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负债端凸显韧性,投资端加剧利润分化
民生证券· 2025-05-08 1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因投资而短期分化,但业务质态整体呈现良好改善趋势,寿险业务表现优异,财险业务承保盈利基础夯实,投资端有望受益权益市场反弹,板块估值有望修复,建议把握股价回调机会,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等公司 [4][88][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业绩表现 - 债市波动加大,投资表现加大利润波动和分化,主要上市险企1Q25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化明显,国寿、人保和新华高增,太保和平安阶段性承压 [1][11] - 净利润分化主要源于新会计准则波动及资产匹配策略差异,IFRS9下TPL债权投资使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降,导致净利润波动加大 [1][13] - 权益市场择时和风格偏好差异也是净利润分化原因,如人保加大长久期利率债和权益配置,国寿把握利率抬升机会并优化权益投资 [14] 寿险及健康险 负债 - “报行合一”驱动险企转向“产品价值驱动”,头部险企1Q25新业务价值普遍正增,新华保险NBV同比高增 [22] - 头部险企发力分红险等收益浮动型产品,推动模式转变,自1Q25起存量负债成本有望下降 [22] 渠道 - 个险渠道人力规模基本企稳,队伍质态持续改善,如国寿推进营销体系改革,平安深化转型等 [25][26] - 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提升,核心指标维持高增,平安、太保、新华等险企银保渠道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均实现高增 [28] 财险 - 2025年一季度主要上市险企财险业务“保费稳健增长+COR明显改善”,人保和平安一季度COR同比改善幅度居前 [3][38] - 车险普遍小幅增长,非车险保费均同比正增但增速有所分化 [40] - 受益于费用管控、自然灾害减少以及科技赋能,综合成本率同比均显著优化 [43] 投资端 债市调整及权益波动公允价值变动同比下降,投资表现分化 - 总投资收益方面,国寿、太保、新华1Q2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8%/4.0%/5.7%,分别同比-0.54pct/-1.2pct/+1.1pct [50] - 净投资收益方面,国寿、太保1Q25年化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6%/3.2%,分别同比-0.22pct/持平,新华1Q25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8%,同比-3.9pct [50] 金融资产分类及配置风格:OCI权益持续提升,TPL债券主导净利润波动 - 高股息高分红股票配置持续,分类为FVOCI的权益资产占比较2024年末普遍提升,除中国人保外,其余主要上市险企FVOCI权益资产占比提升 [62] 资产负债匹配 - 1Q25主要上市险企净资产表现有所分化,国寿、平安和人保净资产稳健增长,太保和新华阶段性承压 [4][79] - 新会计准则放大净资产波动,分类为FVOCI的债权投资对净资产影响较大 [79] - 产品结构与投资策略是关键变量,未来头部险企有望通过多种方式对冲外部冲击 [79] 投资建议 - 1Q25主要上市险企业绩呈现“负债优化、投资分化”特征,建议积极把握股价阶段性回调机会,重点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关注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 [4][88][89]
军工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回顾:收入和利润“非线性”变化,行业“业绩底”基本确立
民生证券· 2025-05-08 1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行业需求持续萎靡,收入下滑,2025Q1需求好转但订单确收需要时间,故2025Q1收入继续下滑 [1] - 减值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板块在收入和利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 [1] - “业绩底”基本确定,板块或将走出底部 [1] - 2025 - 2027年,军工有望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2025年1Q“业绩底”基本确立,2Q开始业绩将明显改善,对板块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 [5] 各部分总结 2024年行业营收/利润情况 - 2024年,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4580亿元,同比下滑5.3%;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滑48.4%;若包含舰船板块,营业总收入6831亿元,同比下滑1.3%;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滑34.7% [11] - 2024年行业期间费用同比减少1.2%至686亿元,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0.6ppt至15.0%;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3ppt至6.7% [16] - 2024年行业销售毛利率同比减少2.1ppt至21.6%;销售净利率同比减少3.4ppt至4.4%;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19] - 截至2024年底,行业存货规模2258亿元,占总收入49%,占比同比增加4.7ppt;应收票据及账款规模3197亿元,占总收入70%,占比同比增加12.1ppt [3] - 2024年行业资产减值损失8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43亿元,是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较收入幅度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3] - 