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1211)

搜索文档
深市公司半年业绩亮眼:总营收超10万亿,净利近6000亿,总分红同比大增50%
新浪财经· 2025-09-03 20:00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2873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24万亿元同比增长3.64% 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增长8.88% 近八成公司盈利 超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超两成公司盈利增长超50% [1][2] - 主板1489家公司合计营收8.19万亿元 571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占比38.35% 牧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169.77% [2] - 创业板1384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03% 超六成公司收入正增长 净利润同比增长11.18% 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分别提升14.95%和9.9% [2] 龙头企业表现 - 55家千亿市值公司营收合计2.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9% 净利润3060.91亿元同比增长18.28% 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企业营收超千亿净利超百亿 [3]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 842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营收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3% 净利润1212.16亿元增长12.51% 新能源汽车产业净利润增速达34.37% [4] - 深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3529.68亿元 6家公司研发支出超50亿元 47家公司研发支出超10亿元 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投入924.62亿元同比增长22.36% 平均研发强度6.22% 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增速达39.07% [4] - 企业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增长23.59% 占营收比重29.22% [4] 重点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营收增长14.1% 净利润增长24.59% 计算机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6% 通信行业境外收入增长32.59% [5] 投资者回报 - 386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合计分红886.07亿元同比增长49.51% [5] - 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30单 计划回购金额上限682.07亿元 [5]
比亚迪(002594):中报点评:25Q2盈利承压,全球化智能化发展空间广阔
中原证券· 2025-09-03 19: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稳居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先地位 加速全球化布局 海外销售有望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动化 智能化技术突破创新带动行业加速升级 推动自主品牌及龙头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 [2][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扣非归母净利润136.00亿元 同比增长10.43% [6] - Q2单季度营业收入2009.21亿元 同比增长14.04% 归母净利润63.56亿元 同比下降29.86%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8.33亿元 同比增长124.52% 基本每股收益1.71元 同比增长9.6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3% 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 [6] - 毛利率18.01% 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净利率4.32% 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13] - 研发投入308.8亿元 同比增长53.05% 研发费用率提升至7.97% 同比上升1.45个百分点 [12] 业务板块分析 - 汽车业务收入3025.06亿元 同比增长32.49% 占总收入比例81.5% 同比提升5.66个百分点 手机部件组装业务收入687.44亿元 同比下降5.54% 占比18.5% [7] - 汽车业务毛利率20.35% 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 手机部件组装业务毛利率7.7% 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 [13] - 新能源汽车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04% 其中乘用车销量211.33万辆 同比增长31.49% 商用车销量3.27万辆 同比增长459.83% [7] - 汽车全市场市占率提升至13.7% 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 [7] 多品牌战略与产品布局 - 多品牌梯度布局覆盖家用到豪华 大众到个性化市场 包括"比亚迪" "方程豹" "腾势"及"仰望"品牌 [8] - "比亚迪"品牌推出"夏" "秦L EV" "汉L" "唐L" "海狮05EV" "海狮07DM-i"及"海豹06EV"等多款新车型 [8] - "方程豹"品牌推出"钛"系列及首款车型"钛3" 十八个月达成10万台交付 跻身交付最快破10万台的新势力品牌前三 [8] - "腾势D9"稳居2025年半年度MPV市场销量榜首 成为全球首款累计销量突破25万辆的新能源MPV "腾势N9"正式上市 [8][10] - "仰望"品牌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 成为中国首个销量破万的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 [10] 全球化进展 - 境外业务收入1353.58亿元 同比增长50.49% 占总营收比重36.46% 同比提升6.59个百分点 [11] - 境外业务毛利率19.82% 高出国内业务2.85个百分点 [11] - 产品遍布全球6大洲 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3倍 [11] - 积极推进本地化研发 制造和运营 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欧洲总部 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 [11] - 滚装船累计投放运营数量达6艘 [1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12] - 持续推进"天神之眼"升级 涵盖泊车 行车与安全三大核心板块 承诺在中国市场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12]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以旧换新政策和国家补贴持续实施 国家层面于7月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计划10月下达第四批资金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1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14] - 智能座舱和高阶辅助驾驶设备渗透率显著提升 车路云协同与5G应用促进智能网联技术突破 [14][1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 2026年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53亿元 555.25亿元 682.30亿元 [16] - 对应EPS分别为4.88元 6.09元 7.48元 对应PE分别为22.56倍 18.07倍 14.70倍 [16] - 预计2025年 2026年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394.34亿元 10951.10亿元 12319.34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89% 16.57% 12.49% [17]
