] - 投资者更关注投资理财服务核心价值 与线下营业部实体关联度降低[7] - 随着投资者年轻化和交易手段电子化 对线下营业部需求预计持续降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