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

搜索文档
宗庆后私生子起诉宗馥莉!娃哈哈要变天了?
创业家· 2025-07-14 18:07
遗产纠纷核心事件 - 宗庆后逝世后,三名自称"同父异母子女"的年轻人起诉宗馥莉,要求继承18亿美元信托资产及娃哈哈29.4%股权(价值超200亿元)[4][10][14] - 原告方提交信托文件、录音承诺及助理证词作为证据,并申请DNA鉴定确认亲子关系[15][16] - 宗馥莉方质疑证据真实性,强调2020年遗嘱明确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且娃哈哈股权已登记在母亲施幼珍名下[22] 公司治理影响 - 若原告胜诉,娃哈哈股权结构将从三方共治变为多方分散,可能引发控制权不稳定[23] - 当前公司正推进"新活水计划"改革,包括砍减SKU、数字化供应链及OKR考核体系,2024年业绩已恢复至十年前水平[25][28] - 遗产纠纷叠加外部竞争压力(农夫山泉市场份额领先12个百分点、新品牌蚕食市场),可能阻碍改革进程[30][31] 行业观察 - 事件折射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普遍困境:亲情与法理冲突、传统治理与现代规则碰撞[31] - 饮料行业竞争加剧,下沉市场被达利园模仿渠道模式,年轻消费群体被元气森林等新品牌分流[30] - 创始人离世后的控制权争夺可能成为企业转型关键变量,需平衡法律裁决与市场认可[32][33]
创业者想打胜仗,要掌握这个核心要素
创业家· 2025-07-14 18:07
战略聚焦 - 打胜仗的核心要素是选择有利战场或诱导对手进入不利位置 强调在资源劣势下必须集中兵力攻击敌方最薄弱环节 可通过声东击西战术突破强点中的弱点 [1] 消费行业课程 - 黑马推出国内首场中日消费重构精选课 汇聚三浦展、萨莉亚前社长、明治食品爆款教父等实战派导师 [2] - 课程聚焦日本30年消费周期经验本土化 涵盖效率革命、需求重构、资本破局三大模块 采用3天沉浸式教学 [2] - 原价12800元/人 早鸟价9800元/人 优惠截止7月15日 活动8月7日-9日在上海举办 [3][4]
锅圈、钱大妈、零食很忙的“万店”是怎样炼成的?| 幕后投资大佬深度分享
创业家· 2025-07-14 18:07
中国"万店"连锁商业模式分析 - 国内目前成体系的万店连锁企业有7家,包括蜜雪冰城(超3万家)、华莱士和瑞幸(约2万家)、绝味鸭脖(1.3万家)、正新鸡排(1.2万家)以及新晋的锅圈和零食很忙[4] - 从2022年开始中国零售业逐渐进入"万店"模型,餐饮和零售业态各占一半[6] - 万店连锁企业以非常扎实的姿态发展,不依赖烧钱模式,而是通过反复打磨原始单店模型实现可持续增长[14] 锅圈商业模式创新 - 锅圈从2019年的1000家门店快速扩张至2023年的超1万家,成为中国零售业态首家万店企业[7] - 商业模式核心是将火锅食材加工后通过零售连锁销售,价格比海底捞低40%,60%门店位于下沉市场[7] - 仅用几年时间就再造了与海底捞同等量级的供应链体系,并在上游建设高标准食品工厂[7] 零食折扣业态变革 - 零食很忙从2021年投资时的3000家店快速扩张至超1万家,实现年销售额100亿量级[8][9] - 商业模式可实现产品7折销售(如农夫山泉2元水卖1.4元),通过供应链优化保持2%-3%利润率[9] - 单店日均销售额达1.5万元,平均客单价25元,周均消费频次2-3次[9] - 导致三只松鼠等传统零食企业销售额从峰值100亿回落至70亿左右[9] 钱大妈生鲜模式创新 - 从2016年的200家店6亿销售额扩张至2023年的3000家店超100亿销售额[10] - 创新"不卖隔夜肉"模式,通过阶梯折扣(晚7点开始每半小时降一折)将损耗转化为引流品[10] - 主要在广东地区发展,已形成区域密度优势[10] 线下连锁成功要素 - 关键路径:单店模型打磨→百店规模验证→千店区域深耕→万店全国扩张[14] - 核心能力包括:产品组合设计、加盟商管理、供应链效率优化[14] - 区域密度对成本结构优化至关重要,如钱大妈在广深两城就布局上千家店[14] 消费投资逻辑 - 偏好刚需品类和模式创新,注重生意本身的逻辑和护城河[16][17] - 商业创新需结合品质提升与效率优化,实现真正的消费者价值[18][19] - 典型案例显示区域深耕可实现百亿规模(钱大妈在广东、零食很忙在湖南)[10] 行业结构性变化 - 零售业态从超市到线上再到连锁折扣店的渠道迭代[9] - 线下连锁前期需长期积累,但模型成熟后可快速扩张[15] - 与前置仓模式(如每日优鲜)相比,万店连锁模式更可持续[12]
