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抓AI趋势

搜索文档
英伟达市值已冲顶,90%的分析师还依然看好?!
老徐抓AI趋势· 2025-07-05 12:51
行业趋势分析 - AI发展带来巨大算力需求是芯片行业增长的根本原因 [3] - 尽管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增速放缓,但强化学习、世界模型、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仍在快速推进,持续产生新的芯片需求 [4] - 未来机器人、自动驾驶、谷歌DeepMind的强化学习、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将大幅增加芯片使用量 [6] 公司分析 - 英伟达是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目前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 [5] - 芯片可被视为"大脑",全球智能需求庞大且目前看不到上限,类比全球80亿人口每新增一个孩子相当于制造一台超级计算机 [7] 市场动态 - 媒体热度下降不代表行业机会消失,AI技术仍在快速进步,媒体往往后知后觉 [4] - 芯片股涨跌受基本面、估值和周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AI发展不意味着芯片股会无止境上涨 [8] 投资逻辑 - 芯片需求持续增长的基本面仍然存在 [8] - 短期扰动因素包括:大语言模型增速放缓、市场情绪波动等,但这些都不改变长期趋势 [4]
老徐主理组合复盘:睿定投 省心债 懒人均衡"三大组合半年再创新高,如何搭上全球增长快车?"
老徐抓AI趋势· 2025-07-05 08:44
全球市场表现 - 本周全球市场整体表现优异 日本市场表现最亮眼 日经225指数上涨5 56% 港股相对略逊一筹 恒生指数上涨1 62% [1][2] - 美国纳指100上涨3 77% 德国DAX指数上涨2 75% 印度sensex30指数上涨2 09% 越南胡志明指数上涨2 02% [2] - 上海金下跌1 95% 美国20年以上国债上涨1 71% 中债新综合全价下跌0 13% [2] 睿定投全球版组合 - 本周收益1 9% 2025年累计收益达6 52% 连续两年实现正收益 有望冲击10%年化收益率 [3][4] - 4月美股大跌时果断抄底 抓住反弹机遇 执行全球多元配置理念 [4] - 限购政策放宽 建议新用户少量试投 体验复利效应 [4][12] 省心债组合 - 本周受债市回调影响 下跌0 14% 但2025年累计收益仍为正0 97% [2][7] - 2023-2024年全年收益约3% 预计2025年收益2%-2 5% 属于低波动稳健资产 [7] 懒人均衡组合 - 本周收益1 28% 2025年累计收益接近5% 半年时间追平去年全年水平 [3][10] - 4月主动加仓美股把握反弹机会 实现股债平衡 兼顾进攻与防守 [10] 组合策略验证 - 三大组合过去两年均实现正收益 验证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有效性 [12][17] - 建议通过长期定投参与 跨市场跨资产配置可抓住增长机会 [12][17]
海外券商Robinhood全解析:暴涨600%只是开始?
老徐抓AI趋势· 2025-07-03 02:15
公司股价表现 - Robinhood股价本周一大涨13%,过去一年半累计涨幅超过600% [1] - 7月1日股价单日暴涨12.8%至93.63美元,创历史新高 [14] - 2025年6月因推出区块链产品单日暴涨12% [25] 创始人背景 - 联合创始人Vlad Tenev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位,Baiju Bhatt专注物理学和数学 [3][7] - 两人在斯坦福大学期间相识,曾为对冲基金开发低延迟交易系统 [5][6] - 2013年创立Robinhood,名称源自"劫富济贫"的罗宾汉,使命是实现"金融民主化" [6][9]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零佣金交易模式,通过订单流付款(PFOF)盈利,该模式贡献约50%收入 [22] - 移动端优先设计,2014年推出App时等待名单达80万用户 [9][10] - 