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油(00883)
icon
搜索文档
中企在迪拜举行文化交流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1 18:10
文化交流活动 - 中国海油中东区域各单位在迪拜"中东之家"基地举办端午节文化交流主题活动,中外籍同事共同参与包粽子体验,包括红枣馅、牛肉馅、蛋黄馅等多种口味 [1] - 活动还准备了串串香等中国传统小吃,并交流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1] -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员工表示活动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 [1] - 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活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联结不同国籍同事,增进友谊和团结 [1] - 公关业务负责人表示端午节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期待更多文化交流活动 [1] 公司战略与文化传播 - 中国海油中东区域首席代表表示活动拉近了中外员工距离,加深了海外公司间交流 [2] - 公司未来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拓展海外员工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 活动效果 - 外籍员工在活动中学习包粽子,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对公司的认同感 [1][3] - 活动促进了不同国籍同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1]
港股通净买入96.47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22:25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20%至23289.77点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96.47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948.53亿港元 [1] 资金流向 - 沪市港股通成交624.01亿港元 净买入81.67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324.52亿港元 净买入14.79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净卖出8.86亿港元 居深市港股通净卖出首位 [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合计成交61.99亿港元 为两市成交额最高个股 [1][2] - 腾讯控股成交48.06亿港元 但遭净卖出8.65亿港元 [1][2] - 小米集团-W成交44.87亿港元 获净买入6.36亿港元 [1][2] 重点公司资金动向 - 美团-W获净买入19.22亿港元 居沪市港股通净买入首位 [1][2] - 理想汽车-W获净买入3.56亿港元 股价上涨3.79% [2] - 石药集团获净买入6.26亿港元 股价上涨6.30% [2] - 众安在线成交34.40亿港元 股价下跌8.50% [2] 金融机构表现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13.36亿港元 股价微涨0.28% [2] - 中国银行获净买入1.79亿港元 股价下跌1.51% [2] - 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3.77亿港元 股价微跌0.11% [2]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下跌0.57%,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5-30 22:07
指数表现 -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5月30日下跌0.57% 报2024.18点 成交额888.7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5.23% 近三个月上涨2.50% 年至今上涨10.55% [1] 指数编制方法 - 从香港市场挑选基本面价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采用基本面价值加权计算 [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指数成分股 - 十大权重股:建设银行(15.8%) 中国移动(7.5%) 汇丰控股(6.62%) 腾讯控股(5.13%) 工商银行(5.01%) 阿里巴巴-W(4.6%) 中国银行(4.02%) 中国联通(3.87%) 中国海洋石油(3.21%) 中国平安(2.62%) [1] - 全部成分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44.71% 通信服务占比20.38% 房地产占比10.74% 能源占比6.48% 可选消费占比6.25% [2] - 信息技术占比3.61% 公用事业占比2.49% 医药卫生占比1.61% 原材料占比1.31% 主要消费占比1.23% 工业占比1.2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5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19:02
