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油(00883)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本周继续净流入 红利板块成避风港
中国证券报· 2025-05-24 05:1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本周累计上涨1.1%,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6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36% [1] - 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189.59亿港元,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62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激增近1.5倍 [1][3]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回落至131.88点,A股相对H股溢价收窄至31%,较2024年高点61%显著下降 [3] 资金流向与行业偏好 - 银行板块本周净流入71.96亿元,医药生物、通信板块分别获48.59亿元、32.87亿元净流入 [1] - 建设银行单周吸金57.2亿港元,美团-W、中国移动分别获36.25亿港元、22.49亿港元净流入 [2] - 外资在港股比重仍超60%,但港股通持股市值占比从2020年9月的8%提升至20%,成交额占比超20% [3] 机构观点与配置策略 - 红利资产成为资金"压舱石",电讯和公用事业等行业因稳定现金流和抗周期性跑赢大盘 [4]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AH股溢价收窄标的及科技消费板块,认为科技+消费成长性标的估值仍被低估 [3] - 民生证券指出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吸引科威特投资局等非美外资,港股国际化进程加速 [4] 个股与政策动态 - 腾讯控股、盈富基金、小米集团-W等科技互联网公司呈现资金净流出态势 [2]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完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以推动金融创新 [2] - 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等国际机构在港设立办公室,显示长期战略布局 [4]
【石化化工交运】“增储上产”叠加新能源转型加速,持续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行业日报第68期(赵乃迪/胡星月/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3 22:03
"三桶油"油气产量增长 - 2025Q1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同比增长0.7%、1.7%、4.8% [2] - 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亿元、767亿元、1300亿元,预计油气当量产量增长1.6%、1.3%、5.9% [2]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背景下,"三桶油"产量持续上行有助于提升抗油价波动能力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 新能源产业转型布局 - 中国石油2024年天然气产量占比超油气总量50%,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高纯氢产能8100吨/年(同比+23%),建成充换电站3803座、充电枪4.7万把,2025年4月充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3]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合作构建全国换电网络,2025年目标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规划1万座 [3] - 中国海油投用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恩平15-1平台),未来10年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20万吨 [3] 油服板块业绩与行业景气 - S&P Global预计20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达5824亿美元(同比+5%),支撑油服行业景气 [4] - 2025Q1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7亿元(同比+40%)、5.41亿元(同比+14%)、5.94亿元(同比+18%) [4] - "三桶油"资本开支扩张带动下属油服企业经营质量改善,竞争力持续提升 [4]
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11.39亿港元 盈富基金净卖出23.2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20:48
市场表现 - 5月23日恒生指数上涨0.24%,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金额为963.65亿港元,其中买入476.13亿港元,卖出487.52亿港元,净卖出11.39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352.18亿港元,净卖出28.33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611.47亿港元,净买入16.94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小米集团-W以58.61亿港元成交额居首,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W分别成交41.27亿港元和38.56亿港元 [1] - 美团-W、建设银行和信达生物位列净买入前三,净买入额分别为8.42亿港元、6.23亿港元和4.12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23.24亿港元,腾讯控股和小米集团-W分别被净卖出15.65亿港元和6.53亿港元 [1] 连续资金流向 - 建设银行、美团-W和中国海洋石油获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额分别为70.61亿港元、38.66亿港元和9.88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和阿里巴巴-W遭连续净卖出,累计净卖出额分别为176.63亿港元、24.94亿港元和18.67亿港元 [2] 个股涨跌幅 - 信达生物上涨4.18%,美团-W和建设银行分别上涨0.66%和0.86% [2] - 小鹏汽车-W和泡泡玛特分别下跌3.90%和1.52% [2]
ESG一周丨封碳又驱油,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投用;氢能再迎利好,第九个省区氢能高速免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20:31