2024年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 107亿元,首次净流出且金额较大,主要原因是行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回款压力 [32] 2024年军工子板块及产业链环节业绩 子板块 - 2024年舰船营业总收入2251亿元,同比增长8.0%;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87.7%,是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板块 [37] - 2024年航天、兵器板块受需求端影响较大,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较大 [37] - 2024年信息化板块营业总收入688亿元,同比下滑16.0%;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滑94.0%,业绩连续两年同比下滑且下滑幅度逐渐加大 [43] - 2024年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下滑4.7%,营业总收入依旧保持增长,但增速自2022年开始逐年下降;归母净利润出现2020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滑 [46] 产业链 - 2024年上游、中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0%、15%,总装同比增长3% [51] - 2024年总装、中游、上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3%、71%、36%,且幅度均大于收入变动幅度 [53] - 2024年上游毛利率自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同比减少;中游毛利率自2021年开始连续四年同比下滑;总装毛利率总体稳定,且2024年同比减少幅度较小 [56] - 2024年上游净利率自2023年开始呈快速下降趋势;中游净利率自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同比减少且幅度较大;总装净利率较其他环节低但波动较小,2024年同比减少幅度最小 [59] 2025年1Q军工营收/利润情况 - 2025年1Q,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858亿元,同比下滑4.8%;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34.2%;若包含舰船板块,营业总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下滑12.7% [61] - 2025年1Q行业归母净利润环比扭亏,营业总收入同比/环比分别下滑4.8%/45.1% [63]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占全年比例为17%;归母净利润占全年比例为12% [67] - 2025年1Q兵器、舰船、无人机、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0%、7%、0.3%;舰船、无人机板块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航天、兵器、无人机板块亏损 [70] 三年维度业绩情况 子板块 - 2021 - 2024年,舰船、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CAGR领先,分别为14%、11%;舰船、航空板块归母净利润CAGR领先,分别为49%、9% [72] 产业链 - 2021 - 2024年,中游营业总收入CAGR领先,为10%;总装、上游、中游环节归母净利润CAGR均为负,分别为 - 27%、 - 49%、 - 50% [76] 建议关注方向 - 制导装备:菲利华、新雷能、盟升电子等 [5] - 新质战斗力:华秦科技、铂力特、西部材料等 [5] - 军贸:航天南湖、国睿科技、新雷能等 [5] - 商飞商发:中航机载、中航高科、润贝航科等 [5] - 可控核能:国光电气、旭光电子等 [5]
钢铁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提振内需+严控产量,钢材供需格局“柳暗花明”
民生证券· 2025-05-08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钢铁板块小幅上涨,2025Q1涨幅靠前,盈利能力同环比提升,机构持仓比例上升,建筑用钢底部企稳,制造业用钢维持韧性,严控产量或开启新一轮产能出清,钢材供需格局有望改善,钢企利润将逐步回暖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钢铁板块小幅上涨,25Q1涨幅靠前 - 2024年钢材需求承压,钢企利润受损,SW钢铁上涨6.56%,排名第25;2025Q1限制供给预期增强,宏观政策提振内需,SW钢铁上涨10.24%,排名第5 [1][9] - 2024年钢铁板块表现弱于上证综指与沪深300,2025Q1表现强于二者 [11] - 细分来看,普钢板块表现较好,2024年SW普钢上涨11.63%,25Q1上涨12.90%;SW特钢2024年回落1.88%,25Q1上涨8.98%;SW冶钢原料2024年回落3.86%,25Q1回落0.34% [12] - 2024年涨幅前五企业为沙钢股份、南钢股份、翔楼新材、包钢股份、宝钢股份;跌幅前五为抚顺特钢、西宁特钢、武进不锈、三钢闽光、凌钢股份。2025Q1涨幅前五为杭钢股份、翔楼新材、广大特材、新钢股份、华菱钢铁;跌幅前五为宝地矿业、酒钢宏兴、新兴铸管、重庆钢铁、沙钢股份 [14][15] - 2024年钢铁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滑9.47%,归母净利润同比转亏;2025Q1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00%,归母净利润上升549.88%,环比转盈 [17] - 2024年细分板块同比来看,普钢营收下滑10.56%,归母净利润转亏;特钢营收下滑3.49%,归母净利润下滑32.04%。