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00981)
搜索文档
芯片股午后走高 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EDA设计软件 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加强
智通财经· 2025-10-15 14:13
股价表现 - 芯片股午后走高,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4.69%至80.35港元,晶门半导体上涨3.92%至0.53港元,上海复旦上涨3.54%至41港元,中芯国际上涨1.43%至74.4港元 [1] 行业事件与产品发布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于10月15日-17日在深圳举行 [1] - 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首次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产品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40% [1] - 新凯来在博览会首日未展示光刻机设备,展台工作人员表示本次参展不会有新品发布 [1]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海外针对半导体的管制利好国产半导体设备份额提升 [1] - 国内晶圆厂核心工艺设备环节如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的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1] - 存储持续涨价、国内先进制程积极扩产、国产算力发展均带来制造端投资机会 [1]
港股异动 | 芯片股午后走高 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EDA设计软件 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加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4:09
个股表现 - 芯片股午后走高,华虹半导体涨4.69%报80.35港元,晶门半导体涨3.92%报0.53港元,上海复旦涨3.54%报41港元,中芯国际涨1.43%报74.4港元 [1] 行业事件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于10月15日-17日在深圳举行 [1] - 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首次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40% [1] - 湾芯展首日,新凯来未展示光刻机设备,展台工作人员表示本次参展不会有新品发布 [1] 机构观点 - 海外针对半导体的管制利好国产半导体设备份额提升 [1] - 国内晶圆厂核心工艺设备环节如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的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1] - 存储持续涨价、国内先进制程积极扩产、国产算力发展均带来制造端投资机会 [1]
鲍威尔最新讲话强化降息预期,机构称港股震荡后打开上行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9:34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14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恒生指数跌1.73%至25441.35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3.62%至5923.26点 国企指数跌1.55%至9079.16点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均连跌7日 [1] - 盘面上医药股全线下挫 有色行业高开低走 半导体行业明显回调 [1] - 热点个股中华虹半导体跌超13% 中芯国际跌近8.5% 快手跌近7% 百度集团跌近5.5% 阿里巴巴跌近4.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收跌2.78% [1] 资金流向 - 10月14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86.03亿港元 [2]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达11985.67亿港元 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买入额 [2] - 10月14日共658只港股被沽空 总沽空金额为482.36亿港元 [5] - 沽空金额超1亿港元的个股有92只 阿里巴巴沽空金额37.17亿港元 小米集团沽空金额26.34亿港元 腾讯控股沽空金额24.57亿港元 位居前三 [5] 外围市场与关联资产 - 隔夜美股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涨0.44% 标普500指数跌0.16% 纳指跌0.76% [3] - 沃尔玛涨近5% 卡特彼勒涨超4% 领涨道指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26% 英伟达跌超4% 亚马逊跌逾1% [3] -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95% [3] - 恒生指数ADR按比例计算收报25667.98点 较香港收市涨226.63点或0.89% [3] 宏观与政策动态 - 美联储鲍威尔表示央行可能在未来数月内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 以防止短期资金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 [4] - 该表态或标志着美联储在量化紧缩政策上的潜在转折 也强化了市场对本月再度降息的预期 [4] - CME FedWatch Tool显示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降息25BP的概率达95.7% [4] 公司特定事件 - 百度年度重要科技和产品发布会百度世界2025定档11月13日举办 [4] - 大会将聚焦三大主题 大模型的技术深度 AI原生应用的生态广度 出海战略的全球视野 