日本银发经济,涌现出哪些一骑绝尘的大品牌?
创业家· 2025-07-13 18:05
日本银发经济案例研究 - 日本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所有企业都需要针对老年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 即使是儿童服装企业也需要调研祖辈的购买偏好[2] - 食品行业集中解决老年人需求 养乐多Y1000因助眠效用成为成功案例[2][5] - 酒类企业三得利在银发经济背景下拓展产品线 重点研发健康食品与营养品[5] 企业创新方向 - 味之素推出大量面向老年人的商品 显示食品企业正在积极适应老龄化需求[7] - 商家普遍采取微创新策略 在原有商品基础上进行适老化改造[9] - 人口结构变化要求所有商家提前做好产品储备和创新准备[10] 行业发展趋势 - 日本市场反映老年人普遍存在改善睡眠质量的共性需求[5] - 儿童用品企业需要关注实际购买者(祖辈)的消费偏好[2] - 中国市场可借鉴日本经验 将老龄化作为商业创新的重点方向[10]
董宇辉,不卖货了?
创业家· 2025-07-13 18:05
董宇辉新账号"兰知春序"首播表现 - 新账号"兰知春序"首播聚焦电影访谈,开播前粉丝量达百万级别,开播当晚新增21万粉丝,直播间涌入超10万人[3][6] - 直播期间账号与"与辉同行"共同登上带货总榜前两名,小黄车加购199件产品,累计销量5万-7.5万,销售额100万-250万[3][8] - 节目布景区别于传统带货直播间,以经典电影海报为背景,访谈内容涵盖中国电影120年发展史及行业未来[6] 内容战略与业务布局 - 新账号定位文化内容输出,未来计划拓展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等系列节目及演出、书籍讲解[6] - 直播上架超200个产品,以图书类为主(如《大众电影》杂志、四大名著连环画),结合情怀消费与主题联动[8] - 公司通过终南远眺开发文旅项目(如西安数字文旅产业聚集区),兰知春序负责文化内容制作,形成"内容+电商+文旅"闭环[13][19] 主播矩阵与公司架构调整 - 与辉同行已取得MCN资质,旗下主播鹏鹏(粉丝86.9万)、盼盼等形成梯队,但多数主播粉丝量约30万,流量支撑有限[12] - 董宇辉成立多家公司(终南远眺、长歌有和等),通过子三省间接持股与辉同行,从台前转向幕后决策者角色[13][14] 与东方甄选的差异化路径 - 与辉同行粉丝量3000万超越东方甄选(2833.7万),但后者矩阵账号总粉丝量仍占优势[17] - 东方甄选加速"去超头化",自营产品营收占比37%(48亿GMV中),推出600款SKU,卫生巾单品10分钟售罄4000单[18] - 与辉同行以农产品为主(如新疆行专场),东方甄选侧重会员体系(22.83万会员,同比增长84.4%)与爆品策略[18][1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机构尝试降低对单一IP依赖:东方甄选通过自营产品与会员体系,与辉同行通过内容矩阵与文旅融合[19][20] - 直播电商进入差异化竞争阶段,文化价值绑定(与辉同行)与爆品需求锚定(东方甄选)成为两种典型模式[21]
他用28年,将汤圆卖到全球第一,年产300亿颗
创业家· 2025-07-12 17:49