2025Q1同比,普钢营收下滑10.56%,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特钢营收下滑5.19%,归母净利润上升10.44%;环比普钢营收下滑5.33%,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特钢营收下滑3.67%,归母净利润上升70.33% [18] - 2024年上市钢企毛利率下滑至4.84%,净利率回落至 -0.35%;2025Q1毛利率同比升至6.60%,净利率同比升至1.45% [19] - 钢铁板块资产负债率自2015年下行,2021年降至54.84%,2022年以来回升,2024年回升至56.81%,25Q1继续回升至57.00% [2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公司为盛德鑫泰、甬金股份、柳钢股份、海南矿业、太钢不锈;2025Q1为友发集团、太钢不锈、广大特材、首钢股份、柳钢股份 [23] 2025Q1,钢铁板块机构持仓市值比例上升 - 2025Q1钢铁板块配置比例环比上升0.05pct,至0.42%。2020Q4 - 2021Q3配置比例攀升,2021Q4后下滑,2024Q4以来回升 [27] - 前10家企业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比从2024Q4的97.02%下滑至2025Q1的94.88%,华菱钢铁、新钢股份、中信特钢占比提升较大 [31] - 25Q1公募基金增持钢铁板块前5大股票为华菱钢铁、新钢股份、中信特钢、久立特材、三钢闽光,普钢板块是增仓主要方向 [33] - 25Q1公募基金减持钢铁板块前5大股票为永兴材料、新兴铸管、南钢股份、抚顺特钢、盛德鑫泰,特钢板块是减仓主要方向 [35] 展望:提振内需+严控产量,钢材供需格局“柳暗花明” 需求端:建筑用钢底部企稳,制造业用钢维持韧性 - 2025Q1建筑业新开工、施工、竣工同比跌幅收窄,百城土地成交同比跌幅收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1.50%,专项债累计发行9603亿元,同比增加51.44% [37][38] - 2025Q1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9.10%,企业库存低位回升,截至3月工业企业存货同比为3.50% [41] - 2025年春节后热卷表观需求维持高位,截至5月2日累计同比增加2.53%;螺纹表需4月同比偏弱,4月底降幅收窄,钢铁需求维持韧性 [43] 供给端:严控产量,粗钢限产预期再起 - 2020年以来粗钢产量下行,净出口量提升,2024年产量10.05亿吨,净出口量1.09亿吨,出口占比10.83%,国内过剩幅度超2015年,2025年外需不确定性增加 [45] - 钢铁行业2022 - 2024年亏损企业连续三年亏损超1000亿元,利润差于2011 - 2015年 [46] - 发改委提出粗钢产量调控,或开启新一轮产能出清。2025年1 - 3月粗钢产量累计2.59亿吨,同比增加278万;截至5月2日,热卷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62%,螺纹累计产量同比减少3.66% [48] 原料端:原料供给趋于宽松,铁水需求见顶 - 25年底西芒杜铁矿有望投产,年产能1.2亿吨,爬坡期三年,2025年及远期投产产能达2.6亿吨,铁矿供应将转向宽松 [50][53] - 铁矿端海外矿山投产,西芒杜矿山有望25年底投产;焦煤端进口增长,国内保供增产,供给趋于宽松。2025年粗钢产量调控,原料需求或下行,价格表现将弱于成材,利于钢企利润修复 [54] 钢材市场总结:供需格局改善有望支撑钢企利润回暖 - 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提振内需,3月发改委提出粗钢产量调控,钢材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支撑钢企利润回暖 [58] 投资建议:底部涅槃,期待柳暗花明 - 关注制造业升级,我国钢铁需求有望长期稳定,制造业用钢占比将提升,高端钢材产品最受益 [65] - 普钢板块关注龙头宝钢股份、华菱钢铁、南钢股份等,限产弹性标的柳钢股份、新钢股份、山东钢铁、鞍钢股份等 [3][65] - 特钢板块关注翔楼新材、广大特材、久立特材等业绩良好标的 [3][65]
军工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回顾:收入和利润“非线性”变化;行业“业绩底”基本确立
民生证券· 2025-05-08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行业需求持续萎靡致收入下滑,2025Q1需求好转但订单确收需时间,收入继续下滑 [1] - 减值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板块收入和利润变化“非线性” [1] - “业绩底”基本确定,板块或将走出底部 [1] - 2025 - 2027年军工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1Q25“业绩底”基本确立,2Q25开始业绩将明显改善 [5] 各部分总结 2024年行业营收/利润情况 - 2024年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4580亿元,同比下滑5.3%,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滑48.4%;含舰船板块营业总收入6831亿元,同比下滑1.3%,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滑34.7% [11] - 2024年行业期间费用同比减少1.2%至686亿元,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0.6ppt至15.0%,研发费用率逐年增加至6.7% [16] - 2024年行业销售毛利率同比减少2.1ppt至21.6%,销售净利率同比减少3.4ppt至4.4%,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19] - 截至2024年底,行业存货规模2258亿元,占总收入49%,占比同比增加4.7ppt;应收票据及账款规模3197亿元,占总收入70%,占比同比增加12.1ppt [3] - 2024年行业资产减值损失8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43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 - 107亿元 [29][32] 2024年军工子板块及产业链环节业绩回顾 子板块 - 