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09973)
搜索文档
奇瑞汽车将于9月25日上市1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近46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02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9月17日在港交所启动招股,每股发售价范围为27.75港元至30.75港元 [1]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5.16%,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公司寻求募集至多91.45亿港元,若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最高募资额可达105.17亿港元,预计9月25日上市 [1] - 本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1] 基石投资者构成 - 基石投资者包括知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地方政府,例如国资基金璟泉善瑞认购14.80亿港元,高瓴旗下HHLR认购6000万美元 [1] - 其他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上海景林认购5500万美元,黄山国资委旗下黄山建投认购4100万美元,地平线机器人认购4000万美元 [1] - A股上市公司晶合集成、国轩高科、星宇股份也通过旗下公司参与认购 [1]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2] - 资金将用于未来一至三年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2] - 部分资金将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2] - 资金也将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芜湖的乘用车公司,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 [2]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2] - 2024年,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公司 [2] - 公司旗下拥有5个品牌,包括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每个品牌有独特定位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3.3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4.25%至682.2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 [3] 全球化运营 - 自2003年以来,公司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截至2025年8月22日,产品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 [3] - 2024年,公司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销量位列第二 [3]
奇瑞汽车将于9月25日上市 1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近46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00
IPO发行详情 - 公司于9月17日在港交所启动招股,每股发售价区间为27.75港元至30.75港元 [1] - 本次IPO计划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5.16%,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若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最高募资额可达105.17亿港元,预计9月25日上市 [1] - 本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1] 基石投资者构成 - 基石投资者包括知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地方政府,其中国资基金璟泉善瑞认购14.80亿港元,高瓴旗下HHLR认购6000万美元 [1] - 其他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上海景林认购5500万美元,黄山国资委旗下黄山建投认购4100万美元,地平线机器人认购4000万美元 [1] - A股上市公司晶合集成、国轩高科、星宇股份也通过旗下公司参与认购 [1] 募资用途规划 - 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2] - 资金将用于未来一至三年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2] - 部分资金将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以及提升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2] - 剩余资金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芜湖的乘用车公司,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 [2]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2] - 2024年,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公司 [2] - 公司旗下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5个品牌,每个品牌有独特定位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全球化运营与财务表现 - 自2003年起,公司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 [3] - 2024年,公司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销量位列第二 [3]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同期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4.25%至682.2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 [3]
港股公告掘金 | 奇瑞汽车于9月17日至9月22日招股,拟全球发售2.97亿股
智通财经· 2025-09-17 23:18
重大事项 - 奇瑞汽车于9月17日至9月22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2.97亿股[1] - 恒瑞医药HRS-5635注射液被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1] - 东风集团股份拟成立合资公司 开发及销售智能汽车[1] - 首程控股北京首大兴业基金投资微分智飞[1] - 辉煌明天控股权易主 获折让约41.18%提全购要约 9月18日复牌[1] - 腾讯控股拟发行90亿元的票据[1] 经营业绩 - 新华保险前8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580.86亿元 同比增长21%[1]
奇瑞汽车将于9月25日上市,1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近46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21:29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9月17日至9月22日在香港进行H股招股 每股发售价范围为27.75港元至30.75港元 [1] - 公开招股启动当天即获得足额认购 [1]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2.97397亿股H股 占发行后总股份的5.16% 其中国际发售占90% 公开发售占10% 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 最高募资额为91.45亿港元 若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 最高募资额可达105.17亿港元 预计9月25日上市 [1] 基石投资者 - 本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 总共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1] - 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国资基金璟泉善瑞认购14.80亿港元 