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山软件(03888)
icon
搜索文档
金山软件(0388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16:36
月活跃设备及付费用户表现 - 二零二五年六月全球WPS Office月活跃设备数达6.51亿台,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1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WPS累计付费用户数达4179万,同比增长10%[11] 季度收益表现 - 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办公软件及服务收益为1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2] - 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网络游戏及其他收益为9.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12] - 第二季度总收益人民币2307.4百万元同比下降7%[15][19] - 办公软件及服务业务收益人民币1355.7百万元同比增长14%占总收益59%[15][19] - 网络游戏及其他业务收益人民币951.8百万元同比下降26%占总收益41%[15][19]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除股份酬金成本前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人民币569.6百万元,同比增长29.2%[30] 上半年收益表现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14]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办公软件及服务收益为2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网络游戏及其他收益为19.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4]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4,645.4百万元,同比增长1%[32] - 办公软件及服务业务收益为人民币2,657.1百万元,同比增长10%,占总收益57%[32] - 网络游戏及其他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988.3百万元,同比下降10%,占总收益43%[32]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4,645,407千元,同比增长0.8%[120] - 辦公軟件及服務分部收入265.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140][142] - 娛樂軟件及其他分部收入198.8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5%[140][142] - 公司客户合约收益为4,638,44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5] - 办公软件及服务收益为2,656,48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146][147] - 娱乐软件及其他收益为1,981,95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146][147] 上半年利润表现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4]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6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4]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人民币816.3百万元,同比增长20.4%[42]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16,314千元,同比增长20.4%[120]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60元,同比增长17.6%[12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0.4%至8.16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779亿元人民币)[15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67.79亿元[127] 季度利润表现 - 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3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1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人民币532.4百万元同比增35%[29] 毛利率变化 - 毛利率为80%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2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1%,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3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3,772,214千元,同比下降0.3%[120] 成本费用变化 - 研发成本人民币853.8百万元同比增长15%[2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人民币424.0百万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25%[22]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681.6百万元,同比增长16%[3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764.5百万元,同比增长19%[3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1,681,606千元,同比增长15.6%[120]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764,499千元,同比增长19.3%[120] - 