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03900)
搜索文档
百强房企销售情况电话会议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房地产行业 百强房企[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低位 同比降幅超30%[1] * 百强房企8月销售额环比降1.9% 同比降17.6% 1至8月累计下跌13.1%[2] * 企业间分化明显 仅三分之一房企实现环比增长[1][2] * 前十房企中 中海 绿城 招商 华发等企业增幅显著 达20%-30%以上[1][2] * 一线城市供应量显著减少 北京新增供应量仅13万平方米 环比下降30%以上 同比下降近70%[3] * 上海新增供应量31万平方米 环比下降16% 同比下降21%[3][4] * 深圳供应量大幅下滑 环比下降60% 同比下降40%[4] * 二三线城市整体供应和成交均呈现下滑趋势[5] * 30个重点城市8月整体成交量环比下降12% 同比下降17%[1][5] * 房企推盘积极性处于冰点状态[1][5] * 北京取消五环外限购后 成交量基本持平 来访量环比增16%但认购未见明显变化[9] * 上海新政对外环外新盘刺激效应不明显 外环内新盘及二手房市场略有好转[10] * 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趋势加速 价格指数创新低[10] * 深圳成交量显著下降 环比跌32% 同比降50%[11] * 广州新房市场相对稳定 新规产品占全市新增供应62% 认购占比近90%[12] * 30个重点城市去化率本月回升 与6月基本相当[1][13] * 高端核心改善盘或新规产品表现较好 上海去化率上升17个百分点至57% 深圳从4%增至30%[13] * 成都 长沙和重庆等城市四代宅项目去化率接近100% 分别达95% 84%和82%[13] * 8月二手房市场继续走低 成交量环比下降9% 同比下降2%[14] * 北京和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约3% 广州和深圳分别环比下降7%和5%[14] * 二线城市平均环比下降11% 南宁环比增幅最大为40%[14] * 8月土地市场面积环比下降5% 金额环比下降29% 面积同比下降14% 金额同比下降16%[15] * 非核心地块出让难度加大 高溢价地块减少[3][15] * 核心城市高端改善豪宅热度短期内可以延续[16] * 预计9月新增供应环比增幅30%-50%[3][18] * 市场整体未见拐点性回升势头[3][18] * 房企去库存需随行就市大幅降价 或与政府协商退地调规开发新规产品[3][18] * 狭义库存同比下降10% 与2014年底2015年高点相比下降约20%[23] * 北京狭义库存约1200万方同比下降8% 上海约700万方同比增长7% 广州约1400万方 深圳约600万方[23][24] * 30个重点城市平均去化周期可能回到历史高点附近约24个月[24] * 广义库存消化周期低于36个月的是市场表现好的城市[24] * 长沙新房库存约500万平方米消化周期18个月 武汉新房库存约1500万平方米消化周期21个月[26][30] * 长沙二手房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5% 武汉二手房环比下降10%同比微增4%[26][31][32] * 长沙降价房源占比90%至95%总量约1.3万套 涨价房源仅约1000套[26][31] 其他重要内容 * 土地成交稳定或将缓解明年新增供应大幅下降的局面[3][6]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土拍活动增加有望带动明年供应上升[3][6] * 政策突破需关注地产数据进一步下跌[3][21] * 城中村改造推进较快的城市通常是财力雄厚的大城市和核心一线城市如上海[20] * 常规性降息对楼市刺激力度有限[17] * 限售取消对苏州二手房及新房市场整体影响较为有限[18] * 新规产品供应充足会明显带动成交上升[29] * 去化率只统计开盘第一天销售情况[28]
百强房企前八月卖了2.3万亿,千亿阵营房企有这五家
第一财经· 2025-09-01 09:08
2025年1-8月百强房企销售业绩 - 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3270.5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与1-7月持平 [3] - 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16275.2亿元,权益销售面积8382.8万平方米 [3] - 千亿销售额企业共5家:保利发展(1812亿元)、绿城中国(1563亿元)、中海地产(1503亿元)、华润置地(1425亿元)、招商蛇口(1240.5亿元) [3] 房企阵营分化情况 - 第一阵营(千亿以上)企业数量5家,较2024年同期减少1家,销售额均值1508.7亿元 [4] - 第二阵营(500-1000亿)企业数量6家,较2024年减少1家,销售额均值750.3亿元 [4] - 第三阵营(300-500亿)企业数量7家,较2024年增加2家,销售额均值386.6亿元 [4] - 第四阵营(100-300亿)企业数量35家,较2024年减少8家,销售额均值157.8亿元 [4] 头部企业排名变化 - 前五位企业排名保持稳定: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 [3] - 第六至第十位分别为:万科(911.1亿元)、建发房产(850.8亿元)、越秀地产(730亿元)、中国金茂(708.8亿元)、滨江集团(705.3亿元) [3] - 