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00981)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0月2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9:03
沪港通(南向)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23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49.75亿元)、泡泡玛特(46.66亿元)和中芯国际(35.22亿元)[1] - 沪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公司为泡泡玛特(+5.38亿元)、中国海洋石油(+5.29亿元)和中芯国际(+4.63亿元)[2] -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华虹半导体出现显著净卖出,净买入额为-3.56亿元[2] 深港通(南向)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23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32.77亿元)、中芯国际(25.85亿元)和泡泡玛特(23.60亿元)[1] - 深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公司为美团-W(+4.87亿元)、中国海洋石油(+4.51亿元)和泡泡玛特(+2.55亿元)[2] -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华虹半导体(-6.59亿元)、小米集团-W(-2.40亿元)和信达生物(-1.40亿元)净卖出额居前[2] 重点公司成交表现 - 阿里巴巴-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成交额均位居首位,合计成交82.52亿元,但深港通呈现净卖出(-1.15亿元)[1][2] - 泡泡玛特在两大通道均受资金青睐,沪港通净买入5.38亿元,深港通净买入2.55亿元,合计净买入7.93亿元[1][2]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获净买入4.63亿元,但在深港通呈现净流出(-3782.41万元)[1][2] - 华虹半导体在两大通道均遭大幅净卖出,沪港通净卖出3.56亿元,深港通净卖出6.59亿元,合计净卖出10.15亿元[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53.45亿 欧美加码制裁俄油 北水加仓中海油近10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8:0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0月23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53.45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7.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75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中海油、泡泡玛特、美团-W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华虹半导体、信达生物、小米集团-W [1]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中海油获净买入12.58亿港元,买入额7.29亿港元,买卖总额19.87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7.93亿港元 [5] - 美团-W获净买入5.24亿港元,买卖总额26.99亿港元 [2][6]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4.25亿港元,买入额19.93亿港元,卖出额15.29亿港元,买卖总额35.22亿港元 [2][6]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10.14亿港元,买入额10.02亿港元,卖出额13.57亿港元,买卖总额23.59亿港元 [2][6]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2.65亿港元,港股通(沪)净买入1.63亿港元,买卖总额18.04亿港元 [2][4][7]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53亿港元 [7] - 巨子生物获净买入3.59亿港元,港股通(沪)净买入8064.45万港元 [4][7] - 信达生物遭净卖出1.4亿港元,港股通(沪)净卖出1.4亿港元 [4][7]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5732万港元,港股通(沪)净卖出2.4亿港元 [4][7] 能源行业与中海油 - 国际油价盘中持续上涨,WTI原油、布伦特原油均涨超5% [5] - 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俄罗斯两大核心石油企业实施制裁,欧盟批准对俄第19轮制裁方案,进一步压缩俄罗斯能源出口渠道 [5] 消费行业与泡泡玛特 - 泡泡玛特第三季销售增长245%至250%,远超市场预期 [5] - 大中华区增长185%至190%,海外增长365%至370%,其中美洲增长1265%至1270%,欧洲增长735%至740% [5] 科技行业与美团-W - 美团宣布软硬件服务负责人肖飞、Keeta业务负责人仇广宇进入公司最高决策机构S-team,提升出海业务战略权重 [6] - 美团旗下品牌Keeta将于10月30日正式启动巴西市场运营,首批试点城市为圣保罗州沿海城市桑托斯和圣维森特 [6] 半导体行业 -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AI应用蓬勃发展和政策对本土AI GPU支持将提振国内尖端晶圆代工需求 [6] - 该行上调中芯国际评级及目标价,预期AI高效能运算需求将带来更高收入结构 [6] - 该行下调华虹半导体评级,担忧其成熟节点业务的可持续性 [6] 生物科技行业与巨子生物 - 巨子生物全资子公司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 [7] - 该产品以重组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 [7]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53.45亿 欧美加码制裁俄油 北水加仓中海油(00883)近10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7:56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0月23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53.45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7.