雇员福利开支为2,160,53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150] - 股份酬金成本为人民币12.48亿元[128] - 股份酬金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25亿元,其中母公司承担人民币0.70亿元[126]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4,135千元,同比下降23.3%[195] - 股份酬金成本为人民币19,335千元,同比下降27.8%[195] 其他收益及亏损 - 扣除股份酬金成本前的营运溢利人民币453.7百万元同比下降48%[25] - 其他收益净额人民币442.9百万元主要来自金山云股权稀释收益[26]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420,561千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16,579千元[120] - 其他收益净额为420,561千元人民币,主要受视同出售联营公司收益362,686千元人民币推动[149] - 汇兑差额净收益为37,261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损失7,842千元人民币[149]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为人民币32.28亿元[128]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产生亏损人民币0.13亿元,税后影响为人民币0.13亿元[126] - 公司外汇换算差额产生亏损人民币0.69亿元[126]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36.07亿元[128] - 公司除稅前溢利136.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140][142]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國大陸地區收入437.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9%[143]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为4,368,7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46][147] 业务分部业绩 - 辦公軟件分部業績65.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140][142] - 娛樂軟件分部業績32.6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6.7%[140][14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6.49亿元[128] -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91.75亿元[130] - 已付所得税为人民币28.48亿元[128] - 公司融資活動現金流量淨流出16.77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8.69億元人民幣增加93%[131] - 公司贖回可轉換債券支出8.12億元人民幣[131] - 公司派付股息總額19.0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17.03億元人民幣增長11.8%[131] - 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45.9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24.31億元人民幣增長88.9%[131] 资产及负债状况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人民币22,594.0百万元,占总资产60%[44] - 资产负债率为17%,较2024年末下降9个百分点[44]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的2956.7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的3242.96亿元人民币,增长286.17亿元或9.7%[123] - 现金及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的2381.50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的2259.40亿元人民币,减少122.10亿元或5.1%[123]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的871.66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的503.56亿元人民币,减少368.10亿元或42.2%[123]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从2024年12月的298.59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的0元,完全清偿[123] - 于联营公司之投资从2024年12月的348.4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的399.97亿元人民币,增长51.56亿元或14.8%[12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的221.5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的229.34亿元人民币,增长7.79亿元或3.5%[123] - 合约负债(流动+非流动)从2024年12月的375.28亿元人民币微降至2025年6月的377.28亿元人民币,减少2.00亿元或0.5%[123][124] - 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的2841.2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的3118.90亿元人民币,增长277.66亿元或9.8%[12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的2245.6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的2512.40亿元人民币,增长266.77亿元或11.9%[124] - 