加密货币收入占比从2024年Q4的35.3%提升至2025年Q1的25.4%,同比增速达100% [15][22] 核心业务数据 - 2025年Q1总营收9.27亿美元(同比+50%),每股收益0.37美元(+106%) [15] - 平台拥有2673万资金账户,47%月活用户每日使用服务 [20] - 加密资产托管规模突破358亿美元(2024年Q4峰值) [16] 战略转型举措 - 推出OpenAI和SpaceX代币化股票服务,覆盖30个国家15万客户,支持24/5交易 [14] - 2024年收购Bitstamp交易所,2025年计划以新加坡为亚洲总部拓展加密业务 [21][25] - 自建Arbitrum L2区块链,测试体育赛事合约等创新产品 [18][25]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最大散户平台之一,2024年Q4加密交易量达710亿美元 [26] - Coinbase在加密现货市场份额达71%,Robinhood降至5% [26] - 传统券商如高盛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2美元,但部分机构如Redburn Atlantic给出卖出评级 [17] 用户与产品特征 - 用户平均年龄35岁,75%美国家庭资产配置偏向股市 [17] - 提供碎股交易(最低1美元投资)、Robinhood Gold杠杆服务等创新工具 [21][23] - 界面采用游戏化设计,包含彩带动画等激励元素 [23] 技术驱动增长 - 代币化股票底层锚定实体资产,用户享有分红权益但无投票权 [14] - 欧盟用户通过Robinhood Crypto App可免佣金交易代币化股票 [14] - 首批上线200+美股及ETF代币,包括苹果、英伟达等明星企业 [14] 财务健康度 - 2025年Q1净利润率48.8%,远超行业平均16.1% [15] - 2024年Q4净利润9.16亿美元(同比增29.5倍),调整后EBITDA利润率48% [25] - 业务多元化成效显著,加密和期权收入分别达2.52亿/2.4亿美元(2025年Q1) [25]
小米YU7爆火了?但特斯拉早就不和“车厂”玩同一个游戏
老徐抓AI趋势· 2025-07-02 23:36
赛道差异与公司定位 - 特斯拉已完成从电动车制造商向AI公司的转型,自动驾驶是其核心产品,未来布局包括机器人、脑机接口和XAI项目[3][4] - 小米YU7仍属于传统制造商逻辑,聚焦性价比、外观和内饰,与特斯拉不在同一竞争维度[10] - 特斯拉的Robotaxi试点已在德州奥斯汀启动,采用邀请制但规模持续扩大,标志着其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入新阶段[4] 技术路线与行业趋势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认为多传感器会降低算法效率,人类驾驶依赖视觉因此AI也应同理[12] - 自动驾驶被视为下一代汽车产业革命的核心,特斯拉在该领域十年深耕形成显著先发优势[4][12] - Robotaxi商业模式潜力巨大,单车全年可创收且营销成本趋零,规模效应下可能颠覆现有网约车市场[11] 产品与市场策略对比 - 小米YU7通过免费金属漆(如宝石绿、钛金属色)和付费选装(如厥匿名超硬茨¥7,000)强化性价比吸引力[6][10] - 特斯拉对传统汽车竞争(如内饰、价格)已无兴趣,重心转向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而非销量增长[10] - 若特斯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功能属性将超越外观设计,甚至可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创造额外收益[11] 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 中国车企需加速AI和自动驾驶布局,否则在技术代差下面临被动局面[13] - 特斯拉的AI战略形成降维打击,其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可能重构汽车产业价值链[3][11] -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的技术路线争议本质是算法和数据闭环能力的比拼,历史经验显示单一高效方案可能胜出[12]
招人!欢迎同学们来老徐工作室挑大梁!
