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生物(09926)

搜索文档
Expect another fruitful year in 2024
招银国际· 2024-03-21 00:00
财务数据 - Akeso在2023财年营收达到45.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0.3亿元人民币[1] - AK104在2023财年实现了13.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产品毛利率为91.8%[1] - 预计2024年Akeso的营收将达到27.1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3亿元人民币[4]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440.3%,2024年预计下降40.0%[6] - 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17.4%[7] - 2023年毛利率为97.1%,2024年预计为92.8%[7] 产品和研发 - AK112的头对头研究数据将在2024年第二季度发布,AK104在多个Ph3试验中取得进展[2] - 预计AK104和AK112具有巨大的潜力,公司的非肿瘤业务即将商业化[3] 估值和风险 - 风险调整后的DCF估值显示,每股估值为59.61港币[5] - CMBIGM估计2024年Akeso的营收和净利润较市场共识略有下降,但毛利率较市场共识有所提高[5] 其他信息 - CMBIGM在美国不是注册经纪商,不受美国关于研究报告准备和独立性的规定约束[16] - CMBISG是新加坡的豁免金融顾问,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监管[17] - CMBISG对于非认可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的报告内容负有法律责任[18]
商业化进入加速期,多个数据披露、产品上市催化值得期待
国投证券· 2024-03-21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26亿元,同比增长440%[1] - 公司2023年全年产品销售额达16.31亿元,其中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销售额为13.58亿元,同比增长149%[1] - 公司2023年主营收入达4526.3亿元,净利润为2028.3亿元,每股收益为2.4元[3]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45.3亿元,同比下降39%[4] - 2023年康方生物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440%[6]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有望迎来多个数据披露、产品上市催化,股价为50.70港元,6个月目标价为58.68港元[1] - 公司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2.01亿元,2025年预计净利润为4.55亿元[4] - 公司2026年预计净资产收益率为37.4%,ROIC为22.7%[3] - 2023年康方生物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为274%,2024年和2025年分别为111%和346%[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AK104(PD-1/CTLA-4双抗)在2023年的销售额为13.6亿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25.2亿元[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可观,根据DCF模型给出6个月目标价58.68港元,投资评级为买入-A级[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相关交易[11] - 报告的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基于预定假设,并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和模型得出[13]
依沃西和K药头对头三期试验中期分析结果有望于二季度末公布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3-21 00:00
业绩总结 - 2023年康方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0%,达到45.3亿人民币,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至16.3亿元[1] - 营业收入2022年为838百万元,2023年为4526百万元,2024年预测为3269百万元[5] - 股销售额在过去五年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1.05亿到7.3亿[1] 未来展望 - 2024年康方生物预计开坦尼销售收入将继续增长,管理层认为2024年开坦尼将继续正向增长,预测收入增速在20%+[1] - 2024年康方生物研发投入预计将温和增加,公司希望在保持研发高效率的前提下温和增加研发投入[1] - 莫奇单抗(AK101,IL-17A)有望于2024年递交银屑病上市申请[1] 财务数据 - 2024年归母净亏损预测为1.1亿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亿元[3] - 康方生物2023年预计净利润为19.42亿元,2025年预计净利润为3.68亿元[6] - 2022年销售成本为9.41亿元,2026年销售成本为7.45亿元[6] 资产状况 - 非流动资产总值在过去五年中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437.5亿到4,152.8亿[1] - 存货在过去五年中逐年增长,从341.8亿到608.5亿[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过去五年中呈现波动,最高为3,395.6亿,最低为1,320.0亿[1]
AK104销售13.6亿元,多款产品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海通国际· 2024-03-20 00:00
