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1211)

搜索文档
新华指数丨中国乘用车在欧盟东盟等地出口高速增长 新华出海指数随市回调
新华财经· 2025-10-17 17:52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7日电(谈瑞、周子涵)中国乘用车,特别是新能源车,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驶向全球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 年前8个月,中国乘用车累计出口364万辆,同比增幅达14.5%,单月出口量环比持续攀升,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出口 增长的核心驱动力,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较2024年大幅提升15个百分点,达41%,标志着中国乘用车出海进入"新能源"时代。 出海浪潮汹涌,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形成合力,共同构筑起中国汽车的全球竞争力。乘联会数据显示,头部企业表现尤为突出,比亚迪1-8月出口量同比 激增1.3倍,达到60.1万辆,持续领跑中国车企出口榜单;奇瑞、上汽等传统车企凭借成熟的海外布局,保持出口量稳健增长;小鹏、零跑等新势力车企则实 现"从0到1"的突破,1-8月累计出口量分别达2.5万辆和3.1万辆,成为出海新势力中的重要力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特斯拉同期出口同比下降23%,中国车 企的集体崛起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出口格局。 从全球市场布局来看,中国乘用车在欧盟、东盟、西亚、非洲等重要市场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新能源车型的增长表现尤为亮眼。海关总署分地 ...
【联合发布】一周新车快讯(2025年10月11日-10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10-17 16:4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性地汇总了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期间中国乘用车市场上市的多款新车型信息 [2][4] - 新车型覆盖从AO级到D级的多个细分市场,动力形式包括燃油、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反映了行业产品迭代和技术路线的多元化趋势 [2][4][24][32][46][56][96][104][112][120][128][136][141] - 多家主流车企集中推出新车,表明2025年第四季度初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周期密集 [2][4] 新车上市目录总览 - 一周内共有18款新车型上市,涉及一汽大众、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等11家生产厂商 [2][4] - 上市时间集中在10月10日、11日、12日、15日和16日,其中10月16日单日上市车型最多,达7款 [2][4] - 工程更改规模涵盖全新产品(NP)、小改款(MCE1)、中改款(MCE2-2)和大改款(MCE3)等多种类型,显示车企不同的产品策略 [2][4][5] 细分市场与车身结构分析 - A级轿车(NB)市场有3款新车:一汽大众速腾、比亚迪海豹05 DM-i、一汽大众奥迪A3 Limousine [2][4][9][32][80] - B级轿车(NB)市场有1款新车:一汽大众迈腾 [2][17] - C级轿车(NB)市场有1款新车:比亚迪汉 [2][56] - SUV市场覆盖A、B、C、D级:包括一汽轿车红旗国耀(D级)、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L(B级)、智己LS6(C级)等共6款车型 [2][4][41][88][104][136][141] - MPV市场集中在C级:有上汽通用别克世纪、长城汽车WEY高山7、广汽传祺向往M8等3款车型 [2][4][64][96][112] - AO级和A级两厢车(HB)市场有2款:吉利星愿(AO级)、东风纳米01(AO级) [2][4][24][128] 动力总成与技术路线 - 纯电动车型有6款:吉利星愿、吉利极氪001、东风纳米01、江铃新能源羿驰05S等,续航里程最高达810公里(极氪001) [24][46][128][141] - 插电混动车型有3款:比亚迪海豹05 DM-i、比亚迪汉、广汽传祺向往M8,纯电续航最高245公里(比亚迪汉) [32][56][112] - 增程式车型有2款:智己LS6、东风奕派eπ008,纯电续航分别为370公里和202公里 [104][120] - 传统燃油车型有7款,如一汽大众速腾、迈腾、奥迪A3系列等,发动机排量从1.4T到4.0T不等 [9][17][71][79][87][64] 价格区间分析 - 入门级市场(10万元以下):东风纳米01(5.98-9.28万元)、吉利星愿(6.88-9.88万元)主打高性价比 [24][128] - 主流市场(10-25万元):集中了最多车型,包括一汽大众速腾(14.99-15.89万元)、比亚迪海豹05 DM-i(7.98万元)等 [9][32][56] - 高端市场(25万元以上):吉利极氪001(26.98-32.98万元)、上汽通用别克世纪(52.99万元)等 [46][64] - 豪华市场(150万元以上):一汽轿车红旗国耀(156.00-166.00万元)定位顶级豪华SUV [41]
麦格理:目前偏好H股多于A股 建议留意比亚迪股份、安踏体育及海底捞等
智通财经· 2025-10-17 16:42
该行认为,即将公布的"十五五"规划重点在于加强社会福利,预期将在国内引发结构性资金流入股市, 加上可能实施的家庭存款、保险及私人养老金改革,或于未来十年为股市新增约43万亿元人民币的潜在 投资,相当于今年第三季A股总市值的41%。 该行目前偏好H股多于A股,因质素轮动及IPO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港股市场。不过,该行中期仍看 好A股表现,因国策改革将推动资金流入。行业方面,该行偏好互联网、消费服务等板块,但会避开能 源行业,以及低Beta且高息的股份。该行筛选得出高Beta且高质素,且股价较为落后的股份,包括比亚 迪(002594)股份(01211)、五粮液(000858)(000858.SZ)、安踏体育(02020)及海底捞(06862)。 麦格理发布研报称,除非贸易谈判或地缘政治关系破裂,否则在未来六个月内,新兴市场资金流入,加 上H股流动性改善将带来顺风;A股市场或能获得支持,因上游行业的反内卷政策推动8月工业利润同比 增长20%,且年底前可能推出更多零星的消费刺激措施。 ...