老徐抓AI趋势· 2025-07-01 23:29
AI时代的教育与职业选择 - AI时代更应注重底层能力的培养 包括逻辑能力 常识基础与好奇心 批判性思维 这些能力决定能否有效利用AI工具 [3][4][5][6] - 数学 哲学 历史 法学等锻炼底层思维的专业在AI时代依然具有长期价值 是未来用好AI的基础 [6] - 编程和数学能力在AI时代仍具意义 并非会被AI完全取代 [2] AI实习岗位详情 - 实习工作内容包括:使用AI工具Reportify进行投研项目 生成有流量的内容 研究海外自媒体玩法 分析全球社交平台内容运营逻辑 试用分析AI竞品并撰写调研报告 [8] - 实习生将获得AI一线实战经验 全球视野与内容出海机会 商业分析与研究能力提升 优质行业人脉 [8] - 岗位要求:年轻 英语能力强 好奇心/逻辑好/学习能力强 商科/金融/商业分析相关专业优先 [8] - 工作地点在北京望京 需每周到岗不少于3天 实习周期原则上1个月以上 [9] 公司招聘信息 - 公司开放带薪实习岗位 提供实习证明 旨在让年轻人参与AI+商业实践 [7] - 报名方式为添加助理微信发送简历 关键词【实习】 HR将择优面试 [10] - 公司关系扁平 团队氛围良好 提供最前沿的AI应用场景 [8] 行业趋势与建议 - AI与商业结合是未来趋势 选择具备长期价值的专业和能力比短期技能更重要 [11] - 内容出海和全球社交平台运营是AI应用的重要方向 [8] - 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能力是未来最稀缺的品质 能帮助发现AI工具的局限和机会 [5][6]
稀土产业链深度剖析:为何精炼环节中国独占鳌头?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7 18:51
稀土产业现状与未来潜力 - 稀土产业分析的核心目的是理解产业逻辑而非短期交易信号 [1] - 稀土产业链分为储量、开采量、精炼量三个层面 中国在精炼环节占据全球92%份额 技术积累和环保容忍度是核心优势 [3][4] - 中国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REO 占全球49% 开采量27万吨 占全球69% 精炼量28.7万吨 占全球92% [4] 稀土应用价值分布 - 永磁材料占稀土价值量的91% 但重量占比仅35% 是行业价值核心 [4] - 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电机领域 覆盖新能源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产业 [4] - 新能源车单台需1公斤稀土 风电1GW需50吨稀土 人形机器人单台需1-3.5公斤稀土 [4] 人形机器人需求拉动效应 - 保守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产100万台 将带来900-3500吨新增稀土需求 [4] - 若按马斯克预测年产1亿台 需求将达9-35万吨 相当于当前全球用量的1-4倍 [4] - 人形机器人放量可能成为稀土行业结构性增量的关键变量 [5] 产业链战略价值 - 中国在稀土精炼环节掌握绝对话语权 中长期战略价值显著 [5] - 稀土作为AI机器人上游材料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6] - 需关注供给格局、需求重心、机器人产量等核心变量对产业链的影响 [7]
全球政策拐点前夜:美国通胀与美联储降息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7 18:18
美国通胀与美联储降息 - 当前美国通胀呈现持续下行趋势 但经济数据表现混乱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研显示乐观情绪 而零售数据低于预期反映消费疲软 经济处于"没完全变好 也没一致变坏"状态 [4] - 美联储维持"不急于行动"态度 2025年预计两次降息 2026年和2027年各一次 合计四次降息一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保持谨慎偏紧 [5] - 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 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仍展现超预期韧性 但实际生活成本高昂 例如一碗日本拉面加小费接近50美元 [6] - 美联储策略为等待通胀稳步回落同时评估经济是否实质性恶化 维持"看数据做决策"的中性偏紧立场 [7][8] 美债市场 - 美债处于底部震荡阶段 继续下行空间有限 除非非农就业数据极差 否则利率不具备持续上行基础 [9] - 若美债显著回调可能带来配置机会 未来走势倾向于"震荡偏强" 温和上涨趋势概率大 但需关注关键经济数据变化 [9] 其他信息 - 后续可通过会员直播获取经济数据/全球资产配置/纳指/美债等深度分析 [10] - 非会员可试用15天体验版获取全球市场"投资信息差"内容 [11]
诺贝尔奖得主给你支招:AI时代年轻人该学什么 ?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7 03:01
