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03908)

搜索文档
中金公司(03908):2024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轻资本业务增长明显
华创证券· 2025-03-30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17.21 港元 [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轻资本业务增长明显,Q4 ROE 同比环比提升明显,虽自营业务收益有所下行,但信用业务、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有不同表现,杠杆总体较高,业务能力卓越,看好行业供给侧改革下公司发展机遇 [2][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剔除其他业务收入后营业总收入 213 亿元,同比-7.2%,单季度 79 亿元,环比+33.4 亿元;归母净利润 56.9 亿元,同比-7.5%,单季度 28.4 亿元,环比+22.1 亿元,同比+12.9 亿元 [7] - 报告期内 ROE 为 4.9%,同比-0.9pct,单季度 ROE 为 2.5%,环比+1.9pct,同比+1pct [2] - 报告期末财务杠杆倍数为 4.74 倍,同比-0.06 倍,环比+0 倍;资产周转率为 3.9%,同比-0.7pct,单季度为 1.4%,环比+0.6pct,同比+0.3pct;净利润率为 26.8%,同比-0.1pct,单季度为 36.1%,环比+22.1pct,同比+7.9pct [2] 业务情况 - 自营业务收入合计 101.2 亿元,单季度 26.6 亿元,环比-5.5 亿元,单季度自营收益率为 1%,环比-0.2pct,同比-0.3pct [3] - 信用业务利息收入 87.1 亿元,单季度 22.6 亿元,环比+2.27 亿元,两融业务规模 435 亿元,环比+91.9 亿元,两融市占率 2.33%,同比+0.14pct [3] - 质押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 227 亿元,环比-31.1 亿元 [3] - 重资本业务净收入合计 87.3 亿元,单季度 24.7 亿元,环比-3.68 亿元,重资本业务净收益率为 2%,单季度为 0.6%,环比-0.1pct,同比-0.2pct [8] - 经纪业务收入 42.6 亿元,单季度 17 亿元,环比+115.1%,同比+67.6% [9] - 投行业务收入 30.9 亿元,单季度 10.3 亿元,环比+2.5 亿元,同比-0.5 亿元 [9] - 资管业务收入 12.1 亿元,单季度 3.7 亿元,环比+0.9 亿元,同比+1.1 亿元 [9] 资产负债情况 - 剔除客户资金后公司总资产 5463 亿元,同比+447.9 亿元,净资产 1153 亿元,同比+107.4 亿元 [8] - 公司计息负债余额 2999 亿元,环比+231.4 亿元,单季度负债成本率 0.8%,环比-0.1pct,同比-0.2pct [8] 监管指标情况 - 风险覆盖率 188.5%,较上期-3.8pct,风险资本准备 262 亿元,较上期+14.3%;净资本 494 亿元,较上期+12%;净稳定资金率 137.3%,较上期+4.8pct;资本杠杆率 12.9%,较上期+1.4pct [9] - 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为 49.7%,较上期-12.2pct;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为 333.3%,较上期-15.1pct [9] 投资建议及预测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 EPS 为 1.38/1.49/1.61 元人民币,BPS 分别为 19.85/21.02/21.91 元人民币,当前股价对应 PB 分别为 0.70/0.66/0.63 倍,加权平均 ROE 分别为 7.10%/7.27%/7.51% [10] - 给予 2025 年业绩 0.8 倍 PB 估值预期,目标价 17.21 港币,维持“推荐”评级 [10]
中金公司:2024年年报点评:四季度各业务线同比显著好转,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80%-20250329
东吴证券· 2025-03-29 18: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四季度各业务线同比显著好转,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80% [1] - 上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21亿、70.69亿、74.4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6%、+7%、+5% [7] - 看好公司长期在投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的竞争壁垒,市场交投活跃度及行情充分恢复时有望发挥龙头优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54.46亿、331.72亿、356.04亿、374.33亿、388.80亿元,同比分别为-5.22%、-6.42%、7.33%、5.14%、3.86%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56亿、56.94亿、66.21亿、70.69亿、74.47亿元,同比分别为-18.97%、-7.50%、16.28%、6.77%、5.35% [1] - 2023 - 2027年EPS分别为1.28元、1.04元、1.37元、1.46元、1.54元 [1]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10.84、13.29、10.08、9.44、8.96 [1] - 收盘价14.98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7.81/24.65港元,市净率0.72倍,港股流通市值285.1764亿港元 [5] - 每股净资产18.52元,资产负债率83.35%,总股本48.2726亿股,流通股本19.0371亿股 [6] 各业务情况 - 经纪业务:2024年净收入42.6亿元,同比-5.9%,占比20.0%,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30%;四季度净收入17.0亿元,同比+67.6%;客户数近850万户,总资产3.18万亿元;“公募50”保有量同比+139%;两融余额435亿元,较年初+21%,市场份额2.3%,较年初+0.2pct [7] - 投行业务:2024年净收入30.9亿元,同比-16.4%;股权主承销规模337.1亿元,同比-68.9%,排名第3;债券主承销规模11937亿元,同比+3.3%,排名第3;IPO储备项目13家,排名第4 [7] - 资管业务:2024年资管收入12.1亿元,同比-0.3%;资产管理规模5520亿元,同比-0.1%;基金管理收入15.7亿元,同比-10.9%;中金基金公募规模2073.3亿元,同比+62%;中金资本资管规模3516亿元,同比+18% [7] - 