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汤(00020)
icon
搜索文档
大厂竞逐具身智能生态位 头部机器人企业跑出“黑马”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07:14
互联网大厂具身智能投资布局 - 腾讯、阿里、美团、百度、京东、小米等7家大厂2024年对具身智能企业累计投资23笔 其中阿里6笔、美团5笔、京东4笔、腾讯和百度各3笔、小米2笔 [6][11] - 大厂通过投资和自建团队双路径布局 美团、腾讯、京东、网易已搭建自有机器人团队 商汤科技据传将成立独立具身智能公司 [6][11] 腾讯具身智能平台发布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首创模块化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 [6][8] - 平台包含多模态感知模型、规划大模型及云服务平台 通过标准化接口和SDK对外开放 宇树G1机器人搭载该平台实现自主行走、物体识别和交互对话 [8] - 腾讯战略从整机研发转向技术开放 首批合作伙伴包括越疆科技、乐聚机器人等多家企业 [13][15] 京东具身智能生态构建 - 京东推出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 与数十家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 覆盖陪伴类、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产品 [9][11] - 布局聚焦三层面:依托3C平台布局消费入口 利用供应链数据沉淀产业大模型 结合物流场景与投资企业协同 [12] - 2024年5月投资智元机器人 7月连续投资三家机器人企业 [9][11] 商汤科技技术平台突破 - 商汤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 以具身世界模型为核心引擎 支持自然语言生成多视角视频 破解仿真数据输出难题 [9][14] - 强调研发与商业落地对齐 未来可能扩展至机器人小脑、本体等方向 目前定位做"机器人大脑" [14] 网易垂直场景应用 - 网易灵动发布全球首款露天矿山挖掘机装场景具身智能模型"灵掘" 在内蒙古煤矿实测装车效率达人工80% 近70%作业时间无需干预 [10][13] - 明确不做机器人本体 专注提供智能化大脑解决方案 产品线包括智慧矿山挖掘机器人、港口清舱装载机器人等 [13] 行业技术竞争格局 - 大厂主要聚焦数据、平台和模型层 瞄准决策层算法能力延伸 但缺乏感知层和控制层经验 [16][18] - 智元机器人实现全栈闭环发展 构建"数据-模型-本体-场景"四轮驱动体系 发布行业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启元大模型 [18] - 初创企业在硬件供应链和非标硬件打造方面具备优势 银河通用机器人已实现货架取货送货自动化 与美团合作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17] 具身智能发展阶段 - 行业处于"掐生态位"阶段 大厂通过平台开放和生态合作抢占关键位置 [16][19] - 未来可能通过并购感知层和执行控制层企业完善生态 解决算法与实际应用脱节问题 [18]
商汤-W完成配发约16.67亿股新B类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7-31 20:06
交易完成情况 - 认购协议所有条件已达成并于2025年7月31日完成交割 [1] - 配售协议所有条件已达成并于同日完成认购股份配售 [1] 股份认购细节 - 按每股1.50港元认购价共计认购16.67亿股股份 [1] - 认购股份相当于完成前已发行B类股份约4.58%及总股份约4.50% [1] - 经扩大后相当于B类股份约4.38%及总股份约4.31% [1]
商汤-W(00020.HK)完成配售新B类股份
格隆汇· 2025-07-31 19:54
交易完成情况 - 认购协议和配售协议的所有条件均已达成并于2025年7月31日完成 [1] - 以每股1.50港元认购1,666,667,000股认购股份 [1] - 认购股份相当于完成前已发行B类股份约4.58%及总股份约4.50% [1] - 经扩大后相当于B类股份约4.38%及总股份约4.31% [1] 资金用途规划 - 认购事项获得净额约24.98亿港元 [2] - 资金主要用于发展AI云和扩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 [2] - 支持生成式AI研发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开发落地 [2] - 重点推进智能硬件等垂直场景商业化应用 [2] - 探索人工智能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RWA、数字资产等创新领域 [2] - 扩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数字金融风控及结算应用 [2] - 部分资金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2]
商汤(0002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7-31 19:51
