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刘宁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题调研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
河南日报· 2025-10-14 19:03
调研活动核心内容 - 省委书记刘宁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专题调研,重点考察考古研究机构建设、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工作 [5] 政策方向与战略重点 - 强调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5] - 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5] - 强调需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和文物保护要求,一体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7] - 提出要围绕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等加强考古和文明研究阐释 [7] 考古研究与学术发展 - 要求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深化考古学理论方法研究 [6] - 强调需推出更多具有学术厚度、文化底蕴的研究成果 [6] - 提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6] - 肯定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接续奋斗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作用不断彰显 [7] 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 - 强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 [6] - 要求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安全监管,强化文物展运安全、保管安全、利用安全 [6] - 特别指出需严防火灾,及时消除隐患风险,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技术防控,切实维护好文物安全 [6] 人才队伍建设 - 提出要建强现代考古豫军,引导青年人才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6] - 鼓励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6] 技术应用与创新活化 - 强调需运用好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修复保护水平 [6] - 要求加强文物活化利用,打造数字展示平台,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6] 资源禀赋与发展目标 - 指出该省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物数量多、分布广、品类全、价值高 [7] - 提出要发挥文化大省、文物大省作用,扩大优质文博产品和服务供给 [7] - 目标为着力打造一流考古研究机构,努力利用好考古成果,让文物说话、讲好中国故事 [7] - 旨在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胜势 [7]
鹤舞中原势如虹(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鹤壁篇)
河南日报· 2025-10-14 10:58
鹤栖南山,壁立千仞;改革潮涌,奋楫争先。 这座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传说而得名的城市,承载着七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曾为殷商末期四代帝 都,亦是诗经文化的摇篮、封神故事的发祥地。近年来,鹤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 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以"十有"为内涵的 北方美丽城市。先后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130余张"国字号"名片,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最高奖"长安杯",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五度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或通报表扬,现代 化鹤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指标见证发展蝶变—— 建市之初,鹤壁地区生产总值仅0.51亿元,至2024年已达1094.39亿元。67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45倍,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33倍,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3%,位居全省前列;规上工 业增加值增长8.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围绕"从哪儿转""往哪儿转""怎么转"的转型之问,鹤壁构建"3+3"主导产业体系,形成以淇河实验室为创新源 头 ...
项目牵引 “链”出产业新图景
河南日报· 2025-10-14 10:58
项目投资进展 - 截至9月底,焦作市“三十工程”完成年度投资86.25亿元,14个新建项目开工9个,开工率达64.3% [2] - 温县、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解放区开工率均达到100%,博爱县、武陟县、高新区、温县、修武县、孟州市、沁阳市投资完成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3] - 1月至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8%,工业投资增长8.2% [3] 工业与产业链表现 - 1月至8月,焦作市“3+13+N”产业链群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8.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4.7% [3] - 市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达81%,29个调研项目中有21个属于“3+13+N”产业链群项目 [3][8] - 瑞庆公司年产30万台第五代混合动力发动机整机生产线热转化效率达48.5%,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9] 重点项目与产业集群建设 - 大咖·梦工厂产城融合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带动三产融合,已吸引1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 [8] - 武陟县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已入驻蓝普特种电磁线等项目,将带动20余家企业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 [10][15] - 武陟县7个省重点项目、34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5亿元、97.3亿元,成功签约项目44个,总投资206亿元 [15] 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 - 隆丰革乐美公司年产200万张绿色毛皮制品项目产品流转时间压缩30%,合格率提升至98%,产品专供LV、普拉达等国际品牌 [10] - 沁阳市宏达汽车零部件项目实现工业废料95%再生利用,从资源消耗向循环增值转型 [10] - 胜怀科技年产3000吨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采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能量密度实现近4倍跃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11] 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 - 焦作市将加快培育“3+13+N”重点产业链群,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进食品、化工、铝工业等传统产业升级,并开辟空天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新赛道 [23] - 农业方面着力构建“4+8”农业产业体系,聚焦粮食、畜禽、饮品调味品、乡土特色产业四大集群,培育8条重点产业链 [25] - 文旅产业目标形成“3+6”现代文旅产业链群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山水观光休闲、太极文化、乡村旅游3条优势产业链,积极发展6条潜力产业链 [27]
