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家
icon
搜索文档
曹德旺长子,掌权1700亿福耀玻璃
创业家· 2025-10-17 18:07
公司领导层变动 - 创始人曹德旺辞去董事长职务,其长子曹晖接任董事长,曹德旺转任终身荣誉董事长[4][5] - 曹晖自1998年进入公司,从基层车间做起,此前担任副董事长,在高管层排第二位[7] - 公司总经理叶舒(曹晖妹夫)履职8年,财务总监陈向明与曹晖共事多年,核心管理层稳定[14][15][16]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净利润从2020年的2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5亿元[17] - 2025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上涨超过90%,市值达到1700亿元[17]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长至118.5亿元,净利润增速达14%[19] - 公司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达到34%[19][27]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专注于汽车玻璃生产,产品获得宾利、奔驰、宝马等客户认可[19] - 公司产品应用于小米SU7的天幕和前挡玻璃,以及问界M7和M9车型[19]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海外营业收入为175.6亿元,占总营收的44.72%[23] - 福耀玻璃美国有限公司2024年收入为63.12亿元[24] - 曹晖曾负责北美业务约8年,成功应对反倾销调查,公司生产基地和商务机构覆盖全球12个国家[25] - 公司增资4亿美元(约29亿元人民币)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建设浮法玻璃生产线[29] 创始人慈善与教育投入 - 曹德旺通过河仁慈善基金会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中“福州市福耀未来学校”,筹设规模3240人[34] - 河仁慈善基金会2024年支出5.49亿元,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计34.56亿元[34] - 曹德旺投资100亿元创办福耀科技大学,2025年本科生招生最低投档线为616分[36][37] - 福耀科技大学已投入43亿元,首届学生可获得福耀集团就业保障[38] - 公司2025年计划派发中期股利23.49亿元[40]
雷军,这次不对劲
创业家· 2025-10-16 18:16
文章核心观点 - 成都发生一起涉及小米SU7 Ultra的致命交通事故 车辆碰撞后起火且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 导致驾驶员死亡 引发公众对小米汽车产品质量与安全设计的强烈质疑 [4][5][10] - 事故车辆驾驶员涉嫌酒后驾驶 但车辆在事故后的安全表现(如车门锁死、电池爆燃)是舆论关注的核心焦点 对小米品牌信任造成严重冲击 [9][10][11] - 小米创始人雷军的个人品牌形象及其营销方式正面临信任危机 近30天其社交账号掉粉超过29万 反映出消费者对小米品牌好感度的明显变化 [13][24][27] 事故概述与市场反应 - 10月13日深夜 成都天府大道一辆小米SU7 Ultra发生交通事故 车辆在与前车碰撞后越过绿化带并起火燃烧 [4][6][9] - 现场救援视频显示 多名路人尝试徒手掰门、砸窗、使用灭火器均告失败 车辆最终爆燃 驾驶员因被困车内而死亡 [5][9] - 事故发生后 小米公司股价在10月13日一度下跌近7% 市场反应剧烈 [11] 产品质量与安全设计质疑 - 事故焦点集中于车辆发生高速撞击后 铝合金车门为何无法从外部顺利打开 救援人员无法拉动电子门锁 [10][14][15] - 专家指出 车辆电子系统冗余设计及事故后的紧急逃生机制需综合考虑 隐藏式门把手的应急结构不为救援人员所熟悉 可能错失黄金救援时间 [15] - 尽管小米官方客服声称碰撞信号会触发整车解锁 但现实中的复杂碰撞场景使该功能失效 且品牌方未明确披露机械应急拉手在所有车况下的可靠性 [15][16] -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拟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设计 表明此类设计因潜在安全风险正成为社会共识 [19] 品牌营销与信任危机 - 小米在宣传SU7半隐藏式门把手时 强调其“轻松优雅”的电动解锁体验 但与事故中的惨况形成鲜明对比 [17][18] - 近期小米在营销中采用“大字吸睛 小字免责”的策略(如手机海报右下角用小字标注“逆光之王为产品目标”) 引发消费者对其商业虚伪套路的不满 [24][26] - 雷军个人IP是小米品牌管理的关键 但近期其社交账号粉丝流失超29万 显示“雷军式”营销正在让大众“祛魅” [13][24][27] - 愿意花费数十万元购买SU7的目标车主群体 与早期支持小米手机的消费者有重合性 连续爆燃事故可能导致口碑崩塌式下滑 是公司的深远危险信号 [27]
刘润:企业盈利的5种模型
创业家· 2025-10-16 18:16
