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

搜索文档
9分钟大定破万,何小鹏:有信心G7超出预期销量
凤凰网· 2025-07-04 07:15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鹏G7正式上市,大定订单9分钟突破10000台 [1] - G7 602长续航Max版售价19.58万元,702超长续航Max版售价20.58万元,702超长续航Ultra版售价22.58万元 [1] - 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对G7销售超出预期充满信心,并称小米YU7创造了"神话" [1] - 产品负责人Nick认为G7科技感强,与小米YU7相似,都是具有突出长板的车型 [1] 产品定位与市场趋势 - 公司认为当前市场趋势从"水桶车"转向具有突出长板的车型,迎合95后、00后年轻消费者需求 [1] - G7产品负责人指出小米YU7的高颜值和突出长板给市场带来启示 [1] - 公司强调G7是在更好的经营和品质基础上进行价格竞争,而非走性价比路线 [2] 财务与经营展望 - 公司预计二季度财报数据会非常好,G7经营能力表现不错 [2] - 公司表示四季度盈利不是挑战性目标,2023年经营结果将超出预期 [2] - 小鹏MONA定价高于同级产品,进一步印证公司不走性价比路线的策略 [2]
鸿蒙智行发布智界汽车7月OTA说明:R7车型新增智驾领航辅助、泊车无忧权益等
凤凰网· 2025-07-03 20:51
鸿蒙智行OTA升级内容 - 涉及车型包括智界R7纯电Ultra、纯电Max、纯电Pro以及智界R7增程Ultra、增程Max、增程Pro [1] - 大规模推送预计在首批推送活动结束、版本评估通过后启动 [1] 新增功能 - 智驾领航辅助(NCA)支持过高速收费站 [3] - 车位到车位支持离车泊入辅助(EPA)功能 [3] - Pro车型支持离车泊入(EPA)功能 [3] - 低速起步场景下,当车辆前向碰撞预警(FCW)识别到碰撞风险后,支持自动拉起全景影像 [3] - 车机绑定高德账号后,支持将手机高德地图导航信息一键发送到车机 [3] - 导航状态下,显示路线上服务区预计到达时间和充电站空闲信息 [3] - 智驾领航辅助(NCA)模式下,在高速/城快路有识别动物交互风险时,自主减速并提醒 [3] - 车主未完成智驾相关考试,激活智驾辅助功能失败,增加文言提醒 [3] - 首次使用离车泊入辅助(EPA)功能,须完成ADS安全考试 [3] - 智驾领航辅助(NCA)异常退出后,退出原因主动反馈功能 [3] - 风险场景自适应远光灯切换功能 [3] - "泊车无忧"权益 [3] - 智驾领航辅助(NCA)鸣笛提醒功能 [3] 功能优化 - 后视镜使用体验优化 [3] - 迎宾模式使用体验优化 [3] - 坡道起步辅助功能体验优化 [3] - 数字钥匙蓝牙连接稳定性提升 [3] - 低速场景智驾绕障能力增强:绕障速度更快,绕障场景轨迹更类人 [3] - 智驾领航辅助(NCA)体验优化:车辆刹车更柔和,低速变道更果断,路口/匝道排队更智能 [3] - 离车泊入/智能泊车/循迹倒车/遥控泊车辅助功能使用体验优化:增加坡度较陡场景文言提醒 [3]
AI法案监管过严,阿斯麦等多家企业呼吁欧盟推迟实施
凤凰网· 2025-07-03 17:03
欧洲企业呼吁暂停《AI法案》 - 44家欧洲大型企业CEO联名呼吁欧盟推迟实施《AI法案》两年,包括阿斯麦、SAP、Mistral AI、空中客车、奔驰、法国巴黎银行等 [1] - 企业主张采取更"有利于创新的监管方式",认为推迟法规将向全球释放欧洲增强竞争力的信号 [1] - 企业特别要求推迟两类规则:针对通用AI模型的规定和高风险AI系统的规定 [1] 《AI法案》核心内容 - 法案要求AI开发者披露模型训练信息、制定版权合规政策,最先进模型需额外降低风险并报告系统架构 [2] - 法案限制特定用途如公共场所实时身份识别,违规企业最高面临年销售额7%的罚款 [2] 企业及国际反应 - 企业批评欧盟未出台关键指导文件如《行为准则》,原定5月发布的草案因内容超出法案范畴且规则繁重遭延误 [2] - 美国政府4月致函欧盟委员会,敦促放弃当前版本的《行为准则》 [2]
