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

搜索文档
沪上阿姨上市后,背后投资大佬首次公开……
创业家· 2025-06-03 17:58
公司上市表现 - 沪上阿姨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113 12港元/股 开盘价190 6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68 5% [2] - 锅圈食汇成立仅6年时间就在港交所上市 2020-2023年门店数从3000多家增长至10000家 [4] 方法论:拒绝小而美 走向"高大上" - "高大上"指高目标 大愿望 上速度 [7] - 高目标通过"市值到财务"实现 例如锅圈食汇千亿市值目标需600亿销售额和30亿利润 [9] - "财务到业务"将目标分解为单店业绩指标 如锅圈食汇两万个店需单店300万销售额 [10] - "业务到市场"验证业务模型可行性 "市场到组织"确保内部执行能力 [11] 大愿望与速度提升 - 高目标需转化为有社会价值的大愿望 如锅圈食汇让加盟商成为中国最幸福的加盟商 [12] - 万店连锁企业通常三年突破万店 月均新增300家门店 [12] - 压力测试法设定3-4倍于当前开店速度的目标 如月开300家店 [14] 压力测试实施步骤 - 各部门独立提出困难并定量计算 如供应链缺多少吨牛羊肉 [15] - 各部门申请所需资源和政策 排出解决时间表 [15] - 拉齐各部门时间表至6-7个月 确保同步推进 [16][17] - 第七个月后组织能力可稳定支持月开300家店 如沪上阿姨和锅圈食汇 [18] 实施前提与总结 - 单店模型需成立 即加盟商80-90%能在18个月内回本 [18] - 需已有大几百家店验证单店模型可行性 否则可能压垮公司 [19] - 总结:百店到万店需"高大上"方法论 百城万店连锁 产品渠道合一 [19]
卫哲、江南春、香帅、牛文文,6月6日齐聚上海
创业家· 2025-06-03 17:58
活动概述 - 2025黑马年中精选大课将于6月6日-6月8日在上海举办 [1][4] - 活动聚焦创业者与行业专家的深度链接 旨在帮助参与者把握2025年商业机遇 [2][3] 核心亮点 - **名师阵容**:汇集卫哲 香帅 江南春 牛文文 贾伟 章苏阳 杨明超等业界领袖 [1] - **主题定位**:围绕2025年全球贸易战升级与AI商业重构的破局机遇 强调"进化或淘汰"的紧迫性 [2] - **创始人社群价值**:提供跨行业创业者交流场景 强化资源对接与创始人精神共鸣 [3] 预期价值 - 通过AI创业者与专家互动 直观感知技术驱动的商业新蓝图 [2] - 以低成本(类比聚会饭费)获取下半年战略方向 提升决策效率 [3]
未来10年,最挣钱的注定是这一类群体
创业家· 2025-06-02 17:59
历史财富分配演变 - 奴隶主通过拥有土地、奴隶和牲口获得最大财富份额 [1] - 工业资本家通过掌握机器、资金和工人成为财富主导者 [1] - 信息时代平台公司成为最赚钱的企业类型 [1] - 技术革命推动新生产要素出现并改变财富分配格局 [1]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 - 数据规模决定其作为生产力的价值 [2] - 谷歌等企业直接将数据转化为广告收入 [2] - 佛山日丰通过数字化将废料处理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15分钟 [2] - 数据改变企业生产组织模式、产出结构和分配方式 [2] 2025年商业环境变化 - 全球贸易战升级将重塑商业格局 [3] - AI技术正在重构商业底层逻辑 [3] - 资本市场从狂热转向理性发展阶段 [3]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佛山日丰通过安装摄像头和监控仪实现实时数据反馈 [2] - 数字化系统将设备检修响应时间缩短96% [2] - 智能体应用使单人工作效率提升至传统三倍水平 [2]
1000亿佛山超级富豪,即将收获一个IPO
创业家· 2025-06-02 17:59
行业周期与估值重构 - 消费品行业新周期加速到来,农夫山泉、海天味业等龙头估值有望重构,四年前消费板块在贵州茅台带领下达到阶段性顶峰,海天味业曾以7000亿市值被称为"酱油茅" [3] - 消费"茅"进入估值消化期,海天味业自2021年1月高点跌幅超70%,市值蒸发5100亿元 [4] - 2023年10月公司启动回购稳定股价,2024年业绩回暖后股价止跌反弹,年度涨幅达23% [5][6][8] 业绩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269.01亿元(+9.53%),净利润63.44亿元(+12.75%),扣非净利润60.69亿元(+12.51%) [6] - 2025年Q1营收83.15亿元(+8.08%),净利润22.02亿元(+14.77%),扣非净利润21.47亿元(+15.4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8%(同比+0.34个百分点) [7] - 2024年现金分红47.7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75.24%),叠加回购后合计分红50.87亿元(占比80.19%),上市10年累计分红311.91亿元(平均分红率58%) [18][19] 管理层变革与战略调整 - 2022年12月程雪出任执行总裁,2024年9月接任董事长,推动国际化战略,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 [12][13] - 公司目标打造国际化食品集团,当前海外营收占比4.01%(2025Q1为3.34亿元),产品覆盖100多国,无麸质酱油获SGS认证,有机产品获中欧美三重认证 [14] - 港股上市估值或达10亿美元,由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联席保荐,旨在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并拓展海外市场 [20] 竞争环境与增长逻辑 - 国内调味品市场竞争加剧,出海成为突破天花板的关键路径,参考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成功案例 [17][18] - 公司现金储备充足,2025Q1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91.04亿元,中期分红计划显示资金压力较小 [18][20] - 港股AH估值倒挂现象改善,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同受国际长线资金关注 [20][21]
又一女首富栽了!300亿财富清零,781万股权被法院“贱卖”无人接盘
创业家· 2025-06-01 17:58
核心观点 - 东方园林创始人何巧女从300亿身家的浙江女首富到财富清零,公司股权多次流拍无人接盘[2][3][5] - 公司暴雷源于PPP模式扩张过度、债务危机处理不当及创始人套现离场[36][38][53] - 与同期浙江女首富周晓光相比,何巧女缺乏危机应对担当导致声誉彻底崩塌[68][74][77] 公司发展历程 - 1992年创立东方园林艺术公司,初期主营盆景鲜花种植[45] - 1997年承接北京东方广场项目后进入地产园林领域[47][48] - 2000年代转型市政工程,承接T3航站楼、奥运公园等标杆项目[52] - 2014年押注PPP模式,市值峰值超600亿[53] - 2018年债务暴雷时负债达200亿,市值蒸发超60%[13][36] 财务与股价表现 - 2017年巅峰期股价达229元/股,超越茅台成为A股之王[15] - 2018年股价暴跌60%,320亿市值蒸发[13] - 2021年Q1净利润同比降11.02%,年净利润降135.32%[39] - 当前股价长期徘徊2元/股,较峰值跌超99%[17] 经营策略失误 - 在PPP政策收紧期逆势扩张,加速推进已签约项目[58][59] - 依赖"新债还旧债"模式导致债务滚雪球至200亿[36][54] - 2018年拖欠上千名员工半年工资,同时承诺海外巨额捐款[22][37] 创始人行为分析 - 惯用股票承诺捐赠制造舆论热点,实际兑现率低[25][26][30] - 2019年套现8亿元离场,留下质押股权和拍卖资产[38][40] - 公开宣称"项目直接找市长要"反映特殊政商关系[11][52] 行业对比 - 同期女首富周晓光暴雷后自掏工资救企,与何巧女套现形成反差[72][75] - 市政园林行业受PPP政策影响显著,2018年多企业陷入流动性危机[57][62] - 房地产行业结算周期长是早期资金链紧张主因[49][50] 关键转折点 - 2015年承诺捐赠7630万股(价值29.23亿)开启高调慈善[19][20] - 2018年海外宣称捐15亿美元同期国内欠薪[21][22] - 2018年5月因债务问题停牌三个月[36] - 2019年朝阳官方接手后创始人彻底退出[38]
沪上阿姨上市,背后投资大佬首次公开……
创业家· 2025-06-01 17:58
核心观点 - 卫哲提出"拒绝小而美,走向高大上"方法论,通过高目标、大愿望、上速度实现从百店到万店的扩张 [6][7] -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首日开盘价190.6港元,较发行价113.12港元上涨68.5% [1] - 锅圈食汇3年门店从3000家增至10000家,6年完成港股上市 [4] 市值到财务模型 - 以目标市值反推财务指标:千亿市值需600亿销售额+30亿利润(5%利润率×20倍PE) [9] - 锅圈食汇验证单店300万营收可行性,2万家店可实现600亿目标 [10][11] 目标转化方法论 - 将高目标转化为大愿望:淘宝案例将万亿目标转化为"帮助百万商家年销百万" [12] - 锅圈食汇大愿望为"成就1000个加盟商成为百万/千万富翁" [12] 扩张速度机制 - 压力测试法:将月开店目标设为当前能力3-4倍(70-100店提升至300店) [13][14] - 5+1压测步骤:部门自检困难→定量测算→资源申请→时间排期→节奏拉齐(6-7个月周期) [16][17] - 沪上阿姨/锅圈食汇均在7个月后稳定实现月开300店 [17] 实施前提条件 - 单店模型需验证:80-90%加盟商18个月内回本 [18] - 需具备数百家门店基础样本 [18] 行业案例数据 - 蜜雪冰城以36000家门店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连锁品牌 [11] - 锅圈食汇单店300万年营收已验证可行性 [11]
马化腾投的仨博士,干到190亿了
创业家· 2025-05-31 18:15
