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建投证券(601066)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债狂飙3800亿!中信独占鳌头,中小券商黑马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1:33
科技创新债券市场 - 2025年上半年68家券商主承销380只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48% [2][4] - 科技创新债券前身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2019年规模仅2亿元,2020年起爆发式增长,2020-2024年同比增幅分别为2445%、180.16%、185.93%、200.25%、99.09% [4]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三大巨头占据47%市场份额,中信证券独揽20%份额 [2][4] - 头部券商排名稳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证券位列前五,华泰联合从2024年第7升至2025年第5 [4][5]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承销规模达339.4亿元(2024年),2025年上半年增至484.35亿元,但仍落后于中信建投的631.7亿元 [5] - 中小券商如第一创业、国投证券、西部证券承销规模增幅超3倍 [5] 政策驱动因素 - 2025年4月中证协起草《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占定量评价50分(满分85分),明确纳入科技创新债券承销数据 [6] - 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推动建立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要求做市商提供专门报价服务并提高指标权重 [6] 民营企业债券 - 2025年上半年48家券商承销229只民营企业债券,规模2393.9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37.03亿元增长556.91亿元 [7] - 该品类自2022年纳入统计后规模持续增长 [7] 中小券商细分赛道突破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2025年32家券商承销30只债券,总金额118.2亿元,五矿证券以11亿元居首,长江证券、财达证券等中小券商占据金额排名前五中的三席 [8] - "一带一路"债券:2025年上半年中银证券、财信证券两家中小券商跻身承销金额前五,而2024年仅开源证券一家入围 [8] - 乡村振兴债券:2025年上半年30家券商承销37只债券,规模266.24亿元(同比翻倍),头部券商占据主导,前六名均为头部机构,合计份额达47.8%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在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领域占据主导,中小券商在中小微企业支持债、"一带一路"债券等细分赛道实现单点突破 [2][8][9] - 中信证券表现最突出,拿下4个债券类别承销规模冠军,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多个类别位居前五 [2]
净利润不到1亿,科创板IPO上会暂缓审议,今年以来首家!拟募资10亿,中信建投保荐
搜狐财经· 2025-07-25 18:39
公司概况 - 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 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1] - 公司拟在科创板上市 拟融资10 07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5 48亿元 净利润0 97亿元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 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 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 [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易荣坤 合计控制公司40 87%的股份表决权 [6]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 22亿元、3 68亿元、5 4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01亿元、0 90亿元、0 97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 91亿元、0 82亿元、0 94亿元 [2] - 2024年资产总额26 4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5 01亿元 资产负债率43 2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 78%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 92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6 17% 较2022年的13 28%持续提升 [3] 业务结构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 客户集中度高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 22%、97 92%、97 20% 主要客户为知名存储芯片和逻辑芯片制造商 [4][5] - 2024年自产产品毛利占比34 14% 较2022年的17 95%显著提升 引进产品毛利占比65 86% [3] - 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包括彤程新材、艾森股份、上海新阳、南大光电等 [2]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拟投入两个项目: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拟投3 998亿元)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拟投6 069亿元) 总投资14 28亿元 [6] 上市审核关注点 - 上市委重点关注:自产产品技术知识产权风险、引进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净额法)的合规性、长期定期存款收益率与借款利率差异的合理性 [7][8]
科创债承销榜单发布!中信证券居首,新增23家券商
券商中国· 2025-07-25 16:34
