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彭博Bloomberg
icon
搜索文档
ESG行业洞察 | AI、制冷和保险企业在应对气候风险中挖掘Alpha收益
彭博Bloomberg· 2025-05-09 16:10
本期主题:AI、制冷和保险企业在应对气候风险中挖掘Alpha收益 - 管理巨灾风险、启用AI以及维持低温环境等长期需求为应对气候威胁的企业创造机遇 [3] - 专注于财险和意外险经纪业务、数据中心能效以及暖通空调等领域公司的股票回报率高于同业 [3] 保险经纪公司表现 - 过去一年保险经纪公司的股票回报率为100%,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 [4] - 保险经纪板块32%的高平均回报率以及0.34的低beta均值是跑赢主因 [4] - 保险经纪公司包括怡安、Brown & Brown、Arthur J. Gallagher、Marsh & McLennan和Willis Towers Watson [4] - 保险经纪公司长期表现优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因其低风险、主要基于收费的业务模式受益于保费上涨 [4] 再保险公司表现 - 再保险板块近期反弹行情与风险调整后预期收益/预期损失之比改善同步出现 [6] - 当该比值高于3.57倍的长期均值时,再保险公司往往表现最好 [6] - 这一组保险公司包括Everest、瑞士再保险、Arch Capital、Munich Re、Hanover Re、SiriusPoint、Fairfax Financial和RenaissanceRe [6] AI赋能企业表现 - 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电力需求每年将增长3%左右,增速高于近年来的0.5% [8] - 由36家公司组成的"AI赋能者"(包括ABB、施耐德电气和台达电)小幅跑赢标普1200信息技术指数 [8] - 过去一年跑赢幅度为1个百分点,三年和五年跑赢幅度更大,分别为11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8] AI对电力需求和碳排放的影响 - 预计从2030年开始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每年将增长约15%,2031-2035年期间将以每年约7%的速度增长 [10] - 总耗电量将升至1,300TWh [10] - 未来10年数据中心将导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0亿吨 [10] - 到2030年,年排放量将从目前的2亿吨增加至3.2亿吨,之后将回落至3亿吨 [10]
活动邀请 | 2025年彭博私募投资策略闭门交流会系列活动(上海场)
彭博Bloomberg· 2025-05-09 16:03
活动概述 - 彭博将在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多地举办2025年私募投资策略闭门交流会系列活动 [2] - 活动旨在探讨市场走势、行业挑战及科技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2] - 上海场时间为2025年5月22日 15:30-18:00 地点详情将通过确认函提供 [3] 市场背景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宏观格局震荡 受美国关税政策、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影响 [3] - 中国经济复苏及融资需求高涨吸引国际对冲基金布局 境内外多元化资产配置机遇显现 [3] - 人工智能(AI)等前沿科技推动科技股表现亮眼 同时为量化投研高效赋能 [3] 上海场议程 - 开场致辞 [3] - 海外宏观权益交易策略 [3] - 彭博投研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炉边对谈:衍生品投资策略 [3] - 互动交流 [3] 主讲嘉宾 - 钟毓秀 [3] - 陈立人 [3] - 彭博中国区企业数据解决方案专家 [5] - 彭博中国区衍生品市场专家 [5] 其他场次安排 - 深圳场:2025年6月 [5] - 北京场:2025年7月 [5] - 杭州场:2025年9月 [5] - 各场次主题与议程将于活动前两周公布 [5]
债券月报 | 美债期货波动:是系统性平仓,还是互换利差的反应?