南向资金成交活跃度 - 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40.79亿元)、腾讯控股(35.79亿元)、小米集团-W(26.11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21.12亿元)、小米集团-W(18.77亿元)、石药集团(13.44亿元) [1]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公司 - 阿里巴巴-W成交额40.79亿元位列第一,净买入2.77亿元 [2] - 腾讯控股成交额35.79亿元位列第二,净卖出8.05亿元 [2] - 美团-W净买入额最高达17.38亿元,成交额24.20亿元 [2] - 建设银行净买入13.36亿元,成交额17.08亿元 [2] - 理想汽车-W净卖出4496.75万元,成交额12.42亿元 [2]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公司 - 阿里巴巴-W成交额21.12亿元位列第一,净买入1.15亿元 [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18.77亿元位列第二,净买入1.73亿元 [2] - 理想汽车-W净买入额最高达4.01亿元,成交额9.59亿元 [2] - 盈富基金净卖出8.86亿元,成交额8.89亿元 [2] - 中芯国际净卖出1.44亿元,成交额6.34亿元 [2] 重点公司跨市场表现 - 阿里巴巴-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61.91亿元,总净买入3.92亿元 [1][2] - 小米集团-W在双市场合计成交44.88亿元,总净买入6.35亿元 [1][2] - 石药集团在双市场合计成交35.53亿元,总净买入6.26亿元 [1][2] - 腾讯控股在双市场合计成交48.06亿元,总净卖出8.65亿元 [2]
中证香港300上游指数报2474.0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招金矿业等
金融界· 2025-05-29 16:15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上游指数报2474.02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8.71%,近三个月上涨10.63%,年至今上涨5.02% [2] 指数构成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2]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3] 权重股分布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7.93%,其中中国海洋石油占比最高(29.31%),其次为中国石油股份(12.7%)和中国神华(10.38%) [2] - 其他权重股包括紫金矿业(9.7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9.47%)、中国宏桥(3.57%)、中煤能源(3.32%)、招金矿业(3.14%)、兖矿能源(2.77%)、洛阳钼业(2.28%) [2] 行业分布 - 石油与天然气占比51.89%,煤炭占比18.54%,贵金属占比14.87%,工业金属占比10.17% [3] - 稀有金属占比2.98%,油气开采与油田服务占比1.05%,其他有色金属及合金占比0.49% [3] 市场板块 - 全部样本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3]
港股通(深)净卖出3.46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21:05
市场表现 - 5月28日恒生指数下跌0.53%报收23258.31点[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35.78亿港元占全天成交总额752.05亿港元的4.76%[1]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39.2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卖出3.46亿港元形成明显分化[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小米集团-W在沪市港股通以43.16亿港元成交额居首但遭净卖出7.16亿港元股价逆势上涨0.39%[1][3] - 泡泡玛特在沪市港股通成交25.29亿港元位列第二股价大幅下跌7.12%[1][3] - 美团-W获沪市港股通最大净买入7.80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买入2.95亿港元合计净买入10.75亿港元[1][2][3] 资金流向分化 - 沪市港股通前十大活跃股中中国海洋石油获5.64亿港元净买入中国移动获5.97亿港元净买入[3] - 深市港股通恒生中国企业遭4.30亿港元净卖出为当日最大净卖出标的[2][3] - 腾讯控股在沪市港股通获1.21亿港元净买入但在深市港股通遭0.93亿港元净卖出[3] 涨跌幅异动 - 快手-W股价大涨5.95%但沪市港股通净卖出3.51亿港元显示资金逢高减持[3] - 中芯国际在两地港股通合计遭2.79亿港元净卖出股价下跌2.51%[3] - 速腾聚创单日跌幅达8.05%深市港股通净卖出772.55万港元[3]
大平台“赶赴”大油田 渤海又一亿吨级油田中心处理平台完工起运
新华网· 2025-05-27 22:37
油田开发进展 - 渤海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开发取得新进展,项目一期中心处理平台离港起运,陆地工程完工,进入海上作业阶段 [1] - 垦利10-2油田是我国海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性油田,原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 [3] - 项目一期中心处理平台是渤海海域重量最重、外形尺寸最大的海上油气平台,高度22.8米,设计重量超2万吨 [3] 平台技术特点 - 平台设计了热、冷采两套系统,搭载关键设备240余套,是渤海区域工艺流程最复杂的生产平台之一 [3] - 项目攻克超大型海洋平台轻量化设计关键技术,首次将420兆帕高强钢应用于海洋油气平台上部组块建造 [3] - 平台搭载基于DeepSeek-R1的工程生产一体化智能助手,实现智能生产、能耗管理和安全管理一体化 [3] 开发策略与意义 - 垦利10-2油田采取"总体开发,分期实施"策略,分为一、二期两个开发项目 [4] - 项目一期中心处理平台离港起运标志着开发建设进入新阶段,对渤海油田2025年油气上产4000万吨具有重要意义 [4] - 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保障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能源供应能力 [4]
中国海油巴西Mero4项目投产
新华财经· 2025-05-26 20:01