中建壹品销售363.3亿元升至行业第15位,中建东孚排名下降至第16位 [3] 8月单月市场表现 - 百强房企单月操盘金额2070.4亿元,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17.6% [5] - 33%的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1家企业增幅超30% [5] - 8月30个监测城市成交规模75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7% [4] 城市能级分化特征 - 一线城市8月成交量12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26% [5] - 二三线城市8月成交量6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16% [5] - 杭州、武汉、合肥、宁波等城市成交同环比齐增,厦门、佛山、惠州、常州等城市同比跌幅显著 [5] 政策环境与市场展望 - 北京、上海相继出台"认房不认贷"、下调首付比例、优化普宅标准等组合政策 [6] - 随着"金九"到来,房企推盘节奏与优化力度预计提升,市场或实现温和复苏 [6] - 核心一线城市放松限购等政策有望带动市场信心修复,热度从二手房向新房传导 [6]
王石再一次预言未来房价走势,如果不出意外,这回大概率又又又是对的
搜狐财经· 2025-09-01 09:06
王石对房地产市场的核心观点 - 房地产调整需数年时间完成 房价从高点已显著下跌 部分区域接近腰斩 但收入未增长及就业不稳定将延迟市场回暖 建议普通人暂缓抄底继续观望 [8] - 行业将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 高负债 低质量及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可能破产或被兼并 财务稳健且注重品质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10][11] - 房价将实现"软着陆"而非"硬着陆" 通过渐进式下跌使民众逐步接手 促进市场平稳过渡 [11] 行业现状数据支撑 - 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65% 城镇化高速增长期基本结束 1.4亿人口进城需求已充分释放 [16] - 2023年新生儿数量902万人 较2016年减少近50% 年轻一代房产继承比例上升 购房急迫性下降 [16] - 头部房企销售金额分化显著:保利发展1807亿元 中海地产1535亿元 绿城中国1475亿元 万科地产1367亿元 华润置地1261亿元 [9] - 头部房企销售面积分化显著:保利发展995万平方米 万科地产897万平方米 绿城中国705万平方米 [9] 区域市场分化趋势 - 人口持续向大城市集中 北上广深及武汉 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房价更具支撑力 [18] - 三四线城市因人口外流面临房价持续下跌压力 建议置换非核心资产至潜力区域 [18] - 改善型住房需求上升 低密度 优质物业及配套完善的小区将成为换房首选 [18] 网友观点汇总 - 自住需求可考虑购房 尤其一线核心地段 但投资需极度谨慎 [13] - 金融属性消退促使市场回归健康 房企洗牌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13] - 三四线城市房产流动性急剧恶化 挂售一年仍无问津 [13]
百强房企前8个月销售额超2.3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1 01:09
行业销售表现 - 前8个月TOP100房企全口径销售额23270.5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与前7个月基本持平 [1] - 8月政策组合拳(认房不认贷、下调首付比例)出台符合预期,金九旺季推盘节奏与优化力度将提升 [1] - 头部房企市场集中度显著,TOP10房企销售面积占比突出 [2] 企业竞争格局 - 保利发展以1812亿元销售额和893.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双料第一 [1][2] - 千亿房企共5家(保利、绿城、中海、华润、招商蛇口),销售额均值1508.7亿元 [1][2] - 百亿以上销售额房企达53家,500-1000亿阵营含6家企业,销售额均值750.3亿元 [2] 土地市场动态 - TOP100房企前8个月拿地总额6056亿元,同比增长28.0%,增幅较前7个月缩窄 [2] - 房企深耕核心城市: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拿地金额进入前十,建发房产在杭州/北京/苏州/成都进入前十,滨江集团居杭州拿地金额榜首 [2] 战略发展方向 - 高质价比项目仍受市场青睐,热销项目多位于城市核心地段且配套完善 [2] - 头部房企采取"深耕核心城市+好房子"策略,新增货值将成未来销售重要支撑 [3]
百强房企前八月卖了2.3万亿,千亿阵营房企有这五家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31 21:05