活动核心信息 - 活动名称为“黑马山海计划班”,定位为企业家研学活动,旨在探讨品牌定位与创业领导力 [2][4][1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1月20日至11月22日,地点在安徽黄山 [2][4] - 活动原价为15800元每人,早鸟特惠价为12800元每人 [11] 主讲导师背景 - 导师之一为创业黑马创始人牛文文,其公司创业黑马是中国创新创业服务领域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688.SZ) [5] - 另一位导师为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冯卫东,被誉为“最懂定位的投资人”,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投资企业数量达200家以上 [6][7] 活动内容与行程 - 活动核心内容包括创始人领导力解读以及打破内卷的品牌定位共创研学 [8] - 具体行程涵盖自然探索、主题课程及小组研讨,例如牛文文主讲《创业领导力》,冯卫东主讲《用品牌引领创业》 [10] - 活动形式包括方法论研习、小组共创和作业汇报,旨在提升品牌力打造 [8][10][11] 活动亮点与收获 - 活动承诺提供一套关于创始人领导力的新时代解读,并聚焦品牌定位方法 [8][10] - 参与者将与百位优秀创业者同行,进行资源链接与经验分享 [8] - 行程结合黄山自然景观体验,如赏迎客松、登光明顶(海拔1860米) [10]
手握200亿基金,寻找想打造品类第一的创业者
创业家· 2025-10-16 18:16
公司概况与核心人物 - 天图资本于2023年10月6日在港股上市,成为中国VC第一股 [3] - 公司创始合伙人兼CEO冯卫东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已投资企业超过200家,覆盖从早期到并购期的企业 [3] - 冯卫东被描述为“学者型导师”,除资本支持外,还能为创业者提供商业实战指导 [3] 投资业绩与赋能成果 - 冯卫东投资过的知名案例包括周黑鸭、百果园、奈雪的茶、锅圈、飞鹤奶粉等多家上市公司 [5] - 其主持的“品牌创业实验室”自2015年至今已开班15期,深度赋能274家企业,直接投资黑马学员金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3] - 具体赋能案例显示,其帮助优化信任状使点击率从1.5提升至2.8,明确品牌定位使门店数量3个月增加一倍,通过有效配称使净利润提升4.7% [3] 投资理念与关注重点 - 公司及核心人物不追逐“风口”,认为其只是昙花一现的风潮 [6] - 投资理念的核心是关注企业竞争的底层逻辑,认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而顾客关心的是品牌 [7][8] - 特别看重能围绕新需求、利用新渠道媒介、并善于利用技术开创新品类的创始人 [9] 品牌活动与赋能计划 - 计划于2025年11月20日至22日,由冯卫东与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共同带队,在安徽黄山举办为期3天的品牌定位与创业领导力活动 [10][11][12] - 活动内容包括品牌定位方法论研习、创始人领导力解读、小组共创及作业汇报等,旨在助力品牌穿越周期 [12][16][19] - 活动原价为15800元/人,早鸟特惠价为12800元/人 [19]
创业者不签个人担保对赌,就有机会重新开始
创业家· 2025-10-15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 在当前经济下行和AI技术重构消费产业的背景下,中日消费冠军企业的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破局存量时代的范本,重点在于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并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实现增长 [8][9][12] 课程主旨与背景 - 课程旨在通过3天沉浸式学习,拆解中日消费企业如何在存量时代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赢得市场 [3][7][10] - 日本企业从技术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型经验显示,成功关键在于将技术转化为解决用户痛点的价值,如索尼Walkman解决"随时随地听音乐"需求,优衣库通过科技面料推广提升产品竞争力 [8] - AI重构消费的本质是用算法重新定义产品价值,未来消费冠军需将需求与算法融合,例如Plaud录音卡片通过实时转录+AI摘要功能占领商务场景,Haivivi玩具通过IP语音包从电子设备升华为情感陪伴 [8] 课程内容模块 产品创新与供应链管理 - 索尼前技术师前田悟将拆解如何将不相干技术组合成引领时代的产品 [10][15] - 无印良品初创成员萩原富三郎将分享产品开发概念与构造性低价商品的打造方法 [10][19][20] - 前优衣库MD部长浅田拓郎将揭秘数据驱动商品企划模式,该模式是优衣库实现10倍增长的核心 [10][21] 存量市场细分冠军实践 - 课程将探讨在大众市场内卷时代如何成为细分赛道龙头,包括AI算法与消费结合的新品类机会 [11] - 重点包括消费电子+AI、情感陪伴+AI等资本追逐的细分赛道,以及如何通过品类创新和品牌定位抓住机会 [11] - 洛可可创始人贾伟将分享"三品合一"理论,即品类-产品-品牌的全流程创新体系,并解析如何结合跨界技术和AI进行品类创新 [11][15] 品牌出海与全球化策略 - 弘章投资创始合伙人翁怡诺指出全球化需将中国供应链能力与海外本地化需求深度绑定,从"降维打击"转向"本土化共生" [12][17] - 前华为北美公关舵主Chris Pereira强调出海需平衡本土化与标准化,通过技术输出+文化融合实现深度渗透,并掌握让西方市场信任中国品牌的关键话术 [12][18] - 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需让本地人感受到其在解决本地问题,而非单纯卖产品 [18] 课程安排与讲师背景 - 课程为期3天,涵盖消费电子、美妆日化、服装家居、食品快消、生活方式五大行业 [10][13] - 讲师包括索尼、无印良品、优衣库等日企专家,以及天图投资CEO冯卫东、洛可可创始人贾伟等国内实战派,分享品类创新、品牌定位及出海策略 [10][14][15][17][18][19][21] - 天图投资冯卫东曾主导投资周黑鸭、百果园、奈雪的茶等上市公司,以及小红书、八马茶叶等明星企业 [14] 目标受众与课程价值 - 课程面向消费企业创始人/CEO,重点解决增长天花板突破、出海文化风险规避、产品同质化创新赋能等痛点 [23] - 原价12800元/人,早鸟价9800元/人(限9月21日前) [24]