戴密斯·哈萨比斯的背景与成就 - 国际象棋神童:4岁学棋,13岁达到大师水平,多次成为英国少年队队长 [6] - 学术跳级:16岁考入剑桥大学计算机系,20岁毕业 [7] - 游戏创业:毕业后创立游戏公司,开发多款畅销游戏,实现财务自由 [7] - 转向AI与神经科学:认为人类大脑处理数据能力有限,希望通过AI创造"加强版大脑"加速科研 [8] - 深造神经科学:29岁攻读伦敦大学博士,研究大脑运作机制,为AI研究奠定基础 [9] - 创立DeepMind:2010年创办DeepMind,目标用AI解决复杂科学问题 [10] - AlphaGo突破:2016年AI系统击败围棋冠军李世石,2017年再胜柯洁,震惊全球 [11] - AlphaZero进化:AI从零自学围棋,3天碾压AlphaGo,展现超越人类的策略创新能力 [12] - 蛋白质革命与诺奖贡献:AlphaFold将单次蛋白质结构研究时间从数年缩短至分钟级,开源2亿个蛋白质结构数据,202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3] AI时代的学习与就业方向 - 基础能力重要性:AI时代更应学习编程、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科学,掌握底层原理才能有效调教和定制AI工具 [15][16] - AI工具应用能力:能否将AI转化为超级助手,关键在于对底层的理解和调教能力,而非依赖AI的自动化功能 [17][18] AI高考志愿助手产品 - 产品功能:基于北大分段策略模型,结合三年录取数据,提供"冲保稳"分类推荐 [19] - 智能搜索:支持模糊搜索和场景提问(如"适合不擅长数学的专业"、"上海小语种强校") [19] - 个性化AI问答:根据省份、分数、偏好生成定制化建议,非标准化答案 [19] - 使用建议:可对比多个工具,因志愿填报为重大决策需谨慎投入 [21] 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时代特征:AI带来大量机会,但也会淘汰未能适应技术变革的群体 [24] - 关键行动:需持续关注AI、积极拥抱技术并将其深度融入工作与学习 [25]
传统企业“上云”进程或因AI迎来加速,三大云厂商值得持续关注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6 23:48
云计算迁移现状与趋势 - 当前传统企业IT系统中约70%尚未迁移至云端 [1] - 云计算技术已成熟但迁移进度缓慢 [1] 迁移障碍与驱动因素 - 传统系统迁移成本高 需重构架构和重写程序 性价比低 [4] - AI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投入 成为推动企业上云的关键拐点 [4] - AI驱动下形成云计算增量市场 头部云厂商将获得新订单机会 [4] 头部云厂商竞争格局 - 亚马逊 微软 谷歌为三大核心受益厂商 [4] - 亚马逊投资Anthropic 云平台支持DeepSeek LLaMA等开源模型 [4] - 微软云绑定OpenAI GPT系列 谷歌强化自有模型与云平台整合 [4] - 模型超市成为云厂商新竞争点 模型独占性影响客户粘性 [4] OpenAI合作变动影响 - OpenAI与微软独家合作破裂 削弱微软云独家优势 [5] - 用户可选择谷歌云使用GPT模型 或对微软云收入增长形成边际压力 [5] 亚马逊AI峰会内容 - 展示最新产品技术与行业AI应用案例 [6][7] 投资机会方向 - AI驱动的云迁移2 0趋势明确 市场空间大 [5] - 需重点关注云厂商产品整合与大模型合作动态 [5]
本周精华总结:10年磨一剑,特斯拉已经开始颠覆汽车乃至整个运输行业!!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6 23:12
特斯拉Robotaxi试运营 - 特斯拉Robotaxi于6月22日在德州奥斯丁开始试运营 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颠覆汽车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阶段 [1] - 试运营采用邀请制 初期仅部署不到20辆车 车上配备安全员但位于副驾驶位 强调"真正的无人驾驶"概念 [5] - 运营初期表现获得95分评价 虽存在导航走错路等小问题 但整体完成度已非常高 预计三季度末可完善 [6] 技术路径与竞争优势 - 特斯拉经过多次试错后 在2024年初确定端到端学习的技术路线 以FSD V12为标志 [5] - 相比Waymo 特斯拉拥有显著规模优势 年产量180万辆 存量800万辆 其中200万辆可通过软件升级实现Robotaxi功能 [6][7] - 自动驾驶技术将颠覆Uber、Lyft等出行平台 并对传统车厂和新势力造成冲击 后者面临技术追赶或合作的选择 [7] 行业影响与商业机会 - Robotaxi普及将改变商务出行模式 可能影响酒店和服务配套行业 同时对网约车司机就业形成冲击 [7] - 自动驾驶将创造新商业机会 如车队运营管理、长途旅客服务站等配套产业 [8] - 技术替代路径遵循从边缘市场切入 逐步渗透主流 再到大规模替代的规律 投资机会存在于过渡期内 [9][10][11] 技术替代逻辑 - 自动驾驶优势在于不会分神和情绪化驾驶 未来3-5年可能超越99%人类驾驶者 [9] - 电动车虽存在续航短板 但能耗低、维护成本低、智能化强 未来续航达1000公里后将提升市占率 [9] - 星链计划部署4.2万颗卫星 覆盖能力远超传统5G 特别适合高铁、海洋和航空等场景 [10] 投资策略 - 真正有潜力的科技往往从边缘市场切入 在质疑声中成长 最终完成替代 [11] - 投资机会存在于早期识别技术方向 如2016年关注特斯拉可获得5-10倍回报 而非等待成熟后再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