自营业务:2024年投资净收益117亿元,同比-1.6%;四季度投资收益43.5亿元,同比+51% [7]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百万元)|33172|35604|37433|38880| |手续费(百万元)|12571|13384|14633|15589| |利息收入(百万元)|8713|9095|9302|9448| |投资收益(百万元)|10121|11270|11550|11797| |其他业务收入(百万元)|1767|1855|1948|2046| |支出(百万元)|26355|27680|28978|29979| |手续费(百万元)|1719|1903|2153|2298| |利息支出(百万元)|10103|10525|10906|11266| |职工薪酬(百万元)|9437|9793|10225|10545| |折旧及摊销(百万元)|1907|2033|2122|2189|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80|86|90|93| |其他营业费用及成本(百万元)|3012|3211|3352|3457| |减值损失转回(百万元)|22|30|30|30| |营业利润(百万元)|6817|7924|8455|8901| |应占联营合营企业利润(百万元)|-12|-12|-12|-12| |利润总额(百万元)|6805|7912|8443|8889| |所得税(百万元)|1131|1314|1403|1477| |净利润(百万元)|5674|6597|7040|7412|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20|-24|-29|-35|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百万元)|5694|6621|7069|7447|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百万元)|6649|6599|7042|7415| [13]
中金公司(03908):2024年年报点评:四季度各业务线同比显著好转,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80%
东吴证券· 2025-03-29 17: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四季度各业务线同比显著好转,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80%,上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看好公司长期在投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竞争壁垒,市场恢复时有望发挥龙头优势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446|33,172|35,604|37,433|38,880| |同比(%)|-5.22%|-6.42%|7.33%|5.14%|3.8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156|5,694|6,621|7,069|7,447| |同比(%)|-18.97%|-7.50%|16.28%|6.77%|5.3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28|1.04|1.37|1.46|1.54| | P/E(现价&最新摊薄)|10.84|13.29|10.08|9.44|8.96|[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4.98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7.81/24.65港元,市净率0.72倍,港股流通市值28,517.64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8.52元,资产负债率83.35%,总股本4,827.26百万股,流通股本1,903.71百万股 [6] 事件 - 2024年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331.72亿元,同比 - 6.4%;归母净利润56.9亿元,同比 - 7.5%;对应EPS 1.04元,ROE 5.5%,同比 - 0.9pct。四季度营业收入78.8亿元,同比 + 42.7%,环比 + 73.7%;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 + 83.2%,环比 + 350.1% [7] 各业务情况 - 经纪业务:2024年净收入42.6亿元,同比 - 5.9%,占比20.0%,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 - 30%;四季度净收入17.0亿元,同比 + 67.6%。客户规模稳定增长,财富管理总客户数近850万户,客户总资产3.18万亿元,“公募50”保有量同比 + 139%,两融余额435亿元,较年初 + 21%,市场份额2.3%,较年初 + 0.2pct [7] - 投行业务:2024年净收入30.9亿元,同比 - 16.4%。股权主承销规模337.1亿元,同比 - 68.9%,排名第3;IPO 6家,募资36亿元;再融资20家,承销规模301亿元。债券主承销规模11937亿元,同比 + 3.3%,排名第3。IPO储备项目13家,排名第4 [7] - 资管业务:2024年资管收入12.1亿元,同比 - 0.3%,资产管理规模5520亿元,同比 - 0.1%。基金管理收入15.7亿元,同比 - 10.9%。中金基金公募规模2073.3亿元,同比 + 62%,私募股权平台中金资本资管规模3516亿元,同比 + 18% [7] - 自营业务:2024年投资净收益117亿元,同比 - 1.6%;四季度投资收益43.5亿元,同比 + 51% [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上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6.21/70.69亿元(前值55.48/59.34亿元),增速 + 16%/+7%,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74.47亿元,同比 + 5%。当前市值对应2025 - 2027年PB(H)估值0.68/0.65/0.62倍,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利润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代经纪业务客户持有的现金|92486|98757|100977|102942|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33172|35604|37433|38880| |货币资金|64489|68862|70409|71780|手续费|12571|13384|14633|15589| |交易性金融资产|268684|271458|277560|282961|利息收入|8713|9095|9302|9448| |其他权益工具|7864|7945|8124|8282|投资收益|10121|11270|11550|11797| |衍生金融资产|16467|17291|18155|19063|其他业务收入|1767|1855|1948|2046| |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1006|1003|1026|1046|支出|26355|27680|28978|29979|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2711|20267|17862|16312|手续费|1719|1903|2153|2298| |融出资金|43482|44317|46469|47285|利息支出|10103|10525|10906|11266| |资产总计|674716|691693|707622|721835|职工薪酬|9437|9793|10