股份溢价账从2024年12月的143.99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的383.27亿元人民币,增长239.28亿元或166.2%[12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51.24亿元,较期初人民币224.56亿元增长11.9%[126] - 公司合并储备从2024年末人民币206.80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15.25亿元[126]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人民币284.12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311.89亿元,增长9.8%[126]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下降5.1%至225.940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38.150亿元人民币)[158] - 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减少10.5%至180.013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01.114亿元人民币)[158] - 应收账款总额增长4.9%至7.325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6.981亿元人民币)[157] - 1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占比27.3%达1.99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8.5%合1.993亿元人民币)[157] - 应付贸易账款增长24.3%至5.94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784亿元人民币)[160] - 0-30天账龄应付账款增长35.9%至2.245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652亿元人民币)[160] 投资及联营公司信息 - 金山云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90.388亿元,占公司总资产24%[50] - 金山云投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3.61亿元,占公司总资产6%[50] - 金山云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人民币8.023亿元[50] - 公司持有金山云1,492,621,584股股份,占其投票权35.59%[50] - 除金山云外无其他单项投资账面值占公司总资产5%或以上[51] - 公司无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2] - 公司无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53] - 公司持有猎豹移动43.96%所有权权益及24.76%投票权[59] - 于联营公司投资金额为人民币53.89亿元[130] - 2025年6月公司出售武汉金山微金融100%股权,总现金对价为504,275,000元人民币[187] - 出售的资产净额包括现金及银行结余504,824千元人民币,总对价504,466千元人民币[188] 可换股债券相关 - 2020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3,100,000,000港元,扣除费用后净筹资额约3,033.94百万港元[108] - 2020年可换股债券初始换股价35.7637港元较签署日收市价28.05港元溢价27.5%[10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筹资净额中1,459.38百万港元未动用,预计于2027年前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112] - 2025年4月期间,公司发行65,401,193股股份以转换本金约2,274百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111] - 2025年4月29日公司赎回剩余未偿还可换股债券本金约826百万港元[111] - 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0.625%,每半年支付利息[10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筹资中633.95百万港元已用于一般公司用途[112] - 2020年可换股债券已于到期时全数赎回未偿还部分[113] - 公司2020年发行的可换股债券本金额为31亿港元(约28.28亿元人民币),年利率0.625%[182] - 2025年4月期间公司因债券转换发行65,401,193股股份,转换本金总额约22.74亿港元[183] - 2025年4月29日公司赎回剩余未偿还可换股债券本金约8.26亿港元[184]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在2025年1月1日为2,985,899千元人民币,通过转换减少2,236,285千元,赎回减少811,593千元[185] 股份及购股权计划 - 2024年股份计划授权发行新股上限为133,916,711股,占2024年5月23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61] - 服务提供者参与者的股份发行分项限额为13,391,67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下尚未行使股份数量为1,211,805股[62] - 2025年上半年股份奖励归属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42.7港元[62] - 执行董事邹涛持有2011年购股权计划下2,529,8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20.25港元[65] - 2021年购股权计划剩余可授出购股权数量为131,520,371份[66] - 执行董事邹涛持有2021年购股权计划下5,50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31.69港元[68] - 报告期内所有购股权计划行使后可能发行股份数占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比例均为零[61][64][66] - 股份奖励计划终止日期延长至2027年3月30日[71] - 股份奖励计划下授出奖励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72] - 