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首店数量飙升!长三角首发经济“出圈”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8:56
长三角首发经济政策支持 - 浙江发布三年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 其中华东区域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 打造首店集聚区/孵化区/提升区50个以上 [3] - 浙江计划打造20个以上首店提升区 支持县域开展超前布局和超能级招引 引导品牌资源向县域下沉 [3] - 浙江强化要素保障 探索发布首店地图 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配信贷产品 [3] - 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支持政策 持续擦亮城市IP [5] - 江苏推动首发经济发展 重点引进国际国内高端体育赛事首赛 鼓励打造原创品牌赛事 [5] - 南京出台专项措施 给予落地首店最高200万元梯度奖励 支持新品首发首秀最高补贴150万元 设立区域总部提供落户奖励 [5] 企业战略与业绩表现 - 上海苏宁易购2025年下半年GMV目标超20亿元 计划新开5家年销售规模过亿门店 升级6家Pro以上门店 [4] - 苏宁易购上半年上海地区销售额实现30%同比增长 行业普遍面临增长压力 [4] - 苏宁易购战略核心转向"超级体验中心" 整合3C/家居/家电业务 9月将开业五角场新店作为样板门店 [4] 区域发展成效与数据 - 上海2025年1-5月新增首店365家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0家 全国及内地首店62家 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9.73% [4] - 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举办近百场商业活动 带动消费达119亿元 [5] - 南京近年引进首店超1200家 形成95%全球一线品牌覆盖率 跻身"中国首发经济引力城市"第四名 [6] - 南京发布"2025首创金陵"名单 16家本土品牌入选特色品牌名单 [6]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首发经济从一线城市国际大牌首秀延伸至新一线城市本土品牌试水 覆盖高端奢侈品与平价新品市场 [6] - 优化营商环境和完善消费生态为品牌提供施展舞台 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全球资源的吸引力 [7] - 商圈客流量上扬/旅游热度升温/销售数据节节攀升 反映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7] - 首发活动持续激活市场信心与活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
赛腾股份:曾慧减持1.50%股份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8:15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曾慧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39.28万股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78.59万股 合计减持417.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50% 减持价格区间29.81~33.95元/股 [1] - 股东孙丰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78.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00% 减持价格区间29.48~31.2元/股 [1] 减持计划执行状态 - 曾慧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 孙丰已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1]
微博二季度营收达32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8:01
财务表现 - 公司二季度总营收达4 448亿美元 约合32亿元人民币 [1] - 二季度调整后运营利润1 618亿美元 约合11 58亿元人民币 [1] - 二季度广告收入达3 834亿美元 约合27 56亿元人民币 [3] 用户数据 - 二季度末月活跃用户达5 88亿 [1] - 二季度末日活跃用户达2 61亿 [1] - 智搜产品6月月活跃用户突破5 000万 [2] - 智搜日活跃用户数较一季度大幅增长 [2] 产品策略 - 公司以用户价值为核心 保持热点和文娱内容生态领先优势 [1] - 结合大模型能力重点投入推荐和搜索体系建设 [1] - 加强核心产品场景社交互动体验 改善评论区质量和明星超话社区氛围 [1] - 垂直运营体系完成从博主账号到兴趣内容运营的转型 [1] - 优势兴趣内容超50%生产方来自跨领域博主 [1] - 二季度推荐流垂直消费占比达60% [1] - 智搜产品显著提升热搜消费体验和搜索满足率 [2]
上市首日暴涨超200%! 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什么来头?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6:06
公司上市表现 - 加密货币交易所运营商Bullish于8月13日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发行价定为37美元 融资规模达11亿美元[1] - 开盘价冲高至90美元 较发行价涨幅达143% 盘中最高触及118美元 涨幅突破200% 收盘价锁定68美元 首日涨幅达83.78%[1] - 市值从发行时的54亿美元跃升至99.4亿美元 首日表现远超传统IPO 20%-30%的理想涨幅标准 成为2025年美股最亮眼的加密资产类新股之一[1]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由纽约证券交易所前总裁汤姆·法利掌舵 获彼得·蒂尔支持 定位为机构级加密交易所 主打去中心化金融协议与中心化安全体系的融合[3] - 旗下拥有自主交易平台Bullish Exchange和2023年收购的加密权威媒体CoinDesk 形成数据+交易的双引擎模式[3] - 自2021年推出至2023年3月 平台累计交易量突破1.25万亿美元 日均交易量达26亿美元 主要客户为量化基金及对冲基金[3]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公司上市恰逢政策利好 