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01024)
搜索文档
8月22日【港股Podcast】恆指、中興通訊、華虹、小米、快手、港交所
格隆汇· 2025-08-22 20:58
恒生指数走势分析 - 指数收于25339点 接近日内高位25349点 重回保力加通道中线 [1] - 技术信号显示买入 阻力位25578点 突破后上看25995点 [1] - 支持位参考24922点 看多投资者预期高开300-500点挑战26000点 [1] - 看淡投资者认为近牛过多 目标下看25000点 视为入熊时机 [1] 中兴通讯(00763)技术研判 - 股价自8月中旬转强 近期表现强劲 日内最高36.1元 收报36.06元 [8] - 技术信号为买入 阻力位分析显示39.9元及43元 [8] - 窝轮市场投资者看至42元 持有40元行使价认购证 [8] - 40元行使价产品价外幅度12% 39元行使价产品杠杆相近属合理选择 [8] 华虹半导体(01347)多空博弈 - 盘中高位56.6元 收报56元 技术信号维持买入但未达强力买入等级 [10] - 投资者采取观望态度 等待回调机会 窝轮市场出现反手做Put操作 [10] - 关键阻力位63.4元 下方支持位分别位于47.1元与43.1元 [10] 小米集团-W(01810)趋势分析 - 股价收报52.55元 低于保力加通道下轨 技术信号显示卖出偏淡 [17] - 上方阻力位54.6元 下方支持位50.8元及49.2元 [17] - 部分投资者看空至40元 认为53元存在显著抛压 [17] 快手-W(01024)区间震荡 - 股价区间波动69.2-75.3元 触及保力加通道底部后反弹至中轨 [20][21] - 技术信号为买入未达强力买入等级 支持位70.5元及67元 [21] - 看多投资者持有91.05元行使价认购证 看淡投资者目标68元入场 [20][21] - 熊证投资者选择86元收回价产品 高行使价认购证存在价外风险 [20][21] 港交所(00388)趋势判断 - 股价收报448元 技术信号显示买入 首要阻力位456元 [28] - 投资者持有400.5元收回价牛证 该价位低于当前支持位436元与426元 [28] - 收回价设置相对安全 符合技术支撑位分析 [28]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738.8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8-22 20:40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738.83点,当日高开高走 [1] - 近一个月上涨4.08%,近三个月上涨13.11%,年初至今上涨39.12%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TMT主题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91%,其中腾讯控股权重15.09%、中国移动13.35%、小米集团-W 12.64%、中芯国际8.96%、快手-W 7.38% [1] - 长和占4.56%、联想集团2.99%、中国电信2.81%、中国联通2.09%、舜宇光学科技2.04% [1] 市场与行业分布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占比100.00% [1] - 行业分布中通信服务占比55.70%,信息技术占比44.30%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新上市TMT企业若市值排名港股前十且纳入港股通,将在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港股通资格变动时进行相应调整 [2]
从批发商家到千万粉丝的家居主播,快手主播祝哥靠专业打动用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9:48
公司发展历程 - 从五金日杂店起步 后转型为装修材料二批商家 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5] - 2017年注册快手账号 2018年首次直播两小时销售额达30多万元 超预期5倍[5] - 2020年快手年销售额达2亿元 较批发业务增长10-20倍[7] 商业模式转型 - 2018年从线下实体全面转型线上电商[5] - 通过直播形式覆盖北方地区 合作20个工厂开设专供生产线[11] - 目前拥有超1140万粉丝 成为快手家居头部主播[1] 核心竞争优势 - 深耕装修行业十几年 具备专业能力和经验积累[5] - 2019年起与厂家合作定制化生产 产品对标中高端品牌高端产品[9] - 每场直播单品讲解超1小时 通过现场测试展示产品性能[11] 用户运营策略 - 老粉复购率高达80%-90% 新粉通过小额商品试水后转化[9] - 采用"用户教育"模式 通过短视频种草和专场直播推广[11][14] - 参与快手"国补合伙人"项目 推广国补新品享受财政补贴[1][14] 行业影响 - 直播电商推动装修行业透明度提升 淘汰劣质商家[12] - 销售半径从东三省扩展至北方地区 单晚销量超线下门店10年销量[11] - 带动更多主播走质量路线 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提升[14]
快手电商“国补合伙人”项目正式上线,首期蛋蛋、祝哥、刘老师等24位达人入选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9:48