2024年舰船营业总收入2251亿元,同比增长8.0%,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87.7%,是唯一正增长板块;航天、兵器受需求影响大,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大 [36] - 2024年信息化板块营业总收入688亿元,同比下滑16.0%,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滑94.0%;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下滑4.7% [42][45] - 2024年舰船板块净利率同比增加2.0ppt至4.1%,其余板块净利率同比不同程度减少,新材料板块仍保持较高净利率 [38] 产业链 - 2024年上游、中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0%、15%,总装同比增长3%;总装、中游、上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3%、71%、36% [50][52] - 2024年上游毛利率自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同比减少,中游毛利率自2021年开始连续四年同比下滑,总装毛利率总体稳定且同比减少幅度小 [55] - 2024年上游净利率同比减少4.9ppt至13.0%,中游净利率同比减少4.4ppt至2.5%,总装净利率同比减少1.1ppt至3.3% [58] 1Q25军工营收/利润情况 - 1Q25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858亿元,同比下滑4.8%,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34.2%;含舰船板块营业总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下滑12.7% [60] - 1Q25行业归母净利润环比扭亏,营业总收入同比/环比分别下滑4.8%/45.1% [62]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占全年比例为17%,归母净利润占全年比例为12% [66] - 1Q25兵器、舰船、无人机、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0%、7%、0.3%;舰船、无人机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航天、兵器、无人机板块亏损 [68] 三年维度业绩情况 子板块 - 2021 - 2024年舰船、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CAGR分别为14%、11%;舰船、航空板块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49%、9% [71] 产业链 - 2021 - 2024年中游营业总收入CAGR为10%,总装、上游分别为7%、5%;总装、上游、中游归母净利润CAGR均为负,分别为 - 27%、 - 49%、 - 50% [75] 建议关注方向 - 制导装备:菲利华、新雷能等 [5] - 新质战斗力:华秦科技、铂力特等 [5] - 军贸:航天南湖、国睿科技等 [5] - 商飞商发:中航机载、中航高科等 [5] - 可控核能:国光电气、旭光电子等 [5]
军工行业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分析:1Q25机构低配军工;持仓“底部特征”明确
民生证券· 2025-05-08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主动型基金超配/低配军工幅度环比减少0.27ppt至 -0.21ppt,连续10个季度环比减少且出现低配,或为行业底部信号 [1][14] - 军工主题基金规模呈减少趋势,2025年一季度较历史最高规模已下滑接近50% [1] - 2025年一季度主动型基金加仓了几乎所有细分板块,如新材料、信息化等 [1] - 2025年一季度机构偏好变化,主动型基金回归重点配置白马龙头,持仓集中度有所降低 [1] - 从“业绩底”和“持仓底”等多角度看,行业底部特征明显,2025 - 2027年军工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对军工板块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仓分析 - 主动型基金连续10个季度减配军工至低配,2025年一季度超配/低配民生军工幅度为 -0.21ppt,环比减少0.27ppt,变化幅度排名16/30 [2] - 军工主题基金规模环比减少8.30%至320亿元,较2021年四季度历史最高规模已减少47%,重仓82支股票,前十重仓股市值合计占比环比减少5.69ppt [2] - 主动型基金持仓前十五大股票市值占比69%,环比减少5.7ppt,集中度降低 [2] - 全部基金2025年一季度超配/低配军工环比减少0.21ppt至 -0.22ppt,重仓军工市值占比2.44%,环比减少0.32ppt [13] - 主动型基金2025年一季度超配/低配军工行业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15/30,继续减配军工或为行业底部信号 [17][18] 主动型基金重仓归类分析 - 全部基金和主动型基金2025年一季度产业链环节上,上游市值占比最高(49%),总装次之(28%);企业属性上,中央国有企业市值占比最高(全部基金64%、主动型基金63%),民营企业次之(30%);细分板块中,航空(32%)、信息化(29%)、新材料(19%)持仓市值占比居前三,合计达79% [30][31] - 从持股市值占流动市值比例看,全部基金加仓信息化、无人机等板块,减仓锻造与成型、新材料等板块;主动型基金加仓全部板块,新材料、信息化、航空增幅居前 [30][31] 主动型基金重仓数量分析 - 2025年一季度全部基金重仓基金数量TOP5为中航光电、菲利华、睿创微纳、航天电器、西部超导;数量增加TOP5为菲利华、振华科技等;数量减少TOP5为中国船舶、中航重机等 [35] - 2025年一季度主动型基金重仓基金数量TOP5为中航光电、菲利华等;数量增加TOP5为中航光电、菲利华等;数量减少TOP5为中国船舶、中航重机等 [36] 主动型基金重仓市值分析 - 2025年一季度全部基金重仓市值TOP5为中航光电、振华科技等;市值增加TOP5为振华科技、菲利华等;市值减少TOP5为中国船舶、中航沈飞等 [42] - 2025年一季度主动型基金重仓市值TOP5为中航光电、振华科技等;市值增加TOP5为中航光电、振华科技等;市值减少TOP5为振芯科技、航材股份等 [43] 主动型基金重仓流通占比分析 - 2025年一季度全部基金流通占比TOP5为西部材料、振华科技等;增幅TOP5为航天南湖、振华科技等;降幅TOP5为华秦科技、航材股份等 [48] - 2025年一季度主动型基金流通占比TOP5为西部材料、振华科技等;增幅TOP5为航天南湖、菲利华等;降幅TOP5为航材股份、华秦科技等 [49] 北上资金分析 - 2025年一季度沪(深)股通自由流通股占比TOP5为宝钛股份、中国船舶等;占比增幅TOP5为宝钛股份、索辰科技等;占比降幅TOP5为抚顺特钢、海格通信等 [52] 建议关注 - 建议关注制导装备、新质战斗力、军贸、商飞商发、可控核能等方向相关公司,如菲利华、华秦科技、航天南湖等 [5]