特朗普政府大力扶持加密产业 7月签署《天才法案》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Bullish成为法案后首家上市的加密公司[4] - 比特币于上市当日突破12.4万美元历史新高 行业热潮持续升温 Circle今年6月上市首日大涨168% Galaxy Digital转板纳斯达克 eToro完成54亿美元IPO BitGo与Gemini提交申请 形成加密IPO浪潮[4] - 公司早在2021年牛市期间计划通过SPAC合并上市 估值约90亿美元 但因2022年FTX崩盘引发的行业寒冬而折戟[4] 投资者认购与财务支撑 - 发行前认购倍数超过20倍 公司两度上调发行区间 从最初28-31美元提至32-33美元 最终定价37美元较初始区间溢价超32%[5] - 贝莱德子公司与ARK基金承诺认购高达2亿美元的基石投资 摩根大通 杰富瑞和花旗共同主导发行[5] - 截至6月末公司持有2.43万枚比特币及1.26万枚以太坊 加上现金与稳定币等流动资产总值超34亿美元[5]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这些概念爆发→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6:0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沪指跌046 深成指跌087 创业板指跌108 北证50指数跌199 [1]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3063亿元 较上日放量1311亿元 [1] -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 [1] 板块表现 - 数字货币板块全线走强 恒宝股份 中科金财 吉大正元涨停封板 [4] - 保险板块走高 中国太保涨超5 [4] - 脑机接口板块持续走强 创新医疗 南京熊猫等个股涨停封板 [4] - 军工装备走低 北方长龙 长城军工 天秦装备等数只个股跌超7 [4] - CPO板块调整 汇绿生态 景旺电子等数只个股跌超7 [4] 概念板块活跃度 - 数据中心概念表现活跃 板块内11家涨停 4只连板股 最高连板数为6天4板 涨停股包括大元泵业 飞龙股份等 [4] - 华为概念板块内8家涨停 3只连板股 最高连板数为6天4板 涨停股包括恒宝股份 宏和科技等 [4] - 一带一路概念板块内8家涨停 4只连板股 最高连板数为6天4板 涨停股包括恒宝股份 飞龙股份等 [4]
上市首日暴涨超200%!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什么来头?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5:57
上市表现 - 发行价定为37美元 融资规模达11亿美元 开盘瞬间冲高至90美元 涨幅达143% 盘中最高触及118美元 涨幅突破200% 收盘价锁定68美元 首日涨幅达83.78% 市值从发行时的54亿美元跃升至99.4亿美元[2] - 表现远超传统IPO首日20%—30%的理想涨幅标准 成为2025年美股最亮眼的加密资产类新股之一[2] 公司背景与定位 - 由纽约证券交易所前总裁汤姆·法利掌舵 获硅谷投资教父彼得·蒂尔支持 定位为机构级加密交易所 主打去中心化金融协议与中心化安全体系的融合[2] - 除自主交易平台Bullish Exchange外 2023年收购加密权威媒体CoinDesk成为旗下独立子公司 形成数据+交易的双引擎模式[2] - 自2021年推出至今年3月 平台累计交易量突破1.25万亿美元 日均交易量达26亿美元 主要客户为量化基金及对冲基金[2]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特朗普政府大力扶持加密产业 今年7月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Bullish成为法案后首家上市的加密公司[3] - 比特币于上市当日突破12.4万美元历史新高[3] - 行业热潮持续升温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今年6月上市首日大涨168% Galaxy Digital转板纳斯达克 eToro完成54亿美元IPO BitGo与Gemini紧随其后提交申请 形成加密IPO浪潮[3] 机构投资与发行过程 - 发行前认购倍数超过20倍 公司两度上调发行区间 从最初28美元—31美元提至32美元—33美元 最终定价37美元 较初始区间溢价超32%[3] - 贝莱德子公司与ARK基金明确承诺认购高达2亿美元的基石投资 摩根大通 杰富瑞和花旗共同主导此次发行[3] 资产储备 - 截至6月末 公司持有2.43万枚比特币及1.26万枚以太坊 加上现金与稳定币等流动资产总值超34亿美元[4] 历史背景 - 早在2021年加密货币牛市期间便计划通过SPAC合并上市 估值约90亿美元 但因2022年FTX崩盘引发的行业寒冬而折戟[2]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放宽航天业监管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5:29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3日签署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旨在精简监管、促进竞争性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确保美国在商业太空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这 项命令被视为特朗普延续其第一任期对航天产业变革性举措的最新动作。 行政令部分内容 图片来源:白宫官网 在上一个任期,特朗普推动了多项变革,包括建立太空军,这是自空军创立70多年来新增的第一个军种;发布七项太空政策指令,指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 局(NASA)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改革商业航天监管框架、为航天系统建立网络安全原则;推动商业载人航天计划,2020年首次由商业公司在NASA 商业载人计划中将宇航员送入轨道。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的首次讲话中还誓言将派遣宇航员前往火星。 具体来看,命令要求国防部长、交通部长和NASA局长统一审查流程,消除重复监管,加快航天港建设;同时建立精简流程,审批新型太空活动,即现有 监管框架未明确或难以涵盖的任务,以确保美国在新兴太空产业中保持竞争力。 此外,命令还在交通部设立专门职位,负责提供商业航天创新与监管改革建议,并指示在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任命商业航天运输副署长,以推动监管 改革。 命令还要求交通部长与环境质量委员会主席协商,取消或 ...
