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01211)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1400万辆背后的“中国智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2 09:20
公司里程碑与战略意义 - 2025年10月9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卡马萨里工厂下线[1] - 该事件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市场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创造”的跃升[1] - 公司以“国际化与本地化融合发展”战略,为行业树立可持续、有温度的新标杆[3] 巴西市场表现与增长 - 公司在巴西市场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22年260辆,2023年增至1.7万辆,2024年达7.6万辆,2025年5月单月销量突破9000辆[4] - 2025年5月公司在巴西市场份额攀升至9.7%,位居全部汽车品牌零售销量第4位[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在巴西建成240家经销商的密集覆盖网络[7] 产品本土化与技术创新 - 产品矩阵精准本土化适配,海鸥为畅销电动车型,宋Pro稳居销冠[4] - BYD SHARK作为巴西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以437马力创下动力纪录,填补拉美市场空白[4] - 公司在巴西市场推出集成充电网络“BYD Recharge”,整合资源覆盖超450个充电站,并创新“自动充电”功能[4] 软硬实力协同与市场认可 - 公司通过七年市场调研精准定位电动化需求,依靠透明运营和产品力建立消费者信任[6] - 海豚获评“年度汽车”,宋Pro获“最佳混动车奖”,奖项背书有效提升品牌公信力[6] - 技术与产品为“硬实力”,运营与沟通能力为“软实力”,双驱动策略是取得海外市场认可的关键[6] 行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在巴西纯电车型市占率超90%,混合动力市占率达35.8%,推动巴西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7] - 巴西工厂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搭载雨水回收与污水处理系统,获国际绿色认证[7] - 系统性实施本地化融合战略,包括渠道网络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成功经验可为行业全球化布局提供参考[7][9]
比亚迪1—9月销量326万,海外销量贡献超两成
观察者网· 2025-10-22 09:17
行业整体产销情况 - 9月汽车行业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4%和12.9% [3] - 9月全国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00万辆,且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 [3]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 -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优于传统燃料乘用车,1-9月新能源乘用车各级别销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而传统燃料乘用车中A00级、A级和C级销量出现下降 [5] 比亚迪公司表现 - 比亚迪9月单月销量为39.6万辆,环比增长6.1%,但同比下降4.9% [8] - 比亚迪1-9月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9% [8]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1-9月市场份额达到29% [1][8] - 公司已完成全年460万辆销量目标的71% [10] - 搭载"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70万辆,9月新增29.5万辆,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占比提升至91.3% [11] - 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占总销量的22% [12] - 9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70,851辆,同比增长107% [11] - 截至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出口至116个国家和地区,乘用车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6国设有生产基地 [13] 新能源汽车市场集中度 - 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066.6万辆,同比增长36.8% [9] - 前三家企业集团市场份额合计为50.8%,前五家为63.3%,前十家为83%,前十五家为95% [9]
比亚迪开进日本大卖场
第一财经· 2025-10-22 08:16
【#比亚迪开进日本大卖场#】10月21日,第一财经获悉,日本零售集团永旺(AEON)将在2025年内与 比亚迪达成销售战略合作。根据规划,永旺首批将在日本全国约30个商业设施和百货商店内设置比亚迪 电动汽车的销售网点。永旺将通过自主设定价格、设置积分返还等一系列折扣和促销激励策略,让消费 者以约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4万元)起售价购买一辆比亚迪电动汽车。 具体而言,永旺将负责接收订单、完成购车合同签署等中间工作,同时,永旺还将与比亚迪日本经销商 合作,在商超卖场展示比亚迪电动汽车并推动购买。目前,永旺在日本拥有164家购物中心。未来,永 旺的目标是实现对比亚迪电动汽车的自主进口和销售。 ...