军工行业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分析:1Q25机构低配军工,持仓“底部特征”明确
民生证券· 2025-05-08 1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主动型基金超配军工幅度在 3Q22 达峰值后持续下降,1Q25 转为低配或为行业底部信号 [1] - 军工主题基金规模呈减少趋势,1Q25 较历史最高规模下滑近 50% [1] - 1Q25 主动型基金加仓几乎所有细分板块,如新材料、信息化等 [1] - 1Q25 机构偏好变化,主动型基金回归重点配置白马龙头,持仓集中度降低 [1] - 从“业绩底”和“持仓底”看行业底部特征明显,2025 - 2027 年军工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对军工板块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仓分析 - 主动型基金连续 10 个季度减配军工至低配,1Q25 超配/低配民生军工幅度为 -0.21ppt,环比减少 0.27ppt,排名 16/30 [2] - 军工主题基金规模环比减少 8.30%至 320 亿元,较 4Q21 历史最高规模减少 47%,重仓 82 支股票,前十重仓股市值占比环比减少 5.69ppt [2] - 主动型基金持仓前十五大股票市值占比 69%,环比减少 5.7ppt,集中度降低 [2] - 国企在行业内主导,1Q25 主动型基金持仓国企市值占 70%;产业链上游占比最高 49%,总装 28%;细分板块航空、信息化、新材料占比前三共 79%;主动型基金加仓全部细分板块,新材料、信息化、航空增幅居前 [3] - 1Q25 机构偏好变化,中航光电、中航沈飞连续多季度位列重仓市值前五,中航光电、菲利华等多股在不同维度排名上升,机构重新重点配置白马龙头股 [4] 25Q1 首度低配,行业见底信号明确 - 全部基金 1Q25 超配/低配军工环比减少 0.21ppt 至 -0.22ppt,重仓军工市值 739 亿元,占比 2.44%,环比减少 0.32ppt [13] - 主动型基金 1Q25 超配/低配军工环比减少 0.27ppt 至 -0.21ppt,重仓军工市值 720 亿元,占比 2.46%,环比减少 0.38ppt,1Q25 转为低配或为行业底部特征 [14] - 主动型基金 1Q25 超配/低配军工行业排名 15/30,继续减配军工,或为行业底部信号 [17][18] - 1Q25 军工主题基金规模环比减少 8.30%至 320 亿元,较历史最高减少 47.41%,重仓 82 支股票,前十重仓股市值占比环比减少 5.69ppt [22] - 1Q25 主动型基金重仓集中度环比减少 5.69ppt 至 68.95%,紫光国微等持仓市值占比增加,中国船舶等减少 [25] 主动型基金重仓归类分析:国企持续占主导地位;1Q25 加仓新材料、信息化等全部板块 - 全部基金 1Q25 产业链上游市值占比最高 49%,总装 28%;中央国有企业市值占比最高 64%,民营企业 30%;细分板块航空、信息化、新材料持仓市值占比前三共 79%;从持股市值占流动市值比例看,加仓信息化等板块,减仓锻造与成型等板块 [30] - 主动型基金 1Q25 产业链上游市值占比最高 49%,总装 28%;中央国有企业市值占比最高 63%,民营企业 30%;细分板块航空、信息化、新材料持仓市值占比前三共 79%;从持股市值占流动市值比例看,加仓全部板块,新材料、信息化、航空增幅居前 [31] 主动型基金重仓数量分析:1Q25 加仓中航光电、菲利华、睿创微纳等 - 1Q25 全部基金重仓基金数量 TOP5 为中航光电、菲利华等;数量增加 TOP5 为菲利华、振华科技等;数量减少 TOP5 为中国船舶、中航重机等 [34] - 1Q25 主动型基金重仓基金数量 TOP5 为中航光电、菲利华等;数量增加 TOP5 为中航光电、菲利华等;数量减少 TOP5 为中国船舶、中航重机等 [35] 主动型基金重仓市值分析:中航光电、中航沈飞连续 9 个季度位列重仓市值前五 - 1Q25 全部基金重仓市值 TOP5 为中航光电、振华科技等;市值增加 TOP5 为振华科技、菲利华等;市值减少 TOP5 为中国船舶、中航沈飞等 [41] - 1Q25 主动型基金重仓市值 TOP5 为中航光电、振华科技等;市值增加 TOP5 为中航光电、振华科技等;市值减少 TOP5 为振芯科技、航材股份等 [42] 主动型基金重仓流通占比分析:1Q25 西部材料、振华科技、菲利华占比增幅居前 - 1Q25 全部基金流通占比 TOP5 为西部材料、振华科技等;增幅 TOP5 为航天南湖、振华科技等;降幅 TOP5 为华秦科技、航材股份等 [47] - 1Q25 主动型基金流通占比 TOP5 为西部材料、振华科技等;增幅 TOP5 为航天南湖、菲利华等;降幅 TOP5 为航材股份、华秦科技等 [48] 北上资金分析:1Q25 加仓宝钛股份最多 - 沪(深)股通 1Q25 自由流通股占比 TOP5 为宝钛股份、中国船舶等;占比增幅 TOP5 为宝钛股份、索辰科技等;占比降幅 TOP5 为抚顺特钢、海格通信等 [51] 建议关注 - 制导装备关注菲利华、新雷能等;新质战斗力关注华秦科技、铂力特等;军贸关注航天南湖、国睿科技等;商飞商发关注中航机载、中航高科等;可控核能关注国光电气、旭光电子等 [5]
韵达股份:事件点评:控股股东增持彰显长期发展信心,25Q1业务量稳步增长-20250508