2025年上半年可供日后授出的股份奖励数目为0[72] - 任何承授人12个月内获授奖励股份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74] - 2025年1月1日尚未行使奖励股份总数为3,316,846股[75] - 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奖励股份总数为2,944,901股[75] - 2025年上半年已归属奖励股份371,945股[75] - 执行董事邹涛持有1,320,000股尚未行使奖励股份[75] - 奖励股份归属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42.3港元[76] - 金山办公股份奖励计划归属期介乎1至5年[77] - 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授权发行3,46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0.75%[78] - 2021-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日后授出奖励数目均为零[78] - 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日后授出669,000股股份[78] - 限制性股票授出价格调整后分别为42.95元、43.55元、148.39元和145.86元[79] - 2021年计划32,300股限制性股票已全部行使[81][83] - 2022年计划行使310,193股限制性股票,失效12,614股[84] - 2022年计划剩余64,940股尚未行使[84] - 2023年计划行使311,157股限制性股票,失效10,275股[87] - 2023年计划剩余381,884股尚未行使[87] - 行使限制性股票前加权平均收市价最高达373.72元[82]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已行使限制性股票258,390股,占期初未行使总数990,500股的26.1%[89][90]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项下限制性股票失效8,500股,期末未行使数量为723,610股[89] - 2025年6月4日新授出限制性股票2,791,000股,授予日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80,093,000元[92][93][94] - 新授出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基于授予日前收市价人民币279.23元计算[93] - 新授出限制性股票的归属取决于公司层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和WPS 365业务收入增长率等业绩目标[94] - 2011年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2,529,800股,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20.25港元[163] - 2021年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5,500,000股,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31.69港元[163] - 2021年购股权计划下可行使购股权数目从1,100,000股增至2,200,000股[163] - 股份奖励计划下尚未行使奖励股份数目从3,910,846股减少至2,944,901股[165] - 2024年股份计划下尚未行使奖励股份数目为1,211,805股[166] - 金山办公股份奖励计划下受限制股份单位全部行使完毕,从32,300股降至0股[168] - 金山办公股份奖励计划最高可发行股份数目为87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19%[167] - 2022年金山办公股份奖励计划最高可发行1,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22%[168] - 2022年计划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从年初387,747股降至期末64,940股,降幅83.3%,加权平均行使
大摩:对内地软件行业持谨慎态度 首选北森控股
智通财经· 2025-09-17 15:10
行业基本面 - 对内地软件行业基本面保持谨慎态度 预期内地GDP增长将放缓且通缩压力依然存在[1] - 企业对IT投资信心仍较低 预计需待通缩结束后1至2年才会恢复[1] - 需求出现实质转折前 供应端推动的新技术趋势仅促使现有预算重新分配[1] 资金与市场表现 - 板块在低利率环境下将跟随整体市场流动性 且具有更高弹性(Beta)[1] - 主动型基金对软件行业的配置比重极低[1] - 主题投资如AI应用 科技本土化和稳定币可能对股价产生显著影响 但尚未发现能扭转行业基本面的主题[1] 个股评级与目标价 - 强烈建议H股多于A股[1] - 行业首选北森控股(09669)目标价10.3港元 评级增持 预期收入将加速增长[1] - 金蝶国际(00268)目标价14.2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1] - 中国软件国际(00354)目标价6.6港元(原5.4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1] - 金山软件(03888)目标价38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1]
以史为鉴,美联储降息周期港股科技表现突出!聚焦AI龙头,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连涨7日