ESG政策 - 七部门联合发布《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年至2027年)》,提出强化港口码头、船舶及河湖沿岸污水和垃圾收集转运处理 [1] - 加快推动绿醇、绿氨、绿氢等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体现"治污"与"减排"双管齐下的治理思路 [1] ESG发布 - 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初期以8吨/小时的速度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油藏 [2] - 项目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既驱动原油增产又实现二氧化碳封存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全国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3] - 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总数量达505 9万只,创监测数量最高纪录 [3] ESG投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共有218只获证监会认可的ESG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1392亿美元(1 09万亿港元) [4] - 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超过840亿美元(6552亿港元),占亚洲地区绿色债券总额约45% [4] ESG行动 - 山西省对氢能货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实施全额补贴,时间为2025年6月1日至2027年5月31日 [5] - 国内已有9个省级区域实施氢能高速免费政策,刺激氢能商用车市场渗透 [5]
中国海油:2024及2025年一季度报点评:成本优势巩固,资本开支维稳专注高质量发展-20250523
东兴证券· 2025-05-23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中国海油“强烈推荐”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海油财务指标稳健向好,归母净利润因聚焦主业、增储上产、产量和销售净利率上升及油价综合影响实现强劲增长;2025Q1油价回落业绩下滑,但油气产量延续增长 [1][2][3] - 公司桶油成本连续下降,成本优势巩固;2025年维持高额资本开支并优化结构,聚焦开发板块,产量目标增长,追求有效益产量和高质量发展 [10][11] - 看好公司储产空间高、成本管控强、业绩稳定且产量超预期,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7.59亿、1434.45亿、1446.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4、3.02和3.04元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999年8月20日成立,是香港投资控股公司,从事油气勘探、生产及贸易业务,包括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业务,业务分勘探生产和贸易分部,主要在中国、加拿大等市场开展业务 [5] 财务指标 2024年 - 营业收入4205.06亿元,同比上升0.94%;归母净利润1379.36亿元,同比上升11.3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09亿元,同比增长5% [1][2] - 油气产量7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销售净利率32.81%,同比上升3.02%;资产负债率29.05%,同比降低4.53% [2] - 桶油成本28.52美元/桶,同比下降1.08%;桶油作业费7.61美元/桶油当量,中国桶油作业费6.87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上升3.6%,海外桶油作业费9.31美元/桶油当量,同比减少4.7% [10] 2025Q1 - 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降低4%;归母净利润365.6亿元,同比下降7.9% [1] - 布油期货均价74.98美元/桶,同比 - 8.29%;油气净产量188.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4.8%;油气销售收入约882.7亿元,同比下降1.9% [3] - 平均实现油价72.65美元/桶,同比下降7.7%;平均实现气价7.7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升1.2% [3] - 桶油成本27.03美元/桶,同比 - 0.56、环比 - 2.61美元/桶,主要因作业费用和除所得税外其他税金减少 [10] 资本开支与产量目标 - 2025年预算1250 - 1350亿元,与23年预算相比保持稳定,勘探、开发和生产资本化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16%、61%、20% [11] - 2025年产量目标760 - 780百万桶油当量,目标中枢同比增长5.9% [11]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7.59亿、1434.45亿、1446.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4、3.02和3.04元 [11]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6,609|420,506|429,081|442,600|445,233| |增长率(%)|-1.3%|0.9%|2.0%|3.2%|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3,843|137,936|139,759|143,450|144,672| |增长率(%)|-12.6%|11.4%|1.3%|2.6%|0.9%| |净资产收益率(%)|18.6%|18.5%|15.8%|14.0%|12.4%| |每股收益(元)|2.61|2.90|2.94|3.02|3.04| |PE|9.86|8.85|8.73|8.51|8.44| |PB|1.83|1.63|1.38|1.19|1.05| [13]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美国成品车用汽油及蒸馏燃料油产品供应量下降,原油进出口数量下降|2025 - 04 - 22|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美国天然气期货价跌,液化气库存上升|2025 - 04 - 22| |行业深度报告|油气开采和炼化及贸易:油价中枢有望中高位,驱动板块或将保持较高景气度|2025 - 03 - 10|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2月原油价格环比回落,美国石油产品供应量减少|2025 - 02 - 20|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英加天然气价上涨,欧美继续去库存|2025 - 02 - 19|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美国炼油厂可运营产能利用率继续增长|2025 - 01 - 14|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国内天然气价量下降,美国天然气价显著上涨|2025 - 01 - 13|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中国原油现货月度均价上涨,美国原油出口数量继续增加|2024 - 12 - 08| |公司普通报告|中国海油(600938.SH)/中国海洋石油(0883.HK): 油气净产量同比增高,现金流持续健康,高成长性值得期待—2024第三季度报点评|2024 - 11 - 12| |公司普通报告|中国海油(600938.SH)/中国海洋石油(0883.HK):净利润和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现金流持续健康,高成长性值得期待—2024中报点评|2024 - 09 - 20| |公司普通报告|中国海油(600938.SH):业绩符合预期,资本支出上调助推产储量齐升—2023年报点评|2024 - 04 - 09| [15] 分析师简介 - 莫文娟为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博士,2019 - 202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生物质能源工作一年,2022年加入东兴证券,主要覆盖能源开采与转型、碳中和等领域的研究 [16]
中国海油(600938):2024及2025年一季度报点评:成本优势巩固,资本开支维稳专注高质量发展