比亚迪股份(01211):新能源汽车业务驱动增长,盈利韧性凸显
国证国际· 2025-09-03 19: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2.0港元 较当前股价43.26港元有20.2%预期涨幅 [5][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1亿元 同比增长2.6%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7.3亿元 同比增长14.0% 盈利增速显著快于营收 [1] - 盈利韧性凸显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实现营收与盈利双增长 [1] 业务板块分析 消费电子业务 - 收入609.5亿元 同比下降3.7% 其中零部件收入137.5亿元(yoy-9.8%) 组装收入472.0亿元(yoy-1.8%) [2] - 受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承压影响 全球智能手机上半年出货量仅增0.1% [2] - 聚焦高端产品领域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屏手机等高端机型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2] - 海外大客户业务表现亮眼 组装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通过自动化技术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 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改善 [2] - 受益于端侧AI技术普及和折叠屏手机市场拓展 中国折叠屏手机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12.6% [2]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收入124.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0.5%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5.5% 成为增长最快业务板块 [3] - 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销量693.7万辆 同比增40.3% [3] - 智能座舱产品线覆盖中控、仪表、HUD等多维度交互系统 [3]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出货量领跑国内市场 新推出的智能悬架系统已开始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3]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收入72.1亿元 同比下降4.15% [4] - AI服务器业务增长强劲 实现跨越式成长 [4] - 多款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客户认证 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 [4] - 围绕液冷系统、电源系统、AI服务器系统设计等方面建立丰富专利储备 [4]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估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7.4亿/59.5亿元 [5] - 参考同业估值按照2025/2026年的22.6x/18.0x市盈率 [5] - 总市值99,366.3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99,366.3百万港元 [7] - 总股本2,253.2百万股 流通股本2,253.2百万股 [7] 增长前景与投资逻辑 - 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格局形成 消费电子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新能源汽车业务高速增长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潜力巨大 [5] - 下半年有望受益于国内促消费政策、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以及AI算力需求持续释放 [5] - 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多元业务布局和全球化客户资源 在高端制造与智能化升级浪潮中持续领跑 [5]
比亚迪李云飞:今年海外销量预计翻倍;中汽协:7月汽车整车出口69.4万辆,环比增长12.1%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9-03 18:10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扩张 - Waymo宣布进军丹佛和西雅图 在美国市场进一步扩张[2] 汽车制造商海外业务发展 - 比亚迪海外销量预计今年翻倍 海外业务经历三次重要突破:1998年首次出海在荷兰设立分公司以消费电子代工为主 2012年将国产电动大巴推向国际市场 2021年开始筹备并于2022年全面启动乘用车领域出海[2] 新能源汽车产品发布 - Rivian推出特别版R1S车型 基于三电机版本打造 综合输出功率850 hp(634 kW) 0到96km/h加速时间低于2.9秒 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597km[2] 汽车出口数据 - 2025年7月汽车整车出口69.4万辆 环比增长12.1% 同比增长25.6% 出口金额118.4亿美元 环比增长10.1% 同比增长18.5%[4] - 2025年1-7月汽车整车出口416.6万辆 同比增长19.6% 出口金额715.0亿美元 同比增长9.7%[4]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3 17:56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350Wh/kg提升至2030年500Wh/kg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1] - 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较原计划2027年提前 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 电解质电导率>10 mS/cm 界面稳定性提升 [2] - 中国企业2024年硫化物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 但日本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 [3]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 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 [4]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 缓解99.9%纯度产品200万元/吨价格压力 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 [5] - 高安全性特性适用于航空军工等特殊领域 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推出 [5]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注液环节 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 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 [7] - 宁德时代组建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 需材料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 [7] - 2025-2030年为硫化物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关键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5% [8] 核心技术议题 - 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0⁻² S/cm量级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可提升至5×10⁻² S/cm [10] - 表面包覆Li₂O-B₂O₃玻璃相将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10]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较高温固相法降低60% 纯度达99.9%以上 宁德时代实现公斤级连续化生产 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10] - 原子层沉积技术在NCM811表面构建2nm厚Li₃PO₄缓冲层 将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 [11] - 干法成膜技术通过聚四氟乙烯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 孔隙率15-20% 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11] - 采用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结合激光焊接技术 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12] - Li₃N热响应隔膜在120℃触发放热反应 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 [13] -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轴向热导率达120W/(m·K) 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14] - 集成多参数传感的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 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 [15] 活动组织与亮点 - 活动将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由起点固态电池 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 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主办 [16] - 将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 涵盖材料体系工艺路径产业化里程碑等关键指标 [16]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16] - 发布《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 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 界面阻抗控制<10Ω·cm² 百兆瓦/吉瓦时级产线建设三大方向 [16] - 设立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包含产业化先锋奖 材料技术创新奖 设备技术创新奖等9个奖项 [17] 产业链参与企业 - 覆盖固态电池电芯 电解质 材料 设备 PACK及储能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 [18] - 参会企业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亿纬锂能等电池厂商 恩捷股份 容百科技 当升科技等材料企业 以及先导智能 赢合科技 杭可科技等设备供应商 [19] 宣传推广策略 - 通过起点锂电 起点固态电池联合主流科技媒体及社交媒体开展专题报道 短视频科普 KOL解读等形式 [21] - 针对头部车企 电池厂商 科研机构及投资机构建立分级数据库 通过EDM推送定制化邀请函 [21] - 在新能源行业大型展会设置AR技术演示展位 开展扫码预约抽奖活动 [22] - 论坛前1个月安排多场会议演讲嘉宾直播访谈 设置观众提问专家实时解答环节 [23] - 提前发布《全球硫化物电解质产业化白皮书》报告要点和核心观点 [23]
比亚迪电动环卫车:三次护航阅兵的“绿色卫士”
商业洞察· 2025-09-03 17:35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性能 - 公司纯电动环卫车T18采用定制纯电动底盘搭配刀片电池和智能电控系统 能耗最高降低15% [5] - 产品针对环卫车频繁启停特点设计电能回收功能 适配清扫和转运等多种场景 [5] - 2015年首批服役的环卫车至今仍在高效工作 北京街头运营数量已超3000台 [5]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进程 - 环卫车产品已进驻美国 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实现国际化布局 [5] - 在国内北京 深圳等城市形成规模化运营 [5] - 十年内三次承担国家级阅兵环卫重任 包括2015年九三阅兵 2019年70周年庆典和本次纪念大会 [3] 行业地位与社会价值 - 纯电动环卫车队在阅兵中展现高效 低噪 无污染特性 展示中国新能源硬实力 [3] - 公司通过技术实践支持双碳目标 体现中国智造绿色力量 [7] - 三次受阅经历获得国家层面技术和品质最高肯定 [3]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8月25日-8月31日)
乘联分会· 2025-09-03 17:05
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8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95.2万辆 同比增长3% 环比增长7% 1-8月累计零售1,469.8万辆 同比增长9% [1] - 8月全国乘用车批发240.9万辆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8% 1-8月累计批发1,793.4万辆 同比增长12% [1][7] - 8月新能源零售107.9万辆 同比增长5% 环比增长9% 零售渗透率达55.3% 1-8月累计新能源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 [1] - 8月新能源批发129.2万辆 同比增长23% 环比增长9% 批发渗透率达53.6% 1-8月累计新能源批发892.6万辆 同比增长33% [1] 2025年8月零售市场周度分析 - 第一周日均零售4.5万辆 同比下降4% 环比增长6% [3] - 第二周日均零售5.9万辆 同比增长8% 环比增长10% [3] - 第三周日均零售6.0万辆 同比增长6% 环比下降5% [4] - 第四周日均零售9.5万辆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15% [4] - 8月零售增速受2024年7月高基数影响 但下旬因开学季购车需求回暖 各地以旧换新政策重启推动市场平稳增长 [4] 2025年8月批发市场周度分析 - 第一周日均批发4.0万辆 