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城中国(03900)
icon
搜索文档
雄商高铁全线唯一的控制性工程,黄河特大桥全桥贯通
齐鲁晚报网· 2025-05-24 00:02
雄商高铁黄河特大桥工程进展 - 雄商高铁黄河特大桥全桥贯通 标志着移动模架现浇梁全部完成 为后续无砟轨道施工奠定基础 [1] - 该桥是雄商高铁全线唯一控制性工程 全长40.82千米 主桥1600米 用钢量4.3万吨 为世界单联最长无砟轨道桥梁 [4] - 采用"一联九跨"连续钢桁梁结构 近期浇筑的移动模架现浇箱梁长50.7米 宽12.6米 高4.515米 单次浇筑方量615方 [4] 施工技术创新 - 采用国内最长移动模架造桥机("空中制梁场") 将50米级大跨度现浇梁施工周期从21天缩短至15天 [4] - 通过三维建模 温差效应消除偏差 三维千斤顶调整等技术 实现钢桁梁毫米级高精度合龙 [4] - 引入桥梁智能监测系统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数智化手段 全面监控施工过程 [4] 黄河复杂水文应对措施 - 针对黄河高水位 强冲刷和深厚砂层地质 采用泥浆环保快速循环工法和泥浆制备技术 [5] - 731水中墩施工时遭遇黄河调水调沙 通过优化基坑支护形式节约近1个月工期 [6] - 使用钢管柱围护 专业潜水员封堵等技术解决基坑渗水问题 [6] 工程意义 - 作为"八纵八横"京港(台)通道组成部分 雄商高铁线路全长552公里 设计时速350km [1] - 大桥连接山东河南两省 施工团队通过攻克技术难点提升了工程能力 [6]
如何打造“好房子” | 探索“家”
经济观察网· 2025-05-23 18:33
行业趋势 - 自2025年"好房子"国家标准颁布后,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房企密集推出"好房子"产品系,注重解决行业痛点和满足用户隐性需求 [2] - 行业从传统高周转开发模式转向聚焦产品力,房企需转变思维,从客户需求出发构建能力 [3][7] - 房地产行业进入"卷产品"时代,房企需整合运营能力和资源以满足用户深层次需求 [10][11] 客户痛点与解决方案 - 房屋渗漏(18%)、噪音(15%)、收纳不足(12%)是2024年住宅质量投诉前三的痛点 [4] - 中海地产基于3.3万份案例提炼"6633"需求框架,聚焦101项高频痛点,涵盖防水、隔音、安全等基础品质 [4] - 防水方面采用自粘聚合物卷材+"三道设防"工艺,北京中海甲叁號院渗漏率降低80%,交付后投诉趋零 [5] - 隔音方面研发石膏复合材料系统,北京海淀项目将撞击声控至65分贝以下,投诉率降87% [5] - 华润置地采用"夹胶玻璃+阻尼板"组合,深圳华润城室内噪音控至35分贝,满意度达95% [5] - 保利发展推出"成长型户型"可调空间布局,并针对老年人需求增设防滑设施和L型扶手 [6] 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 - 龙湖集团整合商业、养老、医疗等资源,大悦城控股融入中粮健康理念打造"梦想厨房"等标签 [8] - 中海地产利用母公司中国建筑技术优势,如光伏建筑一体化使呼和浩特项目能源自给率提升30% [13] - 华润置地联动华润集团商业IP,深圳华润城社区商业销售溢价率达25% [14] - 招商蛇口依托招商局港口物流优势构建"前港-中区-后城"模式,越秀地产结合传统文化打造地标项目 [9][14] - 贝壳贝好家应用交易大数据精准推演户型配比和去化周期,覆盖全开发流程 [9] 核心竞争力构建 - 中海地产依托中国建筑在绿色建材和数字孪生技术优势,郑州项目实现全链条数字化 [13] - 华润置地整合集团能源技术,北京朱房项目综合能效提升至85% [14] - 保利发展融合保利艺术博物馆资源,绿城中国与中交集团协同发展TOD项目 [14] - 建发地产利用建发集团供应链优势控制建安成本,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4]
4月房价观察|大连新房价格领涨全国,专家称“优质项目入市对价格形成支撑带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5:08
