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仅520克!峰值扭矩密度高达92.3 Nm/kg!业界最强性能小钢炮CHAMP P65一体化关节来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20:07
▍ 百万次冲击测试过关! P65一体化关节有多耐造? 智身科技 P65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采用紧凑设计,集成双编码器、无框力矩电机与行星减速传动系统。双 编码器能够显著提升系统控制精度与响应可靠性,无框电机结合散热技术保障长时间连续运行。 一体化关节电机市场正随机器人产业崛起快速扩张, QYResearch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一体化 关节模组销售额达到5.22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8.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呈现快速增长态 势。 市场需求核心驱动力来自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特斯拉 Optimus、 优必选、傅利叶、众擎机器 人、 宇树科技等产品推动行业向量产阶段迈进,但体积与重量过大仍是 产业 突出痛点 。 此前 CSDN博客文章《革新机器人关节动力:外转子直驱技术实现功率密度翻倍》曾指出 当前机器人关节驱 动领域存在结构冗余、功率密度不足等技术瓶颈。传统内转子电机 + 丝杠结构零件数量多,轴向尺寸长,通 常大于300mm,且内转子电机受限于绕线工艺,扭矩质量密度普遍低于5Nm/kg , 限制了设备灵活性与狭 小空间作业能力。 因此,技术突破成为竞争关键,轴向磁通、外转 ...
机器人AI视觉重构产业制造逻辑 中国凭什么能够领跑全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7 12:15
全球及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957.54亿元 中国市场规模达290.42亿元 预计2032年全球规模将达1640.7亿元 2025-2032年复合增长率为8.0% [1] 工业精度需求升级 - 新能源汽车电池极耳焊接环节精度要求达0.01毫米 发动机缸体加工表面粗糙度误差需控制在5微米内 [2] - 3C电子领域PCB板元器件尺寸缩小至0.1毫米以下 芯片引脚间距不足0.05毫米 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仅20-30块/小时 [4] 物流仓储领域效率提升 - AI视觉分拣机器人效率达3000件/小时 错误率降至0.05%以下 较人工分拣(2000件/日 错误率1.5%)显著提升 [6] - 2024年中国物流仓储机器视觉市场规模8.01亿元 预计2025-2028年复合增速超9% 2028年规模将超12亿元 [6] - 京东智能仓储中心通过近千台AGV机器人实现全流程无人化 单日订单处理能力达50万单 效率提升3倍以上 [6] 中国机器视觉产业全球地位 - 2025年中国机器视觉系统市场规模731.64亿元(约102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超24% [7] - 工博会300家参展企业中超60%将视觉技术作为核心展品 覆盖汽车制造、3C电子、新能源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7] 技术瓶颈与突破 - 传统机器视觉存在算法精度不足与硬件响应滞后问题 图像采集帧率不足30帧/秒 数据处理延迟超100毫秒 [7][8] - 库卡AI Vision系统搭载NVIDIA Jetson处理器 实现毫米级定位与识别 支持2D/3D视觉及路径规划 [10] - 中科新松免示教焊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实现0.02毫米重复定位精度 实时监控机器人参数保障生产安全 [10] -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系统利用生成式AI生成SCL代码 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12] 全流程赋能与价值重构 - 机器视觉从单一检测升级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实现从被动检测到主动优化的转型 [13] - 易视精密通过视觉AI与激光技术整合 将对位误差控制在±0.02毫米 产品合格率从95%提升至99.93% 返修产品减少80% [14] 政策与产业生态支持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5] - 广东省对机器视觉项目提供最高500万元补贴 江苏省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技术攻关 [16] -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工业相机全球市占率前十 2000万像素以上相机国产化率超60% 百度飞桨、旷视科技提供工业级算法平台 [18] 未来技术动向 - 多模态数据融合:整合视觉、力觉、听觉等感知数据 [19] - 边缘智能深化:通过高算力AI芯片将响应延迟从毫秒级压缩至微秒级 [19] - 生态化协同: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互通 打破数据孤岛 [19]
快讯|小鹏汽车公布人形机器人专利;宇树科技下半年将推1.8米高人形机器人;DeepMind发布模型赋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20:14
1、 小鹏汽车公布人形机器人专利,或提升拟人表现 据企查查信息,近日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专利正式公布。该专利摘要指出,此款人形 机器人由机器人主体、机械臂及机械臂驱动结构构成。其中,机械臂的连接支架可活动地安装在机器人主 体上,臂主体设于连接支架,机械臂驱动结构则用于驱动连接支架活动,进而带动臂主体。这种设计通过 可活动的连接支架,增加了机械臂的活动自由度与灵活性,让活动关节分布更均匀,机械臂造型更为协 调,从多个维度有效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拟人效果,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思路。 2、 宇树科技下半年将推1.8米高人形机器人 近日,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透露重要信息。他表示,宇树科技机 器人算法今年已历经数次迭代,预计下半年将发布身高达1.8米的人形机器人。王兴兴还提到,今年上半 年国内机器人行业热度颇高,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在50%到100%之间。此外,宇树科技 近期再度更新算法,推出"反重力模式",极大提升了机器人稳定性,使其在受干扰时能自行恢复站立。算 法升级后,理论上机器人可完成各类舞蹈、武术动作,这为即将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增添更多期待。 3、 D ...