对话荣耀高管:详解"三叶草战略",要与苹果同台竞技
凤凰网· 2025-07-03 14:23
品牌哲学重塑 - 公司确立"释放潜能 自由翱翔"八字品牌信仰 通过"一毫米探索精神""一步不退极致追求""一小时用户承诺""一辈子真情相伴"四个故事串联品牌哲学 [2] - 引用柏拉图"洞穴之喻"隐喻公司发展历程 将产品定位为打破用户思想能力边界的桥梁 帮助实现认知突破与自我超越 [2] AI战略转型 - 提出AI发展三阶段论 判断行业正处于从"会想"(L2)向"会做"(L3)过渡阶段 强调落地能力比拼将取代模型能力竞赛 [3][4] - 发布"三叶草战略"实现AI落地:自由之叶打破设备数据服务孤岛 满足之叶通过端云/软硬/算网协同提升性能 安全之叶建立产业技术伦理共建机制 [4][5][6] 折叠屏技术突破 - Magic V5实现三大极致:9.9mm折叠厚度下电池能量密度达901Wh/L行业最高 硅含量25%远超行业12%均值 采用自修复黏结剂解决高硅负极膨胀难题 [7][8] - 定义折叠屏2.0时代特征:从解决基础问题转向场景化创新 AI将赋予折叠屏PC级生产力 预告8月推出影像续航全面升级的小折叠产品 [8] 市场竞争与生态布局 - 公司折叠屏产品曾于2023年Q2超越三星登顶西欧市场份额第一 400系列创下首销日15万台、最快破百万激活量记录 [9] - 明确开放生态战略 已与阿里比亚迪美的建立合作 欢迎苹果入局折叠屏市场 认为将扩大赛道价值并激发创新活力 [9] 资本运作进展 - 公司上市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6月26日获深圳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受理 目前处于正常辅导阶段 [9]
特斯拉Q2销量创史上最大滑坡,为何华尔街一点不慌
凤凰网· 2025-07-03 09:31
交付量表现 - 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38.4万辆电动车,同比下降13.5%,但好于华尔街最悲观预期(36.6万辆)约5% [1][2] - 上半年累计交付72.07万辆,若要达到2024年178.9226万辆目标,下半年需交付超100万辆 [4] - 去年第三、四季度合计交付约95.789万辆,显示今年下半年目标极具挑战性 [5] 市场反应与分析师观点 - 交付量高于最低预期推动股价单日上涨5% [1][3] - 分析师认为交付量"略感失望"但未达最坏情况,展现公司保持竞争力的能力 [2][3] - 部分观点指出车型老化、中国市场竞争和政治挑战仍是主要压力 [3][7] 中国市场动态 - 上海工厂6月交付71,599辆,同比微增0.8%,环比增长16%,为2025年首次同比增长 [6] - 中国市场虽面临激烈竞争和高管变动,但交付数据显现复苏迹象 [6] 产品与战略挑战 - 更实惠车型生产时间表未更新,原计划2024年上半年投产的进度存疑 [5] - 资源分散问题被提及,自动驾驶出租车和Optimus机器人项目可能影响电动车业务专注度 [7] - 公司需6-9个月解决Model Y生产线变更等近期挑战 [3] 行业竞争环境 - 全球电动车普及放缓与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持续施压交付量 [7] - 政治因素导致管理层精力分散,近期公开争议引发股价波动 [7]
比亚迪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 副总裁李柯回应
凤凰网· 2025-07-03 07:49
公司战略调整 - 比亚迪已搁置在墨西哥建设大型工厂的计划 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1] - 公司仍有意在美洲扩张 但对于新投资目前暂无时间表 [1] - 巴伊亚州工厂是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首座工厂 7月1日举行了首车下线仪式 [1] 产能规划 - 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工厂投产后每年可生产15万辆汽车 