大连新房价格变动 - 4月大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5%,与上海并列70城涨幅第一 [1][2] - 1-4月大连新房价格波动:1月+0.2%、2月+0.3%、3月下跌、4月反弹 [4] - 价格上涨主因:优质项目入市支撑(如第四代住宅),改善型需求释放 [1] 房企销售表现 - 1-4月大连TOP10房企销售额合计46.97亿元,销售面积27.71万平方米 [4] - 中海地产以14.35亿元销售额居首,保利发展(8.55亿元)、大连新型房地产(4.63亿元)分列二三位 [4][6] - 大华集团1-4月销售4.3亿元,主力项目为锦绣华城、锦绣海岸等 [7] 市场供需数据 - 4月大连商品住宅成交9.65万平方米(环比显著增长),均价13632元/平方米(环比微涨) [7] - 土地市场:成交4宗宅地(规划建面9.09万平方米),楼面价2592元/平方米(同比明显上涨) [7] - 核心区域(高新区、金普新区)项目因配套优势受关注,带动供给量增加 [7] 政策与市场反应 - 大连推出人才购房补贴(最高10万元)、公积金首付比例降至20%等政策 [8] - "五一"假期新房到访量环比+65%,认购面积环比+72%,中海寰宇未来等项目去化率超70% [8] - 5月LPR下调(5年期降至3.50%),或进一步提振楼市预期 [9][10] 区域对比与结构性特点 - 东北其他城市(沈阳、长春等)4月新房价格普遍环比下跌0.1%-0.5% [9] - 大连二手房价格环比-0.3%、同比-7.7%,与新房市场分化明显 [7] - 市场结构性矛盾:总量过剩但高端改善型项目稀缺,导致优质项目热销 [9]
国联民生证券:推荐产品品质好、运营效率高、融资能力强的优质房企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0:51
制度变革 - 我国住房制度经历"福利分房—商品房预售—现房销售试点"三阶段 预售制度支撑行业高速发展 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6 7平方米提升至2020年41 8平方米 [1] - 随着行业债务高企和交付风险暴露 政策转向"保交楼、防风险" 2024年以来已有6省32市发布现房销售细则 住房制度进入从"高周转"向"高安全"转型阶段 [1] 海外经验 - 海外普遍采用"低首付+强监管+风险共担"机制 购房者仅支付5%-20%定金或首付款 按揭贷款在交付后发放 [2] - 开发商需接受多重监管 违约将面临担保赔付与法律追责 有效遏制烂尾和挪用风险 [2] 国内现状 - 现房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2025Q1达32 7% 较2020年低点提升22 5个百分点 海南等4省市现房销售占比已超5成 [3] - 各地出台融资支持、税费减免、简化审批等六类配套措施 未来可能提高开发贷覆盖比例和土地税收优惠 [3] 行业影响 - 现房销售延缓土地转换 降低新房供给 对房价有稳定作用 库存去化周期长的低能级城市推行较快 高能级城市逐步试点 [4] - 现房销售或使土拍热度下降 土地价格下滑 房企拿地需考虑更厚利润率安全垫 [4] - 现房销售有效防范交付风险 实现所见即所得 [4] 房企影响 - 现房销售拉长现金流回正周期2年 高周转模式难以延续 [4] - 现房销售增加资金成本 影响项目净利率约2个百分点 IRR受影响更大 [4] - 现房销售对产品品质、运营效率和融资能力要求更高 加速行业出清 优质房企"剩者为王" [1][4] 推荐标的 - 推荐建发国际集团、中国海外发展、绿城中国、滨江集团、XD建发股等优质房企 [1]
全国“单价地王”入市 “小米退地”变身上海日光豪宅
中国经营报· 2025-05-14 17:44
绿城潮鸣东方项目 - 项目位于上海市徐汇滨江板块,均价19.5万元/平方米,120套房源当日售罄,总销售额69.88亿元,单套最高总价1.54亿元 [2] - 项目地块原为小米公司商业办公用地,2021年成交价15.5亿元,楼面价31001元/平方米,后调整为住宅用地并由绿城中国以48.05亿元竞得,楼面价131045元/平方米,溢价率30% [3][4] - 项目规划3栋高层住宅,户型面积274—584平方米,容积率2.2,社区布局突出舒适度,对比同期豪宅项目区位优势明显 [5] 上海市豪宅市场表现 - 2025年1—2月上海市单套5000万元以上豪宅成交105套,同比增长337.5%,成交均价175602元/平方米,同比增长4.52% [6] - 金陵华庭项目均价18.9万元/平方米,158套房源3小时售罄,总销售额92.34亿元,刷新上海市单日销售金额等多项纪录 [6] - 陆家嘴太古源·源邸第二批次57套房源售出55套,套均售价约5700万元,两批次累计销售额57.6亿元 [7] 豪宅市场驱动因素 - 2024年政策松绑(如"沪九条""沪七条"、取消住宅认定限制等)推动高端改善需求释放,5000万元以上新房成交量超2022—2023年总和,近3年成交均价年均复合增速15% [6]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核心城市优质资产被视为"避风港",上海市豪宅作为"硬通货"可对抗货币贬值,预计核心区豪宅年涨幅3%—5% [2][6] - 徐汇滨江板块依托"文化先导、科创主导"规划,配套资源丰富,西岸金融城等重大项目提升区域价值 [4] 房企策略建议 - 中环内应选择去化周期短的核心板块,提供大平层或复式产品,中环外选择自然资源优越板块提供别墅产品 [8] - 产品设计需在成本可控前提下做大空间并保证私密性,适当增加不计容建筑面积以提高得房率 [9]