日赚1.3亿,创始人光靠卖衣服,八次成为首富
创业家· 2025-10-15 18:09
这家公司, 每年都从中国市场赚走几百个亿 , 创始人光是靠卖衣服 , 曾 八次成为日本首富。 截止到 2023 年,优衣库在中国的店铺数量超 900 家,并且还在以每年 80 到 100 家的开店速度发展。在全球的业绩里面,大中华地区占到 了 40% 。 这 是 日本近 30 年来经营最成功的一家公司 —— 优衣库 , 他们的 创始人叫 柳井正。 优衣库是日本过去 30 年经济衰退时期的奇迹。过去 20 多年,优衣库在中国也创造了同样的奇迹。 柳井正 的父亲 经营者一家西装服饰店 , 在他的眼中, 自己的父亲跟打仗一样做生意,这个工作跟生活没有界限, 很显然, 他不想过 父亲 这样的生活, 于是,他就想当一个废柴,他荒废掉了大学四年 , 没事就去 看电影 、 打麻将,大学毕业以后工作不到一年就辞职失业了。 1972 年 , 23 岁的 柳井正 的父亲让他回去接手家里的服装店, 他 很快 发现 卖西服,对销售和量尺寸的技术要求 非常 高,但如果卖休闲 服,就不需要给客人量尺寸,受众会更 多 , 前景更大。 于是 就开了自己的 第一家 休闲服店 , 但 失败了 。 他在一次去美国旅行的途中,发现商店里的没有店员服 ...
投资奇瑞,潮汕兄妹一战赚了160亿
创业家· 2025-10-15 18:09
投资概述 - 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王来春、王来胜兄妹通过投资奇瑞汽车实现超160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浮盈 [4][9][13] - 初始投资为2022年通过立讯有限公司斥资100.54亿元收购奇瑞系公司部分股权,后续进一步增持数亿元 [9][13] - 截至10月9日,其投资主体立讯投资持有奇瑞汽车15.96%股权,对应市值约298亿港元(约合273亿元人民币) [5][12] 奇瑞汽车IPO与业绩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市值逼近2000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5][1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2.66亿元增长至141.35亿元,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70.7% [11][12][2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16%下滑至12.4%,且资产负债率截至一季度末为87.7% [21] 战略合作与产业协同 - 立讯精密与奇瑞的合作旨在开拓整车ODM模式,以锻炼公司Tier1核心零部件能力,目标是使汽车零部件业务进入全球前十 [15][16] - 双方交易金额从2022年的0.32亿元迅速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13亿元,约为2022年全年的16倍 [16] - 通过高层交叉任职(王来春担任奇瑞非执行董事)进一步强化协同效应 [16] 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多次并购壮大汽车零部件业务,包括2012年收购福建源光电装、2013年收购德国SUK公司、2024年以41亿元收购德国莱尼公司多数股权 [17][18] - 公司业务涵盖汽车线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致力于提供一体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15]
未来10年,最挣钱的凭什么一定是这群人?
创业家· 2025-10-14 18:09
内容来源:刘润公众号(runliu-pub) 此前 ,亚马逊发布了《 2025全球电商消费趋势及选品洞察报告 》 。 作为全球最大电商平台之一, 亚马逊的报告被很多商家 作为 选品指南针和商机 检测仪 。 趋势 一: AI 质感空间 现在, 家 , 正在从一个物理空间 , 变成一个有感知力,能与你情感互动的伙伴。 全球超过 65%的欧美消费者 , 愿意为智能家居花更多钱 。 他们 买的是什么?是安全感 、 仪式感 , 是那种被理解被关怀的小确幸 。 想象一下 , 你回家 把 灯光 、 音乐 、 温度 , 自动调节到你最舒服的状态 。 这 种懂 , 就是机会 。 未来10年,最挣钱的注定是这群懂用户需求的人。 个性化定制 、 情绪互动 、 安全隐私,这些都是 AI 质感空间背后的巨大市场,它考验的是如何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情感需求 。 趋势二 梦想之 舱, 名字好听,指向的却是一个很多人都面临的扎心问题 —— 睡个好觉 。 晚上 11点,老板还在群里消息轰炸 。 好不容易应付完老板 , 脑子里却还全是工作 , 辗转反侧到一点多睡不着,半夜惊醒好几次,早上 六 七 点 , 又要起床赶地铁。 数据显示,美国 37% ...