东兴证券· 2025-05-23 20: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中国海油“强烈推荐”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海油财务指标稳健向好,归母净利润因聚焦主业、增储上产、产量和销售净利率上升及油价综合影响实现强劲增长;2025Q1油价回落业绩下滑,但油气产量延续增长 [1][2][3] - 公司桶油成本连续下降,成本优势巩固;2025年维持高额资本开支并优化结构,聚焦开发板块,产量目标增长,追求高质量发展 [10][11] - 看好公司储产空间高、成本管控强、业绩稳定且产量超预期,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7.59、1434.45、1446.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4、3.02和3.04元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999年8月20日成立,是香港投资控股公司,从事油气勘探、生产及贸易业务,业务含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业务,主要在中国、加拿大等市场开展业务 [5] 财务指标 2024年 - 营业收入4205.06亿元,同比上升0.94%;归母净利润1379.36亿元,同比上升11.38% [1] - 英国Brent原油现货年均价79.58美元/桶,同比减少2.87%;全年油气产量7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销售净利率32.81%,同比上升3.02% [2] - 资产负债率29.05%,同比降低4.5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09亿元,同比增长5% [2] - 桶油成本28.52美元/桶,同比下降1.08%;桶油作业费7.61美元/桶油当量,中国桶油作业费6.87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上升3.6%,海外桶油作业费9.31美元/桶油当量,同比减少4.7% [10] 2025Q1 - 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降低4%;归母净利润365.6亿元,同比下降7.9% [1] - 布油期货均价74.98美元/桶,同比 - 8.29%;石油产量145.5百万桶,同比上升3.41%,天然气产量253.0百万桶,同比上升10.24%;油气净产量188.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4.8% [3] - 油气销售收入约882.7亿元,同比下降1.9%;平均实现油价72.65美元/桶,同比下降7.7%;平均实现气价7.7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升1.2% [3] - 桶油成本27.03美元/桶,同比 - 0.56、环比 - 2.61美元/桶,主要因作业费用和除所得税外其他税金减少 [10] 资本开支与产量目标 - 2025年预算1250 - 1350亿元,与23年预算相比保持稳定,勘探、开发和生产资本化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16%、61%、20% [11] - 2025年产量目标760 - 780百万桶油当量,目标中枢同比增长5.9% [11]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7.59、1434.45、1446.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4、3.02和3.04元 [11]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6,609|420,506|429,081|442,600|445,233| |增长率(%)|-1.3%|0.9%|2.0%|3.2%|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3,843|137,936|139,759|143,450|144,672| |增长率(%)|-12.6%|11.4%|1.3%|2.6%|0.9%| |净资产收益率(%)|18.6%|18.5%|15.8%|14.0%|12.4%| |每股收益(元)|2.61|2.90|2.94|3.02|3.04| |PE|9.86|8.85|8.73|8.51|8.44| |PB|1.83|1.63|1.38|1.19|1.05| [13]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美国成品车用汽油及蒸馏燃料油产品供应量下降,原油进出口数量下降|2025 - 04 - 22|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美国天然气期货价跌,液化气库存上升|2025 - 04 - 22| |行业深度报告|油气开采和炼化及贸易:油价中枢有望中高位,驱动板块或将保持较高景气度|2025 - 03 - 10|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2月原油价格环比回落,美国石油产品供应量减少|2025 - 02 - 20|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英加天然气价上涨,欧美继续去库存|2025 - 02 - 19|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美国炼油厂可运营产能利用率继续增长|2025 - 01 - 14|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国内天然气价量下降,美国天然气价显著上涨|2025 - 01 - 13| |行业普通报告|石油石化行业:中国原油现货月度均价上涨,美国原油出口数量继续增加|2024 - 12 - 08| |公司普通报告|中国海油(600938.SH)/中国海洋石油(0883.HK): 油气净产量同比增高,现金流持续健康,高成长性值得期待—2024第三季度报点评|2024 - 11 - 12| |公司普通报告|中国海油(600938.SH)/中国海洋石油(0883.HK):净利润和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现金流持续健康,高成长性值得期待—2024中报点评|2024 - 09 - 20| |公司普通报告|中国海油(600938.SH):业绩符合预期,资本支出上调助推产储量齐升—2023年报点评|2024 - 04 - 09| [15] 分析师简介 - 莫文娟为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博士,2019 - 202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生物质能源工作一年,2022年加入东兴证券,主要覆盖能源开采与转型、碳中和等领域研究 [16]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38.8亿 北水继续增持内银股 逢高抛售小鹏汽车(09868)超6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17:58
北水资金整体流向 - 5月22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38.8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0.24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8.56亿港元 [1] 个股净买入情况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9.29亿港元 主要因内银股受存款利率调整政策提振 预计降息对银行息差综合影响为+4BP 对今明两年利润增速影响约+1.4%/+1.5% [2][4] - 美团-W获净买入3.58亿港元 里昂预计其第一季度核心本地商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13%至411亿元 [2][5]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1.52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将其2025-2027年销售额及净利润预期上调5%-9% 预计今年销售额同比增98% [2][5] - 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7022万港元 [7] - 