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生物(09926)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康方生物(09926)涨超4% 近日在WCLC发布依沃西临床优异数据 药品全球市场价值凸显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9:47
股价表现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4.39%至133.3港元 成交额达2.88亿港元 [1] 临床研究数据 - 依沃西全球多中心III期HARMONi研究更新数据显示ITT人群OS HR值缩小至0.78(P=0.0332) 较5月分析结果呈改善趋势 [1] - 北美人群OS获益尤为突出 HR值达0.70 [1] - 国际多中心III期HARMONi研究与中国III期HARMONi-A研究在PFS和OS均取得优异临床表现 [1] 产品优势 - 依沃西疗法具有快速起效和高效控制疾病的优势 并展现良好的肿瘤免疫治疗拖尾效应 [1] - 依沃西在跨区域/跨人种的全球临床与中国临床中呈现相同获益趋势和安全性 [1] 市场价值 - 临床数据进一步凸显依沃西的全球市场价值 [1]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9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7:36
南向资金净流入排名 - 阿里巴巴-W净流入42.34亿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入比16.56% 收盘价141.9港元上涨3.35% [1][2] - 中国平安净流入8.44亿元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入比24.06% 收盘价57.2港元上涨2.14% [1][2] - 南方恒生科技净流入4.8亿元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入比6.2% 收盘价5.715港元上涨1.33% [1][2] - 中芯国际净流入4.73亿元位列第四 净流入比6.68% 收盘价58.25港元微涨0.17% [2] - 地平线机器人-W净流入3.69亿元位列第五 净流入比15.93% 收盘价10.24港元下跌2.48% [2] 南向资金净流出排名 - 小米集团-W净流出17.33亿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比-17.96% 收盘价56.2港元上涨2.65% [1][2] - 美团-W净流出8.52亿元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出比-5.77% 收盘价99.65港元下跌2.3% [1][2] - 康方生物净流出4.62亿元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出比-15.64% 收盘价140.1港元下跌1.68% [1][2] - 中国宏桥净流出3.13亿元位列第四 净流出比-33.92% 收盘价23.96港元下跌2.6% [2] - 荣昌生物净流出2.45亿元位列第五 净流出比-13.22% 收盘价104.4港元大幅上涨7.91% [2] 净流入比排名 - 特海国际以62.75%净流入比位居榜首 净流入709.62万元 收盘价14.98港元微跌0.4% [1][2][3] - 兖煤澳大利亚净流入比51.59%位列第二 净流入2860.46万元 收盘价27.62港元下跌1.78% [1][2][3] - 映恩生物-B净流入比51.01%位列第三 净流入1.94亿元 收盘价406.4港元上涨0.89% [1][2][3] - 中国春来净流入比49.73%位列第四 净流入269.82万元 收盘价4.25港元微跌0.23% [2][3] - 艾迪康控股净流入比49.29%位列第五 净流入259.95万元 收盘价7.15港元下跌1.11% [3] 净流出比排名 - GX中国净流出比-100%位居末位 净流出1.14万元 收盘价38.14港元上涨1.33% [1][3] - 康基医疗净流出比-60.98%位列第二 净流出2093.63万元 收盘价8.85港元微涨0.34% [1][3] - 中集集团净流出比-48.45%位列第三 净流出1615.16万元 收盘价8.02港元下跌1.47% [1][3] - 保诚净流出比-44.51%位列第四 净流出469.6万元 收盘价103.9港元上涨1.56% [3] - 中广核新能源净流出比-43.51%位列第五 净流出2802.18万元 收盘价2.65港元上涨1.15% [3] 重点个股表现 - 腾讯控股净流出2.42亿元 净流出比-1.95% 收盘价627港元上涨1.54% [2] - 香港交易所净流入3.13亿元 净流入比10.81% 收盘价438.6港元上涨0.55% [2] - 快手-W净流入3.06亿元 净流入比9.77% 收盘价72.95港元上涨4.3% [2] - 药明生物净流出2.18亿元 净流出比-10.98% 收盘价37.66港元下跌3.39% [2] - 工商银行净流入3.01亿元 净流入比22.91% 收盘价5.89港元上涨1.73% [2]
创新药及产业链:加速全球化,产业链复苏