股份情况 - 2025年6月30日B类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36,393,336,530[3] - 2025年完成配售新B类股份1,666,667,000,占比4.58%,发行价HKD1.5[3] - 2025年7月31日B类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38,060,003,530[3] - 2025年6月30日A类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614,034,470[4] - 2025年7月A类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无变动,7月31日仍为614,034,470[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B类和A类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3][4]
商汤(00020) - 完成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B类股份
2025-07-31 19:47
股份配售 - 2025年7月31日完成配售新B类股份[5] - 按每股1.50港元认购1,666,667,000股,占比多样[6] 资金用途 - 认购所得净额约24.98亿港元用于核心业务[7] 股份结构 - 完成后已发行股份38,674,038,000股[8] - 完成前后A、B类股份占比有变化[9] 其他事项 - 完成后公众持股量不低于25%[10] - 向中国监管当局备案[7]
具身智能布局“交卷”,腾讯、京东、商汤猛掐机器人生态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13:28
大厂具身智能布局 - 腾讯、阿里、美团、百度、京东、小米7家大厂今年以来对具身智能企业共投出23笔资金,阿里最激进投6笔,美团5笔,京东4笔,腾讯和百度各3笔,小米2笔 [6][7] - 大厂布局策略包括投资初创企业和自建团队,美团、腾讯、京东、网易已搭建自有机器人团队 [1][6][7]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首创模块化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 [2][8] - 京东成立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与数十家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涵盖陪伴类、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 [4][7] - 网易推出全球首个露天矿山挖掘机装车场景具身智能模型"灵掘",单机装车效率达人工80% [5][9] 具身智能平台与产品 - 腾讯Tairos平台包含多模态感知模型、规划大模型及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通过标准化接口和SDK提供服务 [2][8] - 商汤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以具身世界模型为核心引擎,可生成符合物理规则的多视角视频 [3][10] - 京东JoyInside将角色大模型驱动对话智能体植入机器人,限时免费开放接入服务 [4][8] - 智元机器人实现"一体三智"全栈闭环发展,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启元大模型和世界模型开源平台 [13][1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行业进入"掐生态位"阶段,大厂侧重数据、平台和模型层布局 [11][14] - 互联网大厂在硬件供应链和快速响应方面存在短板,初创企业在非标硬件领域有机会 [12][14] - 商汤强调研发与商业落地对齐,未来可能涉及机器人小脑、本体等方向 [10] - 网易明确不做工程机械本体,专注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9][10]
人工智能跨越“炫技”分水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1 11:30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展示人性化交互能力 通过电量不足时的拟人化吐槽体现共情能力 引发观众热烈反响[1] - 商汤科技基于"悟能"平台的人形机器人具备实时多任务处理能力 可同步讲解并响应突发提问 展示对物理世界的深度交互理解[2] - 商汤"绝影开悟"世界模型实现量产 单张A100 GPU日生成数据相当于10台真实车或100台路测车采集量 生产效率显著提升[2] 人工智能技术演进方向 - 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应用深度竞争 重点聚焦AI使用的深度化、实用化及负责任发展[1] - 大模型发展进入物理世界理解阶段 需通过现实世界理解模型与3D深度模型协同提升 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跨越[2] - 