民生证券· 2025-05-0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为快递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业务量稳步增长,随数字化转型成本有望进一步节降,看好中长期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年5月7日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罗颉思计划增持1 - 2亿元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披露日其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6.59亿股,占总股本57.22%,此次增持彰显信心并巩固股权结构 [1] 24年及25Q1经营状况 2024年全年 - 收入端:营收485.4亿元,同比+7.9%,销售毛利46.1亿元,同比+7.2%,毛利率9.5% [2] - 利润端: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17.8%,归母净利率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18.3%,扣非归母净利率3.4% [2] - 业务量:完成业务量237.8亿件,同比增长26.1%,市场份额13.6% [2] 2025年一季度 - 收入端:营收121.9亿元,同比+9.3%,销售毛利9.4亿元,同比 - 18.1%,毛利率7.7% [2] - 利润端: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 - 22.1%,归母净利率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 - 19.9%,扣非归母净利率2.5% [2] - 业务量:完成业务量60.8亿件,同比增长22.9%,市场份额13.5% [2] 公司能力建设 - 2024年推进“四个能力”建设,包括提升全网科技、服务、展业、均衡发展业务能力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5 - 27年营业收入544、614、675亿元,同比增速12.0%、12.9%、9.9%,归母净利润19.3、22.3、24.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9、8倍 [4] 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利润表 - 24 - 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85.43、543.87、613.92、674.6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92%、12.04%、12.88%、9.89% [9][10] - 24 - 27年净利润分别为19.47、19.58、22.64、25.2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77%、0.56%、15.64%、11.38% [9][10] 资产负债表 - 24 - 27年资产合计分别为393.18、417.02、438.39、460.02亿元 [9][10] - 24 - 27年负债合计分别为187.46、197.09、201.65、204.78亿元 [9][10] 现金流量表 - 24 - 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0.87、45.74、53.21、55.04亿元 [10] - 24 - 2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1.70、 - 18.29、 - 23.86、 - 24.59亿元 [10] 主要财务指标 - 成长能力:24 - 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92%、12.04%、12.88%、9.89% [9][10] - 盈利能力:24 - 27年毛利率分别为9.49%、8.59%、9.37%、9.60% [9][10] - 偿债能力:24 - 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7.68%、47.26%、46.00%、44.52% [9][10] - 经营效率:24 - 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6.83、4.82、3.80、3.44天 [9][10] 每股指标 - 24 - 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6、0.66、0.77、0.85元 [5][9][10] - 24 - 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06、7.54、8.10、8.73元 [10] 估值分析 - 24 - 27年PE分别为10、10、9、8倍 [5][9][10] - 24 - 27年PB分别为1.0、0.9、0.8、0.8倍 [5][9][10]
韵达股份(002120):控股股东增持彰显长期发展信心,25Q1业务量稳步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5-08 15: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为快递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业务量稳步增长,随数字化转型成本有望进一步节降,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年5月7日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罗颉思计划增持1 - 2亿元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披露日其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6.59亿股,占总股本57.22%,此次增持彰显信心并巩固股权结构 [1] 24年及25Q1经营状况 2024年全年 - 收入端:营收485.4亿元,同比+7.9%,销售毛利46.1亿元,同比+7.2%,毛利率9.5% [2] - 利润端: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17.8%,归母净利率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18.3%,扣非归母净利率3.4% [2] - 业务量:完成业务量237.8亿件,同比增长26.1%,市场份额13.6% [2] 2025年一季度 - 收入端:营收121.9亿元,同比+9.3%,销售毛利9.4亿元,同比 - 18.1%,毛利率7.7% [2] - 利润端: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 - 22.1%,归母净利率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 - 19.9%,扣非归母净利率2.5% [2] - 业务量:完成业务量60.8亿件,同比增长22.9%,市场份额13.5% [2] 公司能力建设 - 2024年推进“四个能力”建设,包括提升全网科技、服务、展业、均衡发展业务能力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5 - 27年营业收入544、614、675亿元,同比增速12.0%、12.9%、9.9%,归母净利润19.3、22.3、24.