比亚迪开进了日本大卖场
第一财经· 2025-10-22 07:49
合作概述 - 日本零售集团永旺计划在2025年内与比亚迪达成销售战略合作,首批将在日本全国约30个商业设施和百货商店内设置比亚迪电动汽车销售网点 [1] - 永旺将负责接收订单、完成购车合同签署等中间工作,并与比亚迪日本经销商合作在商超卖场展示和推动购买 [1] - 永旺在日本拥有164家购物中心,未来目标是实现对比亚迪电动汽车的自主进口和销售 [1] 销售策略与定价 - 永旺将通过自主设定价格、设置积分返还等一系列折扣和促销策略,使比亚迪电动汽车起售价约为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4万元) [1] - 永旺提供的折扣金额超10万日元,叠加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后,购车优惠力度约为100万日元 [1] - 以比亚迪紧凑型纯电SUV海豚为例,该车型原价299万日元,综合补贴后优惠售价约为200万日元 [1] 市场影响与行业格局 - 比亚迪与永旺的零售合作模式可能改变日本汽车流通市场格局,开创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日销售的新模式 [2] - 永旺在日本374家门店拥有约250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桩,有助于突破日本当地充电基础设施的限制 [2] 比亚迪在日业务进展 - 比亚迪日本9月销量为802辆,同比增长约3倍,占日本当月进口纯电动汽车销量约2成 [3] - 比亚迪在日本的畅销车型包括海狮7和海豚,公司当前在日本已开设超过40家门店 [3] - 2026年,比亚迪计划发布一款专为日本市场开发的纯电动轻型汽车 [3] 日本电动汽车市场现状 - 2025上半财年(2025年4月至9月),日本纯电动乘用车国内销量约为2.85万辆,同比增长3%,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仅约1% [2] - 同期日本销量排名前三的车型均为日系汽车,分别是本田N-BOX、铃木Spacia和丰田雅力士,销量前十名中有7款车型隶属丰田集团 [2] - 日本纯电动市场销量排在前列的仍是日系车,如日产Sakura、Leaf、Ariya等车型,日系车企也陆续推出新电动车车型 [3]
深汕小漠港单月汽车出口冲刺1.4万辆新纪录 比亚迪“出海舰队”年运力超百万辆
深圳商报· 2025-10-22 07:08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小漠港累计出口汽车2.3万辆,其中超90%货源来自毗邻港 口的比亚迪深汕基地。在"常州号"之前,比亚迪"开拓者1号""深圳号""郑州号"等7艘巨轮已先后在小漠 港停靠出海,至此,这支总投资50亿元打造的、年运力超百万辆的比亚迪"出海舰队"已悉数亮相小漠 港。 10月19日,在小漠国际物流港,1380台比亚迪(002594)新能源汽车有序开上比亚迪"常州号"滚装船, 即将远航巴西市场。这也带动了港口作业量的进一步攀升。记者10月20日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根 据码头作业计划,10月份小漠港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1.4万辆,将刷新港区单月汽车出口历史新纪录。 作为粤东片区的深水良港,小漠港已逐渐发展成为比亚迪全球战略的重要门户。目前,小漠港共开通汽 车滚装外贸航线11条,覆盖全球七大核心区域,通达东南亚、中东、地中海、欧洲、南美洲、大洋洲、 非洲等地区。 在此前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谈及出海时表示,正如2020年国内市场进入爆发期一 样,海外市场也逐步进入爆发期,比亚迪出海战略跟高端战略一样,是比亚迪未来三年核心战略。 出口热潮背后,港口服务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为 ...
天域半导体通过聆讯:前5个月营收同比降14%华为与比亚迪是股东
新浪财经· 2025-10-22 06:39
天域半导体在2022年3月完成8500万元,2022年4月完成1.5亿元,2022年8月完成6.68亿元,2022年12月完成4.91亿元融资。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雷递网 雷建平 10月22日 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域半导体")日前通过上市聆讯,准备在港交所上市。 | | 2021年7月 | 比亞她殷墟 | | 2022年6月13日 2022年6月27日 2022年8月 | | 2022年12月 | 2024年11月 | | --- | --- | --- | --- | --- | --- | --- | --- | | 编纂 投资 | 的增资 | 特演 | 的增资 | 的增资 | 的增资 | 的增资 | 股權轉讓 | | 首份認購協議/ | 2021年 | 2022年 | 2022年 | 2022年 | 2022年 | 2022年 | 2024年11月 | | 股權轉讓協議日期 | 5月28日 | 1月23日 | 1月23日 | 3月19日 | 8月18日 | 11月23日 | 27 H | | 最後一次支付代價的日期 | 2021年 ...