计划两年后将产能扩大至30万辆 [1] - 工厂将对从中国运来的半成品车辆进行最终组装 预计不到两个月后开始商业化生产 [1] - 公司已有计划未来再次将该工厂产能翻倍 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2] 政策支持 - 比亚迪已请求巴西政府在工厂一期阶段 对其计划组装的汽车套件给予为期12个月的进口关税减免 [2] - 如果半成品汽车被征收与整车相同的进口税 进口半组装车将毫无意义 [2] 行业影响 - 地缘政治对汽车产业影响很大 所有企业都在重新思考在其他国家的战略 [1] - 公司希望等局势更明朗后再做决定 [1] - 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 尚不清楚何时会作出相关投资决定 [1]
荣耀平板MagicPad 3正式发布:搭载13.3英寸高刷LCD屏 AI护眼技术
凤凰网· 2025-07-02 21:31
产品发布 - 荣耀MagicPad 3 AI旗舰平板正式发布 [1] - 产品定价覆盖2549 15元至3699元区间 提供4种存储配置选择 [1] - 采用一体化全金属机身设计 厚度5 79mm 重量595g [1] 硬件配置 - 搭载13 3英寸3 2K分辨率165Hz刷新率LCD屏 像素密度291 PPI [1] - 配备八扬声器系统 最大功率超过95W [1] - 搭载骁龙8 Gen3处理器 配备12450mAh青海湖电池 [2] - 采用荣耀自研能效增强芯片HONOR E2 [2] 技术创新 - 引入AI离焦护眼技术 宣称使用25分钟可降低短暂性近视指标13度 [1] - 配备荣耀都江堰AI电源管理系统 [2] - 支持Windows无线投屏 具备跨平台互联互传能力 [2] 配件生态 - 推出智能触控键盘 采用全域按压玻璃触控板 [2] - 键盘支持1 6mm键程 磁吸后折支撑可110°-160°调节 [2]
荣耀Magic V5发布:搭载阿里通义千问和VL等大模型
凤凰网· 2025-07-02 20:44
荣耀Magic V5发布 - 荣耀发布全新年度折叠旗舰手机荣耀Magic V5,该机型搭载了阿里巴巴基于通义千问打造的高德、飞猪旅行两个智能体及通义千问3、VL等大模型,这是阿里首次整合大模型及垂直场景Agent应用于智能手机终端 [1] - 荣耀Magic V5展示了基于通义千问开发的"一语问屏"功能,支持用户通过荣耀AI助手YOYO上传文档,进行深度思考问答和联网搜索,还支持在语音模式下体验口语陪练等多种互动场景,视频模式可识别真实物理世界进行实时互动 [1] - 高德、飞猪旅行两个Agent率先接入荣耀Magic V5,用户在与YOYO对话时输入意图指令,YOYO在理解用户意图后将直接调用相关Agent执行 [1] 飞猪旅行Agent功能 - 飞猪旅行Agent由飞猪为荣耀Magic V5量身打造,支持用户完成行程规划的制定、目的地探索发现、附近景点美食推荐等 [1] - 该Agent还能帮助用户快速预订火车票、机票、酒店等旅行相关基础服务 [1] 高德Agent功能 - 高德Agent由高德云图研发,聚焦出行生活服务的行业智能体,可通过深度理解用户需求,提供基于位置的吃喝玩乐相关信息推荐 [2] - 该Agent提供驾车、公交、步行、骑行、打车等一体化出行服务,更多的出行、泛LBS、生活服务等场景仍在持续拓展中 [2] 智能体接入渠道 - 高德、飞猪旅行Agent接入了荣耀智能体商店、YOYO建议、服务负一屏卡片等入口 [1]
美媒:中国AI模型全球走俏,快速削弱美国领先优势
凤凰网· 2025-07-02 13:42
中国AI公司全球竞争力 - 中国AI公司正在挑战美国在全球AI领域的主导地位,为全球AI军备竞赛奠定基础 [1] - 跨国银行、公立大学等用户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越来越多地选择中国企业的大语言模型,如DeepSeek和阿里巴巴的模型 [1] - 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沙特阿美等国际企业已开始测试或部署DeepSeek的模型 [1] - 