百强房企销售业绩 - 2025年1-8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3270.5亿元 同比下降13.3% 权益销售额16275.2亿元 权益销售面积8382.8万平方米 [1] - 保利发展(1812亿元)、绿城中国(1563亿元)、中海地产(1503亿元)、华润置地(1425亿元)、招商蛇口(1240.5亿元)位列前五 均为千亿级企业 [1] - 万科(911.1亿元)、建发房产(850.8亿元)、越秀地产(730亿元)、中国金茂(708.8亿元)、滨江集团(705.3亿元)占据6-10位 龙湖集团、中国铁建、绿地控股处于四百亿阵营 [1] 房企排名变化 - 头部房企排名总体稳定 中建壹品与中建东孚位次互换 中建壹品以363.3亿元销售额升至第15位 [1] - 8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2070.4亿元 环比降1.9% 同比降17.6% 但同比降幅较7月收窄6.7个百分点 [4] - 33%的百强房企8月业绩环比增长 其中21家增幅超30% 包括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发股份、融创中国等 [4] 区域市场表现 - 8月30个监测城市成交规模753万平方米 环比降12% 同比降17% 一线城市成交量125万平方米 环比降20% 同比降26% [4][5] - 二三线城市合计成交628万平方米 环比降11% 同比降16% 杭州、武汉、合肥、宁波同环比齐增 厦门、佛山、惠州等城市深度调整 [5] - 前8月一线城市累计成交同比仍增长4% 北京上海新政出台后政策效果待发酵 [5] 行业趋势展望 - 八月为传统销售淡季 供求同环比均下降约3成 楼市成交规模处于年内次低水平 [4] - 京沪相继推出"认房不认贷"、下调首付比例等组合政策 政策力度和时点符合市场预期 [5] - 随着"金九"旺季到来 房企推盘节奏和优化力度预计提升 市场有望实现温和复苏 热度将从二手房向新房传导 [5]
中指研究院:TOP100房企销售额1-8月同比下降13.3% 降幅与1-7月持平
智通财经网· 2025-08-31 20:1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3270.5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与1-7月持平 [1][18] - 权益销售额为16275.2亿元,权益销售面积8382.8万平方米 [18] - 各阵营销售额均下降:TOP10房企均值1145.0亿元(降12.1%)、TOP11-30均值287.2亿元(降15.4%)、TOP31-50均值138.3亿元(降10.9%)、TOP51-100均值66.2亿元(降15.4%)[21] 企业排名格局 - 保利发展以1812.0亿元销售额和893.4万㎡销售面积双居榜首 [2] - 绿城中国以1563.0亿元销售额位列第二,733.0万㎡销售面积排名第二 [2] - 销售额前十企业包括中海地产(1503.0亿元)、华润置地(1425.0亿元)、招商蛇口(1240.5亿元)等 [2] - 百亿以上销售额企业共53家,千亿以上阵营5家(均值1508.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 [2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8月京沪出台"认房不认贷"、下调首付比例、优化普宅标准等组合政策 [1][26] - 国务院会议提出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26] - 预计"金九"期间房企将提升推盘节奏与优化力度,市场或实现温和复苏 [1][26] 项目热销特征 - 高质价比项目受市场青睐,如杭州奥映鸣翠府(滨江集团+绿城)、北京招商·朝棠揽阅(招商蛇口)等 [24][26] - 热销项目具备核心区位配套优势,产品类型覆盖首置/改善/高端类 [24] - 部分项目通过户型创新(如69㎡"2+1"灵动空间)、科技赋能(12大科技体系)提升竞争力 [24][26]
2025年1-8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1 19:1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3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规模75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17] - 2025年1-8月30城累计成交786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微降3%,降幅较上月扩容2个百分点[3][17] - 百强房企8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070.4亿元,环比降低1.9%,同比降低17.6%[3][18][20] - 百强房企1-8月累计销售操盘金额20708.8亿元,同比降低13.1%,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20] 企业梯队表现 - 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降低4.3%至560.6亿元[22] - TOP30房企销售门槛同比降低5.9%至149.2亿元[22] - TOP50房企销售门槛同比降低9%至89.1亿元[22] - TOP100房企销售门槛大幅降低23.8%至35.1亿元[22] - TOP21-30梯队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降幅8.7%,是唯一降幅在10%以内的梯队[24] - 33%的百强房企8月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1家企业环比增幅大于30%[20] - TOP10房企中有8家销售操盘金额环比增长[20] 