公司发展历程 - 思念食品成立于1997年,目前已成为中国速冻食品头部企业,覆盖水饺、汤圆、面点等八大品类,年生产能力超90万吨,年产超300亿颗汤圆和100亿个饺子,汤圆销量全球第一[3] - 早期通过产品创新实现突破:1998年推出10克小汤圆"玉珍珠"替代传统30克大汤圆,随后开发灌汤水饺,两三年内迅速打开市场[10][11][12] - 2006年渠道改革,将全国600多个办事处改为经销商制度管理,通过政策倾斜激发经销商积极性[16] 产品与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生产设备,投入重金购买三个智能化加工中心,带动供应商共同研发,实现传统食品制造设备的行业领先[12][16] - 产品线从传统速冻米面制品扩展到炸鸡、鸡米花、蛋挞等小食类,以及丸类、滑类等火锅产品,并投建调理肉制品生产基地[19] - 2023年推出"柿柿如意"汤圆,上市三个月销售额破亿,成为2024年行业增长最快单品之一[25] 市场与渠道变革 - 传统大型商超渠道式微,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分流明显[5] - 2018年组建全新电商团队,在杭州设立办公室探索线上市场[19] - 实施"货如轮转"策略,提高库存周转率,经销商摆脱压货模式[22] 管理与运营 - 高管每月走访一线市场参与促销活动,董事长王鹏每月走访5-7个客户,足迹覆盖全国地级市[6][20] - 供应链优化:调整仓网布局实现全品类集中仓储,数字化系统实现全链路监控,冷链物流装车时间标准为4小时[22][23][24] - 与大客户做库存协同,动态采集库存变化信息预判动销变化[25] 行业趋势 - 速冻米面制品市场结构性变革,"老三样"增速放缓,创意面点等产品受青睐[5] - 中国消费者肉类蛋白摄入量大幅上升,几乎追平日本、美国水平[18] - 行业价格战已趋白热化,需加强与上下游的协同创新[25]
吴世春:我们投资团队考察一个项目,主要看这四个指标
创业家· 2025-07-12 17:49
投资项目评估标准 - 创业者素质是首要考察指标 强调创始人能力的重要性 [2] - 赛道选择需符合行业趋势 具备增长红利 关注结构性机会 [3] - 进入时机需精准把握行业拐点 强调周期敏感性 [4] - 估值体系必须合理 避免过高倍数带来的投资风险 [5] - 综合评估体系为人、事、时、值四维模型 [6] 区域产业机会 - 四川泸州存在下沉市场投资机遇 重点关注西南地区产业升级 [7] - 空天产业、新消费、军工科技领域在西南边陲城市呈现突破性发展 [8]
未来10年,很多赚钱商机都藏在这些新兴产业里
创业家· 2025-07-11 18:07
中日消费经济对比与启示 - 中国消费经济增速放缓,创业者寻求突围,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成为重要参考案例 [4] - 日本学者认为经济已进入"值得庆贺的高原",物质贫困基本消除,追求发展速度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5] - 日本形成"断舍离"、低欲望等消费倾向,与简约、极致的生活态度一脉相承 [6] - 三浦展将日本消费分为四个阶段:同质化、差异化、理性简约化和精神化阶段 [7][8] - 中国目前处于第二到第三消费时代之间,但第四消费时代先兆已现 [11] 老龄化社会与消费特征 - 日本60岁以上老人持有国民资产一半以上,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2021年达19%,2035年将达30% [17][18] - 日本老人平均持有3500万日元去世,显示老年人消费需求未充分释放 [16] - 中产阶级分化现象在中国上演,部分人更富,更多人走向经济实惠 [20] - 日本8成为中低收入人群,催生"新奢华产品"概念,优衣库、无印良品等低消费品牌受益 [22] - 消费降级时代催生新业态,如名创优品原型大创产业、堂吉诃德等 [24] 日本观光业成功经验 - 东京迪士尼和大阪环球影城位列全球主题公园前五,2019年入园人数均超1500万 [27] - 休闲度假产业发达,轻井泽等成为全球著名度假目的地 [29] - 农文旅产业兴旺,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格局,如MOKUMOKU农场初期投资仅200多万人民币,现年收入4亿多 [29][35] - 工业旅游特色鲜明,帮助老字号企业焕发活力 [29] - 艺术文化赋能成功案例:越后妻有、濑户内海艺术节,茑屋书店成为超级IP [29] - 传统节庆包装如京都祗园祭、大阪天神祭等吸引大量游客 [29] - 动漫IP资源丰富,大阪环球影城引进哈利波特、美少女战士等IP成为"世界最强娱乐旗舰店" [30] 观光业成功原因分析 - 2003年提出"观光立国"国家战略 [34] - 口红效应:经济不景气时休闲度假消费反而增加 [34] - 重大事件改变价值观,追求小确幸和身心健康 [34] - 家庭观念深,以家庭为核心的"微度假"业态兴旺 [34] - 精细化运营管理和工匠精神提供极致服务体验 [34] - 重视美感与设计力,形成强大软实力 [35]