项目启动与规模 - 快手电商于8月22日正式上线"国补合伙人"项目 首期入选24位头部主播 涵盖蛋蛋、徐小米、祝哥、刘老师等垂直领域代表[1] - 入选主播总粉丝量超3.9亿 月均带货销售额超过20亿 可辐射平台内多元用户群体[1] - 平台为项目提供专属电商流量激励 主播可优选参与活动并获得更多曝光资源位[1] 政策背景与前期成果 - 平台年初已上线2025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活动 山西、陕西、云南、湖南等地补贴活动接入快手 单品最高补贴2000元[1] - 618期间国补专项拉动相关类目GMV高速增长 同比增长超50%的商家达132个[1] - 手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绿色节能产品畅销 国补品类日期间品牌自播GMV突破峰值[1] 主播参与模式与用户响应 - 主播通过短视频种草、专场直播等形式推广国补活动 吸引用户参与政策优惠[2] - 典型主播粉丝黏性极高 直播订单中80%-90%来自老粉 新粉通常先购买水龙头等小件商品试水[5] - 用户反馈直播内容对建材讲解细致 购买家电家居产品比线下更划算 存在用户连续三套房装修设备均在直播间购买案例[5] 平台资源投入与未来规划 - 平台给予国补营销活动大幅流量倾斜 下半年将继续加大在国补项目中的投入[5] - 通过"国补来了"、"国补合伙人"等项目提升合作影响力 扩大政策红利覆盖范围[5] - 项目同时助力国补商品销售与政策宣传实现更广泛覆盖[5]
资金动向 | 北水扫货港股51.66亿港元,加仓快手、中芯国际
格隆汇· 2025-08-22 19:39
南下资金流向 - 8月22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1.66亿港元 [1] - 净买入快手-W 11.73亿港元、中芯国际10.93亿港元、美团-W 10.09亿港元、腾讯控股4.61亿港元、阿里巴巴-W 3.85亿港元、中兴通讯3.16亿港元 [1] - 净卖出小鹏汽车-W 13.09亿港元、小米集团-W 9.02亿港元、华虹半导体7.5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6日净买入腾讯控股累计60.3358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买入美团-W累计25.3526亿港元 [1] 快手-W投资亮点 - 中金上调快手目标价11%至89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3] - 快手第二季度收入及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计量净利润均超预期 [3]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3% [3] - AI可灵收入逾2.5亿元 环比增长67% [3] 中芯国际行业机遇 - DeepSeek-V3.1采用UE8M0FP8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3] - 英伟达暂停H20芯片生产 [3] - 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 2025年AI驱动下游增长 [3] -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3] 腾讯控股公司行动 - 8月22日以5.505亿港元回购91.7万股股份 [3] 阿里巴巴技术创新 - 面向全球用户发布Agentic编程平台Qoder [4] - Qoder可一次检索10万个代码文件 实现AI自主研发 [4] - 使用Qoder开发电商网站可将数天工作缩短至十分钟 [4]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9:04
南向资金成交活跃度 - 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中芯国际(86.49亿元)、腾讯控股(43.85亿元)、阿里巴巴(34.37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中芯国际(49.08亿元)、腾讯控股(23.58亿元)、华虹半导体(21.97亿元) [1]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额达135.57亿元,显著领先其他标的 [1][2] 半导体行业资金流向 - 中芯国际获沪港通净买入2.14亿元,深港通净买入8.79亿元,合计净流入10.93亿元 [2] - 华虹半导体沪港通净流出6.13亿元,深港通净流出1.38亿元,合计净流出7.51亿元 [2] - 半导体板块呈现明显分化,资金向头部企业中芯国际集中 [1][2] 互联网与科技板块资金表现 - 腾讯控股沪港通获净买入5.45亿元,但深港通净流出8398.27万元 [2] - 美团沪港通净买入6.13亿元,深港通净买入3.95亿元,合计净流入10.08亿元 [2] - 快手两地合计净买入11.73亿元,显示资金对短视频赛道保持青睐 [2] 新能源汽车板块资金动向 - 小鹏汽车沪港通净流出4.61亿元,深港通净流出8.48亿元,合计净流出13.09亿元 [2] - 小米集团沪港通净流出7.51亿元,深港通净流出1.52亿元,合计净流出9.03亿元 [2]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遭遇资金显著减持 [2] 跨市场资金偏好差异 - 阿里巴巴在沪港通净流出1.02亿元,但在深港通获净买入4.88亿元 [2] - 中兴通讯沪港通净买入2.46亿元,深港通净买入7070.48万元,两地均获资金流入 [2] - 晶泰控股在沪港通净流出7766.59万元,在深港通净流入3605.40万元 [2]