公司业绩 - 康方生物2023年营收达到45.3亿元,同比增长441%[1] - 公司2023年净亏损大幅收窄至-7.9亿,经营效率不断提高[6] - 公司调整2024-26年收入预测为30.2/38.8/48.6亿元,同比-33/+29/+25%[7] - 康方生物2026年的销售额预计为4858.5亿美元,增长率为25.1%[10] - 康方生物2027年的毛利率为92.9%,SG&A费用占比为39.7%[10] - 康方生物2028年EBIT为3182.8亿美元,EBITDA为3306.4亿美元,EBITDA利润率为40.2%[10] 产品情况 - 卡度尼利(AK104)销售额为13.6亿元,占据主要销售份额[1] - 公司现有多款产品处于商业化阶段,包括AK104、AK112等,有望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2] - 预计公司2024年内AK112、AK101及AK102将获批,实现AK104及AK112的商业化,并拓展非肿瘤领域产品组合[3] - 康方生物在多瘤种进行联合疗法开发,巩固商业护城河[5] - 公司有3个产品处于NDA阶段,有望进一步丰富商业产品[14] - AK104和AK112共有12个III期临床试验,横向和深入地在大型肿瘤中建立市场壁垒[15] 风险提示 - 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是风险之一[8] - 临床试验可能失败或进展速度低于预期,药物可能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18] 评级及目标价 - 给予目标价62.80 HKD/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7] - 根据DCF模型、P/S和P/E估值方法,给出62.80港元/股的目标价位,维持“Outperform”评级[17]
卡度尼利高增149%,依沃西等获批在望
国金证券· 2024-03-2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440%[1] - 卡度尼利销售额13.58亿元,同比增长149%,为公司盈利贡献19.42亿元[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3,008万元,净利润预计为-72万元[2] - 公司调整盈利预测,将2024年营收下调至30.0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2] -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为4526百万人民币,增长率为440.3%[3] - 2023年毛利预计为4393百万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的97.1%[3] - 2023年EBIT预计为1910百万人民币,销售收入增长率为42.2%[3] - 2023年净利润预计为2028百万人民币,净利率为44.8%[3] - 2023年每股收益预计为0.00,每股净资产为5.58[3]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43.23%,总资产收益率为22.09%[3] - 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50.78%,EBIT利息保障倍数为22.0[3] - 2023年净负债/股东权益为32.17%[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已有3款产品提交上市申请,包括依沃西单抗、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2] - 依沃西获批在即,肿瘤、自免、代谢三领域都有突破值得期待[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50.78%,EBIT利息保障倍数为22.0[3] 其他新策略 - 报告内容为国金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提供金融市场分析和投资建议[6] - 报告仅供符合条件的高风险评级投资者使用,不构成特定客户特定证券的建议或策略[7] - 报告内容涉及上海、北京、深圳三地联系方式和地址信息[8]
2023年业绩强劲,即将步入催化剂多点开花的一年,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3-20 00:00
公司业绩 - 康方生物2023年业绩强劲,收入同比增长440%,净亏损明显收窄,公司首次实现全年盈利[1] - 康方生物2024年预计营收将达到471.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52.7%[6] - 公司2024年预计税前利润为9.2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约50.7%[6] - 公司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7.6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约276.4%[6] - 公司2024年预计每股核心收益为0.906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约137.5%[6] 新产品和技术研发 - 公司2024年有望迎来重磅催化剂,包括依沃西单抗、依若奇单抗、伊努西单抗三款创新药获批,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1] - 公司早期管线关注重点包括全球多中心MDS II期和国内AML II期进展、多款潜在同类首创双抗/多抗的临床推进、ADC平台首款预计将于2024年底前进入临床[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康方生物(9926 HK)的目标价为70.00,潜在涨幅为40.1%[5] - 荣昌生物(9995 HK)的目标价为59.00,潜在涨幅为104.9%[5] - 德琪医药(6996 HK)的目标价为4.40,潜在涨幅为289.7%[5] - 药明合联(2268 HK)的目标价为42.00,潜在涨幅为150.9%[5] - 药明生物(2269 HK)的目标价为35.00,潜在涨幅为151.4%[5] - 海吉亚医疗(6078 HK)的目标价为48.00,潜在涨幅为69.6%[5] - 先声药业(2096 HK)的目标价为11.50,潜在涨幅为116.9%[5] - 科伦药业(002422 CH)的目标价为36.70,潜在涨幅为22.2%[5] - 中国生物制药(1177 HK)的目标价为4.55,潜在涨幅为44.5%[5] - 通化东宝(600867 CH)的目标价为14.41,潜在涨幅为38.6%[5]
2023年年报点评:创新研发实力雄厚,多款产品实现商业化未来可期
民生证券· 2024-03-2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0%,净利润19.42亿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1] - 公司预计2024/2025/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74/40.53/59.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2/2.05/4.83亿元,维持“推荐”评级[3] - 2023年营业收入预测为452.6百万人民币,增长率为440.3%[5] - 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3.72百万人民币,净利润增长率为-118.4%[5] 产品研发 - 公司拥有50多个临床创新项目,19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6个为潜在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佳双特异性抗体[2] - 公司成功商业化3款产品,其中开卡度尼利销售额达13.58亿元,同比增加149%;依沃西联合化疗治疗非鳞状NSCLC的III期达到主要临床终点[2] 财务展望 - 康方生物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569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增长135.78%[6] - 公司2026年预计ROE为9.55%,较2023年增长6.32个百分点[6] - 公司2026年预计资产负债率为57.11%,较2023年下降0.67个百分点[6]