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顺利举办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20:14
论坛概况与主题 - 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于9月24日举办 主题为"AI+机器人:解锁多元场景新机遇" [1][3] -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及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王强出席并致辞 30余位中外机器人企业CEO及高管参会 [2] - 论坛聚焦机器人产业发展瓶颈 AI与机器人融合路径 以及多元场景应用落地 [3][25] 政策与行业支持 - 上海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 强化顶层设计 加大产品供给 落实应用推广 完善产业链协同 [5] - 11个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度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 [9] -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上海智能机器人百大场景案例集》 [9] 技术发展方向 - 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是智能化 柔性化升级的核心方向 能拓展工业制造 农业数智化 医疗养老 应急救援等应用边界 [7] - 需重点发展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 建立行业标准 通过高效数据获取与优化处理推动性能升级和场景落地 [17] - 行业从危险环境替代 协作化阶段进入AI+时代 聚焦更优移动能力 更高灵活性 更强理解力三大技术方向 [20] - 实时性工业解决方案是未来机器人持续创造价值的关键 [20] 企业创新与产品 - ABB推出OmniCore EyeMotion产品及与LandingAI合作 实践先进视觉感知与实时智能运动 [20] - 安川电机以"i3-Mechatronics"为核心理念 将数据与AI深度融合于机器人及伺服电机等核心产品 [22] - 节卡机器人从协作机器人向通用智能机器人进化 推出JAKA EVO多模态感知驱动的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14][28] - 越疆科技推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tom [14] 并在全球部署多领域应用及投入具身智能 [28] - 非夕科技聚焦通用机器人上肢操作技术突破 [28] 智澄英达推出TR系列人形机器人TR5对标特斯拉Optimus [28] 获奖企业与产品 - CIIF机器人奖获奖企业包括节卡机器人JAKA EVO平台 安川电机MOTOMAN-ME1000 越疆科技Atom人形机器人 ABB工程PoWa协作机器人系列 中控技术通用控制系统等10家企业 [11][13][14] 产业生态与参与企业 - 参会及参展企业覆盖工业机器人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企业 核心零部件企业等多领域 [37][38][39][40][41][42] - 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非夕科技 节卡机器人 优必选科技 宇树科技 科大讯飞 绿的谐波等众多知名企业 [37][38][39][40][41][42]
连获两轮亿元级融资!深度梳理一体化关节赛道,把握这些关键玩家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20:14
泉智博公司动态 - 公司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A轮由光速光合与京国瑞、首程控股联合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道禾资本跟投,Pre-A+轮投资方包括猎鹰投资旗下星奇基金、英诺天使基金与天启资本[2] - 公司为乐聚机器人、腾讯RoboticsX等企业提供一体化关节解决方案,2025年订单突破亿元[2] - 公司产品线涵盖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机械臂、外骨骼等应用场景,构建了覆盖2Nm至400Nm扭矩范围的产品矩阵,其PA系列行星伺服关节峰值扭矩密度达210Nm/kg,超越国内头部公司同类产品[2] - 公司已获得多家头部人形客户规模化落地、批量复购、深度共建,上市公司级别产线全年总产能可达20万套,并与头部消费级外骨骼厂商合作,计划拓展割草机等消费场景[3] 