快手财报里的AI驱动新拐点
36氪· 2025-08-22 19:04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1%至350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56亿元人民币 [1][2] - 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达到55.7%和16.0%,均创历史峰值 [1][2] - 平均日活跃用户达4.09亿(同比+3.4%),月活跃用户达7.15亿(同比+3.3%),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1] AI业务发展 - 可灵AI全球用户超4500万,累计生成超2亿视频和4亿张图片,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二季度实现2.5亿元收入 [5] - 可灵AI与快手星芒短剧联合出品AIGC剧集《新世界加载中》,全球累计播放量近2亿 [5] - 市场机构对可灵AI独立估值达30-60亿美元 [6] 技术赋能效率提升 - OneRec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提升算力利用率至23.7%-28.8%,运营成本降至传统方案10.6% [6] - AIGC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某商家视频周产能从1000条提升至3000条 [9] - 数字人直播助力商家ROI提升15%,消耗量增长35% [12] 电商与商业化进展 - 二季度电商GMV达3589亿元,同比增长17.6%,泛货架场域GMV占比超32% [13] - AI重构广告全链路,推动线上营销收入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8] - 磁力开创、女娲数字人等AI产品日均消耗达3400万次 [14] 战略转型方向 - AI从技术概念转化为收入与利润的现实驱动,深度嵌入内容、商业化与电商全链条 [3][7][15] - 平台从流量分配转向效率定义,通过AI实现"内容-交易"无缝衔接的智能经营生态 [18] - 短视频与直播作为入口,底层通过AI重定义组织效率与商业关系 [15][18]
AI造血,快手首分红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18:48
财务业绩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1%至350亿元 创5个季度最高同比增速 [2]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56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 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达55.7%和16% 双双突破历史峰值 [3] - 宣布上市以来首次特别股息 每股0.46港元 总额约20亿港元 [2] AI业务进展 - AI视频生成平台可灵AI第二季度营收超2.5亿元 [4] - 可灵AI累计生产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 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 [5] - 形成App/Web端/小程序等多端跨平台产品矩阵 [5] - 2025年可灵AI全年收入目标较年初翻倍 资本支出预算同步翻倍 [6] - 可灵AI在推理算力层面实现毛利率转正且保持稳定 [6] 用户与流量表现 - 平均日活跃用户达4.09亿 同比增长3.4% [8] - 平均月活跃用户达7.15亿 同比增长3.3% [8] - 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8] 主营业务表现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98亿元 同比增长12.8% 占总收入56.4% [9] - AI技术优化智能营销解决方案 在AIGC素材生成/投放出价/推荐等方面取得进展 [9] 战略布局 - 2023年起全面启动AI战略 构建大模型矩阵及AI应用产品生态 [7] - AI投入对全年利润率影响预计控制在1-2% 保障净利润率同比平稳 [6] - AI技术深度融入现有业务 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及创作者体验 [9] 资本市场反馈 - 摩根大通将目标价从71港元上调至88港元 重申为数字娱乐板块首选股 [10] - 华泰证券给予目标价85.28港元 看好可灵AI远期收入贡献 [1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超80% 截至8月22日收盘价74.9港元 [12]
快手的“AI商业内循环”跑通了
搜狐财经· 2025-08-22 18:25