科创债承销业务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参与科创债主承销的券商达68家,同比增加23家 [1] - 科创债承销金额3813.91亿元,同比增长超50% [1] - 新增券商包括信达证券、江海证券、华创证券、五矿证券等 [2] - 头部券商占据承销规模前列,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等 [2] 各类债券承销规模对比 - 科创债承销规模在所有专项债券中遥遥领先 [3] - 绿色债券承销金额594.44亿元,涉及40家券商 [4] - 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83.5亿元,涉及17家券商 [4] - 乡村振兴债券承销金额266.24亿元,涉及30家券商 [5] - "一带一路"债券承销金额79亿元,涉及18家券商 [5]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承销金额118.2亿元,涉及32家券商 [5] - 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2393.94亿元,涉及48家券商 [5] - 地方政府债券中标金额1404.59亿元,涉及68家券商 [6] 科创债承销同比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科创债承销券商45家,承销金额2437.31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承销券商68家,同比增加23家 [8] - 2025年上半年承销金额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48% [8] 券商科创债承销排名 - 承销家数前五券商:中信证券(46.73家)、中信建投(38.63家)、国泰海通(34.67家)、中金公司(24.09家)、华泰联合(21.69家) [9] - 承销金额前五券商:中信证券(711.01亿元)、中信建投(631.7亿元)、国泰海通(484.35亿元)、中金公司(299.15亿元)、华泰联合(220.78亿元) [9] - 华泰联合为新晋前五券商 [9] 科创债政策驱动因素 - 2025年5月央行和证监会发布新规,建立科创债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 [10] - 中信建投证券成功发行中国有研科技集团首只科创债 [10] - 财信证券成功发行长沙振望投资科创债,将科技金融作为战略性业务方向 [10] 银行间市场科创债发行情况 - 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科创债推出首月全市场发行超3748亿元 [11] - 金融机构发行2239亿元,非金融企业发行1509.98亿元 [11] - 交易商协会支持73家非金融企业发行977.2亿元 [11]
25日PVC上涨3.19%,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7-25 16:33
PVC期货主力合约2509表现 - 主力合约PVC2509收盘涨幅达+3.19%,成交量186.39万手,前20席位净多头差额头寸为6182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225.36万手,较前一日新增28.70万手,前20席位多头持仓75.11万手(增加1.24万手),空头持仓74.77万手(增加1.89万手) [1] - 主力合约多头前三席位为中财期货(111435手)、国泰君安(57737手)、中信期货(55450手);空头前三席位为国泰君安(162524手)、中信期货(68040手)、东证期货(62415手) [1] 主力合约持仓变动 - 多头增仓前三:中信期货(增3848手至48740手)、徽商期货(增1829手至12348手)、国泰君安(增1620手至39359手) [1] - 多头减仓前三:光大期货(减1967手至32137手)、物产中大(减1734手至26177手)、华泰期货(减1724手至22735手) [1] - 空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增8858手至136170手)、东证期货(增3325手至47788手)、中信建投(增3003手至20973手) [1] - 空头减仓前三:国投期货(减1801手至15633手)、永安期货(减1432手至27671手)、申银万国(减1325手至11866手) [1] 全合约持仓数据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总持仓712,376手(增加11,823手),空头总持仓675,823手(增加20,254手) [4] - 多头前三席位:中财期货(111,435手)、国泰君安(57,737手)、中信期货(55,450手);空头前三席位:国泰君安(162,524手)、中信期货(68,040手)、东证期货(62,415手) [4] - 成交量前三会员:国泰君安(623,377手)、中信期货(401,012手)、东证期货(394,914手) [4]
25日3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48%,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7-25 16:33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2509表现 - 主力合约2509收盘下跌0.48%,成交量为15.78万手,前20席位呈现净多状态,差额头寸为583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17.80万手,较前一日增加8636手,前20席位多头持仓13.00万手(增加41手),空头持仓13.32万手(增加701手) [1] - 主力合约多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增619手至14490手)、平安期货(增592手至7365手)、银河期货(增483手至6092手) [1] - 主力合约空头增仓前三:宏源期货(增966手至4631手)、中信建投(增380手至2678手)、申银万国(增268手至1573手) [1] 主力合约2509持仓数据 - 中信期货成交量61,709手(增加8,591手),持买单20,532手(减少94手) [3] - 国泰君安持买单14,490手(增加619手),持卖单13,716手(增加226手) [3] - 东证期货持卖单13,379手(减少578手),持买单8,490手(增加181手) [3] - 前20席位合计持买单101,683手(减少480手),持卖单101,100手(减少46手) [3] 全合约持仓数据 - 中信期货总持仓30,012手(增加3手),空头持仓15,705手(减少114手) [4] - 国泰君安多头持仓18,542手(增加875手),空头持仓15,062手(增加57手) [4]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合计126,718手(增加63手),空头合计127,477手(增加542手) [4] - 宏源期货空头持仓8,441手(增加902手),银河期货空头持仓12,497手(增加285手) [4]
中信建投承销额仍居前五但执业质量遭遇“滑铁卢” 连续三年与A类投行无缘|科创板6周年