被视为百度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节点前瞻 [4] 机构观点与投资主题 - 招商证券表示短期来看港股四季度先抑后扬 震荡后打开上行空间 中长期延续上行趋势 [6] - 后续边际利好因素有望累积 驱动港股上涨 包括AI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业蓬勃发展 中美关税问题有望解决 重要会议讨论十五五规划 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强化 [6] - 结构上继续重点推荐科技/AI及互联网 有色金属等方向 [6] - 投资主题关注硬科技与新消费共振 港股消费ETF打包电商与新消费 覆盖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新消费赛道 [7] - 恒生科技指数ETF被视为中国核心AI资产 囊括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科技龙头 [8]
中芯国际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29.01亿元,融资余额141.6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09:24
资料显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路18号,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交易 广场1期29楼,成立日期2000年4月3日,上市日期2020年7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提供0.35微米至14 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集成电路晶 圆代工93.83%,其他6.17%。 截至6月30日,中芯国际股东户数25.23万,较上期减少2.20%;人均流通股8223股,较上期增加2.26%。 2025年1月-6月,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 长39.76%。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中芯国际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 (588000)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9572.6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35.52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 50ETF(588080)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7380.8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831.5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 限公司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6349.9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632.29万股。华夏上证50ETF (510050) ...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10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8:33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以97.45亿股位居港股通持股比例榜首,持股比例为70.21% [1] - 绿色动力环保和中远海能分别以70.00%和69.2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1] - 前20名公司持股比例均超过57%,涵盖电信、能源、环保、金融及生物科技等多个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泡泡玛特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获最大增持,持股额增加14.72亿元,持股数增加559.78万股 [1] - 紫金矿业和小米集团紧随其后,持股额分别增加13.01亿元和10.81亿元 [1] - 增持前十名公司变动金额均超过4.9亿元,涉及消费、科技、通信及工业板块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中芯国际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遭最大减持,持股额减少45.92亿元,持股数减少6260.36万股 [1][2] - 阿里巴巴和华虹半导体持股额减幅显著,分别为23.84亿元和21.44亿元 [1][2] - 减持榜前十名包括多家科技及半导体公司,腾讯控股持股额减少13.32亿元 [2]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10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8:25
核心观点 - 新闻呈现了香港股市特定交易日的沽空活动数据,重点列出了在沽空比率、沽空金额和偏离值三个维度上排名前列的上市公司 [1][2] 沽空比率排行 - 安踏体育-R、李宁-R、长城汽车-R的沽空比率均达到100%,位列前三 [1][2] - 友邦保险-R和华润啤酒-R的沽空比率也极高,分别为99.20%和94.83% [2] - 腾讯控股-R的沽空比率为94.41%,联想集团-R为75.69%,中国移动-R为70.20% [2]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的沽空金额位居市场前三,分别为37.17亿元、26.34亿元和24.57亿元 [1][2] - 中芯国际和比亚迪股份的沽空金额也较高,分别为22.19亿元和13.42亿元 [2] - 百度集团-SW、美团-W、快手-W的沽空金额均在10亿元级别,分别为11.63亿元、10.98亿元和10.88亿元 [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腾讯控股-R的偏离值最高,达44.97%,表明其当日沽空比率显著高于过去30天平均水平 [1][2] - 长城汽车-R和中国利郎的偏离值分列二、三位,分别为31.15%和26.81% [1][2] - 华润啤酒-R、友邦保险-R、李宁-R的偏离值也较高,分别为26.21%、24.95%和24.31% [2]