新浪基金· 2025-09-15 20:1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指和恒科指分别收涨0.22%和0.91% 呈现低开高走再转跌回升的震荡走势 [1] - 大型科技龙头多数上行 阿里巴巴-W涨超2% 哔哩哔哩-W涨近5% 小米集团-W和快手-W涨逾1% 腾讯控股平盘报收 [1] - 个股表现突出 狮腾控股涨25.34% 哔哩哔哩-W涨4.93% 阿里巴巴-W涨2.32% 心动公司涨1.92% [2] 港股互联网ETF表现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收涨0.32% 为连续第7日上涨 成交额5.99亿元 [2] - 基金规模突破110亿元创历史新高 年内日均成交额近6亿元 支持T+0交易且不受QDII额度限制 [13] - 标的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年内涨41.94% 最大涨幅60.89% 显著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27.29%和48.64% [12][13] 资金流向 - 港股互联网ETF近5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7.9亿元 近20日累计净流入超28亿元 [4] - 基金重仓港股科技龙头 前四大权重股小米集团-W(15.65%)、腾讯控股(14.35%)、阿里巴巴-W(13.87%)和美团-W(10.87%)合计占比54.74% [11] 流动性环境改善 - 美联储即将公布利率决议 市场预期"大幅降息" 鲍威尔鸽派表态缓解港币流动性压力 [6] -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阶段恒生科技绝对收益表现突出 [6]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利好港股资产 科技及创新药板块直接受益 [8] AI业务进展 - 阿里巴巴旗下钉钉开售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 布局AI生态获取数据及用户新渠道 [8] - 阿里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通义千问发布Qwen3-Next架构实现模型计算效率突破 [8] - 芯片供给和模型迭代成为云计算加速核心基础 驱动互联网板块估值重估 [9] 估值水平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PE为25.07倍 处于近10年26.43%分位点历史低位 [9] - 估值显著优于美股和A股科技板块 低于恒生科技指数31.09%的历史分位水平 [9]
涨超2.7%,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达2.79%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28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于2025年9月5日14:10上涨1.45% [1] - 成分股中国电影(600977)上涨10.04% 巨人网络(002558)上涨8.14% 万润科技(002654)上涨7.55% 芒果超媒和姚记科技等个股跟涨 [1] - 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上涨2.71% 报1.06元 近1月累计上涨5.62% [1] 产品特征 - 线上消费ETF基金定位为AI应用ETF 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 [1] - 指数选取50只主营业务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及远程医疗等领域的沪港深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为22.7倍 处于近5年15.63%分位 估值低于近5年84.38%以上的时间 [1] 权重结构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84% [2] - 腾讯控股(00700)权重9.65%涨2.11% 阿里巴巴-W(09988)权重9.25%涨1.00% 美团-W(03690)权重8.37%涨1.87% [4] - 快手-W(01024)权重6.05%涨2.43% 京东健康(06618)权重3.98%跌1.48% 科大讯飞(002230)权重3.88%涨0.87% [4] - 哔哩哔哩-W(09626)权重3.52%跌0.80% 金山软件(03888)权重2.78%涨1.38% 恺英网络(002517)权重2.61%涨3.52% 巨人网络(002558)权重2.53%涨8.14% [4]
抗日战争电子游戏的演变:从“玩家的胜利”到“人民的胜利”
新浪财经· 2025-09-03 19:44
电子游戏与抗战主题结合的历史演变 - 电子游戏作为文化媒介在历史记忆建构和民族情感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起抗战题材游戏成为本土游戏创作的重要驱动力 [3][5] - 早期作品如《地道战》(1996)和《抗日:地雷战》(1998)采用"影游融合"方式 结合经典抗战影视叙事为玩家提供沉浸体验 [8][9] - 行业早期受"光荣四君子"事件(1996)影响 激发民族游戏开发意识 金山公司邀请事件相关人员开发《地雷战》以体现民族气节 [9] 商业化转型与游戏类型发展 - 2000年前后出现以《抗日——血战上海滩》(2003)为代表的商业化作品 采用光枪射击模式强调"简单快感" 通过击杀虚拟日军获得情绪宣泄 [11][14] - 网络游戏时代出现《抗战Online》(2007)和《亮剑Online》(2009) 采用MMO模式但将抗战主题背景化 加入大量付费道具系统 如"VIP印记"和"易筋经残卷" [16] - 手机游戏《亮剑》(2023)因"不充值就打不了鬼子"的付费设计引发争议 反映游戏资本利用爱国情怀进行商业化开发的倾向 [17] 创新叙事与独立游戏突破 - 《潜伏之赤途》(2013年前后)基于橙光平台开发 采用文字冒险模式和多结局设计 通过"玩家的失败"机制促使玩家理解历史复杂性 [18][19] - 独立游戏《易红2》通过非对称战役设计还原历史战场 中国军队以轻步兵对抗日军坦克飞机 阵亡机制要求玩家以新士兵身份重新部署 [20][21] - 这两款作品突破传统"玩家胜利"模式 从仇恨情绪渲染转向宏观历史审视 使抗战游戏具备全球反法西斯战争叙事的潜力 [23] 行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中国游戏产业早期面临盗版、缺乏人才培养和行业管理混乱等问题 1995年评论指出国家对游戏产业支持不足 [6] - 1996-1997年涌现多款历史题材游戏 包括《官渡》《赤壁》和《血狮:保卫中国》 后者因质量粗糙成为著名"虚假宣传"案例 [7] - 当前国内历史游戏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受政策快速变化、史料整理不足和过度依赖外文文献翻译等因素制约 [24]
金山软件(0388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7:2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20万美元,股份数目为24亿股,面值0.0005美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为14.0042579亿股,库存股份为0,总数14.0042579亿股[2] 股份期权 - 行权价20.25港元的股份期权计划,上、本月底结存252.98万股,本月新股发行0 [3] - 行权价31.69港元的股份期权计划,上、本月底结存550万股,本月可能发行或转让330万股,月底总数1.31520371亿股[3] 股份奖励 - 2022年3月25日授予股份,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9360股[4] - 2023年3月27日授予股份,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32520股,最终获授63700股[4][5] 股份购回 - 2025年5月29日购回股份(未注销)245.86万股[6] 资金情况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总额增减为0 [6]