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9、8倍 [4] 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利润表 - 24 - 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85.43、543.87、613.92、674.6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92%、12.04%、12.88%、9.89% [9][10] - 24 - 27年净利润分别为19.47、19.58、22.64、25.2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77%、0.56%、15.64%、11.38% [9][10] 资产负债表 - 24 - 27年资产合计分别为393.18、417.02、438.39、460.02亿元 [9][10] - 24 - 27年负债合计分别为187.46、197.09、201.65、204.78亿元 [9][10] 现金流量表 - 24 - 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0.87、45.74、53.21、55.04亿元 [10] - 24 - 2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1.70、 - 18.29、 - 23.86、 - 24.59亿元 [10] - 24 - 2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1.73、 - 4.55、 - 13.25、 - 14.16亿元 [10] 主要财务指标 - 成长能力:24 - 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92%、12.04%、12.88%、9.89% [9][10] - 盈利能力:24 - 27年毛利率分别为9.49%、8.59%、9.37%、9.60% [9][10] - 偿债能力:24 - 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7.68%、47.26%、46.00%、44.52% [9][10] - 经营效率:24 - 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6.83、4.82、3.80、3.44天 [9][10] 每股指标 - 24 - 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6、0.66、0.77、0.85元 [5][9][10] - 24 - 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06、7.54、8.10、8.73元 [10] 估值分析 - 24 - 27年PE分别为10、10、9、8倍 [5][9][10] - 24 - 27年PB分别为1.0、0.9、0.8、0.8倍 [5][9][10]
吉利汽车(00175):系列点评二十六:极氪计划私有化,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吉利”
民生证券· 2025-05-08 14: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极氪私有化建议若完成将成吉利全资附属子公司并从美股退市 有助于整合资产资源 促进经营效益提升 赋能公司品牌及业务竞争力 [1][2] - 2025年极氪、领克目标总销量71万辆 新品周期密集 有望抢夺高端市场份额 [3] - 吉利深化AI技术融合 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应用于新车型 看好其发力智能化提振销量重塑估值 [4] - 预计2025 - 2027公司营收3647.8/4396.9/5128.3亿元 归母净利140.2/177.8/203.8亿元 EPS 1.39/1.76/2.02元 对应5月7日收盘价PE 11/9/8倍 [4] 相关目录总结 事件概述 - 吉利发布公告 有意以2.566美元或1.23股新发行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 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溢价约13.6% 较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0% 若完成极氪将成全资附属子公司并从美股退市 [1] 极氪计划私有化 - 吉利持有极氪约65.7%股份 私有化建议若完成 极氪将成全资附属公司并退市 公司拟通过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提供资金 现金私有化需161.8亿元 发行股份私有化将新发行10.73亿股 摊薄约9.6% [2] 新品催化密集 - 2025年极氪科技集团目标总销量71万辆 其中极氪32万、领克39万 4月领克900上市 一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30%订单来自BBA车主 极氪9X上海车展亮相 计划2025年三季度上市 光辉版预计售价超百万元 [3] 深化AI技术融合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4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应用于新车型 车位到车位4月全量推送 领克极氪合并后 