高瓴旗下HHLR认购6000万美元 上海景林认购5500万美元 [1] - 产业链相关企业如黄山国资委旗下黄山建投认购4100万美元 地平线机器人认购4000万美元 A股公司晶合集成、国轩高科、星宇股份也参与认购 [1]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2] - 用于未来一至三年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2] - 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2] - 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提升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芜湖的乘用车公司 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 [2]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2] - 2024年 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公司 [2] - 公司旗下拥有5个品牌 包括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 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 净利润从2022年的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3.3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4.25%至682.23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 [3] 全球化运营 - 自2003年以来 公司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3] - 截至2025年8月22日 公司乘用车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 [3] - 2024年 公司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二 [3]
氪星晚报|通义DeepResearch模型、框架、方案全开源;奇瑞汽车香港IPO据悉已获足额认购;诺和诺德:拟于明年年初在美国“全面”推出口服版司美格鲁肽
36氪· 2025-09-17 20:33
大公司动态 - 汉仪股份控股股东谢立群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294万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3% [1] -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称AI智能眼镜将成为超级智能融入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 [1] - 通义DeepResearch模型实现数据、Agent范式、训练、基础设施及Test Time Scaling系统性创新并全开源 [1] - 诺和诺德计划2025年初在美国全面推出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减肥药 强调其相对礼来药物的竞争优势 [2] - 华为发布"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 同步启动"百&万计划"发展100家钻石伙伴及10000家精英工程商 [2] - 特斯联与优必选达成战略合作 结合空间智能感知与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推进"空间智能+具身智能" [3] 资本市场活动 - 奇瑞汽车香港IPO获足额认购 计划募集资金规模达91.4亿港元 [4] - 清力技术完成数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前海方舟领投 中科创星等跟投 [4] - 麦麦科技完成超1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投后估值超10亿元 资金将用于AI农业大模型及智能传感设备研发 [5] 产品创新 - 飞猪AI"问一问"新增拍照讲解功能 支持博物馆及地标建筑的实时语音讲解服务 [6] - 佑驾创新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255.5万台 同比增长54.9% 其中音频类设备增长256.8% AR/VR设备下滑21.6% [8] - 同期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66.4万台 同比增长145.5% [8] 政策与改革 -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度符合预期 预计2024年底完成主体任务 [9]
【港股IPO】奇瑞汽车,21年7次冲击IPO,入场费3106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17
每天解读一家上市企业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解读上市公司,分析投资价值 (股万0.85,免费领上市招股书和香港福利,ichuang001) 奇瑞汽车历时二十一年终圆上市梦,9月17日-22日在港交所申购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分析港交所新股——奇瑞汽车(0997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芜湖,产品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在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司當中排名第一 | | | | 人民幣269,897百萬元及 | | --- | --- | --- | --- | --- | | 2024年同比增長49.4%(6) | | | | 同比增長65.4%(7 | | 唯一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司 | | | | 2024年收入 | | 新能源汽車銷量、燃油車銷量、國內銷量及海外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5.0%(0) | | | | 人民幣14,334百萬元 | | 265%+ | 29%+ | 55%+ | 35%+ | | | 新能源汽車銷量 | 燃油車銷量 | 國内銷量 | 海外鎖量 | 及同比增長37.2%() | | 同比增長(6) | 同比增長(e) | ...
新股孖展统计 | 9月1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8:54
新股招股情况 - 不同集团(06090)和奇瑞汽车(09973)正在招股中 [1] - 截至9月17日,不同集团通过富途、辉立、华盛等券商合计借出253.2857亿港元孖展,超额认购超过323倍 [1] - 截至9月17日,奇瑞汽车通过券商合计借出76.4525亿港元孖展,超额认购超过7.3倍 [1] 不同集团孖展明细 - 辉立证券为不同集团借出88.00亿港元孖展,息率为0.00% [2] - 富途证券为不同集团借出48.96亿港元孖展,息率为0.00% [2] - 华盛证券为不同集团借出18.55亿港元孖展,息率为0.00% [2] - 耀才证券为不同集团借出18.00亿港元孖展,息率为0.00% [2] - 信诚证券为不同集团借出3.00亿港元孖展,息率为0.00% [2] - 其他券商合计为不同集团借出74.2697亿港元孖展 [2] - 不同集团孖展总额为253.2857亿港元,集资额为0.78亿港元 [2] 奇瑞汽车孖展明细 - 富途证券为奇瑞汽车借出26.68亿港元孖展,息率为0.00% [2] - 辉立证券为奇瑞汽车借出22.00亿港元孖展,息率为0.00% [2] - 耀才证券为奇瑞汽车借出2.00亿港元孖展,息率为0.00% [2] - 其他券商合计为奇瑞汽车借出22.3978亿港元孖展 [2] - 奇瑞汽车孖展总额为76.4525亿港元,集资额为9.14亿港元 [2]
奇瑞汽车今日起招股,9月25日在港挂牌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7:24
上市计划 - 奇瑞汽车于9月17日开启招股 9月22日结束 计划9月25日以股票代码"9973"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公司计划发行约2.97亿股H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2973.97万股H股 国际发售约2.68亿股H股 [1] - 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27.75港元至30.75港元 IPO市值将介于1600.41亿港元至1773.42亿港元 [1] 募资情况 - 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为86.99亿港元 募资净额84.41亿港元 [1] - 募资用途为未来一至三年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 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 [1]