美国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AWS、微软和谷歌也向客户提供DeepSeek服务,尽管白宫因数据安全问题禁止在部分政府设备上使用 [1] 中美AI竞争格局 - 中美AI竞争正在引发技术分化,各国可能需要在美式或中式AI系统之间做出选择 [3] - 微软总裁认为决定中美AI竞赛胜负的关键在于谁的技术在全球更广泛被采用 [3] - 美国限制中国AI企业获得美国生产的计算机芯片、技术专长和融资渠道,中国则在大力投资建设减少对美国依赖的AI供应链 [3] - 中美AI系统互通性减少可能导致信息茧房问题,长期来看可能削弱全球应对AI威胁的能力 [3] 中国AI的市场策略与优势 - 中国公司通过提供性能相近但价格更低的产品抢夺客户,例如DeepSeek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低17倍 [2][6] - 中国在AI领域的数据和人力资本方面占据优势,帮助其迎头赶上美国 [2] - 中国AI产业更注重实际应用而非技术突破,这有助于迅速赢得新用户 [6] - 腾讯、百度等公司通过开源AI模型获得优势,开发者已基于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创建超过10万个衍生模型 [6] 全球市场采用案例 - 东京AI创业公司Abeja为日本经济产业省构建AI模型时选择了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而非谷歌或Meta的产品 [7] - 南非金山大学选择使用DeepSeek因其开源且可离线运行,有助于保护数据安全 [7] - 塞浦路斯AI工具平台Latenode上五分之一的全球用户选择使用DeepSeek的模型 [6] 美国管制的经济影响 - 美国对华AI芯片管制导致西方芯片制造商损失数十亿美元销售额,英伟达因H20芯片禁令可能损失100亿美元收入 [4] - 如果中国AI模型被广泛采用,谷歌、Meta等美国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和收益流失 [4] - OpenAI指出中国公司智谱AI正积极进入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试图锁定中国系统和标准 [4] 行业历史与现状对比 - 2018年中国AI行业融资219亿美元,美国投资者参与占30%,如今美国对中国AI企业的风险投资已基本停止 [7] - 中国学生曾大量涌入美国大学和硅谷,如今前往美国求学和工作的难度增加 [7] - OpenAI的ChatGPT全球下载量达9.1亿次,DeepSeek为1.25亿次,美国AI模型仍被视为行业标杆 [1]
马斯克反对无效,美国会拨款近300亿生产传统登月火箭
凤凰网· 2025-07-02 09:10
美国航天政策与拨款 - 美国参议院通过预算调和法案,为NASA"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追加100亿美元拨款 [1] - 追加资金将用于生产更多SLS火箭(41亿美元)和建设"月球门户"空间站(26亿美元) [3] - 法案与特朗普5月提出的逐步淘汰SLS计划相悖,显示政策转向 [3] SLS火箭争议 - SpaceX CEO马斯克批评SLS火箭不可重复使用,称每次发射相当于"炸掉一枚价值十亿美元的火箭" [2] - NASA数据显示SLS每枚火箭重复生产成本接近25亿美元,已累计投入240亿美元 [2] - 主要承包商包括波音、Aerojet Rocketdyne(L3哈里斯旗下)和诺斯罗普·格鲁曼 [2] - 艾萨克曼质疑SLS长期价值,认为不适合频繁月球/火星任务 [2] 其他航天项目拨款 - 7亿美元用于开发火星通信轨道器 [3] - 12.5亿美元用于国际空间站延长运营 [3] - 3.25亿美元拨给SpaceX研发国际空间站脱轨飞船 [3]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航天巨头(波音等)获得政策支持,与SpaceX形成竞争 [1][2] - 特朗普撤回对艾萨克曼的NASA局长提名,显示与马斯克关系恶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