10月13日【輪證短評】贛鋒鋰業、新華保險、港交所、中芯、藥明康德、嗶哩嗶哩
格隆汇· 2025-10-15 08:00
赣锋锂业 (01772)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自9月10日上升后,于10月10日开始调整,有投资者考虑利用认购证部署反弹 [2] - 市场上价外认购证选择稀少,仅有一只行使价约50元的产品,价内产品杠杆为3.2-3.3倍,与价外产品3.5倍杠杆相近 [2] - 价内产品溢价低于价外产品,价外产品溢价为18.06%,价内产品溢价在11%以下,但价内产品引伸波幅较高,处于71%-73% [2] 新华保险 (01336)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上周走势良好,近期出现调整,有投资者考虑在43元或42元左右价位部署 [3] - 认购证选择不理想,价外产品价外幅度超过15%,若正股续跌可能扩大至20%,导致不跟价情况更严重 [3] - 存在一只价内7%、杠杆约3倍的产品可留意,但整体合适产品稀少,投资者若参与建议关注正股 [3] 香港交易所 (00388) 窝轮与牛证分析 - 有投资者考虑低位部署,价外认购证行使价464元,价外幅度7.2%,但高于阻力位446元和457元,需较长时间等待变价内 [4] - 行使价464元的7只产品均于11月到期,仅剩约半个月,到期日太短不建议考虑;价内产品到期日在12月,时间值损耗较高 [4] - 牛证方面,支持位在421元和409元,收回价低于409元的牛证较合适,市场有4-5只产品,杠杆12-14倍,溢价0.85%-1% [4] 瑞声科技 (02018) 窝轮市场状况 - 股价跌幅较大,有投资者考虑跌穿40元后搏反弹,但窝轮市场上合适的认购证选择极少 [5] - 目前仅有一只价外9.7%的产品,产品选择过少导致难以判断条款优劣,建议等待发行商上市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5] 中芯国际 (00981) 窝轮产品对比 - 股价接近保力加通道中线,有投资者部署反弹,价外产品行使价88.88元以上的选择较多,价外幅度超10% [6] - 市场有6只产品可选,杠杆约4倍,但溢价差异大,范围在21.43%至24.43%,引伸波幅水平在65%至68%之间 [6] - 价内产品杠杆3-3.3倍,无价外风险,且引伸波幅和溢价更低,在杠杆相近时,价内产品竞争力可能更强 [6] 药明康德 (02359) 窝轮产品选择 - 股价跌近保力加通道底部,投资者部署认购证搏反弹,价外产品行使价118-120元,价外幅度12%-14% [7] - 行使价120元左右有4只产品,杠杆差异大,范围在2.6倍至3.9倍,引伸波幅水平在75.2%至85%之间,差距显著 [7] - 建议选择低引伸波幅和低溢价的产品,因正股无升跌时,高引伸波幅产品若调整至较低水平将导致价格下跌 [7] 哔哩哔哩 (09626)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跌幅较大,接近保力加通道中线,有投资者考虑部署认购证 [8] - 行使价258元的产品价外幅度达19%,较夸张;行使价236元产品价外幅度9.7%,更接近阻力位231元和240元 [8] - 行使价228元的产品杠杆达4.4倍,且溢价和引伸波幅更低,显示价外幅度较低的产品可能条款更优 [8]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10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7:33
南向资金净流入概况 - 10月10日南向资金净流入前三名为小米集团-W(9.31亿港元)、泡泡玛特(8.54亿港元)和中国移动(5.95亿港元)[1] - 南向资金净流出前三名为中芯国际(-27.18亿港元)、阿里巴巴-W(-18.24亿港元)和华虹半导体(-11.59亿港元)[1] - 净流入比最高前三名为易方达恒指ESG(100.00%)、艾迪康控股(53.35%)和青岛银行(49.58%)[1] 前十大资金净流入个股 - 小米集团-W净流入9.31亿港元,净流入比10.62%,收盘价52.05港元下跌2.44%[2] - 泡泡玛特净流入8.54亿港元,净流入比16.54%,收盘价259.6港元下跌1.07%[2] - 中国移动净流入5.95亿港元,净流入比31.44%,收盘价84.8港元上涨0.53%[2] - 中兴通讯净流入4.88亿港元,收盘价42.06港元上涨4.01%[2] - 紫金矿业净流入3.94亿港元,收盘价33.66港元下跌6.86%[2] 前十大资金净流出个股 - 中芯国际净流出27.18亿港元,净流出比-16.94%,收盘价77.55港元下跌7.13%[2] - 阿里巴巴-W净流出18.24亿港元,净流出比-5.85%,收盘价165.4港元下跌4.56%[2] - 华虹半导体净流出11.59亿港元,净流出比-18.29%,收盘价81.75港元下跌4.05%[2] - 腾讯控股净流出9.53亿港元,收盘价651.5港元下跌3.55%[2] - 药明生物净流出6.69亿港元,净流出比-23.52%,收盘价37.86港元下跌7.57%[2] 高净流入比个股表现 - 易方达恒指ESG净流入比达100.00%,收盘价3.964港元下跌1.54%[2] - 蒙牛乳业净流入比41.34%,净流入金额1.48亿港元,收盘价14.68港元上涨0.55%[3] - 中通快递-W净流入比43.68%,净流入金额8456.49万港元[3] - 粤海投资净流入比41.15%,收盘价7.03港元上涨2.48%[3] 高净流出比个股表现 - 康基医疗净流出比-52.21%,净流出金额-661.85万港元,收盘价8.89港元持平[3] - 浙江沪杭甬净流出比-48.77%,净流出金额-3412.15万港元,收盘价7.17港元下跌1.10%[3] - 中教控股净流出比-45.91%,净流出金额-6579.98万港元,收盘价3.10港元下跌4.62%[3] - 李宁净流出比-38.06%,净流出金额-1.56亿港元,收盘价16.92港元持平[3]