彭博Bloomberg· 2025-05-08 13:11
固收市场热点 - 4月以来美国国债期货市场出现明显波动,10年期合约短期内快速回调,各期限历史波动率均达到高点,引发市场对基差交易平仓的担忧[4] - 基差交易未出现系统性平仓迹象,2Y、5Y、10Y合约未平仓量仅下滑1%-5%,远低于2020年疫情时的15%-25%跌幅[7] - 本轮波动源于市场对SLR(补充杠杆率)监管政策预期的变化,导致互换利差剧烈调整,而非期货市场本身的问题[10][11] 中资美元债市场动态 - 4月初美国拟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亚洲美元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但中资美元债表现相对稳健,信用利差仅走阔14bps,优于美国投资级公司债的20bps[14] - 中资美元债与美国投资级美元债的OAS利差倒挂扩大至-20bps,接近过去一年最大折价区间,显示估值优势[14] - 中国国内"宽信用"政策延续,2025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5.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为中资美元债提供基本面支撑[17] 资产证券化产品 - 2025年美国房贷市场信贷条件持续收紧,主流购房者融资难度加大,但Jumbo贷款限制有所放松[20] - 特朗普政府收缩住房金融体系中的政府角色,叫停特殊用途信贷项目并削减监管人手,MBS市场结构向"非机构+高净值客户"倾斜[23] - 投资者应更加关注信用资质优良的合规或Jumbo挂钩MBS资产,警惕非合规产品的风险溢价和流动性压力[23] 彭博终端功能 - 终端HCTD <GO>功能可对债券期货进行历史分析,查看最廉交割债券的收益率、风险和CTD债券随时间的变化[24] - 图表标签可将五种类型的债券表现数据可视化,包括总基差、隐含回购、最廉交割收益率和期货风险等[24]
报告下载 | BI调查:关税背景下的中国生物技术授权交易活动
彭博Bloomberg· 2025-05-07 16:06
中国生物技术授权交易趋势 - 中美贸易紧张背景下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仍将推动欧美制药公司获取中国药物研发资源 交易量和首付款预计增长2%-5% [2] - 2024年共达成43项授权交易 平均首付款达9250万美元 平均总价值14亿美元 预计交易量增长中位数5% 首付款增长中位数2.5% [6] - 授权交易是生物技术公司生命线 制药公司多达50%的药品源于此类交易 [6] 活跃外资药企与技术平台偏好 - 阿斯利康 艾伯维 BioNTech 礼来和默克是中国市场最活跃的外资药企 [2] -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是最受青睐的药物开发平台 36%受访者将其作为首选 基因治疗(16%)和双特异性抗体(15%)分列二三位 [12] - 细胞疗法(CAR-T/CAR-NK)吸引力最低仅1% 可能受中国企业治疗领域分布不均影响 [12] 未披露完整报告内容 - 完整报告包含全球制药引进方关注目标领域 中国热点药物分析 以及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国际合作倾向性 [17]
聚焦ETF市场 | 看空但做多:2025年ETF投资者的表现
彭博Bloomberg· 2025-05-06 19:11
核心观点 - 尽管市场环境艰难且存在看空情绪,ETF投资者仍倾向于长期持有低成本beta基金,并持续定期定额投资 [2][3] - 投资者通过增加黄金和现金ETF进行对冲,表明在市场波动中寻求缓冲 [3][10] - 美股ETF在2025年第一季度创纪录流入1400亿美元,其中VOO、IVV和VTI领跑吸金榜 [8][9] ETF资金流向 - 美国上市ETF年内吸纳3000亿美元资金,其中VOO和IVV占比20% [3] - VOO、IVV和VTI分别录得340亿美元、214亿美元和86亿美元资金流入,而SPY流出226亿美元 [9] - 现金类ETF(SGOV、BIL)和黄金ETF(GLD)资金流入显著增加,GLD年内回报率达19% [4][10] 投资者行为分析 - ETF投资者在抛售行情中仍坚持买入,历史数据显示市场需持续下跌6-9个月才能阻止其资金流入 [6] - 低成本beta ETF(如VOO、IVV)被纳入目标日期型基金模型,投资者认为其性价比高 [6] - 黄金ETF自2024年初以来持有期回报率接近50%,受避险需求推动 [10] 市场趋势 - 第一季度股票型ETF吸金1750亿美元,其中80%流向重仓美股的基金 [8][9] - 投资者逐渐放弃择时策略,转向长期持有策略 [9] - 黄金ETF在2025年第一季度吸纳122亿美元资金,表现突出 [10]
聚焦全球能源 | 俄罗斯输华天然气量有望创下新高
彭博Bloomberg· 2025-04-30 12:11