人工智能+时代,聚焦核心AI应用
2025-08-27 23:19
行业与公司 * AI应用板块自8月以来表现不佳 但长期逻辑未变 应用端仍是价值实现的关键 明年或后年将是应用收入增长的重要时期[1][4][5] * 政策提出到2027年智能终端和智能体渗透率达70% 到2030年达90% 结合开源路线 推动AI产业发展[3] * AI基础设施行业伴随降本增效和应用起量发展 需求包括资源纳管 企业私域助理管理 模型部署与监控 与应用软件对接等[28] 核心观点与论据 **金山办公** * WPS AI 3.0核心理念是AI成为用户交互核心 灵犀助手是重要产品 用户可通过对话直接要求写报告 制作PPT或表格[9] * WPS AI月活跃用户数从年初2000万增长至3000万 环比增长50% 预计下半年有望达6000万至7000万[10] * 日均消耗tokens达万亿级别 在国内生态中处于较高水平[11] * 通过AI吸引的会员收入去年约4亿元人民币 今年预计接近7亿元人民币 AI成为C端核心付费点之一[12] * 上半年民企市场取得进展 头部高科技和半导体企业转向WPS 民企用户每人每年支付100元以上[13] * 海外C端收入超一亿元 拥有100多万付费用户 计划统一推出全球国际版产品[14] * 预计今年收入约58亿人民币 明年可能达70亿人民币左右[16] **深信服** * 推出AI算力平台AICP 整合到超融合产品线销售 涵盖异构算力纳管 存算资源管理 算力集群管理 私域数据管理 模型仓库 模型微调及部署等功能[17] * 在异构算力纳管方面具有优势 能整合H卡 A卡 申腾 木兮等不同品牌芯片 并支持多租户资源隔离[18] * 技术优势体现在资源隔离 计算虚拟化和异构算力整合管理等领域[19] * 95%以上收入来自渠道销售 拥有3万家超融合存量客户[20] * 2025年是业绩反转年 上半年云计算收入占比达46% 预计全年收入增长10%达81亿元 利润翻倍增长[21][27] * 受益于国产化替代 VMware退出后中高端客户转向深信服[23] * 安全需求作为刚需 与云计算共同驱动业绩反转[24] * 合同负债数据一季度 二季度均保持高增长[27] **中科创达**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7%达33亿元 物联网驱动收入大幅提速超100%[29] * 海外市场增长率达81.4% 海外业务与国内业务体量接近 驱动力来自欧美汽车座舱业务复制中国体系及物联网全球性生意[30] * 物联网收入达12.7亿元 同比增长136% 增长源于外延并购如增资控股t two Mobile及AI眼镜 AI PC 可穿戴设备等产品拉动[31] * 智能软件即手机业务同比增长10% AI手机兴起推动市场转向正增长[32] * 汽车板块收入为12亿元 同比增长8% 智驾维度尚未明确贡献增量[33] * 上半年净利润为1.58亿元 同比增长51.8% 全年利润预期至少在五到六亿元之间[34] * 定位端侧加AIOS 布局整机供应链及价值链延伸 如基于高通处理器推出Turbo x AI眼镜[35] **科大讯飞** * 上半年实现17%收入增速 半年度收入超100亿元 学习机业务翻倍增长 企业级部署业务达4.39亿元 同比增长350%[37] * 下半年利润有望释放[37] **商汤科技** * 预计2025年实现25%的AIGC收入增速 通过大模型带动算力变现 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 改善现金流和账期[38] * 对GPU云计算需求乐观 下游需求包括具身智能 金融领域及智能硬件等应用场景[38] **创新旗帜** * 专注于AI+制造业 上半年实现22%收入增速 全年收入预计约15亿元 制造业占比80% 上半年增长27%[39] * 毛利率从2020年29%增长到今年上半年35% 账期缩短至122天 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预计全年盈亏平衡[39] * 布局机器人及金融智能化区块链解决方案[39] **出门问问** * 推出Take Note产品 销量3万台 全年目标10万台 明年目标20万台 核心竞争力在于硬件销售后的SaaS变现 海外市场空间更大[40] * 计划推出Tiptop Watch和Tiptop House 发布Coding Agent 与Cursor区别在于云端协同功能[40] 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风格更倾向于机构抱团 需选择高辨识度标的 推荐晶盛机电 申庆福和中国创达[6] * 金山研发团队数千人大部分投入AI领域 7月底推出WPS AI 3.0产品 从工具软件向全面集成AI功能转变[7][8] * 金山新一代知识库功能进入内测阶段 可一键升级金山云文档为金山云知识库 使用私域数据[9] * 金山AI PPT能生成整篇PPT或单独修改单页 内容丰富度和美观度提升[9] * 金山二季度收入增速提升至14% C端业务见底回升 合同负债增加1.8亿元人民币[12] * 深信服在超融合方向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维持约20%份额[27] * 中科创达与地平线和高通成立合资公司[33] * 中科创达在工业领域机器人方面布局 与面壁智能 豆包等厂商合作[36] * 出门问问积极参与视频生成行业研究[40]
金山软件(03888.HK):办公增长修复 游戏深度优化蓄力
格隆汇· 2025-08-27 03: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收入23.07亿元 同比下降7% 基本符合预期 [1] - 经营利润3.83亿元 略低于预期 主要因费用投入高于预期 [1] - 经营利润率16.6% 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9.1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率23.1% 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0.9个百分点 受益于金山云配售及股份认购带来的一次性视同处置收益 [2] 业务板块表现 - 办公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环比增长4% 主要得益于WPS个人及WPS 365业务扩张 [1] - WPS Office全球月活设备数达6.5亿 同比增长9% 环比增长1% [1] - 游戏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 环比下降8% 同比下滑因《尘白禁区》及《剑网3》去年同期基数较高 