225|10545| |应付经纪业务客户款项|100668|102682|104735|106830|折旧及摊销|1907|2033|2122|2189| |已发行长期债务工具|106609|108742|110916|110916|税金及附加|80|86|90|93| |已发行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工具|33870|34547|35238|35943|其他营业费用及成本|3012|3211|3352|3457| |短期借款|20179|20582|20994|21414|减值损失转回|22|30|30|30| |拆入资金|44726|45620|46533|47464|营业利润|6817|7924|8455|8901| |负债总计|559094|569909|581308|590715|应占联营合营企业利润|(12)|(12)|(12)|(12)| |总股本|4827|4827|4827|4827|利润总额|6805|7912|8443|8889| |普通股股东权益|115348|121534|126093|130933|所得税|1131|1314|1403|1477| |少数股东权益|274|250|221|187|净利润|5674|6597|7040|7412|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674716|691693|707622|721835|少数股东损益|(20)|(24)|(29)|(35)| | | | |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694|6621|7069|7447| | | | |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6649|6599|7042|7415|[13]
中金公司(039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3908),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601995)[8] - 公司于2015年6月1日由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从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8] - 公司股票有A股和H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为中金公司,股份代号为601995;H股在联交所上市,简称为中金公司,股份代号为03908[40] 子公司信息 - 中金资本运营养于2017年3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8] - 中金基金于2014年2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 - 中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 - 中金期货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 - 中金财富证券原名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9月在中国注册成立,2019年8月更名,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 - 中金瑞石原名中投瑞石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9月在中国注册成立,2021年7月更名,为中金财富证券的全资子公司[10] - 中金浦成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 - 中金国际原名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于1997年4月在香港注册成立,2022年6月更名,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股利总额为4.3445311812亿元,每10股派0.9元,2024年全年合计每10股派1.8元[19] - 2024年末总资产达6747.16亿元,净资产为1153.48亿元[23] - 2024年合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331.72亿元,实现净利润56.94亿元[23] - 2024年全年支持直接融资超12万亿元[23] - 2024年推动形成“1支国家级、7个省/直辖市”的多层次政府引导基金群[23] - 截至2025年3月28日,公司股份总数为48.27256868亿股[19] - 公司2024年中期已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0.9元[19]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经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1]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21] - 2024年度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331.716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6.4%[68] - 2024年度支出总额263.546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8.0%[68] - 2024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6.943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7.5%[68] - 2024年末资产总额6747.15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1%[68] - 2024年末负债总额5590.94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6%[68] - 2024年末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总额1153.47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0.3%[6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5%,较2023年下降0.9个百分点[68]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9.9%,较2023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净资本494.311亿元,较2023年增长12.0%[80] - 2024年及2023年按国际和中国会计准则编制报表的合并净利润和净资产无差异[79] - 2024年集团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33171.6百万元,同比减少2274.6百万元,下降6.4%[154] - 2024年集团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694.3百万元,同比减少461.8百万元,下降7.5%[154] - 2024年集团每股收益1.035元,同比下降9.