新浪证券· 2025-07-25 12:39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2025年7月22日累计上市591家公司(含退市2家)IPO募集资金合计9271.56亿元总市值超7万亿元成为"硬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1] - 科创板显著优化A股市场行业结构注册制试点成效显著[1] 券商承销排名 - 65家券商参与科创板承销其中国泰海通(合并计算)以112家承销数量及2137.77亿元募资额居首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分别以99家/1670.69亿元、70家/1302.54亿元、64家/880.15亿元、55家/622.88亿元位列第二至五位[1][2][4] - 承销金额前十券商合计募资额占比超70%头部效应显著其中国泰海通领先优势与上海区域资源相关[4] 中信建投个案分析 - 中信建投6年间累计承销科创板IPO企业64家(含联合承销)募资880.15亿元但2024年后保荐数量断崖式下降主因紫晶存储欺诈发行案及IPO政策收紧[5][7] - 紫晶存储通过虚构合同、伪造单据等方式2017-2019年累计虚增营收2.22亿元、利润8600万元上市后2019-2020年继续虚增营收5.99亿元、利润3.14亿元最终退市[8][9] - 中信建投因未勤勉尽责需赔付投资者12.75亿元投行声誉受损连续三年被中证协评为B类承销保荐收入累计48.43亿元[7][9] 数据造假细节 - 紫晶存储2017-2019年虚增营收占比逐年攀升至42.97%虚增利润占比最高达137.33%未披露对外担保1.35亿元[8] - 上市后2019-2020年虚增营收占比达58.26%虚增利润占比超150%且连续三年未披露对外担保[9]
中信建投:集采政策优化不再唯低价论 关注估值修复和业绩拐点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11:26
行业政策变化 - 国家医保局优化集采规则,不再以最低报价作为唯一参考,要求最低报价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1] - 高值耗材集采规则有望进一步完善,部分品类集采价格可能缓和,利好主动脉支架、消化介入耗材、神经和外周介入、微创外科耗材等赛道 [2] - 电生理赛道因集采续约尚未进行,相关企业如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可能受益 [2] 医疗器械行业拐点 - 医疗设备领域24Q4国内招标拐点已显现,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25Q3业绩拐点开始显现 [2] - 联影医疗Q3和Q4收入增长有望超过50%,主要因前期中标订单逐步装机确认收入 [2] - 医疗设备上游企业如美好医疗、奕瑞科技Q3可能迎来行业拐点,环比或同比高增长 [3] 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 高值耗材短期受益于国内进口替代、渗透率提升和集采修复,长期看品类拓展和出海 [3] - 骨科等集采已出清赛道如春立医疗、三友医疗Q2和Q3有望高增长 [3] - 电生理、神经、外周介入等赛道部分企业可能因集采受益 [3] - IVD行业受政策影响承压,化学发光需等待量价企稳拐点,国产替代空间大 [3] - 低值耗材企业如英科医疗在东南亚投产后可能迎来美国市场订单爆发 [3] 公司高增长预期 - 心脉医疗、微创医疗、南微医学、归创通桥、康基医疗等高值耗材企业因集采优化政策受益 [4] - 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电生理赛道企业有望因集采续约未进行而受益 [4] - 春立医疗、爱康医疗等集采已出清公司国际化布局受关注,乐普医疗医美和创新药业务有潜在催化 [4] - 联影医疗Q3和Q4有望高增长,迈瑞医疗Q3迎来重大拐点 [5] - 英科医疗、赛诺医疗等26年业绩可能加速 [6]
中信建投:建议积极关注钴价上涨带来的投资机遇
快讯· 2025-07-25 08:26
钴行业供需动态 - 6月钴湿法冶炼中间产品进口量为18990.5吨 环比下降61.63% 同比下降43.14% [1] - 1—5月累计进口总量为267277.43吨 累计同比下降11.10% [1] - 刚果(金)出口禁令延长3个月后 6月进口量大幅下降 预计7月延续降势 [1] 库存与价格趋势 - 冶炼企业库存有望在8—9月降至低位 叠加金九银十旺季备库预期 [1] - 市场将走向低原料库存的强现实 价格或得到显著支撑而继续上行 [1] 投资建议 - 建议积极关注钴价上涨带来的投资机遇 [1]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全年电车销量1650万辆
快讯· 2025-07-25 08:24
电车销量数据 - 6月中汽协口径国内电车销量132 9万辆 同比+26 7% 环比+1 7% [1] - 6月乘联会口径新能源乘用车批售124 1万辆 同比+26 4% 环比+1 6% [1] - 6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49 8% 环比提升1 6个百分点 [1] 销量预测 - 预计7月国内电车批售130万辆(含商用) 同比+31 2% [1] - 2025年全年电车销量预期1650万辆 [1]
券商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额超3800亿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5
科创债承销业务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参与科创债主承销的券商达68家,同比增加23家,承销金额3813 91亿元,同比增长56 48% [1] - 新增券商包括信达证券、江海证券、华创证券、五矿证券等,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占据承销规模前列 [1] - 科创债承销规模在各类专项债券中领先,远超绿色债券(594 44亿元)、低碳转型债券(83 5亿元)、乡村振兴债券(266 24亿元)等品种 [3] 头部券商承销表现 - 中信证券以711 01亿元承销金额居首,中信建投(631 7亿元)、国泰海通(484 35亿元)、中金公司(299 15亿元)、华泰联合(220 78亿元)分列前五 [4] - 华泰联合为新晋前五券商,取代2024年同期榜单中的某家机构 [4] - 中信建投证券成功牵头承销中国有研科技集团首只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财信证券完成长沙振望投资非公开发行科创债 [5] 政策驱动与市场扩容 - 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新规,建立科创债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做市机制,并提高相关业务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4] - 银行间市场同步活跃,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新政首月(5月7日-6月7日)全市场发行科创债超3748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发行1509 98亿元 [6] - 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共同构成科创债发行双通道,68家券商参与交易所市场承销,交易商协会支持73家非金融企业发行977 2亿元 [6] 行业参与度变化 - 科创债承销券商数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45家增至2025年同期的68家,债券发行数量从208只增至380只 [4] - 地方政府债券领域同期有68家券商参与中标,金额1404 59亿元,覆盖28个地区 [3] - 民营企业债券承销规模达2393 94亿元,由48家券商完成229只债券 [3]