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1211)

搜索文档
倒计5天!最新名单+指南+议程: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DT新材料· 2025-09-04 07:31
会议核心观点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产业未来十年发展 重点关注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带来的材料、技术和装备新机遇[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3] - 会议时间:2025年9月10日至9月12日[3] - 会议地点: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5]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9] -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9] 参会指南 - 主会场协议房价360元含早 9月10日客房已满[6] - 备选酒店尚品花园酒店协议价220元含早[7] - 交通便利 距合肥站3.1公里(驾车13分钟) 距合肥南站13.2公里(驾车28分钟) 距新桥国际机场49.5公里(驾车52分钟)[7] - 企业代表参会费3500元 现场3800元 高校教师2800元 现场3200元[30] - DT会员免参会费且享优先对接服务[30] 会议议程 - 9月10日举行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聚焦工程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13][28] - 9月11日上午举行开幕式暨2025"新塑奖"颁奖盛典[13] - 9月11日下午并行举办三场论坛: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13] - 9月12日上午并行举办三场论坛: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第七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13] - 会议包含多场茶歇交流与展区参观环节[13] 参会机构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人形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光伏新能源等领域[38] - 参会企业包括中兴通讯、中国电科十四所、比亚迪、理想汽车、格力电器、海尔新材料、博世、巴斯夫、金发科技、万华化学等行业龙头企业[40][41][42] - 学术机构参与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9][10][43] 支持单位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浙江校友会[9]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9] - 特别鸣谢德国耐驰、浙江道默、会通新材料、丰汇新材料、沧州旭阳化工等17家赞助企业[10][11]
阅兵中的中国车,争夺长安街一号位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04 07:15
阅兵仪式中的中国汽车工业展示 - 202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全面展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包括中国一汽红旗、东风猛士、北汽北京等品牌汽车[6] - 阅兵仪式中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 体现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历程[6][7] 中国一汽红旗品牌发展 - 红旗CA7601J检阅车搭载V12 6.0升发动机 车长6.4米 车重4.5吨 采用防弹设计和可调节检阅扶手[10] - 红旗金葵花系列定位豪华市场 包括718万元起的国礼、140-186万元国雅、136-146万元国耀及国悦四款车型[12] - 国家外事活动采用新红旗H9、HQ9和国悦等车型接待外宾 国家领导人出访使用红旗L5或L3车型[13][15] 东风公司军车制造历程 - 东风猛士115辆参与2025年阅兵 其中89辆正式受阅 25辆组成战旗方队 24辆参与5个建制方队 40辆引导20个地面方队[19][22] - 东风军车自1984年至2025年持续参与阅兵 2015年118辆受阅占车辆总数三分之一 2017年187辆受阅占比三分之一[21] - 1975年首代军车EQ240投产 1979年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获"功臣车"称号 90年代EQ2102开启第二代军车服务[20] 北汽集团参与国家任务 - 北汽BJ80系列61辆参与2025年阅兵 作为礼炮牵引车和新闻保障车 1966年毛主席曾乘坐BJ212检阅群众[26] - 2017年BJ80成为军委主席座驾 参与朱日和阅兵和香港回归庆典 2019年担任国庆70周年阅兵检阅车[26] - 北汽福田欧航第14次完成和平鸽运输任务 欧辉车型提供人员接驳服务[29] 其他车企参与情况 - 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T18负责长安街清扫作业 第三次承担国家级阅兵环卫保障任务[29] - 一汽解放重卡和MV3战术车辆参与信息支援方队 MV3满足3.5吨级战术车辆八大领域指标[29] - 北奔重汽VP-23铠甲运输车、中国重汽豪沃系列卡车及陕汽重卡第七次亮相阅兵仪式[31]