麦格理:目前偏好H股多于A股 建议留意比亚迪股份(01211)、安踏体育(02020)及海底捞(06862)等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6:41
市场前景与资金流向 - 新兴市场资金流入和H股流动性改善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带来顺风,除非贸易谈判或地缘政治关系破裂 [1] - A股市场或能获得支持,因上游行业反内卷政策推动8月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0%,且年底前可能推出更多零星消费刺激措施 [1] - 中期仍看好A股表现,因国策改革将推动资金流入 [1] - 目前偏好H股多于A股,因质素轮动及IPO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港股市场 [1] 政策与结构性机会 - 即将公布的“十五五”规划重点在于加强社会福利,预期将在国内引发结构性资金流入股市 [1] - 可能实施的家庭存款、保险及私人养老金改革,或于未来十年为股市新增约43万亿元人民币的潜在投资,相当于今年第三季A股总市值的41% [1] 行业偏好与选股策略 - 偏好互联网、消费服务等板块 [1] - 避开能源行业,以及低Beta且高息的股份 [1] - 筛选得出高Beta且高质素且股价较为落后的股份,包括比亚迪股份(01211)、五粮液(000858.SZ)、安踏体育(02020)及海底捞(06862) [1]
比亚迪召回115783辆汽车,涉及唐、元Pro等车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6:23
比亚迪汽车召回事件 - 公司备案召回两款车型,总计115,783辆,包括44,535辆2015款唐系列汽车[1]和71,248辆元Pro纯电动汽车[2] - 2015款唐系列召回原因为驱动电机控制器元器件设计选型问题,可能导致主动泄放功能异常,极端情况下造成电路板烧蚀和车辆纯电驱动模式失效[1] - 元Pro召回原因为动力电池密封垫生产制造问题,可能导致安装不到位和密封性下降,长时间高速涉水可能造成动力电池进水和绝缘性能下降[3] - 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免费为2015款唐系列车辆更新软件,将泄放方式变更为电机泄放[1] - 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免费为元Pro车辆使用专用密封胶补强动力电池壳体,以恢复防水功能[3] 其他行业动态 - 黄金成为全球首个价值超过30万亿美元的资产类别[5]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5]
115783辆!比亚迪召回部分唐系列、元Pro汽车
中证网· 2025-10-17 16:10
10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日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 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 划。本次召回唐系列、元Pro汽车共计115783辆。 召回元Pro超7万辆 公告还显示,比亚迪计划,自即日起,召回2021年2月6日至2022年8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元Pro纯电动 汽车,共计71248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生产制造问题,可能导致动力电池密封垫安装不到位,引起密封性下 降,若长时间高速涉水,可能造成动力电池进水,绝缘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动力电池输出功率降 低,存在安全隐患。 召回唐系列汽车超4万辆 公告显示,比亚迪计划,自即日起召回2015年3月28日至2017年7月28日期间生产的2015款唐系列汽车, 共计44535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元器件设计选型问题,可能导致驱动电机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主动 泄放功能异常。极端情况下,造成电路板烧蚀,车辆纯电驱动模式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委托 授权经销 ...