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5%,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1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674715.8百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8.1%[1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559094.2百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7.6%[155] - 2024年剔除代客现金变动影响,集团现金及等价物净减少额8470.6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39.7%[15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42.401亿元,2023年使用现金净额为24.223亿元[161] - 2024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243.131亿元,2023年产生现金净额为20.819亿元[161] - 2024年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83.976亿元,较2023年的137.115亿元减少53.138亿元,下降38.8%[161]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6.943亿元,同比下降7.5%[162]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314.045亿元,同比下降7.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40.0%,同比降0.9个百分点;利息收入占比27.7%,同比降0.1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占比32.3%,同比升1.0个百分点[164] - 2024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08.518亿元,同比减少12.366亿元,下降10.2%[165] - 2024年经纪业务收入为55.418亿元,同比减少1.436亿元,下降2.5%[170] - 2024年投资银行收入为32.147亿元,同比减少7.445亿元,下降18.8%[172] - 2024年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30.681亿元,同比减少1.989亿元,下降6.1%[172] - 2024年公司发生利息净支出13.901亿元,利息收入为87.126亿元,同比下降7.4%;利息支出为101.027亿元,同比下降5.9%[175] - 2024年利息收入总计8712.6百万元,同比减少692.7百万元,下降7.4%[176] - 2024年利息支出总计10102.7百万元,同比减少637.4百万元,下降5.9%[176][179] - 2024年利息净支出为1390.1百万元,同比增加55.3百万元,增长4.1%[176] - 2024年投资收益为10120.7百万元,同比减少435.2百万元,下降4.1%[180][181]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的收益净额为9443.8百万元,同比减少1244.5百万元,下降11.6%[181][182] - 2024年营业费用为14532.5百万元,同比减少1643.3百万元,下降10.2%[183][184] - 2024年职工薪酬为9436.9百万元,同比减少1248.5百万元,下降11.7%[184] - 2024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907.2百万元,同比增加135.5百万元,增长7.6%[184][185]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为74.5百万元,同比增加69.5百万元,增长1381.7%[184][186]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为22.0百万元,为对租赁资产改良支出计提[184][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6747.158亿元,同比增加504.092亿元,增长8.1%[200] - 扣除相关款项影响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调整资产总额为5740.474亿元,同比增加320.518亿元,增长5.9%[200] 业务经营成果 - 全年对接服务超6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协助60多家中小企业获银行授信[25] - 2024年为投资者分配收益13.03亿元,新设约370亿元绿色投资领域基金,管理年金资产规模超1500亿元[25] - 全年化解债务规模超1.6万亿元[26] - 引入超780亿元外资增配中资股票,财富管理业务新增开户超170万[27] - 2024年中资企业全球股本融资、中资企业全球IPO融资、中资券商中资企业境外债承销均排名第一,投行完成近400单海外及跨境项目,交易规模合计超9000亿元[28] - 2024年在长三角、华中、西部等重点地区新募基金超500亿元[28] - 2022年以来落地7个“保险 + 期货”项目,累计为9200余户农户提供有效风险保障[30] - 2024年启动780亩中金公益生态碳中和林项目,将栽植8.6万棵青海云杉[30] 股本变动情况 - 2015年6月1日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为人民币1,667,473,000元[41] - 2015年11月9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全球发售完成且超额配售权行使后,已发行股份总数从1,667,473,000股增加至2,306,669,000股[41] - 2017年4月12日收购中金财富证券后,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306,669,000元增加至人民币3,985,130,809元,汇金直接于公司的58.58%股权中拥有权益[42] - 2018年3月23日公司向Tencent Mobility Limited发行207,537,059股H股新股,已发行H股及已发行股份总数分别增加至1,727,714,428股H股及4,192,667,868股股份[43] - 2019年10月24日公司向专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配售176,000,000股新H股,已发行H股及已发行股份总数分别增加至1,903,714,428股H股及4,368,667,868股股份[43] - 2020年11月2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458,589,000股A股,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增至4,827,256,868股,包括1,903,714,428股H股及2,923,542,440股A股[43] 营业部及分公司情况 - 2021年公司完成境内20家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营业部整合至中金财富[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大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200多个证券营业部[44] - 