2025-09-11 22:3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创新药及产业链、CRO、CDMO、科学试剂板块[1] - 公司包括康方生物、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药明康德、百济神州等[1][6][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创新药全球化驱动力** - 中国下一代免疫疗法(IO)双抗引领全球技术浪潮 实现对PD-1疗法突破 包括冷肿瘤、PD-L1低表达等领域[2] -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从跟随到引领创新 展现广谱有效潜力产品[2] - 代谢领域快速追随并具备超越可能 自免新兴靶点开拓、双抗演进及蛋白降解技术(ProTAC)突破[2] - 年底或明年期待数据读出 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持续动力[2] **跨国药企挑战与机遇** - 跨国药企未来五年专利悬崖占收入比例高达40%以上 个别公司达百分之六七十[3] - 企业手持高额现金 达百亿甚至200亿美元 有能力且有意愿持续进行业务发展(BD)[4] - 通过引进中国资产实现双赢[4] **中国创新药全球化路径优势** - 路径模式多样 包括出海、业务发展、新公司联合开发等方式 适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5] - 地域多极化 与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合作比例占业务发展三四成 应对外部扰动[5] **创销板块表现** - 上半年创销板块整体健康 上行趋势明显[6] - 创新药公司表现优异 医保产品放量贡献显著 如康方生物、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等[6] - 创项占比提升 带动利润率优化[6] **恒瑞医药业绩** - 上半年收入增长15.88% 归母净利润增长29.67% 扣非规模同比增速超20%[7] - 畅销产品增加 下半年业绩预计进一步优化和提升[7] - ESMO大会预计披露更多数据[7] **康方生物表现** - 上半年收入14.02亿元 同比增长49.20%[8] - API12在WCLC发布优质数据 ESMO大会预计披露更多数据包括HAMN6一线数据更新[8] - AK104进行全球肝癌临床试验 First in class双抗值得关注 临床进度较快多处于一二期阶段[8] **CRO行业发展** - 经历前两年调整后进入新阶段 2023-2024年因医药市场投资遇冷及新冠大订单高技术影响承压[10] - 2023年底海外市场需求复苏 2024年国内创新药资产进入临床中后期 出海趋势明确[10][1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活跃及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重启 推动国内需求复苏[11] - 未来发展驱动力包括全球创新需求延续及研发支出持续增长、海外投资恢复及创新药企需求传导、国内创新药加速全球化、国内产能和人员调整完成供给端格局改善[12]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商务工业和安全局曾将药明生物纳入UVO名单 后名单移除担忧缓解[13] - 美国提出生活安全法案但最终搁置 2025年7月未重启立法流程[13] - 中国企业积极建设核心能力加快海外布局 如康得生物、康龙、凯莱英等海外产能布局缓解客户担忧[13] **CDMO龙头企业增长** - 药明康德上半年收入增长21% 归母净利润增长102% 手订单570亿元同比增长37%[14] - 另一家CDMO龙头上半年收入增长62% 净利润增长53% 经调整净利润增幅50% 未完成订单13.3亿美元同比增长58%[14] - 受益ADC产业蓬勃发展及出海势头强劲 未来两至三年维持高速增长[14] **科学试剂板块趋势** - 发展逻辑围绕国产化替代及尝试出海 目前以进口品牌为主导[15] - 细分赛道国产龙头公司展现替代趋势 但受下游创效投融资波动影响较大[15] **国产化替代进展** - 2024年下半年进入触底阶段 2025年上半年触底企稳[16] - 收入同比下滑2.9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5%[16] - 环比增速持续收窄 从2024年Q1下滑8%降至2025年Q2下滑2%[16] - 利润端2025年Q2由负转正 毛利率从48.2%提升至49.92% 管理费用率下降 研发销售费用稳健[17] - 下游投资恢复和需求改善 上游板块需求持续向好[17] - 表现突出公司包括百普赛斯、奥浦迈、纳微科技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18] **信达产品市场前景** - PD-L1单抗双抗产品上半年读出重要后线实体瘤数据 患者生存期亮眼 与ORR、DCR及DOR数据相关[19] - 作为二代L药物 具有热肿瘤超越和冷肿瘤突破两大优势 覆盖更多患者群体 对冷肿瘤患者有利 国际化前景广阔[19] **格力制药GLP-1类药物潜力** - 