项目投产 - 中国海油宣布巴西Mero4项目已安全投产 [2] - Mero油田位于巴西东南部海域桑托斯盐下盆地,距离里约热内卢约180公里,水深在1800到2100米之间 [2] - Mero4项目采用传统深水盐下油田开发模式,即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水下生产系统 [2] 权益分配 - 中国海油全资子公司CNOOC Petroleum Brasil Ltda拥有Mero油田产品分成合同(PSC)9.65%权益 [2] - 作业者Petrobras拥有38.6%权益,TotalEnergies和Shell各拥有19.3%权益,CNPC拥有9.65%权益,Pré-Sal Petróleo S.A-PPSA拥有3.5%权益 [2] 项目技术细节 - Mero4项目部署12口开发井,包括5口生产井,6口水气交替注入井,1口转注井 [2] - 开发井配备智能完井技术,可通过平台远程控制实现生产井转注入井 [2] - 采用海底伴生气分离回注技术,同步实现促产和减排 [2] FPSO产能 - Mero4项目所用FPSO是全球最大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之一 [3] - FPSO于2024年12月在中国完成集成建造,2025年3月抵达目标海域 [3] - 设计原油日处理能力18万桶,天然气日处理能力1200万方,日注水量25万方 [3] - 项目投产后将使油田整体原油日产量提高到77万桶 [3]
能源转型的破局之道,天然气该担当什么角色
中国经济网· 2025-05-24 08:12
全球燃气行业盛会 -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来自7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嘉宾参与 聚焦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议题 [1] 天然气行业现状与前景 - 天然气是全球第三大能源 年消费量超4万亿立方米 占能源结构24% 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能源 [2] - 中国过去十年天然气消费增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天然气年产量突破2300亿立方米 [2] - 中国石化预计天然气消费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 强调国际合作是应对市场格局演变的关键 [2] - 中海油年进口LNG占全国总量约50% 通过"海气+LNG"双轮驱动保障区域能源安全 [2] LNG市场发展 - 2024年全球LNG贸易量同比增长2.4% 未来将在船舶替代燃料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减甲烷排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 - LNG具备高度灵活性 可在极端天气和地缘冲突中稳定供能 同时支撑全球绿色转型 [2] 能源转型路径 - 大会达成共识 综合性能源路径(多能互补)比单一依赖可再生能源更有利于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性 可负担性与可持续性 [4] - 天然气将继续作为关键过渡能源 与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式发展新格局 [4]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呼吁能源投融资应坚持清洁 公正 可持续原则 推动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地区落地 [4]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 - 油气管道行业面临安全绿色发展与智能化升级双重使命 科技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5] - 国家管网集团研发的大型长输天然气管网在线仿真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保障能源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 [6] - CCS CCUS等减排技术加速落地 能源革命与科技革命需同频共振 [4][6]
南向资金本周继续净流入 红利板块成避风港
中国证券报· 2025-05-24 05:1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本周累计上涨1.1%,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6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36% [1] - 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189.59亿港元,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62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激增近1.5倍 [1][3]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回落至131.88点,A股相对H股溢价收窄至31%,较2024年高点61%显著下降 [3] 资金流向与行业偏好 - 银行板块本周净流入71.96亿元,医药生物、通信板块分别获48.59亿元、32.87亿元净流入 [1] - 建设银行单周吸金57.2亿港元,美团-W、中国移动分别获36.25亿港元、22.49亿港元净流入 [2] - 外资在港股比重仍超60%,但港股通持股市值占比从2020年9月的8%提升至20%,成交额占比超20% [3] 机构观点与配置策略 - 红利资产成为资金"压舱石",电讯和公用事业等行业因稳定现金流和抗周期性跑赢大盘 [4]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AH股溢价收窄标的及科技消费板块,认为科技+消费成长性标的估值仍被低估 [3] - 民生证券指出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吸引科威特投资局等非美外资,港股国际化进程加速 [4] 个股与政策动态 - 腾讯控股、盈富基金、小米集团-W等科技互联网公司呈现资金净流出态势 [2]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完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以推动金融创新 [2] - 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等国际机构在港设立办公室,显示长期战略布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