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75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中海油(00883)、泡泡玛特(09992)、美团-W(03690)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华虹半导体(01347)、信达生物(01801)、小米集团-W(01810) [1] 个股交易明细 - 中海油(00883)买卖总额19.87亿港元,净流入5.29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09992)在港股通(沪)买卖总额23.60亿港元,净流入2.55亿港元 [3] - 美团-W(03690)在港股通(沪)买卖总额15.34亿港元,净流入4.87亿港元 [4] - 中芯国际(00981)买卖总额35.22亿港元,净流入4.6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买卖总额18.04亿港元,净流入1.02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买卖总额23.59亿港元,净流出3.56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在港股通(深)买卖总额10.54亿港元,净流出2.40亿港元 [4] - 信达生物(01801)买卖总额7.97亿港元,净流出1.40亿港元 [4] - 巨子生物(02367)买卖总额14.29亿港元,净流入2.79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09988)在港股通(沪)买卖总额32.77亿港元,净流出1.15亿港元 [3] 能源行业 - 中海油获净买入9.79亿港元,主要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均涨超5% [4] - 油价上涨源于美国对俄罗斯两大核心石油企业实施制裁,以及欧盟批准对俄第19轮制裁方案,进一步压缩俄罗斯能源出口渠道 [4] 消费行业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7.93亿港元,公司第三季销售增长245%至250%,远超市场预期 [5] - 按地区划分,泡泡玛特大中华区增长185%至190%,海外增长365%至370%,其中美洲增长1265%至1270%,欧洲增长735%至740% [5] 科技行业 - 美团-W获净买入5.24亿港元,公司宣布调整最高决策机构,提升出海业务战略权重,旗下品牌Keeta将于10月30日启动巴西市场运营 [5] - 芯片股出现分化,中芯国际获净买入4.25亿港元,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10.14亿港元 [5]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芯国际评级,预计AI应用发展和政策支持将提振国内尖端晶圆代工需求 [5][6] - 摩根士丹利下调华虹半导体评级,担忧成熟节点业务的可持续性 [5] 医疗保健行业 - 巨子生物获净买入3.59亿港元,公司全资子公司获得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 [6] 互联网行业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2.65亿港元,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53亿港元 [6]
10月22日【港股Podcast】恆指、中鋁、騰訊、中芯、中石油、吉利
格隆汇· 2025-10-23 16:08
恒生指数整体走势 - 市场走势回落,恒生指数收报约25700点,较前一日26000点的水平有所下跌 [2] - 成交量略有下降,市场在25700点低位附近徘徊 [2] - 技术信号总结显示略微偏空,有8个卖出信号和6个买入信号,支撑位在25300点 [3] - 短期阻力位在26400点 [4] 恒生指数衍生品交易 - 看淡投资者认为市场可能继续下杀至25500点,并买入熊证过夜,收回价26388点 [1] - 也有投资者在尾盘买入牛证,收回价25100点,博明日高开 [1] - 为求稳妥,建议牛证收回价可选择在25000点或24900点左右,熊证收回价可选择在26700点或26800点左右 [4] 中国铝业 (02600) - 股价近期横盘震荡,目前守住了保力加通道的中轨,部分投资者看好其横盘后的上涨机会 [10] - 关键阻力位在8.79元,若能突破则下一目标看9.08元 [10] - 短期技术信号总结偏空,有8个卖出信号和5个买入信号 [10] 腾讯控股 (00700) - 股价跟随大市回调,收盘报623.5元,投资者关注620元支撑位能否守住 [17] - 技术信号处于中立状态,有7个卖出信号、6个买入信号和8个中立信号,趋势不明确 [17] - 关键支撑位在607元,若跌破则下一支撑位在573元,股价可能下探580元 [18] - 看淡投资者认为短牛已过,入手熊证看至580元 [17][18] 中芯国际 (00981) - 股价表现相对坚挺,企稳于74元、75元附近 [24] - 技术信号处于中立状态,未有明确方向 [24] - 关键支撑位在68.7元,若跌破则下一支撑位在59元;阻力位在82.5元 [24] - 有投资者看好股价涨至80元,并持有认购证 [24] 中国石油股份 (00857) - 股价走势逆势上扬,连续三日上涨,最高见7.92元,收盘报7.89元 [30] - 尽管股价上涨,但成交量连续两日下跌 [30] - 关键阻力位在8元,若突破则下一阻力位看8.43元 [30] - 技术信号总结偏空,有9个卖出信号和5个买入信号 [30] 吉利汽车 (00175) - 股价走势平淡,跟随大市下跌约1%多 [38] - 技术信号总结明显偏空,有9个卖出信号和4个买入信号 [38] - 关键支撑位在18.9元,若跌破则下一支撑位在18.5元,建议投资者等待更佳部署时机 [38] - 窝轮市场上,有投资者持有牛证,收回价17.9元,等待股价突破20.8元 [37]
芯片股延续跌势 美国拟限制关键软件出口 机构看好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智通财经· 2025-10-23 11:23
港股芯片股市场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7.5%至70.25港元 [1]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6.43%至39港元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下跌1.96%至0.5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87%至73.45港元 [1] 美国潜在出口管制动向 - 美国政府考虑对使用美国软件生产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进行管制 [1] - 该计划并非唯一方案且可能不会实施 [1] - 英伟达确认已完全退出中国AI芯片市场 [1] - 美光计划对华停供服务器芯片 [1] 券商对行业影响的分析 - 中美在半导体和稀土方面的穿透性出口管制标志着贸易摩擦转变为上游核心技术和原材料对抗 [1] - 美国实行半导体出口管制将加速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进程 [1] - 在美国持续加强出口管制背景下,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1] - 2026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预计将带动国内设备/零部件板块订单积极预期和国产替代进程 [1]
港股异动 | 芯片股延续跌势 美国拟限制关键软件出口 机构看好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1:18
芯片股市场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7.5%至70.25港元 [1]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6.43%至39港元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下跌1.96%至0.5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87%至73.45港元 [1] 美国潜在管制措施 - 白宫考虑对使用美国软件生产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进行管制 [1] - 该计划并非唯一方案且可能不会实施 [1] - 英伟达确认已完全退出中国AI芯片市场 [1] - 美光计划对华停供服务器芯片 [1] 国内半导体行业前景 - 中美在半导体和稀土方面的穿透性出口管制标志着贸易摩擦转变为上游核心技术和原材料对抗 [1] - 美国实行半导体出口管制将加速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进程 [1] - 2026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 [1] - 预计国内设备/零部件板块订单将呈现积极预期 [1]