8月新能源车企销量普涨,多个品牌同比翻倍
经济观察报· 2025-09-04 04:21
新造车企业8月销量排名 - 零跑汽车以5.7万辆位列第一 同比增长88% [1][2] - 鸿蒙智行以4.5万辆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32% [2] - 小鹏汽车以3.8万辆位列第三 同比增长169% [1][2][4] 头部新势力车企表现 - 零跑汽车1-8月累计销售32.9万辆 同比增长136%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 净利润0.3亿元 [1][2] - 小鹏汽车1-8月累计交付27.2万辆 同比增长252% MONA M03车型占比约40% 售价低于15万元 [2][4] - 蔚来汽车8月交付3.2万辆 同比增长55% 乐道品牌贡献1.6万辆 萤火虫品牌贡献4300辆 [4]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表现 - 深蓝汽车8月销售2.8万辆 同比增长40% [2][6] - 阿维塔8月销售1.1万辆 同比增长185% [2][6] - 岚图汽车8月销售1.4万辆 同比增长119% 月销持续过万 [2][6] - 极氪汽车8月销售1.8万辆 同比下滑2% [2][6] - 智己汽车8月销售7000辆 为唯一未过万品牌 [6] 整体新能源市场格局 - 比亚迪8月新能源销量37.4万辆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8月累计销售286万辆 同比增长24% [7][8] - 吉利汽车8月新能源销量14.7万辆 同比增长95% 增速领先 [7][8] - 长安汽车8月新能源销量8.8万辆 同比增长80% [7][8] - 广汽埃安8月销量2.7万辆 同比下滑24% [7][8] 产品与战略动态 - 零跑汽车主销车型为C11/C16/C10及B10 B01上市首月销量过万 [1] - 鸿蒙智行主要依赖问界品牌 8月交付4万辆 含1万辆M9及2万多辆M8 其他品牌合计仅4000多辆 [2] - 理想汽车处于增程与纯电转型期 纯电车型i8未上量 已调低Q3销量指引 [5] - 小米汽车连续两月销量超3万辆 1-8月累计约22万辆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收入213亿元 毛利率26.4% [5]
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 三次完成阅兵环卫保障
深圳商报· 2025-09-04 01:01
公司表现与认可 - 公司第三次承担国家级阅兵盛典环卫保障任务 包括2015年九三阅兵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和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2] - 公司23台T18纯电动环卫车以高效 低噪 零排放的卓越表现完成正式受阅方阵前的路面环卫保障任务 [2] - 公司已在北京投运超过3000台环卫车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T18环卫车属于第三代产品 集公司商用车前沿技术大成 [2] - 车辆搭载环卫定制纯电动底盘 刀片电池 高效电机和智能电控系统 针对频繁启停工况优化 整车能耗最高降低15% [2] - 产品以绿色方阵彰显中国智造 向世界展现中国新能源科技的硬实力与绿色担当 [2]
BYD vs. TTWO: Which Stock Is the Better Value Option?
ZACKS· 2025-09-04 00:40
公司估值比较 - 博彩娱乐公司Boyd Gaming(BYD)远期市盈率为12.42 而Take-Two Interactive(TTWO)为87.96 [5] - BYD的PEG比率为2.42 TTWO为2.57 该指标同时考量股票预期盈利增长率 [5] - BYD市净率为4.92 显著低于TTWO的12.77 反映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 [6] 投资评级表现 - BYD获得Zacks排名第2(买入) TTWO排名第3(持有) 显示BYD盈利预测修正活动更突出 [3] - BYD在价值类别中获得A级评级 TTWO仅获得F级评级 [6] - Zacks排名系统重点关注盈利预测和预测修正 风格评分系统识别特定特质股票 [2] 价值投资指标 - 价值投资者使用市盈率、市销率、收益收益率及每股现金流等多重传统指标 [4] - 估值指标显示BYD比TTWO更具投资吸引力 价值投资者可能认为BYD是更优选择 [7] - 价值投资方法论通过关键基本面指标识别被低估的公司 [4][6]
比亚迪:上半年国内纳税271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03 23:2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国内纳税总额约51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国内纳税总额约271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 同比增长13.8% [2] 市场表现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7.36万辆 1-8月累计销量286.4万辆 同比增长23%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领跑全球市场 [2] 公司治理 - 注册资本由30.39亿元增加至91.17亿元 增幅约200% [2]
储能大逻辑,刚刚开始