行业市场前景 - 据预测,五年后关节模组需求量将增长至482万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89亿元[15] - 一体化关节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需要软硬件深度协同,其高良率的批量供应能力是决定机器人本体能否实现大规模交付的关键[15] - 随着机器人向通用智能终端演进,在技术积累、工程化落地和快速迭代上具备综合优势的企业有望抓住产业爆发机遇[15]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 中大力德产品线齐全,其精密行星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常用于腰部及腿部关节,提供稳定扭矩与精准运动控制[3][4] - 绿的谐波作为谐波减速器行业龙头,产品以高精度、高可靠性著称,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部分服务型人形机器人手臂关节采用其减速器[6] - 埃斯顿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拥有31个自由度,单臂负载达5公斤,其自主研发的全身一体化关节模组实现力量与精度动态平衡,创新的双系统控制架构使任务执行成功率大幅提升[7] - 昊志机电在电机和驱动器方面具备独特技术优势,其产品用于高端人形机器人头部和手部关节,实现头部灵活转动与手部精细动作[9] - 均普智能与禾川机器人战略合作,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首阶段聚焦直线关节和灵巧手[10] - 双林股份通过定增募资约9.95亿元投入滚柱丝杠及关节模组产业化项目,达产后可年产100万套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和50万套线性关节模组,已开发出适用于上下肢直线运动关节的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并向两家国内头部新势力车企交付首批样件[13] - 江苏北人作为特斯拉Optimus焊接工艺核心服务商,其自研机器人焊接系统精度达±0.02mm,适用于Optimus躯干及关节等关键结构焊接,若Optimus年需求突破10万台,单机焊接价值约8000元的关节焊接业务将为公司带来显著业绩贡献[14] 其他主流企业技术特点 - 爱福纳一体化关节模组采用高度模块化集成设计,融合电机、减速器、双编码器与驱动器于一体,其ValueDrive-56关节模组重量仅550克,峰值力矩超过66牛米,ShockRes-88摆线关节模组耐冲击性和精度更高,适用于具身机器人上肢负重关节和下肢关节[14] - 四川天链机器人推出超轻量一体化关节,通过优化嵌入式伺服电机结构,实现伺服电机与特制谐波减速机高度集成,与普通同型号关节相比,重量和体积均减少约50%,扭矩提升约50%,适用于对轻量化有严苛要求的场景[14]
康养+智造+科研!思灵机器人在工博会抛出的“组合拳”,击中了哪些行业痛点?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20:14
9月23日至27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展会现场, 思灵机器人( Agile Robots)展台前人头攒动。 观众或与智能助理机器人 H10-W开展交互、用语言轻松命令机器人抓取移动和 放置玩具,或排队体验X-SPA 康养理疗机器人的理疗服务,技术人员则围绕双臂移动平台与力控传感器展开 深度交流。 作为 全球智能机器人领域估值最高且成长速度最快的独角兽企业之一,思灵机器人拥有深厚的技术研发底 蕴,业务涵盖智能机器人的自主研发、智能制造与生产销售, 已 形成一体化运营模式 。公司 创始人陈兆芃 博士及核心研发团队成员均来自世界顶级学府和研究机构, 凭借专业的知识储备与丰富的经验, 具备从底层 技术研发到商业化落地的 "一站式" 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多年来,思灵机器人依托积累的深厚技术,不断突破智能机器人大脑、智能机器人硬件与真实世界物理数据之 间的壁垒,朝着实现机器人通用智能的愿景稳步推进。 在机器人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等多个领域,思灵 机器人 均已 具备世界级的技术领先优势,也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掌握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技术,且实现该技 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国际化企业。 目前, 思 ...