中芯国际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3.26亿元,融资余额143.7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3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公司股价下跌0.30%,成交额为82.6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3.26亿元,融资偿还额为13.95亿元,融资净买入为-6929.95万元 [1] - 截至10月22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44.1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3.7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67%,该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融券交易情况 - 10月22日公司融券偿还1.96万股,融券卖出7976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为101.14万元 [1] - 截至10月22日,公司融券余量为27.56万股,融券余额为3494.82万元,该融券余额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成立于2000年4月3日,于2020年7月1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占比93.83%,其他业务占比6.17% [1] 股东结构与变化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5.23万,较上期减少2.20%,人均流通股为8223股,较上期增加2.26%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多家主要ETF持仓出现增长: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持股9572.66万股,较上期增加335.52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7380.86万股,较上期增加831.5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349.93万股,较上期增加2632.29万股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9.76% [2]
四季度波动加剧!应如何资产配置?基本面、资金面最新分析!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25
市场环境与风格轮动 - 四季度贸易摩擦升级导致市场波动加剧、避险情绪上升,资金从过度拥挤交易撤出,加速板块间风格轮动 [1] - 高估值成长板块波动加大,低估值板块出现补涨迹象,市场进入三季报后信息真空期,存量资金根据涨跌幅和估值主动调整仓位寻求稳定收益 [1] 基本面信号:高增长与困境反转板块 - 电子行业在三季报披露期业绩增长公司数量最多达32家,人工智能龙头寒武纪-U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为历史同期首次盈利 [2] - 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受益于AI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扩展,电子细分行业景气上行 [2] - 科创芯片50ETF标的指数2025年H1净利润增速达71%,全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上修至100%,大幅领先中证全指半导体(32.81%/70.74%)和国证芯片(25.73%/74.85%) [3] - 有色板块盈利增速呈现回暖趋势,预计2025年盈利增速提升至50%,有色50ETF标的指数25H1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9% [4] - 有色50ETF标的指数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80.76亿元,同比增长49.06%,营业收入30,992.68亿元,同比增长8.57% [6] - 电池板块处于周期底部,产业产能出清供需优化,电池50ETF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达36%,净利润1,317.29亿元 [7] 行业面信号:AI催化与科技板块 - 海外AI催化包括甲骨文发行180亿美元债券加大AI资本支出,OpenAI与英伟达、AMD签署合作协议 [7] - 国内科技大厂使用自研芯片训练AI大模型,腾讯发行90亿元"点心债",百度签署战略合作,阿里推进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支出 [7] - 港股市场具备完整AI产业链,港股通科技30ETF汇聚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世界级大厂,标的指数100%布局纯粹科技 [8] - 恒生科技ETF基金囊括京东集团-SW、百度集团-SW等二次上市港股互联网科技龙头,覆盖度更全面 [9] - 云计算ETF汇添富布局光模块和港股科技龙头,一指横跨沪港深,2014年以来累计收益率142.0% [10][11] 资金流向信号:哑铃策略配置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入前五行业为电子(207.06亿元)、通信(108.55亿元)、机械设备(104.31亿元)、银行(81.61亿元)、医药生物(77.68亿元) [11] - 南向资金周度净买入前十行业包括银行(71.77亿元)、非银行金融(57.43亿元)、汽车(37.12亿元)、房地产(36.19亿元) [12] - 港股红利ETF基金标的指数股息率近7%,远超A股港股主流红利指数,近5日吸金超1亿元,规模超30亿元,连续15个月月度分红 [12] - 银行ETF龙头标的指数10月至今累计涨幅6.44%,同期沪深300回调1%,近10日吸金超2亿元 [12] - 消费ETF同类规模领先,标的指数具刚需内需属性,港股通消费50ETF布局纯粹港股新消费如潮玩、珠宝、美妆 [12] - 中药ETF标的指数市盈率TTM为25.17,处于近10年23%分位点,资金已连续15天净流入 [13]
港股半导体板块震荡走低,华虹半导体、长飞光纤光缆跌超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0:24
港股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23日港股半导体板块整体震荡走低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超过6% [1]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价下跌超过6% [1]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超过4%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超过1% [1] - ASMPT股价下跌超过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