公布临床前及临床数据 半衰期与AUC参数决定临床效果 同等剂量下AUC优于礼来欧药[20] - 一期人体数据显示良好趋势 二期数据预计年底出炉 设计优秀有望实现显著体重下降效果 市场潜力巨大[21] **中国创新药研发趋势** - 逐步从follow转向first in class产品 如热景、树袋神、信达等公司核心资产具备全球竞争力[22] - 研发水平提升 国际化趋势未受影响[22] **百济神州发展** - 未来发展稳定 核心产品本地化生产不受贸易关税影响[23] - 参与谈判时间较晚不影响近期放量 布局多个管线包括GK4 APP等新项目 今年推出多项新数据[23] - 超跌后为良好买入机会[23] **海底神舟销售预期** - 未来销售预期稳定 营收环比增长17% 不良法对美国销售影响小[24] - 主要供应商已过批 布局新供应商 BTK组合疗法显示BIC潜力 有望延长德芙替尼生命周期[24] - 长期销售放量预计维持高增长速度[24]
康方生物(09926):商业化进展顺利,HARMONi数据进一步更新
华源证券· 2025-09-11 22: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合理股权价值为1875亿港元(汇率取人民币1元=1.07港元) [5][7]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9月10日收盘价133.50港元 一年内最高/最低价179.00/54.00港元 [3] - 总市值122,972.61百万港元 资产负债率52.16% [3] - 2025H1实现收入14.12亿元 同比+37.75% 归母净利润-5.70亿元 [7] - 研发费用7.31亿元 同比+23.06% 销售费用6.70亿元 同比+29.84% 管理费用1.34亿元 同比+34.00% [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19/55.98/85.77亿元 同比增长率61.0%/63.7%/53.2%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9.64/586.11/1,485.85百万元 同比增长率94.2%/2077.2%/153.5% [6] 商业化进展 - 卡度尼利单抗和依沃西单抗进入医保后快速放量 2025H1产品销售收入14.01亿元 同比+49.20% [7] - 公司在肿瘤、自免、代谢等领域持续发力 后续产品获批/新增适应症有望带来充足业绩增量 [7] 研发进展 - 依沃西单抗HARMONi研究OS HR达到0.78(P=0.0332) 北美人群OS HR达到0.70 [7] - HARMONi研究已取得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显著性的PFS结果 西方和亚洲患者临床终点获益高度一致 [7] - 依沃西单抗在进展中的临床试验包括:一线NSCLC、一线sq-NSCLC、EGFR-TKI治疗进展的NSCLC等肺癌适应症 以及胆道癌、头颈鳞癌、TNBC、胰腺癌等其他适应症 [7] 估值方法 - 通过DCF方法计算 假设永续增长率3% WACC为7.06% [7]
9月11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89.8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21:32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11日下跌0.43%至26086.32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全天净买入189.89亿港元 [1] 交易规模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达1722.14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1037.37亿港元 净买入80.73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684.77亿港元 净买入109.16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沪市) - 阿里巴巴-W成交额80.75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29.46亿港元 股价上涨0.35% [1] - 美团-W成交额61.84亿港元 净卖出9.36亿港元 股价下跌5.06% [1] - 中芯国际成交额49.10亿港元 净买入4.17亿港元 股价上涨4.97% [1][2] 个股交易活跃度(深市) - 阿里巴巴-W成交额43.57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7.84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31.32亿港元 净买入5.15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成交额25.38亿港元 净买入8.47亿港元 股价下跌2.51% [2] 重点个股资金流向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 