比亚迪“出海舰队”年运力超百万辆
深圳商报· 2025-10-22 06:32
小漠国际物流港汽车出口业务 - 10月19日小漠港有1380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通过“常州号”滚装船出口至巴西市场[2] - 10月份小漠港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1.4万辆,将刷新港区单月汽车出口历史纪录[2] - 小漠港已开通11条汽车滚装外贸航线,覆盖全球七大核心区域[2] - 今年前三季度小漠港累计出口汽车2.3万辆,其中超90%货源来自比亚迪深汕基地[2] - 比亚迪“出海舰队”总投资50亿元,年运力超百万辆,已有8艘巨轮在小漠港停靠出海[2] 比亚迪公司全球及海外市场表现 - 今年1至9月公司全球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历史总销量突破1380万辆[3] - 今年前9个月公司海外累计销量达70.15万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3] - 9月份公司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为70851辆,占当月总销量约17.9%,同比增长107%[3] - 公司在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市占率持续走高[3] - 出海战略与高端战略并列为公司未来三年核心战略[3] 港口服务能力与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交通部门优化车辆入场、查验、停放、装船等全流程环节,提供24小时服务确保汽车出口“零延时”[4] - 小漠港是深圳港“一体三翼”中的“东翼”核心增长极,其二期工程已于今年1月开工[4] - 二期工程将新建2个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并对一期部分岸线进行功能调整[4] - 建成后可满足2艘9200车位汽车滚装船同时靠泊,具备每年100万辆汽车运输能力[4]
Factbox-Automakers pool with EV makers to avoid EU emissions fines
Yahoo Finance· 2025-10-21 22:43
罚款规定 - 欧盟对汽车制造商的碳排放罚款最初针对2025年水平 潜在罚款金额可能高达150亿欧元(约合175亿美元)[1] - 2024年3月 欧洲委员会调整合规标准 允许汽车制造商基于2025年至2027年的平均排放水平来遵守规定[1] 联盟概况 - 所有当前已确定的联盟协议(以其“池管理人”命名)将于2024年底到期 预计未来几年将续签[2] 具体联盟构成 - 日产公司于2023年10月与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组成联盟[3] - KG Mobility于2023年9月底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组成联盟[4] - 特斯拉联盟于2024年1月形成 成员包括Stellantis、丰田、福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零跑汽车、马自达和斯巴鲁 本田和铃木于2024年3月加入该联盟[5] - 梅赛德斯联盟于2024年1月形成 成员包括梅赛德斯、沃尔沃汽车、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星和smart汽车 沃尔沃汽车和极星均由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支持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持有梅赛德斯9.69%的股份 smart汽车是梅赛德斯与吉利的合资企业[6] 电动汽车市场展望 - 根据咨询公司艾睿铂的数据 电动汽车占去年欧洲轻型汽车总销量的12% 预计今年将达到15%[7] - 预计到2027年 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增至24% 到2030年底将增至40%[7]
二线电池厂,出海求生
远川研究所· 2025-10-21 21: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形成“宁德时代+比亚迪+其他”的稳固格局,头部两家公司合计市场份额稳定在70%左右,二线电池厂生存空间逼仄[9][10] - 为寻求增长,中国二线动力电池厂正积极出海布局海外产能,主要驱动力在于海外市场拥有更高的利润率、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以及更大的新能源车渗透潜力[14][16][23][25] - 尽管海外市场提供机遇,但二线电池厂仍面临挑战,包括行业龙头宁德时代的全球扩张可能将国内激烈竞争引至海外,以及海外建厂的高成本和长周期可能侵蚀其利润优势[30][32][33]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自2019年至今翻了8倍有余,但市场格局高度集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组成的“头部两家”市场份额稳定在70%左右,其余厂家在30%的空间内竞争[9][10] - 宁德时代通过品牌建设(如“CATL Inside”标识)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使其几乎成为高端车型的独家供应商,车企引入二供的策略反而强化了其不可替代的地位[13] - 二线电池厂的毛利率在2022年后被整齐划一地压制在20%以下,难以逾越,与头部企业形成明显差距[34] 二线电池厂出海动因 - 海外市场电池包均价显著高于国内,欧洲均价为139美元/kWh,中国均价为94美元/kWh,价差使得海外生产即使成本更高也可能获得可观利润[19] - 海外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较低,呈现中日韩企业混战局面,尚无绝对领导者,且欧洲等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仅约15%,潜在增长空间巨大[23][25] - 欧洲本土电池供应链薄弱,标杆企业Northvolt产能仅达预期目标的1/200,为中国电池企业提供了市场切入机会[30] 主要公司出海布局 - 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地积极布局,其中匈牙利工厂规划产能达100GWh[18] - 远景动力在法国杜埃的工厂已投产,首期年产能10GWh,并计划在英国、西班牙扩建产能,其在欧洲市场影响力显著高于国内[5][6][18] - 多家二线电池厂如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均在欧美、东南亚等地规划建设产能,形式包括电芯生产或模组/PACK封装[18] 出海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海外建设电池产线成本高昂,单GWh投资可能是国内的3倍,例如在德国单GWh投资可高达8亿元人民币,且建设周期长达3-4年,远高于国内的1-2年[33] -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发力,其“奋斗100天”计划助其全球装机量超越LG成为冠军,若其以成本优势在海外发动价格战,二线电池厂将面临巨大压力[32][33] - 二线电池厂出海后,可能因本地化生产的高成本导致利润率被牺牲,最终使海外市场重现国内市场的惨烈竞争态势[33]
比亚迪:仰望U9 Xtreme 正式以 6:59.157 的成绩登陆纽北官方圈速榜单
新浪财经· 2025-10-21 20:22
比亚迪 :仰望U9 Xtreme 正式以 6:59.157 的成绩登陆纽北官方圈速榜单,成功刷新量产电车圈速纪录, 实现「极速+圈速双第一」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