浩海星空与浙江仙通达成战略合作,开启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新篇章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20:14
战略投资与合作 - 浙江仙通以4000万元对浩海星空进行增资 投资完成后持有浩海星空10%的股份 [1] - 双方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建设机器人制造生产基地 致力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及消费类机器人的整机制造 协同研发核心零部件 [1] 合作背景与高层表态 - 浩海星空创始人兼CEO齐建伟认为合作是面向产业化阶段的关键布局 机器人产业需技术领先性与规模化交付能力双重驱动 [4] - 浙江仙通拥有三十年汽车领域高端精密制造经验、严苛质量管理体系及成熟供应链资源 可强化浩海星空整机交付能力 [4] - 台州市科创投资集团将整合台州市相关产业链与地方政府资源 为浩海星空机器人制造提供支撑 [5] - 浙江仙通创始人李起富看好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前景 认可浩海星空团队能力 仙通将把成本控制能力、质量管控体系、高端精密制造经验应用到机器人制造中 [5] 行业定位与发展阶段 - 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处于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阶段 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演示走向规模化应用 量产能力成为关键瓶颈 [5] - 浙江仙通是汽车密封条行业龙头企业 服务过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日产、吉利等客户 拥有高精度模具开发能力、自动化产线管理和严苛质量管控体系 [6] - 浩海星空已构建覆盖教育、医疗、商业三大核心场景的产品线矩阵 并已推向市场交付客户 [6] 创始人经验与技术积累 - 浩海星空创始人兼CEO齐建伟在机器人领域拥有二十年经验 曾参与全球顶尖人形机器人NAO的研发与全球推广 并主导软银对Aldebaran的收购 担任软银机器人大中华区负责人 [7] - 浩海星空正在研发双足大尺寸人形机器人系列产品 面向教育、医疗、消费等复杂场景 实现更高层级智能化作业 [7] 公司战略与生态布局 - 浩海星空发展战略强调生态合作与产业链协同 此次合作是构建机器人产业合作生态的关键一环 [9] - 公司坚持"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深度融合 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商用与消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9] 公司背景与资源 - 浩海星空总部位于上海 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及消费类机器人的研发与创新 业务涵盖教育、医疗、商业及消费领域 [11] - 创始团队汇聚来自斯坦福、卡内基梅隆、曼彻斯特、墨尔本、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内外顶尖院校人才 核心成员曾任职软银、大疆、优必选、达闼、擎朗等全球知名企业 [11] - 公司成立之初即获上海市政府认定的"上海市重大项目" 也是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支持与孵化的机器人企业 [11] - 浙江仙通成立于1994年 2016年12月30日在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码603239) 一直从事汽车密封条等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3]
2025中关村具身智能学术前沿赛:聚焦技术突破,共探机器人创新未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6 13:22
赛事概述 - 2025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的核心赛道之一为具身智能学术前沿赛 以推动原始创新和引领技术变革为使命 [1] - 赛事全周期分为报名、初赛、决赛三个阶段 官方报名通道已于7月15日开启 [1] - 初赛将于10月23日-24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行 参赛团队需进行现场展示、演示和答辩 [3] - 决赛将于11月15日-16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举行 参赛团队需准备PPT汇报并携机器人到场参加评审 [3] 赛事定位与方向 - 赛事定位为瞄准学术前沿并填补技术缺口 侧重技术探索以挖掘具身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及推动学术成果向工程实践转化 [3][4] - 重点关注成果的原始创新性与工程可行性 鼓励突破现有技术框架的理论探索和可对接产业需求的技术革新 [4] - 技术方向覆盖具身算法、智能运动、控制感知与交互、结构设计、新材料应用等多个领域 [4] - 典型成果包括多足机器人、轮足机器人、飞行机器人、微纳机器人、软体机器人等多种类型 [4] 赛事形式与评审 - 赛事采用学术报告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形式 包括报告分享环节和产品展示环节 [4] - 行业院士及专家评审团将从创新性、功能性、实用性、工程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对参赛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4] 参赛获益与资源 - 获奖成果将获得大赛官方证书及院士专家签名评语 可作为科研项目申报、技术成果鉴定、人才评价的重要参考 [7] - 赛事设置丰厚奖励体系 一等奖1名奖金3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2万元、三等奖3名奖金1万元 本赛道另设创新激励机制奖励获奖团队5000元 [7] - 优秀团队可获得海淀区基金、人才、场地等政策支持 并有机会与产业端企业达成合作推动技术转化 [7][9] - 参赛团队可通过同期举办的产业论坛与海内外院士、企业技术负责人、投资机构代表交流 优秀成果将获得优先对接产业资源和多渠道报道的机会 [9] 相关企业名录 - 文章列出了工业机器人、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教育机器人等领域的众多公司名称 [13][14][15][16][17][18]
细扒!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6位中国具身智能大佬及背后技术布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5 18:07
当前,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竞争正日益聚焦于核心人才的储备与创新能力。近日,斯坦福大学联合爱思唯尔发 布的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为中国在该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力量提供了重要参照。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名单共有来自跨维智能、智平方、 智元、 星海图、银河通用5家中国企业的6位相关科学 家入选, 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果,更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落地中扮演着关键角 色 ,反映出中国在具身智能前沿研究与产教融合方面的持续进展。 跨维智能创始人贾奎,排名为57162,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终身教授,同时担任广东省"珠江人才计 划"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并入选中组部第十二批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是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计算机视 觉及机器学习领域的权威专家。学术方面,贾奎教授成果丰硕,已发表百余篇顶级论文,曾获CVPR 2019最 佳论文候选、ICDP最佳论文奖及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并担任TIP、TMLR等顶刊副主编,以及ICCV、 ICML、NeurIPS等国际顶会主席,在学界享有广泛影响力。 在 技 术 研 发 与 实 践 领 域 , 贾 奎 教 授 成 绩 卓 著 。 他 首 创 Fantasia3 ...