沪市净卖出9.23亿港元 深市净卖出2.29亿港元 股价下跌0.63% [1][2] - 百济神州获深市净买入8.27亿港元 股价下跌6.92% [2] - 药明生物获沪市净买入3.39亿港元 股价下跌4.26% [2] - 长飞光纤光缆沪市成交18.94亿港元 股价大涨11.81% [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9月11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21:13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9月11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722.14亿港元 其中买入成交956.01亿港元 卖出成交766.12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189.89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金额684.77亿港元 净买入109.16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金额1037.37亿港元 净买入80.73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为当日成交额最高个股 达124.32亿港元 美团-W和中芯国际紧随其后 成交额分别为84.52亿港元和80.43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个股共10只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37.30亿港元居首 信达生物和中芯国际分别获净买入9.57亿港元和9.32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11.51亿港元 为当日净卖出金额最高个股 康方生物和美团-W分别遭净卖出3.90亿港元和9658.14万港元 [1] 重点个股资金动向 - 阿里巴巴-W连续15日获净买入 期间累计净买入371.43亿港元 中芯国际连续3日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5.76亿港元 [2] - 康方生物 腾讯控股和美团-W遭连续净卖出 累计净卖出金额分别为17.48亿港元 14.61亿港元和10.28亿港元 [2] - 百济神州获净买入8.27亿港元但股价下跌6.92% 石药集团获净买入2.67亿港元但股价下跌7.50% [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关联 - 阿里巴巴-W获大额净买入37.30亿港元 股价上涨0.35%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9.32亿港元 股价大幅上涨4.97% [1][2]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11.51亿港元 股价下跌0.63% 美团-W遭净卖出9658.14万港元 股价下跌5.06% [1][2]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9.57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51% 药明生物获净买入3.39亿港元但股价下跌4.26%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9:05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09988)80.75亿元、美团-W(03690)61.84亿元、中芯国际(00981)49.10亿元 [1] - 阿里巴巴-W同时以29.46亿元净买入额位列沪港通净买入首位 美团-W和腾讯控股分别录得9.36亿元和9.23亿元净卖出 [2] - 沪港通十大活跃股中包含四只生物科技企业(康方生物、药明生物、信达生物)及三只科技硬件企业(中芯国际、小米集团、长飞光纤) [2] 深港通南向资金偏好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09988)43.57亿元、中芯国际(00981)31.32亿元、信达生物(01801)25.38亿元 [1] - 深港通净买入集中流向生物医药板块 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分别获8.47亿元、8.27亿元、3.65亿元净买入 [2] - 美团-W在深港通录得8.39亿元净买入 与沪港通9.36亿元净卖出形成显著差异 [2] 行业资金流向特征 - 半导体行业中芯国际在两大通道均获资金青睐 合计成交80.42亿元且净买入额达9.32亿元 [1][2] - 生物医药板块成交活跃度突出 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企业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额超130亿元 [2] - 科技巨头出现分化 阿里巴巴合计成交124.32亿元且净买入37.3亿元 腾讯控股合计成交43.72亿元但净流出11.52亿元 [1][2]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9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7:32