2025-09-03 22:4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储能行业 包括电芯、PCS、系统集成等环节[1][2][3] - 公司包括海博、亿纬锂能、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尚电器、上能电气、艾罗、德业等[1][2][3][12][13][15][16][17][21][22][2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增长与需求 - 储能市场超预期增长源于市场化配储需求增加 政策强制配储取消后市场认识到储能价值[1][2] - 海博2025年上半年出货9GWh 下半年预计超20GWh 环比增速超一倍[1][2][7] - 亿纬锂能2025年下半年相比上半年增长近50% 处于满产满销状态[1][2][7] - 风光发电占比提升驱动储能需求 预计十年内风光占比达60%[3][5] - 预计2026年中国储能容量超200GWh[1][5] - 美国光伏装机40GW 每年需要40GWh储能[11] 政策支持 - 全国范围内储能容量电价支持政策即将出台[5] - 内蒙古、甘肃、河北等省份已出台容量电价补贴政策[1][9] - 甘肃容量电价补贴为每千瓦100到200元[9] - 内蒙古补贴每度电3毛5 储能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约3毛[9] - 内蒙古二贷收益率达18%甚至更高[1][9] - 内蒙古推行农业电价支持政策后已发放46GWh路条 中国2024年全年达100GWh[9] 盈利模式变化 - 139号文实施后风光上网电价变为市场化交易 集中出力时段电价降低 储能通过现货交易或分股定价差获利[6] - 国家给予火电脱硫脱硝容量补贴 也开始给予储能力度不小的容量补贴[6] - 储能开始盈利后市场追求品质和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 不再是劣币驱逐良币[10] - 储能赛道比动力电池潜力更大 中国纯电动汽车年耗电3000亿度占全国用电量3% 储能可能占30%[10] 价格趋势 - 储能系统及组件价格梯度宽 国内低端2毛6 高端5毛多 海外高端超6毛[1][12] - 2024年10月竞争最激烈时普遍降至3毛以下[1][12] - 2025年厂商满产并挑选客户提价 正值年度价格谈判期 预计会涨价[1][12] - 一线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转型集成业务 注重利润较高的海外市场[1][12] - 二三线企业如中创新航、欣旺达普遍满产 定金供不应求[1][12] 公司业绩与预期 - 海博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3GWh 利润0.6-0.9亿元 第二季度出货6GWh 利润2.2亿元(扣除7000万元减持) 加回减持部分接近3亿元 预计第三季度利润约3.5亿元 对应出货10GWh以上 第四季度环比增长[1][13] - 海博明年目标70GWh 业绩或达30多亿元 后年运营100GWh 收入15亿元 利润10亿元[1][13][14] - 亿纬锂能2025年储能产量80GWh 2026年预计120GWh[15] - 2025年二季度单位盈利3分钱 因海博和华为采购比例增加导致盈利下滑 预计三季度恢复[15] - 若单位盈利保持3分钱 220GWh总产量带来约66亿元利润 加上消费业务10亿元利润 总计超70亿元[15] - 价格每上涨1分钱 带来20多亿元利润弹性[15] - 持有思迈尔32%股权 价值约400亿元[15] -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边际拉动效果明显 二季度毛利率近30%[3][16] - 2025年净利润预计140亿元 2026年有望提升[3][16] - 全球大型储能项目需求旺盛 包括欧洲、中东、印度、北非等新兴市场[16] - 估值不到20倍 切入ADC领域后中长期成长空间广阔[16] - 尚电器2025年二季度环比增长30% 单季净利润1.13亿元 下半年量会大幅增加[17] - 2025年上半年国内PCS市场交付约4GW 一季度1多GW 二季度环比两倍以上增长接近3GW 全年预计出货10GW以上 下半年可能达6GW甚至更高 上下半年比例4:6[18][19] - 光伏行业2025年下半年发货优于上半年 例如沙龙公司上半年完成10GW 全年预期15GW 目前看可能会更多[20] - 上能电气2025年下半年预计逐季度向上 全年业绩估计超6亿元 市盈率约20倍 2026年国内市场进一步增长 欧洲、中东、北非和美国等市场陆续发货[21] - 户储公司如艾罗和德业工商储占比提升 同样台数带动的产值和盈利贡献权重增加[22][23] - 9月份排产相对平稳 得益于澳洲、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需求良好[22] - 10月及11月有较大概率实现环比增长 费用杠杆效应显著 净利润弹性较大[23] 其他重要内容 -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调节供需平衡 光伏和风电发电时间集中而用电时间分散 导致供需不匹配[3][4] - 中国新增用电量约5%-6% 相当于五六千亿度电 风光新增装机已足以满足需求 但由于发电时间和用电时间不均衡 需要大量储能匹配[3][4] - 政策支持费用由全社会承担 不会增加地方财政负担[6] - 政策推动路条价格上涨[1][9] - 建议重点关注大储公司如上能电气和阳光电源 以及户储公司如艾罗和德业[24]
比亚迪告自媒体侵权案终审胜诉
第一财经· 2025-09-03 21:23