集团共有216家证券营业部,其中中金财富证券设立215家[48] - 广东证券营业部数量最多,达42家[48] - 公司拥有11家分公司[49] 控股子公司情况 - 公司直接控股1家境外子公司中金国际和6家境内子公司[51] 审计及法律顾问情况 - 公司境内聘请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境外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52] - 公司境内法律顾问为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境外为高伟绅律师事务所[53] 公司荣誉情况 - 2024年获亚洲金融“中国(本土机构)最佳投资银行”等多项荣誉[55] - 2024年中金财富获福布斯“券商创新服务Top 10”[56] - 2023年中金资本运营获全球母基金协会“全球最佳表现母基金(第3名)”[56] - 2024年获欧洲货币“中国最佳投资银行”等多项荣誉[56] - 中金资本运营在2023年度中国股权投资榜单中位列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第1名[60] - 中金资本运营在2024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中国家级母基金最佳风控和最佳退出均排名第1名[60] - 中金资本运营在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榜单中位列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机构有限合伙人50强第2名[61] - 中金资本运营在投中2024年度有限合伙人榜单中国最受LP关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30排名第1名[62] - 中金资本运营在投中2023年度榜单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排名第3名[62] - 中金资本运营在投中2023年度榜单中国最佳中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50排名第2名[62] - 中金资本运营在投中2023年度榜单中国最佳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Top10排名第1名[62] - 机构投资者2024亚洲最佳公司管理团队评选中,公司在中国内地金融领域最佳投资者关系(买方)排名第3名[57] - 每日经济新闻2024金鼎奖评选中,公司位列证券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30[58] - 证券时报2024中国证券业君鼎奖评选中,公司获全能投行君鼎奖等多项大奖[64] 宏观经济环境 - 2024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83] - 2024年全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10.2%,分别高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8和7.0个百分点[84] - 2024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比总体固定资产投资高12.5个百分点[84] - 2024年智慧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其中智慧车载设备制造、智慧无人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5.1%、53.5%[84] - 2024年A股日均成交额达1.0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86] - 2024年新成立公募基金份额11651亿份,资产净值规模突破30万亿元,其中股票型ETF规模突破2.80万亿元,相比2023年底接近实现翻倍增长[86]
中金3月数说资产
中金点睛· 2025-03-18 07:51
宏观经济表现 - 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9%,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6%,较去年12月分别回落0.3和0.9个百分点,生产端受春节错位和高基数影响小幅放缓但整体平稳 [1][2]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1%(较去年12月+1.9ppt),其中基建/制造业投资同比10.0%/9.0%,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至-9.8% [1][3] - 社零同比4.0%(较12月+0.3ppt),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26.2%(较12月+12.2ppt),汽车零售额同比-4.4%形成拖累 [1][3] 行业分化特征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9.1%(较12月+1.2ppt),通信设备/计算机行业同比10.6%(较12月+1.9ppt) [2] - 房地产领域呈现结构性改善:300城土地成交价款同比+39.2%(12月为-15.8%),但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扩大至-29.6% [4] - 基建投资中公用事业同比+25.4%,水利环境类同比+8.5%,财政前置发力效果显现 [5] 政策驱动效应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家具/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速超10%,新增手机等数码产品类别贡献显著 [3][36] - 设备更新改造特别国债增至2000亿元,推动1-2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18% [6]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明确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刺激母婴/IP衍生品/家居消费 [37][46] 金融市场展望 - A股中期震荡上行,科技成长(算力/云计算/AI应用)为主线,红利策略侧重绝对收益 [8][9] - 债券市场二季度后或迎利率下行,短端品种更具交易机会 [11] - 银行信贷需求疲弱,2月新增居民贷款创2007年以来最低,政府债发行占比或突破社融总量40% [23][24] 大宗商品动态 - 铜冶炼活动收缩,铜陵有色减产挺价,铜精矿TC跌至-15.92美元/吨历史低位 [16] - 铝下游加工开工率回升至61.6%,光伏型材订单旺盛支撑铝价 [17] - 生猪价格环比降8.07%,集团厂仔猪销量同比激增(牧原1-2月销售219万头 vs 去年同期12万头) [21] 消费细分领域 - 餐饮收入同比+4.3%创半年新高,但海底捞/奈雪同店仍承压 [33][35] - 化妆品/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4.4%/+5.4%,体育用品同比+25.0%呈现高弹性 [36] - 呼和浩特推出生育补贴(三孩补贴10万元)及乳制品消费券,婴配奶粉/液奶赛道直接受益 [45][46]
IPO发行人被书面警示,现场督导显威力!