康方生物(0992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22:5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全球病人可负担的创新抗体药物[4] - 公司已有3款自主研发创新产品成功商业化,新药上市申请正在审评中[9] - 公司拥有50多个在研创新项目,包括6个潜在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佳双特异性抗体[18] - 公司在腫瘤免疫治疗领域有多款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覆盖多个广泛的适应症[18] - 公司在多个治疗领域具有广泛潜力的前瞻性布局,包括腫瘤、自身免疫疾病和代谢类疾病[20] - 公司积极建设多个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如ADC、细胞治疗、mRNA等领域进行全面探索[21] - 公司主要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计划包括针对不同癌症类型的单药和联合疗法,涵盖了多个治疗领域[22] - 公司已经在2022年6月29日获得了针对2L/3L宫颈癌的NDA批准[22] - 公司已经启动了针对肝细胞癌的中期治疗方案,并且已经入组中[22] - 公司已经在2024年1月递交了针对1L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sNDA[22] - 公司已经在2023年8月递交了针对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HARMONi中国部分NDA[22] - 公司已经在2024年1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Ia/Ib期临床试验[65] - 公司已经在2024年1月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67] - 公司已经在2024年1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69]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与ST签署合作协议,授予其在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的安尼可®独家销售权[16]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西单抗和依若奇单抗的NDA,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斑块状银屑病[17] - 公司已成功递交伊努
康方生物(09926)附属拟收购康融东方35%股权
智通财经· 2024-02-09 07:51
公告内容 - 康方生物与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买方将购买康融东方35%股权,代价为人民币2.67亿元[1] - 康融东方是一家集抗体药物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心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及联合疗法的开发[2] - 康融东方为集团与卖方于2017年成立的合营企业,主要从事创新药物产品研发,包括伊努西单抗和普络西单抗等新药,有利于临床开发及商业计划的整体高效运作[3]
康方生物(0992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7:37
研发平台与技术 - 公司建立了端对端全方位的药物开发平台(ACE平台),涵盖了全面一体化的药物发现和开发功能[15] - 公司成功开发了双特异抗体药物开发技术(TETRABODY技术),克服了在开发和生产双特异性抗体中遇到的三项CMC难题[15] 在研项目与产品管线 - 公司目前拥有30多个在研创新项目,涵盖肿瘤、自身免疫及代谢性疾病领域,其中19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3个商业化产品和4个对外授权的产品[15] - 公司拥有30多个在研创新项目,涵盖肿瘤、自身免疫及代谢性疾病领域,其中19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37] - 公司重点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包括已上市的卡度尼利(PD-1/CTLA-4)和依沃西(PD-1/VEGF)等[38] - 公司拥有代谢类疾病治疗领域的创新产品伊努西单抗(PCSK9),其新药上市申请已获CDE受理[39] - 公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包括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的依若奇单抗(IL-12/IL-23)[39] - 公司已上市两款药物:开坦尼(卡度尼利,PD-1/CTLA-4)和安尼可(派安普利,PD-1)[41] - 公司主要临床阶段产品包括卡度尼利(PD-1/CTLA-4)和AK112(PD-1/VEGF),覆盖多个适应症[41] - 公司正在推进多个产品的临床研究和探索,包括古莫奇单抗(IL-17)和曼多奇单抗(IL-4R)等[39] - 公司产品开坦尼(卡度尼利,PD-1/CTLA-4)和依沃西(PD-1/VEGF)通过广泛联用自研或外部药物,覆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38] - 公司产品AK112(PD-1/VEGF)正在进行多项联合疗法的临床试验,覆盖晚期实体瘤等多个适应症[41] - 公司产品AK117(CD47)正在进行多项联合疗法的临床试验,覆盖血液瘤和实体瘤等多个适应症[41] - 公司产品AK102(PCSK9)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CDE受理,预计将进入市场[3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3,676.9百万元,同比增长2,154.4%[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3,599.7百万元,同比增长2,566.4%[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盈利为人民币2,489.5百万元,同比增长459.8%[28] - 公司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利润约为人民币2,489.5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为人民币691.9百万元[29] - 