法律行动与判决执行 - 自媒体"龙猪-集车"因长期发布不实及侮辱诋毁信息被判构成名誉侵权 需赔礼道歉 删除侵权言论并赔偿公司经济损失等共计201.87万元 二审维持原判且赔偿金额已通过强制执行到账 [3][4][5] - 公司近期对网络黑公关采取法律行动 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本周将再起诉一批"黑媒体" 并曾对符合条件的线索提供者设立5万元至500万元奖励机制 [5][7] - 公司存在上百起法律纠纷 包括服务合同纠纷 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和名誉权纠纷等 其中多次因名誉权纠纷起诉他人 [6][7] 行业背景与同行举措 - 网络黑公关对汽车行业正常市场竞争造成负面影响 除公司外 理想 极氪 深蓝汽车等企业也曾重拳打击黑公关行为 [6]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 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同比增长14% 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8] - 2025年前七个月全球销量249万辆 同比增长27.4% 其中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超55万辆 同比增长超130% 已超去年全年销量 [8]
比亚迪取代特斯拉,成为电动车行业“领头羊”
财富FORTUNE· 2025-09-03 21:03
比亚迪欧洲扩张战略 - 在匈牙利塞格德建设年产能15万辆的工厂 2026年提升至30万辆 [3] - 工厂占地超过1平方英里(2.59平方千米) 距离深圳总部超5,200英里(约8,368.59千米) [2][3] - 采用"欧洲制造、服务欧洲"本土化战略 通过欧盟生产规避17.5%关税 [3][13] 全球市场竞争态势 - 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分布:中国超70% 欧洲14% 美国不足10% [6] - 2024年第二季度比亚迪销量60.7万辆 超越特斯拉的38.4万辆 [8] - 2023年比亚迪电池产量占全球16.4% 垂直整合带来25%成本优势 [13] 业务增长与产能布局 - 2023年销量达425万辆 为2020年10倍 2024年目标550万辆 [7] - 中国新建两座工厂产能均超大众沃尔夫斯堡全球最大工厂 [7] - 每两个月增加100万辆产能 从第100万到300万辆仅用18个月 [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Dolphin Surf欧洲售价低于2万欧元 为特斯拉Model 3一半价格 [10] - 新型闪充技术支持单次充电670英里(约1,078.26千米) 5分钟增加250英里(约402.34千米)续航 [17] - 自2020年以来推出约40款新车型 研发速度为西方对手两倍 [15] 欧洲市场进展 - 2024年1-5月欧洲销量5.5万辆 达去年同期三倍 市占率1% [8] - 计划在欧洲12国新增销售网点 门店总数将达1,000家 [17] - 2023年从Stellantis、奥迪、阿尔法·罗密欧挖角高管 [18] 财务与资本背景 - 2024年营收增长27%至1,080亿美元 [7] - 2008年获巴菲特伯克希尔2.32亿美元投资 持股10% [12] - 2018-2022年获政府补贴约34亿欧元(37.6亿美元) [13] 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实现电池、半导体、货轮运输全产业链垂直整合 [13] - 中国海鸥车型本土售价低于8,000美元 [15] - 采用硅谷式快速迭代模式 投资成本为西方对手一半 [15]
9月2日247只个股获券商关注,比亚迪目标涨幅达46.34%
搜狐财经· 2025-09-03 20:52
券商评级总体情况 - 9月2日券商给予评级的个股共有247只 其中获得买入评级的个股共有142只 [1] - 在公布了目标价格的19只个股中 按最新收盘价计算 预期涨幅排名前三的个股是比亚迪(46.34%)、柳工(45%)和海螺水泥(35.64%) [1] 重点个股评级详情 - 比亚迪(002594 SZ)获东吴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61元 较收盘价110.02元预期涨幅46.34% [2] - 柳工(000528 SZ)获太平洋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5.82元 较收盘价10.91元预期涨幅45% [2] - 海螺水泥(600585 SH)获天风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32.77元 较收盘价24.16元预期涨幅35.64% [2] - 深南电路(002916 SZ)获招银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235元 较收盘价179.89元预期涨幅30.64% [2] - 北方华创(002371 SZ)获招银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460元 较收盘价378.51元预期涨幅21.53% [3] - 伊利股份(600887 SH)获第一上海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35元 较收盘价28.26元预期涨幅23.85% [2] 行业关注度分析 - 券商关注个股数量居前的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和电子行业 [14] - 医药生物行业涉及多家公司 包括春立医疗、科伦药业、热景生物、上海新阳等 [3][4] - 机械设备行业涉及柳工、东华测试、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多只个股 [2][3][4][9] - 电子行业包括北方华创、韦尔股份、恒玄科技等多家公司 [3][6][8] 多券商关注个股 - 伊利股份(600887 SH)获得4家券商关注 收盘价28.26元 [14] - 北方华创(002371 SZ)获得4家券商关注 收盘价378.51元 [14] - 泸州老窖(000568 SZ)获得4家券商关注 收盘价137.05元 [14] - 比亚迪(002594 SZ)获得3家券商关注 收盘价110.02元 [14] - 古井贡酒(000596 SZ)获得3家券商关注 收盘价170.06元 [14] - 美的集团(000333 SZ)获得3家券商关注 收盘价76.16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