公司发展 - 晶泰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自愿延长股票禁售期至2026年6月12日,推迟套现时间[3] - 公司近期以2.5亿元现金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进入远程心电图诊断服务领域[5] - 截至5月29日收盘,公司市值为190亿港元[6] 关键人物 - 董事长温书豪持股80,993.85万股,最新薪酬4,910.40万元[4] - 执行董事赖力鹏持股12,012.98万股,薪酬2,280.50万元[4] - 执行董事马健持股22,724.20万股,薪酬3,017.20万元[4] 融资情况 - 2月下旬以每股6.1港元配股融资20.88亿港元[27] - 此前一个月内已融资11.3亿港元,两次合计32亿港元[27][29] - 融资规模超过2023年6月IPO募集的10亿港元[29] 业务模式 - 基于量子物理、AI和机器人技术提供药物研发解决方案[32] - AI设计分子和实验,机器人执行实验,效率比人力提升1-2个数量级[33] - 全球前20大药企中16家是其客户[14] - 参与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研发[13] 财务数据 - 月均现金消耗4810万元,现有资金可维持65个月运营[35][36] - 新增32亿港元融资可支持约10年运营[37] - 2023年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88%,占比达60%[49] 战略布局 - 通过收购四维医学获取1200万条心电诊断数据[19] - 计划构建"检测-诊断-治疗"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21] - 业务扩展至材料科学、农业、消费品等领域[40] - 2023年8月与协鑫签订5年10亿元新能源订单[48] 发展历程 - 早期获腾讯A轮投资,目前腾讯持股10.94%[11] - 通过辉瑞盲测进入其供应链[12] - 2023年达到商业化公司收入门槛(2.5亿港元)[43]
吴世春:你找我拿融资,也是融我的经验、资源和人脉
创业家· 2025-05-31 18:15
创业黑马学员成长 - 学员海军为草根创业者 通过不断学习和迭代实现成长 [4][5] - 创业黑马对学员个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改变其人生轨迹 [6][7] 投资策略与资源整合 - 投资方强调创业者需整合资金、经验、资源和人脉 注重战略正确性和耐心 [8] - 投资方近期参与两家上市公司投资 分别为梦洁股份和路通视信 [9][10] - 目标2025年成为中国早期投资出手最多的投资人 持续寻找优秀创业者 [11] 基金规模与投资成果 - 当前基金管理规模超100亿 覆盖多个城市 [12] - 已投资陪跑企业600多家 成功推动13家企业上市 [13] - 2024年计划投资至少50家企业 投资金额近30亿 [14] 活动与资源对接 - 6月19日-21日将组织无锡游学活动 结合投资版图考察与资源对接 [15]
香帅、卫哲、江南春、牛文文,6月6日齐聚上海
创业家· 2025-05-30 18:04
活动概述 - 2025黑马年中精选大课将于6月6日-6月8日在上海举办 [1][4] - 活动聚焦创业者与行业专家的深度链接 旨在帮助参与者把握2025年的商业机遇 [2][3] 核心亮点 - 名师阵容包括卫哲 香帅 江南春 牛文文 贾伟 章苏阳 杨明超等业界领袖 [1] - 主题围绕2025年全球贸易战升级与AI重构商业逻辑的行业变革背景 [2] - 强调创始人精神的激发与创业者资源对接场景的构建 [3] 行业趋势洞察 - 2025年资本环境从狂热转向理性 行业面临进化或淘汰的关键节点 [2] - AI技术将深度重构商业底层逻辑 创造破局者的黄金发展机遇 [2] 活动价值主张 - 通过线下场景实现创业者与AI领域专家的直接互动 强化商业认知 [2] - 以低成本(类比聚会饭钱)获取下半年战略方向的关键思路 [3]
农民工逆袭照进现实!62岁“闽商”靠卖轮胎干出一个IPO
创业家· 2025-05-30 18:04
公司概况 - 海安橡胶是全球第三家具备全系列全钢巨胎量产能力的公司,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6.79亿元[3][9]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全钢巨胎销售和矿用轮胎运营管理,2024年两项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4.01%和25.99%[7][8]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7成,其中俄罗斯市场贡献近半[8] 业务表现 - 全钢巨胎销售业务收入从2022年9.98亿元增长至2024年16.6亿元,占比提升5.5个百分点[7][8] - 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收入从4.59亿元增至5.83亿元,但占比下降5.5个百分点[7][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44.95%升至57.58%,紫金矿业等战略客户采购额三年增长228%[9][10] 资本运作 - 创始人朱晖通过股权转让套现2.89亿元,叠加6193万元分红,合计变现3.51亿元[17][18] - 公司计划IPO募资29.52亿元,其中19.45亿元用于扩产巨型轮胎产能[19] - 紫金矿业等客户通过旗下基金持股4.3%-4.3%,存在"股东+客户"双重身份[1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朱晖16岁辍学打工,1984年通过补轮胎赚取第一桶金3万元[16] - 2005年创立海安橡胶,2007年实现100%控股,2020年起引入金浦国调等机构投资者[17] - 技术型管理者,长期扎根车间研究设备与工艺改良[16] 行业地位 - 全钢巨胎领域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米其林和普利司通[9] - 产品单价差异显著,股东客户紫金矿业采购均价较非股东客户低11%[12] - 客户涵盖紫金矿业、徐工机械、鞍钢集团等头部矿企[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