核心自主研发双抗依沃西(AK112, PD-1/VEGF)的首付款中有人民币2,915.2百万元被确认为许可费收入[29] - 已上市创新药物开坦尼(卡度尼利, PD-1/CTLA-4)和安尼可(派安普利, PD-1)销售增长显著,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为人民币794.7百万元[29] - 开坦尼产品报告期内销售额录得人民币605.8百万元[30] - 2023年上半年产品市场销售额为人民币794.7百万元,同比增长167.4%[88] - 2023年上半年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市场销售额为人民币605.8百万元[8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产品市场销售额为人民币188.9百万元,同比下降36.4%[89] - 2023年上半年许可费收入为人民币2,919.0百万元,去年同期为零[9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77.2百万元,同比增长174.7%[9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599.7百万元,同比增长2,566.4%[9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380.1百万元,同比增长400.1%[95]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574.7百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9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442.2百万元,同比增长195.8%[99]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00.4百万元,同比增长8.3%[101] 临床试验进展 - 依沃西(AK112, PD-1/VEGF)于2023年8月获得新药上市申请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32] - 安尼可(派安普利, PD-1)于2023年1月获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批准,并被纳入50余个省市地区的惠民保目录[34] - 伊努西单抗(AK102, PCSK9)和依若奇单抗(AK101, IL-12/IL-23)的新药上市申请分别于2023年6月和8月获得受理[36] - 卡度尼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关键性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完成受试者入组[46] - 卡度尼利联合AK117新辅助治疗G/GEJ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CDE批准[46] - 卡度尼利联合化療治疗胰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CDE批准[46] - 卡度尼利联合化療一线治疗G/GEJ腺癌的lb/II期的两年随访数据在2023 ASCO年會发布[48] - 卡度尼利联合AK117联合化療一线治疗晚期G/GEJ腺癌的II期临床早期数据在2023 ASCO年會发布[48] - 依沃西联合化療一线治疗EGFR/ALK驱动基因阴性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II期临床数据在2023 ASCO年會发布[54] - 依沃西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受试者入组[55] - 依沃西联合化療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療治疗鳞状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实现首例患者给药[55] - AK117联合卡度尼利新辅助治疗G/GEJ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CDE批准[56] - 卡度尼利联合AK127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la/lb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49] 公司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期望通过高效及创新的研发开发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疗法的新药,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15] - 公司正在推进卡度尼利(PD-1/CTLA-4)在其他大适应症如一线宫颈癌、胃癌、肝癌、肺癌等的临床开发计划和新适应症的上市准备工作[83] - 公司正在积极推动第二款双抗产品依沃西(AK112,PD-1/VEGF)的商业化准备工作,其首个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8月获得CDE受理[83] - 公司正在开展莱法利单抗(AK117,CD47)、AK127(TIGIT)、AK119(CD73)等联合卡度尼利或依沃西在各类实体瘤的探索性研究[84] - 公司正在积极准备伊努西单抗(AK102,PCSK9)和依若奇单抗(AK101,IL-12/IL-23)的生产和商业化准备工作[84] - 公司正在加速AK111(IL-17)和AK120(IL-4Rα)的III期临床开发计划和商业化进程[84] - 公司正积极布局多个高潜力的技术平台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细胞治疗和ADC研发平台等治疗领域[84] - 公司正在探索具有价值提升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自主研发产品在全球范围的更多共同开发、合作及许可机会[85] - 公司计划通过前瞻性战略布局、创新研发能力和卓越的管理执行能力,持续推进更多候选产品进入临床和商业化阶段[85]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员工总数为2,520名,相比2022年6月30日的2,289名有所增加[81] - 