环比下滑因这两款游戏流水表现回落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发布WPS AI 3.0 推出原生Office办公智能体"WPS灵犀" 标志AI能力由工具型应用向协同智能体转变 [1] - 新游戏《解限机》于7月上线 仍处于发展初期 [1] - 《鹅鸭杀》6月获得版号 预约量突破500万 预计下半年上线 [1] - 《猫咪和汤》续作《猫咪和汤:魔法与美食》5月获得版号 [1] 战略方向与投入 - 管理层表示将继续加大AI与协作领域研发投入 推动产品与服务在办公场景落地 [1] - 游戏业务坚持精品战略 深耕IP生态建设 推进全球化布局与长线运营 [1] - 研发投入加大及推广营销费用增加导致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 [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下调2025年收入预测6.7%至103.3亿元 下调2026年收入预测6.5%至115.6亿元 [2]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1.0%至14.1亿元 下调2026年预测10.0%至17.1亿元 [2]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下调10%至45港元 对应41倍2025年市盈率 [2] - 公司目前交易于32倍2025年市盈率 对应29%上行空间 [2]
当西山居把 DAU 游戏当成 MMORPG 来复盘
新浪财经· 2025-08-26 14:03
核心观点 - 金山软件旗下游戏《解限机》表现未达预期 公司管理层反思三大核心失误 包括付费设计失衡、灰产失控及多平台发行策略问题 暴露公司试图将MMORPG运营模式套用于竞技类游戏的战略错配 [1][4][5][6][7] 财务表现 - 金山软件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网络游戏业务收入19.88亿元 同比下降10% 第二季度收入9.52亿元 同比下降26% 环比下降8% 成为唯一拖累业务板块 [2] - 《解限机》首月流水约1亿元 Steam峰值同时在线用户从首日13万迅速跌至7千 全平台热度明显回落 [4] 产品设计问题 - 新手引导存在缺陷 40分钟序章仅交代世界观而未讲解机甲技能搭配与模式玩法差异 主界面标签晦涩难懂 [8] - 核心玩法全围绕PVP战斗展开 PVE剧情在序章后戛然而止 对偏好机甲剧情的玩家吸引力不足 [8] - 奖励机制设计不合理 娱乐模式初期无奖励 后续更新添加的"任务功勋"无法兑换核心涂装材料 劝退轻度用户 [10] - 美术风格存在割裂感 捏脸系统保留传统角色定制模式而非机甲涂装设计 与科幻世界观不匹配 [10] - 游戏节奏慢、变数少、翻盘难 陷入"不像FPS、不像MOBA、也不像格斗"的定位模糊状态 [10] 运营策略失误 - 付费设计调整失误:测试期玩家抱怨"既氪又肝"后 团队过度下调付费深度 导致上线后付费点过少 用户失去长期养成目标 [1][5][7] - 灰产失控:采用"本体免费+内购"模式并同步登陆四大平台 免费门槛与多端分流为外挂脚本提供土壤 对游戏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5] - 多平台发行策略导致玩家分散 匹配体验恶化 放大外挂负面效应 [6] - 强行移植MMO养成系统:通过"搜打撤"等跨模式养成复制传统MMO全天候活动体系 强制玩家参与节日活动等非核心玩法 与机甲对战类游戏应聚焦操作熟练度的核心体验相悖 [10] 行业对比分析 - 与同类产品《装甲核心6》相比 缺乏"投入-反馈"核心循环 未能提供解锁新改装方案的正向激励 [8] - MMO运营公式在竞技游戏中失效:MMORPG依赖重数值、重社交、重炫耀模式 通过少量重氪玩家支撑服务器 而DAU竞技游戏需要海量玩家每日上线才能获得正向现金流 [7] - 机甲+竞技赛道用户池天然有限 若无法短期解决付费模型失衡与玩法更新问题 翻盘难度将远超公司此前作品《剑网3》《尘白禁区》 [11]
核心新游戏《解限机》运营未达预期 金山软件二季度总收入同比降2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1:08
核心观点 - 金山软件2025年上半年游戏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 二季度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8% 主要受新游戏《解限机》表现不及预期及2024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1] - 公司通过经典IP《剑网3》稳定基本盘 同时加速新游戏类型探索与全球化布局 寻求长期增长突破口 [2][11] - 管理层采取"稳基本盘、谋长线"战略 聚焦精品游戏与IP生态建设 通过现有产品优化和新品储备应对短期挑战 [8][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网络游戏及其他业务总收入9.52亿元 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8% [1]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总收入19.88亿元 较2024年同期下降10% [1] - 收入下降主要因《尘白禁区》和《剑网3》2024年二季度基数较高 且《尘白禁区》《剑网3》收益下降 [3] 产品表现分析 - 《剑网3》持续展现长线生命力 通过内容联动与技术升级巩固用户基本盘 如4月与《仙剑奇侠传一》联动 5月展示画质升级 [3] - 《剑网3无界》自2024年6月推出后表现稳健 公测首周唤回312万名端游老玩家 吸引105万名新玩家 [4] - 《剑侠情缘·零》5月底公测后表现不及预期 国内iOS免费榜最高第五 畅销榜最高仅97名 [5] - 《尘白禁区》通过两周年庆活动优化操作体验 新增快捷编队等功能 虽未带来收入暴增但稳定用户基础 [6][7] - 《解限机》上线当天登顶Steam双榜首 同时在线人数峰值突破30万 但公测月余表现未达预期 [8] 战略调整与未来规划 - 公司聚焦精品游戏与IP生态建设 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2] - 针对《解限机》采取长线运营策略 根据玩家反馈持续优化 不追求短期数据 [9][10] - 已拿下《鹅鸭杀》和《猫咪和汤:魔法与美食》国内发行权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线 预约量突破500万 [11] - 通过IP合作与新品储备丰富产品矩阵 覆盖社交竞技与休闲治愈赛道 与传统题材形成互补 [11] 管理层观点 - 首席执行官邹涛承认《解限机》未达预期 因早期测试阶段调整付费内容后失去吸引力 且对国内游戏生态预估不足 [8] - 公司对《剑网3》全年保持高位运行有信心 将加大运营投入 [9] - 西山居历史上有多款产品通过后续打磨实现逆袭 《解限机》将走长线运营路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