垄上行·秋收日记丨农机服务“一条龙”护航秋收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10
农机设备销售与服务 - 太康县农机销售市场活跃,多种型号农机产品备货充足,农户选购热情高涨 [1] - 履带式收割机因能有效应对湿软田地、避免下陷,成为秋收期间的热门机型 [1] - 农机经销商不仅销售设备,还为农户提供操作、安全、管护等知识指导,提升产品性价比 [1] 政府支持与补贴 - 政府购机补贴政策降低了农户的购机成本,刺激了农机需求 [1] - 作为秋粮种植大县,太康县提前部署农机备战,建立了从销售到田间的“一条龙”服务网络 [1] 农机后勤保障与效率提升 - 太康县组织多支农机服务队,采取“定点维修+上门服务”模式,提供全面的指导培训和维修调试 [2] - 全县已完成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万多台套,培训机手2000余人,以应对突发状况 [2] - 完善的保障措施旨在确保农机高效作业,提高秋收效率并减少粮食损失 [2]
豫农优品的全球化之旅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10
品牌发布与规模 - 豫农优品全球化品牌发布会于10月13日在郑州举行,有马来西亚、缅甸、乌干达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代表参与 [1] - 豫农优品作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有377家企业、717个产品被纳入品牌名录,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类别 [1] - 河南连续8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全国一半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七成的速冻水饺产自河南 [1] 品牌标准与质量管理 - 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了豫农优品准入"十大金标准",突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国内国际权威认证要求 [1] - 建立起从准入、监管到退出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可信赖 [1] 数字化营销与国际拓展 - 2025年"豫农优品"线上程序发布,结合视频号、抖音号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网络 [2] - 东盟是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河南的速冻食品、休闲食品正走进东南亚市场 [2] - 豫农优品已与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商会组织建立合作,并在乌兹别克斯坦、缅甸设立海外仓 [2] 合作签约与网络建设 - 发布会现场,河南豫农优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约 [2] - 与多国贸易机构就海外仓建设签约,进一步完善豫农优品海外分销网络 [2]
为智慧农业注入强劲动能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10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河南)—东盟智慧农业发展交流会于10月13日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与,旨在深化河南与东盟的智慧农业合作 [1] - 智慧农业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1] - 智慧农业为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现实途径,河南在种业振兴和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方面已取得成就 [1] 河南智慧农业的发展与成果 - 河南可因地制宜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例如牧原集团的智能养殖 [1] - 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建设河南小麦大数据中心,旨在实现价格发现、流向跟踪、产业分析和展示发布等功能,一期工程预计年内上线 [2] - 河南在农业物联网、智能农机等领域有深耕成果,可系统性推向东盟国家 [1] 河南与东盟的合作规划与前景 - 中国(河南)—东盟智慧农业示范中心已启动,将作为实体化合作平台,推动双方在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全链条的数字化合作 [3] - 下一步合作将围绕共建研发平台、共享应用成果、共育专业人才展开 [3] - 联合攻关的重点领域包括智能育种、数字农田、精准灌溉、农业具身智能等,旨在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3] 企业参与与产品推介 - 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农村事业部等企业在交流会上介绍了智慧农业系统等相关产品 [1]
豫见东盟新未来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10
金秋中原,叠翠流金。10月13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宾朋云集,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 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盛大开幕。这不仅是一场农产品与技术的展示, 更是一次理念的碰撞。来自国内外的政要嘉宾、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共襄盛 会,勾勒出豫企出海、东盟入豫的粮农合作新图景。 谋合作,夯实共赢之基 开幕式上设置了"共同开创全球粮食安全新局面""科技赋能粮农合作:现代农业创新与东盟发展机遇探 索"等多场高规格主题演讲;当天下午,5场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围绕粮油产业发展形势、畜牧业国际 合作、豫农优品品牌全球化战略实施等内容,中外嘉宾开展对话,共识不断凝聚。 "东盟国家是我们重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市场。这是我们首次来河南参展,希望借助郑州的地理与交通 枢纽优势,从渠道对接、品牌展示、技术适配等方面积极拓宽宁夏特色农产品销路。"宁夏展区负责人 哈矿武说。 合作意愿在签约环节化为具体行动。开幕式现场,21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粮食生产、农业科技、 农产品贸易等多个领域。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河南)—东盟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联谊会正式启动, 并发布《中国(河南)—东 ...