城市能级分化 - 一线城市8月成交量12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26%[29] - 一线城市前8月累计成交仍同比增长4%[29] - 二三线城市8月合计成交6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16%[30] - 北京8月成交环比微降8%,同比下降19%[29] - 上海8月新房成交同环比分别下跌45%和27%[29] - 广州和深圳8月新房成交环比均下降20%[29] - 成都、青岛、天津、西安、武汉单月成交量均超40万平方米[30] - 杭州、武汉、合肥、宁波等核心城市8月成交同环比齐增[30] - 昆明、重庆、东莞、珠海等城市环比下降但同比增长[30] 领先企业表现 - 保利发展操盘金额1667亿元排名第一,操盘面积821.7万平方米同样位居首位[2] - 绿城中国操盘金额1563亿元排名第二,操盘面积733万平方米位列第二[2] - 中海地产操盘金额1431.3亿元排名第三[2] - 万科地产操盘金额850.3亿元排名第六,但操盘面积652.5万平方米排名第三[2] - 招商蛇口操盘金额1178.1亿元排名第五,操盘面积524万平方米排名第五[2] - 华润置地操盘面积494.7万平方米排名第六[2] - 建发房产操盘金额841.5亿元排名第七,操盘面积319.4万平方米排名第十[2] 市场展望 - 9月新房成交绝对量预期低位回升[19][30] - 房企将加快推盘节奏和加大折扣力度[30] - 京沪放松限购等政策利好有望逐步修复市场信心[30] - 城市间和项目间分化将持续加剧[19][31] - 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热度将保持高位波动[31] - 部分二线城市将呈现弱复苏走势[31] - 具备核心区位、优质配套、价格实惠、产品力佳的复合优势项目才能保持高热[31]
每周精读 | 政策点评之上海825对比北京808;深圳楼市回归自住属性支撑一二手房成交“一枝独秀”(8.25-8.29)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0 09:48
深圳楼市表现 - 深圳一二手房成交呈现一枝独秀态势 市场回归自住属性支撑成交表现 [5] - 三四季度新房市场刚需和中改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整体延续弱复苏走势 [5] - 二手房市场将延续高位震荡行情 短期内以价换量仍是主要销售策略 [5] 上海房地产政策 - 上海限购放松+利率统一+税收优惠 政策调整覆盖面较北京更大 [6][7] - 上海刺激措施力度大于预期 对改善外环外市场成交压力作用重大 [8] - 政策允许1年社保外环上车 与北京五环外不限购形成对比 [6] 土地市场动态 - 第34周重点城市土地供应建筑面积487万平方米 环比上升61% [11] - 同期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 环比下降6% [11] - 没有10亿元以上高总价土地成交 平均溢价率大幅回落 [11] - 北京顺义区低密宅地以10.3亿元底价成交 由懋源地产竞得 [9] 税收政策利好 - 中央部委发布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 允许新增留抵增值税退税60% [12] - 政策显著减轻新建项目税费压力 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 [12] 代建业务发展 - 两周中标代建项目25个 一线城市占比增加且以政府代建类为主 [13] - 绿城管理上半年代建交付面积465万平方米 [12] - 重点监测企业中绿城管理和旭辉建管中标数量领先 [13] 绿城中国业绩 - 2025上半年合同销售额1222亿元 同比减少3.4% [15] - 合同销售面积535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9.5% [15] - 代建业务销售额419亿元 逆势增长1.9% [15] - 代建业务对销售额贡献度达34.3% 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15] - 归母净利润下降近九成 [15] 保利发展业绩 - 2025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金额1451.71亿元 同比减少16.25% [16] - 销售面积713.54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25.23% [16] - 销售额规模稳居行业第一 [16] - 拿地力度明显加大 [16] 滨江集团战略 - 公司聚焦杭州市场 全年千亿销售目标不变 [17] - 持续降低负债规模和成本 直接融资比例控制在20%以内 [17] - 实现营利双收 [17] 华发股份表现 - 上半年销售规模逆势增长 [17] - 盈利状况稳健 维持稳定分红回报股东 [17] - 债务结构良好 长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达八成以上 [17] 绿城管理业务 - 新拓业务实现规模与质量双重提升 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18][19] - 新拓规模、新拓代建费、在手订单面积、交付面积持续保持龙头地位 [19] - 利润指标同期回落但仍处于健康区间 [18] 产品创新趋势 - 头部房企联手大IP 通过架空层设计撬动业主黏性与社区溢价 [21] - 住宅开发从空间制造转向场景营造 架空层被打造为品牌联名泛会所 [21] - 建立客户深度共创机制 在产品设计、物业服务和社群运营方面实现创新 [22] - 全屋飘窗设计提供近10%附赠面积 成为住宅产品差异化竞争重要突破口 [23]
