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药集团(香港)(01093)
icon
搜索文档
石药集团(01093.HK):创新管线步入兑现期 海外授权彰显平台价值
格隆汇· 2025-08-12 03:01
业绩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70.15亿元,同比下降21.9%,归母净利润为14.95亿元,同比下降8.3% [1] - 成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7.3%,但新增授权收入达7.18亿元,显著缓冲了集采与医保政策带来的压力 [1] - 公司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7.94/304.55/315.8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5.75、59.30、61.98亿元 [2] 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制药企业,成药业务为第一大业务 [1] - 公司积极推动产品国际化进程并加强对外授权布局,授权费增长部分抵消药品销售收入下滑的影响 [1] - 公司延伸布局慢病管理领域,心血管与内分泌代谢领域为核心 [2] 研发管线 - 公司布局了包括ADC、mRNA、siRNA等八大技术平台,多款产品已进入关键临床 [1] - 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ADC管线共计10款,其中SYSA1801、SYS6002已顺利出海 [1] - 核心品种SYS6010(EGFR ADC)于2025年3月启动首个III期临床试验,已获得3项FDA的FTD [1] - GLP-1系列产品TG103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3期均完成入组,分别有望在2025年/2026年上市申请 [2] - 小核酸药物PCSK9 siRNA、AGT siRNA、Lp(a) siRNA均已进入临床阶段 [2] 估值与评级 - 选取中国生物制药、瀚森制药、复星医药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32x [2] - 考虑到公司创新管线逐步进入兑现期,给予35倍PE,对应估值为1951亿元 [2] - 目标价为16.94元,对应港币为18.63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石药集团(01093):创新管线步入兑现期,海外授权彰显平台价值
天风证券· 2025-08-11 22:47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8 63港元 [6] - 2025年预测PE为35倍 对应估值1951亿元 [4]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32x [4] 财务表现 - 2025Q1收入70 15亿元同比下降21 9% 归母净利润14 95亿元同比下降8 3% [1] - 成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7 3% 但新增授权收入7 18亿元 [1] - 2024年总收入295 7亿元同比下降7 8% 成药收入237 4亿元同比下降7 4% [19] 核心管线进展 - EGFR ADC SYS6010已启动III期临床 获3项FDA快速通道认定 [2] - SYS6010在EGFR突变非鳞NSCLC患者中ORR达39 2% DCR 93 1% [68] - HER2双抗ADC JSKN003在铂耐药卵巢癌ORR达63 0% 中位PFS 7 7个月 [80] - GLP-1产品TG103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3期完成入组 预计2025/2026年上市 [3] 研发平台与授权 - 拥有ADC mRNA siRNA等八大技术平台 [1] - 已完成5项对外授权 潜在3项授权交易总金额或达50亿美元 [36] - 2025年6月与阿斯利康达成AI药物发现平台合作 潜在里程碑付款52 2亿美元 [37] 业务板块分析 - 神经系统板块2024年收入96 45亿元同比增长6 1% 恩必普为核心产品 [26] - 抗肿瘤板块2024年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28 3% 受集采影响较大 [28] - 原料药及功能食品2024年收入52 7亿元同比下降9 3% [19]
港股通(深)净买入2.1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21:34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8月11日上涨0.19%至24906.81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0.38亿港元 [1] 港股通成交概况 - 港股通全天成交总额1158.14亿港元 其中沪市697.39亿港元 深市460.75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净卖出1.80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2.1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沪市) - 中芯国际成交额32.68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0.47亿港元 股价微涨0.08% [1][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19.50亿港元 净买入3.70亿港元 股价下跌0.88% [1][2] - 小鹏汽车-W净卖出3.96亿港元 股价大涨5.36% [1][2] - 美团-W成交额19.26亿港元 净卖出3.71亿港元 股价下跌1.32% [2] 个股成交活跃度(深市) - 中芯国际成交额22.25亿港元居首 净卖出2.84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成交额15.50亿港元 净卖出4.32亿港元 股价持平 [2] - 康方生物净买入3.06亿港元 股价上涨0.25% [2] - 阿里巴巴-W成交额13.38亿港元 净卖出2.16亿港元 股价上涨1.89% [2] 重点公司股价表现 - 晶泰控股股价上涨4.78% 净买入1.17亿港元 [2] - 东方甄选股价上涨3.32% 沪市净买入2.01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3.68% 净买入0.36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股价下跌1.42% 沪市净卖出3.01亿港元 [2]