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增长率(%)|34.0|51.9|20.5|16.6|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增长率(%)|213.3|-15.7|26.9|14.6| |EPS(元)|1.65|1.39|1.76|2.02| |P/E|9|11|9|8| |P/B|1.8|1.6|1.5|1.3|[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972|185331|195913|242466| |储备(百万元)|87353|95763|106433|118662|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92420|100972|112192|12538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67|142|550|960| |资本支出(百万元)|-13314|-12000|-11500|-9500|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1558|0|0|0|[9]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47|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47|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净利润(百万元)|16799|14159|18332|213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507|37007|39205|3295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132|-16902|-11503|-95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97|-6004|-7509|-8549|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090|14102|20192|14879|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34.03|51.87|20.53|16.63| |成长能力(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13.32|-15.72|26.86|14.62| |盈利能力(毛利率%)|15.90|16.66|16.90|17.10| |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6.92|3.84|4.04|3.97| |盈利能力(ROE%)|19.17|14.73|16.80|17.27| |盈利能力(ROIC%)|16.78|12.68|14.88|15.47|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59.71|64.73|63.59|65.91|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39.95|-50.53|-63.48|-68.6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0.99|1.02|1.06|1.10|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75|0.84|0.88|0.91|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1.14|1.41|1.48|1.52|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5.76|5.70|5.70|5.70|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2.78|2.88|2.88|2.88|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元)|1.65|1.39|1.76|2.02|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63|3.67|3.89|3.27|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元)|8.61|9.44|10.50|11.71| |估值比率(P/E)|9|11|9|8| |估值比率(P/B)|1.8|1.6|1.5|1.3| |估值比率(EV/EBITDA)|4.38|5.05|4.22|3.80|[10]
固收点评20250508:降准降息,债市怎么看?
民生证券· 2025-05-08 11: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等一揽子货币政策,降准50BP释放万亿长期流动性,降息10BP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还涉及结构性工具和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 [3][4][5] - 债市走出短端强势、长端止盈回调的分化行情,短端下行空间取决于资金利率,长端当前演绎利多出尽利空行情,后续或在1.6 - 1.7%震荡,可关注信用品种修复行情 [9][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适时降准降息”兑现 - 降准50BP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符合市场预期,原因包括二季度政府债发行或扰动流动性、银行负债端待修复、5 - 6月有中长期流动性到期,还将阶段性调降两类公司存款准备金率至0% [4][5] - 降息10BP,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调降至1.4%,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节奏超预期但幅度反映综合考虑,有助于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行,后续LPR、存款利率等有望跟随下调 [5][7] - 本次降息涉及结构性工具和公积金贷款利率,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结构性工具存在补降必要性 [8] 债市怎么看 - 今日“双降”落地后债市短端强势、长端止盈回调,此前长端利率隐含近30BP降息预期,以政策利率为“锚”仍隐含15 - 20BP降息预期,结合资金利率看国债利差仍偏离中枢 [9][10][11] - 短端宽货币落地打开下行空间,幅度取决于资金利率;长端当前演绎利多出尽利空,长期仍在牛市环境,10年国债或在1.6 - 1.7%震荡,可关注信用品种修复行情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