绿城中国(03900.HK):经营稳健 拿地结构持续优化
格隆汇· 2025-08-30 02:44
收入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33.7亿元 同比下降23.3% [1] - 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下降63.5% 股东应占净利润2.1亿元 同比下降89.7% [1] - 业绩承压主要受交付节奏影响及计提19.4亿元减值损失(信用减值2.2亿元+非金融资产减值17.2亿元) [1] 财务状况 - 在手现金668亿元 为一年内到期借款余额的2.9倍 创历史新高 [1] - 短期债务占比降至16.3% 创历史最低水平 [1] - 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3.6% 同比下降40个基点 [1] - 成功发行5亿美元三年期优先票据 成为首家重启中资美元债融资房企 [1] 土地储备与投资 - 新增35个项目 总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 预计可售货值907亿元 位列行业第三 [1] - 一二线城市新增货值占比达88% [1] - 总土储项目158个 可售面积1817万平方米 权益可售面积1181万平方米 [2] - 平均拿地楼面价8280元/平方米 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约80% 长三角区域占比约64% [2] 销售表现 - 全口径销售额1222亿元 位列行业第二 [2] - 自投项目销售额803亿元 权益销售额539亿元 均位列行业第五 [2] - 自投项目销售均价34984元/平方米 回款率达96%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5.4%、-9.4%、-0.6% [2] - 预计同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28.8%、26.7%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净率0.6倍 低于恒生地产建筑业成分股0.73倍中位数 [2]
中指研究院:1-8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6056亿元 同比增长28.0%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1:0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6056亿元 同比增长28% 但增幅较1-7月缩窄6.3个百分点 [1] - 8月土地市场热度相比7月有所下降 但整体热度仍在 [1] - 拿地企业以央国企为主 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 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也进入前十 [1] 企业拿地排名 - 权益拿地金额前三企业:中海地产542亿元 绿城中国527亿元 保利发展440亿元 [10] - 权益拿地面积前三企业:绿城中国251万平方米 保利发展230万平方米 中海地产203万平方米 [10] - 新增货值前三企业:绿城中国1144亿元 保利发展996亿元 中海地产923亿元 [4][15] - 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7312亿元 占TOP100企业的43.6% 新增货值门槛为59亿元 [4] 区域市场分析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824亿元 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5] -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96亿元 位列第二 [5] - 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486亿元 位居第三 [5] - 重点城市拿地金额排名:杭州滨江集团341亿元 北京中海地产171亿元 上海中海地产119亿元 [7] 重点城市表现 - 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重点城市拿地主力 民企仅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 [8] - 招商蛇口在北京 上海 南京 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 [8] - 建发在杭州 北京 苏州和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进入前十 [8] - 绿城和保利均在3个城市的拿地金额位列前十 [8] 土地成交特征 - 8月高总价地块主要集中在深圳和长三角地区 深圳有3宗入榜总成交金额116亿元 [9] - 长三角区域的上海 宁波 无锡 南通各有一宗入榜 总计成交金额69亿元 [9] - 深圳新安街道地块以总成交价86亿元位列第一 成交楼面价刷新宝安中心板块住宅用地单价纪录 [9] - 高总价地块拿地企业主要以央企和城投为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