南向资金8月11日净买入超0亿港元:加仓小米集团-W5.62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8-11 18:13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8月11日南向资金成交总额1158.14亿港元,净流入0.38亿港元 [1] - 沪港股通净流出1.80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2.19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买入情况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5.62亿港元(沪股通3.70亿+深股通1.92亿),股价下跌0.88% [1] - 康方生物获净买入3.06亿港元(全部来自深股通),股价上涨0.25% [1] - 东方甄选获净买入1.88亿港元(沪股通2.01亿-深股通1319.74万),股价上涨3.32% [1] - 晶泰控股获净买入1.17亿港元(沪股通),股价上涨4.78% [1][2] - 石药集团获净买入3860.93万港元(深股通),股价上涨0.97% [1][3]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3601.77万港元(沪股通),股价下跌3.68% [1][4] 个股资金净卖出情况 - 小鹏汽车-W遭净卖出6.65亿港元(沪股通3.96亿+深股通2.69亿),股价上涨5.36% [1][5] - 信达生物遭净卖出5.28亿港元(沪股通3.01亿+深股通2.27亿),股价下跌1.42% [1][6]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3.40亿港元(深股通4.32亿-沪股通9250.43万),股价持平 [1][6] - 美团-W遭净卖出2.65亿港元(沪股通3.71亿-深股通1.06亿),股价下跌1.32% [1][6]
再创新高!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规模突破170亿元,连续4天净流入累计“吸金”超2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11 09:47
港股创新药ETF规模与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172.67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份额达122.92亿份创近3月新高 [1] -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20.52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7.41亿元 [1] - 自4月9日年内低点累计反弹80.56%近1年净值上涨117.53%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124 [1][2] 指数成分与行业构成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君实生物领涨6.16%荣昌生物涨5.79%石药集团涨4.75% [1] - 指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权重占比92.5%为纯创新药行业指数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康方生物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等合计占比70.59% [2] 市场交易活跃度 - 港股创新药ETF换手率46.93%全天成交79.16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92.51亿元 [1] - 支持T+0交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4] 行业政策与国际化进展 - 医保局明确新药首发价格机制设置价格稳定期和挂网流程鼓励创新药市场推进 [3]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多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合作 [3] - 石药集团获1.2亿美元首付款及最多19.6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授权协议 [3] 行业研发与交易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突破600亿美元 [4] - 恒瑞医药与GSK125亿美元合作创出海纪录标志本土药企进入平台化管线输出模式 [4] - 超100个药品申报国家创新药目录医保与商保协同支付机制为创新药提供放量通道 [4]