2万人围观却无人出手!1.5亿元的上海百年老洋房流拍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5:26
标的属性与价值 - 标的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 位于柳林别业 建造于1924年 融合独立花园住宅与新式里弄的独特风格 采用砖木结构[4] - 现存老洋房数量4000-5000栋 九成以上收归国有只租不售 私有产权约500-600栋 产权清晰可售的不足200栋 修缮完好挂牌仅50栋占总数的1% 成交价均以亿元计数[6] - 土地面积848.75平方米 建筑面积346.66平方米 共2.5层 含500平方米大院子 多居室多厅二卫户型 纳入限购范围的花园住宅产权[7] 市场关注与文化背景 - 拍卖吸引超2万人围观 近600人设置提醒 但无一人报名导致流拍[2] - 曾为多位名人居所 包括冯治安旧居(55号) 申国权旧居(61号) 陈调元旧居(67号) 邵树华旧居(71号)[4] - 热门影视剧《安家》《三十而已》取景地 成为上海热门打卡点 具备"网红"特性[4] 交易条件与成本结构 - 起拍价1.5亿元 保证金1500万元 加价幅度2万元 折算单价超过43万元/平方米[7] - 买家需承担全部过户税费 包括契税3% 佣金1% 服务费0.5%-1% 实际成本或超1.545亿元[9] - 标的处于出租状态 租约至2029年 月租金6.75万元 现状交付 存在抵押 外立面改动需报批[7] 市场定位与流动性 - 被标记为"绝版孤品" 高入场门槛导致潜在买家稀少 流拍成为大概率事件[2][6] - 拍卖公司表示带看过房 本次挂牌旨在促成实际交易而非展示 流拍后将等待下次上架[9]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放宽航天业监管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5:24
行政命令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旨在精简监管、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确保美国在全球商业太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1] - 命令被视为特朗普延续第一任期航天产业变革性举措的最新动作 包括建立太空军、发布七项太空政策指令等 [4] -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首次讲话中誓言将派遣宇航员前往火星 [5] 监管改革具体措施 - 要求国防部长、交通部长和NASA局长统一审查流程 消除重复监管 加快航天港建设 [6] - 建立精简流程审批新型太空活动 确保美国在新兴太空产业中保持竞争力 [6] - 在交通部设立专门职位负责商业航天创新与监管改革建议 在FAA任命商业航天运输副署长推动改革 [6] - 要求取消或加快发射和再入许可及环境审查程序 审查现有监管要求消除过时规定 [6] - 评估各州对《沿海区管理法案》的遵守情况 防止该法案阻碍航天港建设 [6] 监管障碍的影响 - 低效许可流程会打击投资与创新 限制美国企业在全球航天市场的领先能力 [7] - 复杂环境许可程序放慢商业航天发射和基础设施建设 可能让大型既有企业获益而新进入者处于不利地位 [7] - 监管障碍可能使美国失去航天产业竞争优势及相关技术利益 [8] 航天行业反应 - 航天行业对行政命令反响积极 公司高管长期对监管审批速度感到沮丧 [9] - SpaceX或成为最大受益者 其"星舰"项目曾因监管审批缓慢受阻 [9] - FAA表示致力于与航天公司合作协调发射与再入任务 加快审批流程将有利于SpaceX等企业 [9] - 美国大部分火箭发射集中在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 促使其他航天港尝试分担发射任务 [9] - 新设施建设面临场地邻居和环保团体反对 命令包含对《国家环境政策法》改革等措施 [11] - 商业航天联合会主席认为命令将通过削减繁文缛节加强行业发展 [11]
非标信托单一融资模式自9月起终结,行业竞争格局将重塑?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3:40
信托行业监管新规 - 中国信登发布《信托登记业务指南(V3 0)》,自2025年9月1日起执行新信托预登记审查标准,要求资产管理信托落实组合投资,禁止单一融资方业务[1][2] - 新规要求信托资金通过SPV间接投资的需完整披露交易链条、底层资产及募资主体信息,非标债权类资产需逐一明确资金用途[2] - 证券投资信托需披露投资方向、策略及风控指标,资产服务信托需明确信托目的,行政管理服务信托不得提供资产管理服务[3] 非标信托业务转型 - 传统非标信托单一融资模式因风险集中、流动性差将被淘汰,行业向分散化、标准化、净值化转型[1][3] - 2023年监管文件已明确资产管理信托需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方式开展,2024年新增要求非标信托组合投资及市值法估值[5][6] - 转型本质是信托行业从"类信贷中介"转向"真正资产管理机构",需提升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及估值能力[3][6] 组合投资模式影响 - 组合投资将降低对单一融资方依赖,分散底层资产类型、期限及交易对手以管控非系统性风险[7] - 推动信托公司业务模式创新,回归资产管理本源,重构行业生态[6][7] - 投资者受益于组合投资的快速风险处置机制,如债券打折交易可缓解兑付压力[7] 转型实施挑战 - 当前面临资产筛选难度大、业务转型压力、风控及监管标准执行等四大挑战[6] - 服务对象转向投资客户需更复杂产品设计、专业团队及估值模式平衡收益与流动性[6] - 需平衡组合投资收益波动对客户的影响,强化受托管理职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