2025物业机器人奇点已至?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5 18:07
文章核心观点 - 物业机器人行业正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落地,技术成熟度与成本曲线有望在2025年实现黄金交叉,迎来奇点时刻 [1] - 机器替代人工是物管行业应对人力成本上涨、招工难等痛点的必然选择,底层逻辑是降本、增效、提质 [6] - 核心零部件成本显著下降与技术场景从二维向三维拓展,为物业机器人规模化渗透提供了关键支撑 [11][12] - 租赁模式、人机协同、弹性定价等商业模式创新打破了采购和运营壁垒,使机器人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 [14][15][16][18] - 基于全国物管行业超1.69万亿元营收和超56%的人力成本占比,物业机器人替代10%人力需求即可对应超900亿元市场规模,未来有望成长为千亿赛道 [19] 从试点探索到规模落地的关键转折 - 龙头物管企业与机器人厂商已完成数据闭环沉淀、场景算法适配等核心准备,为规模化渗透奠定基础 [3] - 碧桂园服务的零号居民清洁机器人无故障时长突破500小时,单台年均收益达1-2万元,2025年计划投入超1000台 [3] - 万物云AI巡逻车可智能识别12大类问题,从发现到派单处理仅需十几分钟,沙河街道试点累计闭环处理2.1万件工单,完成率高达99.99% [3] - 未来半年到一年内,社区道路清洁、园区固定路线巡检等封闭二维平面场景将率先出现渗透率超10%的爆款产品 [4] 为何物业机器人非推不可 - 物管行业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约70%,且持续上涨,2024年深圳、上海等城市月最低工资已突破2500元,行业员工流动率超20% [6] - 机器人引入直接切中降本核心,某物流园区通过机器人替代夜班保洁,两年内投资回报率超200%,一台清洁机器人可替代1-2名保洁员 [6] - 机器人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服务升级,通过24小时不间断作业、智能识别和数据实时上传,大幅缩短响应时间 [7] - 碧桂园服务引入高仙清洁机器人后,2024年上半年保洁满意度平均提升5.6%,机器人智能避障和覆盖人工难达区域获得业主高频好评 [9] - 机器人应用为物管企业带来ESG评级加分,例如替代燃油清扫车可减少碳排放和噪音污染 [9] 技术与成本双突破 - 激光雷达成本从2021年的万元级降至2024年的千元级,某厂商ADAS激光雷达均价从4.3千元降至2.6千元 [11] - 视觉识别系统因AI算法迭代与摄像头模组成本下降,误判率大幅降低 [11] - 动力电池均价从2022年的0.12元/千瓦时降至2024年的0.06元/千瓦时,使室外机器人续航成本降低50% [11] - 技术场景从二维向三维延伸,服务半径扩大3-5倍,覆盖楼宇外墙、高空巡检等更复杂场景 [12] - 当年出货量从1000台增至1万台时,硬件成本可下降20%-30%,软件算法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12] 商业模式革新 - 租赁模式成为主流,企业按月支付租金(如清洁机器人月租金3000-5000元),无需承担设备折旧和维修成本,资金压力大幅降低 [15] - 运营模式强调人机协同,清洁机器人负责大面积清扫,人工聚焦精细化清洁,AI巡逻车发现问题后由网格员处置 [16] - 万物云推出弹性定价模式,业主可按需选择服务项目与频次,物业费与服务内容直接挂钩,破解了机器人替代人工后的定价难题 [18] 未来展望 - 基于2023年全国物管企业营业收入1.69万亿元和人力成本占比超56%,机器人替代10%人力需求对应的市场规模超900亿元 [19] - 未来物业机器人将向多功能集成发展,例如一台机器人可集成清洁、巡检、安防、客服等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19] - 龙头物管企业从采购方变为联合研发方,例如碧桂园服务成立美房智高专注研发,万物云通过H+R+A协同模式将机器人数据接入AI系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