上海徐汇滨江单价地王项目开盘“日光”,销售金额近7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5-12 09:13
绿城潮鸣东方项目销售情况 - 绿城潮鸣东方项目120套房源一日售罄 单日销售金额达69 88亿元 均价约19 5万元/平方米 [1] - 项目认购率近160% 191组有效意向认购 最便宜房源超4000万元 最贵房源接近1 54亿元 6套顶层复式价格超一亿元 [1] - 绿城以48 05亿元竞得徐汇区斜土街道地块 成交楼面价13 1万元/平方米 溢价率30% 刷新全国住宅地块单价纪录 [1] - 地块原为小米总部用地 后调整为住宅用地 无联动价限制 周边楼盘招商汇元玺和香港置地启元均价分别为13 1万/平方米和17 8万/平方米 均已售罄 [1] 上海豪宅市场格局 - 徐汇区豪宅新盘价格分三档 绿城·潮鸣东方和香港置地启元以19 5万/平方米和17 8万/平方米居第一档 其他改善型楼盘多在15万/平方米以下 [1] - 2023年上海60个"日光盘"中 均价超10万元/平方米的豪宅占32个 2000万以上高端新房成交集中在黄浦 浦东 徐汇 静安等区域 [2] - 2024年前三月上海产生10个"日光盘" 4月至少有5个 4月全市成交商品住宅4309套 总价1000万元以上中高端住宅占25 7% [2] 政策环境 - 2023年上海取消非沪籍单身购房限制 松绑限购限贷 出台929新政等调控政策 [2]
绿城中国在港交所公告称,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308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710亿元。
快讯· 2025-05-08 16:37
绿城中国销售业绩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 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308万平方米 [1] - 同期总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710亿元 [1]
开源证券:“好房子”形成品质代差 拓宽房地产增量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20:01
行业现状分析 - 房地产行业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当前商品房供过于求 库存去化周期拉长 [1][2] - 2024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宽松力度已非常大 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与前两轮周期相当 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更大 [2] - 本轮周期销售量价数据连续下降月份超30个月 高于前两轮宽松周期 整体规模收缩明显 [2] 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正式进入去库存周期 [2] -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增加改善性住房特别是好房子供给 [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标准规范 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2] -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强制执行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 在层高隔声通讯供暖电梯配套等多方面加强住宅建设要求 [2] 市场需求变化 - 我国居民户均住房间数3.18间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76平米 人均住房间数1.07间 [3] - 住房房龄集中在1990-2014年 其中2000-2009年占比30.34% 2010-2014年占比21.46% 1990-1999年占比20.55% [3] - 房龄老龄化将带来持续的置换和更新需求 [3] 投资机会 - 推荐布局城市基本面较好 善于把握改善型客户需求的强信用房企:绿城中国 招商蛇口 中国海外发展 建发股份 滨江集团 建发国际集团 [1][4] - 推荐住宅与商业地产双轮驱动 同时受益于地产复苏和消费促进政策的房企:华润置地 新城控股 龙湖集团 [1][4] - 推荐受益于二手房交易规模和渗透率持续提升的房地产后服务市场企业:贝壳-W 我爱我家 [1][4]