早期创业CEO该做的几件事
创业家· 2025-07-11 18:07
创业方向与执行 - 早期创业CEO应优先选择正确方向而非盲目执行 避免轻易开始 [1] - 需深度思考长期计划 同时将细节执行做到极致 [1] - 建立人才储备体系 为团队管理预留弹性空间 [1] 消费产业课程 - 黑马消费重构精选课聚焦中日消费巨头方法论 涵盖效率革命 需求重构 资本破局三大模块 [2] - 课程导师包括日本消费研究权威三浦展 萨莉亚前社长 明治食品爆款开发专家 [2] - 内容涵盖日本30年消费周期经验及中国本土化实践路径 [2] 课程活动信息 - 课程原价12800元/人 早鸟价9800元/人(7月15日前有效) [3] - 活动地点为上海 时间定于8月7日至8月9日 为期3天 [3]
2500亿,潮汕神秘女首富要去IPO了
创业家· 2025-07-11 18:07
公司动态 - 立讯精密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超2500亿[3] - 预计融资逾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由中金、中信、高盛三大投行护航[5] - 若成功上市,将实现A+H两地上市[6] 创始人背景 - 董事长王来春为潮汕女首富,2024年财富620亿元,位列胡润百富榜第59位[37] - 196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初中辍学后进入富士康工作,从普通工人升至课长[18][19][21][22] - 1997年离职创业,1999年与兄长共同收购立讯有限公司,2004年正式成立立讯精密[25] 业务发展 - 2010年深交所上市,主营电子连接线和连接器业务[8][25] - 通过关键并购切入苹果产业链:2011年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进入苹果供应链[28] - 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布局声学模组,获得AirPods订单[29] - 2020年收购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切入整机组装[29] - 2023年底收购昆山世硕扩充iPhone代工能力[3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88亿元,同比增长15.9%;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增长22%[3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17.9亿元,同比增长17.9%;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3.2%[3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增长20%-25%[34] - 王来春2024年税前年薪733.33万元,涨幅266.67%[36] 战略规划 - 港股上市目的: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海外业务拓展和新技术研发、吸引海外人才[14] - 公司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从材料、工艺、流程等多维度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13] - 2025年3月收购闻泰科技部分资产,优化客户结构[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