奇瑞汽车今起招股,混改基金、高瓴、地平线为股东,预计9月25日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32
港股IPO发行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约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2973.97万股,国际发售约2.68亿股 [2] - 招股期为2025年9月17日至9月22日,预期定价日为9月23日,股份预计于2025年9月25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2] -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27.75-30.75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100股,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及广发证券 [2] - 已与多家基石投资者订立投资协议,基石投资者同意认购总金额约5.87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2] -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29.25港元且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公司估计将从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84.41亿港元 [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乘用车公司,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 [3]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3] - 公司是2024年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0%的公司 [3] - 2024年公司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 [3] - 2024年公司有八款车型的平均月销量超过10,000辆 [3] 品牌组合与产品线 - 公司拥有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每个品牌有独特定位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7] - 五大品牌的收入占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的89.1%、92.7%、91.5%及90.3% [7] - 奇瑞是主品牌,面向大众和家庭用户,是中国最早突破百万辆销量的自主乘用车品牌,累计销售超过1,000万辆奇瑞品牌汽车 [7] - 捷途品牌自2018年首款车型推出至2024年1月,快速达成100万辆销量的里程碑 [7]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926.1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632.05亿元,并于2024年进一步增加至2698.97亿元 [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收入为682.2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49.10亿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 [10] - 公司毛利由2022年的128.05亿元增至2024年的363.08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为84.57亿元 [10] - 整体毛利率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3.8%、16.0%、13.5%,2025年第一季度为12.4% [10] - 公司利润由2022年的58.06亿元增至2024年的143.3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为47.26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6.3%、6.4%、5.3%和6.9% [11] 技术研发与全球网络 - 公司建立了全方位技术堆栈,包括鲲鹏动力、火星架构、雄狮智舱及辅助驾驶系统 [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3,663个经销商网点,覆盖逾310个城市,在海外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 [8] - 除销售乘用车外,公司还向第三方汽车制造商销售发动机、变速箱和汽车组件及零部件 [8] - 销售汽车组件及零部件的收入在2024年为158.64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9% [8] 增长动力与市场拓展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56.0%,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277.3% [4] - 2024年公司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于中国销量的增速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4]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乘用车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 [6] - 自2003年以来,公司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6] - 2024年公司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 [6] 募集资金用途 - 约35.0%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未来一至三年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11] - 约25.0%将用于未来一至三年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11] - 约20.0%将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11] - 约10.0%将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提升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另有10.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1]
奇瑞汽车今日启动港股招股,预计9月25日挂牌上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2:59
上市基本信息 - 公司于9月17日至22日招股 计划9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 - 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 其中香港发售10% 国际发售90% 另设15%超额配股权[1] - 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27.75至30.75港元 每手100股 入场费约3106港元[1] 融资规模与投资者 - 按发行价区间计算 募资总额介于82.41亿至91.32亿港元之间[1] - 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 包括高瓴旗下HHLRA 景林资产 大家人寿 国轩香港等[1] - 基石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5.87亿美元[1] 募集资金用途 - 35%募资净额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1] - 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1] - 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1] - 10%用于提升生产设施[1] -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1]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3.34亿元[1]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1] 行业里程碑 - 上市之路历时二十余年 经历多次尝试与挫折[2] - 成功登陆港交所标志着中国主流传统自主品牌车企全部完成上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