俄罗斯天然气 vs 亚洲LNG市场 - 俄罗斯输华管道天然气量有望在2024年达到3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主要得益于"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满负荷运行[4] - 中国进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价格约为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显著低于卡塔尔和澳大利亚LNG的10-12美元价格区间[4] - 亚洲LNG公允价值为9.3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4月14日现货价格12.52美元存在26%溢价[3][6] 中国能源市场动态 - 2025年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可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受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供应增加驱动[4] - 中国海运LNG进口量可能在2025年下降10%-20%,主因国内产量年增7%叠加需求放缓[4] - 中国煤炭库存达6.36亿吨接近历史高位,煤价下跌可能促使亚洲国家能源需求转向煤炭[6] 亚洲能源价格关联性 - 亚洲LNG价格与煤炭价格相关系数达0.87,基于纽卡斯尔煤价95.50美元/吨计算的LNG公允价值应为9.35美元[6] - 煤炭供应过剩导致的LNG溢价预计将随亚洲需求放缓而收窄[6] 日本核电重启影响 - 日本2025年LNG进口量可能下降5%(约300万吨),因核反应堆数量增至14座[7] - 若所有核反应堆满负荷运行,2025年日本核能发电量最高可增长14%[7] - 柏崎刈羽核电站两座反应堆重启计划正在审议中,可能进一步减少LNG需求[7]
活动邀请 | 彭博新能源财经光伏储能研讨会
彭博Bloomberg· 2025-04-29 11:58
全球光伏市场展望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同比增长17%达到698GW [2] - 制造商面临激烈竞争和低廉价格 多数企业2025年仍将严重亏损 [2] - 欧洲市场因居民电价下降出现萎缩 中东和东南亚成为新兴增长区域 [2] - 印度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将成为亚太焦点 [2] 中国光伏及电力市场 - 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加速 提前四年将大部分光伏发电纳入自由化电力交易 [2] - "十四五"规划收官年风电和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有望创纪录 加剧与煤电竞争 [2] - 政府推动能源密集型行业增加绿电消费 清洁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 [2] 行业会议议程 - 6月10日上海虹桥举办年度光伏研讨会 聚焦供应链博弈/区域政策/光储融合议题 [2] - 全球光伏市场展望环节由光伏产业链分析师江亚俐主讲 [5] - 中国光伏市场展望环节由中国能源转型分析师赵天依负责 [5] - 印度市场更新由印度光伏分析师Rohit Gadre分享 [6] - 中国储能市场展望环节由储能分析师邹湘宁主持 [6] 研究机构背景 - 彭博新能源财经专注能源转型领域研究 覆盖新能源/电力/大宗商品/可持续发展 [8] - 通过专业建模预测行业趋势 服务全球数千家机构客户 [8] - 客户群体包括能源公司/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产业供应链企业 [8]
预告 | 2025年5月彭博终端用户专享课程
彭博Bloomberg· 2025-04-28 11:15
彭博终端培训课程 - 提供彭博终端线上及现场培训课程 用户可通过SMNR <GO>功能查看并注册感兴趣的课程 [3] - 2025年5月推荐课程包括基础工具、衍生品、固收利率市场及企业专场等系列讲座 [4][5][6][7][8] - 部分课程标注※符号 表示可在彭博上海办公室参加现场培训并进行实机操作 [3][4][5][6][7] 基础工具系列课程 - 终端入门系列3:制图工具入门课程将于5月8日17:00-18:00举行 [4] - 终端入门系列4:制图工具中技术分析应用课程将于5月13日17:00-18:00举行 [5] - PORT投组管理系列讲座1:投资组合创建及分析课程将于5月15日17:00-18:00举行 [4] 衍生品及固收市场课程 - 衍生品系列1:股票期权监测与定价工具课程将于5月20日17:00-18:00举行 [6] - 固收专家系列2:信用债分析工具课程将于5月22日17:00-18:00举行 以中资美元债为例 [7] 企业及地区银行专场 - 彭博企业用户系列1将探讨特朗普2.0政策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行业影响 课程时间为5月29日17:00-18:00 [8] - 地区银行专场系列2将分析关税战下的全球宏观及外汇市场 课程时间为5月30日16:00-17:00 [8] 非终端用户服务 - 非终端用户可扫描二维码获取彭博终端功能演示服务 [10]
另类投资简报 | DeepSeek、宇树科技拉动股指连续上涨,促使市场重估中国股票