创新药赛道火爆!机构密集调研+资金大幅加仓,仅1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9:43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中国创新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实现全球医药创新关键力量转型 在代谢性疾病和抗肿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新药上市和国际化进展集中爆发[1] - 创新药BD交易额2025年上半年突破600亿美元 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 其中16笔单笔交易超10亿美元[3] - 中国创新药全球交易占比从2015年10.8%提升至2025年8月的52.5% 实现全球市场份额过半[6] 市场规模与出海表现 - 创新药市场规模2022年达6790亿元 预计2027年增至1.12万亿元 在中国药品市场占比将从2022年41%提升至2027年51%[6] - 81家创新药公司2022-2024年境外收入持续超千亿元 营收占比超过14% 九洲药业和药石科技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比超70%[7] - 行业研发投入从2015年约88亿元增长至2024年578亿元以上 研发强度从3.29%提升至8.04%[9] 政策与资本支持 - 新药从获批到纳入医保时间从5年缩短至1年 约80%创新药上市2年内进入医保 2025年上半年批准43款创新药同比增长59%[8] - 2015-2024年创新药领域一二级市场融资超1.23万亿元 科创板按标准五上市的医药生物公司达20家[9] -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研发投入超1400亿元 较2015年增长5倍以上 研发强度从2.7%升至5.83%[9] 企业研发与临床进展 - 27家创新药公司2023-2024年研发强度持续超20% 包括微芯生物、神州细胞和泰恩康等[10] - 贝达药业创新药泰瑞西利2025年6月获批 润都股份盐酸去甲乌药碱注射液完成Ⅲb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12] - 泰恩康CKBA软膏白癜风适应症II期试验达预期目标 准备开展III期试验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GST-HG141推进III期临床[12][13] 资本市场表现 - 创新药板块5月以来平均涨幅超50% 舒泰神、昂利康和广生堂涨幅超250%[13] - 13家公司获30家以上机构调研且融资客加仓超30% 迈威生物获460家机构调研且融资加仓260.54%[14] - 百济神州获近400家机构调研且融资加仓55%以上 泰恩康获170家机构调研且融资加仓超150%[14]
6只股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21:44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概况 - 8月8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337.57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27.32%,净买入金额16.14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额居首,达110.74亿港元,其次是阿里巴巴-W(38.87亿港元)和小米集团-W(38.00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均上榜23次 [1] 首次上榜个股表现 - 和黄医药、南京熊猫电子股份、东方甄选、阜博集团、再鼎医药、汇通达网络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1][2] - 和黄医药成交额9.58亿港元,净卖出1.58亿港元,收盘下跌15.99% [2]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成交额10.75亿港元,净卖出0.25亿港元,收盘下跌10.40% [2] - 东方甄选成交额10.24亿港元,净买入0.56亿港元,收盘上涨12.32% [2] - 阜博集团成交额7.47亿港元,净买入0.31亿港元,收盘上涨18.36% [2] - 再鼎医药成交额7.68亿港元,净买入2.17亿港元,收盘下跌10.47% [2] - 汇通达网络成交额17.58亿港元,净买入0.76亿港元,收盘上涨26.90% [2] 其他活跃股数据 - 腾讯控股成交额31.30亿港元,净买入1.05亿港元,收盘下跌1.06% [2] - 康方生物成交额8.93亿港元,净买入2.02亿港元,收盘上涨1.91% [2] - 盈富基金成交额7.29亿港元,净买入6.84亿港元,收盘下跌0.70% [2] - 石药集团成交额10.75亿港元,净卖出1.33亿港元,收盘上涨5.99% [2] - 华虹半导体成交额11.25亿港元,净卖出3.36亿港元,收盘下跌1.74%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9:16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66.68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净买入额+2.13亿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5.41亿元,净买入额+3.98亿元 [1]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2.86亿元,净买入额+5.47亿元 [1]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9.16亿元,净买入额+4.24亿元 [1] - 汇通达网络(09878)成交额17.58亿元,净买入额+7583.01万元 [1] - 华虹半导体(01347)成交额11.25亿元,净卖出额-3.36亿元 [1]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成交额10.75亿元,净卖出额-2524.05万元 [1] - 石药集团(01093)成交额10.75亿元,净卖出额-1.33亿元 [1] - 东方甄选(01797)成交额10.24亿元,净买入额+5557.01万元 [1] - 晶泰控股(02228)成交额9.56亿元,净买入额+4462.41万元 [1]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44.06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净卖出额-6.39亿元 [1]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5.14亿元,净卖出额-7446.69万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3.46亿元,净买入额+3.33亿元 [1]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2.14亿元,净卖出额-3.19亿元 [1] - 和黄医药(00013)成交额9.58亿元,净卖出额-1.58亿元 [1] - 康方生物(09926)成交额8.93亿元,净买入额+2.02亿元 [1] - 再鼎医药(09688)成交额7.68亿元,净买入额+2.17亿元 [1]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7.59亿元,净买入额+7453.49万元 [1] - 阜博集团(03738)成交额7.47亿元,净买入额+3148.72万元 [1]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额7.29亿元,净买入额+6.84亿元 [1] 综合成交排名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均位居成交额首位,合计成交110.74亿元 [1] - 阿里巴巴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合计成交38.87亿元 [1] - 小米集团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二,合计成交38.00亿元 [1]
均線多頭排列 石藥中線趨勢轉強
格隆汇· 2025-08-08 19:12
医药行业表现 - 1-6月医药股股价跑赢大市,行业升幅60%至1倍不等,部分个股创今年高位 [1] - AI帮助缩短研发周期,创新药上半年出口金额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1] - 医药板块估值修复背景下,市场关注石药涨势是短期反弹还是中长期趋势开始 [9] 石药集团股价表现 - 8日股价报10.27元,上涨6.10%,成交额达14.29亿元 [2] - 技术指标显示多头格局形成,MACD维持买入信号,RSI升至61进入强势区间 [2] - 股价突破MA10(9.82元)和MA30(8.83元),正向MA60(8.25元)发起挑战 [2] - 保力加通道开口扩大,股价站稳中轨向上轨运行,5日振幅10.5% [2] 技术分析关键价位 - 9元为近期重要心理关口,跌破将下探8.47元支撑 [2] - 上方10.42元为短期测试目标,突破后将挑战11.4元前高 [2] - 买卖信号为"买入",上方阻力位在10.54元和11.46元 [1] 衍生品表现 - 8月4日至6日正股累计涨幅4.14%,但认购证表现远超:摩利17483上涨16%,中银17351上涨13% [4] - 中银认购证18524行使价13.4元,杠杆4倍,明年2月到期 [1] - 中银认购证17351提供3.6倍杠杆,行使价10.88元,溢价水准较低 [7] - 中银认购证17640行使价10.95元,杠杆3.1倍,引伸波幅条件更理想 [7]
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 创新药概念股出现分化 芯片股绩后遭北水减持
智通财经· 2025-08-08 19:0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8月8日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9.92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09988)、盈富基金(02800)、小米集团-W(01810) [1] - 净卖出前三个股:中芯国际(00981)、华虹半导体(01347)、和黄医药(00013)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3.98亿港元,买卖总额25.41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5.47亿港元,买卖总额22.86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4.24亿港元,买卖总额19.1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2.13亿港元,买卖总额66.68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3.36亿港元,买卖总额11.25亿港元 [2] 行业及公司动态 互联网科技 - 阿里巴巴-W获港股通(深)净买入7.3亿港元,因淘宝推出88VIP会员体系升级,整合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 [6] - 汇通达网络与阿里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探索AI及数字化解决方案,获净买入7583万港元 [7] 医药生物 - 创新药概念股分化:信达生物获净买入7453万港元,康方生物获净买入2.01亿港元,而石药集团遭净卖出1.33亿港元 [7]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国医药关税对中国药企影响有限,因BD交易征税概率低且成品药销售份额较小 [7]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470亿港元管线合作,创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纪录,晶泰控股获净买入4462万港元 [8] 半导体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别遭净卖出4.26亿和3.35亿港元,尽管两家公司Q2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 [9] - 里昂指出中芯国际Q3收入指引低于市场预期1%,瑞银对华虹毛利率与ROE前景持审慎态度 [10] 金融及ETF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6.84亿港元,因香港市场流动性充裕且南向交易需求强劲,科技/高端制造股及高股息股受青睐 [6] Web3.0及数字资产 - 阜博集团获净买入3148万港元,因其Vobile MAX平台支持微短剧等RWA资产确权及交易,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上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