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逼近1.2万亿港元 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7:12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与纪录 - 截至10月14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11985.67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1][2] -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单日净流入纪录 [2] - 在184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54个,占比超八成 [2] 南向资金持仓概况 - 截至10月13日,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5458.21亿股,较2025年初增加821.50亿股 [2] - 持仓市值达6.35万亿港元,较2025年初增加2.77万亿港元 [2] - 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达14032.34亿港元、13707.60亿港元、9006.28亿港元 [2] 南向资金重点持仓与增持个股 - 持仓腾讯控股超过6800亿港元,持仓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均超2000亿港元 [2] - 对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昊天国际建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居前,分别达67.44亿股、48.26亿股、48.26亿股、40.03亿股、26.82亿股 [3]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中芯国际获大幅加仓,增持股数分别达0.81亿股、12.51亿股、2.54亿股、6.55亿股 [3] 港股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10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6.83%,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32.57%,领涨全球主要市场 [1][4]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均上涨,平均涨幅均超过30% [1] - 10月以来,恒生指数累计跌逾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逾8% [5] 机构对港股后市观点 - 机构认为短期扰动因素导致风险偏好下降和估值回调,但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1][5] - 港股科技、消费类资产具有稀缺性,与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高,具备较强吸引力 [3] - 在美联储降息、外资回流、南向资金持续增持背景下,港股四季度有望续创新高,恒生科技指数上涨空间最大 [5] 行业与板块配置建议 - 四季度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受益于AI浪潮产业周期向上趋势确认 [6] - 港股红利板块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和低利率环境 [6] - 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的稀缺性值得关注 [6]
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4:17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与记录 - 截至10月14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1985.67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1] -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下单日净流入纪录 [1] - 在今年以来184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54个,占比超八成 [1] 港股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10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6.83%,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32.57% [1][3]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均上涨,平均涨幅超过30% [1] - 10月以来市场出现调整,恒生指数累计下跌逾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逾8% [3] 南向资金持仓分布 - 截至10月13日,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5458.21亿股,较2025年初增加821.50亿股,持仓市值达6.35万亿港元,较2025年初增加2.77万亿港元 [2] - 按行业划分,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达14032.34亿港元、13707.60亿港元、9006.28亿港元 [2] - 对医疗保健、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均超过4800亿港元 [2] 南向资金重点持仓与增持个股 - 个股持仓中,对腾讯控股持仓市值超过6800亿港元,对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持仓均超过2000亿港元 [2] - 今年以来,对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昊天国际建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居前,分别达67.44亿股、48.26亿股、48.26亿股、40.03亿股、26.82亿股 [2]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中芯国际均获大幅加仓,增持股数分别达0.81亿股、12.51亿股、2.54亿股、6.55亿股 [2] 机构对港股后市观点 - 机构认为短期扰动因素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估值回调,但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1][3] - 港股科技、消费类资产具有稀缺性,与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高,具备较强吸引力 [3] - 四季度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红利板块、新消费及创新药资产的稀缺性值得关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