彭博Bloomberg· 2025-04-25 09:54
私募股权市场回顾 - 对冲基金上个月下跌1.4%,为2022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今年以来累计下跌0.7% [5] - 事件驱动型基金跌幅最大,下跌0.7%,相对价值型基金领涨,涨幅达0.8% [5] - 中国股市因DeepSeek和宇树科技引发投资热潮,MSCI中国指数二月大涨近12%,三月续涨3% [5] 对冲基金市场回顾 - 彭博对冲基金指数显示,BBG All Hedge基金1个月回报率为-0.73%,3个月回报率为0.26%,年初至今回报率为0.72%,1年回报率为9.19% [6] - BBG Equity Hedge基金1个月回报率为-0.11%,3个月回报率为0.92%,年初至今回报率为1.72%,1年回报率为12.32% [6] - BBG Credit Hedge基金1个月回报率为0.65%,3个月回报率为1.76%,年初至今回报率为1.74%,1年回报率为8.84% [6] - BBG Event Driven Hedge基金1个月回报率为-0.10%,3个月回报率为-0.02%,年初至今回报率为0.93%,1年回报率为8.67% [6] - BBG Macro Hedge基金1个月回报率为-1.98%,3个月回报率为-0.61%,年初至今回报率为-0.38%,1年回报率为4.75% [6] - BBG Relative Value Hedge基金1个月回报率为0.70%,3个月回报率为1.92%,年初至今回报率为1.52%,1年回报率为10.30% [6] 行业亮点 - 深度求索推出的低成本开源人工智能模型与宇树科技展示的机器人技术激发投资者想象,带动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 [5] - 香港凯思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郑方表示,中国股票今年可能迎来价值重估 [5] - 部分对冲基金因做空特斯拉损失惨重,Kamet Capital Partners Pte自2019年起未做空特斯拉,认为当前抛售是暂时现象 [5] 市场动态 - EQT出售诺德安达股权,向投资者返还54亿美元 [9] - 贝恩资本与CC Capital的Insignia竞购战升级 [7]
全球制药业洞察 | 中国药企瞄准肥胖症领域研发管线引起诺和诺德和默克的关注
彭博Bloomberg· 2025-04-24 09:27
中国药企在肥胖症领域的研发进展 - 中国药企正积极开发肥胖症治疗药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联邦制药和甘李药业等公司的GLP-1类药物研发管线最具吸引力 [3][4] -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有望于2025年在中国获批,恒瑞医药的HRS9531、联邦制药的UBT251和甘李药业的GZR18预计2028年前上市 [4] - 中国肥胖症患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030年受影响成年人将达1.4亿,2035年患病率可能翻倍 [4][5] 国际药企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 诺和诺德的Wegovy和礼来的Zepbound分别于2024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在中国获批,疗效优于本土竞品 [4][5] - 诺和诺德、默克等国际巨头已通过许可协议获取中国药企的减肥药资产,如诺和诺德获得联邦制药UBT251的全球许可(除大中华区) [6][10] - 阿斯利康获得诚益生物口服GLP-1许可,恒瑞医药将减肥药资产全球权利(除中国外)出售给Hercules(现为Kailera) [5][6] GLP-1类药物研发竞争格局 - 全球100多家药企研发减肥药,160多种药物处于临床阶段,中国药企占研发管线资产的30% [6] - GLP-1类药物在肥胖症治疗领域占据核心地位,但竞争已趋饱和,胰淀素等新疗法可能成为差异化关键 [6] - 华东医药的利鲁平需每日注射一次,上海仁会生物的菲塑美需每日三次,菲塑美16周减重幅度达6%(安慰剂组-2.4%) [5][6] 重点药物临床数据表现 - 恒瑞医药HRS9531中期研究显示可使中国成年人体重减轻16.7%(经安慰剂校正),24周后可能进一步改善 [8] - HRS9531在36周时8毫克剂量组体重减轻率达21%(经安慰剂校正),疗效超过信达玛仕度肽和礼来Zepbound [8] - 联邦制药UBT251(GLP-1/GIP/胰高血糖素)12周体重减轻率达16.6%(经安慰剂校正),优于其他下一代GLP-1类药物 [10][13] 行业交易与合作动态 - 中国药企与西方同业达成多项交易,包括诺和诺德与联邦制药、默克与翰森、恒瑞与Hercules等 [6] - 上海民为、恒瑞医药与江苏中新等中国药企均在开发三重激动剂药物,加剧GLP-1类药物赛道竞争 [10][13] - 联邦制药计划2028年在中国推出UBT251,该药物已获准在中美两国进行临床试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