智能体成为新竞争焦点 大模型作为智能体"大脑中枢" 智能体则为大模型提供"行动肢体" 形成完整行动体系[3] 智能体技术发展与挑战 - 阿里云推出首款智能体专用云端电脑无影Agent-Bay 具备代码运行、网页浏览、视觉理解等综合能力 显著简化开发配置流程[3] - 智能体面临算力瓶颈 本地设备难以支撑高并发GPU运算需求 云端解决方案成为破局关键[3] - 中国信通院界定智能体技术架构 强调大模型作为决策核心的基础地位[3] 大模型可靠性现状 - 顶尖大模型准确率达80%-90% 但距医疗、工业、金融等专业场景要求仍有显著差距[5] - 浙江大学陈纯教授指出可靠性问题本质 认为"幻觉"是智力必然代价 需通过工程化保障框架实现突破而非消除智力特征[5] - 诺贝尔奖得主辛顿警示高级AI可能带来灾难性风险 呼吁全球共享"保持AI良性"研究成果 重点研究如何使超级AI既保持高智能又甘于辅助人类[5]
星展:上调商汤-W目标价至2.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7-31 10:0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维持商汤-W(00020)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1.8港元上调16.7%至2.1港元 [1] 技术升级与成本效益 - 商汤在WAIC发布SenseNova V6.5模型 成本效益较V6版本提升约5倍 [1] - 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覆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处理 [1] - 专有视觉数据与强大训练推理效率构成技术优势 [1] 商业化进展与战略布局 - 管理层致力于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 聚焦为客户创造成果 [1] - 推出具身智能平台(机器人大脑)强化行业竞争优势 [1]
星展:上调商汤-W(00020)目标价至2.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0:0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星展维持商汤-W(00020)"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1.8港元上调16.7%至2.1港元 [1] 技术升级与成本效益 - 商汤发布SenseNova V6.5模型 成本效益较V6版本提升约5倍 [1] - 公司具备全球顶尖多模态生成式AI能力 覆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处理 [1] 商业化与竞争优势 - 管理层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 专注为客户创造成果 [1] - 推出具身智能平台(机器人大脑) 进一步强化行业竞争优势 [1] 技术基础与研发优势 - 公司依托专有视觉数据资源 具备强大的训练与推理效率优势 [1] - 多模态AI能力为应用开发提供显著竞争优势 [1]
ChatGPT见顶后,AI新战场世界模型:中国已经先行一步!
老徐抓AI趋势· 2025-07-31 09:03
AI发展阶段 - AI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感知AI、生成式AI、具身AI [5][7][16] - 感知AI阶段始于2012年,图像识别准确率超越人类,但知识量有限(1400万张图片≈人类10年标注时间)[7][9] - 生成式AI阶段始于2017年,Transformer架构和GPU算力提升推动大语言模型发展,GPT-3训练数据达7500亿Token(≈人类10万年书写量)[12][13] 大语言模型瓶颈 - 互联网训练数据预计2028年枯竭,大语言模型增长面临天花板 [15] - AI需转向新学习方式,通过真实环境交互实现持续进化 [16][18] 世界模型定义与价值 - 世界模型是高精度物理规律模拟器,支持AI虚拟试错训练 [19] - 解决传统AI生成视频的物理错乱问题(如穿车、不合逻辑的物体交互)[20] - 自动驾驶训练成本大幅降低:虚拟场景可定制天气、光线、路况,替代百万小时现实数据采集 [19][22][23] 商汤科技技术突破 - 推出"开悟"世界模型,支持自然语言描述生成多视角物理合规视频 [22] - 发布"悟能"平台,整合世界模型与感知/导航能力,构建机器人虚拟训练环境 [24] - 技术应用覆盖自动驾驶、机器人操作等物理交互场景 [25][26] 行业竞争格局 - 世界模型将重塑AI数据生产方式(自我生成替代互联网采集)、训练效率(秒级仿真)、产业落地(制造业/医疗/教育等)[28] - 类比移动互联网发展:大语言模型类似"智能手机",世界模型类似"App Store",推动AI进入物理世界 [28] - 中国企业在世界模型领域已提前布局,技术升级节奏可能快于大语言模型周期(1-2年内或现突破)[28][30] 经济影响 - 世界模型与具身AI结合将推动机器人从工具向伙伴演进,加速AGI时代到来 [28] - 技术革命有望显著拉动经济增长,类似移动互联网对生产力的提升效应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