南向资金净流入 - 阿里巴巴-W净流入51.40亿港元,净流入比25.60%,收盘价137.300港元(+4.17%)[1][2] - 地平线机器人-W净流入13.75亿港元,净流入比24.13%,收盘价10.500港元(+7.03%)[1][2] - 腾讯控股净流入10.76亿港元,净流入比8.04%,收盘价617.500港元(+1.98%)[1][2] - 比亚迪股份净流入10.31亿港元,净流入比19.14%,收盘价105.600港元(0.00%)[2] - 药明生物净流入5.42亿港元,净流入比17.95%,收盘价38.980港元(+5.52%)[2] - 康方生物净流入4.86亿港元,净流入比9.52%,收盘价142.500港元(-7.89%)[2] - 中国平安净流入4.37亿港元,净流入比21.49%,收盘价56.000港元(+0.99%)[2] - 中远海能净流入4.31亿港元,净流入比45.37%,收盘价8.470港元(+9.57%)[2] - 美团-W净流入4.09亿港元,净流入比4.13%,收盘价102.000港元(-0.97%)[2] - 晶泰控股净流入3.87亿港元,净流入比22.13%,收盘价10.710港元(+0.28%)[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泡泡玛特净流出6.49亿港元,净流出比-6.94%,收盘价287.600港元(-7.11%)[1][2] - 快手-W净流出5.81亿港元,净流出比-13.67%,收盘价70.400港元(-3.50%)[1][2] - 美图公司净流出4.72亿港元,净流出比-24.59%,收盘价9.190港元(-5.94%)[1][2] - 小米集团-W净流出3.68亿港元,净流出比-6.48%,收盘价54.750港元(+2.05%)[2] - 招商银行净流出2.27亿港元,净流出比-31.49%,收盘价47.100港元(-0.63%)[2] - 联想集团净流出1.99亿港元,净流出比-15.69%,收盘价10.670港元(-3.00%)[2] - 华虹半导体净流出1.68亿港元,净流出比-11.48%,收盘价47.100港元(-1.01%)[2] - 中国移动净流出1.63亿港元,净流出比-11.15%,收盘价85.600港元(-0.29%)[2] - 长城汽车净流出1.58亿港元,净流出比-42.83%,收盘价19.060港元(-1.14%)[2] - 东方甄选净流出1.54亿港元,净流出比-23.20%,收盘价23.700港元(-5.58%)[2] 净流入比排名 - 标智香港100净流入比100.00%,净流入5924.00港元,收盘价29.620港元(+1.09%)[1][2] - 中石化冠德净流入比72.10%,净流入650.44万港元,收盘价4.230港元(+1.44%)[1][2] - 昆仑能源净流入比63.22%,净流入5638.80万港元,收盘价7.320港元(+1.10%)[1][2] - 优然牧业净流入比60.18%,净流入1.23亿港元,收盘价3.520港元(+2.03%)[2] - GX中国净流入比60.00%,净流入1.13万港元,收盘价37.640港元(+0.97%)[3] - 第一太平净流入比57.86%,净流入1932.31万港元,收盘价6.720港元(+1.97%)[3] - 阳光保险净流入比57.41%,净流入5697.37万港元,收盘价3.940港元(+2.87%)[3] - 安井食品净流入比56.76%,净流入908.36万港元,收盘价58.950港元(+1.31%)[3] - 中国船舶租赁净流入比51.20%,净流入1864.93万港元,收盘价1.910港元(-1.04%)[3] - 现代牧业净流入比50.32%,净流入2115.87万港元,收盘价1.320港元(+2.33%)[3] 净流出比排名 - 讯飞医疗科技净流出比-48.28%,净流出1340.85万港元,收盘价108.800港元(+2.54%)[1][3] - VTECH HOLDINGS净流出比-45.83%,净流出1580.89万港元,收盘价60.650港元(-1.14%)[1][3] - 网龙净流出比-45.72%,净流出4117.97万港元,收盘价11.080港元(-1.07%)[1][3] - 长城汽车净流出比-42.83%,净流出1.58亿港元,收盘价19.060港元(-1.14%)[2][3] - 康基医疗净流出比-41.31%,净流出605.45万港元,收盘价8.820港元(-0.23%)[3] - 中国有色矿业净流出比-40.91%,净流出1.11亿港元,收盘价10.760港元(-2.09%)[3] - 医脉通净流出比-40.45%,净流出1641.88万港元,收盘价13.930港元(+0.29%)[3] - 重庆钢铁股份净流出比-38.59%,净流出635.26万港元,收盘价1.350港元(+2.27%)[3] - ASMPT净流出比-35.20%,净流出5949.54万港元,收盘价68.300港元(+0.52%)[3] - 雅迪控股净流出比-34.73%,净流出5421.48万港元,收盘价13.650港元(+0.44%)[3]
康方生物股價震盪,背後基本面有何變化?