前4月百强房企销售额超1.1万亿元 分化行情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22:09
行业销售表现 - 前4个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1198.6亿元 同比下降10.2% 降幅较1~3月基本持平 [1] - 4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6.9% 较3月单月降幅有所扩大 [1] - 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542.3亿元 较上年下降9.9% TOP11~30同比下降12.5% TOP31~50同比下降2.5% TOP51~100同比下降13.0% [2] - 百亿元以上阵营企业25家 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 50亿~100亿元企业27家 减少2家 30亿~50亿元企业26家 减少4家 30亿元以下企业22家 增加9家 [2] 头部房企动态 - 保利发展前4月累计销售额876亿元领跑百强房企 绿城中国710.2亿元和华润置地685亿元分列二三位 [2] - 典型房企对2025年销售目标较为谨慎 鲜少提及具体销售目标 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优质项目修复毛利率 [3] 城市分化行情 - 北京 上海 深圳 成都 杭州等核心城市成交放量取决于高端住宅供应 武汉 天津等城市呈现弱复苏走势 部分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去化压力大 [3] - 上海徐汇区滨江地王项目绿城·潮鸣东方备案均价19.5万元/平方米 刷新徐汇区新盘均价纪录 成为上海第二贵新盘 [3] - 上海4月26日新增11个商品住房项目共1577套房源 "五一"假期前又公示8个项目1271套住宅 包含4个单价10万+项目 [5][6] 市场供需情况 - 上海部分项目出现"日光盘"现象 浦东新杨思翡雲悦府第一批开盘因摇号靠后未能选房 [1] - 上海闵行区安高申陇院和杨浦滨江保利外滩序98项目看房人络绎不绝 需限流或合并接待 [5] - 保利外滩序98临时加推5号楼新增60套供应 前滩公馆和浦发莲园等前期"日光"项目再次入市 [5] - 中高端改善产品市场活跃度特别高 显示高端需求潜力大 [6]
供应井喷,海珠西新盘迎来入市后首个关键营销节点
搜狐财经· 2025-05-02 17:28
广州海珠区楼市竞争态势 - 海珠区成为广州楼市竞争最激烈分区之一 1月至4月中商品住宅成交套均价达760万元 仅次于天河区位列全市第二 新增供求比高达2.29 远高于全市其余十区 [1] - 截至2025年3月末海珠区商品住宅库存4542套 去化周期14.7个月 为近半年来最高 年内仍有超十宗涉宅地块拟供应 [1] - 目前海珠区在售一手项目多达25个 其中约三分之一为2024年下半年至今入市 [1] 开发商营销策略 - 五一小长假成为上半年重要营销节点 开发商通过新盘入市和优惠活动冲刺销售 五一前两周海珠区新取预售证住宅套数超500套 [2] - 中建天钰项目推出89平方米南向三房单位 总价最低达399万元 黄金楼层均价控制在5万元/平方米以内 [2] - 绿城·馥香园开盘均价5.2万-5.8万元/平方米 较吹风价大幅降低 首批123套房源去化率超60% [3] - 中交天翠将91平方米南向江景三房总价降至438万元起 折合单价约4.8万元/平方米起 较开盘前报价下降11% 并赠送价值35万元产权车位 [5] 市场表现与趋势 - 黄埔区和番禺区商品住宅套均价分别为366万元和430万元 部分购房者已能在海珠区购入刚改型三房产品 [2] - 广州市二手住宅1月-4月网签37494套 同比增长约18% 将释放置换潜力 [7] - 重点监测50盘来访认购呈现逐周攀高趋势 转化率周均增长0.4个百分点 [7] - 越秀地产推出"五一提前安心购"活动 包括保价、个性化付款和百套特价补贴房源 旗下江湾潮起项目已开盘 皓悦滨江项目即将入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