同比增长16% 环比下降3% [9] - 第二周日均批发6.3万辆 同比增长22% 环比增长19% [9] - 第三周日均批发7.1万辆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3% [9] - 第四周日均批发15.3万辆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12% [9] - 厂商积极提升销量 出口形势较好 反内卷行动改善行业秩序 [7] 2025年1-7月汽车行业效益表现 - 1-7月汽车行业收入5.9万亿元 同比增长8% 利润2,737亿元 同比增长0.9% 利润率4.6% 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9%的平均水平 [7] - 7月单月收入8,275亿元 同比增长4.5% 利润293亿元 同比下降17% 利润率3.5% 环比下降明显 [8]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行业效益改善 但汽车行业利润改善滞后于其他消费品 [8] 中国汽车全球市场地位 - 2025年7月全球汽车销量773万辆 同比增长7% 中国占全球份额34% 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9][10] - 1-7月全球汽车销量5,420万辆 同比增长6% 中国销量1,824万辆 增长12% 增速领先美国(3%)、日本(8%)等市场 [9][10] - 比亚迪位列全球车企第6 吉利第9 奇瑞第11 中国自主品牌全球份额提升 [10] 全球新能源市场格局 - 2025年1-7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37万辆 同比增长31% 中国占全球份额67.6% [10][12] - 中国纯电动车占全球份额64.3% 插电混动占全球份额74% 表现超强 [12] - 7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48.5% 远高于美国(10%)、日本(2%) 挪威(82%)、英国(30%)、德国(26%)紧随其后 [11] - 1-7月中国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份额达15% 较2024年9.2%大幅提升 [11]
8月车市观察:竞争格局变化不居,价格战转向产品战
观察者网· 2025-09-03 17:04
新势力车企8月销量表现 - 蔚来交付31305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55.2% 环比增长49% 其中乐道品牌交付16434辆 萤火虫品牌交付4346辆 [5] - 小鹏交付37709辆 同比增长169% 环比增长3% 连续十个月超3万辆 G7和P7等新车型推动9月冲刺4万辆目标 [6] - 零跑交付57066辆 同比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连续四个月创交付新高 连续六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首位 [6] - 理想交付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跌破3万辆大关 L系列面临换代压力 纯电车型贡献有限 [6] - 鸿蒙智行总交付44579辆 问界品牌贡献近九成达40012辆 成交均价38万元 M9单月交付突破1万辆 [6] - 小米维持3万辆以上交付量 但受工厂产能限制面临交车延迟和客户流失风险 [7] 传统车企8月销量动态 - 比亚迪总销量373626辆 同比增长0.15% 环比增长8.5% 其中国内销量292813辆同比下滑14.3% 增长主要依靠海外市场 [8] - 吉利乘用车总销量250167辆 同比增长38% 环比增长5% 新能源销量147347辆同比增长95% 银河品牌销量110666辆创历史新高 [8] - 上汽集团销量363371辆 长城汽车115558辆 奇瑞集团242736辆 三家车企环比同比均实现提升 [8] 行业竞争策略转向产品价值 - 价格战逐渐退潮 车企转向以产品力为核心的良性竞争 聚焦20万以内高品质新能源产品 [9] - 小鹏MONA M03定价11.98-15.58万元 8月交付超15000辆 占总交付量近四成 [9] - 六座SUV成为细分市场焦点 吉利银河M9以5.2米车长和3米轴距切入20-25万元级家庭市场 [9][10] - 高端市场通过空间和配置提升价值感 蔚来全新ES8、理想i8、问界M8/M9等车型强化产品竞争力 [10] 出海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06万辆大增75.2% [11] - 比亚迪8月出口新能源车8.08万辆同比增146.4% 海外销量占比两成 前8个月累计出口630728辆 [12] - 上汽出口88289辆同比增长10.5% 长城出口4.52万辆同比增11.65% 奇瑞出口12.95万辆同比增32.3%创历史新高 [12] - 海外销量有效对冲国内竞争压力 奇瑞和长城近半销量来自海外市场 [12]
乘用车板块9月3日跌0.96%,比亚迪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0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16:40
市场表现 - 乘用车板块整体下跌0.96% 比亚迪领跌且跌幅达2.55% [1] - 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点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海马汽车上涨2.48% 北汽蓝谷下跌2.21% [1] 个股交易数据 - 比亚迪成交额达79.76亿元 为板块最高 赛力斯成交74.57亿元紧随其后 [1] - 海马汽车成交量140.96万手 北汽蓝谷成交量121.17万手 为成交量前列个股 [1] - 长安汽车成交额11.67亿元 长城汽车成交额6.72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4.06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4.12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9.95亿元 [1]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出12.42亿元 占比达15.57% 北汽蓝谷主力净流出1.87亿元占比18.13% [1] - 赛力斯主力净流入1.37亿元 海马汽车主力净流入9937.70万元占比14.21% [1] 相关ETF表现 - A50ETF(159601)近五日上涨1.52% 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5] - A50ETF最新份额29.0亿份 减少1.4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922.4万元 [5]
护航九三阅兵!这个品牌纯电动环卫车再挑大梁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03 16:37
公司成就与荣誉 - 公司第三次荣膺国家级阅兵盛典环卫保障重任 包括2015年九三阅兵、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及本次80周年纪念活动 [3] - 23台纯电动环卫车T18组成方阵完成路面保障任务 展现高效、低噪、零排放特性 [1] - 首批2015年阅兵用车至今仍在高效服役 超长寿命成为行业耐用性标杆 [9] 产品技术优势 - 第三代环卫车搭载专为环卫工况定制的纯电动底盘 采用刀片电池、高效电机和智能电控系统 [9] - 通过滑行回馈及制动回馈技术高效回收电能 整车能耗最高降低15% [9] - 适配多种上装需求 覆盖清扫、清洗、垃圾转运等多场景作业 [9] 市场运营规模 - 北京地区投入运营环卫车数量已超3000台 [9] - 国内重点城市实现规模化运营 包括北京、深圳、杭州、西安等 [10] - 纯电动重卡产品进入美国、墨西哥、印度、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10] 战略发展定位 - 公司秉持"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发展理念 [10] - 以清洁智能的绿色科技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10] - 展现中国新能源科技的硬实力与绿色担当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