公司现有生产设施总产能为54,000升,并计划持续扩充产能以满足未来需求[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59.997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合计人民币53.905亿元[10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合计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2.884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3.905亿元,增加了人民币31.021亿元[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9.333亿元,包括贸易应付款项人民币2.703亿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人民币3.491亿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3.04亿元[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短期贷款为人民币3.04亿元,长期贷款为人民币22.207亿元,商业银行为公司提供的借款年利率在2.8%至4.8%之间[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抵押物業及土地使用權合共人民币7.083亿元,已抵押设备人民币7.74亿元[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速动比率为6.12,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有所提高[1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擔为人民币8.56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811亿元有所减少[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520名员工,较2022年6月30日的2,289名有所增加[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员工薪酬成本为人民币4.08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555亿元有所增加[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向股东宣派中期股息[116] 股权与股东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41,057,176股[134] - 夏瑜博士持有股份总数为136,570,582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6.24%[135] - 李百勇博士持有股份总数为43,738,554股,占已发行股份的5.20%[135] - 王忠民博士持有股份总数为31,492,88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3.75%[135] - 深创投持有股份总数为58,873,529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99%[139] - 公司股份简称自2023年3月28日起不再贴有“B”标记[131] - 夏瑜博士担任Aquae Hyperion Limited的委託人及執行人,被視為於其持有的股份中擁有權益[136] - 李百勇博士担任李氏信託的委託人及受託人,被視為於其持有的股份中擁有權益[136] - 王忠民博士担任王氏信託的委託人及受託人,被視為於其持有的股份中擁有權益[137] - 深创投被視為投票權委託人持有的23,491,529股股份的控制人[141]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19年8月29日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计划,计划上限为45,270,499股股份[147] - 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计划的有效期为十年,截至报告日期尚余约6年[148] - 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计划的参与者包括员工、高级职员、顾问及其他对公司有贡献的人士[148] - 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计划由公司董事会设立及授权的购股权激励计划部管理[150] - 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计划已任命Zedra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为独立受托人[150] - 在价格敏感事件发生或价格敏感事项影响决策时,不得授出受限制股份单,直至该价格敏感资料已根据上市规则的规定对外公布[152] - 向董事授出的任何奖励不得于公司刊发财务业绩的任何日期及特定期间内授出[155] - 向关联人士授出任何奖励须经独立非执行董事事先批准,并须遵守上市规则的规定[156] - 受限制股份单位无附带任何股东权利,除非相关股份实际转让给承授人[158] - 未归属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应属承授人个人所有,不得分配或转让[159] - 受限制股份单位的归属日期应推迟一年,若条件仍未满足,则自动失效[161] - 承授人须于接获归属通知后三個月內簽署所需文件,否则已归属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将失效[162] - 若进行收购、全面要约或自愿清盘,购股权激励计划部将全权酌情决定是否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及归属期限[162] - 若通过自愿要约、收购或其他方式提出全面要约,购股权激励计划部应全权酌情决定有关受限制股份单位是否须归属及归属期[163] - 若通过协议安排提出全面要约并获股东批准,购股权激励计划部将全权酌情决定有关受限制股份单位是否须归属及归属期[164] - 若公司发出召开股东大会通知以考虑自动清盘,购股权激励计划部须全权酌情决定有关受限制股份单位是否须归属及归属期[166] - 若公司及其股东或债权人之间拟就重组或合并计划达成和解或安排,购股权激励计划部须酌情决定有关受限制股份单位是否须归属及归属期[1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下的未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为2,650,188份[182] - 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项下无新授出[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向董事、最高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及其各自之联系人授出未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下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详情显示,其他优员参与者持有2,045,488份,其他服务提供商持有14,000份[182] - 受限制股份单位的归属不受任何表现目标规限[182] - 公司董事会或购股权激励计划部可随时终止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的运作[180] - 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的股份数目在报告期内无变动[178] - 公司资本架构重组时,未归属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