核心观点 - 颠覆性技术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与传统模式共生共长 而非纯粹替代[2] - 快手2025年中报营收350.46亿元(同比+13.1%) 经调整利润56.18亿元(同比+21.6%) 双双超预期[3] - AI技术通过优化供需匹配重塑短视频生态 驱动内容与电商业务增长[5][18][27] 财务表现 - 收入350.46亿元(同比+13.1%) 毛利195.04亿元(同比+13.8%) 毛利率55.7%[3] - 经营利润52.89亿元(同比+35.4%) 期内利润49.22亿元(同比+23.7%)[3] - 经调整利润净额56.18亿元(同比+20.1%) 经调整EBITDA 77.15亿元(同比+21.6%)[3] - 宣布上市以来首次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 总额约20亿港元[4] - 电商GMV 3589亿元(同比+17.6%)[18] - 线上营销收入198亿元(同比+12.8%)[25] 用户与运营数据 - DAU达4.09亿(同比+3.4%) MAU达7.15亿(同比+3.3%) 连续4季度DAU超4亿[8] - 用户平均使用时长126.8分钟 总使用时长同比+7.5%[8] - 电商活跃买家数1.34亿 复购次数持续提高[16] AI技术应用成效 - OneRec端到端推荐大模型提升匹配效率: 训练算力利用率23.7% 推理算力利用率28.8% 运营成本仅为传统方案10.6%[11] - AB测试显示用户停留时长最高+1.24% 短视频观看量最高+3.39% 互动指标最高+5.9%[12][13] - 本地生活场景GMV暴涨21.01% 订单量提升17.89% 新客获取效率提升23.02%[13] - AI试衣功能缩短消费决策链路 智能客服解决60-70%常规问题[14][17] 供给侧赋能 - 二季度新入驻商家数同比+50% 商城动销商家数同比+30%[19] - AI降低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60-70%[23] - UAX全自动投放方案占外循环消耗65% 提升商品订单量10% 新品消耗20%[24][25] - 新商冷启计划扶持新手商家 案例账号90天内GMV超1000万[26] 可灵AI发展 - 2025年收入目标较年初翻倍 Capex投入同步翻倍[3][31] - 累计生产视频超2亿个 图片超4亿张 服务企业客户超2万家[31] - 二季度收入超2.5亿元 全球视频工具访问份额30.7%居首[31] - 推理算力实现毛利率转正 资本开支进入良性循环[32] - 获Freepik等国际认可 参与《新世界加载中》AIGC剧集(播放量2亿)及《逆水寒》游戏合作[29][31]
快手-W(01024):盈利能力创单季新高,可灵商业化超预期
国元证券· 2025-08-22 18: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76.54亿元,同比增长12.0% [1] - 2025H1经调整净利润101.98亿元,同比增长12.5%,经调整净利率15.07% [1] - 2025Q2营业收入350.46亿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56.18亿元,同比增长20.1% [1] - 公司宣布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币 [1]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00.77亿元、246.20亿元、287.21亿元 [4][6] AI技术商业化进展 - 可灵AI迭代升级30余次,Q2推出可灵AI2.1系列,7月底新增灵动画布功能,累计生成超2亿视频和4亿张图片 [2] - 可灵AI单季营收超2.5亿元,商业化进展超预期 [2] - OneRec推荐大模型提升用户时长和留存率,推动总流量创新高 [2] 用户与流量数据 - 2025上半年DAU达4.09亿(同比+3.5%),MAU达7.13亿(同比+2.7%) [2] - 2025Q2单DAU日均使用时长126.8分钟,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2] 主营业务表现 - 线上营销业务2025Q2收入197.65亿元,同比增长12.8%,单DAU线上营销收入92.4元 [3] - UAX解决方案外循环消耗占比达65% [3] - 2025H1电商GMV达6912.04亿元,同比增长16.5% [3] - 2025Q2月活买家用户数1.34亿,含电商的其他服务收入52.37亿元(同比+26.0%) [3] - 直播业务2025Q2收入100.44亿元,同比增长7.98% [3] - 海外业务2025Q2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0.5%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419.07亿元(同比+11.83%),2026年1566.61亿元(同比+10.40%),2027年1704.02亿元(同比+8.77%) [6][9] - 预计2025年经调整每股收益4.65元,2026年5.70元,2027年6.65元 [6] - 当前经调整市盈率对应2025E为14.08倍,2026E为11.48倍,2027E为9.84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