梧桐树下V· 2025-03-15 21:56
青岛科凯电子IPO终止事件 核心违规事实 - **研发投入问题**:公司研发投入内部控制未有效执行,实际控制人王建绘等非专职研发人员部分薪酬(307.32万元/329.27万元/283.06万元)违规计入研发费用,且研发工时填报基础、薪酬计提依据披露不准确[7][12][17] - **收入确认问题**:销售合同未约定验收方法,存在验收单回传异常、重复签收等不规范情形[8][13][18] - **采购管理问题**:采购单据缺失,同一物料采购价差显著(两家供应商价格远高于其他)且无合理解释[8][13][18] - **生产成本核算问题**: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65%)未在完工/在产品间合理分配[16][20] 涉事主体责任 - **公司及高管**:董事长王建绘、总经理王建纲、财务总监张春妍未履行信披义务,导致招股书数据失真[5][6][9] - **保荐机构中金公司**:未核查研发投入有效性(如未发现弹性工作制下工时填报问题)、收入/采购内控缺陷及成本核算问题[12][13][16] - **审计机构信永中和**:同样未发现研发投入(805.79万/987.75万/1245.01万)及收入/采购内控问题[17][18][20] 监管处理结果 - **自律监管措施**:深交所对发行人、中金公司、信永中和均采取书面警示,要求限期整改[9][16][21] - **IPO进程**: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6月26日受理,2024年4月15日终止(撤回),原计划融资10.0123亿元[4][5] 关键数据披露 - **研发投入金额**:报告期分别为805.79万元(+22.6% YoY)、987.75万元(+22.5% YoY)、1245.01万元(+26.0% YoY)[7][12][17] - **异常采购价差**:同物料采购中两家供应商价格显著高于市场水平[8][13][18] - **生产成本结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占比稳定在65%左右[16][20]
异动!牛市旗手,突发!
券商中国· 2025-03-12 14:41
券商股爆发 - 午后券商股突然大爆发,中国银河一度涨停,中金公司最高涨近8%,华创云信、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快速上攻 [1] - 港股市场中资券商亦大幅拉升,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等领涨,以汇金系为主 [1] - 证券ETF一度直线拉升,中国银河率先涨停,中金公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太平洋等紧随其后 [2] 中字头表现 - 中字头整体持续走强,中远海科拉升触板,中国联通、中科曙光等大市值个股明显发力 [3] - 2月26日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双双涨停,中金公司H股涨超14%,中国银河H股升超18%,信达证券A股大涨超6% [3] - 市场曾传出中金公司将与中国银河合并,可能缔造资产规模达1930亿美元的券商巨头,但两家公司已澄清 [3] 市场背景与预期 - 2025年市场成交额有望维持高水位,券商经纪及信用业务将深度受益,权益投资弹性有望释放 [1] - 资管和基金赛道景气度边际向好,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优化,投行业务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1] - 年初以来A股日均成交额15445亿元,较2024年全年平均数增45.3%,融资融券余额大增 [4]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明确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4] - 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稳市机制建设,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 [4] - 证监会会议强调巩固市场回稳势头,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4] 业绩预期 - 券商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预期亮眼,西部证券2024年归母净利润13.93亿元,同比增长20% [5]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6.65亿元,环比暴涨784%,同比增长130% [5] 开户数据 - 2025年2月个人投资者新开A股账户282.9867万户,机构投资者新开户0.6051万户,合计新增284万户 [6] - 数据远超2025年1月的156万户,较2024年2月激增120%,仅次于2024年10月的历史峰值684万户 [6] 行业整合预期 - 财通证券认为短中期业内并购仍是板块核心选股主线,建议关注中央汇金旗下券商间整合预期 [7]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量化及ESG
中金点睛· 2025-03-08 08:42