比亚迪前三季度销量326万领跑行业 天神之眼车型超170万辆
齐鲁晚报· 2025-10-17 15:31
行业整体态势 - 9月全国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00万辆,行业延续稳中向上的良好态势 [1] - 金秋九月车市“金九”成色十足 [1] 公司销量表现 - 公司9月销售新能源车39.6万辆,同比增长18.6% [4] - 公司1-9月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完成全年460万辆目标的71% [4] - 比亚迪汽车(王朝丨海洋)品牌9月销量达35.6万辆,1-9月累计销量298.5万辆,在全市场单一品牌销量排名中稳居冠军 [5] - 公司月度与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均位居中国车企集团第一 [1] 智能化进展 -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搭载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70万辆,其中9月新增29.5万辆 [8] - 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占比提升至91.3% [8] - 依托庞大的车型保有量,公司每天生成的辅助驾驶数据里程已突破1.1亿公里 [9][13] - 在太平洋汽车发布的9月智能驾驶辅助车型品牌销量榜中,公司荣登榜首,销量是第二名的4倍还多 [13] 全球化发展 - 9月公司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70,851辆,同比增长107% [14] - 1-9月累计出口超7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22% [14] - 公司在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市占率持续走高 [16] - 10月9日,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乘用车工厂下线 [16] 技术布局 - 公司以超级e平台、“天神之眼”等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协同突破,不断刷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上限 [17]
比亚迪是欧洲人的理想
远川研究所· 2025-10-17 15:06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表现 - 9月在英国销量达11,271辆,同比增速高达880%,成为英国市场现象级话题 [6] - 上半年在欧洲市场销量达7.5万辆,已超过去年全年的5万辆 [6] - 8月在欧洲销量为11,455辆,同比大增215.7%,前八个月累计销量95,940辆,同比暴涨近300% [14][15] 核心车型SEAL U的贡献 - 插混车型SEAL U(国内宋PLUS)是主要推动力,上半年欧洲销量达32,802辆 [8][10] - 9月在英国畅销车型中排名第二,销量为5,373辆,是唯一上榜的插混车型 [11] - 8月在欧洲前20款畅销车型中排名第八,销量为4,918辆,前八个月累计销量45,265辆 [13]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8月欧洲汽车总销量79万辆,同比微增4.7%,整体市场近乎停滞 [14] - 前八个月欧洲新车总销量869万辆,同比增幅不到1% [15] - 插混车型增速领跑市场,8月同比增速达56.3%,远超大盘 [20] 欧洲充电基础设施瓶颈 - 欧洲公共充电桩数量突破105万台,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 [23] - 2017至2023年,欧盟纯电车销量增长18倍,充电桩只增长6倍,建设滞后 [23] - 充电设施存在结构不均衡问题,荷兰、德国、法国三国充电桩数量占欧盟总量的51%,意大利每千辆电动车仅对应3台充电桩 [26] 插混车型在欧洲兴起的原因 - 充电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均,直流快充桩占比低(荷兰<4%,德国<24%),而中国大城市直流桩占比达66.9% [26] - 插混车可油可电,有效缓解续航焦虑,适应欧洲当前基建水平 [28] - 欧洲车企插混车型多基于燃油车魔改,智能化水平有限,为中国品牌留下差异化竞争空间 [28][30]
主力资金监控:中际旭创净买入超14亿
新浪财经· 2025-10-17 14:38
主力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贵金属行业、纺服行业及机场板块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子行业、电新行业及半导体板块 [1] - 电子板块净流出资金超过203亿元 [1] 个股资金动态 - 中际旭创获主力资金净买入14.35亿元,位居首位 [1] - N道生、东信和平、万润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居前 [1] - 阳光电源遭主力资金净卖出超过14亿元,位居首位 [1] - 比亚迪、立讯精密、英维克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居前 [1]
Apple retains No.1 spot, followed by Microsoft, Amazon, and Google, Samsung ranks 5th in global brand value,
BusinessLine· 2025-10-17 14:32
品牌排名与价值 - 三星电子连续第六年在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榜单中排名第五,品牌价值达905亿美元[1][2] - 自2020年起,三星是唯一进入全球前五名的亚洲公司[2] - 现代汽车排名第30位,品牌价值为246亿美元,在韩国公司中位列第二[4] - 起亚排名第89位,进入全球前100名[5] 品牌价值驱动因素 - 三星的强劲表现得益于其所有业务部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由AI驱动的家庭体验生态系统、对AI相关半导体的密集投资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战略[3] - 现代汽车通过扩大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阵容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借助针对特定地区的营销策略加强全球影响力[5] - 现代汽车自2005年进入全球百强品牌,其品牌价值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16年上升[4] 全球品牌格局 - 全球排名前四的品牌依次为苹果、微软、亚马逊和谷歌[5] - 在亚洲公司中,丰田排名第六,索尼第34位,优衣库第47位,任天堂第53位[5] - 中国公司小米、比亚迪和华为分别排名第81、第90和第96位[5] - 领先的AI半导体公司英伟达排名从去年的第36位大幅跃升至今年的第15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