打造成功品牌的三个准则
创业家· 2025-10-14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 在AI重构消费产业的背景下,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将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深度融合,将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 [7][8] - 日本消费企业的成功经验(如索尼、优衣库、无印良品)为当前中国消费企业提供了从产品创新到品牌出海的宝贵范本 [7][11] - 未来的消费冠军必然是那些能将需求与算法完美融合的企业,产品开发应始于技术创新,终于需求共鸣 [7][8] 课程内容与讲师阵容 - 课程为期3天(10月17日-19日),在深圳举办,旨在沉浸式拆解中日消费企业如何在存量时代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实现增长 [2][5][9] - 讲师阵容包括来自索尼、无印良品、优衣库等日本消费冠军企业的前高管,以及中国顶级的投资人和品牌专家 [2][9][10] - 课程内容覆盖消费电子、美妆日化、服装家居、食品快消、生活方式等多个细分行业 [9] 日本消费企业的成功经验 - 索尼Walkman的成功关键在于解决了“随时随地听音乐”的用户痛点,而非单纯追求技术最先进 [7] - 优衣库的胜利不仅在于开发舒适基本款,更在于联合东丽推广科技面料,其10倍增长的核心是数据驱动的商品企划模式 [7][9] - 无印良品的成功在于将企业理念转化为产品基础,保证品质的同时实现构造性低价,并拥有一套成熟的产品开发流程 [9][18][19] 中国消费企业的破局之道 - 在存量市场中,企业需通过定位理论、品类创新和AI结合,成为细分赛道的新龙头 [10][13][14] - 品牌出海需摆脱“复制国内模式”的思维,以海外市场需求为原点倒推供应链适配,实现从“降维打击”到“本土化共生”的转变 [11][16] - 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需通过技术输出与文化融合实现深度渗透,关键在于让本地消费者感受到品牌在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仅是卖产品 [11][17] 产品创新与品牌打造 - 打造成功品牌需遵循三个准则:洞察用户需求并创造清晰可信的价值主张、动人地表达主张、一致性表现在每个品牌触点上 [1] - 产品创新体系应遵循“三品合一”理论,即“品类-产品-品牌”的全流程创新,让产品自带增长基因 [14] - AI正重构消费本质,用算法重新定义产品价值,案例如Plaud录音卡片通过实时转录+AI摘要功能占领商务场景,Haivivi玩具通过IP语音包从“电子设备”升华为“情感陪伴” [7][10]
最牛退休女工,靠卖易拉罐,纳税100亿
创业家· 2025-10-14 18:0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关玉香于1939年出生,50岁退休后开始创业 [17][18][19] - 1994年,55岁的关玉香在海南旅游时发现饮料包装商机,创办文昌奥瑞金制罐公司,初始投资30万元,仅有16名员工和一条简陋生产线 [25][26][27][28][29][30][32][33][34] - 1995年,公司经过41次拜访,成功与红牛中国达成合作,并于1996年7月生产出第一只红牛罐 [41][42][43][47] - 2012年,奥瑞金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金属包装上市公司 [49] - 截至2025年,公司已从16名员工的小厂发展为拥有4000多名员工、全球80多家基地的大型上市公司,年销售额连续多年突破百亿 [62][63] 技术与研发实力 - 为满足红牛的高标准,公司于1996年从新加坡引进粉末补涂技术和设备,比国内同行早5年 [44][45][46][47][48] - 公司建立了庞大的科技研发队伍和战略研究中心,拥有100多项专利 [56] - 通过技术攻关,将易拉罐壁厚从0.21毫米降低至0.12毫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著降低成本 [57][58] - 耗时7年成功研发覆膜铁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相关产品产量已超过25亿罐 [59][60] 市场地位与客户关系 - 公司客户包括红牛、加多宝、旺旺、青岛啤酒、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知名饮料品牌 [8][48] - 与红牛保持了长达27年的紧密合作关系 [53] - 公司市场份额占据中国金属灌装行业的大半壁江山 [48] - 公司是全球性的食品饮料包装巨头,在世界范围内设有80多家研发和生产基地 [63] 财务与社会贡献 - 公司连续多年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 [62] - 截至2022年,公司累计为国家纳税94.36亿元,并在2023年底实现纳税100亿元的目标 [65][66] - 公司创始人关玉香热衷公益,累计捐款数额达2000多万元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