一条路如何带火云端村——河南省旅游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样本观察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03
雨后初霁,熹微晨光爬上伏牛山。九曲山路蜿蜒如带,薄雾轻笼山涧。国庆中秋假期,来自郑州的摄影发烧 友周明哼着乡村小调,背上设备又一次踏上他心中最美"天路"。 "每次放假都得来拍几张,景色真美呀!"站在山巅,周明不无感慨。脚下32.974公里长的生态伏牛一号旅游 公路栾川段石张线,犹如一条游龙,在群峰间腾挪盘旋。也正是这条农村公路,近年来彻底改写了"中原海拔 第一村"——杨树坪村命运图谱。 平均海拔1400米,耕地少、气温低、通行困难,曾经,"男孩成年招下山,姑娘长大嫁下山,老头老太困在 山"是杨树坪村的真实写照。如今,旅游公路让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昔日年轻人争相逃离的荒山沟,变成 了归雁竞相返乡的热土。 破局 从"行路难"到"幸福路" 时间回溯。栾川县石庙镇杨树坪村受群山阻隔堪比交通孤岛,深藏伏牛山区,"一脚宽"的羊肠小道是唯一出 路,曾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山村。 一个时期,交通梗阻如同沉重的枷锁,牢牢锁住了山村发展的希望。 20世纪80年代,交通部、河南省交通厅先后将栾川县列为定点扶贫对象,开启了交通帮扶的序幕,立足当 地"大路三尺宽,小路蹦石尖,骡马难行走,挑担难换肩"的交通状况,把投资兴修扶贫公路作为 ...
刘宁到三门峡市督导调研黄河秋汛洪水防御工作
河南日报· 2025-10-13 19:15
黄河秋汛防御工作 - 受近期降雨影响黄河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水利部针对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2] - 当前秋雨场次多重叠度高降雨区易产流汇流防汛形势较为严峻需做好防范应对各种极端灾害的充分准备 [2] - 强调全方位加强领导全流域联防联控落实落细防汛措施确保黄河安全度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具体防汛部署 - 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滚动开展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加强联合会商研判科学精准实施水工程防洪调度 [2] - 加强堤防巡查防守紧盯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全面深入排查整治隐患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2] -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扣紧指挥调度巡查防守抢险救援等全流程责任链条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 [2] 统筹生产与安全 - 持续降雨造成黄河滩区积水较多需统筹防汛安全和三秋生产加强农机具协调调度集中力量烘干晾晒 [2] - 确保秋作物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2] 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 - 强调要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3] - 有力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好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3]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重要遗址发掘力度深化考古成果研究阐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守护历史文脉 [3]
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在郑州开幕
河南日报· 2025-10-13 18:53
10月13日上午,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在郑州开幕。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省委书记刘宁致辞。省长王凯主持。 史忠俊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农业合作是双边关系中最基础、最悠久、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合 作成果丰硕。河南省是"中国粮仓",育种、仓储、食品加工业、农业机械技术世界领先,区位优势突出,产业体系完备。期待通过此次大会,发出一份携手 合作的强烈信号,搭建一个高端务实的对话平台,挖掘一批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聚焦发展智慧农业、构建高效供应链、加大政策沟通和能力培训力度等方 面,分享合作经验,对接合作意向,共同探讨农业合作新机遇新模式。中国—东盟中心将一如既往扮演好"助推器"和"连接器"角色,持续为中国—东盟农业 合作搭建桥梁、提供支持,并与河南省、东盟各方一道,推动双方农业合作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 献。 麦尔丹·木盖提表示,中国和东盟山水相依、心手相连,是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全面战略伙伴。多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