策略 Strategy 港股市场反弹与回调 - 港股市场在春节假期后经历大涨后大幅回调 短期情绪透支和交易型资金驱动是主要原因 恒指23,000-24,000点为重要阻力位 [2] - 建议采取"低买高卖"策略 关注有基本面和产业趋势的科技板块 短期可平衡至分红类资产 [2] - 科技板块情绪若升至2023年初水平 恒指可能触及24,000点阻力位 [3] 美国经济增长与市场反应 - 美股压力加大源于关税风险和DeepSeek对美国AI优势的冲击 美债利率从4.8%回落至4.2% 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升至2次 [8] - 需澄清美国宏观增长下行的"真相" 判断市场是否过度反应 类似2024年7月"萨姆规则"的衰退担忧可能被夸大 [8] - 美债存在战术性做多机会 [9]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GDP目标设定为5% CPI通胀目标为2% 强调发展AI新质生产力并防范金融风险 [5] - 政策工具箱将动态调整 需关注后续政策落实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5] 量化及ESG Quantitative & ESG DeepSeek-R1量化策略表现 - DeepSeek-R1在行业轮动任务中表现优异 2024年以来多头组合超额收益达22.3% 年化收益51.65% 夏普比率1.50 [12][13] - 模型存在幻觉、随机性、记忆限制和数据泄露等局限性 需在策略开发中注意风险 [12] 策略 Strategy 2025年与2013年市场对比 - 当前经济改善迹象明显 政策支持科创企业 流动性优于2013年 全年市场表现有望超越2013年 [15] - 科技成长结构性行情预计延续3-6个月 但分化程度可能不及2013年显著 [15]
2024年香港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梧桐树下V· 2025-01-19 12:37
港股2024年IPO市场概况 - 2024年港股新上市公司70家(主板67家、创业板3家),数量与2023年持平,募集资金总额873.18亿港元,同比增长89.93% [2] 保荐人业绩排名 - 共39家保荐机构参与,中金公司以19单居首,中信证券(香港)12单、华泰国际7单分列二三名 [3][4] - 保荐业务第二梯队:海通国际6单,建银国际与招银国际各5单,摩根大通、农银国际、瑞银集团各4单 [5] - 其他保荐机构中,国泰君安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各3单,招商证券(香港)、高盛(亚洲)等12家机构各2单 [5][6] 法律顾问业绩排名 香港法律顾问 - 高伟绅律师行以12单领先,美迈斯律所7单次之,天元(香港)与威尔逊·桑西尼律所各4单并列第三 [8][9][10] - 盛徳律所3单,Davis Polk等8家机构各2单,崔曾律所等22家机构各1单 [10][11] 中国法律顾问 - 竞天公诚以13单居首,金杜8单、中伦6单分列二三名 [12][13] - 通商、嘉源、君合各4单,方达等6家机构各3单,国浩等16家机构各1-2单 [13][14] 会计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四大"主导市场:毕马威19单、罗兵咸永道18单、安永15单、德勤12单,合计占比近90% [15][16][17] - 其他机构中,大华马施云2单,长青(香港)等3家各1单 [17]
中金公司2024年三季报点评:收费类业务拖累业绩,自营投资同比改善
长江证券· 2024-11-04 10: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中金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除自营外其他业务均有所承压,经纪、投行、资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7.1%、21.4%、11.7% [4] - 跨境业务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首批"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做市商之一,荣获香港交易所"人民币柜台最活跃做市商"奖项,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5] - 公司信用业务市场份额同比提升,Q3末融出资金市场份额为2.40%,同比增加0.11个百分点 [5] - 股债承销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股权承销市场份额为16.2%,同比增加4.93个百分点;债券承销市场份额为8.6%,同比增加0.23个百分点 [5] - 自营资产扩表延续,投资收益率显著提升,Q3单季自营投资达到32.1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25.0%和32.8% [6]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5亿元,同比下降23.0%;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38.0% [4]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纪、投行、资管收入分别为25.6亿元、20.6亿元、8.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1%、21.4%、11.7% [4]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自营投资收入为74.7亿元,同比增长6.8% [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为3,528.6亿元,较年初增长0.7%;测算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为2.24%,同比增加0.24个百分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