理想汽车-W获净买入9848万港元 [7] 个股净卖出情况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4.64亿港元 建银国际指出其AI投资可能暂时拉大收入与利润增长差距 [2][6] - 小鹏汽车-W遭净卖出3.89亿港元 尽管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41.5%至158.1亿元且毛利率创15.6%历史新高 但部分资金逢高抛售 [2][6]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2.19亿港元 [2][7]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1.08亿港元 市场关注其新车YU7将于7月上市 [2][6]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9848万港元 因设备维护突发状况影响晶圆生产 可能拖累全年收入及毛利率 [5] - 三生制药遭净卖出2.38亿港元 [7]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内银股获资金加仓 因多家银行自5月20日起调整存款利率 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均公示新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4] - 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迫切性叠加消费电子补贴政策 预计将带动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 [5]
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投用,10年内将回注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新浪财经· 2025-05-22 10:16
项目概况 - 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正式投用 [1] - 项目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CCUS井注入地下油藏 [1] - 初期二氧化碳回注速度为8吨/小时,未来10年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 [1] - 项目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高峰单井增油量达1.5万吨/年 [1] 技术能力 - 项目实现中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装备技术的全链条升级 [1] - 随着装备升级,二氧化碳回注量将提升至17吨/小时 [1] - 公司已形成10余项国内首创技术,是国内海上CCS和CCUS示范工程建设的主力 [2] 项目背景 - 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作业水深约90米 [1] - 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7500吨 [1] - 恩平15-1油田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常规开发模式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1] 行业趋势 - CCUS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手段,已成为全球能源行业布局的重要领域 [2] - 全球共有65个CCUS商业化项目,大都集中在陆上,海上项目较少 [2] - 中国海域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预测封存量达2.58万亿吨 [2] 公司进展 - 公司于2023年底启动恩平15-1油田CCUS项目,2024年3月中国首口海上CCUS井正式开钻 [2] - 2023年6月投用的恩平15-1油田CCS示范工程已累计回注二氧化碳近20万吨 [2]
资金动向 | 北水抛售腾讯超13亿港元,连续7日加仓建设银行
格隆汇· 2025-05-21 20:15
南下资金流向 - 净买入建设银行6.89亿港元、美团-W 6.55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5.86亿港元、石药集团3.63亿港元、三生制药2.68亿港元、中国银行1.61亿港元 [1] - 净卖出腾讯控股13.27亿港元、阿里巴巴-W 8.97亿港元、盈富基金6.13亿港元、小米集团-W 4.47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12日净卖出腾讯控股累计152.3301亿港元 连续4日净卖出小米集团-W累计17.3224亿港元 [1] - 连续7日净买入建设银行累计55.0837亿港元 连续4日净买入美团-W累计24.3985亿港元 [1] 个股表现与资金动向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0.6% 净卖出2.43亿港元 成交额50.4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0.7% 净卖出5.35亿港元 成交额29.70亿港元 [2] - 建设银行股价上涨0.6% 净买入6.89亿港元 成交额19.10亿港元 [2] - 美团-W股价上涨0.7% 净买入5.81亿港元 成交额15.59亿港元 [2] - 三生制药股价大涨8.7% 净买入1.69亿港元 成交额14.17亿港元 [2] - 美图公司股价暴涨19.0% 净买入0.98亿港元 成交额12.83亿港元 [2] 行业与公司动态 - 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许可协议 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 兆科眼科环孢素眼用凝胶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4] - 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1年、2年定期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 [5] - 贝莱德减持美团-W股份 持股比例从6.15%降至5.92% [6] - 小米集团与高通签署多年合作协议 旗舰产品将持续搭载骁龙8系移动平台 将成为首批采用下一代骁龙8系旗舰平台的厂商 [6]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冲刺4000万吨油气年产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18:38
渤海油田产量目标 - 渤海油田2025年将冲刺上产4000万吨 [2] - 渤海油田2024年原油产量突破3600万吨 占全国原油产量近六分之一 [2] - 2025年一季度油气产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大关 [2] 渤海油田历史与现状 - 渤海油田始建于1965年 已建成50余个在生产油气田和200余座生产设施 [2] - 累计原油产量超6亿吨 [2] - 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 勘探开发难度大 [2] 勘探开发突破 - 近几年连续发现垦利6-1、垦利10-2、渤中26-6等多个亿吨级油气田 [2] - 渤中26-6油田为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 [2] - 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2万吨中心处理平台已完工 计划年内投产 [3] 重点产能建设项目 - 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 [2] - 旅大5-2北油田Ⅱ期开发项目已顺利投产 [2] - 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已顺利投产 [2] 区域能源保障 - 渤海油田产量增长将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能源供应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