格隆汇· 2025-09-11 03:18
市场表现 - 康方生物股价收报140.1港元 单日跌幅1.68% 成交额达29.57亿港元 五日振幅高达21.6% [1] - 恒生指数维持震荡 整体市场情绪偏向谨慎 医药板块个股表现分化 [1]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AK112的后续临床数据有望在月底国际医学会议上发布 市场对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力关注度较高 [1] 技术指标信号 - 技术指标综合信号为"买入" 信号强度达10 多条移动平均线显示"强力买入"信号 [3] - RSI指标处于35的相对低位 多个震荡指标暂呈中立 部分指标显示超跌迹象 暗示股价可能进入筑底阶段 上升概率为57% [3] 关键价格位 - 第一支持位128.3港元 第二支持位109.6港元 第一阻力位155.9港元 第二阻力位170.6港元 [5] - 当前股价140.1港元处于支持位与第一阻力位之间 [5] 衍生品投资选项 - 华泰认购证(18380)杠杆3倍 行使价158.98港元 溢价和引申波幅均为同类产品中最低 [5] - 中银认购证(18157)杠杆2.6倍 行使价158.88港元 引申波幅低且杠杆为同类认购证中最高 [5][6] - 瑞银牛证(53839)实际杠杆4.6倍 收回价120港元 溢价最低 安全性相对较高 [7] - 摩通牛证(55333)实际杠杆5.2倍 收回价124港元 溢价同样较低 [7]
2025年港股医药增发专题:康方生物40亿港元高位融资 管理层夏瑜 李百勇同步套现4.5亿港元
新浪证券· 2025-09-10 23:21
香港资本市场2025年前8个月表现 - 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329亿港元 创近4年新高 较2024年全年规模提升50% [3] - 港股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达1905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增发规模增长3.8倍 单项目平均募资规模11亿港元 [3] 行业融资分布 - 信息技术行业融资规模731亿港元 位列第一 [4] - 可选消费行业融资规模523亿港元 位列第二 [4] - 医疗保健行业融资规模370亿港元 位列第三 在增发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4] - 创新药题材在前十大再融资项目中独占4席 合计募资规模199亿港元 [4] 重点公司增发案例 - 比亚迪股份以435.1亿港元融资规模位列榜首 发行折扣7.8% 定价时市值11065亿港元 [5] - 小米集团-W以426.0亿港元融资规模位列第二 发行折扣6.6% 定价时市值14314亿港元 [5] - 药明康德以77.0亿港元融资规模位列第三 发行折扣6.9% 定价时市值3133亿港元 [5][6] 药明系资本运作分析 - 药明康德2025年7月30日完成77亿港元闪电配售 发行价104.27港元/股 [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8亿元 同比增长20.6% 归母净利润82.9亿元 同比增长95% [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75亿元 显示现金储备充裕 [6] - 药明系2025年完成系列资本运作:药明康德两次减持药明合联合计37.3亿港元 药明生物股东减持22.1亿港元 药明生物认购药明合联14.2亿港元 [7][8] 创新药企业融资特征 - 信达生物完成43.1亿港元增发 发行折扣4.9% 为年内折扣第三低项目 [9] - 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6% 扣非归母净利润激增302% [9] - 重要股东淡马锡减持套现25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8.20%降至4.31% [9] - 礼来亚洲基金减持23.9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5.00%降至3.09% [9] 高风险融资案例 - 康方生物以39.70亿港元融资规模完成增发 发行折扣4.75% 为年内折扣第二低项目 [11] - 公司股价触及上市以来最高价179港元/股 管理层套现4.5亿港元 [11]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5% 2025年上半年再度下滑103% [11] - 现金储备66亿元 显示非急需现金流补充 [11] 特殊融资安排 - 翰森制药完成39.2亿港元增发 发行折扣6.5% 定价时市值2309亿港元 [12] - 采用悉数包销承销模式 承销商承诺全额认购未认购股份 [1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4亿元 同比增长14.3% 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 同比增长14.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